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称中国需要战略知识分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18:43:18
来源: 人民网-人民论坛
阅读提示
决定推出“战略知识分子”这一选题策划后,人民论坛杂志社广泛征求了有关专家学者及知识界的意见与看法,同时在一些知名网站及高校推出、发放“中国是否需要战略知识分子”调查问卷。从7月20日开始,截至8月20日,调查具体分为三部分:
一为专家意见调查、征集和采访。先后有212位专家学者表明态度、回复意见或发表观点;二为网络问卷。与人民论坛网、人民网、新浪网、腾讯网等网站联合推出调查问卷,受到网友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参与调查的网友达5709位;三为书面问卷。问卷对象主要是针对各大院校学生、学员以及地方党政机关干部,回收有效问卷636份。本次调查总人数达6557位,除特别注明外,文中分析数据为整体数据。
71.3%的受调查者对“战略知识分子”这一概念表示认同
您是否认同“战略知识分子”这一概念?71.3%的受调查者选择“认同”;14.6%的受调查者选择“不认同”;14.1%的受调查者选择“不好说”。
71.3%的受调查者选择“认同”战略知识分子这一概念,表明这一问题不仅值得关注,而且切中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要害。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知识型社会的到来,公众受教育的程度越来越高,按照传统标准,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够得上知识分子。在知识阶层队伍不断扩大、内部分工更为细化的当前趋势下,需要重新来思考知识分子概念及其内涵,而战略知识分子问题的提出,不仅对知识分子群体进行了细分,也从中传递出新的价值取向,凸显了一些新的内涵和新的标准,切中时代需求与大众心理期待,得到了广泛支持。
针对这一选项的调查与讨论,受调查者不仅踊跃参与,而且正反交锋相当激烈。支持者们强调,战略知识分子概念的提出,是对知识分子在社会变革与推动社会发展中所起重要作用的一种彰显;不支持者认为这样区分意义不大,甚至可能带来负面影响,比如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左学金“担心将知识分子分为战略知识分子和战术知识分子可能会在客观上推动知识界的浮躁”。
与总体数据相比,对212位专家学者的调查数据为:支持的占56%;不支持的占26%;未表明态度的占18%。这一群体对“战略知识分子”称呼支持率虽低于整体的支持率,但仍超过半数,远远高于其他两个选项,说明大部分专家学者支持这一提法。
强烈支持与强烈反对的态度在专家学者群体中体现得更为明显,如强烈反对者希望“不要鼓噪这类概念”,而强烈支持者认为对提出战略知识分子话题 “很认可,而且有些激动”,“必将引起学界的广泛讨论和关注,也必将产生重大影响”。受调查者的强烈态度表明了他们对此问题的关注与重视。作为知识分子的重要群体,专家学者对“战略知识分子”问题更有深切感受,因此态度也更加鲜明。
针对该选项未表明态度的受调查者的理由有“第一次听到关于战略知识分子这个词,感觉很新鲜,不好过多评判”,“战略与战术问题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很难截然分开”等。
虽然存在不同意见,但总体来看,高达71.3%的受调查者选择“认同”战略知识分子这一概念,表明了人民论坛提出“战略知识分子”这一问题的重要意义。中国现在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机遇和挑战都前所未有,认清未来发展方向,制定出好的战略,就能少走弯路,这需要战略知识分子发挥重要作用。
战略知识分子应有怎样的特征
从知识分子到战略知识分子绝不仅仅是名称的简单替换。战略知识分子相对于一般的知识分子来说,更具有推动发展、影响历史、影响未来的重要作用,因此应有其鲜明的特征。
“您认为什么样的人称得上是战略知识分子”,这一选项调查结果显示,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具有战略思维,擅长基础性、前瞻性、趋势性研究(占 22.2%);忧国忧民,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意识(占17.9%);专业功底深厚,又能超越专业局限,融汇中西(占15.6%)。
在调查与讨论过程中,不少受访者对“战略知识分子”特征描述虽然各有侧重,但大多数人都谈到了“战略思维”这一词汇。“具有战略思维,擅长基础性、前瞻性、趋势性研究(占22.2%)”列战略知识分子特征选项第一位,这表明“具有战略思维”应为战略知识分子的首要特征。战略知识分子不同于一般的知识分子,“而是致力于解决问题的战略思路,并从全局、动态、操作层面设计相应的方案”。受调查者普遍认为,战略问题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我们的国家和民族需要有更多的战略知识分子的崛起,进而更好更快地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忧国忧民,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意识(占17.9%)”列战略知识分子特征选项第二位,表明了公众的另一种期待。自古以来,相对于其它阶层,中国的知识分子似乎与操守有着天然而本能的联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冯颜利研究员指出,一个社会的正义和良知的标准应该由知识分子提出,知识分子也应该是社会正义和良知的践行者、捍卫者。甘肃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教授宋圭武强调,社会需要良心,知识分子需要良心,战略知识分子更需要良心。良心是战略知识分子的深层约束,是战略知识分子的“根”。而只有自觉抵制种种不良行为,战略知识分子才能“根”繁叶茂,荫泽社会。
“专业功底深厚,又能超越专业局限,融汇中西(占15.6%)”,从学识方面表明了公众对战略知识分子的期待。战略知识分子要“站得高、看得远”,这就要求战略知识分子必须具有系统的知识储备。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导许正中指出,当今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更新节奏加快,这就要求战略知识分子必须不断提升专业知识水平,夯实学术背景,提高理论指导实践能力;要求战略知识分子不断深化、拓展知识层面,提高知识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注重总结、归纳新的理论知识和命题,形成自身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和框架,用于更好地指导实践、促进科学发展、推动技术进步、服务社会大众。
树立战略分子形象的另一个方面,就是这一群体应该对学界的不良之风坚决摒弃。当前,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伴随着社会的急剧转型,部分知识分子的精神在沦落,个别知识分子甚至丧失道德底线。近年的学术抄袭事件、学历造假事件,师生潜规则、学者为利益集团喊话等等事件不断掀起波澜,给知识分子的整体声誉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成为社会质疑和垢病的对象。那么,知识界哪一种不良行为公众最看不惯?
选择“为金钱或利益集团代言,没有独立性”的受调查者人数占28.2%,列“最看不惯的知识分子行为”第一位,“官本位,热衷于权力”(占22.2%)、“剽窃严重,缺乏基本操守”(占14.9%)分列“最看不惯的知识分子行为”第二、第三位。
结果表明,少数知识分子对资本的屈从,成为金钱的附庸,已成当今知识分子最严重也是最危险的“病症”之一。在资本和权力威逼利诱下,部分知识分子不堪一击,失去“自我”,丧失独立的主体意识和批判精神,有的成为富翁们的传声筒或吹鼓手,附着在富人权贵的羽翼下,成为资本和权力的附庸。表明当前部分知识分子浮躁功利、精神沦落,随波逐流,败坏了学界风气,严重冲击了知识分子应该坚守的底线。因此,战略知识分子形象的确立有利于引导知识分子摒弃那些 “为金钱或利益集团代言”等种种不良行为。
战略知识分子为决策提供多种参考,使中国崛起少走弯路,列第一位
“您认为战略知识分子出现有怎样的意义”,调查结果显示,32.9%的受调查者认为战略知识分子的出现为决策提供多种参考,使中国崛起少走弯路,列第一位。这表明,中国能不能真正崛起,能不能快速崛起,尽量少走弯路,需要有一批致力于思考和研究战略问题的战略知识分子,肩负起应有的历史责任与使命。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曾经是千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的最高理想。李大钊说,“人生最大的快乐,莫过于在最艰难的时候改造国运”。这就要求战略知识分子应以推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为己任,以国家发展、民族复兴为目标。乐于参与推动经济社会变迁的改革过程,并勇于在变革中承担责任。
24.7%的受调查者认为“促使知识分子反思自身,改善知识界风气”列第二位。这就要求,战略知识分子不仅注重自我修养,强化内心戒律,不断克服自身缺点,使自己进入到一个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崭新的思想境界,然后又能身体力行,通过自己的实践力量来引导社会其他成员清除精神垃圾,净化心灵,明确真善美和假丑恶,塑造优良的道德品格,促进人类社会的价值体系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学术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应该看到,中国的学术研究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20.2%的受调查者认为战略知识分子的出现有利于“提高中国学术研究水准”,列第三位。这一结果表明了公众对当前学术水平提高的期待。当前的知识界,部分人研究问题着眼于细枝末节,掉入自己的“精细”专业中拔不出来,一味地从故纸堆中寻找炫耀的资本,学术研究“从理论到理论”,缺乏应有的创新,而战略知识分子的崛起将冲击这一不良倾向,有利于提高中国学术研究水准。
任何一个时代,知识分子都是社会的中坚与脊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体制、政治体制以及文化体制的不断改革创新,知识分子的政治地位、经济条件和学术环境都得到了不断地改善和提高。虽然对战略知识分子的意义有不同的理解,但大多数受调查者认为,战略知识分子是国家和社会特别宝贵的财富。期待战略知识分子出现,树立道德标杆,引领社会风尚,推动中华复兴。
当前,“战略知识分子”这一重大问题已经提出,接下来我们将对战略知识分子的特征与标准进行深入归纳、研讨,明确标准,搜寻人选,并在人民论坛杂志、各大网站对战略知识分子提名人选进行公开投票,推选出引领时代风尚、创新时代文明的战略知识分子典型人物。欢迎读者朋友及社会各界参与讨论,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