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中每年赚钱有新招 鲍鱼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1:27:13
 杨建中每年赚钱有新招(2009.11.26)

2010年02月24日 http://jingji.cntv.cn/program/zhifujing/20100224/103514.shtml

>>本期节目视频 

2009年10月26日下午1点,许多渔船开始从四面八方向同一个地方聚集,它们的目标是一艘从南日岛过来的大船。

仅仅十分钟,几十条渔船就把这条还没靠港的大船围得水泄不通。吸引他们来到这的,就是这艘船上的96万粒鲍鱼苗。

记者:今天进了多少苗?

养殖户陈盛暖:十来万十来万粒。

记者:怎么买那么多?怎么进了这么多?

养殖户陈盛暖:没有数量,有数量多少都要。

这些有多少就能卖多少的鲍鱼苗都是这个人的,他叫杨建中。今天这一船卖出去,80多万元就进了他的腰包,而在他450公里外的养殖场里,还有能装10多艘船的鲍鱼苗,并且大部分已经预定出去了,加上他以前卖出去的,今年的收入能达到3000多万元。

杨建中:你看大家都抢着要,后来我不知道我们也没有在场,后来听说都抢得打起架来,那个大家都争着要,他也怕少拿一串。

然而,仅仅在五年前,杨建忠还负债80万元,现在他的育苗场鲍鱼苗年产量达到6000万粒,成为福建省最大的鲍鱼苗生产基地。那么,在短短五年时间里,他的生活中到底发生了什么,让他的事业从零开始,并实现了财富的暴涨。

杨建中从小在福建省莆田市南日岛长大,1997年,25岁的杨建中在岛上开起了一家渔具店,几年之后,生意越来越冷清,甚至开始赔钱,就在他为此苦恼不已的时候,2003年6月的一天,一位顾客在他的渔具店里打了一个电话,一番对话,让一旁的杨建中听得无比震撼,正是这个电话,成了他财富的起点。

杨建中:他打电话的时候当时说要鲍鱼苗,你给我带5万粒回来,他说什么价位?他说0.8厘米大的要0.8元钱。

记者:0.8厘米大的要0.8元钱?

杨建中:0.8厘米大的要0.8元钱,当时觉得太贵了,说明这边也很紧张。 

打电话的人是一位鲍鱼养殖户,他一次就出5万元钱买鲍鱼苗,而杨建中的渔具店一年的收入也不过十几万元,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又有几个人到他的渔具店打同样的电话,杨建中从这些电话里听出了一个巨大的商机。

杨建中:供不应求就意味着这个苗很紧张,苗就进得很多,我就觉得这个市场很大。

由于南日岛的环境条件十分适合鲍鱼生长,从1998年开始,岛上不少人开始养殖鲍鱼,少则几十万,多则上百万都发了家。但直到2003年时,岛上还没有人繁育鲍鱼种苗,养殖户只能从外地购买,这个发现让杨建中欣喜若狂,他相信自己发现了一个金矿,决定改行专门繁育鲍鱼苗。

2004年,杨建中先是东拼西凑借来了八十万元本钱,又经朋友介绍,请来了一位经验丰富的育苗技术员丁勇,豪情万丈地开工建育苗场,本来计划3个月的工期,干了8个月才完工,工期拖后了5个月,使他一开始就遭受到了一场致命的打击。

育苗场一竣工,杨建中开始做起了发财的美梦,他把育苗的事情全权交给技术员丁勇和厂里的工人,自己做起了甩手掌柜,反正自己也不懂育苗,不如干脆就等着收钱。

杨建中:当时我就想我这个厂建完了,我就轻松了,是不是,我已经厂建完了,就意味着我已经成功了。

技术员丁勇:他那个时候想得很简单,他说,问我一头鲍鱼产多少粒苗,我说我们都产几十万粒,一百万粒,他说那不是发了。

杨建中甩手不管,丁勇作为技术员,半个月才来一次。鲍鱼苗的数量一天比一天少,起初杨建中还并不在意,后来居然越死越多,当他要采取措施时,已经为时已晚。

直到有一天,十几万粒鲍鱼苗死得一个不剩,这时他已经投入了一百多万元,其中80万都是借的,本想着轻松赚大钱,没想到却落得个身负80万元的外债。

杨建中:那段时间我感觉压力非常大,睡不着觉,就想外面借了这么多钱,什么时候能还给别人? 

几乎在一夜之间,杨建忠幻想的财富就变成了一个沉重的包袱。如果放弃,80万元的外债如何偿还?如果接着干,就要再投入,同样要再冒一次风险,无论哪种选择都不是轻松的。

到底是什么原因使鲍鱼苗在短短时间内全部死亡?杨建中不甘心就这样不明不白地失败,他又开始到处借钱,这个门外汉竟然要亲自上阵培育鲍鱼种苗。

杨建中:我说你们都靠边站,你给我在旁边,我来,我就不信我做不成。

但这一次,杨建中可丝毫不敢大意了,那段时间,他就日夜泡在育苗场里。

杨建中:当时我就看着这个苗,这个鲍鱼苗就是摸不透它,我就天天在池里面看,我就拿着手电去照,去观察,去看,看它在爬动,在摄食,整个过程。

这就是杨建中当初琢磨不透的鲍鱼。培育鲍鱼苗是个复杂的过程,精子与卵子在水中结合后成为受精卵。从受精卵长到可作为种苗出售需要半年,再长到成品规格需要1-3年。

鲍鱼靠宽大的肉足爬行,其附着的力量相当惊人,即便是小小的鲍鱼苗,力气也不小,如果不靠技巧也休想抓下来。

记者:我为什么掰不下来?你有技巧吗?

杨建中:通过它在动的时候我们把它抓起来,像这样有动的时候。

记者:动的时候才可以抓起来。

杨建中:它不动的时候你越弄它抱得越紧。

在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之后,杨建中终于由门外汉成了土专家,也找到了第一批苗全部夭折的真正原因。当初建育苗场时工期由3个月延长到8个月,错过了育苗的黄金季节,而当他的种苗繁育出来时遭遇高温天气,造成对水温极其敏感的鲍鱼苗大量死亡。 

2005年,杨建中终于培育出了300万粒鲍鱼苗,当年就收回了全部建场成本,这在南日岛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杨建忠一下子成了名人,他自己也意识到了名人背后的危机,大家都知道他育苗赚钱,不久就会有更多的人进入这个行业,要想保持优势,必须先人一步。他决定乘胜追击,连年扩大规模,每年产量都翻一番。果然,到2007年,岛上已经有了十几家鲍鱼育苗场,而杨建中这一年的鲍鱼种苗产量,已经达到了1400万粒,这样的高产量令同行望尘莫及。

鲍鱼育苗场经理陈礼明:小杨的苗量按岛上来说应该是有一半以上吧,占了整岛上的一半,一半左右吧。

杨建忠本想靠这种高产量保持优势,没想到这1400万粒的产量,又一次让他陷入危机之中。

这一年4月,又到了鲍鱼苗春季上市的季节,由于自己的鲍鱼苗销的好,杨建中就坐等客户上门,静等着1400万粒鲍鱼苗给他带来八百多万元收入,然而,这时一股流言也悄然在南日岛传播,倾家荡产的危险正在一步步逼近杨建中,可怕的是他对此毫无察觉。

养殖户魏张华:传说阿中,苗是从外地运回来的,都是什么三类四类的小苗买回来的。

养殖户魏玉成:听到这个话,肯定有点害怕的,我们搞不好的苗的话,我们一年就赚不到钱,亏了,那肯定害怕的。

养殖户不相信杨建忠一下子会有那么大的产量,怀疑他是从外地进苗以次充好。当这股流言悄然传遍整个南日岛的时候,杨建中却仍在畅想着他的美好未来,直到鲍鱼苗上市半个多月,杨建中才意识到市场出了问题,可是这时候,1400万粒的鲍鱼苗已经成了滞销品。

杨建中: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连人都没有来,你怎么解释,你解释他也不相信,反正他就是说我宁愿不买,我不买最放心呀。

卖鲍鱼苗的时间对温度要求非常严格,一旦过了出苗时间就不会再有人买苗,这么多苗都积压在池子里,多长一天不仅成本增加,最致命的是,一旦种苗发病,那自己就会赔得血本无归。 

杨建中:那当时就想,你南日岛的人不跟我买,我就到外地去,我就来一个农村包围城市,就是从外面,给你这个市场先占领了,然后让外面把这个信息传到南日岛来,让人家南日岛的人相信,我这个苗是好苗。

可是,就连自己从小生活的本地市场都没有指望了,从外部突围又谈何容易?这时,杨建中想到了三个关键人物,这三个人被养殖户们称为刘备、关羽和张飞。那么,刘关张到底是什么人物,他们有什么能耐来化解杨建忠的燃眉之急呢?

福建省南日岛很多人都在养殖鲍鱼,但到2003年还没有育苗场,杨建中第一个在岛上建起了育苗场,当他的产量达到1400万粒时,销售遇到了困难,这时候他想起了罗源湾的三个关键人物。

罗源湾距离南日岛450公里,这里的渔民从2000年前后开始养殖鲍鱼,是福建省最早开始大规模养殖鲍鱼的海区之一。

养殖户陈枝汉:现在罗源湾是特别适合养鲍鱼的,你看在我们这个范围,眼前你看,东南西北这些,你看,能看得到的都是养鲍鱼的。

这里的养殖户买鲍鱼苗时通常采用“团购”的方法,十几家人派出两三个信得过的代表出去买苗,这种代表通常称为“苗头”。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人就是当地最出名的“苗头”之一。

养殖户吴忠锋(刘备):那我们三个人看苗看得很准确。那我们三个人一起出来买苗买了好几年了,都在一起。记者:就没有看走眼过?刘备:一般按正常的是没有看走眼。

这三个人就是罗源湾赫赫有名的苗头“刘关张”,年龄最大的吴忠锋,因为买苗最有经验,也最有计谋,被称为刘备,第二大的吴华义,是二弟关羽,年龄最小的吴忠禧,便是张飞。三兄弟不但行动统一,配合默契,而且各有分工。

养殖户吴华义(关羽):我负责砍价,还有刘备,刘备他负责看苗,看苗大小还有决策什么都是他出。记者:张飞呢?关羽:张飞他负责付账。 

当时,杨建中1400万粒鲍鱼种苗眼看着卖不出去,他想到外地销售,第一个就想到了罗源“刘关张”。

养殖户吴华义(关羽):他说你先过来先买一车看看,我说也没什么数量,大约只有十来万粒。

当时卖苗时节已经过了大半,不少养殖户都已经进了苗了,刘关张也只能消化十几万粒鲍鱼苗,这样的数量对杨建中积压的1400多万粒鲍鱼苗来说根本就没有多大帮助,但他还是服务得热情周到。

杨建中:给我说服了他们三个人就过来了,过来了他说买十几万粒,我说买多买少无所谓,我今天肯定要让(你满意),我说让你满意我就让你满意。

杨建中当即就对刘关张承诺,要给他们特别优惠,鲍鱼苗不但个头要大,数量上还多送5%。

就在刘关张装好鲍鱼苗,准备启程回罗源时,杨建中又做出了一个奇怪的决定。

杨建中:我说我晚上跟你们去罗源,他以为我跟他开玩笑,后来我真的提包包跟他们去,然后他们觉得很高兴,说好好好到罗源去。

大家心里都很纳闷,在如此紧张的出苗时期,杨建中不好好待在南日岛为自

 的1400多万粒鲍鱼苗想出路,大老远跑去罗源干什么?其实在他的销售计划中,要通过刘关张,钓一条更大的鱼。

随刘关张来到罗源湾之后,看着眼前一望无际的渔排,他心里更有底了。随后,他让刘关张打了几个电话,完成关键的最后一步。

养殖户吴华义(关羽):他那个时候说小吴,你到家里一定要给我们打个电话,就是会买苗的人,就是我们罗源湾那边会出来买苗的人,你所有买苗的人都给我打个电话,到我们渔排去看。

当时,杨建中1400万粒鲍鱼种苗眼看着卖不出去,他想到外地销售,第一个就想到了罗源“刘关张”。

养殖户吴华义(关羽):他说你先过来先买一车看看,我说也没什么数量,大约只有十来万粒。

当时卖苗时节已经过了大半,不少养殖户都已经进了苗了,刘关张也只能消化十几万粒鲍鱼苗,这样的数量对杨建中积压的1400多万粒鲍鱼苗来说根本就没有多大帮助,但他还是服务得热情周到。

杨建中:给我说服了他们三个人就过来了,过来了他说买十几万粒,我说买多买少无所谓,我今天肯定要让(你满意),我说让你满意我就让你满意。

杨建中当即就对刘关张承诺,要给他们特别优惠,鲍鱼苗不但个头要大,数量上还多送5%。

就在刘关张装好鲍鱼苗,准备启程回罗源时,杨建中又做出了一个奇怪的决定。

杨建中:我说我晚上跟你们去罗源,他以为我跟他开玩笑,后来我真的提包包跟他们去,然后他们觉得很高兴,说好好好到罗源去。

大家心里都很纳闷,在如此紧张的出苗时期,杨建中不好好待在南日岛为自己的1400多万粒鲍鱼苗想出路,大老远跑去罗源干什么?其实在他的销售计划中,要通过刘关张,钓一条更大的鱼。

随刘关张来到罗源湾之后,看着眼前一望无际的渔排,他心里更有底了。随后,他让刘关张打了几个电话,完成关键的最后一步。

养殖户吴华义(关羽):他那个时候说小吴,你到家里一定要给我们打个电话,就是会买苗的人,就是我们罗源湾那边会出来买苗的人,你所有买苗的人都给我打个电话,到我们渔排去看。 

很快,越来越多的苗头聚集到关羽的渔排。杨建中精心导演的一场好戏上演了,他叫关羽把鲍鱼苗全部摆放出来,展示给大家看。之前挑给刘关张的优质鲍鱼苗在这时候派上了用场。

杨建中:人家一看一下,的确你这个苗很好,很漂亮,马上,那天中午马上他们就要订,都订下来。

靠着刘关张的影响力,以及苗头和养殖户间的口口相传,他迅速打开了罗源市场,订单一笔接着一笔,谣言不攻自破,1400万粒鲍鱼苗很快销售一空。

2009年,南日岛上已经有了30多家鲍鱼育苗场,杨建忠自然也是这些老板们关注的对象,但就在今年6月,他们又发现杨建忠做着一件奇怪的事,他突然买进了大批养殖成品鲍鱼的黑笼子。

杨建中:很奇怪,怎么搞的,人家都静悄悄的,你怎么忙得不得了,别的育苗厂里面都没有什么动静。

这种黑笼子是养殖户用来养殖成品鲍的,一般来说育苗场根本用不上。但杨建中就是要用这些养殖成品鲍的黑笼子来培育鲍鱼苗。这个看似莫名其妙的举动背后其实是他更大的野心。

传统情况下,育苗场的鲍鱼苗都是散养在池子里,卖苗时由工人抓起来,每100粒装一个小袋子,再装盒运走。这个过程中,鲍鱼苗很容易受伤,环境的改变又带来应激反应,这样下来,会有10%-20%的损耗。

养殖户魏玉成:以前我们买的是一块水泥板,是把一粒一粒撬起来,会伤到它,它就会有死亡率,成活率就不高了。

大家都认为司空见惯的现象,杨建中却要从中确立自己在行业中的优势,他要在育苗的中后期,就把鲍鱼苗按成品鲍鱼的养殖数量装进黑笼子,销售时连笼子一起卖,这样就会避免鲍鱼苗在运输中损耗。

杨建中:因为它这个苗不要经过去抓,去动,它苗因为动的是动物你去动它就怕,它会怕,那你这样一整串地提过去,这样就是等于说,从池子搬到海上去,它就没有什么感觉。 

道理一说就通,窗户纸一捅就破,连养殖户都觉得这是一个好办法,只是没人想到,更没人去做。杨建中为黑笼子投资100万元育苗的事一传出,养殖户们也恍然大悟,他的苗就成了今年的抢手货。

养殖户魏玉成:这个苗今年刚刚买过来,我们感觉可以,肯定品种又好,我们选择他的苗去买。

记者:买了多久了?

养殖户:才买了10天

记者:10天?这10天喂起来觉得怎么样?

养殖户:喂起来很好,感觉这个吃菜特别厉害,我们投料投得多它就吃的多。

靠着用黑笼子养的优质鲍鱼苗这张王牌,今年杨建中又牢牢掌握了市场主动权。10月26日,杨建中用黑笼子养的鲍鱼苗抵达罗源湾,养殖户们纷纷闻风而至,于是就有了节目开头的那火爆一幕。

杨建中:这一步做得太成功了,成活率好,涨势快,还有这样又开发一条新的销售途径。

杨建中在服务上又先走一步,靠着这些黑笼子,他又将拴住一大批固定的回头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