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条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09:52:43
围龙屋,民国十六年(1927年)秋,排印的《兴宁东门罗氏族谱 ·礼俗 ·居室》载:“屋之后一层,自花胎前起,左右放间,渐次斜转,围至龙厅,或一层或二层,因地形而定,称曰围龙房屋。”
其主要部分如下:
龙厅:围龙房屋之中心一间,正对祖龛神龛者,为龙厅,其厅常为屋人所公有。
花胎:龙厅以下,祖堂以上,填其地为斜坡形,意谓地势至此,变化而有胎息。
上堂:其中设木龛一奉历代祖先神主,故通称祖堂,岁时具三牲,以祀祖,遇有吉凶事,以牲牢享其先人,均在于此。
中堂:较上下堂为宽广,两边立柱以架巨木,曰官厅架,有六柱者,有八柱者,其柱昔多用木,近多以石为之,屋中人有大喜庆事,行礼宴客,均在于此。
下堂:前为大门,为公共出入之地。
天阶:上堂中堂及下堂之间,均有之,谓之天阶者,其上不覆瓦,能受天阳,而四周均为檐阶也。
南北厅:两南北厅者,多在上天阶左右,四南北厅者,则上下天阶之左右,均有之,此亦为公有之地。
花厅:两花厅者,多在下堂房间相连之左右四花厅者,中堂下堂之左右,均有之,此为屋人应酬宾客之所,故屋中房间可分为私有,而花厅必归于众,厅中有通透房间及卷屏与否,因屋制而定。
门廊:户门内之廊。
骑马廊:横屋与正堂屋之间,或围龙屋与横屋之间,上起横栋,其下为廊,俗称过道廊。
后廊:后栋正屋与横屋最后二三间房位相对之处,上起横栋,其下为廊,俗称基督廊。
伸手廊:左右横屋各伸出二间或四间,其中安设斗门,俗呼其门廊曰伸手廊。
正堂间:上中下三堂相连房屋,俗呼为正屋,或呼为正堂间。
横屋间:有两层横屋者,曰内层横屋间,外层横屋间。
围龙间:有两层围龙者,曰内层围龙间,外层围龙间。
枕杠间:上堂后面一排横屋,呼为枕头杠,围龙屋鲜有为枕头杠者,惟棋盘屋,则多有之。
老人间:凡男妇年老病危,至弥留之际,其子孙即抬于是,以俟其终,此无特别建筑之房间,或以上堂正间为之,或以南北厅及其它一间为之。
浴室(与)厨房:初造时常以花厅附近,择其地,为特别之浴室,左右横屋之余内选出一二间为合适之厨房,及后丁口浩繁,各择便当房间为之,不能限于一处。
角楼:于左右横屋之角,坚竖高楼,或二座,或四座,此为防匪劫掠而设,故上下均开炮眼,以便施放击敌。
楼棚:角楼之棚,不许私人住眷,及安放家私,以便有事时,众人得以登楼御敌。
房棚:各房均以木板棚其上,以安置家私或稻谷,及其他杂物。
禾坪:大门户门以外,划地为长方形,砌以碎石,铺以灰沙,荡为平地,收获时,于此打稻晒谷,俗称禾坪。
池塘:禾坪以外,划地若干亩,掘为深地,以供洗濯,并畜鱼类,俗呼为门口塘。
围龙屋有大有小,小者有一围,屋前设有大门一、小门二,可住几十户人家;大者有数围,屋前设大门一、小门四或六、住百多户或数百户人家,梅县有一位民国官绅曾举直,其家大围龙屋,一团人(千多人)住进仍不能住满。梅县丙村温氏仁厚祠是一座具有400多年历史的宗祠与民居合二为一的围龙屋,分别有祖公厅、堂屋、围屋、横屋、斗方及水塘组成。该屋庞大无比,计有四进三堂八横四围,是丙村温氏宗族的主要聚居地,1993年,该屋还住有族人300余人。
“使居有良田广宇,背山临流,沟池环市,竹木周布,场圃筑前,果园树后”。(东汉 仲长统 《乐志论》)古人所描绘心中理想的宅园在围龙屋身上得到充分印证。
从建筑特点来看,围龙屋有如下几个方面特点:
第一, 四合院中轴线的圆形平面布局。客家传统民居建筑,从开阔的圆形建筑,逐渐按“堂”、“横”单元组成的四合院式样发展起来。今天所常见的“围龙屋“,其平面是前方后圆,布局是正中有厅堂、正房、南北厅、天井;左右横屋也有厅堂、天井;后面是“化胎”(也作“化胎”)、是半圆形围屋;前面是半圆性的鱼塘和“禾坪”,与整个建筑形成一个圆形。至于“三堂四横”、“二堂二横”等,都是以中轴线对称的平面布局建造的。
第二, 因地取舍,改造和利用环境。客家先民多聚居山区,利用山坡丘陵的环境建成的民居,结构多是前低后高,便于采光、通风、排污、排水。前有鱼塘,可以积水防火,浇灌田园;后有花坛、风围竹树,可护坡防险;内有宽大的厅堂和合理的天井布局,科学地解决了通风、采光,又使居住、生活环境显得幽雅、静致、舒适,是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园林式民居建筑形式之一。
第三, 大屋顶、高台基和玲珑的屋身。客家人有聚居好客的特点,其建筑都是大屋顶,为了排水和防御风雨对屋身的破坏,明清时期大屋顶的坡度有曲线建筑设计。高台基是防潮的需要,屋身一般比较低矮,直到宋明屋身显著的提高。屋顶的高度和屋身的高度成正比例增长。
第四, 以木材为主的结构。客家传统民居的建筑材料主要有木材、石头、三合土。随着建筑技术的提高发展,厅堂、屏风等精雕细描,加上明清时期楼阁建筑的发展,框架和成组斗拱的出现,木材需要量增加。客家人多住在山区,取材便利是其优越条件。
第五, 绘画复杂,色彩浓郁。客家传统民居建筑以木材为主,在绘画、雕刻部分加上油漆,目的是保护建筑材料。绘画复杂,喜欢山水花鸟人物交错、色彩浓郁与客家习俗有关。
文化作为一种内在稳定性和外在规范性的生活方式,是人类应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产物。基于此,我们从自然环境的选择、社会经济、政治原因去感受粤东北的围龙屋文化。
狭义上的粤东北仅指广东省东北部的梅州市域,广义上则包括梅州市、河源市两个地级市地域。本文中以狭义的粤东北为重点研究区域。
粤东北区域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其中山地面积约占全区50%,丘陵占近40%,河谷盆地仅10%。主要盆地有:兴宁盆地,面积302平方公里;梅江盆地,面积110平方公里;蕉岭盆地,面积100平方公里;汤坑盆地,面积100平方公里。梅州市海拔500以上的山区有657.8平方公里,占21.8%;150~500之间的低丘陵有1644.4平方公里,占54.5%,其余为河谷盆地。总之,粤东北生态环境被成为“八山一水一分田”,盆地不很发育,属于典型的山地夹小盆地生态环境。
本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为中亚热带气候区南缘,南部为南亚热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为21~22℃;多年平均年降雨量在1500~1800毫米之间。由于多山,台风影响较沿海平原要小,然而台风带来的暴雨降水,又往往造成山洪爆发、山体滑坡、河水泛滥等自然灾害。这种地处低纬,近邻南海、太平洋和山地的特点地形影响,形成夏日长、冬日短,气温高、南温差较大、光照充足、气流闭塞、雨水丰盈且集中的气候特征。
水文方面,粤东北主要属韩江水系中上游。梅州大小河流380多条,自然水源与客家文化休戚相干,客家主要城镇建于河流两岸,历史上客家人口与村落渐次由山麓、盆缘走向河岸,进而使土地开发由山地、盆缘转向盆地中心,就是通过水利条件的兴起与防洪防涝实现的。韩江中上游的客家民系充分利用河运交流物资。溯梅江而上,经过梅县、兴宁、五华,是粤东运输的大动脉;清至民国,商业重镇兴宁的繁华被吟为“火树银花真不夜,小香港似大香港”(杨家彦)。本区代代客家移民不仅在开发利用与改造梅江及其支流的历史中,创造了辉煌的客家文化,而且通过她承载客家文化演播大陆其他地区,乃至海内外,使客家文化走向更广阔的历史舞台。本区客家民系明清时期正是顺流逐渐迁居珠三角与韩三角区域的。梅县松口码头客家文化即于明清时期因此形成。正如梅契尼柯夫所言,“水不仅是自然界的活动因素,而且是历史的真正的动力……(它)是刺激文化的发展,刺激文化从江河系统地区向内海沿岸并从内海向大洋过渡的力量”。(注(2))
位于岭南、属韩江水系的粤东北,一江连大海,在明清两朝,海运昌盛,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文化开放型强于赣南,对建筑物质文化进行了一次创新,也利用这种方圆结合的建筑实体推进了精神文化层次,即天圆地方传统文化地恪守、聚族团结的民系精神支柱、面向大海的开放心态,回归人本的价值追求都得以完美展示,较之本区的其他形式建筑,围龙屋总体开敞的外部形貌与其内部私密空间独立性提高的有机统一失开放文化心态和人本价值回归的结合的最好诠释。
围龙屋建造的自然环境和封建社会环境的必然选择
作为一种农业聚落模式,围龙屋是粤东北区域的典型代表。农业聚落模式分布既受人口数量和密度的影响,又受自然因素如地形、气候、土壤以及农业生产方式的影响。(注(3))围龙屋一般建造在依山傍水的丘陵上,围龙屋的海拔高度多在200~400米,位于400米以上的为少数。在粤东北客家地区的各县市都有分布,其中则以兴宁和梅县居多。
决定自然聚落人口规模的是聚落所在的腹地,聚落腹地就是服务聚落腹地的耕地数量以及聚落管辖范围土地面积,包括水面、山坡、林地等。(注(4))围龙屋的人口聚居是有目共睹的,历史上,居住数百人至数千人的围龙屋相当普遍。正因为如此,围龙屋的人口聚居有着深刻的文化生态意义。首先是居住上节约土地,结果腾出了更多的土地投入农业生产,提高人均耕地数量,降低土地的人口承载压力,是适应山地天少的文化选择,有着显著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用于公共如祭田、学田、娱乐等的土地相应增加,长期以来,祭田、学田的设立与此有密切关系,这有利于客家社会的发展,显示出长远的社会效益。
或许说,围龙屋是在一定的经济社会基础上的并且由明清权贵建造的,因而对土地的集约利用对于这些屋主是无须考虑的。因为他们有雄厚的资金,有能力购买大片土地,没有节约土地的意识。然而,对土地的掠夺、诈取其利益连同封建地主阶级一样伴随整个中国封建社会历史。土地的出租利润是这些权贵挥霍无度的生活的来源,在居住上节约土地,就意味在出租土地资源、宗族公共用地等其他领域的使用的扩大,这无论是眼前还是长远,不论对剥削者和被剥削者,围龙屋都不失为一种明智的文化选择。
围龙屋兴起的时间和区域经济根源
诚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围龙屋是一定时期的历史产物。粤东北围龙屋,据现有文献记载,最早出现于南宋,见于粤东北的兴宁。(注(5))联想到“宋王存《元丰九域考》、欧阳斋《舆地广记》俱曰望兴宁,上长乐(今五华),与宋史合。然则自熙宁分地置长乐,(兴宁)仍为望县,使神宗以前合长乐二千户之上县,且六千户矣”,(注(6))据宋代称四千户以上的县为望县,二千户以上的县为上县。这说明围龙文化是与客家先民大规模入驻粤东北同伴而生的;也说明围龙文化的确是经历过若干代地域性经营积累的经济可能合在家族人口达到一定数量后的现实必要而发展起来的。元代的围龙屋偶有遗存,兴宁城郊的东兴围就是一例。明清时期,围龙屋的盛行,使今天依然多有保留、利用,成为研究客家文化的活“标本”。我们此次的调查的多数是明清时期的围龙屋。
纵观本区历史发展进程,总体讲明清两朝是粤东北社会政治较为稳定、经济发展较快的“黄金时代”。社会政治稳定,客家经济快速发展,区域文化教育昌盛,本区客家民系生活由求生存转为求优生,区域人口夜相应快速增长、膨胀,围龙屋建筑文化由此大兴。族谱反映出现存的大型民区大部分是这个时期由有财势者创建的。正如胡张希等所说的,这时候的客家民系建造的大型民居,已不完全是为了创造安全的的环境,而是继承我国古代聚族而居的传统观念,为了传宗接代、繁衍子孙、兴旺家族而建。据此次的调查表明,现存可住几百人的大型民居全是同一姓氏的,或者是一姓在一处地方发展为一个村落。这些地方望族往往是占有较大土地,故在盆地较广、交通便利的而商业较为繁华的梅县、兴宁两县较为集中。通过加“围”的方式灵活地处理了人口繁衍而需要住区扩大的问题,这是对死的园围建筑在文化上的一大进步。但历史的不稳定记忆和迁徙经验积淀了深厚的防御意识,故一定的防御性在围龙文化中有诸多的印记。例如,“围”的本身;木大门厚实加横杆甚至镶铁皮、土墙厚重、屋旁设炮楼等等。当然,文化历史传承是不可避免的。如作为围龙屋核心组构的堂屋更是汉族建筑文化的一脉相承。区域性文化借鉴也很明显。如后围从其近远看就是围楼的缩影。从建筑学角度看,“围”使材料挤压力大,不易破坏。对于粤东北客家民系的围龙屋而言,防卫的不只是土匪,还有本区的特定自然条件的自然灾害,如,山体滑坡、崩塌等等。
综上所述,围龙屋建筑文化是粤东北客家民系取自地方材料,以人地和谐为基础,顺应宗法社会环境、融入开放意识并追求人本价值为取向的文化生态综合产物。围龙文化的勃兴及其由被动的封闭走向自然的开放,无不以区域经济为基础,充分说明随着环境的改造以及客家反客为主社会地位的上升和各别文化的要素的成熟。
注:
(1)引自省政府参事室建议(2)
(2)引自康士但丁诺夫《社会物质生活的条件》(历史唯物论第二章),北京:人民出版社,1952.9
(3)引自《客地风物――粤东北客家文化生态系统研究》,汪金波著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4)引自《中国农村聚落地理》金其铭著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5)引自兴宁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兴宁县志》大事记,1992.17.721
(6)引自清 胡曦.兴宁图志考.见:廖南胜,李侃民.兴宁县的土著与南迁汉人.兴宁县志(8),1987.1~10
参考书目:
《广东民居》 魏彦钧 陆元鼎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0
《建筑设计资料集》 第二版 (3)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4
《客地风物――粤东北客家文化生态系统研究》,汪金波著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