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为何接纳香港民主党的改良方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1:18:48
6月23日,香港立法会讨论2012年政制改革方案,方案主要涉及了未来特区首长和议会的选举产生办法。事前,中央和特区政府更罕有地公开赞同由香港民主党提出的、主要涉及区议会功能界别立法会议员选举办法的改良方案。由于得到“温和民主派”和“建制派”议员的支持,相信方案将可以在立法会里获得通过。并通过本地立法的方式,民主党的改良方案也将付诸实施。

  是日,在立法会外那个不大的皇后像广场上,也上演了亲中团体、激进反对派与察警的对峙。“闹嚷嚷”,但想事件最后还是雷声大雨点小地收场了罢。

  而这却正是近几天来香港传媒的头条新闻。

香港政治生态的转变

  政治人物或党团的表现大抵可作两种解释:一种是出于理想,是价值观的使然;不同信仰的热血青年都曾为着自己的信仰抛头颅洒热血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而另一种则是出于自身或所属集团的利益;这包括了世俗的政客和现实中的人。

  近年,香港的政治矛盾出现了激化的倾向。酿成这种趋势的客观环境是当地贫富差异日益增大,年青人的实质工资不断下降,从而滋生了不满的情绪。

  而共产党所领导的工联会在半个多世纪以来都是香港最大的工会组织。但自从香港主权回归以来,这个工会在很大程度上退出了与资本主义的激烈抗争。这么一来,部分不满的市民就只能向右看,向右转。

  过去,香港的民主派主要是一些受过西方教肓的社会精英。他们在回归以后的十年里也赢得了一些议席,但却似乎无缘在政策参与层面进一步发展。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两种力量此消彼长,这种人在政治上的影响力实际上在下降。

  在这样的情况下,一股新的激进反对力量却出现了,这既包括了几位“粗口”议员,又包括了一些学步苦行而又言词激进的“八十后”。

冷 眼旁观,可以察觉到激进反对派当中的个别人士是有较宽阔的视野和不俗的策略制定能力的。但如果猜想说是一股力量在幕后促成了新的抗争,那也不应为此大惊小怪。因为那些“八十后”是不太可能由个别议员动员和协调他们的街头抗争的。

军合力不齐的“泛民”

  然而,激进反对派的出现却并不一定被多数香港的民主党人所接受。因为〝初哥〞们野心勃勃,他们既不可能嬴得亲中民建联等党派支持者的同情,但却可以抢到民主党原有支指者的支持。而香港“民主的馅饼”又是不容易再增大的了,激进反对派获得多一些人的支持,民主党的支持者就会减少一些。因此,激进民主派近期的一系列政治诉求,如“五区总辞”、“全民起义”、“公投”和近日的反对政改等不但得不到民主党的大力支持,而且双方渐行越远。

  在香港,人们统称民主党和那些激进人士为“泛民”。但我却道他们是“军合力不齐……势利使人争”。

  那么,又应怎样去理解中国政府对激进人士的客忍呢?这主要是因为中方需要利用那些激进反对派的存在来点缀香港的民主政治。那些激进反对派纵然在立法会上来势汹汹,也不过像是马戏团中的狮子老虎。它们可以在笼子里咆哮、跳火圈,但却没有野外谋生的能力,因为它们并不生活在实际的野外环境之中。狮子老虎表演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娱乐观众,它们的生存是不可能越过驯兽师设定的围栏的。

  但是,如前文所述,低估激进反对派的能量也是不客观的。过去,普遍的认识是香港政界有两极——左极是建制派,右极是民主党。但是经过近年激进反对派的折腾,左极还是建制派,右极成了激进反对派,而民主党却成了中间偏右的势力。

  这种变化使得把整个香港社会向右推移了。中国政府是不愿意看到这一点的。正因为这样,中央政府在立法会开会前的几天突然认同了民主党的改良方案。一是为了尽早在香港逐步实现政制改革,二更是防止民意向右倾斜。

  在议案通过后,似乎没有人认为香港已经实现了民主。然而,香港选举的民主成分确实是增加了。

嬴家和输家  可以说通过改良方案的过程是一场多方参与的博弈,主要的对抗包括了中方和特区政府与温和民主派和激进反对派的对抗,以及温和民主派与激进反对派的对抗。而这场博弈的结局则是:以民主党为首的温和民主派是大赢家,尤其是如果该党主席何进仁能成功统合党内不同意见,令该党的全体议员共同投票赞成该党提出的改良方案的话,中等身材的他将再次成为香港政坛的明星。       中方和特区政府都不能说是赢家。他们是被动的,但会学习,能根据形势作出合理的反应。通过这一次事件,中方应该体会到在谈判过程中应该避免把话讲得太死。应明白今天他们与港人的对话与昔日与港英当局的谈判在本质上是有所区别的,而香港市民也知道了那些“不熟悉香港情况干部”对香港问题的表白是不能作准的。

  在这场博弈中,亲中的建制派所发挥的作用是不足道的,他们既输文采,又欠风骚。“三点毕露”,却没有一个亮点。因此,上文并没有把他们视作主要的参与方。

  而激进反对派则是大输家。改良方案的通过将显示了这一小撮政治分贝高却又脱离实际的政客并未能成为香港泛民的主导者。这是他们自所谓“五区公投”以来的又一次失败。而这一个派别未来的兴亡则依赖于他们的潜能究竟还有多大。

  但激进反对派的冒起却有两个短期效应:一是中方被动地接受了民主党提出的改良方案;二是泛民分裂了,而这种分裂又是不容易愈合的。

  最后,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又摆在我们的面前——究竟谁是下一任的特首?

  纵观香港回归以来的两任特首都有两个特点:一是他们必须忠诚和有效地执行中央政府的政策指导,这是涉及中国国家核心利益的问题。二是他们应是一位在香港公众和国际间被普遍认为非共产党员的人士。

  现在,香港坊间盛传两位下届特首的热门人选。见仁见智,或许他们都是好的或不太好的苹果。然而,这一次香港立法会讨论或通过政改方案的操作却留给人们一些想像的空间。

  那就是篮子里还可以多放一枚苹果。而那枚最后放进篮子里的苹果更可称为“黑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