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水]读书笔记:历史与人口 --中国传统人口结构研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2:51:00
P2,传,本意是绎站,引申为相传继续之意。统,本意是指丝的头绪,引申为一脉相承的系统。传统并联,应是指世代传承的成体系的、成系统的东西。传统人口结构,就是这种世代传承的成体系、成系统的东西。而传统时代,也就是这种成体系、成系统的东西所由产生并赖以传承助时代。它是历史的昨天和前天。
P2,本书所指的传统时代,发端于战国,兴盛于唐末,烂熟于明清,前后历时约2400年。按照教科书里的正式说法,应该将这整个历史时代称作封建社会。然而,用“封建”一词去称呼这一时代并不是非常合适。因为无论是从汉语“封建”一词的本意或是从西欧经日本翻译而传入的feudal一词的原意来看,说的本来并不是那么回事。但既然用“封建社会”概括整个这一时代.又说明它确实具有某
种属于共性的、延续不变的东西。这一概括显然又有其合理性。
P2,传统时代中国社会的基本待征是以男耕女织、高度集约的小农生产方式为经济基础,而以中央集权的专制王朝为政治的上层建筑。早在战国时期,孟子就曾经为我们描绘过一个拥有五亩之宅和百亩之田的八口之家,因不违农时和发展家庭养殖业而衣帛食肉、无饥无寒的理想生活画面: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孟子*梁惠王上)
P3,这其实正是对小农经济的最为生动的写照。小农经济以其集约化而著称于世。即使是在孟子的笔下也不例外:周代的百亩约合今天的28亩多一些。若换算成公制来表示,则1平方公里的可耕地就需50多农户来维持。由此可见,相比若干民族的游牧经济以及西欧的粗放的农牧经济,中国的小农经济在同样的土地面积上必须投入更多的劳动力。但是反过来,既然百亩之田即可保证一个八口之家无饥无寒,中国的小农经济显然比其他经济能够供养多得多的人口。中国因此以其众多的人口而著称于世,也因此在传统时代的绝大多数时间里一直居于世界最先进的行列。
P3,从战国直到清末,尽管中国的人口增加了许多,但集约化的小农生产方式并没有本质上的改变,而且,实际上可以说是更加集约化了。相应地,中央集权的王朝统治形式也没有实质性的变化。
P5,长时段与结构的研究相适应,是因为结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P5,什么是结构?就其最一般的定义说,是事物系统的诸要素所固有的相对稳定的组织方式或联接方式、两个以上的要素按一定的方式结合组织起来,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其中诸要素之间确定的构成关系,就是结构。结构体现为要素的组合、总和、集合,诸多要素借助于结构形成系统。结构具有稳定性、有序性和形式特征。(参见《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结构,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版。)
P10,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大国,自古就拥有众多的人口;相应地,它的统计事业.首先是人口统计也一直十分发达。正如经济学家梁方仲所指出的;我国自秦汉以来即已建立起全国规模的人口调查制度。《史记》、《汉书》中保留有相当丰富的局部登记的记录。全国性的记录,则以《汉书·地理志》所载西汉平帝元姑二年(公元2年)的人口统计为最早,且极为全面详尽。至于一向被不少学人评价很高的罗马的人口调查制度“census(有译作“国势清查”或“国势调查”的),其实既非全民登记,更非全国登记,只能说是一种局部人口的登记。他的结论是:历史上古代中国的人口调查制度,“毫无疑问是资本主义时代以前世界各国中最先进的,甚至在某些方面的规定比之资本主义国家更完备严密得多”。
P14,梁方仲在指出中国古代人口调查制度的先进性的同时,还极为透彻地剖析了它的实质,那就是:中国历代王朝的户口登记或调查,都是为统治政权服务,首先是为税收的需要服务的。事实上,有登记就必有反登记,纳税者逃避登记的手法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无奇不有。因此,从这层意义上也可以说中国历代的户口统计又都不是那么可靠的了。剖析问题的关键,在于掌握历代赋税征收对象的
演变。
P16,考古发现的数字是雄辩的:经历了一百多万年漫长岁月的旧石器时代的原始人遗址,迄今仅发现六十多处;而只经历了数千年的新石器时代的中国先民遗址,目前巴发现的就有六七千处。
P28,《墨子*节用上》:“孰为难倍?唯人为难倍。”
P28,由于一百万和九百九十九万都同属于百万的数量级,我们也可以这样说:从夏、商直到西周的15个世纪中,中国人口虽在缓慢地不断地增长,但其规模仍大体维持在百万的数量级上。
P36,因而对各国兵员作厂重新估计:秦,80万;楚,80万;齐,60万;赵,50万;魏,40万;韩,30万;燕,30万;其他宋、鲁、中山、越等小国共30万;总计400万军队。。。。。看来战国时期人口在2千万到3千万之间已成为研究者们的共识。
P40,葛剑雄得出汉初人口约在1,500万一1.800万人。。。。。。至本阶段末的元光元年(前134年)总人口高达3.600万人.己大大超出战国盛年。
P41,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西汉户口统计,是载于《汉书*地理志》中的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的数字,计12,233,062户,59,594,978口,这也是现存中国最早的可靠人口统计。
P42,因此,我们认为汉代盛年的人口不会少于6,000万,但也不会比此数多出太多。有人估计其总人口在6,500万人以上,我们以此作为西汉盛年人口的可能的上限。
P44,估计,东汉初年人口的谷值大约为3,000万人左右;而其盛年的人口不会少于西汉,即至少在6,000万人--6,500万人以上。
P44,从公元220年魏文帝曹丕代汉直到589年隋灭陈的300多年,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其间除西晋初年有过短暂的统一外,长期处于分裂或南北对峙的状态。这一时期,又恰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冷期之一,其气候甚至比现代还要寒冷。由于气候的变迁,人地关系上也逐步有了适应性的发展变化。前述黄河流域的旱地耕作技术正是在这一时期达到高度成熟的地步.而由北朝的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作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南方水田的精耕细作栽培技术也在此时开始孕育。虽然从总体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口与前(两汉)、后(隋唐)相比都较少,但它却为下一阶段也即隋唐时期的人口增长,奠定了基础。
P46,三国时期的官方人口统计;在公元263-280年间,魏、蜀、吴三国加起来总共只有1.473,423户,7,672,881口,仅为两汉盛时官方统计的12%或13%左右。
P47,据葛剑雄与王育民估计,即使在东汉末、三国初的谷值时期,中国的人口仍不少于2,000万人;而在三国未年,总人口应在3,000万人以上。因此,三国时期中国给外人留下的依然是泱泱人口
大国的印象。当时吴国有个名叫康泰的人游历了南海诸国。他在所著《外国传》中就说过:“外国称,天下有三众:中国为人众,大秦为宝众,月氏为马众。”可见,中国其时依然是以其众多的人口而与罗马帝国的众多财宝、西域的众多马匹并称于世的。
P50,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北方之所以能够统一南方,与曹魏起历代政权大力推行屯田、均田是分不开的。曹操的《置屯田令》早就剖析过这方面的利害关系:“夫定
作者:金三  回复日期:2005-11-11 19:13:00
黑子数挂零,太阳周期极小将至?
根据太阳物理学家 David Hathaway 自 1998 年来连续6年的监测,太阳表面每天或多或少都有黑子出现,即使在太阳活动的低潮期,总也有一、两个太阳黑子,但 2004 年1月28日这天,太阳黑子数是 0!10月11与12日这两天又再次挂零,Hathaway 推测这正是太阳周期最低点即将到来的先兆。
在极大期间,太阳表面出现大量黑子、闪焰爆发、数十亿吨的带电粒子喷向太空。但绚烂的极光丝毫不能掩饰其对太空活动、发电厂、通讯与卫星所造成的威胁。相反地,在极小期间太阳表面每天只有几个黑子,甚至连续几周都没有半个黑子,因此这段期间最适合进行太空活动。
Hathaway 是太阳周期预测专家,他根据太阳黑子数量来预测太阳活动的程度,这也是目前最好的方法。太阳活动周期并非正好11年,最短仅相隔九年,最长也曾有14年的纪录,至于导致周期长短不一的原因,科学家尚不了解。
图为天文学家在过去几个世纪中对太阳黑子数的统计,以及本周期的统计
Hathaway 与 NASA 马歇尔太空飞行中心(Marshall Space Flight Center) 的同僚 Bob Wilson 发现了一种简单的方法,可以预测下次太阳极小期何时到来。他们从过去8个太阳周期中发现,每当第一次太阳黑子数挂零后的34个月,就是太阳极小期。
最近一次太阳极大期出现在 2000 年底,第一个零太阳黑子日为 2004 年1月28日,所以,太阳极小期应发生在 2006 年底,比传统的周期预测法早了一年。而这几个周期的统计显示,太阳极大期在极小期后四年就会到来,也就是说,下次太阳极大期将发生于 2010 年。
但 2010 年正是 NASA 行事历中为准备人类重返月球而发射月球探测器的日子,看样子,这些无人宇宙飞船得有更完善的防护措施才能顺利完成任务。不过,太阳物理学家则可藉这次机会检验 Hathaway 与 Wilson 的预测是否准确。(台湾天文网编译)
资料来源:Science@NASA Story, No Sunspots at All, 2004.10.18

作者:金三  回复日期:2005-11-11 19:30:00
P50,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北方之所以能够统一南方,与曹魏起历代政权大力推行屯田、均田是分不开的。曹操的《置屯田令》早就剖析过这方面的利害关系:“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秦人以急农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世之良式也。”曹魏从边境到内地,大兴屯田,把流移反抗的人民编制到土地上,从事农业,使土地和劳动人手结合起来,既解决了流民与荒地的问题,也安定丁社会,缓和了阶级矛盾,调整了生产关系。
P54,当代的研究者们对唐之最高人口数7,000-8,000万人的估计,大多是依天宝年间的户口统计数加1/3的隐漏率推算出来的。
P58,从赋役制度的角度看,这一时期最显著的特点是赋与役的合并以及人头税的实际被取消。从两税、一条鞭直到摊丁入亩,国家的征课对象愈益偏重于田亩,不仅丢了人头,连户头也丢了,但作为对人口管理方面的一个补偿,保甲制度子宋代兴起并逐步得到发展完善。
P61,而从男女人口大体各占总人口的一半的常识来看,此说对于解释现存的宋代户口统计,亦足以自圆了。但一些细心的研究者还是觉察到此说有过于简单化之嫌,因为宋代的官方统计中,无论是“丁”也好,“口”也罢,并非男性人口的准确统计,而“都只是人口中的一部分,即买际承担赋税的那一部分人口。因而考察宋代的人口时,官方户口统汁中的口数是不足为据的。相比而吉,宋代的户数统计较为难确。但若承认这一点,那么从徽宋朝户数统计已超过2干万的事实出发,顺理成章地就必须承认北宋末年人口已经达到或已超过1亿了。
P62,宋金对峙时期的总人口最高也可达到1亿以上。
P65,元代官方户口统计的最高记载是至元二十八年(1291)的13,430,322户,59,848.964口。而据估计,元代的峰值人口至多为8,500万人,元明之际人口的谷值约为6,000万人。
P65,无论是各朝实录中的全国人门统计,还是各地方志中的一府、一州或是一县的人口统计,都存在着中后期人口较前期不仅没有增长,甚至反而有所下降的现象。明王朝统治的稳定期在中国传统时代可以说是最长的,但明代后期万历年间的户口统计数不仅低于明初洪武年间,其至低于在其1,60D年前的西汉户口。这显然又是与人们的有关常识相悖的。
P66,洪武个亲郡王以下男女五十八位耳。至永乐而为位者百二十七,是三十余年一倍矣。隆庆初丽属籍者四万五千,而见存者二万八千;万历甲午丽属籍者十万三千,而见存者六万二千,即又三十余年一倍也。夫三十年为一世,世之中人各有二男子,此生人之大率也。(《徐光启集》)
P67,现存明初洪武年间的户口统计,其总数均已达到1,000余万户,近6,000万人口。
P69,至于明代后期人口的实际峰值,何炳棣估计是在万历二十八年(1600)前后.约15,000万人。另一位美国学者珀金斯则提出了一个大致的范围:12,000-20.000万人。葛剑雄出于对明初人口的估计有一个较高的起点,因而对这一峰值人口的估计也偏向于更高,即接近2亿。拙著《中国近代人口史》则提山:明末的人口下降大约始于1620年以后,因而可将此年定为明代人口的峰位年。其时人口约为1。6亿。
P70,明末清初人口的下降始于1620年代,而以1640年代的下降幅度为最大。17世纪在世界气候史上又被称作“小冰期”,在中国,寒冷的气候从1620年代一直延续到1720年代。小冰期初起时,对中国的影响完全是灾难性的。尤其是北方,突然变得异常寒冷和干旱的气候使得农作物的生长期大约缩短了两个星期。
P71,因此,明末清初的人口谷值大体是在1650年前后,估计其人口仅为明代峰值的50-60%,也即在0.8-1.0亿左右。
P71,康熙二十年(1681)以后,“三藩之乱”亦彻底平息.社会经济得以迅速地恢复和发展。从此时起直到雍正年问,也即1680-1730年代,根据罗尔纲的分析,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太平盛世”,也是“清代人口增加最快的时代”。我们出此估计1680午前后的中国人口当在1亿左有。到了1720年前后,已赶上或超过明代盛年的水平,即达到1。6亿左右;而到1740年前后,也即乾隆初年,应已达到2亿左右了。
P71,然而从这一时期《清实录》所载的“人丁户口”的数字中,我们却不能发现与上述相应的变化。这是因为清代前期顺治、康熙、雍正三朝的编审人丁,只是一种纳税单位的统计。
P72,1850年前后,官方的人口统计为4.3亿,而实际人口可能已达到4.5亿以上了。
P82,由1953年上溯至1900年的人口估计:1953,583;1950,556;1940,512;1930,493;1920,476;1900,443
作者:金三  回复日期:2005-11-11 19:31:00
P83,1620一1990中国人口的变动
1620:16,000;1630:13,207;1640:10,902;1650:9,000;
1660:9,320;1670:9,651:1680:10,000;1690:11,222
1700:12,594;1710:14,134;1720:15,862;1730:17,801;
1740:20,000;1750:21,875;1760:23,925;1770:26,168;
1780:28,620;1790:31,303;1800:34,237;1810:37,400;
1820:39,156;1830:40,995;1840:42,921;1850:45,000;
1860:40,821;1870:37,000;1880:39,281;1890:41,702;
1900:44,300;1910:45,921;1920:47,600;1930:49,300;
1940:51,200;1950:56,200;1960:66,207;1970:82,992;
1980:98,705;1990:116,000
P84,历代人口的估计
时期:年代:谷值人口;年代:峰值人口百万
夏*******************-21---16******2。7
商*******************-16---11*******7-8
西周*****************-11---841********9
春秋****************-770---476****10-15
战国****************-475---221****20-30
秦******************-221---206*******20
西汉***-202***15-18******0********60-65
东汉*****25******30*****180*******60-65
三国****220******20*****280**********30
西晋********************300**********35
东晋****320******20
南北朝******************520**********50
南北朝*560*******40
隋**********************610**********60
唐前期*620*******25*****755*******80-90
唐后期*760****46-50*****860**********60
北宋***960*******30****1110*********100
南宋金1140*******70****1220*****100-120
元****1270*******60****1350**********85
明****1370*******60****1620*********160
清前中1650***80-100****1850*********450
清后期1870**350-390****1910*********460
民国*******************1949*********541
P85,三代之时,人口虽有增长,但大体维持在百万(10`6)的数量级上;春秋战国.开始突破千万(10`7)级的人口大关,此后虽迭有增减,但始终木跌落至千万(10`7)级以下,且于唐代开始孕育新的突破;北宋第-次突破亿(10`8)级,此后又在宋金对峙时期再次突破;明代的人口曾长期处于亿(10`8)级以上。但在明清之际的人口低谷曾一度跌落至千万(10`7)级,只是在清代以后才又守牢维持在亿(10`8)级的水平之上;而经过民国时期的短暂过渡后,当代中国人口巳开始突破10亿(10`9)级了。
P85,中国传统人口规模结构的变动是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相一致的。三代之时,生产工具多为石器,物质资料的再生产之要是靠集中大批劳动力的集体劳作;一夫一妻虽已组合成了人口再生产的基本单位,但尚未成为物质资料再生产的基本单位。春秋战国以降,铁器与牛耕开始应用于农业生产,出现了精耕细作的农业和与此相适应的个体小农生产方式。具有两种再生产职能的个体小农家庭,从此登上了中国的历史舞台,并成为整个传统时代生产和生活的基本单位。从案汉到隋唐,中国人口的发展主要是在北方。而作为全社会经济基础的农业,也主要表现为黄河流域的旱地精耕细作技术达到相当成熟的地步。唐代中期以后,尤其是两宋以降,中国南方的人口迅速增长并开始占压倒优势,南方水田的精耕细作栽培技术,则构成了这一时期农业生产技术发展的主要内容和特点。粮食作物品种的不断改良,尤其是美洲高产粮食作物的引进,无疑也是中国人口在明清两代得以大为增长的重要条件。
作者:蓝姐姐  回复日期:2005-11-11 19:56:00
粮食作物品种的不断改良,尤其是美洲高产粮食作物的引进,无疑也是中国人口在明清两代得以大为增长的重要条件。
================
关于这一点,我老人家同意.主要是玉米的引进,养活了更多的人.
作者:金三  回复日期:2005-11-14 19:18:00
P186,所谓“三/民居一,而五归农”,意思是说,士工商三/民(也即非农业人口)加起来应占总人口的1/6或16.7%;而农业人口则应占到5/6或83.3%。//包世臣本人虽不是什么封疆大吏,但却长期充任疆吏们的幕僚,因而对当时所有重大财政经济问题几乎都进行过相当深入的研究.所提见解也甚得疆吏们的重视。他所提出的“三/民居一,而五归农”的构想,无疑是有其充分的现实根据的。我们应当将其视为清代中叶正常情形下农业与非农业人口各自所应占的比重。
P17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更为可靠的统计资料表明:1949年全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10.6%,乡村人门占89.4%;而全国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17.4%,农业人口占82.6%,亦与包世臣的结论相符。
P172,卡洛·M·奇波拉所主编的《欧洲经济史》一书中指出:罗马文明脆弱的区域,要让一个人脱离土地而生活,就需要超过十个人在土地上于话。城市是文明的珊瑚礁,处于乡村原始主义的海洋之中。它们依靠一点少得可伯的农业生产剩余的支持,这点剩余完全可能因为干旱、水涝、瘟疫、社会混乱或战争而很快遭到破坏。。。。。。。城市生活连同古代城市所创造和保持的较高的文化领域都是脆弱的,因为古代农业每个农民的生产率很低。尽管罗马人有顽强冷酷和他们在法律方面的才能,但他们最后由于这种根本性的技术弱点在政治上被打败了。(孙达人《中国农民变迁论--试探我国历史发展周期》,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第86页)
P172,同书还指出,罗马人的失败,“足以解释在3世纪到8世纪之间西方与东方相比,它缺乏恢复的能力”。正如孙达人所分析指出的:中世纪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文明的发展之所以要高于欧洲,其最终根源就在于农业发展上的差距,而中国传统文明的基础正是由个体农民奠定的。(孙达人《中国农民变迁论--试探我国历史发展周期》,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第87页)
P177,《汉书*食货志》中说: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 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因,民得卖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无)立锥之地……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P199,土改前各地情形来看,地主、富农合计平均约占总户数的6.84%,占总口数的10.54%,所占土地平均占土地总数的51.65%:贫雇农约占总户数的的66.21%,占总口数的56.14%,所占土地约为总数的15%。这一结果表明:毛泽东有关地主、富农占乡村总户数8%左右的估计基本上得到了印证;而其有关地主富农占地达70-80%的估计则过于偏高了。
P202,上述两小节的考察表明:清代以迄民国,中国乡村人口的阶级结构及各阶级占有土地的状况,尽管从局部、从短时看,会有一些起伏或波动,但从整体上。宏观上看,又始终是相当稳定的。总结一下,对大体概括为两个“百分之六十”。即:地主、富农这样的富户人约占有全部耕地的60%,无地或少地的贫苦农民大约又占全部乡村人口(按户计算)的60%。若稍粗略一些,则可借用前面曾引述过的情人的现成说法:“田人半归富户,而民大半皆耕丁”。
P208,于是我们看到了这样一幅景象:拥有大量上地的富裕之家有能力养育更多的入门,从而增殖分化出更多的家庭,土地集中过程的本身即已成为日后再度分散的条件;中等之家拥有的土地人口都适中,一般可勉强维持物质资料和人口的“两种再生产”;土地极少或巳失去全部土地的贫寒之家,在宗嗣延绵的生存竞争中大概只可能是失败者。正是这一“自然”的但却十分残酷的变动过程,保证了乡村人口在宏观上的阶级结构的稳定。
P214,男子开始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妇女转而从事纺织等次要劳动。汉字之“男”字,无可争辩地透露了这一划时代的按性别分工的信息。《说文解字》对此字的解释是:“男,丈夫也。从田从力,言男子用力于田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男性在社会生产中崛起,他们在整个社会生活中也逐渐居于支配的地位:以男子为中心的一夫一妻制取代了血缘婚,男性世系(父系)取代了女性世系(母系)。
P214,考古发现表明:华夏文明大约是在公元前3000-前2000年之间开始这一转变的。约始于公元前3000年的马家窑文化早期墓葬中,男女随葬品的种类和数量还没有什么差别,反映当时两性仍处于较平等的地位。但后期墓葬中,石斧、錛、凿等生产工具多作为男性的随葬品,而纺轮则多为女性的随葬品,体现了按性别的社会分工。而到了约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齐家文化时,出现了可以判定为夫妻关系的成年男女合葬墓。其最常见的葬式是:男子为仰身直肢葬,女子为侧身屈肢葬,而且后者是面向前者的。这已是男子居统治地位,女子降居于从属和被奴役地位的生动写照了。
P215,有迹象表明:殷王朝(前16-前11世纪)尽管是按男性世系传承王位,但殷代妇女的社会地位却不低,至少不像后来的周王朝那么低。从甲骨文的记载看,女性可以在战争中出任斩将掌旗的将军,可以在田猎时充当追逐猛兽的勇士;既可以执行祭司的职务,也可以从事档案文书的工作;结了婚的女子甚至还可以拥有自己的土地、钱财山。也许正因为如此,殷人才遭到了周人的猛烈抨击。武王伐纣时的誓词《牧誓》中援引“古人”之言:“*鸡无晨。*鸡之晨,惟家之索。”意思是说,母鸡是不可以在早晨打鸣的。倘若母鸡在早晨打鸣,这一家子就完了。纣王之“惟妇言是用”竟也被宣布为罪状。
作者:金三  回复日期:2005-11-14 19:39:00
中华文化复兴宣言
———为促进新世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世界和平与发展而奋斗
七十六名中华文化研究者
在天安门“国庆五十周年”大典上,江/泽/民主席代表中国人民向全世界宣告:新世纪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令人振奋!中华文化是世界上独特的文化,在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做出了辉煌成就,也对世界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中华文化复兴是中华民族复兴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复兴不是复古,而是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去其糟粕吸收精华同现代结合地飞跃。
一、中华文化复兴是时代的需要
十五世纪前,我国文化、科技、经济等都领先于世界,并且世界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发明创造都出自中国人之手。可是,由于后期清朝政府的腐败,使中国近二百年来科学技术落后于一些发达国家。一百年前“西学东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又受到巨大阻碍,使中华传统文化至今不能很好地为中国及世界服务。
当今全世界文化的冲突、邪教的泛滥、宗教的极端、自然的破坏、人性的恶化、科学的负面性等,都是社会安定和发展的阻力。然而要消除和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中华文化具有西方文明无法取代的作用。因此,大文豪肖伯纳信中曾写道:“等到一天中国把世界各国的各种人全吸收尽了,归化尽了,同化尽了,理想中的天堂使人人可登了。”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说:“中国如果不能取代西方成为人类的主要,那么整个人类的前途是可悲的。”这些都说明了国外学者们都对中华文化开始高度重视。然而,从新中国诞生之日就站起来了的中国人,其中一部分不了解中华文化者,面对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就抬不起头直不起腰,看不起中华文化。
新世纪新千年里经济、文化、科技、艺术……无论什么要发展都离不开智慧,甚至应概括为智慧的世界。中华民族是世界上独具智慧的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是中华民族非凡智慧的结晶。
亚洲四小龙的崛起和日本的高速发展,都吸收了中华文化思想的智慧。当前西方一些有远见之士都在尽力研究中华文化,并提出“西方的病,东方的药来医”,形成了“东学西渐”。这些都说明了中华文化在当今世界仍有无穷的价值!
新世纪里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是我国政府的目标和人民的愿望,也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二十年后的中国,为中华文化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1997年9月12日江/泽/民主席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华文化要真正实现复兴,就必须有类似“西方文艺复兴”那样“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回到中华五千年文化中吸取营养并结合现代文明创造出超越古今的成果,为实现民族复兴大业所用。
作者:金三  回复日期:2005-11-22 18:40:00
中国气候与海面变化及其趋势和影响 ① 中国历史气候变化
作者: 张丕远主编
页数: 533
出版日期: 1996年12月第1版
P198,传统的中国古代文献按经、史、子、集四大部划分。。。有关1470年以前的历史气候记载在上述四大部59类中的分部的情况不一。。。四部的各类中历史气候记载也有差别。经过对1470年前各类的书籍比较,经部中共查阅7类,史部中10类,子部中9类,集部中2类,共书籍1531种、总合32,251卷。。。。。从这些文献中共摘抄历史气候记载约30,000条,其中有确切年份记载的有22,567条。
P247,丰收文字记载/收成分数(%)/收成等级
数十年未有之大丰收、尤为丰稔、极为丰稔、均庆丰收/》95/10
大有年、大熟、大稔/85-94/9
丰收、丰稔、稔、岁稔、有年75-84/8
常年、实为不歉/65-74/7
收成稍歉、实属薄收、不无稍减、收成略减/55-64/6
麦半登、禾半登、寡收、秋禾偏灾/45-54/5
成灾、收成无望、禾荒歉、失收、皆不实/35-44/4
禾尽萎枯/25-34/3
颗粒无收、赤地千里、无秋、谷不登/15-24/2
P277,根据对2000a旱涝等级序列的研究.识别出2000a来两个重要的突变点:280年前后和1230年前后,并将2000aBP以来气候系统纳演化划分成3个主要时期:a.280年以前;b.280-1230年;c.1230年以后。其中a,c两个时期是气候处于有序的极限环轨道上的时期,这两个时期的气候情景具有规律性明显的特点,突出的表现南北旱涝气候分异显著,特别是1230年以后,由于有较长时期的历史记录,这一特点表现得更为明显。而在中间的b时期,气候系统处于较为无序的混沌轨道上,规律性不明显,南北东西分异都大为减弱,但由于中国气候东西分异大于南北分异,整体上看,呈现出东西分异为主的特点。特别是在接近突变期的阶段,南北气候分异界线几乎完全消失,而代之以东西分异。
P277,自秦朝以来,以汉族为文体的中华民族就占了一个相当大的生存空间,从而有条件根据环境的变化选择更为适宜的地区作为统治中心,尽管这种选择往往是被动的而不是主动的方式出现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国都的迁移必然地反映了生存环境中多因素,特别是影响古代农业社会的主要环境因素--气候因素的变化。1230年以前,国都的迁移以东西方向为主.而在1230年以后,以南北方向为主,这一历史现象为我们所得到的以突变为特生的占气候情景演化的阶段性特点提供了支持。
P278,另外,历史现象也对这一分析提供了支持。1230年以前,尽管中原地区经常受到四邻游牧民族的侵扰,但游牧民族几乎从未成为统治整个中国东部地区的主体.但在1230年以后.与南北气候分异明显及南北变化规律性强相对应,北方游牧民族在元代和情代两度统治中原,尽管这存在诸多方面的原因,但气候因素也许是一个重要方面。
P278,同时,1230年以前,朝代更替速度快、群雄并起、多国割据状态的多发与气候情景的无序性,1230年以后备朝代统治稳固时期相对延长、割据状态的减少与气候系统的相对有序,显然存在某种程度的相互对应。
P279,金三观察图大概可以看到几个旱涝正常的年段:730、1010、1120,三个大高峰。900,1234,二个低谷。在1010到1120保持一个很大丰收期,二个峰顶,当中的低点也比较高,出现在1050。
P283,历史气候记载中有关冷暖的资料较少,而且主要是直接记载,可用于评价气候冷暖的间接记载则更少。因此,要在2000a以上的长时期分区恢复气候的冷暖变化.资料严重不足。综观有关的文献记载,涉及冷暖的记载丰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以下讨论主要仍是上述这个地区,并以此作为中国东部的代表。有关中国5000a的气候冷暖变化,竺可桢先生己作过重要的论述,下面的讨论是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补充资料和修正部分结论。
P283:一、夏商时期温曝气候(公元前25一前12世纪)
P283,夏商时期相当于5000aBP左右低温期(新冰期第二期)与3000aBP左右低温期(新冰期第三期)之间的1500a。这个时期气候温暖,从泡粉分析的资料来看,当时北京地区生长着木乐、榆等树种组成的暖温带阔叶林;青海湖地区生长着以松、云杉为主的针叶林;华北平原东部地区则为落叶阔叶林一草原植被;辽宁南部此期阔叶树花粉占优势:胶州湾出现阔叶树增加、针叶树减少的栋松林:其他地区亦有相似的情况(浦庆余等,1988,孔昭宸,1990)。因此,从这个时期的植被分布情况来看,当时气候要比现代温暖。据研究,植被类型反映的中国东部亚热带的北界到达今山东究州一线(唐领余等,1992)。
P283,有关殷墟动物群中犀牛和亚洲象这个时期在中原地区的活动踪迹尚可得到甲骨文字记载的佐证。据有关统计,甲骨卜辞中记载猎获100头以上的动物中就有犀牛(陈梦家,1956),又则卜辞中有猎象的记载,从这些卜辞记载可以推断,当时殷人对猎象己很有经验,田猎区内常有成群的野象在活动,经常可以发现。
作者:金三  回复日期:2005-11-22 18:41:00
P286,从甲骨文的象形字结构可以判断,当时造字人的视野中是茂密的森林,如“东”为日出林中,其形是日在木中;“朝”写成日出月没在森林或草原之中,形如日、月同时悬挂在丛林上(罗振玉释);“莫”是林中落日之意,其形同日落于林中(郭沫若释为“暮”);“野”写作林间有土,好像森林中之土地;“楚”字形如丛林之中的开垦的土地;“蒿”字看上去好像在林中有夯土的木结构建筑一样;“析”字作人用斧伐木之形,“采”写成人用手收集树叶或果实;“春”字形为在林中开始耕。从这些甲骨文造字中可以看出,当时人们的生活与森林有何等密切的关系。
P286,殷商时期是森林逐渐减少的时期,这是由于农耕地扩大和城邑发展的结果,甲骨卜辞中一些有关文字可以看出,在被开垦过的丛林、草原上出现了经过平整的土地和整齐的田亩及灌溉沟壑。如“田”字,写成被分为4,6,9,12块之田亩;“畴”字,形如水田化了的农田;“口中有”形为围墙的园地.内种有树木或草木,“农”字像在林间垦殖;“焚”字是放火烧林、捕捉野兽的有力证明。
P287,二、西周时期的寒冷气候(公元前11-前8世纪中叶)
P287,西周时期中原地区喜暖动物的消失,还可从文献记载中得到旁证。在先秦文献中,多处记载有周王“驱虎豹犀象而远之”的类似说法,这个故事应看作是自然条件变迁所造成中原地区喜暖动物的南迂。因为按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聚落分布密度和人口数量来看,人力驱赶野兽,使其退出中原地区是做不到的。西周时期喜暖动物的南迁对于气候变化来说是个重要的标志。西周以后,无论从考古还是文献上.黄河流域己不见有犀牛和亚洲象的成群活动,它们的活动北界已迁移到长江流域和淮河下游一带。这表明全新世中期的温暖气候条件以西周时期的寒冷气候出现而告终结。
P287,自然环境的变化亦反映在文化艺术上。历年出土的大量青铜礼器上有一些大象的写实花纹,据研究,这种花纹通行于商末和西周前期。自西周中期以后,这种写实的象纹逐渐被淘汰了(容庚《商周彝器通考》)。
P287,西周时期的寒冷气候同样影响到长江流域河流的结冰。据记载,公元前10世纪末的周孝王时,长江和汉水都曾有过冻结(《古本竹书纪年》)。
P288,三、春秋时期温暖气候(公元前8世纪中叶--前5世纪中叶)
P288,西周时期的寒冷气候结束后,气候迅速回暖。有记载公元前720,前478年,黄河下游地区的小麦收获提前到夏历四月间(《春秋左传集解》),比现代提前10天左右。据《诗经》中东周时的作品记载,在今山东西部、河南东部以及秦岭等地都有梅树的分布,现代这种果树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地区。当时梅的干果亦作为调味品而通行于黄河流域(《周礼》)。//《春秋》中记载着公元前698,前590,前546年,今山东曲阜一带的鲁国冰房无冰可藏。
P288,四、战国至西汉初时期寒冷气候(公元前5世纪中叶一前2世纪中叶)
P289,五、西汉中叶至东汉末时期温暖气候(公元前2世纪中叶--2世纪末)
P289,东汉以后气候赂为转向冷的方向,但大体上与现代的情况相差不大。《四民月令》是公元2世纪末的农书,代表当时洛阳地区的农业知识。如果把其中一些有明确物候意义的农事与现代相比较,可见当时的气候与现代大体上是接近的。
P289,六、魏晋南北朝时期寒冷气候(公元3世纪韧--6世纪中叶)
P289,《齐民要术》是后魏时留下的农业著作,代表了华北地区的农业知识。据其记载,桃树始花、枣树生叶的物候时间要比现代黄河流域迟了10-15天,竺可桢先生据同书中杏花盛开及桑花凋谢等物候,推测当时物候比现代推迟了2-4周,其与现代北京一带的物侯相似。当时石榴树露地栽培需要包裹过年,否则会冻死,而现代河南、山东等地石榴可以露地安全过冬,这表明当时黄河流域的气候比现代寒冷。
P290,这个时期中最冷的气候条件出现在两个时段,即4世纪80年代至5世纪40年代和5世纪80年代,这两个时段的有关寒冷事件的记录是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最多的,许多记录已经超过了现代的记录,与明清时的某些情况有些相似。
P290,七、隋至盛唐时期温暖气候(6世纪中叶--8世纪韧)
P290,隋至盛唐时气候转为温暖。在唐天宝以前,西安曾记载有梅树和橘树的种植,但这些主要在皇苑中种植的观赏性花木,很难说有确定的温度指示意义。从这个时期的所有气候史料来看,主要有3个特点:其一,无突出的极端事件;其二,无频繁的寒冷事件;其三,无明显的气候增暖现象。考虑到当时西安可有梅树,但在皇苑中生长,估计当时的气候与现代相差不大(满志敏,1990)。
P290,唐代有关寒冷事件的累积曲线显示,约在8世纪中叶开始,寒冷事件的频率开始增加,而相反的温暖事件的累积曲线则显示在8世纪中叶后频率减少,这说明8世纪中叶是中国东部气候由温暖转向寒冷的时期。又据《全唐诗》中有关宫廷中咏梅的诗名统计,这种诗名主要出现在盛唐及以前,约在8世纪中叶以后这种诗名迅速减少。《全唐诗》中咏寒诗名的统计则显示出相反的特征,这两类资料与寒冷和温暖事件的资料相互独立,由此可证明,中国东部8世纪中叶气候开始转向寒冷。
P292,八、中唐至五代初时期寒冷气候(8世纪中叶--9世纪末)
P292,8世纪中叶以后和前期相比气候转向寒冷,具体表现为特殊的寒冷事件比较频繁。这些事件的程度大都超过现今所能见到的极端值,说明当时的气候是比较寒冷的。尤其是苏北沿海的海水冻结现象,在整个历史时期的文献记载中只见于本时段和明清时期,因此判断这个时期的气候为寒冷气候是可信的。
P293,九、五代中至元前期的温暖气候(10世纪初--13世纪末)
作者:金三  回复日期:2005-11-22 18:54:00
P297,960-1109年间开封一带的冬季寒冷指数及温度距平:北宋时开封一带保留了较多的有关冬季冷暖状况的史料,可以用寒冷指数的方法,恢复960-1109年150a开封一带的每10a的寒冷指数和温度距平。这里距平是指与1880-1979年平均温度的差值,具体寒冷指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据王绍武(1990)。每10a的寒冷指数变化如图所示。从图中可见,北宋时(960-1109)开封一带的平均温度比1880-1979年的平均温度偏高0.4℃;1050-1109年的60a平均温度偏高0.67℃;最暖的1060和1080年平均温度偏高1.3和1.1℃。而近百年来最温暖的1940年,无论华北还是华东地区冬季温度仅偏高0.7℃左右,与1060年相比,仅及一半多些。
P297,960年以后中国东部气候向偏冷方向转变,出现了中世纪温暖期的第一个冷谷。虽然此时仍有开封一带“冬温无冰”的记载,但寒冷事件出现得更频繁,某些年的寒冷程度已超过了现代记录。如985年九江一带“大江冰合,可胜重载”。又如1018年冬,湖南南部地区“大雪六昼夜方止,江、溪鱼皆死”(《宋史·太宗本纪·五行志》)。从30a的时间尺度来看,这个冷谷的最低平均温度与1880-1979年的平均值相当。//1010年以后,中国东部的气候又向温暖转化,11世纪后50a中温度达到最高,形成这个温暖期的第二个暖峰。以上冬季温度距平显示了这个暖峰的存在,且与此时开封一带水稻安全齐穗期的北移在时间上是一致的。水稻安全齐穗期的资料反映了秋季的温度,因而至少这个暖峰在秋冬两季表现很明显。在中世纪温暖期的第二个暖峰中,30a的冬季平均温度距平最大为0.8℃,要比20世纪中国最暖的1920,1949年的平均温度偏高0.3℃。//1100年以后,中国东部气候转入寒冷阶段。在1110-1135年间,东部地区出现一系列寒冷事件。如1110年中原地区冬季连续明晦.雪、展天气相继而来(《宋会要辑稿》),福州一带出现大霜,荔枝全部冻死,原先无雷的岭南地区则出现了降雪(《淳熙三山志》)。次年,太湖地区“河水尽冰”,洞庭山橘树全部冻死(《砚北杂志》)。。。。。。。。。。。1132年冬.太湖再次结冰,洞庭山至湖岸间“蹈冰可行”,当地橘树大部分冻死〔《鸡肋编》)。。。。。在12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国东部的气候仍然偏寒,太湖一带的河港结冰现象比较频繁,宫府曾设专门用于破冰的船只,以使这一带的灌港在封冻后仍可通航(《云麓漫抄》)。据资料记载,太湖地区和杭州一带河港结冰的情况最晚出现在12世纪的70-80年代(《淳熙稿》)。
P298,12世纪末,中国东部气候迅速向温暖方向转变。。。。在13世纪初出现了茶树、冬麦、橙树等南方作物种植位置的北移,其北界都越过现代气候条件下的位置,表明这个温暖期的第三个温暖阶段的到来。从现有的资料来看,整个13世纪大部分时间都处在温暖气候下,就是到这个世纪的后期,橘类和苎麻的分布位置仍比现代北移1个纬度以上。从物候记录来看,按生物气候定律推算的温度偏高值也大体与其相当。其中影响茶树、橘树分布北界的主要是冬季的温度,影响苎麻年内收割次数的主要是生长期的积温.而杭州的物候则是春季温度的反映。因此可以估计在13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巾国东部的年平均温度比现代偏高0.7-0.8℃。
P298,十、元后期至清末的寒冷气候(14世纪初-19世纪末)
P298,13世纪末开始,中国东部气候又向寒冷方向转变。1309年,江苏无锡附近的运河结冰,1329,1353年太湖结冰“厚达数尺”。1351年11月河南境内黄问已出现流冰,同期广州亦出现了结冰的现象(竺可桢1972;满志敏,1990)。
P300,当时许多蒙古游牧部落受到严重的打击,从1307年开始,在今蒙古境内的牧民大批南迁,此后十几年救济和安置这些难民成了困扰元朝政府的一个大问题。直到1324年政府下了死令,禁止擅离所部(《元文本纪》),饥民流动问题才初步得以制止。
P300,从图中可见,尽管研究的方法不同,但从冷暖的基本演变特征来看则是一致的。500多年间,无论是华北地区,还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都处在寒冷的气候中。这个寒冷期由3个冷峰组成,第一个位于15世纪未-16世纪初,第二个位于17世纪初-18世纪初,第三个位于19世纪间。
P301,500aBP以来,相当于中国历史上的明朝、清朝、民国到今这一段时间,竺可桢(1972)称之为“方差时期”和“器测时期”。这段时期的史书、日记、游记和日记等历史文献逐渐增多,历史气候信息的记载也逐渐丰富(器测以前)。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各地就陆续有了正规的气象观测记录。就历史气候而言,500aBP以来正好处在全新世以来“小冰期”(Little lce Age)和20世纪气温上升阶段,因而对这段时期的气候特征(气温)进行详细研究无疑是非常重要的。许多作者(竺可桢,1972;张德二,1980;张丕远,1979;王绍武,1990)都分别恢复和分析了这段时期的温度变化,给出了许多有意义的结果。我们将采用清朝《雨雪分寸》来恢复长江下游流域的温度状况,并与上述作者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了解中国500aBP以来温度变化的全貌。
P302,金三观察:合肥冬季平均温度序列1736-1991年,大致是1760年温度高点,1810年温度低点,1840年小幅度反弹到1840年,1880年创出新低,然后一路上升幅度,1940年达到高点,接近1810年高点,然后稍微回落,在1975年到达一个小低点,然后回升。1975年的低点,也是比较高的温度。
作者:金三  回复日期:2005-11-22 18:55:00
P304,张丕远(1979)是依据500aBP以来寒冬次数出现频率来表征中国东部地区的冷暖变化的,其定义严寒冬季的指标是华南热带近海下雪、长江中下游地区湖面河水和黄河下游河段及渤海海面部分冰冻等。由此得到的中国东部冷暖变化趋势为图,有3次寒冷时期和3次温暖时期。寒冷时期为1500-1550,1601-1720和1831-1900年,再加上1951-1978年的偏冷时期;温暖时期为1551-1600,1721-1830,1901-1950年。
P304,依据合肥地区的降雪日数记载,建立了300aBP以来冬季平均温度序列,如图所示,其时间分辨为年冬季平均气温。这样高的时间分辨率在历史气候序列中是不多见的,这样,就能很好的与器测时期的温度序列衔接起来。//300aBP来温度变化大致可划分为3个温暖期和2个寒冷期,温暖时期为1737-1791,1851-1871,1906-今,寒冷时期为1791-1850,1872-1906年。。。。。更进一步分析300aBP以来的温度变化趋势可以看出:在19世纪冷期里,还出现过一段相对较暖的时期,它大约在1850年前后。这在分辨更高的时间尺度里表现更为明显。这一暖期受到国际科学界的重视。因为它与当前著名的太阳黑子峰值间距曲线对应良好,而太阳黑子峰值间距(年数)被一些人认为是全球温度变化的重要指示。
P305,本章中分别将400DaBP和500aBP作为两个阶段来讨论。以4000aBP作为一个阶段是因为国际上一般认为4000aBP为全新世高温期以后的一个阶段。另一个原因是中国现存较为可信的文献仅可追溯到约4000aBP。500aBP是气候的一个新阶段,它的主要持征是处于气候小冰期,国内一般将500aBP作为一个阶段来讨论(其原因之一是500aBP方志记录是详尽的);尽管我们认为大约从1250年起至今的气候阶段性更强,小冰期是中世纪温暖期结束后气候持续下降的结果。与前期相比,这一阶段气候波动的周期是明显的。
P306,在第十一章将作讨论。本书中关于500aBP气温作了较多讨论,尤其是由周清波等得到的1736-1991年合肥气温曲线,可以说是迄今为止的中国历史气候研究中可靠性最高、最为精细、最客观的一条气温曲线,引起了国内外专家的注意。它提出的方法也很有参考价值。
P311,历史时期旱涝气候演化的时段划分
******旱灾多发************旱涝发生频率持平********涝灾多发*********
开始***停止**持续时间**开始***停止**持续时间**开始***停止**持续时间
-137****100*******238**************************100****160********60
160*****280*******120**************************280****305********25
305*****480********75**************************480****535********55
535*****590********55**************************590****640********50
640*****705********65**705****765********60************************
765*****800********35**************************800****850********50
850*****880********30**************************880****995*******115
***********************995***1035********40************************
1035***1230*******195*************************1230***1490*******260
1490***1565********75*1565***1615********50************************
1615***1720*******105*************************1720***1920*******200
1920***1960********40*************************1960***1990********31
*******合计*******1113*******************150*********************846
P311,综合资料分析的结果,2000aBP以来,气候系统主要的一次变化发牛于1230年前后,大约在南宋未期。以此为分界,2000aBP以来的气候变化显现具有不同特点的两个阶段。//由图可以看出,1230年前后,气候阶段划分的特征有了显著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1230年以前气候时段的特点是:持续时间较短,转变较快,因此气候时段较多。对应于气候系统,是气候系统的演化准周期较短。而在1230年以后,是单个气候时段的持续时间加长、通常在200a以上,气候状态发生转变的次数较少,因而气候时段也较少,标志着气候系统在一个长得多的准周期轨道上运行。第二,1230年以前时段以A、E型为主,D型在前期发生也较多。这-时期内,涝灾多发期和旱灾多发期都较多。1230年以后时段的特点以B,E型为主。这一时期内,涝灾多发期大为减少,而代之以涝灾次多发期。反映出这一时期内,长期待续性的涝灾频发阶段已经很少出现,而以长期持续性的旱灾频发阶段和涝灾次多发时期为主要阶段,与现代中国的早涝演化持点相一致。
P313,一个极为重要的结论,即1230年以后气候系统处于一个有序性较高的轨线上。比如说极限环吸引子.极端事件发生的概率显著减少,气候系统更加稳定。
P314,280,480,880年的3次气候突变
P316,百年尺度上极端出现的大致年代
最旱:30、70、200、310-380、560、780、1050、1080、1110-1160、1190、1230、1450、1490、1560
最涝:110、280、500、610、970、1300、1400、1750、1830-1910
作者:金三  回复日期:2005-11-22 18:56:00
P327,图给出1471-1991年中国85个站点旱涝指数平均值的时间变化大势。中国旱涝存在着明显的阶段性变化。15世纪末至18世纪初中国处于一个干旱阶段;18世纪初至20世纪初处于雨涝阶段:20世纪初至今又是一个干旱阶段,且尚未结束。干旱阶段与雨涝阶段存在着一个400a左右的大循环。在每个旱涝阶段中,又存在着10-100a的旱涝期。这一结果与张家诚(1983)的结论基本吻合。
P3271471-1991中国的旱涝变化:干旱阶段:1471-1723,其中偏旱期1471-1551(81)、1616-1723(108),偏涝期1551-1615(64)。雨涝阶段:1724-1925,其中偏旱期1774-1790(17),偏涝期1724-1773(50)、1791-1925(135)。干旱阶段:1926-今,其中偏旱期1926-1943(18)、1960-1991(32),偏涝期1944-1959(16)。
P333,北京从18世纪20-40年代为第一个多雨期,18世纪50-60年代为第一个少雨期;18世纪20年代至19世纪20年代为第二个多雨期(除19世纪10年代降水偏少外),19世纪30-60年代为第二个少雨期;19世纪70年代至19世纪末为第三个多雨期,从20世纪初至20世纪40年代为第三个少雨期;20世纪50年代降水偏多为第四个多雨期,从20世纪60-80年代未为第四个少雨期;从20世纪90年代头两年的降水情况来看,降水又开始偏少。这与用《晴雨录》所反演的结果比较一致(张时煌,1992),只是第二个多雨期的开始和终止期提前了10a左右。
P337,关于降水变化的准11a周期,这与太阳黑子变化的准11a周期存在良好的对应关系,张家诚等(1979)就认为太阳活动行星世纪周期变化与中国的旱涝变化存在一定的联系。降水的准35a周期与长江流域降水的准35a周期一致,从表中可以看出,准35a周期在黄河以南的站点表现显著,它对应于南方波动(so)的36a振动周期,显然,这个周期是与海-气作用密不可分的。
P337,干旱是气候概念,旱灾是水文概念,现代中国东南部旱灾较中国西北部多得多,但中国西北部是干旱的,中国东南部却是湿润的。实际上过程是这样的:人类据他们前期的经验选择主要的农业种植结构,旱灾是基于这种结构发生的。一旦连续发生旱灾,他们必然调节自己的种植结构与水资源利用方式.新的乎衡达到了。
P338,发现,胡焕庸线完全超出了它的人文地理意义而具有环境意义。葛全胜、张丕远早在1985年研究生态环境脆弱带时就注意到胡焕庸线的环境意义,通过历史气候的研究,这种观念得到了进一步证实。特别是我们发现不仅胡焕庸线,而且平行于腾-黑线的方向亦具有气候环境意义。利用这种环境特征研究气候变化,是本书的一个探索,它作为气候统计特征提取方式,具有简明、物理意义明确的特点,并发现它在2000a中具有鲜明的阶段性变化。
P346,图还给出500aBP以来全球各年代的温度距平序列。这一序列是根据OIES(1991)中的图5、图6读出的。建立这一序列的资料主要来源于西欧及北关地区的树木年轮、历史文献及有关观测站的温度观测资料。从图上可看出,500aBP以来,全球温度的最大波动幅度大约为1.0℃,比中国冬温的变化幅度小。二者的波动趋势也存在着差异:一是在16世纪,二者的变化趋势相反;二是16世纪之后,全球的温度波动趋势要早于中国20-30a。
P352,结果表明中国2000aBP以来降水在减少,减少最迅速时期是在280-480年期间。与现今学术界公认的2000aBP以来气温变化相比较,可以发现至少在880年以前。中国的暖期对应于湿润阶段(不是变湿)。在280-800年期间降温后,温度再度上升时,变干的趋势却仍在继续。与此相反,在超出现代温度1.5℃以上的全新世高温期、大暖期、汉代乃至于唐前期,中国总体水平是较今湿润的。以现代观察资料断言2×CO2以后中国变干尚为时过早,因为2×CO2的增温效应一般在1.5℃以上。气候系统是非线性的,气温变化与降水变化的关系也只可能是非线性的。
P382,从数学性质上看,1230年的变化比其他几次的变化为大。首先,1230年的变化具有全采样区的一致性,而且变化后整个气候系统是一致稳定的。
P383,有事实表明,1230年的突变具有全球的一致性。Bryson(1975)认为.结束全新世高温期的3900aBP变化发生后,另一次重大变化发生在1200年以后。这次变化与3900aBP的变化十分相似,即北极地区变冷,海冰扩张,气候带南移,在这次变化中,北美大陆的夏季西风带从加拿大南部南移到美国北部,造成了现今玉米带、西德克萨斯和西部山区大部分地区降水减少,并使太平洋西北、东南一带和美国东海岸大部分地区降水有所增加,冰岛、格陵兰迅速地变冷。格陵兰从发现她时命名为“绿地”(Green Land)的状态转变为冰盖所覆满。
P384,1230年的突变大约持续到1260年才完成。首先,FCM发现1230-1260年中国西部经历了一个较湿阶段,1260年后才真正变干。1260年至今的农牧过渡带以北地区.暴风雪灾害明显增加,造成蒙古牧民大批南迁,以至于元政府在1334年严令“不得擅离所部”。同时,1260一1340年农业霜害日增,尤其是后40a增加约54%,使中国气候基本上转向寒冷阶段。与之同时的是桑蚕退出了黄河流域,中国北方桑蚕产地为棉花所取代。
P384,以1230-1260年为界,中国气候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期较暖湿,后期则较冷干。
P388,关于气候在1816年以后发生突变的事实,得到了众多气候历史记录的支持。1816年印度尼西亚Tambors火山爆发,这是人类有科学记录的最大一次火山爆发,其固体喷发物达100km3左右(Stommel,H.J.,F.,Stommel,1983),其强度在Stommels的火山爆发序列中排行第一,其他的火山喷发时固体喷发物与之相比,要小1-3个数量级。这次火山喷发导致了1816年成为“没有夏天”的年份,美洲大陆出现冷夏,欧洲大陆出现冷温夏季和饥荒,英格兰7月份气温是观测以来的最低水平。在中国,1815-1816年海南出现严重的冷冬天气,霜冻毁坏了大部分作物;1815年和1816年l0月,台湾出现了较厚的地面结冰;1816年6月西藏降雪3天,安徽“东流六月雨雪”(zhang,P.Y,1992)。
P389,1816年气候突变时间上与1815年印度尼西亚Tambora火山爆发紧密相联,二者之间很可能有因果关系。值得注意的是,1863年印度尼西亚发生了另一次较大规模火山爆发----Krakatoa火山爆发,其固体喷发物为Tamboraf的1/10,FCM分析未发现气候类型变化。这一事实说明,火山喷发强度较大时才可能引起气候突变。众所周知,1991年菲律宾发生一次大规模火山爆发,此后中国江淮地区出现大水.1992年平均温度普遍下降。这次火山喷发的气候变化值得深入研究。从与1815年火山爆发相联系的气候突变看,这次爆发引起气候突变,其效应大约要在15a左右才最后显示出来。
作者:金三  回复日期:2005-11-22 18:57:00
P394,中国东部季风农业气候大区与西北干旱农业气候大区,前者较为湿润,季风气候明显.雨热同季时间长.气候生产潜力较高,以耕作业为主;后者光热资源丰富,但降水稀少、干旱显著,基本上无灌溉就无耕作业,生产上以牧业为主。这两大区的交界带即为农牧过渡带。//农牧过渡带自从中华先民进入农业社会以来就一直存在着,并在不断地变动。历史上农牧过渡带的变迁是复杂的问题,除了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外,还深受社会响应方式以及民族迁移、生产技术演变的影响。同时,古今人口密度差异悬殊,土地资源压力亦难以相提并论,这给比较历史时期农牧过渡带上的农业开发造成-定的困难。
P412,江苏的双季稻虽因17世纪后期小冰期气候形响播种面积大为减少,得到18世纪初经康熙皇帝亲自倡导井推广生长期短的新品种而获得很大发展。持别是到雍正时期(1723-1735),双季稻又对长江下游地区农业增产起了很大作用。雍正五年(1727)上渝曰:“朕闻江南、江西、湖广、粤东数省有一岁再熟之稻,风土如此。”江苏双稻已列于各省盛产双季稻之首,足见盛矣。史载,当时一度出现“谷贱伤农”的情况,雍正不得不决定由国家收购来维持粮价,保持双季稻的发展。
P416,现代柑橘种植北界已达到江苏的南通、盐城、苏州、无锡、镇江,安微的安庆,湖北的武昌、河南的邓县,陕西的汉中,甘肃的武都一线。这已接近或超过了历史时期中国柑橘种植的最北界线。
P422,因此,可以认为,在1815年附近气候经过一段时间的扰动,大约在1830年,气候系统从一个状态跃变到了另一个状态。诚然,气候变化并不是收成好坏的唯一因素,也许有人会认为19世纪中叶的极端不稳定的社会也会造成收成的恶化,当时中国相继爆发了几次大的农民起义,从而导致连年灾荒,这是不可否认的。但也应看到,农民运动的区域在中国的东南部地区.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的其他地区的农业收成也在此时开始恶化。由此可以推断中国的气候在1815年附近开始发生变化,经过一段时间的扰动后,跃变到了另一种气候系统,即发生了突变。
P427,历史时期生活于中国的野象都是亚洲象。亚洲象是生活于热带、亚热带的大型草食性森林动物,是目前陆栖动物中体型最大的-种,其体重可达5000k8。亚洲象现在生活于海拔较低的山坡、河谷、河边等处的热带森林、稀树草原,在中国则分布于云南西部地区,它们喜欢群居,畏寒,喜在水边活动。亚洲象的主要食物是棕搁树干内的柔软部分、树叶、野芭蕉以及刺竹的尖端部分,还有草、叶、水果等。象的驯养3500aBP已在印度开始。
P427,几千年前,亚洲象在中国的分布比现在广得多。象化石在考古发掘中多有发现。河南淅川下王岗遗址中的象骨化石,属于仰韶文化早期,这说明6000aBP前这一带有野象活动(贾兰坡.1977)。安阳殷墟中的动物遗骨中有象骨,甲骨文中也有关于猎象的记载(何业恒,1982),三四千年前殷一带有象已是无疑的了,比殷高4个纬度的河北阳原县在相近的时期也有象生活(贾兰坡,1980)。在阳原县丁家堡水库中的全新统中有象的臼齿,与喜寒动物披毛犀的臼齿共存。
P427,可以推断,当时野象在中国的分布,北可达殷和阳原县。//由于气候转冷和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到战国时期,北部地区象已不能生存(何业恒,1981)。战国以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已经无象,但长江流域及南方地区象的数量还不少(文焕然,1979)。//南北朝战乱时期,人口流散,田园荒芜,野象活动有所北迁,但只是短时期的。//在四川盆地,从战国到晋代,野象分布灭绝要早些。晋代以后,象的分布便限于江南。在长江下游,6世纪中期象己基本灭绝。17世纪30年代起,钱塘以北己没有野象生存。
P427,11世纪中期以后,野象的活动只限于岭南、云南。岭南东部潮阳一带唐时因生产开发,野象减少,到12世纪中期灭绝。//广东中部10世纪之前野象甚多,危害农田。及至11世纪,该地区南部不再有象。北部开发稍晚,野象一直生存到12世纪末。//岭南地区西部野象灭绝的时间顺序是:从东而西,自北而南。雷州、博白野象灭绝时间分别为16世纪中叶、19世纪初,而十万大山一带则在19世纪30年代。//在云南,汉代以后,野象分布于南部广南、元江、景东、风庆、腾冲一线以南。19世纪中叶以来,野象只分布于思茅地区、西双版纳洲、临沧地区及德宏州。
P436,目测观察大致情况:在1700-现在,1770,1920,和现在差不多温度,1940年最高,1785年到1910年处于低温状态,最低的出现在1840和1870。在1500-现在,1500-1700基本都在低温区,最低点为1650高点为1600,1750高点大温度和1970的最底温度接近。在0-现在,0-1500基本震荡向下,大多数时候温度比现在高,高点依此是0,700,800,1100,1200,低点依此是300,500,900,1150,1300。一万尺度,一万年前最低,开始不断升高到5千年前最高,开始逐步下降,二个大低点,春秋最低时候很低,夏左右也有一次大降温。
P437,当我们将中国10000aBP以来气候变化的转折点与国际上的一些结论对比时,比较可以肯定一致的是全新世初期的升温、5000aBP左右的全新世高温期鼎盛时代、4000aBP左右的降温、1230-1260年作为“中世纪温暖期”的结束以及“中世纪温暖期”和“小冰期”的存在,中国气温变化与全球平均(实际上只包括主要欧洲-些资料,再加上美洲、非洲的少量测点)变化相比,在4000-3000aBP间中国处于一个较温暖、湿润的时期.而EOS发布的全球平均曲线在这一阶段是较今寒冷的时期。这就引起了较多的疑惑。这个问题实际上暴露了气候变化的同时性与非同时性的问题。
P444,上述事实表明,近40a中国年平均气温10a尺度的变化在不同地区也有明显不同。各区各年代(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的升降温特点是;西南地区为升温--降温--降温--降温;东南地区为降温--升温--降温--降温;长江以北为降温--升温--升温--升温,与西南地区的变化过程完全相反;西北部和新疆东部为升温--降温--降温--升温。
作者:金三  回复日期:2005-11-22 18:59:00
P453,比较图中的3条曲线可以看出,在1950年以前,中国的气温变化与北半球及全球平均的变化并无本质的差别。例如,1900年前后气温相对偏高,1920年以后的突然变暖等都大体类似。但1950年以后差别则比较明显。比如,中国气温在40年代达到暖期的峰值以后即急剧下降,个别低温年其寒冷程度己超过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寒冷时期,80年代虽然有所回升,但1980,1981,1984--1986年仍然低于近百年平均,1984年负距平达到-0.46℃。显然,这与北半球或全球的变化趋势完全不同。从图中曲线(a)和(b)可以看出,北半球和全球在20世纪上半叫的气温峰值出现在1940年前后,似乎比中国稍早。但此后气温的下降远不如中国激烈,特别是80年代的暖年一个接着一个。根据Jones的序列,全球平均气温1983年创了20世纪的最暖记录,正距平达到0.43℃。但1987年又达到0.45℃,1988年达到0.46℃,而1990年又刷新了记录,达到0.51℃,1991年仅次于1990年,也达到0.50℃。在80年代的10a中,气温最低的1985年,气温正距平也有0.19℃,这与中国气温的变化构成了鲜明的对比。
P453,进一步用1880-1991年的资料计算气温变化的直线趋势,中国与北半球或全球的差异就更明显了。比如,根据Jones的序列进行计算的结果,北半球平均的趋势变化为0.49℃/100a,全球平均的趋势变化为0.48℃/100a。用其他作者的序列计算结果虽然略有不同,但无论是北半球、南半球或全球的气温变化趋势都在0.42-0.65℃/100a之间。所以,有的作者认为近百年气温上升了0.4-0.5℃,或者说近百年上升了0.5℃。但是中国的情况就不同了,由于80年代气温上升不明显,而1951-1980年这30a又下降激烈。所以用1880-1991年资料计算的直线趋势只有0.09℃/100a,可以说,几乎没有什么明显的变暖趋势。不过最近的一些研究也表明,80年代中国北方某些地区气温上升还是比较明显的。当然.这也是相对于南方而言,而且是与前30a(1951-1980)比较。气温上升区主要沿黄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内蒙古东部、东北北部及新疆大部分地区气温比前30a上升了0.5℃以上,个别站达到1.0 ℃以上。此外,东南沿海、华南以及云南南部的气温比前30a也略有上升。但同时江淮流域及其以南的广大地区的气温则比前30a要低,长江中、上游的个别地区下降了0.6℃。从图的低通虑波曲线也可以看出,80年代中国气温虽有所上升,但仍然低于近百年的平均值。
P453,图北半球80年代气温与70年代的差值分布。从图中可以看到,大部分地区的气温比70年代明显上升。上升达1.0℃的地区有3个,即西伯利亚北部、北美中部以及热带大西洋东部。中国东北及新疆正处于亚洲北部气温上升较明显的两个区的南部,长江中、上游气温下降。另外,气温下降的地区还有北大西洋北部,以及北太平洋北部。这表明,尽管80年代是近百年来最暖的10a,但是,也并非各区的气温均处于上升趋势。中国长江中、上游地区就是北半球3个气温下降地区之-。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近百年全球气温有上升趋势,平均气温上升0.5℃,但中国地区上升不到0.1℃。这主要是因为50-70年代中国气温显著下降,而80年代又没有强烈回升。80年代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回升,可能与北半球的变化趋势一致.但南方特别是长江中、上游气温继续下降,与北半球的变暖趋势形成明显对比。
P454,就全国而言,除50年代降水量距平百分率为正值外,其余各年代均为负值。这表明,近40a全国平均年降水量持续偏少,这从各年代际的变化也可以看出来:60年代比50年代明显减少,70年代虽比60年代略有增加,但从70-80年代又略有减少。因此从近40a总的趋势来看还是减少的。。。50年代全国平均年降水量为872mm,到了80年代变为838mm.减少了34mm。
P456,自20年代出现最大负距平以来,此后基本上是正距平占优势。这说明近50a的自然年径流量变
化与过去180a相比有明显增加趋势,兰州站的自然年径流量变化趋势与之类似。因此我们可以说,西北区无论是降水量的变化还是自然年径流量的变化,在近年来都是增加的。
P459。从全国近40a降水量的变化来看,大部分地区的降水量有减少趋势、而华北平原是减少最明显的地区。若以少雨的80年代与多雨的50年代相比较,则减少最剧烈的是山东、河北两省。
P476,因此,根据以上初步分析和讨论,我们认为,太阳活动和火山活动的影响不可能使气温升高。那么使气温上升的原因,只有归结为冬季风气压场的减弱、温室效应和城市热岛效应这三者的作用。冬季风减弱使气温上升,这一结论从上节分析来看是比较肯定的。不过冬季风减弱的原因,仍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至于温室效应和城市发展的作用,目前看来这两者对增温都是有利的。但何者更重要一些呢?或者说如何区别这两者的作用?简单来说,温室效应应是大尺度的,而城市扩展的作用则是局地的。从目前我们掌握的资料来看,气候变暖是大尺度的,因而温室效应的作用可能是主要的。但也不排除城市热岛效应有一定作用,但如何把它们区分出来,还需要进行大量研究。
P479,此外,近年来的研究还表明,季风现象最明显的中国和印度地区的夏季降水量存在一定关系,以中国的华北地区与印度的中西部地区的降水量相关最明显,为正相关。即中国华北多雨之年,印度中西部亦多雨;反之,中国华北少雨之年,印度中西部亦少雨。从这两个地区降水遥相关的大尺度环流机制来看,两个地区夏季降水量之所以存在正相关,主要是由于这两个地区的降水都与夏季风强弱有关。而夏季风的活动又以亚洲大陆热低压的强弱变化为背景。当低压加深并发展明显的年,盛行于印度和东亚的夏季风一般都比较强;反之,低压弱而不发展的年,这两个地区的夏季风也都弱。这一个结果也从另一角度进一步证明,夏季风强的年有利于华北降水,反之,夏季风弱年,不利于华北降水。
P483,上述结果说明,60年代中期的突变可能是一次全球性大气环流变化,其变化原因以及各地区的环流变化相互联系的机制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
作者:金三  回复日期:2005-11-22 19:00:00
P491,根据对太阳活动各个周期中的黑子极大值的预测,估计太阳活动将在2l世纪的10年代中期达到最低值,然后上升。由于气温变化滞后于太阳活动的变化,因此估计气温在21世纪10年代前后将偏低,从20-30年代开始气温将再次上升。这与图用年轮指数周期外推所得结果基本一致。//关于火山活动未来的变化,主要根据火山活动有70a周期的活动规律。按此规律进行外推,得到今后火山活动将趋于平静,直到2025年才再度变活跃。由于气温变化稍有落后,所以可以估计2015年前后气温可能达最高,以后下降。因此根据火山活动来考虑,与上述预测相反。即因火山活动的影响,将对21世纪30年代前的降温和以后的升温都起抑制作用。
P491,据分析,中国5000a来的气候变迁与九大行星的会合(平均179a一遇)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当九大行星会合处于冬半年,同时地心张角小于70度时,中国均处于低温期,早、涝、低温等灾害颇繁,当九大行星会合处于夏半年,或者虽然是冬半年但地心张角大于80度,中国则出现温暖期,自然灾害较少。1982年11月2日是最近的一次九大行星会合期,而且地心张角为63度。因此预测在最近20-30a内,中国和北半球可能仍处于低温期内,旱涝等自然灾害比较频繁。2010年以后转入高温期。
P491,估计到下世纪中叶,大气中CO2的含量将达到工业革命前的2倍,这无疑将使地球上的气温明显升高。分析1958-1987年实测气温的变化得知,全球气温约增加了0.3℃,而大气中CO2的含量增加了10%。假定近30a的增温全部由CO2增加引起,那么到2050年,也就是CO2含量倍增后,全球气温应增加2℃。
P495,分析各行数字可以看到,未来50a由于自然因素(主要是太阳活动和火山活动)变化的影响,将使全球气温下降,从而部分地抵消了温室气体所产生的增温效应。在2010年前自然变化略占优势,综合气温变化相对于1961-1990年平均为弱负距平。但2010年以后,气温上升明显并为正距平,东亚地区尤为显著。这是因为自然变化的辐射强迫且级是固定的,而温室效应的作用则是累积上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