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松浦书院,书院还是疗养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15:25:53
文/风也
当初就是因为崇拜张炜才考入烟台师专的,现在想想,晃若隔世。
填报志愿时,我包里除了笔,还有一本书——《古船》。
到了烟台师专,才知道这里根本找不到文学。这里的教授们,凡是知名点的,都是语言学
出身。我叹息,原来“佛祖”出世的地方并非灵山啊!
毕业前夕,突然听说张炜在龙口市筹资兴建了一所书院。我二话没说,撕毁了与青岛城阳
区山东轻工业学院的协议,只身奔赴龙口。
书院在龙口的港栾,面朝渤海,背靠万松浦,环境优雅得令人窒息。
这所书院,基本上是政府出资,作为龙口市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从地皮,到高昂的建筑
费、材料费,可以说是用龙口人民的血汗堆积起来的文化圣殿。我基本上是欢呼着跑进书
院的,就像一滴水珠奔向大海。
热情遭到冷遇,我被看大门的一家老小堵在了门外。我问,为什么。那个老头抱着孙子说
,你有张院长的请柬吗?我摇头。
两条凶恶的狗也来助威,我落荒而逃。
两个月后,我才得以进入书院。是张炜的秘书让我来的,之前,为了认识他,我费了九牛
之力。他带我去见了仰慕多年的张炜,我有一种理想将要实现的感觉。
我的理想就是要见上张炜一面,如果能在他身边做点事,那几乎是我的终极目标。
在这位王秘书的安排下,我开始在书院实习,每天整理录音,各路“神仙”的都有,真正
的南腔北调。我把自己的中篇小说拿给张炜看,他翻了一翻,说,你也写小说?我不知道
这话是什么意思,想了好几天都没有想明白。
那是我第二次见张炜,后来就再也没有见到了。
王秘书开始抱怨我整理录音不仔细;另一个王姓的编辑操着一口临沂话质问我为什么不叫
他“老师”;连厨房的伙计都在抱怨我洗碗洗得不干净。
然而,真正让我离开书院的,还是那个“突发事件”。
我来书院后的两个月,又一个烟师来的慕名者提着大包小包地来到了书院。这是个女孩子
,包里装的除了几件衣服,全都是张炜的书。她不像我,她一来就直截了当说要来这里工
作,钱不在多,管口饭吃就行。秘书和那个编辑反问道:“书院不是救助站,找不到工作
的都这里干什么?”我当时想说,其实,慕名前来的,都是烟师中文系的高才生,他们想
的不是挣钱,而是一份追求,简单地说就是对张炜的崇拜。
那天晚上,女孩没有被允许进门。她在门外苦苦哀求,回答她的只有海角吹来的冰冷的海
风。
那天晚上,我在寒灯下整理着作家们的录音,录音的内容是文学怎样做到“人文关怀”。
我长叹一声,拉上了窗帘。
第二天,我没有去书院。我躺在龙口市郊一间小屋里,躺了一天,大脑空白。
几天后,我去书院收拾东西。实习两个月,按照当初的说法,要给我算工资的。但是,我
走时,没有一个人提起这事。见到王秘书,他忙着喂他的狗去了,我欲言又止。毕竟,这
么一个文化的殿堂里,提钱是一件很俗的事。
临走时,很想见张炜一面,向他告别。来到他的小阁楼下,远远地望了望他三楼的小窗,
上面挂着厚重的窗帘。
走出书院,碰到一群憨厚的龙口人。问他们这书院是干什么的?他们嘿嘿地说,是有钱有
地位的闲人疗养的地方。
我愕然,我漠然。回头望望,那真是一个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