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诚实“遭遇”分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0:13:28

当诚实“遭遇”分数

前几天,一位中学语文教师给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她接连讲完几篇以爱为主题的课文之后,为学生们读了一篇颂扬母爱的文章。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在农村贫寒的生活中苦苦煎熬着的女人,她冒着心脏病加重的危险生下了孩子,然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连绵不绝地给予孩子天底下最伟大的母爱。孩子上了初中,她每周都要步行几十里山路到孩子的学校,给他送去衣服、食物,还有钱。可是当孩子考上了县城的高中,母亲再也没有去学校一次,每周只是托别人将东西捎给孩子。母亲的理由是,自己的样子太寒酸太丑陋,让孩子的同学看了笑话,丢孩子的脸……
     文章读到这里,她给这些同样生活在农村、母亲终日于田地劳作的孩子们出了一道思考题:你怎样看待文中母亲的做法?如果是你,你是否希望母亲到学校来?请谈谈你的真实想法。

下课了,答案送到了她的办公桌上:

“我很理解文中母亲的做法,可如果是我,我希望母亲到学校来看我,因为我想她……”

“我希望母亲到学校来,因为她是我的母亲,孩子不应该嫌弃自己的母亲……”

“母亲给了我生命和爱,她爱我,我也爱她,我不会因为同学们笑话她而觉得丢脸……”

……

    “我不希望母亲来。因为母亲的样子太寒酸,同学们笑话她,我会感到丢脸,因此学习上也会有压力。我不愿意让同学们知道我有这样的母亲……”

“我爱自己的母亲,可如果让母亲到学校来,我没有勇气。因为我的母亲不漂亮不富有,和同学那打扮得年轻漂亮的母亲相比,太让人没面子了。我不想成为同学们嘲笑的对象……”

很多教师都认为前几个答案正确,后两个大错而特错,并态度坚决地说:“这样的答案一分不能给他!”而这位语文老师在表扬了那些写“标准答案”的孩子们,也不点名的表扬了那两个说真话的孩子。

这是一位很难得的好老师!

是啊,我们不能仅仅从答题对与错的角度看待这样的答案,题目要求不是让孩子“谈谈自己的真实想法”吗?孩子说得一点没错,这确是他的“真实想法”,他毫无保留地谈了出来,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符合最初出题目的要求,这样的答案不仅不能扣分,我认为还应该给满分。

但有人会认为,如果给了他满分,就等于认可了他对母亲的态度和看法,就等于纵容了孩子的错误观念,这可是和我们平日里对孩子的教育相佐的!

可是,孩子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这不是很可贵的吗?他完全可以敷衍地写上“希望母亲来学校”,然后写一些爱呀、想呀的词,以博得老师的高兴。可是他没有,他真实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这种诚实的行为,不值得我们加以肯定吗?”

而那些说出“标准答案”的孩子,又有谁能保证字字句句都是发自内心?这当中就没有抱着如这两个孩子一样想法的孩子吗?并不真心希望母亲到学校来,觉得母亲来学校会给自己丢脸,只是想到要博得老师满意,要得高分,而写下所谓的“标准答案”?

如此一比,说了真话的孩子是率直、诚实,掩藏了真实想法的孩子就是虚伪、成人般的多心计。如果说错,错得倒是那些为了高分,不肯说实话而说“官话”、“套话”的孩子!

难道仅仅因为孩子说了实话,和教育大纲中制定的标准不一致,就不给分?难道仅仅因为孩子的想法和我们的传统教育相左,就扼杀了他的诚实?当诚实遭遇分数,我们就该只盯着分数转?为了高分将孩子打造成只说套话只写虚言的考试机器?

如果是这样的话,真正该判错的,不是孩子们,而是我们这些育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