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条件研究性报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3:51:19
       杆栏式建筑在中国古代史书中又有杆兰、高栏、阁栏和葛栏等名,尖当是由其他少数民族语言转译而来的音变。此外,一般所说的栅居、巢居等,大体所指的也是杆栏式建筑。      干栏是广西壮、侗、瑶等少数民族及其先民在长期的居住生活实践中,为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而发明创造的一种具有鲜明地方民族特色的民居类型,它以干栏建筑为主要特征。干栏是从巢居演变过来的。《博物志》记载说:南越巢居……避寒暑也。”广西多属亚热带气候,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古代的广西既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又是个毒蛇猛兽出没的地方。地面潮湿,毒蛇猛兽多,人类不宜在地上露宿,只好“构木为巢,以避群害”,渐渐的形成了“干栏”的建筑模式。干栏建筑一般是上层住人,下层豢养牲畜和存放杂物。广西各少数民族干栏式建筑所使用的材料和建筑式样因地而异。木材较多的地方,干栏多为竹木结构,竖木为柱,顶上盖茅草或瓦。缺乏木材的地区,则以竹子作篱和楼板。经济发达的地区,干栏多为泥石结构或砖石结构,用石头砌基础,冲泥为墙或砌砖为墙,屋顶盖瓦。各地干栏建筑式样也不尽相同。有的三间一幢,也有的是五间一栋。不管其式样、布局如何,中间的一间屋必是堂屋,用于接待客人和祭祖先,左右两间或其它房间,有的作卧室,有的作客房,有的作厨房。在房屋的正门前或偏侧,则用竹木搭一晒台,供晾晒衣物、农作物和休息用。一些地区的少数民族还用荆棘或竹木编篱,围在干栏的四周,在干栏和篱笆之间的空地上种上蔬菜、果树、竹等,绿树成荫,花香袭人,别有一番情趣。这种因地制宜的干栏式建筑古今沿袭,历代不衰,深为少数民族所喜爱.         壮族村落多选在地势较高,背靠青山,面临河溪的地方,以向阳为佳坐西向东或坐北朝南。壮族木楼称“干栏”,也有称“麻栏”“高栏”的。以粗壮的圆木为柱,下垫长约1米的石柱,以防立柱腐朽。立柱上凿榫连以纵横木条,中层铺垫木板;屋顶作悬山式,过去多以瓦、草或树皮覆盖,现多用瓦,左右及后墙壁以小木条为骨,以稻草拌泥糊其上。房屋分为上层、下层和阁楼3部分。上层有3开间、5开间或7开间,下层用作牛栏、猪圈、鸡舍、厕所和贮藏室。火塘多在中间。同时,在上层往往另建有望楼、挑楼,抱厦、偏沙等。壮族人因为相信世间万事都有灵性,所以对居所十分在意,避免大门对开,引邪物入室,有些甚至不装后门,以防财物走失.中间的隔层多为木板。于广西这一干栏式建筑融为一体的是民居外的晒排。主要是用大树的大枝桠撑起的像阳台一样的平台,专门用于晾衣物及晒谷物,晒台通风很好。壮族的民居体现了壮族先民生活在多雨的亚热带地区的那种防潮,防霉等,是壮族人民智慧的体现。在壮寨里有的会在村口或老树下等建祠堂或者土地庙等。         到秦汉时期,各地区的建筑有自己的特点。北方草原牧民居穹庐。中原地区的农舍多为草屋泥舍。南方则因气候潮湿,建筑沿用新石器时代至西周时期的杆栏式,用短柱将整个房子架起来,上层居人,下层饲养家畜。云南晋宁石寨山滇墓中发现了4件杆栏式建筑模型,均为长脊短檐式屋顶,与江西清江营盘里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陶制杆栏式建筑模型的屋顶一样,代表了杆栏式建筑的原始形式。广东、广西、湖南、四川和贵州等省的东汉墓葬中,也发现许多陶制的杆栏式建筑模型,但圆形陶仓则是穹隆顶,表明当地这些建筑的基本形式已经汉化。
        杆栏式建筑主要应为防潮湿而建,长脊短檐式的屋顶以及高出地面的底架,都是为适应多雨地区的需要,各地发现的杆栏式陶屋、陶仓以及栅栏式陶屋,均代表了防潮湿的建筑性质,特别是仓廪建筑采用这种形制的用意更为明显。正因为杆栏式建筑的这种特点,所以自新石器时代出现以来,在中国南方湿热地区一直盛行不衰。
         中国现代的杆栏式建筑,最典型、却又别具情趣的应推遍布于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傣家竹楼了。傣家的竹楼除柱子、楼架用30多根质地十分坚硬的椽木外,其他各部分均以竹子为材。将粗大的毛竹从中剖开、压平,成为竹板,编为墙壁,铺成楼板。屋顶铺以竹、草。竹楼开门的一侧,有走廊和晒台。晒台称作“展”,是傣家竹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晾晒衣裙、乘凉休憩、梳妆刺绣、洗漱聊天的场所。竹楼外观呈正方形,分上下两层,上层住人,被竹墙分割成两间或三四间不等。居住在这样的杆栏式竹楼上,可以达到避潮、通风的效果。南方多沙虱虫蛇,居住在这种形式的建筑里,能在很大程度上躲避虫蛇之害。楼下的空间可以用来当牲畜圈、碾米房、杂物间等。临河的山坡E建杆栏式住宅,不论坡度多大,平台仍可保持水平。远远望去,一排排木柱凌空,一座座竹楼倚山而建,挺拔峻峭,十分壮观。
        杆栏式建筑不仅在中国的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分布广泛,在中国内蒙古地区、黑龙江省北部,前苏联西伯利亚和日本等地都有类似的建筑。直到今天东南亚一带还比较盛行栅居,以适应潮湿多雨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