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书院与杨守勤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8 10:00:31
在遂昌长濂,有一所历史悠久的书院——鞍山书院;它能闻名遐迩,大概与明神宗年间状元杨守勤在此执教有着密切的关系。
杨守勤,浙江宁波人。明朝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云游到长濂,学问广博,村民邀请他在书院执教讲学,守勤欣然承诺。万历三十二年春,赴京赶考,高中状元,后留京任职,在京师翰林院任国史修撰,为郑氏族谱写序。
关于鞍山书院与杨守勤,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修的《遂昌县志》卷一有载:
鞍山书院,在四都长濂马鞍山,里人郑姓创造。前明万历甲辰殿元杨守勤未遇时,流寓于此,设教有年。有《戏题池上小舟》诗(原文略)。
鞍山书院的院址,在离城10公里的长濂村南部的马鞍山缓坡处。书院的取名,是因其所在而略去“马”字。书院建于何时,方志没有明确记载。作为封建社会特有教育形式的书院,源于晚唐五代干戈纷扰之际,但当时只是国家用来藏书和校典的处所;到了宋代才开始兴盛,功能也扩大到讲学和祭祀;有元一代,一些汉族知识分子不愿出仕,便自立书院,隐居讲学。明初朝廷重科举而轻学校,只有少数地方官吏和个别儒者从事于书院讲学。侍书院讲学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并能在小地方设立书院,得在成化(1465—1487)、弘治(1488—1505)年间。鞍山书院是“里人郑姓创造”的,而郑姓是南渡以后才迁徙到遂昌长濂的。郑姓在长濂要落地生根,繁衍生息,得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修德行善,享誉乡里,也要一代代郑姓子侄的乐施谦让。所以,鞍山书院的创办,必在明代中期以后、郑秉厚出生(1535年)之前(秉厚小时曾入鞍山书院)。鞍山书院从创办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作为乡村书院,它创立的年代应该说是比较早,历史也是够悠久的。
鞍山书院虽经多次修缮,但古朴而幽雅的原貌一直保留至今。书院在离村约半华里的缓坡上,坐南朝北,三面环山,风光秀美,环境清幽,远离世纷尘嚣,很宜学子“一心只读圣贤书”。它是三进三间搭厢穿斗结构院落式建筑,占地近700平方米,为明代风格的江南古民居建筑。屋顶曲面中间微铎凸,檐角挑起,梁作月梁,柱有卷杀,柱基为元代始有之鼓型素面。正门面开三间,宽17.8米,门开一间,块石台基,有四级条石台阶。首进面宽一间,进深三柱,硬山顶,堆瓦脊饰,两边搭厢,梁上悬匾,书“名教乐地”。首进与二进间有天井,块石地面,中栽花木,四周块石基上设条石海墁,前人所置桌椅至今保持完好。两侧有厢房,左右几个小间。每间有方桌与椅子,原只住两位学子。二进为大堂,为三间两搭厢房格局,撑拱出檐,檐下梁上悬有“鹏程鱼跃”长匾,进深五柱。它是教师授课、学子读书的场所。两侧的板壁上,张贴有院规10条。经历岁月风雨,它已陈旧发黄,残缺不全,且字迹斑驳,模糊不清。经仔细辨认,还有些断句可读:“不许将书籍乱迭”、“不许乱圈乱点”、“不许越次争先”,“暑月不许袒襟”、“不许……”从中可见老师对学子的严格要求,对其行为多加规范。在这里,我们可以看见前人书写的墨韵,闻到前人遗留的书香,可以想象当年学童正襟端坐,聚精会神地接受老师的训话,或则全神贯注地朗读古书。穿过小门与走廊,来到三进明间。明间上建有阁楼,是用来供奉孔子牌位的,学童朝夕在此顶礼膜拜“至圣先师”。两侧有,厢房,为老师住所。右侧前面有小水池,学童可在这里嬉水赏鱼。从边门出去,为狭长的小花园,是师生游憩之所。
杨守勤“未遇时,流寓于此”,指的是万历廿九年(1601年)他还是布衣时来到长濂。大概是为三面青山、前有湾湾溪水的清幽秀丽环境所吸引,他步上长濂的半山,忽闻琅琅的书声,他寻声蹑步入了书院。恰遇老师不在,看到学童稚嫩的作文,他情不自禁地提笔删改起来。稍后,老师返回,见其文笔流畅,学识渊博,谈吐高雅,装束简朴,颇有儒士风度,便有请他留下来执教的想法。杨守勤还主动为村民书写对联、帖联,围观者中有举人郑秉贡、 郑秉鍊等,见其运笔如龙,字迹清秀,坚韧有力,认定此人必是才子。遂邀请到家,通过交谈,知他是四明(宁波府)人,也是举人出身,学问渊博。三人论古道今,甚为投缘,郑秉贡、郑秉鍊就代表村人,请求杨守勤留在鞍山书院任教。杨守勤也许是出于对求知若渴学童的喜爱,出于对山村老师的真情难却,出于对村民盛情的感激,总之杨守勤欣然应允,终于留在鞍山书院,在二进的右边房间住了下来。杨守勤学殖深厚,又长于属文,教起书来是得心应手,很快就深受学童的爱戴和仰慕,广大村民的敬重。他也十分关心和爱护学童,努力开启他们的童趣和智力:
碧水浮新沼,儿童芥作舟。有帆常不卷,无棹任漂流。去去沙为梗,行行石为留。遥知蔽日舰,须向尾闾(传说中海水的所归之处)游(《戏题池上小舟》)。
诗作的首联叙事:学童制作的小船,在新池的碧水上自由漂浮。颔联写小舟行进的状貌:虽设风帆,但它常常不卷;没有船桨,只好听任池水的漂浮。颈联描写小舟前进的艰难:沙在作梗,石在滞碍。小舟行进的艰难,暗寓学习道路的崎岖不平。尾联预示:蔽日的舰只应向海水的归处前进,表现诗人对学童的前程寄予厚望。诗人对学童既有鼓励、告诫,更有热切的期盼;同时,还有对自己的勉励。诗作结构谨严,对仗工整,二、八句均用《庄子》的典故,但不生僻,显示诗人诗艺不凡。
画楼缥缈凌神壑,千尺巉岩巨灵凿。银潢(银河)煜爚(火光)不可近,仰面恍惚虚崖落。古树悬崖自槎枒(歧枝错出),开遍元都几度花。玉洞玲珑吐雷雨,深潭晶漾惊龙蛇。溪月双清映绿林,仙家白昼长阴阴。寒虹烟断支祈泣,丹崖深锁松鼯吟。石鼎瑶梯在何处?徜徉愿借渔樵路。鹤背乘来缑岭风,作赋不愁山易暮。(《双清阁》,录自清雍正修《处州府志》卷之十九)
双清阁,据《遂昌县志》卷五载:在长濂玉泉亭上。“去濂不百步,有泉涌出于赤山之下,迅激清冽,沁人心脾,善鉴万类,如端人正士矫然自拨于流俗。昔人涧其右以纡其势,池其又右以蓄其流,亭其地以领其趣,阁其上以登高望远之所。……大抵阁敞而亭幽,阁平夷而亭奇特,阁雄伟而亭高闲。凡来游者,各随所得,以为深浅。”杨守勤在执教之余,常来双清阁登高望远。诗作先写出阁的地理形胜:缥渺高耸,开敞雄伟;古树悬崖,野花遍开;玉洞玲珑,深潭惊蛇;寒虹断咽,丹崖深锁。次写欲借“渔樵路”,攀缘“石鼎瑶梯”,去徜徉丹霄仙境。诗人志存高远,一心向往折桂与夺魁,执教鞍山书院只是暂借的“渔樵路”。基于此,才有结句的“作赋不愁山易暮”。为日后登上“丹霄路”,杨守勤在长濂不停地读诗作赋。
吁嚱兮奇哉!五松百尺何崔嵬,宛如虬龙探珠出海。持晴旭苍鳞,片片迎天开。五子嘘云欲飞走,乘风荡漾轰春雷。老翁何必数燕山,凌空独抱明堂(朝堂)材。桃李繁华皆失色,楩(大木)楠(良材)纵大皆凡胎。秦王空有大夫爵,层层结绿封莓苔。我来草元常对立,奎(星宿名)光映照同徂徕(山名,在山东)。(《马鞍山五株松》,录自清雍正修《处州府志》卷之十九)
诗作表面写实,实是借松树写自己。五松得到阳光和星光的照映,高大粗壮,挺拔迎天,会嘘云与荡漾。它胜过燕山独抱的栋梁材、繁华的桃李、纵大的楩木楠枝。诗作表现作者的远大的怀抱,他坚信自己能中举夺魁,成为缔构大厦的栋梁,孕育出气象。
经过几年的教学,杨守勤不仅为遂昌培养出不少举人和进士,而且自己的才识也大有长进。受村中父老的劝说与鼓励,杨守勤于万历三十一年(1603)春离开鞍山书院,参加了省城的乡试,结果是一考中举。第二年,即万历甲辰的春天,杨守勤上京赶考,结果是“春三月,赐杨守勤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
万历甲辰(1604),杨进士及第,名列第一,故县志称其为“甲辰殿元”。殿元是封建科举制度状元的别称,因其为殿试一甲第一名而得名。杨守勤一鸣惊人,一飞冲天,高中状元。长濂村人闻喜讯,无不欢欣鼓舞,家家高挂红灯笼,张贴喜联,燃放爆竹,热闹非凡,庆祝鞍山书院出了状元。后来,杨守勤留京任职,村里不时有人前去看望与请教。他一如往日,热情接待,不断勉励。长濂村与鞍山书院也以杨曾来执教为荣,人们争相传诵,竟成为一段佳话。
杨守勤后来的情况,鸿篇巨制的《明史》只在卷九十九提到:著有《宁澹斋集》十卷。原著已难寻觅,学术与思想也无从了解。但从这斋名可知其襟怀澹泊,安常处顺;从有十卷著作,可知其专心于著述。另外,《万历野获编》卷十六《己丑词林》条有载:
御史暗纠疏,后复指明二人云:“座主复推座主”者,谓甲辰之杨守勤将推府主顾起元,而顾复推座主方从哲,并再起沈一贯也。
明朝晚期,朝政日趋腐败,举人进士推举其本科主考或总裁官,竟成为一种风气。风习移人,贤者不免,杨守勤也沾有此积习,因而受到御史的“纠疏”。估计杨守勤中状元后,仕途并不通达。
据说杨守勤去世时,噩耗先报到长濂再报到故乡四明,可见他对长濂的深情胜过乡亲情。杨守勤与鞍山书院的这一段经历,特别值得称道,它为鞍山书院添彩,也为杨守勤增色。
第六节 “谽谺咫尺开双洞”——遂昌含晖洞与灵泉洞
遂昌含晖洞与灵泉洞,是自然景观与历史人文相融的旅游胜地。虽早年就向往,也多次擦肩而过,但一直无缘踏访。新近专访云峰长濂,终于带便成行,实现了夙愿。
车出县城七里,就停在三台山麓。从田间走了好长一段小路,在入山口就望见高耸的“含晖胜景”的新牌坊。匾额原为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题写,题字的是郑春培老人。原牌坊早年已毁,石梁和匾额曾被村民抬去做水电站的水轮机垫石。1981年含晖洞摩崖和三台寺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后,村民才把石梁和石匾重新挖出,刮去表层的水泥砂浆,于1991年在原址重竖了牌坊。牌坊背面书有“灵泉古洞”,指的是山上的灵泉洞。
往前走不多远,有新建点翠亭,是遂昌籍而移居外地的夫妇捐建的。再往前至含晖洞口前方的水塘边,清代曾建成留仙长亭。现在的留仙亭,于1991年重新修建,是纪念宋代遂昌道士章思廉在含晖洞修炼成仙的。过亭顺山路,进入洞天门,上书“洞天一朗”。
再往西北行百余步,就来到含晖洞。近观,一巨石似从空而崩下,横卧其上,并由下面巨石拥垒而成洞。上有“洞天奇石”、“洞天一览”、“小蓬莱”等摩崖石刻。内洞若石室,宽可一亩,凉气爽人,泉水叮咚。邑人王养瑞记其石洞:
伛偻而入,不数武(半步为一武),高盈丈,下可坐数十人,中有漏响如鸣琴。多窍上出,晶晶映日,若天窗。
因道士章思廉在洞内修炼,曾取名为章仙洞有,又名单仙洞。南宋绍兴(1131—1162)年间,遂昌知县刘邦光兴建三台寺时,见洞内光线明亮,改名含辉洞。洞口外有块大石,形如石磨,上面划着的格子像棋盘,据说是章思廉同友人对弈处。石棋盘虽历经岁月风化剥蚀,仍依稀可辨。民间传说:朱元璋为避兵锋,曾逃到含辉洞。至今洞内还有一方石碑,上刻“御赐含晖洞天  大明嘉靖二十五年(1566)冬月吉旦”等字,表明此洞曾为明世宗所看重,或许是因为与朱元璋传说有关。
清朝道光十七年(1837年)八月,青田进士端木国瑚从京师来遂昌,与同榜的遂昌进士吴世涵等人来这里游赏,看到有晨晖从石缝间射入,满洞生光,状貌焕然,遂更名为“含晖洞”,并于洞口崖壁题写了“含晖洞”、“悬坛”等大字,于洞内顶部崖壁镌刻铭文:
负岩若云,上视天月混沦,亦夏亦昼,出我玄中,弥兹宇宙。道光十七年八月二十九日,青田端木国瑚铭。
题刻高95厘米,宽170厘米,每字10—15厘米,距地面约6米。而洞口的“小蓬莱”三字,则是清光十九年(1839年)遂昌知县马受昌所题。
过亭(览胜亭)数武,即灵泉洞,胡公神像在焉。后有小洞,相传与马埠之百花洞通。旁有泉,涓涓不竭。
灵泉洞与含晖洞,上下可通。县志的记述,写出灵泉洞的深邃与石间泉水的涓涓。洞内有几处题刻。“靈泉洞”三字,系宋绍兴年间遂昌知县刘邦光所题。相传宋高宗赵构因避金兵,曾逃到此洞。当他的马退到洞内,洞中蜘蛛随即结网封口。金兵追到洞口,见马蹄印向外,洞口又挂满密密的蛛网,以为高宗已逃走多时。在附近山上搜索一阵,金兵毫无所获,就怏怏而走。宋高宗借洞避过一难,后来还在含晖洞住下来,并娶了山下二都祝村一女为妃。县志有载:二都落坞,有祝妃墓。
灵泉洞口岩壁上的“靈泉洞”题刻,是遂昌石练吴守基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所题。他是清代恩贡,官至直隶州判。洞口额题“靈兮古洞”,两侧的楹联“洞天奇石尽含晖,胜地靈泉常滴翠”,是清光绪四年(1878年)十二月,楚南(今湖南)宁乡张筱荣敬献的。
对于含晖洞与灵泉洞,文人墨客多有题咏:
谽谺洞开二,天光一线通。辉辉云壑媚,坐久听灵泉。滴滴清露坠,把酒学陶公。(陆以谦)
谽谺咫尺开双洞,虚敞何年凿五丁,闻有羽人修玉液,久无云屋贮仙经。松间云雾寒长住,石上灵泉泻不停。天气欲沉秋飒飒,疏星斜迸断崖音。(屠隆《灵泉洞》)
两首诗作对两洞的状貌与气象,作了细致而传神的叙写。
再循往西的山径而登上多级台阶,有三台寺耸立在眼前。寺因三台山而得名,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年)。历久圮废,明代寺僧三空予以重建。今存寺宇,是清代乾隆二十年(1755)寺僧普祥修建,并建起“洞中天”门墙。嘉庆二十二年(1819),又予以重修。道光十九年(1839),知县马受昌倡导扩建,同时修葺揽胜亭、爽心亭、留仙亭。留仙亭边,还凿池种荷。民国28年(1939年),地方乡绅重修,费时八个月。现在的三台寺,主殿二进:内进五开间,抬梁斗拱木结构,歇山式屋顶;外进七开间,是抬梁穿斗混合木结构。正梁悬挂明代遂昌知县汤显祖手书“林下一人”和“中兴良将”两块古匾。前者是题给宋末元初隐士王介翁故居月洞山的,后者是题给南宋镇江守将周景庆宗祠的。内外进台基以土衬,均铺上方砖,四周置有条石。寺内楹联甚多,张乃恭撰的“足迹半天下,又向灵泉息脚;相知名士,好从古寺谈心。”读来引人联想,颇有韵味。
新中国建立后,三台寺曾先改作民居,后办过工人疗养所。“文革”期间,它又成为城关区中学的学农基地,还办起养猪场。1981年三台寺得以拨款重修,1991年又集资开发,旧貌又换上了新颜。
过三台寺东边的偏房,再往北出后门,转西而往上,一巨石横空而卧,状如飞舟,称为石船。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知县徐荣谓船应有蓬,故在巨石上建亭,绝似船篷;并题写了“慈航渡”、“同登彼岸”,意为乘船去南海观音处得成正果。岩下有《石船铭》题刻:
风兮习习,石船抬抬。白云兮晚潮歌,击楫兮天宇寥。
道光丁酉九月前知遂昌县事汉军徐荣撰并书
岩旁壁上“石船”二字,为吴守基所题。亭上有楹联:“石以船名,天开胜景;晖由洞映,地设奇区。”写出石船的特点与三台山的洞险景奇。
再往上有望城亭,因绿树成荫,又有参天古木遮断望眼,如今要再望县城似已不大可能。亭已在半山,登亭近望则是层林尽染,枫叶流丹,远眺可见梯田层层,公路如带,澄江似练。风景真令人赏心悦目,神怡情惬。亭旁多有摩崖题刻,也给亭增色添彩。
三台山不但风景优美,石奇洞险,而且有道家文化与佛教文化,有文人官吏的摩崖题刻,骚人墨客的题咏与铭文。来游三台山,既可观赏山光林色,更是历史文化的寻求,所以下山时颇有一种满载而归的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