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与人口发展论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04:54:57
改革开放与人口发展论坛
2008年10月23日(星期四)上午9:00,国家人口计生委和中国社科院联合主办的“改革开放与人口发展论坛”在北京京西宾馆举行。论坛将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成就和经验,深入分析当前人口发展所面临的形势和挑战,通过高层倡导和社会宣传,促进全社会对人口发展问题的重视,推动新时期人口问题的统筹解决。中国网现场直播,敬请关注!文字实录图片实录返回直播
直播摘要
- 专家: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攀升 影响家庭社会稳定
- 专家称中国已迈出向人力资本强国转变的重要一步
- 中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面临挑战 制度二元性突出
- 本世纪40年代老年人口将达3.2亿人 占总人口22%
- 中国流动人口违法生育现象突出 出生人口性别比高
- 目前全国24个省人口计生委成立独立的流动人口处
- 中国流动人口占建筑业等半壁江山 创造GDP的20%
- 2020年中国人口将达14.5亿人 2033年峰值15亿人
- 人口发展思路:促进中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
- 国家计生委:流动人口开始呈现出“不流动”现象
- 中国流动人口主体是育龄青壮年 以务工经商为主
- 中国人口平均寿命73岁 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 计生委:中国不实施计划生育人均GDP仅1800美元
- 中国流动人口分布集聚 广东江苏等10省占六成多
赵白鸽: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由国家人口计生委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举办的“改革开放与人口发展论坛”现在开幕!
首先,请允许我介绍出席今天论坛,并在主席台就座的领导和嘉宾。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珮云、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正华、国家人口计生委主任李斌、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王伟光、全国政协常委、中央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第九指导检查组组长柴松岳、国家人口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让我们对他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2008-10-23 09:00:32
赵白鸽:
参加本届论坛的还有近30名国家机关和各省市的省部级领导同志,他们是中国社科院副院长高全立,中央党校副校长石泰峰,全国人大常委、中直机关工委员副书记、学习指导组第九组副组长陈希明,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洪天慧,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常务副会长江亦曼,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钟攸平,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国家版权局副局长阎晓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卢中原,中国记协常务副主席翟惠生,天津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俊芳,安徽省委常委、副省长赵树丛,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宋璇涛,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郭生练,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甘霖,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陈文华,国家计生委原副主任杨魁孚、李宏规、吴景春,让我们对他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2008-10-23 09:05:24
赵白鸽:
今天到会的还有中直机关和中央国家机关的负责同志。他们分别来自中组部、中宣部、中农办、外交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农业部、商务部、文化部、广电总局、国家统计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务院扶贫办、全国总工会,让我们对他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参加本次论坛,并将作出思想贡献的还有各研究机构和专家学者,包括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人口与发展中心等专家和学者,让我们对他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2008-10-23 09:11:48
赵白鸽:
参加今天论坛的还有我们国家的所有主流媒体,包括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青年报、中国妇女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日报以及中国政府网、人民网、中国网和中国人口网等,他们都派出了强大的阵容,将通过网络、视频、电台和报纸等方式将本次论坛的信息向全世界传播,让我们对他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本次论坛还邀请了部分省市人口计生委的负责同志,特别是人口在6000万以上的人口大省的领导同志们,国家人口计生委机关及直属联系单位的有关负责同志也光临了本次论坛。在此,我谨代表本次论坛的主办方,向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朋友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
2008-10-23 09:13:33
赵白鸽: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三十年来中国走过的发展历程如同一幅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历史画卷。中国发展的历史成就是什么?是近三十年来9.6%的年均GDP增长,是人类发展指数的快速提升。包括人口在资产运行的转变、人均寿命、人的健康、教育、卫生水平的提高,是人类资本开发、利用和增长的过程。中国所取得的这些跨越式的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三十年来,中国的发展历程是一部经济腾飞、社会进步、与人口交相辉映的奋斗史。未来的中国人口发展将向何处去?如何把握和应对人口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重要机遇和重大挑战?政府将如何全面落实和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快职能转换,加强公共服务职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今天的改革开放与人口发展论坛我们荣幸地请到了来自经济、社会和人口发展前沿领域的领导者和专家学者,他们将以历史事实、前瞻的视野和权威的解析为我们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和思想启迪,为未来的发展探明方向。
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国家人口计生委李斌主任做主题演讲!
2008-10-23 09:15:07
李斌: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已经走过了三十年的辉煌历程,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长期封闭落后和沉闷僵化的状态,打破了束缚人们的思想桎梏,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大大解放了生产力,有利地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历史雄辩地证明,实行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出的英明决策,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选择,是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中华民族的必由之路。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相对不足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正是从这一国情出发,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党中央、国务院始终将解决发展问题与解决人口问题紧密结合,坚持改革开放,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实行综合决策、统筹推进。经过三十年的努力,我国创造了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全面发展的两大奇迹。实践证明,从中国国情出发,确定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为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提供了有利保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谱写了辉煌篇章。
2008-10-23 09:17:49
李斌:
今天,站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起点上,让我们共同回顾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走过的历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展望未来的发展前景,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统筹解决人口问题道路的信心。
一、人口和计划生育对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重大贡献。
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改革开放初期,在推进经济建设的同时将控制人口纳入了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1979年,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至少有两个重要特点是必须看到的,一个是底子薄,第二条是人口多、耕地少。计划生育工作是一项战略性任务,一定要抓好。
2008-10-23 09:23:55
李斌:
1980年,党中央发表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
1981年,成立了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
1982年,计划生育被确定为基本国策,同年写入了《宪法》。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特别是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人口问题被提高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首要位置。1991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强计划生育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决定》。从1991年开始,中央连续15年召开了专题座谈会,研究部署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随着我国低生育水平的出现,2000年,党中央、国务院又作出了《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2001年,《人口与计划生育法》颁布实施。2004年,国家启动了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历时两年,研究成果为国家制定重大战略规划和政策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党的十六大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为认识和解决人口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2006年,党中央、国务院又作出《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标志着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进入了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2008-10-23 09:25:15
李斌:
经过三十年的风雨历程和艰辛努力,我国人口计划生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妇女综合生育率从实行计划生育前的5.8下降到目前的1.8左右,使我国13亿人口日推迟了四年到来,有效地缓解了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促进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人民群众生活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飞跃。
人口数量有效调控,为经济快速增长创造了重要条件。由于实行计划生育,我国人口抚养比下降1/3左右,创造了较长时期的人口红利期,对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1/4以上。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其他国家,人口增长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GDP年均增长率达到了8.6%,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2007年,我国人均GDP达到2400美元。从改革开放前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22%上升到74%。据测算,如果不搞计划生育,也就只有人均1800多美元。
2008-10-23 09:28:32
李斌:
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得到了有效缓解。据测算,如果不实行计划生育,我国的资源环境将面临更为沉重的压力,人均耕地、森林、水资源、能源等将比目前减少20%以上。
人口生存和发展状况明显改善,实施千年发展目标进展顺利。我国人口平均期望寿命从改革开放之初的68岁提高到目前的73岁,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15岁以上的国民人均受教育水平从4.5年提高到8.5年,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降到了18.1‰,孕产妇死亡率降至36.6/10万。在联合国提出的千年发展目标中,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人类发展指数提高最快的国家,由1990年的第105位上升到2007年的第81位。
2008-10-23 09:32:01
李斌:
为世界人口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树立了负责任人口大国的良好形象。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使世界60亿人口日推迟了四年。探索出计划生育与扶贫开发相结合的新路子,为减贫事业提供了新思路、新途径。我国绝对贫困人口从改革开放前的2.5亿减少到1500万,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充分肯定。扩大人口发展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我国在国际人口发展领域的影响力显著增强。
三十年来的实践告诉我们,人口众多是我国最大的国情,推动改革、谋划发展、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都要以这一基本国情为根本依据。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没有现成的路可走,只有从实际出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统筹解决人口发展的道路。必须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统筹解决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和分布等问题,实现人口自身发展的协调,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发展的协调;必须坚持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发挥党和政府的主导作用,实行部门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必须坚持国家指导与群众自愿相结合,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必须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推进体制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
2008-10-23 09:35:21
李斌:
二、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面临着更为复杂的人口发展态势。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前提下,本世纪上半叶将迎来总人口、劳动年龄人口、老年人口高峰,人口素质总体不高,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偏高,人口流动与迁移更趋活跃,人口发展处于数量、素质、结构及分布各要素相互交织、综合作用的历史时期。
总的来看,人口数量问题仍然是长期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之一。从更长的时期看,人口素质、结构和分布问题将逐渐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统筹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
2008-10-23 09:38:19
李斌:
人口问题本质上是发展问题。综合运用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是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今后一个时期人口发展的总体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制度创新,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合理分布,促进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2008-10-23 09:41:32
李斌:
根据这一总体思路,当前要着力推进四个转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人口环境和持久的动力源泉。
(一)学习运用科学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全面认识人口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积极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立足基本国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我国人口与资源、环境关系紧张的状况将长期存在。目前,我国人均耕地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人均水资源是1/4,人均矿产资源是1/2,人均资源量综合排名世界第120位。按现有的需求水平,我国的粮食需求总量到2020年为6.03亿吨,2033年为6.63亿吨,大体比现在2亿吨的粮食生产能力高出20%到30%,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我国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还没有根本扭转,环境可持续指数在146个国家和地区中名列倒数第14位。
2008-10-23 09:42:57
李斌:
以基本国情为依据谋划未来发展,要求我们既要适度的调控人口增长,又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统筹处理好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一方面,稳定低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生育率应该保持在一个适当的水平,过高或者过低都不利于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及其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预计2020年,人口总量要达到14.5亿人,2033年左右达到峰值15亿人。
稳定低生育水平仍然是现阶段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必须保持人口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紧紧抓住三个关键点:重点在农村,难点在流动人口,关注点在人口“大”省、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较“晚”省份和流动人口较“多”省份,加强分类指导,抓重点促全局。
另一方面,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人口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在生产方式上实现双资源优化组合,充分利用人力资源,节约利用物质资源,形成在科技进步基础上的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并重的产业结构。在消费方式上倡导适度储蓄、适度消费,建设节约型社会。在分配方式上,兼顾公平和效率的统一,不断完善分配制度,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2008-10-23 09:46:09
李斌:
(二)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科学把握人口因素变化对于经济发展趋势的影响,积极促进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务是发展,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保持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增强国力,改善人民生活是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的重要目标。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人力资本的积累。
2008-10-23 09:50:12
李斌:
从人口结构特征看,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的规模庞大,劳动力资源充足。按16岁到64岁的人口计算,2016年将达到9.9亿人口的峰值。2050年为8.7亿人,比2000年还要多出2800万人,高于目前发达国家劳动力的总和。
从市场能量规模看,我国人口总量大、人均收入仍然处于较快的增长阶段,内需潜力巨大,必将成为较长时期内拉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强大动力。世界经济论坛10月8日公布的《2008~2009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中国大陆的排名首次进入前30位。拥有快速增长、规模庞大的国内外市场,宏观经济保持稳定是我国竞争力不断增强的一个保障。
从工资收入的变动趋势看,存在着可承受的增长空间。随着劳动生产力的提高,物价向上波动和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健全,今后我国劳动力成本合理增长是客观事实,也是劳动者分享改革开放成果、调整分配关系和改善民生的具体体现。据统计,今年的上半年,农民工的平均工资首次达到了月千元以上,比上年提高了16.4%。即使是这样,当前我国的劳动力成本也仅相当于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到二十分之一,也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了我国劳动力成本总体水平还是比较低的,依然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
2008-10-23 09:52:02
李斌:
我国劳动力素质不高,是影响人力资源优势充分发挥的瓶颈。当前,农村劳动年龄人口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比例高达47.6%,一些地方出现了民工荒,主要是技能工人荒。作为制造业的大国,我国还处在世界产业分布链的低端,这种状况也需要改变。着力提高人力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已经成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提高国际竞争力,确保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关键。必须在继续挖掘未来十几年人口数量红利的同时,进一步增加教育投入,提高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大力发展高中和职业技术教育,培养适应产业结构变化的劳动力队伍,不断提升劳动力的综合素质。
2008-10-23 09:55:19
李斌:
(三)着力解决影响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积极促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由单纯控制人口数量向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转变。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人口自身是一个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各要素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有机整体。人口发展必须统筹兼顾,协调推进。
2008-10-23 09:57:57
李斌:
当前要着力解决制约人口自身协调发展的四个问题:
一是预防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我国出生缺陷发生率为4%~6%,全国每年约有80万~120万例出生缺陷发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我们将加强部门合作,全面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探索推行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努力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
2008-10-23 10:00:16
李斌:
二是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促进社会性别公平。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偏高,严重偏离正常值范围,成为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的严重隐患。对此,必须高度关注,强力遏制。近几年,在全国开展的“关爱女孩行动”取得了积极成效。我们将全面总结经验,加大男女平等和文明生育观念的宣传教育力度,制定和落实有利于女孩健康成长和妇女发展的经济社会政策,开展优质孕产期保健服务,坚决打击和查处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行为。通过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切实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势头。
2008-10-23 10:02:07
李斌:
三是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引导人口有序流动与合理分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特别是农村劳动力出现了以市场为主导、以发展型迁移为主要形式,规模空前的人口迁移和城乡区域流动。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全国流动人口达1.47亿。未来二、三十年,是我国人口城镇化速度全面加快、人口迁移规模最大、活跃程度最高的时期,将有3亿左右人口从农村进入城镇,成为综合影响我国未来一个时期整体及区域发展、产业布局、生态建设、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做好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实现人口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关系低生育水平长期稳定。我们将做好人口发展功能区规划工作,提出人口合理分布的政策、对策建议,研究制订推动人口有序转移、加快城镇化进程、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研究探索通过产业结构的提升,带动人口转移的具体路径和模式。根据城乡一体化格局发展的要求,解决好人口与城镇布局之间的关系。加强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建立流动人口优质服务体制机制,使流动人口享有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形成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一盘棋”格局。
2008-10-23 10:02:50
李斌:
四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破解人口抚养比升高的难题。我国人口老龄化具有老年人口数量多、老龄化速度快、高龄趋势明显的特征。2007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为8.1%,2020年将达到11.2%,到本世纪40年代将达到峰值3.2亿人,占总人口的22%。
我国未富先老、老年人口数量居世界首位,决定了我们只能走中国特色积极、健康的应对老龄化的路子。在农村,集中了全国70%的老年人口,养老成本相对较低,可考虑实行以土地保障为基础、以社会保障为依托的田园式养老方式。加快建立广覆盖、补贴式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并对最需要保障的计划生育家庭老人给予优先优惠。进一步完善农村公共服务设施,逐步提高农村老年人口的生活质量;在城镇,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提高统筹层次,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照料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对赡养和照料老人的独生子女给予适当的税收减免,对老人给予适当的护理补贴;同时,积极发展适合老年人特点的知识和经验密集型产业,发展适合老年人特殊需要的商品和服务市场,鼓励老年人发挥余热,参与社会。
2008-10-23 10:03:16
李斌:
(四)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积极促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的转变。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涉及亿万家庭的切身利益,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是创新工作理念。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强化服务意识,更加注重依法行政和人文关怀,切实保障群众合法权益,提高优质服务水平;更加注重用经济手段调控人口增长,使计划生育家庭优先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2008-10-23 10:03:48
李斌:
二是改进工作方法。从根本上改变过度依赖行政制约手段的思路和做法,运用法律、经济、行政、教育、科技等多种手段综合施治,建立健全以宣传教育为先导,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长效工作机制,充分调动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三是完善工作体系。进一步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公共管理服务网络建设,充分发挥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的重要作用。全面落实“十一五”规划关于县、乡两级服务站规范化、标准化的工作任务,推进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和干部队伍职业化建设,提高宣传教育、技术服务、药具发放、信息采集等服务能力和水平。
2008-10-23 10:04:33
李斌:
三、构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体制机制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根本保障。
2008-10-23 10:04:49
李斌:
(一)加快建立和完善人口发展宏观调控体系。
一是不断完善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宏观决策机制。坚持将人口发展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深入开展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制定有利于促进科学发展的人口宏观调控政策。统筹协调人口政策与经济社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加快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完善人口发展动态监测、综合分析和预报预警制度。
2008-10-23 10:05:06
李斌:
二是加快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群众参与、区域协作的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工作格局。进一步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领导机构和协调机制,健全部门协同机制和区域合作机制,加强对出生、婚姻、死亡、流动、户籍、就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人口管理制度的统一协调。
三是建立健全与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相适应的政绩评价体系。继续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改变单纯以人口数量指标为主的考核评估指标体系,探索建立涵盖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等方面指标的综合指标体系,探索开展对人口综合承载力的变动情况和人口协调程度等的评估。
2008-10-23 10:05:46
李斌:
(二)进一步强化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
一是全面实施和完善“三项制度”。完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提高奖励扶助标准,从2009年起标准提高20%,达到年人均不低于720元;扩大“少生快富”工程实施范围;全面实施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
2008-10-23 10:06:04
李斌:
二是构建利益导向政策体系框架。围绕优生优育、子女成才、抵御风险、生殖健康、家庭致富和养老保障等六个方面的问题,不断建立完善有利于计划生育家庭的利益导向政策措施。
三是统筹协调相关经济社会政策。做好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助、征地补偿等普惠政策与计划生育政策的衔接,制定和完善对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是农村独生子女户和双女户的优先优惠政策。当前,应高度关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等工作,在相关改革措施中切实维护计划生育家庭的利益。
2008-10-23 10:06:32
李斌:
(三)建立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投入保障机制。
一是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建立人口发展领域稳定增长的投入保障机制。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中西部和贫困地区教育、扶贫、人口和计划生育、公共卫生等人口发展领域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力度。
二是利用经济杠杆,引导企业、家庭、个人等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入力度,形成良性循环的社会投入机制。
2008-10-23 10:06:50
李斌:
(四)建立健全基层民主管理机制。
一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规范基层政府的职责和权限,赋权于群众和社会自治组织。加强对群众自治组织的帮助和指导,增强群众参与和群众自治的能力。坚持依法办事,切实尊重和维护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二是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认真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大众传媒以及设立固定的政务、村务公开栏等,广泛公开各项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办事规程等。
2008-10-23 10:07:15
李斌:
三是充分发挥计划生育协会等群众团体的生力军作用,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加强群众意见和建议的收集、分析和互动,接受社会监督。
以人的全面发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变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源优势,为改革开放事业提供持久动力,是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选择,需要全社会为之共同努力、不懈奋斗。让我们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道路,不断开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局面,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08-10-23 10:07:44
赵白鸽:
谢谢李斌主任的发言。下面请中国社会科学院王伟光院长做主题演讲,请大家欢迎!
2008-10-23 10:08:13
王伟光:
同志们:国家人口计生委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召开改革开放与人口发展论坛,作为东道主之一,我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对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和各界朋友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各条战线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人口战线贯彻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坚持走符合中国国情的人口发展道路取得卓著成绩,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对此国家人口计生委主任李斌同志做了很好的概括和总结。我想从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如何转变为人力资本强国角度,谈一下我的认识,主要谈三个问题。
2008-10-23 10:09:52
王伟光:
一、改革开放30年,我国人口发展已经迈出了转变为人力资本强国的第一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人口发展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人口发展战略和理论
当今世界,人力资源、人才资源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人力资本成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资本。对于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自然资源、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等生产要素固然都起着重要作用,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贡献更为重要。在当代,发展必须依靠人力资本以及同人力资本密切相关的其他社会资本,已成为共识并为各国成功发展的实践所证明。所谓人力资本,是对人力进行投资所形成的资本,是体现在人身上的体能、技能、知识和经验的总和,具有其他资本所无法代替的价值。改革开放30年,我国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人口发展战略和理论,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人口发展道路,由人口数量大国逐步转变为人力资源大国,并且迈出了转变为人力资本强国的第一步。
2008-10-23 10:15:26
王伟光:
众所周知,我国素以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著称于世,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相对不足、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基本国情的主要特点。虽然过去人口数量很多,但是由于人口教育、科技、健康等素质不高,人口年龄等自然结构和城乡、就业等社会经济结构比较落后,造成人力资本积聚不够雄厚的局面,严重地制约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改革开放以来,在生育率、出生率和人口增长率长期持续下降的同时,人口素质显著提高,如目前与1978年比较,城乡居民科学、教育、文明素质大幅度提高,国民平均所受教育年限已由4年提高到8年左右;婴儿死亡率持续下降,出生时预期寿命已由68岁提高到73岁左右;人口结构向着合理化方向转变,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和所占比例持续增长,城乡就业人口由4亿增加到7.7亿,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因素中,有70%以上是与劳动力数量增长、劳动力素质提高和劳动力配置改善相关的;人口城市化驶入“快车道”,城镇人口比例由17.9%提升到接近45%;2007年人均GDP达到1.89万元,提高了近10倍; 2006年我国医疗服务、平均预期寿命、婴儿存活率、成人识字率、大学普及率和农业增加价值比例已经达到第一次现代化标准,人均GDP、农业劳动力比例、服务业增加价值也接近达标,处于第一次现代化成熟期。这一切表明,我国已经完成由人口数量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初步转变,这就为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奠定了基础,并且迈出了向人力资本强国转变的重要一步。
2008-10-23 10:16:13
王伟光:
中国人口发展的这种划时代的转变,是党中央英明决策、全国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其中包括人口科学以及相关学科专家、学者的努力,以及从事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专门队伍的努力。大家知道,20世纪50年代我国政府便提出了节制人口和计划生育的主张,著名经济学家、人口学家马寅初先生发表了《新人口论》,主张限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利用人口多这个大资源、但要去掉这个大负担。然而,马寅初先生正确的主张却遭到不应有的批判,人口理论和人口问题变成无人敢于问津的“禁区”。70年代我国在人口数量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党和政府出台实施了旨在控制出生人口数量的计划生育政策并取得明显效果。
2008-10-23 10:17:36
王伟光:
当然,在人口理论上真正实现拨乱反正、正本清源,还是在改革开放特别是为马寅初先生新人口论平反之后。我国从事人口理论研究的一些专家学者全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物质资料生产与人口生产相适应的“两种生产”理论,论证了总体人口与生活资料、劳动年龄人口与生产资料、人口老龄化与养老保障、人口教育素质与科技进步、人口城市化与产业结构、人口地区分布与生产力布局等的关系,结合我国实际提出和阐发了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调整人口结构相结合,以数量控制为重点的人口发展战略,为大力控制人口增长、切实加强计划生育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当时,广大干部和群众将这一理论指导下的计划生育实践,概括为“经济要上去、人口要下来”的简明道理。在实践中,通过算账对比、典型引路、政策扶助等办法和措施,探寻出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少生快富计划生育模式。
2008-10-23 10:18:06
王伟光:
20世纪末21世纪初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从事人口理论研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在“两种生产”理论的基础上,又进一步论证了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资料生产、人自身生产和精神生产的“三种生产”理论,以及物质资料生产、人自身生产、精神生产和社会关系生产的“四种生产”理论,不仅将人口生产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之中,而且同资源、环境保护紧密地结合起来,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紧密地结合起来。在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指导下,又进一步提出并阐发了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可持续发展可归结为资源的良性循环变换;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可持续发展归根结蒂是为了造就有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人口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只有人类参与并且按照人的科学的、符合规律的、有意识控制的物质变换,才称得上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可持续发展必须通过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得以实现等观点,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人口发展理论和战略。
2008-10-23 10:28:54
王伟光:
人口学是一门交叉性很强的学科。深化改革的生动实践和对外学术交流的加强,给人口科学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深刻的经济发展转轨,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社会转型,由政府主导型向社会服务型转变。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了我国人口发展史上前未有过的人口转变,包括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转变,以及步入低生育水平以后的“后人口转变”,人口科学在这种大转变中获得长足发展。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和人口转变的伟大变革,为人口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人口科学只有在同实践结合中才能有所作为。同时,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迅速推进,也使当今世界面临的两类不同性质的人口问题变得越来越清晰:发展中国家忧虑的是生育率过高,属人口压迫生产力性质人口问题;发达国家忧虑的是生育率过低和劳动力不足,属生产力压迫人口性质人口问题。对我国来说,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鼓励从事人口研究的科研人员和科研成果走向世界,才能进一步推动人口学学科体系创新,以更好地服务于中国人口发展事业。
2008-10-23 10:29:15
王伟光:
二、我国人口发展仍然面临巨大压力与空前挑战,增强人力资本积聚、实现人口可持续发展是我国人口发展的艰巨任务
迄今为止中国仍是世界第一人口数量大国,人口状况怎样,尤其是能否顺利实现由人口数量大国向人力资本强国的转变,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举足轻重的作用。
2008-10-23 10:29:39
王伟光:
改革开放30年来人口战线取得的成绩可圈可点、功德无量,但是我国所面临的人口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21世纪仍面临着错综复杂的新的人口问题的压力和挑战。在我国,虽然人口增长过快、人口压迫生产力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人口零增长的到来犹如海平面上的桅杆依稀可见,但是人口增长的惯性还没有释放完毕。预测表明,2030年全国人口增长到接近15亿时,才有可能停止增长,也就是说,控制人口增长的任务尚未完成,仍需努力。从人口自身的变动和发展角度观察,在人口增长势能得到相当程度的释放之后,人口素质和人口结构方面的问题日益浮出水面,形成重大压力,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比较突出的,一是人口素质问题。目前每年约有20~30万肉眼可见的先天畸形儿出生,地方病患者在6000万左右,全国残疾人总数达8296万人,其中智力残疾人达554万,不健康人群总体数量庞大。30年来,各级各类学校入学率和升学率大幅度提高,但是受过高等教育和中等技术教育人口所占比例仍然不高,国民平均受教育程度刚刚达到8年,距离发达国家乃至某些发展中国家有着相当大的差距。
二是出生性别比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攀升,近年来一直在120上下波动,严重偏离103~107的正常值。这不仅影响到人口自身再生产的顺利进行,而且会造成未来的婚姻性别挤压,影响到家庭和社会的稳定。
三是人口老龄化问题。随着出生率的下降和预期寿命的延长,人口年龄结构正以比较快的速度达到老龄化较高水平。目前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超过8%,预计2020年可超过12%,2050年可超过23%,接近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居于发展中国家最高水平之列。人口变动和发展的这种状况,严重地束缚了人力资本积聚的增长,制约了由人口数量大国向人力资本强国的转变。
2008-10-23 10:30:00
王伟光:
从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角度观察,目前比较严重的问题和矛盾,一是劳动年龄人口的继续增长和就业问题。出生率长期持续的下降,已使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长速度放缓,但是未来10年内劳动年龄人口仍处在缓慢增长阶段,10年过后也将长期维持在较高水平。到2010年,劳动力供给总量将达到8.3亿。劳动力供需之间的不匹配现象日益突出,一方面对生产性人员特别是熟练技术工人的巨大需求难以满足,另一方面普通高校毕业生找到合适的工作越来越困难,形成结构性失业。
二是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和迁移问题。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口的流动和迁移空前活跃,我国正在经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人口从农村向城镇的流动和迁移。目前农村进城务工农民数量超过1.3亿,形成主要由中西部流向东部地区、年龄以青壮年为主的“民工潮”,今后一二十年还将有数以亿计的人口从农村流入城镇,这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动力,同时又是对统筹城乡发展的一种制约和挑战。
三是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问题。人口多、自然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脆弱,是我国基本国情的重要特点。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大大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但是由于长期以来高耗、低效、高污染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趋势难以在短期内改观。近年来强调节能减排,加速发展方式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情况有所好转,但是耕地、淡水、石油等能源和某些金属非金属矿产资源的短缺,水、土壤、大气和固体废物等污染的长期存在,使资源和环境处在前所未有的高负荷期。而且,中国作为当今世界上人口最多和增长潜力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承担着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等的责任和国际压力,我们只能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科学发展路子。可见,我国人口发展面临着增强人力资本积聚、实现人口可持续发展的严峻考验。
2008-10-23 10:30:51
王伟光: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正确的人口发展政策原则,大力实施人口可持续发展战略
人口问题从根本上说是发展问题。坚持人口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人口可持续发展模式,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人口问题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统筹解决,要在继续控制人口数量增长的同时,大力提高人口身体、教育和文明素质,调整人口年龄、性别、城乡分布等结构,使人口的变动和发展同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变动和发展相适应,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战略目标确定之后,政策就是决定的因素。人口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要依靠正确的人口政策的实施。这里,我想就当前国内外关于人口政策的不同声音,谈点制定人口政策的理论依据和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2008-10-23 10:31:12
王伟光:
第一,长期性原则。人口变动具有长期和累积的特点:人口再生产周期比较长,目前我国代际间隔在25年左右;一般人口增长率(包括负增长率)不会很高,但是指数增长累进性特点突出,如果保持1%的年增长率,70多年即可翻一番。人口政策不能有大的失误,调整人口生产不可能像对经济调整那样采用关、停、并、转手段,只能通过生育率的调整,经过年复一年的不懈努力,大约经过七八十年即一个人口预期寿命的时间,才能做出较有成效的纠正。因此,人口政策不但要顾及眼前,还要顾及到将来,起码要顾及到七八十年以后可能带来的后果。不能因为人口过多,就实行生育率越低越好的政策;同样也不能因为人口和劳动力短缺,就实行生育率越高越好的政策。要弄清人口增长(包括负增长)的势能或惯性至关重要,一定要把握好人口零增长拐点出现后的变动和发展趋势。
2008-10-23 10:31:43
王伟光:
第二,全面性原则。人口作为居住在特定时空的总体而言,是数量、质量、结构的统一。不同时期的人口政策可以有所侧重,如改革开放以来的人口政策侧重人口的数量控制方面,无疑是正确和行之有效的。但是任何时候的人口政策,都要兼顾人口发展的各个方面,不可失于偏颇。如实行旨在降低生育率的政策,出生率的下降必然带来少年人口比例的下降,相应的老年人口比例的上升和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因此,必须把握好生育率下降的速度和节奏,将老龄化控制在经济社会发展所能承受的限度之内。对于21世纪的中国人口变动和发展说来,这一点尤为重要。不但人口数量控制要兼顾人口素质的提高和人口结构的调整,而且要将人口“控制”、“提高”、“调整”纳入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发展之中,纳入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
2008-10-23 10:32:30
王伟光:
第三,协调性原则。可分为两个层面:一是人口自身数量、素质、结构的协调,要求计划生育政策不仅能够有效地降低生育率,还要有利于人口素质的提高和结构的合理调整。从根本上说,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出生率和出生人数的下降,减少了未成年人口的消费,增加了国民收入再分配中积累的比例,增加了教育、科学、卫生等用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投资,有利于人口素质的提高和人口结构的调整,但一些具体政策还需进一步研究完善。
二是人口政策与其他政策之间的协调。实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归根结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保护资源环境的需要,因而要坚定不移、坚信不移地贯彻执行。然而在改革开放、经济转轨、社会转型、人口转变深入发展,人口素质和结构问题越来越突出的情况下,大力提高人口健康、教育、文明素质,合理调整人口年龄、性别、城乡结构,不断增强人力资本的积聚,显得格外重要。如果说,改革开放30年来人口政策的重点是人口的数量控制,那么未来的人口政策则要在继续控制人口数量增长的同时,加大人口素质提高和结构调整的份量,重点是提升人力资本的积聚,实现由人口数量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进而向人力资本强国的转变。
谢谢!
2008-10-23 10:32:39
赵白鸽:
下面请中央党校副校长石泰峰同志进行主题演讲,题目是《法制建设与人口发展》,请大家欢迎!
2008-10-23 10:35:42
石泰峰: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30年,也是我国在人口发展事业上取得重大进展的30年。30年来,正是在改革开放的历史大背景下,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为主要任务的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出台,并写入宪法。中国人口的有效控制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已成为举世共睹的"两大奇迹"。实行计划生育使占世界人口20%的13亿中国人的生存状态得到巨大改善。
30年来,坚持推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推动人口发展领域的法制建设既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特色人口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
2008-10-23 10:38:20
石泰峰:
一、中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走向法治化的进程人口问题,人口问题既关乎国计,又影响民生。人口计生工作作为政府一项重要工作,必须纳入法律的调整范围,这是依法治国的建设法制政府的要求。
回顾改革开放30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发展历程,从法制建设的角度来看,我国走的是一条从政策调控到法律调控、从地方性法规到国家法律的渐进之路。为缓解人口过快增长的压力,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提出了计划生育政策并开始大规模实施。虽然将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写入了宪法,但只有原则性的一条。
可以说,当时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具有两个基本的特点:第一个特点是在宪法原则指导下的政策调控行为,或者说,是以政策调控为主的行政管制行为。那时候还没有专门的具体法律来调控计划生育,主要是依据党和国家有关部门的政策开展工作。第二个特点就是在宪法原则指导下的地方性法规调控。人口计生工作有关的法规,不是从中央搞起来的,而是地方先行一步。1980年,广东省出台第一部地方性计划生育条例。然后,各省人大陆续制定地方性法规来规范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但是这些地方性立法,主要是规定公民要履行计划生育义务,对公民权利保护的规定不是太多,对政府依法行使权力的要求少,重在强化政府管理层面的地方性立法。
2008-10-23 10:38:59
石泰峰:
随着我国逐渐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并提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特别是提出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这一系列的条件环境变化决定了人口计生工作要转型,要纳入法治的轨道。2001年12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人口计生工作进入到法律调控的阶段。《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同过去地方先行制定的地方性计划生育法规相比,更加突出了对公民权利的保护,突出了对政府依法行使权力的规范,体现了政府行使权力的价值取向的重大转变,真正体现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体现了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经过三十年的探索与实践,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制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计划生育领域,制定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若干规定》、《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执业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对建立和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健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体系,以及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统一管理、优质服务新体制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2008-10-23 10:41:13
石泰峰:
在人口结构领域,通过《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权益保障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残疾人保障法》等法律法规,建立了特殊弱势群体保障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通过《刑法》、《关于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的规定》等法律法规和相关决定,加大综合治理力度,有效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势头。
在人口素质领域,通过《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等法律法规,普及和巩固了九年义务教育,发展了职业教育,提高了高等教育质量。
在劳动与就业领域,通过《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就业促进法》等法律法规,为促进就业和人口的合理迁移创造了有利的制度环境。
在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领域,通过《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关于实施农村医疗救助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印发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方案的通知》等有关规定,构建以预防为主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立了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
2008-10-23 10:42:03
石泰峰:
可以说,以宪法为依据、《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为主干、有关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以及规章为配套的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制体系已基本构建。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各级政府和人口计生部门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依法行政,开展便民维权活动,积极探索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制建设的规律和有效途径,为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稳定、健康、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由此可见,我国人口计生工作已经迈入了法治化的轨道,这是我国人口计生工作进入新阶段转型的重要标志,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人口计生工作关系群众的生育、生产、生活,是重要的民生工程,要坚持以人为本,并通过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来保护好、实现好群众的合法权益。
2008-10-23 10:42:37
石泰峰:
回顾三十年来中国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制建设的历程,具有坚实的实践基础和鲜明的中国特色,具体有以下特点:
(一)渐进探索,地方先行。1980年广东省出台第一部地方计划生育条例,至20世纪90年代初各省普遍制定地方法规(或规章)。地方先行立法,符合中国实际,减少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中实施的风险成本,并为此后国家立法提供了实践经验和可选择的模式。2001年《人口与计划生育法》颁布实施,各地又根据《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规定进行了全面修改和完善,促进了法制统一。
(二)法律引导,分类实施。由于各地人口发展状况、计划生育工作水平不同,加之计划生育地方立法先于国家立法,且已实施多年,国家立法只对涉及全局的重大问题作出原则性规定,为地方制定完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提供法律依据。比如生育政策的设计,既体现了国家的意志和宏观指导,也照顾了人民群众的生育意愿,并且根据《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授权,实行多元化的生育政策,适应了中国民族众多、幅员辽阔、地区社会经济状况差异较大的国情。基层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的具体制度与措施,也主要由地方性法规作出规定。
2008-10-23 10:43:33
石泰峰:
(三)以人为本,保障人权。我国立法始终把尊重和维护公民权利作为出发点和归宿,不仅规定了公民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还相应规定了公民实行计划生育应享有的合法权益,包括享有奖励优待、男女平等、知情选择、健康与安全保障的权利等,规定了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为保障公民充分享有和行使这些权益应承担的责任,明确了公民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方式和途径,体现了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的统一,体现了法治政府、责任政府理念。
(四)国家指导,群众参与。中国特色人口发展道路一方面坚持政府主导,将人口发展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战略;另一方面又兼顾国家长远利益和群众眼前利益,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坚持国家指导和群众参与相结合的方针。广泛深入开展国情国策教育和普法教育,促进群众生育观念的转变和法制意识提高;尊重群众计划生育主体地位,推动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和协会等公民社会建设,政府自觉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
(五)立足国情,改革创新。我国计划生育法制建设既立足国情,总结了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成功经验,又积极借鉴国际社会的有益经验。强调综合治理,推动各部门、团体、组织共同参与,计划生育工作与发展经济、依靠科技进步、发展教育事业、促进社会进步、提高妇女地位等各项工作有机结合。特别重视利用利益导向机制,统筹解决人口问题。
2008-10-23 10:44:05
石泰峰: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大人口观"加强法制建设,推动人口发展
我国已经进入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新阶段,在这个新的历史阶段,我国人口发展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低生育水平面临反弹的现实风险,今后十几年,我国人口惯性增长势头依然强劲,每年净增人口800万左右;人口素质总体水平不高,难以适应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的要求;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庞大,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重,社会保障面临空前压力;出生人口性别比居高不下,给社会稳定带来隐患;流动迁移人口持续增加,对公共资源配置构成巨大挑战;贫困人口结构趋于多元,促进社会均衡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人口问题不仅自身具有复杂性、长期性、综合性的特点,而且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和特点密切相关。面对这个复杂局面,要适应人口发展的需要、适应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必须进一步完善人口发展领域的法制建设,这不但是为人口发展提供制度上的保障,更是责任政府和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
2008-10-23 10:44:36
石泰峰: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既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贯穿于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要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就必须使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纳入到制度化、法律化的轨道来调控,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通过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使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从理论形态进一步转化为制度和法律要求,成为人们行动的准则。
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是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只有经济的发展而没有社会的进步,就不是全面的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提高国家和社会的法治化水平,这是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如果说在改革开放初期,人口发展还可以主要通过政策调控和行政管制的方式来进行,还可以与法治保持一定程度的不平衡状态的话,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人口发展已经越来越要求法治发展与之相适应。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求把社会的民主化、法治化摆在更加重要和迫切的位置。没有社会的法治化,人的全面发展是不可能实现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将贯穿于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各个方面,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都需要法律来维护、保证和促进。
2008-10-23 10:54:54
石泰峰:
(一)在人口发展领域的法制建设中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完善人口发展领域的法制建设,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理念和根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在法制建设过程中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事事处处为人民的利益和需要着想,重视人的价值和尊严,不断满足人的多方面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类政治文明从人治走向法治,并不仅仅表现为法律数量上的增加和法律功能的扩展,不仅仅体现在对法律权威的崇尚,最根本的变化首先是法律价值的转换和创新,是法律对人的主体性,对人权的尊重和保障,是法治为满足人的全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制度基础和法律保障。
2008-10-23 10:55:19
石泰峰:
我们的政府是人民政府,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根本宗旨。在人口发展领域推进法制建设工作,保障人的全面发展,其根本目的也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必须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政府在人口发展领域法制建设的出发点,在工作中充分体现人民利益至上的基本精神,一切权力的行使都要服从人民利益,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坚持以人为本,完善"大人口"的法律体系,要实现立法思路的转变:从关注调控人口数量,转向更加关注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包括人口的数量、素质、结构、分布和安全等问题;从关注出生人口,转向同时关注全人口;从关注人的生育周期,转向同时关注人的生命周期全过程;从单纯强调个人责任,转向更加注重人权保障、个人发展和人文关怀;调控方式上,从关注管理和控制,转向注重引导和选择,运用经济调节,利益导向,引导个体行为"自由而负责任地"朝着有利于民族也有利于个人的方向选择。
2008-10-23 10:55:57
石泰峰:
(二)在人口发展领域的法制建设中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做到统筹兼顾,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我国的人口发展是中国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必须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局和全局来思考和把握人口发展的进程。因此,我们在人口发展领域的法制建设工作中,必须做到统筹兼顾,妥善处理各方面的矛盾,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这毫无疑问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包含在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之中。我们要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看待和推进人口发展领域中的法制建设工作,致力于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2008-10-23 10:56:21
石泰峰:
人口发展进程,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因此人口发展的法制建设不能脱离中国的实际,必须适应并促进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人口作为一个系统,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有自身的运行规律;同时,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也是互动、影响关系,一方面没有人,社会和经济发展就无创造力;另一方面,人口发展依赖于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条件。我国的人口发展不能脱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转型期这一基本的国情。因此,在人口发展领域的法制建设中,无论是立法还是执法、司法,都要立足这一基本国情。对目前人口发展现状要有科学判断,对未来发展趋势及相关因素要有合理的评估,对人口和社会发展规律要有准确把握;对于现有人口问题,哪些是需要法律手段解决的,哪些是能够通过法律加以规范解决的,要从实际出发来加以考虑,并不是现在所有的人口问题都通过法律解决,而是要通过多种手段来解决。
2008-10-23 10:56:59
石泰峰:
比如,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实现人口的有序流动与合理分布。特别要考虑到中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多、底子薄,城乡发展和地区发展很不平衡,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并没有根本改变"这一基本前提。这是我们制定政策、法律和制度的前提条件。人口发展领域的法制建设不能脱离我国人口发展的实际状况,不能脱离经济文化发展的水平,更不能搞超越经济发展阶段的浪漫主义。人口发展的相关法律制度设计既是积极的,又须是渐进的、平稳的、可持续的道路,要考虑法律制度实施的成本,操之过急或矫枉过正的做法都是违反规律的,不仅影响人口发展的平稳,甚至也会影响政府的公信力和法律的权威。
2008-10-23 10:57:27
石泰峰:
在人口领域的法制建设中,要认真协调有关人口的法律法规与政策之间、与有关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以及政策之间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相关的制度设计应协调兼容,兼顾各方利益,实现"共赢"。
在人口发展领域的法制建设中,还要认识到,中国的国情决定各地发展的不平衡性将是长期存在,地方立法的积极性要予以保护,要给具有先发优势的地方留有充分发展空间;同时,对于某些问题,可以未雨绸缪,最大限度地规避已经预见的负面影响的发生。
2008-10-23 10:58:18
石泰峰:
(三)在人口发展领域的法制建设中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完善适应"大人口观"的法律系统。
法治是一个整体,其中的每一个部分、环节都有一个科学发展的问题。要加强有关人口的法律法规的协调发展,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有关人口发展的法律法规。"大人口"的法制体系既要遵循人口发展规律,又要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要根据经济社会和人口发展的新要求,加强有关立法,系统设计,科学决策。对目前分散在各人口发展相关领域的立法进行梳理,要制定科学可行的立法规划、目标和项目,分轻重缓急实施。要实现立法、执法、司法的协调发展,对现行有关人口发展的法律法规的实施效果进行检查和评估。经过实践检验发现已不符合实际的规定要进行修改、废除。
2008-10-23 10:59:00
石泰峰:
要把人口发展领域的法制建设与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有机结合起来,为人口发展提供良好的运行机制。人口发展领域的法制建设,一方面要求完善人口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继续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强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卫生、人口和计划生育、环境保护等领域的立法,为实现人口发展目标提供可靠的立法保障。同时要加强法制宣传,加大人口发展领域的执法力度,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尊重和保障人权,使各项工作步入法制化管理的轨道。另一方面,必须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政府在人口发展中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受到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和政府职能的影响。没有科学、合法、合理的行政管理体制,难于很好地促进人口发展;没有政府职能的根本性转变,也难于促进人口发展。这就要求把人口发展领域的法制建设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有机结合的起来,使它们能够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在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利用市场机制,打破行政性垄断,充分发挥社区、企业和各种民间组织的作用,逐步建立政府监管、社会主办的管理体制。积极探索各种方式,调动社会力量兴办社会事业,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多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
2008-10-23 11:01:12
石泰峰:
联合国秘书长加利1994年在开罗人发大会上指出:"从社会角度看,我们永远不要忘了我们所用的'人口'一词,并非指毫无区别的众生,人口中的每一个成员,归属于一种文化,一个社会,一个传统,人口是由多种关系构成,每一个社区都应当受到我们的尊重,家庭又是其核心,人口是由民族和个人组成的。因此,我们永远不要忘记人民的基本权利,忽略政策与人权相一致。我们现在所谓的人口,只是人类漫长岁月中的一个瞬间,我们永远不要忽略这一点,必须考虑如何实现尊重所有人的自由,又能确保后人的协调发展与共同的社会进步的人口政策。请注意,我们斗争的应该是贫困,而不是穷人。人口不仅仅是个数字问题,发展也远远超出了经济增长范畴。"加利的这段话提示我们,作为法治政府、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我们任何工作的出发点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每个公民个人的合法利益。影响人口状况的最终因素是一个国家的文化经济社会发展过程,法制建设的目标和任务也不仅仅是立法或制度建设,从政府来说,还要求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从社会来说,还要提高全体公民的法律意识,形成崇尚法律的氛围。在促进中国人口发展战略实施,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法制建设,为人口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制和制度保障。
我的汇报完了,谢谢大家。
2008-10-23 11:06:21
赵白鸽:
谢谢石泰峰校长的精彩演讲。下面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卢中原同志发表演讲,请大家欢迎。
2008-10-23 11:06:35
卢中原:
谢谢计生委邀请我来参加这次会议。尊敬的各位领导、地方的人口战线的专家领导,我向大家汇报的题目是《政府转型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008-10-23 11:07:10
卢中原:
当前乃至2020年,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人民群众有许多新的期待,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的形势。中共十七大对十六大报告描绘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进一步提出了五个方面的新要求,包括增强经济发展协调性、健全民主政治、加快发展文化事业、重视改善民生和构建生态文明。根据这些新要求,我们要进行深入研究,拿出决策方案。为此,加快政府职能转换,加强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并以此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是需要深入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我简单谈几点认识。
2008-10-23 11:17:31
卢中原:
一、提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命题,是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政府转型的重要内容,对我国新阶段的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
第一,区域协调发展迫切要求研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问题。过去我们关注区域差距,更多关注的是经济差距。无论是研究人员,还是地方官员,以及中央的规划部门,更多谈论的是如何缩小各地GDP差距。但这个认识是比较片面的,我国已经认识到这一点。不容否定,市场机制是推动整个中国经济发展欣欣向荣最基本的机制和动力。如果各级政府、研究部门和学者都来关注如何缩小各地区的经济差距,就很容易把注意力转移到政府怎么去强力推动经济、怎样争投资、争项目方面。我们在不同的地方都听到这样的议论,中西部地方政府对这个问题尤其感到紧迫。对我们学者的意见他们也不大赞成,“你们老说政府不要直接干预经济,但如果我们中西部的地方政府不强力推动经济发展,那我们跟东部的差距什么时候才能缩小?” 这样,一些核心的问题就提出来了,中西部到底要和东部缩小什么差距?经济发展靠政府还是靠市场?政府在缩小区域差距方面应当把注意力放在经济差距还是社会差距上?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决定了政府要做什么,以及应当怎样做。我们主张,政府的责任应当是缩小区域发展的社会差距,而不是经济差距。经济差距应该主要由市场机制去解决。
2008-10-23 11:18:20
卢中原:
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差距方面,我们要扭转政府过于关注经济差距而忽视社会差距的偏向。无论是我们的规划部门,还是各级政府,乃至我们的研究人员,都应当更加关注如何通过加强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使各地人民享有大体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提高社会福利水平,缩小地区间的社会差距。如果政府的责任和政策重点不放在这里的话,各地的经济发展就有可能会受到政府这只闲不住的手的过多干预,反而达不到预期效果。
2008-10-23 11:30:10
卢中原:
第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构建和谐社会是非常重要的。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并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了部署。
一是优先发展教育,提高人力资源素质。保证教育公平,促进起点公平。这有利于增强个人择业能力,扩大选择自由。
二是实行积极扩大就业的战略。政府侧重于培养有利于扩大就业的环境,鼓励个人更多地发挥创造性、主动性,以创业带动就业。
三是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更多关注低收入者和工薪阶层的收入。同时完善再分配政策和调节手段,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差距。
2008-10-23 11:32:21
卢中原:
四是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凸显政府的保障功能,让所有人特别是农村能够享受基本保障,分享发展成果。
五是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这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要求,单独提出这一条意义重大。尤其是城乡低收入群体,常常有家庭因病而陷入贫困,甚至脱贫后因病返贫,更需要基本的医疗保障。
六是加快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健全矛盾调处机制等。
这些部署充分反映了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而且每一项部署几乎都涉及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对政府加强和改善公共服务、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政府在这些方面有积极作为。
2008-10-23 11:33:13
卢中原:
第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意义重大。怎么样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中共十七大提出,我们要实现“三个转变”,其中包括要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拉动向一二三次产业协同拉动转变;由过去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的消耗来促进经济增长,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实现这些转变,同样对公共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几年,消费对经济拉动的作用仍然偏低,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老百姓对未来的支出预期不确定。因为,人们在养老、医疗、住房、看病、子女教育、就业这几个方面的预期消费支出增加,导致人们当期不愿意花钱,而愿意拿更多的钱去储蓄。因此,要刺激消费,要求政府更多地提供公共服务,通过增加政府的公共服务开支,增加低收入者、贫困家庭的补贴等,来拉动全社会居民的即期消费,以此来促进经济增长由消费、投资、出口协同拉动。如果政府不出手,完全依靠市场,就会恶化老百姓的支出预期。
2008-10-23 11:33:49
卢中原:
劳动者素质提高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不光包括就业以后在岗培训,还包括人生下来就要受的教育等。通过加强公共服务促进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促进服务业的发展,对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能起到积极作用。这方面,政府的手闲不住是对的。这也是提出来要加强公共服务的重要背景。
2008-10-23 11:34:37
卢中原:
第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在改革发展新阶段提出来的新要求、面临的新挑战。改革开放30年来,特别是在早些年,我们比较多地是在体制外部创造一个改革的增量优势。也就是说,在改革步骤上,计划经济的存量部分先不改,或体制内难改的往后放,而把改革重点放在加快发展包括民营经济在内的非国有经济,在体制外先形成改革势头,为突破传统体制束缚摸索经验,积蓄力量。改革开放到了今天,现在我们还想不动存量部分,还要绕开这个难题,恐怕越来越行不通了。因此,我们要向计划经济核心部分发起攻坚。计划经济的核心部分,我个人认为有两条:一是政府职能;二是垄断行业。那么,转变政府职能很重要的就是要研究如何从过去重点支持经济建设,增加投资、跑项目、攀比GDP,转向怎么完善公共服务体制。
2008-10-23 11:35:00
卢中原:
在这个阶段,老百姓的公共参与意识提高了。最近几年,各个方面对我国改革提出了一些反思和批评。如果这些批评是理性的、建设性的,是要推动改革前进的,我觉得的是应该欢迎的。但是,还有一些噪音,是否定、怀疑改革,甚至想使改革停顿、倒退的。我个人认为,这至少是缺乏建设性的。我们要着眼于解决问题,大家各方面都出一点主意。因此,对于理性、建设性的批评,我们应该认真倾听,从谏如流。包括,怎么样提高改革的参与度,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透明度,增强改革举措的协调性,以及如何实现改革成果的全民共享等。这样,可以使大家觉得改革是为了给自己带来好处,至少是能够给大多数的人带来好处的。如果我们的改革是透明的、开放的、善于听取各个方面意见的,那么,人民群众就会积极参与改革、参与改革方案的设计、参与改革思路的论讨,他们就会成为改革的拥护者,这对我们新阶段的改革将是一个巨大的推动力量。我想,这对我们探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有重要意义。
2008-10-23 11:35:41
卢中原:
二、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还有几个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我简单提一提:
第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应当突出重点。公共服务的涵盖范围很广,现阶段我们要重点解决最基本、最突出的问题,例如,公共资源配置严重不均衡的问题。现阶段基本的公共服务是什么?我认为首先是义务教育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长期以来,我们对这两方面的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严重失衡。比如,我们的教育资源、卫生资源大量投入城市、投入高等教育,而对基础教育和农村基本卫生服务的投入明显不足,导致农村边远贫困落后地区的基础教育出现了严重的危机,基本医疗服务也严重落后。中西部很多地方还没有普及义务教育。这个偏向如果得不到迅速、有效的扭转,我们就会继续走弯路。因此,在这个时候,我们首先要扭转公共资源配置失衡的偏向,让公共资源更多地向义务教育和基本医疗、特别是边远贫困的地区和社会群体倾斜,使之尽快改变基本公共服务严重不足的状况。
2008-10-23 11:35:59
卢中原:
第二,要探讨不同层级的政府职能怎么样迅速转变过来。在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方面,中央和地方的职能是不一样的。比如,在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明确中央政府负责均等什么,这是很现实的问题。我国在研究主体功能区规划时,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限制开发、重点开发、禁止开发四大类功能区。在这里,中央政府应该满足不同地方的基本公共服务要求。比如,在禁止开发和限制开发的地区,需要完善中央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等,单靠地方政府往往是无能为力的。所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明确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基本职责分工。
2008-10-23 11:36:52
卢中原:
而地方政府的职能也要界定清楚,不宜随意扩大。比如,政府的职能主要有四项:经济调节、社会管理、市场监督和公共服务。经济调节就是指中央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地方政府没有这个职能。地方政府管理什么?主要是后面三项,即社会管理、市场监督和公共服务。中央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尤其是总量调控政策,其性质就是一刀切。例如中央银行不可能给东、中、西部三个地区制定不同的基础利率。那么,我们通过什么来平衡不同地区的差异呢?主要应通过相关的区域政策和竞争政策来解决总量调控政策所不能解决的矛盾。区域政策要区别对待,不搞一刀切,这是促进各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本政策工具,对稳定宏观经济也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明确中央、地方政府在职能转换当中各自的重点应该放在哪里,这是需要深入探讨的。
2008-10-23 11:37:10
卢中原:
第三,我们研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应该研究怎么样利用好市场机制。提供公共服务的主体通常是政府,特别是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政府应有的责任决不能推卸,决不能弱化,但也决不能排斥市场机制,反而还应善于利用它来增加公共服务的供给,改善公共服务的质量,降低公共服务的成本,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益。这一点对我国具有针对性的意义。
2008-10-23 11:37:24
卢中原:
以日本医疗服务为例。日本的医疗收费全部是政府定价,私人医疗诊所不能自行决定价格。日本的医院不用经济收入多少来衡量服务绩效,而是实行记分制来衡量。在基本医疗和卫生服务的供给上,日本政府是允许私营机构进入的,这就是市场机制。再有,日本的公共医疗机构,他们的医疗服务记分、医疗机械维修和清洁卫生都尽可能包给社会化的专业组织,这也是市场机制。这个很生动的例子有助于我们理清思路,不要以为政府全包就符合基本公共服务的本来意义,也不宜把我国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存在的问题不加区别地归罪于市场化。所以,我们在提供公共服务这个问题上,应该研究扩大供给的参与程度,鼓励各种社会力量进入公共服务供给领域。通过社会化、专业化的竞争机制,来促进公共服务收费的降低、服务项目的增加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2008-10-23 11:37:44
卢中原:
三、实施国家人口发展战略,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
“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是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的核心理念。它的涵义是,要紧紧抓住人口抚养负担较轻、社会储蓄率较高、人力资源充裕、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有利时机,将公共资源优先安排到人力资源开发上。这一核心理念,是科学发展观在人口发展战略中的具体体现。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人文关怀和社会和谐,更加重视发展机制的人文特征、发展内容的整体协调、发展进程的持久永续,以及发展成果的全民共享。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动力、目的和归宿,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要求。优先投资于人力资源开发,正是为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积极创造条件,从而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和源泉。
2008-10-23 11:37:58
卢中原: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发展阶段,必然要求优先投资于人力资源开发。在初步实现小康的基础上,城乡居民对改善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满足精神文化需要的呼声日益强烈。从现在起到未来十几年间,我国既有人口抚养负担较轻、储蓄率高的有利条件,又面临人口老龄化超常加快的挑战。在增强综合国力的基础上,把公共资源更多地优先投资于人的发展,促进人的素质全面提高和生活质量全面改善,这是基于我国现阶段国情、抓住机遇和化解风险的重大战略选择。
2008-10-23 11:38:14
卢中原:
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实现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优先开发人力资源。我国人口态势正在发生新的变化。在劳动力总量充裕的同时,结构性短缺开始显现。城市熟练技工供不应求,局部地区开始出现普通劳动力短缺。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进入城市,局部农村也出现劳动力不足。社会“未富先老”,可能使储蓄率逐步降低。必须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激发知识、技术和管理的创新活力,提高劳动效能和资源利用效率,促进高素质人力资源对自然资源和货币资本的替代,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有效缓解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
2008-10-23 11:38:37
卢中原:
中国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竞争,必须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当今世界,知识和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越来越大,人力资本的收益率越来越高。我国与发达国家存在明显反差。据估算,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贡献高达75%,大大超过自然资源和货币资本25%的贡献程度。而我国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仅为35%,远远低于自然资源和货币资本高达65%的贡献份额。我们在参与国际产业分工时,应当清醒认识劳动力低成本的利弊得失,前瞻性地把握比较优势转移趋势,推动我国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本大国转变,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迅速提高劳动生产率。在继续发挥低成本优势的同时,更加重视培育新的高素质人力比较优势,加大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增强核心竞争力。
2008-10-23 11:39:05
卢中原:
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明确阶段性目标和投入重点。目前,我国已经具备较为雄厚的经济基础、比较有利的社会条件和人口发展态势。应充分发挥公共政策的导向作用,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导,企业、社会组织和家庭广泛参与的新格局。当前,应重点加强以下四方面的投入:一是加强对控制人口数量、稳定低生育水平的投入;二是加强对提高人口素质、开发人力资源的投入;三是加强对优化人居环境、引导人口合理分布的投入;四是加强对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公平的投入,特别是对社会保障、消除贫困等的投入。
2008-10-23 11:39:13
卢中原:
就全国而言,应当紧紧抓住中西部、农村地区、低素质人口和贫困人口等突出薄弱环节,以及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严重缺位的领域,加强和改善人口、扶贫、教育工作,大力发展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农村基本卫生服务,公平配置公共卫生和公共教育资源。在不同地区、不同发展阶段,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的重点领域,可以有所不同。总之,这一核心理念是推进我国人口健康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需要各部门、各地方从落实国家人口战略的高度,积极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人口、资源、环境的相互协调,促进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四位一体的和谐发展。
2008-10-23 11:39:41
卢中原:
国家人口发展战略是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基础性科学依据。人口战略研究有许多重大的基本判断、结论、预测、战略理念、战略目标和政策重点,十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基本国情,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提供扎实和科学的依据,对我们研究宏观经济运行和中长期发展都很有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例如,关于优先投资于人的战略理念和政策目标,关于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相互影响的分析,关于人口态势的预测,等等,都是非常重要的。这些成果有助于我们把握影响宏观经济稳定和中长期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提出更为明智的政策建议。例如,人口增长、老龄化和流动态势对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带来那些新的挑战,人口因素对我国城镇化进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关目标提出哪些新的要求,如何采取更有针对性的宏观经济政策,如何合理调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目标、重点和政策措施,如何走出一条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等等,这样一些经济社会问题的研究出发点和政策归宿,都需要求教于人口发展战略的成果。
2008-10-23 11:40:00
赵白鸽:
谢谢卢中原主任的精彩发言。下面请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先生发表演讲,主题是《新阶段人的全面发展与改革目标选择》,请大家欢迎。
2008-10-23 11:40:18
迟福林:
非常高兴有机会参加这次层次很高、议题很重要的论坛。我是一个改革研究者,我想从改革研究的角度来谈一谈新阶段人的发展问题。在这里我简要的提出四个基本问题,以便说明我的主题。
第一个问题,我国社会发展阶段的变化。从总体上说,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发展过程中可以大致划分为既有联系又有所不同的两个发展阶段。一是生存型阶段,二是发展型阶段。生存型阶段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是解决温饱问题;发展型阶段是解决温饱后聚焦人的发展。
2008-10-23 11:41:09
迟福林:
经济发展水平、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城镇化率等五个方面,可以作为判断从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过渡的参考性指标。第一,人均GDP要高于1000美元以上。我们知道去年我国人均GDP已经达到2456美元。第二,消费结构变化,恩格尔系数要低于50%以下。第三,产业结构有两个衡量指标,一是第一产业要低于15%,二是第三产业要高于40%。我国的第一产业到今年6月底所占比重已经降到9%,第三产业去年达到了40%多一点。第四,就业结构。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不高于50%,我们去年这个比例的数字降到40%左右。第五,城镇化率要高于40%以上,去年年底我们的城镇化率达到了45%左右。
参考这些指标可以作出这样一个判断。在我们所说的长期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当中,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我们已经比较好的解决了以人的温饱为重点任务的生存型社会任务,我们现在开始进入以人的发展为目标的发展型新阶段和新过程。
2008-10-23 11:43:16
迟福林:
第二个问题,关于社会矛盾的变化。随着阶段的变化,社会矛盾随之也应该发生变化。我国社会发展阶段实现历史性提升,社会矛盾也随之发生明显的阶段性变化。正如十七大报告指出的,“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阶段性特征。”从基本国情出发,在注重广大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这个主要矛盾的同时,更需要强调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按照十七大报告的要求,“坚持把它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
2008-10-23 11:48:53
迟福林:
现在的社会矛盾在一个总的主要矛盾没变的情况下,矛盾的阶段性特征是什么?我们可以从多方面来概括,至少有三条可以提出来。
第一,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同资源环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人口素质由于人力资源不能够在相当大程度上相匹配,自然资源加快了在资源环境中的巨大压力,而且使这个矛盾越来越突出。
第二,全社会公共需求随着社会发展阶段的变化全面快速增长,而基本公共产品的供给缺失,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是严重缺失的,现在开始日益凸显出来。
第三,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同公共治理结构建设相对滞后的矛盾日益突出。
2008-10-23 12:11:38
迟福林:
我们研究主要矛盾在阶段性特征中对人的发展意义在哪里?我想我们可以看到,资源环境的问题说到底是一个劳动力素质问题,是一个人力资源如何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提高贡献力的问题。基本公共服务问题直接涉及到人类自身发展权利的问题,公共治理结构问题现在涉及到人们的参与、社会利益变化的这种协商。所以我们看到,注重社会矛盾的阶段性特征对于我们及时调整政策,对于我们能够应对社会变化,化解矛盾,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具有极大意义。
由此,我说我们的改革发展在新阶段有三大任务。
第一,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重点,来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
第二,它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创新和建立公共服务体制,尤其城乡统一的基本公共服务体制为重点,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
第三,以政府转型为重点,加快建立完善、有效公共治理结构。
2008-10-23 12:12:22
迟福林:
第三个问题,新阶段改革发展环境的变化。
新阶段改革开放三十年,随着经济发展、社会利益分化、社会转型速度加快,改革发展环境发生哪些变化,又由于最近国际金融危机对于改革发展形成哪些影响,我概括三个方面。
第一,改革发展开始进入高成本时代。我们原有的低成本、高增长,甚至低膨胀、高增长的增长路子,现在来看难以立足。
第二,社会转型速度加快。随着社会转型速度的加快,社会矛盾、社会危机因素在增多,改革的路子也在开始发生变化。
第三,经济全球化的红利明显缩减,某些负面影响开始凸显。国际金融危机,受到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已经开始凸显。
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可以看到传统的出口导向的路子很难走下去。金融危机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经济的影响和冲击将有一段时间。所以改革发展的环境应当说面临着相当复杂、相当深刻的变化。与此同时,我们在这样一个阶段,人的发展必须从改革发展环境的变化来探讨如何走出一条新的路子。
2008-10-23 12:13:24
迟福林:
最后我来谈谈第四个问题,新阶段改革发展政策目标的选择。
由于社会阶段的变化和矛盾的阶段性特征,我们说人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改革发展的基本目标。具体来说,在一个环境矛盾变化的阶段,我认为现在有三件事情是极为重要的。
第一,扩大内需已成为新阶段改革发展的现实压力和重大任务。从98年开始提出这个问题,应当说虽然有所进展,但没有实质性突破。因此新阶段我们要内需,拉动消费,最重要的是在短期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加快以铁路为重点的基础设施的同时来扩大内需,应当从人的发展来看。
2008-10-23 12:16:53
迟福林:
第二,推进城乡一体化。如果基本社会保障可以到位,可以估计现在消费率至少可以提高到5个百分点以上。改善城乡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对于我们拉动消费,扩大内需有极大的作用。
第三,要从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相结合,尤其是我很赞成优先投资发展。我们在这方面需要投入的是巨大的,而且这方面的巨大投资对于转变发展方式,走出一条以扩大内需为重点的和持续发展有极大的意义。
2008-10-23 12:19:54
迟福林:
上述是我谈的四个问题。我想改革发展的基本性问题的探讨,有助于这次论坛的主题。
贯彻落实三中全会精神,在我看来关键是尽快改革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最重要的是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安排。从这个角度,我在最近几年的调研中看到人口计生系统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有着极为特殊的作用。
最近几年我们每年组织对一些地区调研,经过研究调查发现,如果我们能够依靠农村人口计生网络,充分利用整合现有资源,可以大大节省构建农村服务网络的成本,达到时间短、投入少、见效快的目的。2006年已先国家提出来,加快构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议。所以我相信在贯彻落实三中全会,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进程中,人口计生网络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谢谢大家。
2008-10-23 12:20:05
赵白鸽:
今天上午有五位领导同志和专家共同完成了所有的演讲,对于中国过去三十年改革开放和人口发展的历程进行了回顾,并就人口发展的理论、目标、路径、法制建设、政府职能和公共服务等方面都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在今天下午闭幕的时候,我们将把这些主要观点进一步提炼。上午的会议到此结束。
2008-10-23 12:21:13
高全立:
大家下午好!今天下午的会议是论坛的第二步,有五位同志发表主题演讲。首先有请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发表演讲。
2008-10-23 14:11:49
蔡昉:
谢谢主持人。我非常高兴有机会参加国家计生委和中国社科院联合举办的论坛,我演讲的题目是《人口因素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长期以来,在中国经济创造了人类经济发展奇迹的同时,在一些地方政府中也形成了"以GDP论英雄"的偏向。近年来,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同时,人们从理论上开始询问:第一,GDP一个指标足以概括人类发展的全部需要吗,换句话说,GDP足以解释人类发展的所有维度吗?第二,传统上解释GDP增长的那些因素真的足以囊括经济发展的全部要义吗?本文从人口发展的角度,借助人类发展指数这个新理念,尝试回答上述问题,并探讨人口政策对经济社会发展可持续性的作用和贡献。
2008-10-23 14:13:35
蔡昉:
一、人类发展的内容和含义
西方的主流经济学,几乎把所有的智力努力都投入到如何提高以人均GDP衡量的经济增长上面,相关的政策建议也都在于寻找那些能够提高资本积累的因素。即使经济学家越来越强调人力资本的作用,但是,也是把诸如教育、培训和健康这些提高人力资本的因素,以及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作为手段和工具研究和观察,而忽视了人作为发展的目的,因而,即使经济学越来越关注人力资本,却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中因找不到有效提高人力资本存量的途径,而在实践中显得苍白。另一方面,单纯的GDP增长并不能解决收入分配的公平问题,以及人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关系。不能妥善解决好这些问题,经济增长最终也难以实现又好又快,科学发展也将流于口号。
2008-10-23 14:14:04
蔡昉:
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从直接关注人与生产资料的关系,到人与资源、环境的协调,以至越来越关注人的全面发展,走出了一条特殊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道路,成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来源方面。例如,最初党中央每年召开的人口工作座谈会,被提高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层次,在科学发展观形成中是一个重要的标志。由此中国人口政策和人口战略开创了政府以人为本,以人口发展的可持续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的特有实践。
从观察人口发展对科学发展的作用的角度,人类发展指数是一个可供借鉴的重要指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于1990年出版首卷《人类发展报告》,显示出该组织看到了以人为中心的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该报告把收入水平(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GDP)、以出生时预期寿命代表的健康水平和成人识字率和毛入学率构成的教育水平结合起来,构造的人类发展指数,与传统上单纯使用GDP相比,在衡量人类发展成就方面要更为全面。
2008-10-23 14:15:35
蔡昉:
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中国在全国城乡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其内容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从此,中国的生育率开始了大幅度下降,人口快速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控制。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完成了向出生率和死亡率都较低的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与同等收入水平的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较早实现了人口转变过程。主要表现是,人口数量得到有效的控制,总和生育率表现出持续的下降。1971年全国总和生育率为5.4,从那以后,这个指标大幅度下降到更替水平以下,目前总和生育率为1.8左右,远远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水平。
这个成就不仅是控制了人口数量,更主要的是在上述诸种要素方面的改善,帮助促进了中国的人类发展。即无论是从预期寿命的提高、教育水平的提高,还是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几个角度,都反映了人口发展的成就。图2显示了中国在过去三十年人类发展指数的提高。此外,中国的人类发展指数世界排位始终优于人均GDP的排位,标志着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成就。下面,我们分别从人口发展对经济增长、教育水平提高和健康水平提高等构成人类发展指数的要素的贡献角度进行考察。
2008-10-23 14:15:55
蔡昉:
二、人口转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在较早的人口学和经济学文献中,关于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主要着眼于人口总量或人口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而关于人口转变的讨论,也仅仅停留在生育率、出生率、死亡率和人口总量的层面上。在这些讨论中,人们把人口发展纳入了经济发展的视野,是对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发展实践的一项重要贡献,丰富了人类对于发展的认识。但是,这个认识还不是全部。在某种程度上,它忽略了经济发展与人口结构之间的关系,以及人口转变最重要的一个结果是人口结构的变化而带来的劳动力供给特征的变化。
随着大多数发达国家和许多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相继完成了人口转变,人口学家开始观察到这个转变所导致的人口老龄化后果,从而人口结构变化首先被纳入研究的视野。进而,经济学家又观察到伴随着人口转变而发生的劳动年龄人口的变化,及其对经济增长源泉的影响。
2008-10-23 14:16:13
蔡昉:
在整个改革开放期间,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在二元经济条件下进行的。作为二元经济结构主要特点的劳动力无限供给,通常与人口转变有关。在人口再生产类型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阶段,经由"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阶段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阶段转变的过程中,由于出生率和死亡率下降在时间上具有继起性和时间差,相应形成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分别具有少年儿童抚养比高、劳动年龄人口比重高和老年抚养比高的特征。具体来说,在死亡率下降与出生率下降的时滞期间,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处于上升期,需要抚养的少儿人口比例相应提高。随着生育率下降,经过一个时间差即大约20年的时间,劳动年龄人口所占比例开始上升。生育率的进一步下降导致人口增长率趋于降低,随后逐渐开始人口老龄化。由此分别形成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率先上升后下降两条继起的变化曲线。
2008-10-23 14:16:49
蔡昉:
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与人口政策共同推动和加快了中国人口转变过程。由于改革开放期间与人口转变的特定阶段相重合,劳动年龄人口(16-64岁人口)规模大且不断增长。劳动年龄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例高,一方面保证了经济增长所需要的充足劳动力供给,另一方面意味着人口负担轻,经济剩余多从而有利于达到和维持较高的储蓄率(图3)。因此,更加具有生产性的人口结构为经济增长提供了额外的源泉,即所谓的人口红利。由此形成的这种人口红利,通过资源配置机制的改革得以释放,并且通过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而作为比较优势得以实现,从而延缓了资本报酬递减的过程,为经济增长提供了额外的源泉。
2008-10-23 14:17:34
蔡昉:
根据我们的计量模型结果,如果用人口抚养比,即16岁以下和65岁以上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的比率来表示这种人口结构因素的话,在改革开放期间,人口抚养比每下降1个百分点,可以提高人均GDP增长率0.115个百分点。1982-2000年,总抚养比下降了20.1%,推动增长速度上升2.3个百分点,同期人均GDP增长速度在8.6%左右,其中抚养比下降的贡献为26.8%,即由于人口抚养比的下降,人口因素对改革开放期间人均GDP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4。由此可以看到人口发展对人均收入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直接贡献。
2008-10-23 14:19:05
蔡昉:
三、人口素质:数量与质量的替代
人力资本是附着在劳动者身上的获得性的技能。人力资本之所以被言之为"资本",是因为要获得这种资本同样需要通过投资的形式进行积累,这是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共性;而人力资本之所以被冠之以"人力"是因为它和所投资的每一个人都不可分离,这是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差异所在。
2008-10-23 14:19:22
蔡昉:
人力资本的概念最先由舒尔茨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其后,一大批经济学家对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本的理论体系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经济学家刚刚提出人力资本的时候,这一概念并不为人们所重视,甚至受到很大程度的抵触。但随着对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作用的阐述越来越清晰,人力资本的重要性也开始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和接受。人力资本投资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我们可以从图4鸟瞰其影响机制。人力资本对社会和经济发展影响的多元性,既体现于人力资本投资形式的多样性,也体现于它所影响的社会经济活动类型的多样性。
2008-10-23 14:19:42
蔡昉: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仅仅有经济增长尚不足以实现社会的发展,只有人的全面发展才是社会进步的最好的体现,而人力资本所包含的诸多内容恰恰体现了人的发展。近年来,人文发展更是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同与重视。在发展中国家以人力资本积累为目标和途径的社会经济发展方式,已经被认为是摆脱贫困的基本手段。在联合国提出的八项千年发展目标当中,涉及人文发展的指标占有5项。这充分说明,人力资本积累作为发展的目标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2008-10-23 14:19:55
蔡昉:
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所取得的经济发展成果为世界所瞩目,这其中人力资本的积累也功不可没。1982年,中国15岁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5.33年,比73个发展中国家的3.57年(1980年数字)高出1.76年;到2000年时,中国15岁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增加到7.85年,增长了约47.28%,与这73个发展中国家增加到5.13年相比,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年限比这些发展中国家高出2.72年。
2008-10-23 14:20:14
蔡昉:
对改革开放后20年经济增长源泉进行的分析表明,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是推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原因。如图5所示,通过人口教育素质的提高,所带来的经济增长份额为24%,与劳动数量投入的贡献份额相当。近年来,随着人力资本投资的不断增加,劳动力的素质又有了明显的提高,可以预期,未来人力资本的积累将是维持中国经济持续增长越来越重要的动力。
2008-10-23 14:20:30
蔡昉:
四、健康老龄化的人口红利
"健康老龄化的人口红利"这个概念有两个含义,第一,如果说传统意义上的人口红利来自于与劳动年龄人口规模、比例和增长率,从而带来的劳动力供给和储蓄率相关的特征,人口经济学家所谓的第二种人口红利,是伴随着老龄化以及一个良好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而来的,是与人口老龄化以后的储蓄动机和储蓄水平相关的人口红利。第二,由于出生时预期寿命和老年人口预期寿命的提高,是人口老龄化的重要原因,老龄化然而身体健康,不啻为一种宝贵的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因此,这里所能看到的是从劳动力供给和人力资本积累的角度来观察的人口红利。
2008-10-23 14:21:01
蔡昉:
我们观察到的随着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即老龄化而式微的增长源泉,实际上只是"第一次人口红利",主要表现为劳动力丰富、人口负担轻从而储蓄率高,对经济增长做出额外的贡献。但是,在这个优势逐渐消失的同时,我们还有机会获得"第二次人口红利",即在人口结构趋于老龄化的情况下,个人和家庭的未雨绸缪可以产生一个新的储蓄动机,形成一个新的储蓄来源,其在国内、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投资还可以获得收益。并且,健康老年人口的经验、技能等人力资本,也可以扩大人力资源的供给,延长人口红利。
2008-10-23 14:21:22
蔡昉:
首先,取得这个人口红利的关键在于设计一种好的制度,使得人们不再依靠家庭养老,也不再依靠现收现付制度,而是实现完全积累式的养老保障体制。按照这种思路形成养老保障体制,就等于启动了积累第二次人口红利并逐渐替代第一次人口红利的机制。就第一次人口红利来说,当人口结构不再年轻、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不再高的时候就会消失,但是第二次人口红利在接续了第一次人口红利之后可以永远持续,获得新的经济增长源泉。
2008-10-23 14:21:34
蔡昉:
其次,取得这个人口红利要求有一个更加灵活、有效和安全的劳动力市场。在就业压力还较大的前些年,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上的实际退休年龄为51岁左右 ,而美国、日本和欧盟等主要发达国家都在60岁以上。在中国,50-64岁年龄段的劳动年龄人口,占全部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的20%。也就是说,如果实际退休年龄只有51岁的话,劳动力资源便被大大浪费了。过去我们看人口老龄化问题,更多地是从指标分母的角度观察,而忽略了分子的特征,即人口老龄化不仅是因为相对年轻人口的减少和比例下降,还由于预期寿命的提高,即老年人活得更长寿。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高和人口转变达到新阶段的情况下,出生人口预期寿命大幅度提高(图6),不仅显著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高于上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因此,考虑到预期寿命的提高,增加对人的投入,可以把老年人口变得更加具有生产性,而不是成为社会的负担。
2008-10-23 14:21:47
蔡昉:
经过三十年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在控制人口数量、调整人口结构和提高人口素质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与此同时,也为进一步提高人口健康水平、延长健康寿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随着大人口观的形成和人口政策更加关注对人的投资,适当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健康老年人口完全可以创造出新的人口红利,从而保持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谢谢大家。
2008-10-23 14:26:02
高全立:
谢谢蔡昉同志。下面请国家人口计生委发展规划与信息司司长陈立同志发表主题演讲,题目是《积极开展人口发展功能区工作、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大家欢迎。
2008-10-23 14:26:23
陈立:
大家下午好,很高兴有机会向各位汇报一下人口发展功能区的工作情况。
人口问题是制约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问题,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我国目前已有13亿多人口,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预计2030年前后达到15亿左右的人口高峰。应该看到,未来30年我国还要新增2亿人口,再加上从农村新转移3亿人口,这样就有大约5亿人需要在有限的国土空间上重新布局,这是一个巨大挑战,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
2008-10-23 14:27:59
陈立:
为研究解决这一问题,遵照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指示,我们在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的基础上,2005年启动了人口发展功能区工作,先后赴内蒙古、河南、云南、贵州、甘肃、宁夏、新疆、黑龙江等8省(区)进行实地考察和入户调查,并与当地发展改革、国土、水利、农业、人口计生、环保、林业、粮食、林业、统计、扶贫以及当地党校等科研机构的相关人员座谈,2006年9月提交了《建设国家生态屏障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调研报告,得到国务院领导充分肯定;根据国务院领导的批示精神,我们继续深化了这一研究,于2007年10月初,完成了《科学界定人口发展功能分区促进区域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研究报告。10月10日,温家宝总理给予了高度评价。2008年4月11日,国家人口计生委下发了《关于开展人口发展功能区编制工作的指导意见》,部署开展省级人口发展功能区编制工作。
2008-10-23 14:38:20
陈立:
一、开展人口发展功能区工作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形成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和主体功能区布局。科学编制人口发展功能区规划,这既是推进形成全国主体功能区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重要举措。搞好人口发展功能区工作,对引导人口合理分布、促进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统筹区域、城乡协调发展,进而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2008-10-23 14:43:39
陈立:
(一)人口发展功能区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
人口问题始终是制约我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通过系统评价我国不同地区人口发展的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条件,科学界定人口发展功能区的分布与范围,明确不同功能区人口发展的定位与方向,完善人口规划与政策体系,促进形成人口合理分布、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格局。这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2008-10-23 14:43:53
陈立:
(二)人口发展功能区有利于促进人口的合理布局
根据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成果,到2033年,我国人口将由现在的13.2亿增加到15亿左右,城镇人口由2006年的5.7亿增加到10亿左右,由此产生的大规模人口迁移与分布将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挑战。为此,科学把握制约人口分布的自然条件、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及人文条件,开展人口发展功能区工作,科学制定不同类型区的人口发展规划和政策,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和分布。
2008-10-23 14:44:17
陈立:
(三)人口发展功能区是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口发展功能区以自然资源等为基础,以人口为主线,划分功能区,这是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人口计生委作为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各主体功能区人口政策方面的研究。
2008-10-23 14:45:01
陈立:
(四)开展人口发展功能区是转变政府职能、全面提升人口工作水平的客观要求
开展人口发展功能区工作,把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和分布等问题紧密结合起来,把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紧密联系起来,这对人口发展战略和规划的深化,也是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重大举措,对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有重要意义。
2008-10-23 14:45:33
陈立:
二、人口发展功能分区的总体思路与初步方案
遵循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方针,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将人口发展作为谋划未来发展的主线,科学界定人口发展功能区,引导人口有序流动与适度聚集,扩大人口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增进人口发展的机会公平,促进不同地区的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基于每平方公里的格网数据,以县域为基本单元,系统评价不同地区人口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和经济社会条件,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统筹考虑国家战略意图,将全国划分为人口限制区、人口疏散(收缩)区、人口稳定区、人口集聚区等4类人口发展功能区。
2008-10-23 14:45:48
陈立:
(一)人口限制区
人口限制区主要是自然环境不适宜人类常年生活和居住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31.71%;人口257万,占全国的2‰;每平方公里不足1人。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西北干旱区,以羌塘高原、可可西里、柴达木盆地、三江源地区、喜马拉雅山地区、塔里木盆地和阿拉善高原等地区最为集中。
此外,国家禁止开发的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和风景名胜区等也应纳入人口限制区的范围。
2008-10-23 14:46:16
陈立:
(二)人口疏散(收缩)区
人口疏散(收缩)区地处人居环境临界适宜或一般适宜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临界超载或超载,物质积累基础和人文发展水平处于中等以下。约占国土面积的28.10%;人口1.55亿,占全国的11.83%;每平方公里58人。集中分布在西北干旱区、藏东南-横断山区、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和东部山地区,主要包括准噶尔盆地区、内蒙古草原地区、川西高原区、横断山地区、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冀北山地、秦巴山地、大别山区、南岭山地、浙闽山地、陕甘宁黄土丘陵沟壑地区、滇黔桂喀斯特山地区、黄淮海低洼易涝地区等。目前这类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人口与产业相对分散,城市化水平不高,人口与资源环境关系相对失衡,大都是国家生态屏障地区和国家重点扶贫县集中分布地区。
建立市场导向的环境资源价值评价体系,完善资源补偿制度。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优先,引导人口收缩集中布局。
2008-10-23 15:34:58
陈立:
(三)人口稳定区
人口稳定区地处人居环境适宜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平衡或有余,物质积累基础和人文发展水平处于中等以上。约占国土面积的25.96%;人口4.39亿,占全国的33.61%;每平方公里177人。主要包括西北干旱区的天山南北两麓城市带、河西走廊城市带;黄河流域的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城市群、关中城市群、兰州都市圈、西宁都市圈、银川都市圈、太原都市圈;云贵高原的贵阳都市圈、昆明都市圈;以及西藏一江两河的拉萨都市圈等所在地区。该类地区人口与产业集聚,交通便利,城市化水平较高,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基本协调,但发展潜力不大,对区外人口吸纳能力不高,人口规模有待稳定。
这类地区的战略重点是提高人口城镇化质量、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加快人口城镇化步伐,依托基础条件较好、发展潜力较大的城市,培育若干城市群和都市圈,加强和优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能力,适度增加人口。注重区内人口总量的动态平衡。
2008-10-23 15:35:36
陈立:
(四)人口集聚区
人口集聚区地处人居环境比较适宜和高度适宜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平衡有余或盈余,物质积累基础和人文发展水平处于中等以上。目前这类地区的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4.23%;人口7.11亿,占全国的54.36%;每平方公里522人。主要包括:东北平原的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城市群、长(春)吉(林)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华北平原的京津冀都市化区中原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长江中下游平原的长三角都市化区、武汉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东南沿海的珠三角都市化区、浙闽沿海城市群、北部湾沿岸城市群、海南环岛城市群;以及四川盆地的成渝都市化区等所在地区。该类地区人口与产业集聚,交通便利,城市化水平较高,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协调状态良好,人口吸纳能力较强,具有一定的发展空间,是我国未来人口和产业的主要集聚区。
2008-10-23 15:36:08
陈立:
这类地区的战略重点是提高人口密度、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培育和发展若干个用地少、就业多、人口规模1000万以上的新城市群,推进大、中、小城市和城镇协调发展。积极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按照常住人口规模,适当扩大建设用地供给,建立有效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使农民市民化与土地城镇化同步、外来人口吸纳与建设用地增加相协调。实行严格的污染物排放和环境准入标准,特别要加大水污染治理和恢复工作的力度,确保饮水安全。
总之,通过人口发展功能分区与统一规划,针对不同人口发展功能区的特点,确立不同的战略取向,制定和实施差别化的政策体系,合理利用公共资源和市场机制,引导人口合理有序迁移与流动,逐步形成"聚集区人口成网连片、稳定区人口连线成轴、收缩/疏散区人口以线串点"的人口和产业布局,形成区域功能互补、协调发展的格局,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缓解资源环境压力,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良性互动。到15亿人口高峰期,大部分人口将以城市群和都市圈为依托,聚集在沿海、沿江、沿线地区。
2008-10-23 15:36:22
陈立:
三、推进形成人口发展功能区的保障措施
初步研究提出了推进形成人口发展功能区的对策建议,简言之,就是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充分发挥人口发展功能区工作在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作用,改革完善现有的管理方式和法规政策体系,创新工作思路,形成规划引导、政策推动、市场调节、法律保障的体制机制。
2008-10-23 15:36:43
陈立:
(一)充分发挥人口发展功能区规划在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作用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求发挥人口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导和能动作用,科学编制人口发展功能区规划,将其作为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基本依据。确立人口发展功能区规划的基础地位,完善国家规划体系。把引导人口有序迁移与合理分布作为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缓解资源环境压力的重大战略,把人口分布与生产力布局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实现人口发展与经济振兴、社会进步的有机统一。
2008-10-23 15:37:16
陈立:
(二)研究制定和实施差别化政策体系,营造不同人口发展功能区间的位势差,促进人口发展功能区的形成
一是把人口流向作为确定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方向的重要依据。综合平衡人口集聚区承接人口转移的成本以及限制区、疏散区生态保护的代价,完善中央对各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逐步做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二是适当增加对集聚区和稳定区公共事业的投入,加快区内公共设施的发展,提高人口吸纳能力和对外区人口的拉力。三是改革和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在资源价格市场化的过程中,使人口迁出区与人口迁入区共同受益。四是积极稳妥推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在保持耕地总量不少、质量不降的前提下,适当增加人口聚集区的城市建设用地。五是继续实施优先投资于人的战略。限制区和疏散区要切实加强农村义务教育、职业教育与劳动技能培训,提高农民转移就业的能力。集聚区和稳定区要改革户籍、教育、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等制度,促进农民工就业定居。六是研究和实施与人口发展功能分区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降低行政成本,不断提高行政效能。七是在发挥市场对人力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的基础上,明确人口集聚区和稳定区的城市化政策,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2008-10-23 15:37:32
陈立:
(三)改革政绩评价指标体系,从注重物质财富增长转变到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从侧重经济指标转向综合评价指标
对不同的人口发展功能区采用不同的政绩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对人口限制区,优先评价生态保护和人口控制;对人口疏散(收缩)区,优先评价生态环境保护、人口控制和扶贫;对人口稳定区,优先评价人口城镇化质量、经济增长持续性;对人口集聚区,优先评价人口集聚规模、经济增长速度与质量。
目前,国家人口计生委已将人口发展功能分区工作列入全委重点工作之一,出台了关于开展人口发展功能分区编制工作的指导意见。全国各省按照指导意见要求狠抓落实,依靠自身力量和专家队伍,完成了基础数据收集和基础评估工作。长三角、京津冀、中原城市群等重点区域和地区的人口发展功能区工作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同时,财政部将对这项工作给予支持,以促进人口发展功能区工作的开展,并推动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谢谢大家。
2008-10-23 15:37:46
高全立:
谢谢陈立司长。下面请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翟振武教授发表演讲,题目是《中国人口数量增长与人口再生产转型》,大家欢迎。
2008-10-23 15:38:09
翟振武:
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能够在改革开放与人口发展论坛上做一个简短的汇报和发言。三十年前十一届三中全会就在京西宾馆召开了,这是中国历史上取得重大事件的发生地,最重要的是京西宾馆是我们改革开放的历史起点。今天我们在这个会场上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所以我感觉非常高兴。
2008-10-23 15:39:04
翟振武:
我汇报的题目是《中国人口数量增长与人口再生产转变》。从1711年到1840年,仅仅130年,中国人口就从1.1亿一跃而增长到4.1亿,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1949年共和国成立以后,随着死亡率的快速下降,人口增长速度又大幅度飙升。庞大的人口规模和过快的增长速度,不仅构成了中国人口最显著和最重要的特征,而且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自20世纪70年以来,中国人口增长与人口再生产类型发生了史无前例的巨大变化。过去的30年,成为中国人口发展史上最重要、最伟大的转折时期。
2008-10-23 15:39:45
翟振武:
一、中国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卫生事业的迅速进步,人口死亡率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幅度下降,从1949年的20‰直线跌落到1958年的11%,几乎下降一半。而人口的出生率却没有下降,基本维持在解放前37‰左右的高水平。正是由于出生率"不变"和死亡率的"快变"同时发生,50年代中国人口增长率不断攀升,年平均增加人数从1949年的1000万人增加到1957年的1479万人,人口增长呈现加速态势。
2008-10-23 15:39:56
翟振武:
1959年至1961年间,由于严重自然灾害的侵袭,出生率不正常地猛然下跌,死亡率陡然增高,暂时打断了建国后人口快速增长的进程。但1962年出生率迅速恢复到37‰以上,1963年更是陡增到建国以来的最高水平43.37‰。1962年以后每年出生人数高达2700万左右,最高时甚至达到2954万(1963年),年净增人口数也平均高达2000万以上。20世纪60年代成为建国后人口增长最迅猛的时期。
2008-10-23 15:42:04
翟振武:
沿着快速增长的轨道,中国人口总量在1973年已经达到8.9亿的巨大规模。为了减缓人口规模的过快膨胀,70年代初期,中国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计划生育运动,成千上万的医生和干部走进田间地头,向群众宣传计划生育的知识,为他们提供免费的计划生育药具和技术服务,提倡"晚、稀、少"的生育观念。这是一场长达几十年的社会工程,它不仅动员了亿万人民群众的参与,而且也深刻影响了亿万群众的生育行为。中国人口发展的轨迹和发展的面貌,由此发生了全新的变化。我们将中国人口自70年代以来的历史轨迹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2008-10-23 15:42:20
翟振武:
(一)人口增长由快速向慢速转变
在计划生育的有力推动下,全国人口出生率从l970年的33.43‰降到1979年的17.82‰;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970年的25.83‰下降到1979年的11.61‰;1970年全国年净增人口2144万, 1979年则降为1125万。各项速度和增量指标几乎都下降了50%以上。妇女总和生育率从1970年的5.8下降到1978年的2.7,其下降速度之快,在世界上都是罕见的。中国在控制人口出生和增长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绩,扭转了在此以前持续了20余年的高生育和高增长的局面。这是中国人口发展史上,特别是建国以来人口发展的一个历史性转折。
2008-10-23 15:42:46
翟振武:
(二)人口增长的波动与反复
70年代生育率普遍急剧下降之后,最初的"启动"效应已经过去,进一步提高甚至维持较高的婚龄遇到阻力;生育率已降到较低水平,进一步下降也比70年代困难得多。在总结建国以来处理人口问题的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中央把计划生育定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将其全面科学地表述为"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并将计划生育列入宪法。与70年代启动时期的顺利下降相比,80年代无论是人口增长速度,还是出生人数,都经历了一个明显的波动与反复的过程,这是一个相持和攻坚的艰难时期。
2008-10-23 15:43:06
翟振武:
由于周期性出生高峰的影响和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与完善,出生率从1984年的19.9‰迅速回升到1987年的23.3‰,自然增长率也相应从1984年的13.08‰反弹到1987年的16.61‰。每年净增人口从1984年的1351万跳至1987年的1795万,整整增加了444万。但是,出生高峰和政策调整影响毕竟是暂时的,不会从根本上扭转人口转变的方向。所以,在经历了短暂的上升以后,人口出生率和增长率从高点上又开始逐步回落,到1989年,出生率降为21.58 ‰,增长率降为15.04 ‰。经历这次波动后,整个90年代的出生率和增长率再也没有出现反复,一直保持了下降的趋势。
2008-10-23 15:57:45
翟振武:
(三)人口规模的惯性增长和人口内在增长趋势
90年代是中国人口政策取得丰硕成果的辉煌时期。中国在经济还不发达的情况下,有效地控制了人口过快增长,使生育水平下降到更替水平以下。中国的人口规模就开始从实质性增长阶段转变为惯性增长的阶段。中国的人口转变与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有明显的不同。因为西方发达国家总和生育率达到更替水平是一个自然的人口转变过程,人口年龄结构并没有剧烈的变动;而我们国家的人口转变是在原有人口的高增长条件下,采取"刹车"的方式使总和生育率达到甚至低于更替水平,因此人口的惯性增长需要很长的时间。从图3可以看出,虽然中国人口的总量增长速度越来越慢,但它的规模其实一直在扩大,这是惯性增长的表现。
2008-10-23 15:57:57
翟振武:
从图1-图4可以看出,人口增长的速度各指标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都呈现下降的趋势。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990年的14.39‰下降到1999年的8.18‰;出生率也从1990年的21.06‰下降到1999年的14.64‰;连续几年的人口增量逐年呈平滑下降的趋势。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即从1990年以后,中国人口的增长率稳步下降,80年代出现的那种波动与反复已不复存在。在人口基数不断增大的条件下,每年净增人口数却逐年下降。很明显,这种增长率和增长人数的平稳下降,构成了90年代中国人口增长的特点。
2008-10-23 15:58:10
翟振武:
当总和生育率下降到更替水平以下之后,人口的净再生产率必定小于1,从而使人口的内在增长率变为负值,这标志着中国人口增长的方向性的改变。中国人口从一个增加型人口向一个缩减型人口的转变,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伟大事件,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虽然在人口内在增长率为负值的情况下,人口依然在增长,但是这种增长只是一种惯性增长,是最终走向人口负增长的一个过渡阶段。
2008-10-23 15:58:55
翟振武:
(四)2000年以后人口增长速度仍然保持稳步下降趋势
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国的人口增长速度继续呈现出稳定的逐年下降的趋势。在2000年至2006年间,人口规模从12.67亿缓慢增加到13.14亿。但此时的人口内在自然增长率已经达到-9.2‰。 这说明,这种增加只是其表象而非其内在的质。当一个人口的生育率降至更替水平或以下并保持下去,这就决定了人口的增长最终将达到它的峰值并停止下来。人口总量在达其峰值之前的数十年增长,实质是实现停止增长或负增长的前奏。中国人口在生育率等于或低于更替水平下的增长,完全是年龄结构变动所导致的惯性增长。这种增长既是不可避免的过程,也是实现零增长的必经阶段。
虽然中国人口规模的增长在21世纪前30年还不会停止,但它增长的速度却会沿着20世纪90年代所形成的越来越慢的趋势发展下去。到2035年左右,中国口将实现零增长,并逐渐进入负增长阶段。
2008-10-23 15:59:57
翟振武:
二、有特色的中国人口发展道路与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
迄今为止,人类已经经历了三种人口再生产的类型。第一种是以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以及相应的人口低增长率为特征的原始人口再生产类型,它和原始社会、农业社会相联系,表现为人口平均寿命短,世代更替迅速,人口增长处于停滞状态。第二种是与以手工劳动为主的农业经济相适应的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其特点是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人口增长率。第三种是与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社会化大生产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其主要特点是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人口自然增长率。
2008-10-23 16:00:12
翟振武:
欧洲的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开始以后,直接导致了人口死亡率的迅速下降,而现代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运用也使得生产力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更多体现在质量而非数量上,进而使人口出生率也逐步下降。多数发达国家死亡率下降开始于十八世纪后半叶,而出生率的下降则开始于十九世纪后半叶,到上世纪三十年代,基本形成了低出生率、低死亡率的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这就是说,多数发达国家的死亡率转变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时间,而出生率的转变也至少用了五、六十年的时间。
二战以后,随着先进的医疗技术的传播,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死亡率也开始下降,逐步进入了"高低高"的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死亡率下降到了低水平,而出生率仍然居高不下,中间巨大的落差使得很多发展中国家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处于人口快速增长的阵痛之中。
2008-10-23 16:00:32
翟振武:
中国面临着世界上最巨大的人口压力和最复杂的人口形势,但在政策和社会发展的双重作用下,已经圆满实现了人口向"低低低"的现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长期以来我国人口的低生育水平证明,中国这种政策调控和社会发展双管齐下的方式是十分成功的,提前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转变,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我们仅仅用了30多年的时间就已经完成了人口从"高低高"向"低低低"的转变。自21世纪以来,人口再生产类型已经完全处于"低低低"的时期。
2008-10-23 16:00:45
翟振武:
与其他所有国家不同的是,中国的人口再生产转变并非自然而然的过程,在社会发展因素之外,还受到国家强有力的政策的影响。政策调控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多管齐下,包括稳定和完善人口政策和生育政策,充分发挥党和政府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建立利益导向机制、养老保障机制,对群众生育观念和性别平等观念进行宣传倡导等,成功地走出了一条独一无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道路。
2008-10-23 16:00:59
翟振武:
三、人口转变带来的新挑战
第一,人口规模控制和生育率的迅速下降加快了中国人口的老龄化进程。人口老龄化本是人口转变过程中的必然出现的现象,但由于中国生育率下降较快,因此,老龄化的来临也就比较快。无论是人口总量的继续扩大,还是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对未来的中国都是严峻的挑战。而且,人口数量控制与人口老龄化还是一对矛盾。人口数量控制越严格,人口老龄化速度越快,老龄化状况越严重。如果放弃人口控制政策,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会因此而减慢,但是生育率会反弹和上升,人口总量会以更快的速度增加。
2008-10-23 16:01:30
翟振武:
2005年时,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9%,而预计2030年将达到14%,2040年将快速上升到20.9% 。中国在经济仍不十分发达的条件下必须面对许多国家在经济发达的条件下才需面对的老龄化问题。所以我们必须利用好人口老龄化高峰时期到来之前的这二、三十年时间,促进经济发展和资金积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起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应对老龄化的挑战。
2008-10-23 16:01:46
翟振武:
其次,人口出生性别比持续和大幅度偏高。中国家庭,特别是农村家庭的男孩偏好一直就很强烈。男孩偏好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随着家庭规模的不断缩小,家庭生育孩子的数量不断下降,家庭必须要在有限的生育数量下实现拥有男孩的愿望。从这个意义上说,男孩偏好在生育率下降过程中会显得更为突出和强烈,韩国的经历就是一个例证。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的出生性别比持续攀升,大大超出了正常范围。到2000年以后,出生性别比偏高的情况更为严重,2007年的出生性别比高达120以上。
2008-10-23 16:11:17
翟振武:
在中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即将全面完成的时刻,人口老龄化和出生性别比偏高等问题迅速到来,使得人口问题由原来单纯的数量问题变得更为复杂多样。实现人口规模、结构长期均衡发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成为我们面对新世纪人口问题的必然战略选择。
2008-10-23 16:11:38
翟振武:
四、人口增长与再生产类型转变的历史意义
中国人口规模经历了五六十年代的高速增长,并且在60年代度过了人口规模增长的最高峰后,从70年代开始了人口规模增长速度的快速下降。但是下降的过程并不平坦,80年代人口增长过程出现了反复和波动。直到90年代初,在现代化过程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双重作用下,总和生育率最终突破更替水平,达到1.8的低生育水平,使人口内在自然增长率首次达到负值,实现了人口增长的方向性的改变。
中国人口增长和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是中国人口发展史上具有历史意义的里程碑事件,对中国社会长期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2008-10-23 16:11:49
翟振武:
首先,人口增长方向性的转变使中国人口摆脱了历史上在农业经济条件下的盲目增长和收缩的历史循环,人口增长速度出现了趋势性的下降,并逐步向零增长接近,为中国现代化的顺利推进铺平了道路。几千年来,中国人口一直在波动中增长。其间虽有不少时期人口增长率也曾出现过负值,人口规模也出现过绝对缩小,但那都是因为战争、饥饿、自然灾害等原因而出现的暂时现象。从中国人口发展的历史来看,增长一直是中国人口的"趋势"和主旋律。从表面上看,现在中国人口的规模现在仍在继续增长,人口自然增长率仍为正值,但由于总和生育率已经降到更替水平以下,人口内在自然增长率其实已经是负值。现在人口规模的继续增长,只是人口年龄结构导致的人口惯性。只要中国的总和生育率继续维持在更替水平以下,年龄结构的影响就会逐渐消失,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就会逐渐接近人口的内在自然增长率,先达到零增长,然后达到负增长。总和生育率跌破更替水平,表明中国人口规模增长的趋势已经发生方向性的改变,中国人口规模已经由增长的趋势变为缩减的趋势。这是中国人口增长过程中最本质性的变化。
2008-10-23 16:12:08
翟振武:
第二,中国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极大地缓解了中国庞大人口对资源环境的重压,为进一步优化中国的发展环境、拓宽发展空间创造了最为宝贵的客观条件。几百年来,特别是近100年来,巨大的人口规模像一个沉重的包袱,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国一直以它的地大物博自豪于世界。确实,从总量上,中国的众多自然资源储量都名列世界前茅,它是名副其实的自然资源大国。但是,当用人均指标衡量时,它立刻就成了资源贫匮的落后国。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少,既成了中国的突出国情,也成了中国追求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
2008-10-23 16:12:28
翟振武:
在现代社会中,一个国家的竞争能力和发展能力并不依赖于人口数量,而是依赖于人口素质。提高人口素质的主要内容是大幅度投资于人,投资于教育,提高人均教育水平。在20世纪60年代,中国平均每年出生2700万人左右,在有限的教育资源条件下,人均教育资源占有量不可能快速增长。
2008-10-23 16:12:46
翟振武:
中国人口规模在经历了急速扩张后,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不仅人口增长率不断下降,在人口基数不断扩大的条件下,人口规模的净增量也逐年缩小。20世纪70年代初,人口出生数高达2700万,人口净增量每年高达2000万以上,而到现在,每年出生人数降到1600万人左右,人口年净增量已经降到700万—800万左右。从大规模计划生育工作开展以来,中国累计少生 了4亿多人口。人口规模的这种减速增长,既大幅度减轻了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人口压力,又有效大幅度的提高了中国年轻一代人均教育资源的占有量。一百多年来无数政治家和学者忧心忡忡的人口规模过大,人口总量过剩的"天大难题"终于获得了相当程度的缓解,这是包括马寅初在内的无数关心中国发展的仁人志士们的多年梦想。20世纪后20年中国人口规模增长过程的这种变化,为中国最终摆脱人口规模过大的沉重包袱,顺利实现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8-10-23 16:13:01
翟振武:
第三,对于世界人口的发展而言,中国人口从高速增长到低速增长转变的历史过程,既为世界人口转变提供了新的模式和经验,也为缓解世界人口过快增长的局面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它的人口状况和发展,对世界人口的状况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重大意义。在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对人口规模发展进行自觉主动的调整,这是一场伟大的社会工程,也是一场前无古人的社会试验。正如一位外国学者所说,这场试验如果成功,世界将从中收益;这场试验如果失败,世界也将为之付出代价。
2008-10-23 16:13:15
翟振武:
让人欣喜的是,30年的实践证明,控制人口规模过快增长的这项伟大工程取得了令人满意的预期效果。世界人口增长速度近20年不断下降,其中中国人口规模增长速度的大幅下降是重要原因之一。另一方面,中国对人口规模进行调控的实践和经验,为世界其它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新的模式和道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许多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人口增长速度过快、人口规模过大而严重阻碍经济发展的重大难题,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始终是各国政治家的一块"心病"。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不仅错综复杂,而且没有任何前人的经验可以借鉴。各国基本上要靠自己来摸索解决人口问题的道路。中国的人口规模世界第一,在解决问题的难度上世界没有国家可以与之相比。中国在20世纪后30年成功解决人口规模过快增长的做法,可能很多发展中国家无法模仿,但是,中国的成功实践至少向发展中国家展示了解决人口问题的一种新的可能性和新的模式。无论是在人口理论上和人口实践上,中国的模式都是一个巨大的创新,一个巨大的贡献。
2008-10-23 16:13:30
翟振武: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国人口规模经历了由盲目急剧增长向减速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几十年其实只是历史上很短的一段时间,在人口发展史上更是一瞬间,而中国人口大起大落的艰难历程,让中国人口走完了其它国家上百年,甚至几百年才走完的道路。虽然中国人口规模的增长在21世纪前30年还不会停止,但它增长的速度却会沿着20世纪90年代所形成的越来越慢的趋势发展下去。到2035年左右,中国人口将实现零增长,并逐渐进入负增长阶段,那将是中国人口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届时中国人口的总规模可能不再成为世界第一,但是,中国人口规模由"世界最大"向"不是世界最大"变化的历史轨迹却将作为世界人口史上最重要,甚至最辉煌的篇章之一而载入历史史册。
谢谢大家。
2008-10-23 16:13:44
高全立:
下面请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原新教授发表主题演讲,题目是《改善出生性别结构、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大家欢迎。
2008-10-23 16:13:57
原新: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我报告的题目是《改善出生性别结构、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的长期持续偏高,既是一个严峻的人口问题,更是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将产生直接和深刻的影响,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适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取得积极进展。但是,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综合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仅仅依靠某一两个部门难以从根本上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继续升高的态势。目前,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形势十分严峻,任务非常艰巨。
2008-10-23 16:14:47
原新:
一、出生性别结构长期严重失衡
出生人口性别比是衡量出生性别结构的重要指标。在自然情况下,出生人口性别比正常范围为103-107。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显示,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高达118.58。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基本形势如下所述。
(一)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且持续升高
1982年人口普查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8.47,出生性别结构开始失衡;之后,出生人口性别比一直快速持续上升,1990年升至111.14,2000年达到116.86,2005年进一步攀升至118.58。
2008-10-23 16:15:12
原新:
(二)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蔓延全国
1982年人口普查,只有18个省份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覆盖人口78.58%,但是,没有一个省份出生人口性别比超过115。2000年,除内蒙古、黑龙江、贵州、青海、宁夏、新疆和西藏等7省份出生人口性别比基本正常外,其它省份的出生人口性别比都高出正常范围。2005年,除西藏外的所有省份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均偏高,其中,有3个省超过130,8个省达到了120-130。
2008-10-23 16:15:33
原新:
(三)出生人口性别比随孩次而攀升
历次人口普查和人口抽样调查资料均显示了一个规律:孩次越高,出生人口性别比越高。2005年出生人口中,第一孩的出生性别比为108.41,虽然偏高,但程度较低;第二孩升高到143.22,严重偏高;第三孩及以上孩次的出生性别比更高,达到了152.88,严重偏离正常值。显然,多胎生育存在人为选择孩子性别的现象。
2008-10-23 16:15:49
原新:
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是具有男孩偏好国家或地区在生育率下降过程中的普遍现象。中国的特殊性在于生育人口规模十分庞大,男孩偏好的文化价值观念根深蒂厚,特别是城市化过程中生育人口流动性的增强,生育行为的监管十分困难,促成了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升高,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出生性别结构失衡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2008-10-23 16:16:17
原新:
二、出生性别结构失衡的主要问题
出生性别结构失衡给中国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带来的影响是全面的、结构性的,也是深刻的和长远的。从人口变动的角度看,出生性别结构失衡将带来如下主要问题。
(一)对女性生存权利的侵害
坚持男女平等,保护妇女儿童权益是中国构建社会公共政策体系的核心价值观之一,是党和政府一贯坚持的政治方针,攸关社会安全和社会和谐。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且持续升高的最直接表现就是女性出生人口相对于男性出生人口的不平衡以及低龄女童非正常的高死亡率水平,是对女性生命权和生存权的侵害,是对人类生命和生活质量的损害。
2008-10-23 16:16:24
原新:
(二)难以逆转的社会经济后果
女性是直接的生育者,肩负人类繁衍生息和永续发展的重任。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女性数量减少,必然导致出生率水平下降,进一步减少人口总量和适龄劳动人口规模,并加速人口老龄化进程,影响人口长期持续发展,对社会经济系统的冲击是全方位的。
2008-10-23 16:16:46
原新:
一是造成农村经济欠发达地区男性择偶困难,破坏现有以家庭为主的生产方式,阻碍当地经济发展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加重社会养老经济负担。二是男性多余会增强劳动力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加剧女性就业难度;某些行业和职业中可能出现女性就业人口缺乏而要男性替代的现象;男性就业岗位会因为男性过多而饱和,由此产生的劳动力过剩会引发就业市场更加激烈的恶性竞争。三是女性婚龄人口严重短缺,将造成"婚姻挤压"现象。同时,单身男性剧增,会危及婚姻和家庭稳定,引发色情业、拐卖妇女、买卖婚姻等问题,危害社会稳定。四是妇女地位问题,没有生育男孩妇女的社会和家庭地位会受到威胁,而通过性别鉴定和人工终止妊娠或通过超生方式得到男孩的妇女,也并未因此从重男轻女的传统枷锁下彻底解放,进一步强化了性别歧视。总之,我们必须对这些问题保持清醒的认识。
2008-10-23 16:17:15
原新:
(三)危害具有长期性
人口问题的表现具有明显的滞后性,现在呈现的人口问题是以往播种的结果。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是一种人口现象,有其自身演变的规律性,扭转其发展方向,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
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文化基础,是传统的重男轻女观念;生育政策基础,是自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晚、稀、少"生育政策,逐渐紧缩到1980年开始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限制了家庭的生育数量,失去了靠自然多生达到生育男孩的机会;社会经济基础,是农村以"包产"、"包干"为主导的小农经济体系,城镇以具有强烈家族经济特征的乡镇企业、私有经济和民营经济的大发展,男孩的劳动力供给和家族财富传承功能被彰显放大;技术基础,是B超等现代医疗技术广泛普及,为非法的胎儿性别选择提供了保障。这些要素的组合共同促成了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升高的现实。可以预见,所有这些要素并不会在短期内发生根本性改变。要想从根本上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需要做长期的艰苦卓绝的努力,要高瞻远瞩。
2008-10-23 16:17:44
原新:
中国出生性别结构失衡是一个严峻的客观现实,由此所引发的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还将进一步加剧。事实上,中国的出生性别结构失衡是和生育率快速下降、速成人口转变同步爆发的,来势凶猛。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艰苦卓绝的长期努力。中国出生性别结构失衡对社会经济生活带来巨大的冲击,解决不好,将会危及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政治稳定。
2008-10-23 16:18:11
原新:
三、改善出生性别结构的行动
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和改善出生性别结构是政府和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关系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中国在改善出生性别结构的行动中,主要从促进社会性别平等和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问题专项活动两个方面大力推进,在政府层面和公民社会层面平行展开。政府主要通过采取各种法规和政策措施来提高妇女地位、促进性别平等;公民社会则主要在政府的协调下参与各项社会活动,充分发挥自身在促进性别平等活动中的作用。
2008-10-23 16:18:40
原新:
(一)促进社会性别平等行动
第一,政府层面的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男女平等就一直是中国政府在生活生产领域长期坚持的基本原则,1995年,这个原则进一步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并与世界妇女大会通过的《北京宣言》"社会性别意识主流化"理念相融合,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法律上,已经形成了以《宪法》为基础,以《妇女权益保障法》为主体,包括国家各种单行法律法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各部门行政法规在内的一整套保护妇女权益和促进男女平等的法律体系。政治上,积极探索促进妇女参与民主化进程的途径,如完善法律体系建设,促进妇女参政;制定专门政策、规划和纲要,向提高妇女参政水平倾斜。经济上,促进妇女就业和维护妇女的劳动权益,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机会,共享社会经济资源和社会发展成果。教育上,用法律保障妇女受教育的平等权利,通过扫盲、"希望工程"、"春蕾计划"、职业培训等方式提高妇女受教育水平。健康上,把妇女健康放在促进性别平等的优先位置,同时,开展优质服务、生殖健康、知情选择、艾滋病防治等一系列活动促进妇女健康,提高妇女的预期寿命。在反暴力方面,立法防治对妇女的暴力和犯罪,坚决反对和打击家庭暴力、拐卖和收买妇女儿童、买卖和包办婚姻等,为遭受家庭暴力的妇女提供服务。
2008-10-23 16:19:13
原新:
第二,公民社会层面的努力。改革开放以来,以各种社会组织为载体的相对独立的公民社会迅速崛起,并逐渐在社会管理和服务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在中国性别平等领域相对活跃的非政府组织有三类:一是国际组织。以1995年世界妇女大会为契机,联合国机构、福特基金等国际组织开始进入到中国妇女及社会发展领域,引入社会性别平等理念,与政府和民间组织在促进性别平等方面进行了创新性、持续性合作。二是各级妇女联合会、人口与计划生育协会、共青团等社会团体成为链接政府与公民社会的桥梁,在促进性别平等方面卓有成效。三是各类研究型、服务型、联谊型和综合型等民间组织,如高等院校的女性研究中心、反对家庭暴力网络、法律援助中心、农家女文化发展中心等,通常专注于某一问题和领域,为促进中国性别平等做出了积极贡献。
政府和公民社会在促进性别平等方面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尽管初衷并不是为了直接治理出生性别结构失衡,但客观上却起到了改善女孩生存环境和抑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作用。
2008-10-23 16:19:45
原新:
(二)治理出生性别结构失衡专项行动
这是针对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采取的专项治理行动,主要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公共政策治理,二是开展关爱女孩行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
第一,公共政策治理。以严肃查处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非医学需要的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即"两非")为核心内容。政府自1986年开始,即采取公共政策措施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查处"两非"的法律法规,内容包括严禁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手术,处方管理终止妊娠药品和促排卵药品,严禁溺弃、残害女婴和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的犯罪活动以及歧视、虐待生育女婴妇女等违法行为等。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明确把"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列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五大任务之一,在国家层面上进一步开展"关爱女孩行动"、"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推动"幸福工程"、"春蕾计划"等社会公益活动。
2008-10-23 16:19:59
原新:
第二,开展关爱女孩行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目前,已经走过了自主探索和国家试点两个阶段,正在向深化扩展阶段迈进。1996-1999年,在国家计生委宣教司、安徽省人口计生委、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对中国儿童生存性别差异的现状、原因及其产生机制、政策意义等进行了为期三年的深入研究,并在安徽巢湖建立了"改善女孩生活环境实验区",在宣传倡导、生育健康培训和社区活动等方面进行了成功的自主探索。2003-2006年,国家人口计生委在出生人口性别比超过110的24省(自治区、直辖市)选择了24个县(市、区)开展了国家层面"关爱女孩行动"试点工作,目标是针对女孩生存问题进行干预和治理,并总结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的经验和模式,向全国推广。经过3年的努力,试点探索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试点地区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呈明显下降趋势,并形成了一套有效的工作模式,女孩和妇女的生存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2008-10-23 16:20:19
原新:
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口计生委等部门《关于广泛开展关爱女孩行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行动计划》(国办发[2005]59号,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标志着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工作进入了扩展深化阶段。这个阶段的宗旨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以维护妇女和女孩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等基本权利和权益为目标,通过建立行为约束机制、利益导向机制和制度创新机制,改善女孩生存环境,使出生人口性别比逐渐趋于正常,促进性别平等,构建和谐社会,为中国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的人口环境。
2008-10-23 16:20:41
原新:
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取得初步成果。主要表现在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速度已经明显减缓,1995-2000年与2000-2005年比较,出生人口性别比从5年升高2.52降低到0.57;与此同时,2005年二孩和三孩及以上孩次的出生人口性别比水平分别比2000年下降了8.70和6.52。
2008-10-23 16:21:03
原新:
人口现象是长周期事件,在出生人口性别比问题上采取的任何决策,必须在解决当前问题的同时,为长远的人口社会经济后果做充分的准备。中国应对出生性别失衡各种挑战的制度、经济和社会基础还比较薄弱。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将长期伴随中国的社会发展,这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综合治理出生性别结构失衡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
2008-10-23 16:22:15
原新:
四、治理出生性别结构失衡任重道远
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综合治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参与,多部门齐抓共管。
(一)治理出生性别结构失衡的挑战
目前中国女孩生存状况和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并没有根本性改观,社会性别平等尚需努力。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综合治理工作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刑法》中没有追究"两非"行为刑事责任的条款,依靠行政手段查处"两非"不仅行政成本过高,而且易导致与"以人为本、依法行政"的理念相悖;部门协调机制落实不到位,相关部门对综合治理工作具有"共识",但"共为"不足;区域协作格局没有真正形成,特别是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的区域合作机制有待健全。
2008-10-23 16:22:22
原新:
第二,相关法律、政策中缺乏社会性别视角。保护妇女权利和权益的条款有缺位现象;法律政策条款中的相关规定缺乏可操作性;法律和政策规定在执行中由于文化制度因素的作用而发生扭曲;看似平等的条件实际上对男性更为有利。
第三,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为男孩偏好的生育文化提供了制度性基础。农村的社会保障,除比较完善的三无人员"五保"供养制度外,养老保险、低保、计划生育户奖励扶助、新型合作医疗等制度建设,与广大农村群众的需求相比还有非常大的差距。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家庭养老依然是主流,这进一步强化了养儿防老的观念以及中国传统生育文化中的男孩偏好。
第四,妇女总体社会地位仍然有待提高。妇女的政治参与程度和水平偏低,进展缓慢,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性别平等的发展进程;妇女平等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机会不足,行业、职业和收入的性别隔离现象仍然十分严重。
2008-10-23 16:23:26
原新:
(二)统筹协作治理出生性别结构失衡
为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势头并最终使其恢复正常,全社会要在两个方面进行坚持不懈的努力:一是普及社会性别意识,致力于改善女孩生存环境,提高妇女地位,促进妇女发展,实现性别平等;二是继续深入开展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专项治理活动。
2008-10-23 16:24:07
原新:
1、在社会公共政策领域普及社会性别意识。
(1)完善和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在农村实现从家庭养老到社会养老的转变,改变男孩偏好产生和繁衍的制度性基础。与国家目前大力推行的社会保障体系改革相结合,在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中分阶段、分步骤地体现社会性别视角。根据普惠和优惠相结合原则,建立向计划生育女孩户家庭倾斜的农村个人养老储蓄帐户。在普遍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基础上,向农村计划生育女孩户家庭提供医疗补贴。
2008-10-23 16:24:21
原新:
(2)将性别平等理念贯穿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采取综合手段提高妇女地位。制定统一的社会性别公平国家政策框架,为不同部门制定详细的政策提供指导。在提高妇女政治地位方面,以社会性别视角重新审视现有的妇女参政制度,制定适用于不同层次的完善而具有操作化的妇女参政政策。
(3)在提高妇女的经济地位方面,制定面向妇女的就业措施。在企业实行"男女平等工作机会"认证制度。利用新农村建设契机,将扶持妇女发展的内容纳入到国家整体规划之中,通过咨询、培训等方式为妇女提供各种经济发展项目支持,并提供银行贷款、小额信贷帮助妇女筹措项目资金。
2008-10-23 16:24:38
原新:
2、深入开展治理出生性别结构失衡专项行动。
(1)深入开展关爱女孩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行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标本兼治的综合治理新局面。建立部门协调机制,以中央层面的协调带动地方层面的协调,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力"的综合治理格局。在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和人口计生综合改革的框架下,通过加强高层倡导,贯彻落实《行动计划》精神,兼职成员单位和非政府组织、企业等公民社会代表共同研究出台合作协调机制建设的各项措施,明确各合作主体的职责和权力,以中央层面的协调带动和促进地方层面的协调,建立地方"一把手"负总责的组织领导机制,形成共识,达成共为。
2008-10-23 16:24:56
原新:
(2)秉承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的原则。针对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程度不同的区域,因地制宜,从行为约束机制、利益导向机制和制度创新机制三个方面分类指导,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制定具有地区特色的治理方案。既要抓好重点区域和人群的综合治理工作,也要对目前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不很突出的区域做好监测,预防这些地区出生人口性别比出现新的升高现象。
2008-10-23 16:25:34
原新:
(3)加强国家和地方立法,推动生育政策适度调整。一是在刑法中增加"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罪"和"非医学需要的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罪"条款,依法行政,严肃查处"两非"。二是积极推动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修订工作,尽快取消生育间隔,以此限制以生育间隔不到为由的非医学需要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行为。
(4)以独女户和双女户为对象,优先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家庭社会保障制度。整合现有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以独女户和双女户为切入点,优先解决独女户和双女户家庭的社会保障问题。在全国范围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前,使独女户和双女户家庭优先实现基本养老、基本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的社会保障全覆盖。
2008-10-23 16:25:49
原新:
社会由男人和女人共同组成,两性结构的均衡是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前提。中国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期,出生性别结构失衡本身以及所带来的问题,将在未来更加复杂多变的人口背景下不断升级,需要我们切实行动起来,把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作为系统工程纳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总体规划,创新公共政策体系,采取综合的有力措施,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基本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态势。同时,采取相关政策措施,动员社会各方面广泛参与,改善人口性别结构,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创造尽可能好的人口条件。
谢谢大家。
2008-10-23 16:26:04
高全立:
谢谢原新教授。下面请国家人口计生委政策法规司于学军司长发表主题演讲,题目是《完善服务管理体制、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大家欢迎。
2008-10-23 16:26:17
于学军: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大家好!我来做本次论坛的最后一篇发言。我发言的题目是《推动人口流动服务和管理体制创新促进城乡科学发展》。
2008-10-23 16:26:40
于学军:
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始于农村,也率先从农村取得突破。以农业生产责任制,特别是联产承包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使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大增,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解放了农村生产力,释放出数以亿计的剩余劳动力。而随后启动的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大大增强了城市经济活力,形成了对劳动力强大的拉力。在农村"推力"和城市"拉力"的双重作用下,劳动力开始向城市聚集。然而,由于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与其他制度的改革没有同步进行,特别是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使农民进城遇到了阻力。于是,数以亿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推力、拉力、阻力的多重力量作用下,亦工亦农,徘徊不定,不得不漂流于城市和农村之间,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流动人口。
2008-10-23 16:28:01
于学军:
一、流动人口的现状及特点
(一)流动人口数量庞大。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显示,人户分离人口为14439万,其中,跨省流动4242万人。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显示,全国人口中,流动人口为14735万人,其中,跨省流动人口4779万人。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流动人口增加296万人,跨省流动人口增加537万人。
另据国家统计局2008年2月公布的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显示,2006年全国农村总劳动力资源为5.31亿人,其中外出从业劳动力1.32亿人,男劳动力8434万人,占总量的64%,女劳动力4747万人,占总量的36%。
公安部治安管理局《2007年全国暂住人口统计资料汇编》统计结果显示,2007年,全国公安机关登记的暂住人口突破了1亿,达到了10441万。其中,男性6030万,占总量的58%,女性4411万,占总量的42%。
2008-10-23 16:28:15
于学军:
国家人口计生委2006年,人口计生委开始试验统计流动人口有关信息,2007年开始正式统计。统计结果是:2007年,全国流动育龄妇女总量为5599.5万人。其中,已婚育龄妇女为3162.1万人,跨省流动育龄妇女占56%,总数为3135.4万人;省内流动育龄妇女占44%,总数为2464.1万人。
从上述统计信息看,尽管统计口径不一致,但是中国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的趋势是明确的。从改革开放之初的几百万人,到1984年的2000万,又到1995年的8000万,再到目前的1.5亿左右。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决定今后流动人口还会继续增长。按着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划,2020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将达到60%的水平,即城市人口将从目前的5.8亿增加到8.5亿,净增加2.7亿,每年平均增加2200万左右。
2008-10-23 16:29:19
于学军:
(二)流动人口分布集聚。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结果,跨乡流动6个月以上的人口总量居前10位的省份分别是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福建、上海、辽宁、四川、北京、河北。这10个省市区占全国流动人口总量的大约63.3%。
2007年跨省流入育龄妇女数量居全国前六位的省(市)依次为:广东、浙江、江苏、上海、福建、北京。上述6省(市)跨省流入育龄妇女之和为2119.8万人,占全国总数的80.3%。
跨省流出育龄妇女数量居全国前六位的省份依次为:安徽、四川、湖北、河南、湖南、江西。上述6省跨省流出育龄妇女之和为2092.8万人,占全国总数的66.7%。
2008-10-23 16:29:35
于学军:
(三)流动人口的主体是育龄青壮年。年龄集聚,结构轻。在流动人口中,"80后"、"90后"是主体。15-30岁占70%,35岁以下占80%。以此推算,在全国1.4亿流动人口中,15-30岁的大约为有1亿,35岁以下的大约为1.12亿。近年来,流动已婚育龄妇女比例逐年提高,已接近流动人口的30%。流动人口的主体是处在生育旺盛期的育龄人口,他们对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服务有巨大的需求,要求我们关注他们的性和生殖健康需求、管理和服务,是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管理和服务的重点目标人群。
2008-10-23 16:29:52
于学军:
(四)流动人口以务工经商为主。人口流动的原因有多种,普查结果的分析表明,社会经济因素是导致人口跨省流动的主要原因,而务工经商又是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其中农民工是主体,占80以上。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结果,在全部跨省流动人口中,79.0%是以务工经商、工作调动、分配录用等经济原因为主,只有21.0%是由于婚嫁、随迁家属、投亲靠友等生活原因造成的流动。同样,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也显示,因为务工经商、工作调动、分配录用而流动的占74.73%。而据公安部的统计,从事务工、务农、经商和服务的暂住人口占87.97%。因此,流动人口中的绝大多数是为生存和发展,绝不是"盲流",也不是"超生游击队"。
2008-10-23 16:30:06
于学军:
(五)流动人口开始呈现出"不流动"现象。跨省流出的时间逐渐加长。从下表中可以看到,多数跨省流动人口在流入地居住的时间在一年以上,成为流入地的常住人口,仅有三分之一在流入地居住不满一年。许多流动人口已经不再频繁流动,而是逐步融入居住地,成为现居住地常住人口。特别是流动人口的第二代,不认为自己是流动人口,有的甚至没有回过户籍地,不了解家乡的情况,完全与现居住地的文化融合。这就要求政府在各项工作中,充分考虑到这部分人的情况。
2008-10-23 16:30:23
于学军:
对比1990和2000年两次人口普查结果后发现,在有流动人口的家庭户中,户主与配偶均为流动人口的比例从1990年的7.44%上升到2000年的46.06%。这说明,近年来,流动人口举家迁居城市或在城市长期定居的比重越来越大,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已经成为流入地的"新居民"。流动的人口已经不再频繁流动,越来越多的农民逐步脱离农业,逐步融入居住地,成为现居住地常住人口。因此,政府对这部分人不能视而不见,而应该一视同仁,才可能避免在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出现"城市病"。
2008-10-23 16:30:38
于学军:
(六)流动人口的生殖健康水平亟待提高。流动人口绝大部分来自农村,与城里人相比,他们的教育水平、劳动技能、生活条件、保健意识等各方面都处于弱势地位。从公共卫生的角度看,流动人口也是疾病,特别是传染性疾病感染和传播的重点人群。近年来的调查结果显示,流动育龄妇女住院分娩、婚前检查、妇女病普查率均低于户籍人口,而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则高于户籍人口。流动人口是性病和艾滋病的易感和高发人群。因此,如何向流动人口提供有效的生殖健康服务成为目前有关政府部门面临的重要课题。
2008-10-23 16:30:58
于学军:
(七)流动人口是城市中的弱势群体。流动人口大多分布在城乡结合部或者"城中村",形成低层次经济圈和生活链。由于现有户籍制度与城市各项政策的影响,即便在同一区域中流动人口与城市居民也形成相对隔离的两个群体,在经济利益、社会交往上形成两个互不相同的体系,造成心理与文化上的隔离与互不认同。所以,如何增强政府管理的有效性和公共服务的可及性,促进流动人口和户籍人口的融合就成为做好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的关键。此外,流动人口以非正规就业为主,收入偏低。与城市非农业户籍的人口相比,流动人口,特别是农民工一般是在工资较低、工作条件差、就业不稳定、无医疗保险、无社会保障、无升迁机会的城市非正规部门就业。在某种程度上说,流动人口是弱势群体,需要特殊的保护。
2008-10-23 16:31:43
于学军:
(八)流动人口中的"三留守"现象突出。农村大量青壮年进城务工,留在农村的多数是妇女、孩子和老人,形成了特殊的"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和"留守妇女"现象。留守的父母缺少依赖,留守的孩子缺少关怀,留守的配偶缺少情爱,已经成为农村社会发展和稳定的突出问题。此外,一些有水平、有头脑、有能力的青壮年人口纷纷外出打工,谋求发展,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大量的农民外出,使得土地荒芜现象严重,造成资源浪费。因此,我们在强调流入地管理和服务的同时,流出地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也有重大责任。
2008-10-23 16:32:09
于学军:
以上仅仅从一些方面讨论了流动人口的现状和特点。流动人口在其他方面,例如,文化、心理、性格、习惯、网络等都有鲜明的特点,在此不一一讨论。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民工潮"至今已20多年了。人口流动加速了信息流、资金流、文化流的传递,沟通了城乡社会经济联系,推动了城镇化的进程。与此同时,流动人口的规模由小到大,由个人流动到家庭流动,由短期流动到长期流动,由近距离流动到跨省流动,不断改变的人口流动形态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不同的人口、社会、经济等多方面的现象和问题,不断地冲击着传统的制度框架,对公共管理与服务部门提出了新的要求。
2008-10-23 16:33:05
于学军:
二、做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重要意义
我国人口流动规模庞大,改变了传统的人口格局。流动人口问题表面看,是人口在空间分布上的变化,是个人口自身的发展问题。事实上,流动人口问题的背后是个人和家庭的发展问题,是城乡统筹和谐发展问题,是社会稳定、公平正义和国家安全问题。因此,做好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实现人口有序流动和合理布局,是个如何实现科学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必须切实抓好:
2008-10-23 16:33:23
于学军:
(一)做好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我国流动人口以农民工为主体,规模庞大、分布广泛,解决好流动人口问题事关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如果新移民不能与当地居民融合、和谐,将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因此,做好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尊重其主人翁地位,维护其合法权益,促进其同当地居民和睦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具体举措。
2008-10-23 16:33:45
于学军:
(二)做好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流动人口,特别是农民工是我国经济建设中一支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变革的巨大力量。流动人口分布在国民经济各个行业,在加工制造业、建筑业、采掘业及环卫、家政、餐饮等服务业中已占从业人员半数以上,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目前,流动人口作为城市的劳动人口创造了中国GDP的20%左右。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能保持高增长,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流动人口带来的劳动力比较优势。与此同时,流动人口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流入地经济发展与劳动力相对不足的矛盾,为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正如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指出的:"进城就业的农民工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城市创造了财富、提供了税收"。如果没有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工业化、城市化的目标无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会受到影响。
2008-10-23 16:33:58
于学军:
(三)做好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要求。人口流动促进了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化进程,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发达地区带动落后地区的有效途径。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5%,农业创造的增加值却只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因此,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和人口。如果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出去,农村的发展将受到影响。农民进城务工是近年来农民增收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外出务工已经成为许多地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做好流动人口的服务和管理,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实现人口合理分布,缓解农村人口压力,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是贯彻落实国务院5号文件的具体举措。
2008-10-23 16:34:12
于学军:
(四)做好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是促进农民全面发展的需要。流动人口多数来自社会经济发展落后的农村地区,如何把农村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人口流动过程有如一所大学校,通过人口流动,在流动中提高了素质。无论他们留在城市,还是继续从事农业,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开阔了眼界,更新了观念,适应城市和工业文明,适应现代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受到了教育,增加了收入,提高了素质,提高生存和发展能力,培养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
2008-10-23 16:34:29
于学军:
(五)做好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是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必然要求。流动人口事关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合理分布,保障人口安全,促进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本强国转变战略目标的实现,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重要任务之一。各地统计显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是薄弱环节。一是流动人口违法生育现象突出,约占违法生育总量的60%-80%;二是流动人口出生人口性别比大大高于户籍人口,推动了全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升高;三是流动人口缺乏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知识和意识,生存条件差,出生婴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明显高于本地居民;四是流动人口的基本权益没有得到有效保障,计划生育管理中的侵权行为依然存在,流动人口、农民工难以享受免费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相关的健康保健服务。因此,做好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是贯彻落实中央《决定》,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具体举措。
2008-10-23 16:34:40
于学军:
总之,引导人口合理有序的流动是按照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是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缓解农村人口压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是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需要;是促进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改变农村人口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也是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需要。因此,必须站在全局高度,深刻认识做好人口流动服务和管理的重要意义。
2008-10-23 16:34:55
于学军:
三、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在做好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的作为
中国自1980年开始实行比较严格的全国性计划生育政策,始终面临如何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难题。因此,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较早地关注到流动人口给计划生育工作带来的挑战。为了破解这个难题,各级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及其广大基层干部在计划生育的实际工作中,不断探索适应新形势要求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机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2008-10-23 16:35:21
于学军:
(一)研究制定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初步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法规体系。早在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计生委发布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办法》。1998年,经修订、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再次以国务院行政法规的形式发布。这也是迄今为止各部门中唯一一部关于流动人口的国务院行政法规。2001年《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确立了"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由其户籍所在地和现居住地的人民政府共同负责管理,以现居住地为主"的原则,为依法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2003年制定出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若干意见》,确立以人为本、依法维权、管理与服务相结合的工作发展思路。这些管理规章的颁布实施,为全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和工作规范,对促进人口流动,满足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的需求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008-10-23 16:35:39
于学军:
(二)积极推动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制机制,促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综合治理。2004年第一次召开了全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会议,总结推广浙江省宁波市流动人口"属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务"的成功经验,推动各地建立以现居住地管理为主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机制。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要求建立统一管理,优质服务的新体制。近年来,各地紧紧依托党委、政府,充分发挥各级综治委和农民工办职能作用,深化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体制改革,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城市公共管理服务体系,创新完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制机制,积极促进综合治理,形成了多种服务管理模式,强化了政府公共服务和管理的职能。
2008-10-23 16:35:53
于学军:
(三)机构不断健全,服务网络不断拓展。随着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任务的加重,大多数省级人口计生部门已增设了流动人口管理机构,截止目前,全国已有24个省(区、市)人口计生委成立了独立的流动人口处或事业管理单位。《国家人口计生委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已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于2008年7月10日正式印发。 根据国务院批复国家人口计生委的"三定"规定,国家人口计生委增设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司,主要职能是:研究提出促进人口有序流动、合理分布的政策建议;拟订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规划;研究规范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制度;指导地方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共享和公共服务工作机制。
2008-10-23 16:36:12
于学军:
(四)通过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推动区域协作。2003年,建成了"全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交换平台",确立以信息引导服务和管理的工作思路,初步实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户籍地与现居住地之间的异地交换和共享,提升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的水平,推进了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体制和工作机制的创新,已经成为流入地和流出地对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的有效载体。近几年,在这方面又有新进展。各地依托育龄妇女信息系统(WIS),建立和完善流动育龄妇女管理服务信息系统。积极通过区域协作,开展跨地区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交换试点工作。逐步实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互联互通、适时变动、异地查询、区域协作等多项功能。
2008-10-23 16:36:24
于学军:
(五)通过 "双向考核",推进全国"一盘棋"。几年的实践证明,除了宏观体制的问题外,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中,很多地方存在"只闻口号,不见行动"的问题,特别是流出地和流入地责任不落实是突出的问题。2007年7月,国家人口计生委在深圳召开了全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一盘棋"工作座谈会,随后下发了《人口计生委关于促进形成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全国"一盘棋"格局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检查评估指标(试行)》(以下简称《指标》),引起了各地的高度重视。近期信息显示,流入地与流出地的联系和信息沟通更加主动,区域协作更加深入。
2008-10-23 16:37:03
于学军: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精神,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围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这篇大文章,转变观念、积极探索,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然而,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还有很多困难,是目前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难点问题,是各地党委、政府以及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普遍关注的、反映问题较多、矛盾突出的难点工作,也是计划生育的薄弱环节。
2008-10-23 16:37:17
于学军:
四、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面临的挑战
人口流动现象具有复杂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是我国户籍管理制度、劳动就业制度以及社会保障制度与现代化、市场化和城市化冲突的结果和表现,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民工潮"至今已近20年。期间,人口流动的规模由小到大,由个人流动到家庭流动,由短期流动到长期流动,由近距离流动到跨省流动,不断改变的人口流动形态带来不同的人口现象和人口问题,不断地冲击着传统的制度框架,对社会治安、劳动保障、计划生育、基础教育等公共管理与服务的职责部门提出了新的挑战。概括地说,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2008-10-23 16:37:39
于学军:
(一)制度层面还存在二元性。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制度改革先行,而其他许多制度层面的改革没能统筹、系统、协调地进行,已经逐步成为人口流动的阻力。最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户籍制度至今没有突破。中国许多制度是与户籍制度挂钩的,没有城市户口,就失去很多城市居民待遇的"资格"。比如,子女入学问题、享受最低保障问题,等等;二是土地制度,农民只有土地经营权,没有所有权,不能买卖,农忙时,还要经营;三是社会保障制度,农村居民流动到城市享受不到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方面的社会保险制度待遇。而且,跨城乡、跨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还没有衔接好。例如,在没有实现全国统筹的情况下,社会养老保险异地转移的问题还没有解决。此外,诸如劳动就业制度、人事制度、教育制度、财政制度、住房制度、生育制度等等,都还存在城乡二元的特点,是人口流动的制度性障碍。
2008-10-23 16:38:00
于学军:
(二)体制层面还存在分割性。目前,我国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主要有"两条线":一条线是公安系统牵头的服务和管理:针对城市中流动人口犯罪比例大幅度上升, 1997年4月,经中央批准,中央综治委成立流动人口治安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指导、协调全国流动人口治安管理工作。另一条线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牵头的服务和为管理:2006年3月,针对占流动人口85%的农民工面临的问题,出台了《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5号)。同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了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负责联席会议的日常工作,由劳动保障部负责。
2008-10-23 16:38:17
于学军:
问题在于,无论是中央综治委成立流动人口治安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还是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都是靠一年的几次会议推动工作,而中央和地方大多数地区都没有权威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领导协调机构,没有专门办事机构,部门职责不明确,工作人员无编制,统筹协调难度大,许多基础性工作没办法做,许多源头上的问题无力研究解决。由于"上行下效"的影响,各地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机构不健全,部门分散,人员不集中。近些年,虽然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创造了一些新的服务管理模式,但由于体制的制约,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仍面临重重困难。
2008-10-23 16:38:32
于学军:
(三)政策层面还存在冲突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要求,建立统一管理,优质服务的新体制,将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近年来,尽管地方政府试图建立"政府主导,统筹协调,部门配合,齐抓共管"的一盘棋格局,但是由于国家层面没有权威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领导协调机构,没有专门办事机构,部门职责不明确,因此,部门之间信息不对称,加之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导致政府各部门服务和管理没能形成合力,出台的相关政策有些重叠,甚至互相"制肘",而有些政策则是空白,弱化了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同时增加了部门协调的难度。
2008-10-23 16:38:45
于学军:
(四)服务和管理缺乏制度性的保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建立流动人口、农民工服务和管理工作的经费保障机制,将涉及劳动就业、计划生育、子女教育、治安管理等有关经费,纳入正常的财政预算支出范围。但是,因为中央财政预算没有示范作用,地方没能很好执行这一规定,许多地方没有合理核定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成本,没有将此项经费纳入或足额纳入正常的财政预算支出范围,造成服务管理经费严重不足。在资源配置方面,也还是沿用户籍人口数进行核定,而没有充分考虑人口流动的因素。例如,避孕药具按照户籍人口数进行配置,流出地用不完,而流入地不够用,因此,无法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2008-10-23 16:38:59
于学军:
(五)统计口径不一致,数字不准的问题。目前,统计、公安、民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住房和城乡建设、人口和计划生育对流动人口的称呼不统一:总人口、户籍人口、常住人口、居住人口、实有人口、流动人口、外来人口、暂住人口等等,诸多的概念令人眼花缭乱,莫衷一是。而且,对于流动的时间、空间,统计对象的年龄、性别等多方面的统计口径不一致,导致各部门的数据无法对接和比较。
2008-10-23 16:39:11
于学军:
(六)各部门的公共资源不能充分共享的问题。目前,统计、公安、民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住房和城乡建设、人口和计划生育等许多部门都自己的统计系统、信息网络和机构队伍。由于没有统一规划,存在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的现象;由于没有信息共享机制,信息无法实现互通互联。而且,部门的服务和管理机构和网络也不能共享。上面有千条线,下面只有一根针,各个部门重复的、不协调的政策,给基层增加了负担,降低了效率,也导致服务和管理不到位,使流动人口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权益得不到维护。
2008-10-23 16:39:25
于学军:
从流出户籍地开始,直到能在城市安居乐业,流动人口有一个很长的需求链条,涉及方方面面。对其服务和管理既涉及流出地,也涉及流入地;既涉及中央政府,也涉及地方政府。近年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要求做好人口流动服务和管理,但由于认识的误区、制度的冲突、体制的障碍,使得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工作仍存在很多问题,迫切需要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站在改革开放的全局,建立和完善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新体制,使各项政策真正惠及流动人口。
2008-10-23 16:39:38
于学军:
五、做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几点思考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2002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02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第一次提出了针对农民进城务工的"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十六字方针。应该说,这就是国家对农民进城务工的总方针。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则第一次系统地、全面地对于流动人口,特别是农民工管理和服务工作做出了部署。2006年,《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国务院5号文件)又提出做好农民工工作的40字基本原则,也就是:公平对待、一视同仁,强化服务、完善管理,统筹规划、合理引导,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同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中央《决定》)将做好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工作列为新时期我国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五大主要任务之一。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工作。党中央、国务院有关精神为我们做好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指明了方向。为了进一步做好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提出如下建议:
2008-10-23 16:39:55
于学军:
(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发展,加快相关制度改革,推进城乡一体化。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如何贯彻落实这些基本精神和要求?从根本上,就是要按照统筹城市和农村的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原则,加快户籍、土地、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制度改革。其中,至关重要的是户籍制度改革。户籍制度表面看是个城镇和农村的户籍类型问题,但附加在其背后的是各种二元制度的集合。实质意义的户籍制度改革,会带动其他制度的改革,而如果户籍制度改革停留在换换户口本的表面,那么其他制度也不会有实质的进展。事实上,目前多数以户籍划分的城乡差别待遇已经名存实亡,只有几块坚冰尚未打破,只要统筹兼顾、设计合理、衔接有序,不会引发大的波动,相反,会大大促进人口城市化,促进城乡一体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2008-10-23 16:40:10
于学军:
(二)明确思路,统一各项社会经济政策的导向,共同促进人口城镇化,引导人口合理分布。2007年,我国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59379万人,占44.9%,这就是官方的城镇化水平。但是,仔细分析,我国城镇化水平具有一定的泡沫。2006年,在城镇居住的57706万人中,有城镇户口的只有42071万人,占32.53%。二者相差15635万人,11.37个百分点。为什么?因为在城镇居住但没有城镇户口的绝大多数是流动人口,正是中国的流动人口支撑着虚高的城镇化水平。即便是将流动人口都计入城镇人口,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也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50%。一直以来,就如何促进人口城镇化有两种观点:大城市优先论和小城镇优先论。但无论哪种观点,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要促进人口流动,加快农村人口的非农化。我国城镇化水平不高,既有中国的国情,要逐步提高,但也有政策冲突的原因。为什么农村人口在城市有"外人"的感受?为什么流动人口想留却留不下?为什么农村人口想在城市,又留恋农村的优惠政策?为什么会出现民工返乡的势头?为什么土地不够用,又有大量的弃耕现象?主要是政策导向模糊。因此,必须统一政策导向,让流动人口能在城镇留下。
2008-10-23 16:40:25
于学军:
(三)完善体制,建立国家层面的权威机构,统筹协调各项服务和管理政策。建国以来,我国一直实行户籍人口、流动人口"分立并行"的管理体制,各地政府服务管理的重点放在户籍人口身上。随着形势发展变化,这种"分立并行"、地区和部门之间缺乏协作配合的管理体制,日益显现出条块分割、多头管理、权责分散的弊端,难以适应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要求。因此,要加快要建立"统一管理,优质服务"的新体制,应在总结各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制改革的经验的基础上,首先在国家层面成立强有力的人口服务管理的综合协调机构,切实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的总体部署和综合协调,才能真正建立和完善流动人口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体系。
2008-10-23 16:40:52
于学军:
(四)规范概念,统一口径,完善统计制度。由于各个部门从各自的工作需要出发,对流动人口概念的界定不一,口径差异很大。例如,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口径:外地户籍,在现居住地居住半年以上;全国农业普查统计口径:农村户籍,十六岁以上有劳动能力,本乡以外,从业一个月以上;全国暂住人口统计口径:离开常住户口所在地、拟在暂住地居住一个月以上年满十六周岁;全国流动育龄妇女统计的口径:离开户籍地,跨县流动30日以上,从事务工、经商等活动的18-49周岁女性人口,包括农村户籍,也包括城镇户籍。此外,民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住房和城乡建设等部门针对流动人口的特殊人群也有自己的界定。如此,多种来源的数据无法比较,也导致服务和管理的缺位或交叉。因此,建议要从国家层面建立和完善流动人口的统计制度,规范流动人口的概念,统一界定流动人口的基本特征。
2008-10-23 16:41:11
于学军:
(五)投入保障,改革公共资源配置方式。相对于户籍人口来说,对于流动人口的服务和管理成本比较高,一方面是对其情况的了解需要投入,另一方面是流入地、流出地都需要投入。目前,国家对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投入保障机制尚未建立起来,财政预算没有规范的科目,地方政府对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的投入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因此,流动人口集中的地方服务和管理经费缺口较大。因此,建议由中央财政对流动人口相对集中、服务压力大的地方给予适当补助,并督促各地切实落实经费,保障管理到位,服务均等。与此同时,要改变公共资源按照户籍人口进行配置的做法,转而按照实有人口进行规划,配置资源。流动人口集中的地方,要加大公共事业的投入力度,加快公共设施的发展,提高人口吸纳能力,并按照一视同仁的原则,促进流动人口与本地居民融合,促进社会和谐及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2008-10-23 16:41:25
于学军:
(六)资源共享,促进"一盘棋"格局。随着流动人口的增加,各级政府都逐步意识到做好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的重要性,也都愿意做好这项工作,但由于缺乏协调和沟通,部门之间、流入地和流出地之间都从自己关注的角度开展工作,结果是资源浪费、效率降低,行政成本不低,但经常事与愿违,甚至互相抱怨。为此,必须由权威部门牵头,建立政府部门之间的资源共享机制。尤其是在社区层面,相关部门为流动人口办理经商、务工、购房、租房、社会保障等手续时,要实现服务和管理平台共享,部门之间要密切配合、互通信息。要按照"属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务"的原则,建立健全流入地和流出地责任落实的考核评估制度,促进"一盘棋"格局的形成。减少"应该管的看不见,看得见的管不了"的脱节现象。
2008-10-23 16:41:41
于学军:
(七)加强研究,澄清模糊认识。流动人口的大规模出现是近20年以来的现象,对此还很缺乏系统的研究,对许多问题还存在模糊的认识。比如,如何看待近年来流动人口的增长趋势?《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说:"全国人口中,流动人口为14735万人,其中,跨省流动人口4779万人。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流动人口增加296万人,跨省流动人口增加537万人"。如此推断,流动人口在2000-2005年的5年间只增加了296万,也就是平均每年只增加了60万人?这很容易给人误导,似乎流动人口增加的势头已经开始减弱。但是,如果按照公安部门统计的暂住人口数量,这些年流动人口似乎还在增加。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全国公安机关登记暂住人口分别为7801万、8673万、9520万、10441万。3年间净增2640万,每年平均增加880万。还比如,到底应该如何看待"民工荒"的问题?土地上还有多少劳动力?乡镇企业有多少劳动力?还剩余多少劳动力?未来20年劳动力供给总量是多少?再比如,到底应该如何认识流动人口中的"70%现象"?也就是说,如何看待性病艾滋病、违法生育、刑事犯罪等负面的行为有70%是发生在流动人口中?等等。如果中国的流动人口"底数不清、情况不明",会使得我们在认识有很多误区、对政府决策有很多误导、对流动人口有很多误会。如此,怎么能做好流动人口的服务和管理?为此,要加强研究,为科学决策提供可靠的支撑。
2008-10-23 16:49:36
于学军:
面对世界规模最大的流动人口,政府应该怎么服务和管理?我们并没有准备好,制度需要改革,体制需要创新,政策需要协同。我们感到流动人口问题棘手,是因为我们的服务和管理能力需要提高,而不能将责任归结为流动人口自身。人口流动确实提高了服务和管理的难度、复杂度。面对困难,政府不可被动应付,不能靠社会自我调节,更不可不作为。解铃还需系铃人,解决流动人口问题,必须靠政府出面调控。能不能解决好流动人口问题,是对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的一次检验。
谢谢大家。
2008-10-23 16:53:04
高全立:
下面请国家人口计生委副主任赵白鸽同志做闭幕致辞,大家欢迎。
2008-10-23 16:53:23
赵白鸽: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我们今天聆听了各位领导和嘉宾的主题发言,这不仅是对中国过去三十年改革开放人口发展历程的回顾,而且就人口发展的理论、目标、路径,和与之相关的法制建设、政府职能、公共服务以及人口自身发展的问题,对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和迁移等问题都进行了详尽的汇报。综合起来有下面五个问题。
2008-10-23 16:55:15
赵白鸽:
第一个问题,关于人口发展问题。长时间以来,对于人口,在很多人的概念当中,都把它仅仅局限在一个数量的概念。我们在讲成就的时候,是用一个数字,在讲人口计生委功能的时候,讲能够控制人口的数量。我们在谈很多公共服务工作的时候,甚至在讲网络的时候,可能相当多的倾向都是在对人口数量的表述,或者控制人口数量的表述上。通过今天总体的发言,有下面两个方面的共识,不仅新闻媒体,而且在我们的工作当中应该形成一个共识。
这个共识就是人口的问题是一个发展的问题,它不仅仅是一个数量的问题,它是一个发展的问题。今天提出了“人口发展是人的发展的集合”,这个问题是翟教授提出来的,这个观点是对的。人口发展和人的发展究竟有什么关系,人口发展是发展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应该作为未来发展的主线。
2008-10-23 16:59:12
赵白鸽:
另外在人口发展问题上,有一个概念进入我们的脑海,就是发展的目标是什么?使人力资本的开发、利用和积聚是我们未来的发展目标。有的专家提出,我们将从控制人口向优化人口转化,这样的观念也值得大家来研究和讨论。
2008-10-23 17:01:32
赵白鸽:
第二个共识,就是对于发展成果的评价。长时间以来,我们在对发展成果评价的时候常常有两个偏颇,第一个偏颇就是仅仅注意到数据,我们用大量的数据说明GDP是以什么样的数字发展,我们用大量的数据在说明外汇储备,在说明我们的对外贸易等等,而常常忽略了在人口发展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今天在李主任的报告中我们是第一次看到经过三十年的努力,我国创造了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全面发展的两大成绩。
2008-10-23 17:04:21
赵白鸽:
人口发展实际是发展的最终目的,事实上中国在过去的三十年当中不仅仅产生了年均GDP9.7%这样的增速,而且它的CPI指数是得到了全面的提高。这个指数包括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包括了人均寿命提高,也包括人的教育、健康、卫生和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堪称为世界两大奇迹。
我们建议,在未来宣传中国成就的时候,媒体应该以这样两个方面的成就作为改革开放的一个重大成果,而不仅仅是强调经济发展的成就。
2008-10-23 17:05:28
赵白鸽:
第三个共识,关于发展的目标。我们知道改革开放三十年来,1978年最有代表性的是农村土地承包制的改革。如果第一个阶段以土地承包和不可再生资源、土地的解放作为生产力的解放,那么在新的历史时期,也就是在改革的新阶段,它将以人力资本的开发利用和提高来作为一个总体发展方向。在今天很多专家的报告中都提到,人力资本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而我们今天所进行的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正是这样一个伟大的实践。
2008-10-23 17:06:13
赵白鸽: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特别关注农村、农民和流动人口的问题。因为他们不仅是弱势的群体,他们所获得的机会常常不均等,他们常常会在被关注度上不够。因此,我们在谈整个发展目标的时候,一个是强调人力资本的积蓄,一个是强调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平等的发展机会。当然,我们的发展目标是以实现和推动,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本强国的转变。如果说1978年是改革的第一个阶段,那么在新的阶段,应该把人力资本能力的提高作为整个国家的主体发展路径。
2008-10-23 17:09:36
赵白鸽:
第四个共识,关于发展模式,特别是人口发展模式。在新的历史阶段,我们重点将会强化两个问题。第一个是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来解决包括人的数量、素质、结构和分布问题。今天王伟光院长在他的报告中提到了“长期性、全面性和协调性的原则”,在李斌主任的报告中提到“长期均衡发展原则”,我想这些词汇都是寓意非常深刻的,他们想强调的东西就是我们必须要考虑一个长期和均衡的发展过程,必须要考虑完善和建立与人口发展相关的政策。这个政策包括社会的公共政策,比如像社会保障政策,也包括生育政策,我们应该进一步的完善,使它和整个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相适应。
2008-10-23 17:11:39
赵白鸽:
在整个发展模式的第二个方面,就是在整个管理的模式上,采取综合治理的方法,也就是通过法律、经济、教育、科技和行政手段来进行综合治理。在我们改革开放的新阶段,特别是中国逐渐走向一个法制社会,我们的政府逐渐走向一个责任政府、服务型政府和法制型政府的时候,综合治理的手段势在必行。所以这两个作为未来应该考虑的人口发展的模式,一个是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一个是综合治理人口问题。
2008-10-23 17:13:55
赵白鸽:
最后一个问题,关于人口发展的相应措施。措施很多,建议很多,我想有三点作为论坛的聚焦点。
第一,在整个措施中应该积极的促进政府的转型,加快政府职能转换。同时,把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作为政府的最重要的职责。流动人口的问题、农村人口的问题,包括人口数量、素质、结构问题,实际都是和新的时期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分不开的。
第二,应该促进公共服务的公共投入,特别是应该强化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意义刚才已经说到了,因为人力资源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而这种资源的产生是必须要投资的,没有投资,这个资源不可能形成。
2008-10-23 17:15:05
赵白鸽:
第三,进一步发挥人口和计划生育网络在未来发展当中的巨大作用。这个网络曾经在人口控制上产生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发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这个网络将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当中重立其功。这个网络目前遍布省、地、县、乡、村,是已经深入到基层的网络,它集宣传教育、技术服务、信息采集、药具发放以及群众工作为一体,因此这个网络在目前新的形势下,非常可能成为对农村公共服务网络的应用基础,而政府对这个网络的投入和支持将是一个低投入和高产出的重要选择。
2008-10-23 17:17:15
赵白鸽:
今天的观点谈了很多,我想综合起来是五点,和改革开放与人口发展紧密相关。最后,我想代表国家人口计生委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感谢所有的领导,从各个部委和各省来的领导同志,他们都在百忙当中参加了全天的会议。我们还要感谢各位领导和专家的主题演讲,感谢他们对论坛所作出的思想贡献。我们还要感谢所有的媒体和新闻界的朋友们,因为从今天晚上,所有的网络媒体、纸介媒体、电台会把我们论坛新的信息传播到世界各地。我们希望更准确,更全面的传播。同时我们还要感谢论坛主委会的全体同志,对于本次论坛的成功所付出的辛勤的努力和工作。
最后,我们要感谢京西宾馆为本次论坛提供的全部会议保障。请全体同志一起向他们表示衷心的谢意!
2008-10-23 17:21:34
高全立: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朋友,为期一天的改革开放与人口发展论坛即将落下帷幕。尽管时间短暂,但是各位领导和专家学者紧紧围绕人口发展领域的问题发表真知灼见,共商、共计发展大计。开拓视野、启发思路,必将为推动我国人口领域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推动走中国特色,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道路起到重要的决策作用和智力支持作用。
刚才国家人口国家计生委赵主任又对这次论坛全面地进行了总结,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探寻,提出了要求。我们相信中国人口发展事业必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确立以人的发展为中心,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提供更加强有力的保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谱写更辉煌的篇章。
按照大会的任务安排,所有任务圆满完成,感谢大家给予的支持。现在我宣布,散会,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