我们“被”盖洛普尊重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3:56:41

我们“被”盖洛普尊重了

2010-06-29 17:28:00

浏览 3028 次 | 评论 20 条

6月25日,盖洛普公布了2009年中国民生指数。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民众认为受到尊重对待的比例为91%,比2008年提升了两个百分点,高于87%这一全球平均比例。

        截止到29日16时,已有18000名热心网友参与了凤凰网“中国民众受尊重调查”,而调查结果与盖洛普的结论大相径庭。对此,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等多名专家表示,民意调查结果与操作方式有关,即使是同样的数据,也可能得出截然相反的调查结果。

两份民调结果截然不同

        凤凰网最新的调查显示,仅21.6%的受访者表示,在日常生活中有被尊重的感觉,而高达62.7%的受访者则认为并未受到尊重,另有15.7%的受访者表示“说不清楚”。谈及对未来受尊重的预期,只有21.4%的网民表示受尊重感将上升,而39.8%的网民则持悲观态度,他们表示“未来的受尊重感”将会下降。对于如何提高民众的“受尊重感”?55.3%的网友认为这有赖于政府政策,而其他网友则认为要依靠个人努力、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对于同样问题的调查,为何结果却有着这么大的差别?一位业内人士透露,除非看到盖洛普民调的原始数据,否则难以做出判断和评价。对此,凤凰网致电盖洛普公司并未获得更多操作方面的细节。

        该消息人士还介绍说,调查结果的可信度与真实性与样本的数量、取样的标准以及对问题的表述等因素有关。根据统计学规律,调查问卷通常要在300份以上,而且取样要有广泛的代表性,如果问卷对象全部为“白领”或“农民”,都不是科学的问卷调查。从评论来看,参与凤凰网调查的网友多来自“白领”和在校大学生。

        据介绍,在数据分析阶段,即使是同样的数据,也可能得出截然相反的调查结果。假设调查问卷设计为“请给你的受尊重感打分,0分为不受尊重,5分为完全受尊重”,将打3分的人群划入“受尊重”或“不受尊重”的行列,都会直接影响调查的结果。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也认为民意调查结果与操作方式有关。

民众需要得到更多的尊重

        对于外界的质疑,盖洛普中国首席咨询顾问吴涛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状并不是影响民众受尊重感的唯一因素,更重要的因素是,与过去相比生活状况是否得到了改善,以及判断在未来能否得到进一步改善。”

        夏学銮教授认为,虽然中央多次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温家宝总理在新春讲话中也强调“要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中国民生领域取得了长远进步,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夏学銮教授介绍说,目前我国人均收入达到3000美元,已进入了社会矛盾凸显期。近年来,群体性社会矛盾以及个体的极端行为都有所增加。根据国际经验,人均收入在达到1000至3000美元时为社会矛盾频发期,我国的社会矛盾凸显期略微滞后。这一人均收入水平也预示着,尤其是贫富悬殊、两极分化加剧了民众的“相对剥夺感”,“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历史传统更是助长了社会仇富心理,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与过去相比生活状况改善所带来的受尊重感。当然,少数官员的奢侈腐败等行为也在客观上消弱了民众的受尊重感。

        “这两年频发的群体性事件,近来社会上也出现了个体采取极端手法报复社会的现象,像富士康这样的制造企业也连续发生了多起跳楼自杀事件,这些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民众需要得到更多的尊重。”夏学銮说。

        “公众的受尊重感与一个社会的经济基础息息相关,但从根本上来说还是一个政治决策问题。”夏学銮教授举例说,早在宋代,中国就有“乞丐法”这样的社会立法,还有“居养院”、“安济坊”和“漏泽园”等福利设施,以照顾老者、病者和安葬死者,给人以最基本的尊重。

        夏学銮介绍说,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却存在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一方面是经济迅速发展,另一方面却是社会事业滞后,特别是公共产品供给短缺和公共服务能力不足。在西方发达国家,社会福利方面的财政预算占GDP的比重通常要超过16%,大多都在20%--30%之间,而我国目前的财政预算仅占GDP的8.1%。

        “要提升民众的受尊重感,切实做到以人为本,必须增加公共服务财政,拓展公共服务项目,缩小贫富两极分化等问题。”夏学銮说。(齐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