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历史人口的变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0:11:25



新疆历史人口的变迁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北部,是以维吾尔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全区深居欧亚大陆腹地,其东面和南面与甘肃、青海及西藏相邻,东北、西南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及印度等八国接壤。面积165万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一个省区。 

 一、 古代人口的发展 

 最新的考古发现表明,新疆的人类活动大约从一万年以前就开始了。在这段漫长的时间里,新疆人口发展的总的趋势是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人口质量不断提高。但是各个历史时期,人口发展状况是很不平衡的。

 在有文字记录的历史以前新疆人口发展的具体情况,主要依靠考古资料来研究,但是目前有关考古发现还比较零散,特别是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远不可能用他们来描绘或推测当时的新疆社会人口。    

 自西汉时期开始有些重要年份确实编制过关于某一方面的人口纪录,但资料不完整。各年代间的数据断断续续,只有一些重要的年份才有人口数字,而这些人口数字的计算,随当时政权的统计方式和效能不同而不同,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适合条件的征税、征兵等等。再加上没有科学的人口统计为指导,其可信度是值得怀疑的。

 直到现在为止,所见到国内外人口学者所引用的人口资料,不论是官方的,非官方的或学者们的,因采用的方法不同,认识不同,存在着不同计算口径,资料推断估计的成份大,可靠性常引人质疑。

 如:陈俊谋先生根据反映西汉一代史实的《汉书.西域传》的有关记录估计当时的新疆人口数为32 万至33万左右,而殷清先生估计的人口数大约为860621人。显然前者估算偏低,因为《汉书.西域传》记载西域48国人口共计226570户, 1286091口,而陈俊谋先生只依据四十八国的范围比今日新疆的面积稍大。如乌孙、大宛、桃槐、休循、无雷、难兜等国有的今日完全不在新疆境内,有的只有部分在新疆境内为依据就得出当时的新疆人口数为32万至33万。

  现在我们通过当时的历史资料分析这一问题。陈俊谋先生所说的今日完全不在新疆和部分新疆境内的上述六国当中大宛、休循、难兜、桃槐、无雷等五国完全不在新疆境内,人口共计344030人(看表一)。

 至于乌孙《通典》卷174《洲郡典》中记载:庭州[注:今金满县]在流沙之西北,前汉乌孙之旧壤,后汉车师后王之地,历代为胡虏所居。另外,在《旧唐书》卷40《地理志》中有同样的说明:流沙州北 [西之误],前汉乌孙旧地,方五千里。后汉车师后王庭。胡故庭有五城,俗号“五城之地”。这里说的金满县正是位于乌鲁木齐以东,“是在今吉木萨尔绿洲所置庭州之道县”。

 此外,《汉书.西域传》、《乌孙国传》中如下的一段文字即“乌孙国,大昆弥治赤谷城,去长安八千九里”。户十二万。口六十三万,(中略)东与匈奴,西北与康居,西与大宛,南与城郭诸国相接。“同样反映了乌孙国不是新疆境外的国家,” 而明显的是天山山中的国家“。因此除去上述五国人口344030人,当时的新疆人口应为842061口。

 由于上述“三十六国”并不是一个实数,我们无从知道塔里木盆地究竟有多少绿洲小国,当然更无从知道他们的人口,因此,上述得出的人口数也不能反映当时新疆的实际人口.

 历史人口资料显然并不总是可信的,原因简单,因为各朝代从来没有对新疆人口做过任何科学的普查。历史人口数字的误差有多大也无法做出精确的判断。

 笔者并不是要考证历史人口资料,而是要说明引用历史人口资料必须要慎重,不要过早下定论。因为这些资料多系专家、学者考证、推断、估计而来,距今年代愈是久远,资料愈是匮乏,同时准确性、可靠性也相对愈低。因此尽可能的采用多家的估计,并加以比较,以求说明新疆人口发展的基本趋向。但目前没有其他更好的方法的前提下,这种推测不失为一种方法。尽管估计数与当时的实际情况会有出入,但粗略状况和趋势是大致可信的。  

 东汉以后“丝绸之路”更加繁荣,新疆人口亦应迅速增加,但是,由于当时生产力低下的战争等原因限制了人口的增长。 

 魏晋南北朝时期,新疆相继发生了柔然、高车、吐谷浑、突厥、铁勒等诸侯之间的战争。社会生产不稳定,新疆人口并未增加很多或减少。 

 隋唐五代时期,先后设立北庭大都护府和安西大都护府进一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并在西州(今吐鲁番),伊吾郡(巴里坤),庭州(含吉木萨尔北)等地经营顿田,发展农业生产,人口有了稳定的增加。

 以吐鲁番地区为例:据《旧唐书. 高昌传》记载,高昌(西州)地区人口,贞观十四年侯群集下高昌时,是“护八千,口三万七千七百”。而据“元和郡悬志”卷四十的记载,开元时西州户数为一万一千六百四十七,比侯群集下高昌时有所增加。

 公元840年后,估计约二十万回鹘人自漠北进入新疆与早已生活在那里的同族人汇合。因此,新疆人口的增长可以说是相当快的。但是在唐代由于曾吐蕃与回鹘,回鹘与逻禄之间,唐与突厥之间进行长期战争损失大量人口,因此推断这代人口增长不会太快。 

 喀喇汉王朝时期,唐以后,即五代十国时期,当时西域出现了喀拉汗王朝、于阗王朝、高昌回鹘汗国三个政权鼎力的局面。在高昌回鹘王国,于阗王国领域内推行伊斯兰教的过程中发生了长期的战争,死伤很多。但由于“喀喇汗国在秩序和法制最好的国家”(伊本. 阿西尔《全史》第九卷,第168页;转引自《西域通史》第273页。)社会经济长足发展,加上伊斯兰教伦理上鼓励生育,这无疑加快人口的发展。

 这一时期新疆的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也很快,都城喀什噶尔成为中亚著名的伊斯兰文化教育中心,这一时期涌现了许多杰出的学者、作家,他们著述了许多著作。如《福乐智慧》与玉苏甫.哈斯.阿吉甫,《真理的入门》与阿合迈德.尤格乃克等。

 喀喇汗王朝时期维吾尔族的医学事业也相当发达,“医学和医药都达到了当时的世界科学先进水平”(《西域通史》,中州古籍出版社第一版,第302页。)显然这一时期人口文化素质和健康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喀喇汗王朝末年,即1130年、 1134年高昌回鹘王国、喀喇汗王朝先后成为西辽的附属国,但西辽的征服并未随着大规模的屠杀、抢劫和烧毁而导致社会经济文化的中断,西辽一律采取保存其原有王朝的政策,让其相继统治本土,并拥有自己的军队,因此当时并未遭到严重的破坏,并且继续向前发展,人口也有稳定的发展。 

 在元朝时期,初期一切按原来的轨道前进和发展。但是后来先后发生了阿里布哥、海都、都畦叛乱时间长达四十年。使一向繁荣的名城高昌变成了一片废墟,人民流离失所,迁走他乡。由高昌地区迁居在永昌一带的畏兀儿人约有四、五万人之多(参阅王宗维“高昌回鹘亦都户家几迁居永昌始末”载《新疆社会科学》1989 年第2期)。

 这一时期维吾尔族随蒙古军作战或奉敕征调迁至中原内地或他乡者人数也很多。例如至元二十二年(1285)十月,畏兀儿亦都护雪雪的斤受命领畏兀儿户一千戌剌激章(今云南省大理地区)(《元史》《世祖本纪》)。又如二十五年(1228)“以葱撒马丁为管领甘肃,陕西等处屯田等户达鲁花赤,督翰瑞,可失合尔(喀什噶尔)工匠近五十户屯田”(《元史》卷15《世祖本纪》),再如二十九年(1293)“从枢密院臣伯等请,高襄阳给曲先(库车),塔林(塔里木地区)合剌鲁五百三七户用器,种,粟而食(欧阳《高昌契氏家传》,《圭斋集》卷12)。

 在新疆古代人口史上,蒙古时代可谓是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这一时期蒙古人开始大批进入新疆并游牧于新疆北部,同时大批维吾尔人迁到其他地区,北疆地区的维吾尔人口锐减,从此南疆地区逐渐成为维吾尔上重心区。

 进入明代后,瓦剌人占据北疆,南疆则为察合台后王所统治,分裂为许多封建割据势力,互相争战不息,《西域番国记》记载:“其封域之内,惟鲁陈、火洲、吐尔番(吐鲁番)、哈石哈(喀什噶尔)、阿力马力数处略有城邑民居因园巷陌,其它处所虽有荒城址贩壁颓垣,悉皆荒秽,人多居同谷间。”(转引自《西域通史》中州古籍出版社第375页)。可见,由于战争破坏人口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减少。

 1510年,赛依德汗统一南疆,建立叶尔羌汗国,“由于他下令豁免十年赋税,市民得以休养生息”(《编年史》手抄本:苏丹赛义德汗登位,转自《维吾尔简史》新疆人民出版社,第159页)。这一时期部分蒙古皈依伊斯兰教。据史书记载“当天有十六万人减掉长发皈依伊斯兰教”(见《拉失德史》含义本第一编374页)。这部分蒙古人最终融合到维吾尔族中去,维吾尔族的蒙古人种特征更加明显。

 据魏良涛先生估算“叶尔羌汉国中期,汗国总人口约五十万左右,其中绝大部分为农业人口”。(见《西域通史》第4 页)。但《圣武记》卷4记载,公元十七世纪六十年代准噶尔占领南疆时,一共统治了千余座维吾尔人居住的城市和村镇。城市和村镇相当繁荣。叶尔羌的“八栅” “人如蜂聚,奇珍异宝,往往有之,牧畜果品,尤不可枚举”喀什噶尔城“极繁盛”,阿克苏“地当孔道”,“内地商民,外番贸易鳞集星萃,街市纷纭”。八栅尔会期,摩肩雨汗,货如雾拥(《西域闻见录》卷2)。辟展“傍崖为城,周里许,居民鳞接,商贾辐奏”(《西域图志》卷14)。哈密“西关外,商贾云集,百货具备,居然以大都会”《西域闻见录》。这些记载表明叶尔羌汗国后期汗国社会经济相当发达,人口也有相当的规模。

 笔者估算,假设当时每一个大小城市和村平均拥有一千口,那么汗国总人口应超过一百万。加上北疆地区维吾尔族、蒙古族等其他民族人口,当时新疆人约为一百三十万人——一百五十万人。

 明末,准噶尔部势力日渐增长,向其它部落发动战争,迫使土尔扈特部远徙俄罗斯,和硕部迁徙至青海,并向外扩张。

 十八世纪末,准噶尔进据南疆,实行野蛮的统治和掠夺,经济遭到破坏。对南疆人民为摆脱准噶尔的统治所作的反抗进行了无情的镇压,人口死伤和迁走他乡者巨多。如1726年吐鲁番维吾尔人六百五十户,随清军东撤,清政府把这部分人安置于甘肃州威虏堡地方(《西与同史》第30页)。

 1732年10月,吐鲁番十六城一万余维吾尔人,在清军的护送下,先抵达哈密塔勒纳沁。次年八月间到达安西瓜州。由于沿途的伤病损失最后剩下“男女大小八千一十三名口(《清世宗实录》卷一二四,雍正下一年八月,转引自《西与通史》第431页)。

 清初相继平定准噶尔和和卓们的几次叛乱后社会渐趋安全,但经长期战乱,土地荒芜。据史书记载,当时准噶尔人“计数十万中,先痘死者十之三,幸存者不及十分之一”。南疆人口损失也非常严重。据清朝史料《钦定平定准噶尔万略》卷七十五,第32-35页的记载和凌扎布调查资料整理,在1769 年前后,喀什噶尔、叶尔羌、和田三地区的维吾尔人口应由6.66万余户,27.25万户。

 此外乌什、阿克苏、塞里木、库车、沙雅、罗泊等人口数为8万(《方略》乾隆二十一年至三十四年,兆惠,雅尔哈善,舒赫德等奏)。合计,当时南疆人口应该有35万人口,根据《西域图志》记载,18世纪50-70年代新疆各地人口分布状况如(表二)。据此表统计数字当时北疆人口数应为116976口。其中维吾尔人口占一半。如果这数字与前述南疆人口数字加起来,全疆人口约为45万口,其中尚不包括当时清朝的驻军和屯丁数字 。吐鲁番焉者、轮台、巴楚……等等许多地区的人口也根本没有纪录。此外,估计表中的人口数只是征粮对象的人口数,故缺漏甚多,实际人口数应超过四十五万口,但其人口还是比叶尔羌汗国时期少很多。

 清王朝统一,新疆后,为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 ,对当地居民采取了蠲免征武,广种地亩和招募内地无业贫民与移民屯垦等一系列政策,因而新疆人口不断增加。

 1825 年新疆人口达到约一百五十万。(AN.库罗帕特金:《喀什噶利亚》,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年,维文版,第187页)。当时北疆人口随着移民屯田也有了迅速发展。

 现将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至道光二十年(1840年)陕甘总督县报户部的巴里坤、乌鲁木齐等地的户口田地天福清册(见故宫博物馆所藏陕甘总督先报户部之乾隆 、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六部的《户部民俗进程册》)中的人口数字列于表三,作为估计当时北疆人口的参考,但是表三中的人口数字只是北疆东部地区缴纳粮赋的人口数字,也不能作为北疆实际人口的依据。这个时期人口机械增长很快。如今日新疆满族和锡伯族统一新疆是作为驻军留居下来的。今日新疆部分柯尔克孜人自安集安(今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迁来的(《中国人口新疆分册》第54 页)。

 1771年游牧与伏尔加河流域的蒙古土尔扈特部和部分和硕特部,约七万人返回祖国的新疆地区。今日新疆哈萨克族也是这一时期开始大批迁入新疆(《西与通史》第四章第一、二节)。18世纪中期俄国对哈萨克草原的吞食和殖民掠夺,造成“哈萨克游牧经济的衰落”。哈萨克草原上连续暴发的反俄暴动,被俄国军队武装镇压,哈萨克各部落不断越界进入塔尔巴哈台,伊犁边境地区游牧(《平定准噶尔方略》需变,卷十七)。

 乾隆二十五年,乾隆得知哈萨克布落已有在塔尔巴哈台、库克乌功卓尔浑、巴尔鲁克、阿勒坦额默勒等处游牧的消息,下令驱逐,此内即使有阿布赉(哈萨克汗),亦不防擒拿,俾知敬俱;同时,在谕榆哈萨汗,“宜约束属人,安居游牧,毋得越境”,(《清高宗实录》卷678页,乾隆二十六年正月,转引自《西域通史》第459-460页)。但随着哈萨克草原上的动乱,各部落首领已不能约束群众,仅1762至1764年,阿尔格恩奈曼氏族的几千户,哈萨克牧民不顾苏丹的禁止,迁移到准噶尔(《哈萨克共和国史》,转引自《西域通史》第460页)。而且不少部落首领“奉表清内附”(《清高宗实录》)。

 乾隆二十二年七月,乾隆三十一年(1761年)乾隆帝一改以往,下令 “情愿内附者,即行收留,派员弹压,日久人众,即可编设佐令昂吉”。(《高宗实录》卷七五九,乾隆三十一年四月)。这一政策实行后,伊犁、塔尔巴哈太卡以外地区哈萨克接踵相至,云集而来。他们不久就成为清朝的属民。此外许多操汉语的汉族,陕甘回族居民随垦点的增加,而广泛分布于天山南北.新疆人口的民族构成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 

   

    二、近代人口的发展(鸦片战争到1949年) 

    

 这个时期一方面清朝在新疆大兴屯垦荒,兴修水利。据《清实录》的不完全统计,1840 年-1850年中心将新垦荒地125万多亩,其中南疆占58%,北疆占42%,新疆的绝大部分新疆土地分给了当地的维吾尔族群众,这有利于改善生活,有利于人口的增长。内地的汉族和回族农民则大量涌入北疆地区和南疆的卡拉沙尔参加屯垦。如光绪二十一年(1896)青海西宁回民携眷徒居伊犁、绥定县,光绪日二年(1896)西宁回民刘同春起义失败后,有数千人被迁徙于罗布(今尉梨)、卡克里克(金若羌)一带,其中汉英其善一地就达2000人,这以后又直录、山东等地的难民来新疆,数目较多,“几于盈千累可”(端洵:《散本承奏稿》第四卷,第9页)。此为就地安居一批军官屯田。(《左文襄公全集.书牍》卷 21,9页)。也遣犯直接参加民屯。此时规定“凡发遣新疆人犯,有家室者,务必佥起解”。

 以上这些措施有利于新疆人口的敷衍。但是,由于对新疆各民族人民实行残酷剥削和压迫,反对政府腐朽统治的武装起义接连不断,烽火燃遍天山南北。人民起义被清朝无情的镇压,人口损失严重(参看刘志霄:《维吾尔族历史》,〈中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接着1865年,阿古柏伙同何卓后裔占据整个南疆和北疆部分地区。建立了所谓的“哲德萨尔国”,清朝为了收复新疆与阿古柏军队进行的战争一直持续到1857年元月二日(《维吾尔族历史》〈中编〉第303页)。造成了新疆人口的大量死亡,田园荒芜,社会生产力倒退。据不完全统计,1847年7-11月和卓叛乱,37000多维吾尔人逃入浩罕(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刘襄勒公奏稿》卷12第12页)。

 1857年6月至9月维里罕叛乱,15000维吾尔人逃入浩罕(《新疆简史》第二册38页)。1866年阿古柏的军队在和田屠杀了5万多名反抗的维吾尔人(库罗帕特金,《喀什噶尔》第135-136页)。1881年-1882年,先后有7万多名伊犁居民被迫迁到哈萨克斯坦,其中维吾尔族4.5万多人,哈萨克2万人,回族0.46 万多人。但由于1884年新疆建省后,新疆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新疆人口也迅速增长起来。与此同时,内地汉、回等族人口迁居新疆者日渐增多。 

 1887年一份清朝官方统计资料:“至光绪十三年,综计汉、回、缠民(维吾尔人)计入籍安集延民(乌兹别克人、柯尔克孜)二十六万六千九百五十九户,男女大小一百八十三万八千五百八十三丁口”(《湘军志》,捐191,34页)。很明显这一统计数字不能反映当时新疆人口的全貌。因上述人口数字没有包括迁居到新疆的哈萨克人口和阿尔泰地区人口(阿尔泰1919年6月才重新划入新疆)。

 进入20时世纪以后,除个别几年外,新疆人口基本上呈现逐年持续增长的趋势。人口从1902年的206901人(《新疆图志.民政志》)增长到1949年的4333400人。这时起新疆人口之所以增长,是因为有以下原因: 

 1.1916年9月,俄国革命爆发,西伯利亚一带的哈萨克人,因反抗沙俄政府正兵遭到镇压,随相率逃来新疆约20万人,后虽部分返回,但仍有少数在新疆居留下。 

 2.由于20世纪30年代哈萨克斯坦发生严重的饥荒使许多人死亡,并由于时施行了一些不符合游牧社会经济和哈萨克民族发展条件和需求的政策,为了生计约30万哈萨克人,柯尔克孜人越境到新疆,其中10万人被安置在伊犁地区。(《伊宁市文史资料》第二辑伊宁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第130页,1994年9月版)。 

 3.1917年俄国革命后,许多塔塔尔人迁入新疆加入中国国籍,其后裔成为今日新疆境内的塔塔尔族,今日新疆的俄罗斯族也是当时战败逃入新疆境内的白俄军队的后裔。 

 4. 1919年阿勒泰并入新疆,人口随着划入新疆。 

 5. 吸收安置内地移民。1942年,盛世才投靠国民党,国民党政府号召“开发大西北”,组织内地大批灾民和难民到新疆。据统计,1942年~1944年,移入新疆的垦民共38批,共计1091户,4666口。此外,抗日战争时期新疆曾被当作避难所,大量难民自行流入新疆。 

 6.1944 年9月,盛世才离开了新疆,国民党政府任命吴忠信担任新疆省主席。大批国民党军队也相继进疆。新疆驻军对1943年春的2万人猛增到10万人(《新疆简史》第三册456页)。1949年10月12日,人民解放军10余万官兵及其家属奉命进驻新疆。至此新疆人口在解放初期达到4333400人。 

 综上所述,在古代时期,新疆人口的发展十分缓慢。从西汉时期到清朝统一至新疆建省的约1990 年间,新疆人口基本上没有什么增长。但到了20世纪初新疆有了较快的发展,但各个历史时期发展是很不平衡的。凡是社会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比较繁荣的和平时期,人口就增长;反之人口就减少。当然自然地理环境对人口发展也有影响,但就新疆的160多万平方公里的面积来说,其消极影响毕竟是局部的。稳定社会政治经济环境依然是新疆人口良性发展的最基本的条件。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1994)新疆人口的变迁 

    

 解放后,新疆有了人口普查和经济性的人口统计,资料较全面和丰富。这便于对新疆人口进行综合系统的研究。但由于文本篇幅所限,只有做一些简要地分析。1999 年底新疆人口总数达到1775.00万人,比1949年的433.34万人增长了约四倍,净增1341.66万人,平均年递增2.99%,高于全国平均增长速度。人口密度从每平方公里2.7人,增加到每平方公约10人。按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分析:全疆约90%的人口分布在之占全疆国土面积3.5%的绿洲上,绿洲人口密度超过250人/平方公里。 

 1945年来,新疆人口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较高,1963年-1974年出生率的高峰时期,连续12年出生率在35%以上,自然增长率在25%上。1987年以后出生率维持在21%左右,自然增长率保持在15%一下,自然增长率有所下降。这是因为新疆的汉族与全国同步实行了计划生育,同时1988年7月1日起开始在少数民族中实行了计划生育,人口自然增长开始下降。1994年新疆少数民族人口自然率约14.98%,汉族10.77%;1999年少数民族人口自然增长下降为约13.52%,汉族为9.07%。人口高,自然增长的势头基本被控制。1999年年底新疆总人口达1775.00万。这一数字基本上处于新疆人口总量控制计划之内。  

 解放后新疆人口发展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人口迁移变动较大。1949 年-1980年间新疆净迁入人口309.3万人,占同期净增人口的30.1%;1981年-1990年间净迁入人口约21万人。1990年-1998年间每年净迁入人口约2万-6万人。但实际上十多年来,由于新疆各项蓬勃发展,迁入人口比以往任何时期都多得多。但由于多数迁入人口遍地怒为暂住,因此资料所反映的迁入人口数量不能正确地反映人口迁移增长的实际情况。1999年区外迁移人口多达102646人。据报道近年来从内地到新疆的流动人口每年保持在 100万人以上。这表明1999年后迁入人口明显增加的趋势。这与新疆这几年来的社会政治经济形势密切相关。

 笔者认为随着西部大开发计划在新疆的进一步推进。迁入新疆的人口还会大幅度增加,并且成为21世纪新疆人口变迁的主要特征,从而进一步改变新疆人口的结构,社会多元化特征也更加明显。因此新疆也将要成为我国人口流动最为频繁的地区之一。新疆人口在最近五十多年来,处于过去从未有过的规模迅猛增长的过程之中。但是,在新疆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之间人口增长情况有明显的不同。

 1999 年底,新疆总人口中农业人口占65.55%,非农业人口占34.5%。按城市镇人口和乡人口划分,市镇人口占总人口的53%,比全国的高处月20个百分点,乡村人口占总人口的约47%。据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汇总资料,新疆按人口产业结构划分,一、二、三产业分别占从业人员总数的58%、18.37%、 23.22%,人口产业结构优于全国人口产业结构,但少数民族产业结构相当落后,压力很大。如维吾尔族从业人员中,从事第一产业的占85.4%,从事第二产业的占9.7%,过多的劳动力集中在第一产业,尤其是种植业中,据估计目前维吾尔族农村剩余劳动力约100万人左右,其中喀什噶尔、和田、阿克苏、克州等南疆地州约占90%以上。(参见《关于维吾尔族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和对策研究》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6年第五期。)而随后的近十年来由于新疆改革滞后,相关措施不配套,对此问题的认识不够,周边国家政治经济形势不稳定……等原因,劳动力声誉问题没有很好地解决。反而加之这几年以来新疆经济的结构性弊病越来越显现出来,结构性失业问题比较严重,这些不仅无助于解决少数民族人口剩余劳动力问题,反而恶化了就业环境,产生了更多的失业和代失业人口。

 解放后,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新疆人口文化(受教育)程度有较大提高。1982 年至1990年的8年期间,小学文化程度人口增加了32.5%,初中文化程度人口增加了37%。高中程度人口增加了86%,大学程度人口增加了 22.4%,文盲半文盲人口由占人口的20.29%降低到13.01%。但民族间文化程度上的差距不断拉达(详见表五)。少数民族同胞对发展民族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人们教育观念发生了质的变化,很多维吾尔族年轻人闲杂主动学习汉语和英语的等其他语种。据估计,去年一年光在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方交通大学等等北京的各种教育机构开办的语言培训班接受自费非学历教育的维吾尔族学生大约二三百人。另据在日本进行研究工作的新疆大学教授穆罕默德博士提供的数据,其年年底在日本学习的新疆维吾尔族自费留学生已超过500人,其中约50人攻读博士研究生。出国留学已成为很多维吾尔族年轻人的梦想。另据笔者调查,在国外攻读硕士研究生、博士生何以取得博士学位的维吾尔族已大大超过国内的同类人员人数。这是新疆少数民族教育出现的另一个喜人的进步。同时这也为新疆的民族教育提供了新要求。值得我国有关决策部门的重视和思考。 

 据第三、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民族间文化程度上的发展差距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笔者认为其中最主要原因是汉族、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北疆地区。北疆解放以来一直作为新疆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重点,各项事业发展很快,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城镇化程度、医疗卫生设施、基础设施等各项指标均大大高于南疆地区,而集中于维吾尔族人口约73%的南疆地区是全国著名的贫困地区,贫困的社会经济生活导致维吾尔族教育文化迟迟不能跟上,与其他民族间的差距不断拉大。(伊力哈木土赫提)

 

 

原文地址:http://hi.baidu.com/%D0%C2%BD%AE%C0%FA%CA%B7%D6%AE%B4%B0/blog/item/235362907616be8da977a40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