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能够培养消化细菌—怎样的水是好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2:05:39
基础理论学习——鱼缸生态系统的建立和维护
热带鱼信息请登入:www.RDfish.com 热带观赏鱼
建立生态过滤的操作步骤:

一、准备:
1、菌群居住的地方:玻璃环应该最少超过总体积的1%,最好有3%以上;
2、菌群呼吸的氧气:起码一个气泵是少不了的,草缸起码在夜晚是要补充氧气的;
3、菌群的食物:缸里要有起码一条不怕死的强壮的闯缸鱼;
4、菌群居住的水流:100升水要有600升/小时流量的水泵一个;
5、菌群居住的合适的温度:100升水有个100瓦到150瓦的加热棒;
6、菌群居住的水:用容器静置了一天以上的水;
7、硝化菌:鱼店买,干粉状的最好;
8、酵母菌:超市里买的发面用的纯酵母粉;
9、乳酸菌:超市里买的活性酸奶,是那些号称有多少多少亿个有益菌的、没有经过灭菌处理的名牌酸奶;
10、枯草菌:用药店买的“妈咪爱”替代,一种小儿消化药,干粉状;
二、操作:(按照100升水来衡量,请各位自行增减)
1、放水、消毒:把所有的东西,诸如:水、缸、滤材、水泵、草、石、沙、加热棒.......凡是以后放在缸里的东西全部消毒,使用高锰酸钾十万分之三左右的浓度消毒,打开气泵、水泵,等待10多小时水就回清了;
2、投菌:把上述4种菌每种全部投入缸里。每100升水投放剂量为:硝化菌15-30克,纯酵母粉一汤匙,酸奶一汤匙,“妈咪爱”一小袋(1克);
3、创缸:放入皮实、不怕死、经折腾的鱼两三条;
4、喂鱼:水清之前可以每天投喂一次,每次最多2克饲料;
5、等待:确保气泵、水泵不停的情况下等待,对于满缸白雾状的水不必一惊一诈;期间水里飘出腥臭味要立刻换水1/3左右;等待3-7天;
6、水清:投菌后水是白雾状的,然后慢慢清澈,直到清的无色、无味、晶莹剔透,让你想喝一口;
7、增加饲料:水清后可以增加喂鱼的饲料,每4天增加一两克,直到闯缸鱼可以在4分钟里吃完;期间水混就换水,并减少投喂量;
8、正常换水:从投菌开始,每周定时换1/4的水;不包括突发换水;
9、增加新鱼:闯缸鱼的投喂量稳定后应该再稳定3、4天,就可以增加些新的鱼了,每次增加3条左右比较合适;4天后没有反面效果就可以再增加几条,直到稳定;期间一旦水混就换水;新鱼进缸最好消毒,并作好过水工作;
10、日常维护:记住定时、定点、定量的喂鱼、换水、洗沙....是长期维护的秘诀。

新手如何建设鱼缸生态循环过滤系统

养鱼先养水。水好,鱼就好,吃嘛嘛香,身体倍儿棒!

那么怎样才能养好水呢?下面就用最简单的语言来说明两件事:什么是“好”水以及怎样养出“好”水?为了避免把养水的过程变成化学实验,我们尽量不使用专业名词或专业方法。

一、什么是“好”水?

直观判断法:水清澈透明、无色、无味,有晶莹睇透的感觉,水中基本无悬浮微粒或有极少量的悬浮微粒。

二、怎样养出“好”水?

1、养水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养水的核心思想是建造一个微生物系统,把主要有害物质分解成无害物质;

2、主要的有害物质是什么?

鱼的粪便和食物残渣;

3、主要的微生物系统是什么?

l 喜欢氧气的细菌比如酵母菌:

负责把粪便和食物残渣等有机物分解成氨;并增强鱼的抗病能力;

l 喜欢氧气的硝化菌(不是消化菌哦):

负责把氨分解成硝酸盐;这个过程比较复杂,大家可以看文章后面的资料连接;

l 不大喜欢氧气的细菌比如乳酸菌:

负责把硝酸盐分解为气体挥发掉或者再还原成氨;并提高鱼的免疫力。

完成上面的几个步骤后,鱼的粪便和食物残渣在24小时内被分解干净,水中的有毒物质(主要是氨和铵,来自鱼的排泄物)含量能够长期保持极低的水平,比每天一换的水的平均水平要低!

4、怎样操作呢?

l 居住的地方:

细菌要有家才能大规模繁殖,过滤器是它们最主要的家,房子越多越好,性价比最好的房子是玻璃环和沙子。

假如养鱼的水总共有100升的话,那么你需要有10升以上的直径3毫米的沙子作滤材或至少1升的玻璃环。多点更好,虽然浪费了,但是有个储备能够应急。房子要提早建好,等待细菌们的入住。

l 呼吸的氧气:

这些喜欢氧气的细菌对氧气的消耗量是巨大的,甚至比缸里的鱼还厉害,因此,一个有效的充氧手段是不可以少的,可以用气泵、水流溅落等多种方法解决。假如有了大量住房后水仍然很混,那么是增加氧气的时候了。

l 足够的食物:

只要缸里有鱼,细菌们就会有食物,增加食物就能够促进细菌们的繁殖,但是太少了细菌们吃不饱,太多了又会撑坏了,所以增加的速度很关键,这个我们后面讲。另外我们要用一块过滤棉来把大块的食物打碎以便细菌们开吃。滤绵在过滤槽前面,占据滤槽10%的空间就够了。

l 一定的水流:

水流给定居的细菌们带来氧气和食物,水流大了就把细菌们的家冲走了,水流小了,带来的氧气和食物又不够。对于100升水的缸,你应该有600升/小时以上流量的泵,以及一套水循环管道,并且制造良好的水流以便把粪便和食物残渣带给细菌们。

l 合适的温度:

鱼和细菌们在24-28度之间是可以很好的生长和繁殖的。如果水比较冷,一个加热棒就可以解决了。一般100升的缸有个100瓦到150瓦的加热棒就很合适了。

l 稳定的水质:

由于细菌们基本上住在水里,他们喜欢比较稳定的水质,一旦水质剧烈变化,它们就要搬家了。在水流经的滤槽里放置少量的活性炭或者麦饭石,大概占据滤槽的10%的空间就足够了。

l 培养的方法:

首先,应该给咱们的装了100升已经晒好的水的鱼缸来个大扫除,把过滤器、过滤棉、玻璃环、活性炭(或麦饭石)、水、泵、加热棒沙子、石头、草等等东西通通按照设计放到缸里或滤槽里合适的位置用高锰酸钾消毒,给20克高锰酸钾就可以了,这时的浓度是1/5000;浸泡半个小时后就全部干干净净啦(也可以用这个浓度的高锰酸钾液擦洗鱼缸并浸泡其他器材)。然后,把鱼缸和所有器材冲洗干净。

接着在鱼缸里灌入晒好的水(推荐方法),或者用自来水灌满并等待一天。

这时,就可以请细菌们入住了。把从鱼店里买来的干粉硝化菌(推荐)10克或液体硝化菌15毫升倒进缸里;

然后,再把从药店里买来的酵母菌素片和乳酸菌素片各3片用缸里的温水尽量完全化开,把比较清澈的部分倒回缸里,把剩下的残渣扔掉或倒入过滤槽这些不明显的地方都行;另外,酵母菌的来源还可以使用超市里买来的发面的酵母,不过要小心假货哦。

这样,咱们就完成了“播种”的过程;这个时候的鱼缸通常是一片雾蒙蒙的,这是菌种在飘荡,没关系,几天内就会清澈的;

下面,当然是给细菌们找食物啦。既然咱们的缸里有100升的水,那么就放养4条3-4厘米长的小鱼吧!它们是先锋,所以必须是身强力壮、不怕死的小家伙,进入鱼缸之前要用1/5000的高锰酸钾水浸泡10分钟消毒,避免带着病菌进入鱼缸;之后,正常的饲养它们几个,每天喂两次,每次的食物必须在1到2分钟内吃完。然后咱们就等待吧。假如水质在第二天浑浊了,就适当换点水,然后适当减少喂食。就这样等待3天;

第4天,假如水质变的清澈无比(有时侯第2天就水清了,但还是要等待到第4天再操作),那么水就快养好啦!这时要继续测试一下微生物过滤系统的应变能力。只要把喂食量增加一倍就可以了。一直等待3天;期间稍有浑浊要仔细观察,只要没有腥臭味散发出来就不必换水;

第7天,假如水质仍然清澈无比,这时我们可以把比较娇贵的鱼请进鱼缸了。先换点水,然后少放几条,少量喂食,观察几天,再继续放另外一批;就这样我们以后每个星期给鱼缸换1/5的水,配合每天定时、定量、定点的喂食,就可以获得长期稳定的“好”水了!

但是,这样的“好”水里仍然有些潜在的“半有害物质”的存在,假如它们积聚过多就会危害鱼们,因此必须要通过定时换水,来稀释它们,维持“好”水的稳定。

那么,怎样才能长期不换水呢?让咱们继续往下看:

5、怎样才能长期不换水呢?

a、长期不换水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长期不换水的核心思想是把分解有害物质的工作进行到底!这时的对象就是那些“半有害物质”了。

b、分解“半有害物质”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全世界都在研究这个课题,咱们也一样,当然咱们的原则是“少花钱、多办事”啦!
咱们的基本思路就是通过藻类或一些快速生长的水生植物把这些“半有害物质”吃掉!咱们把它叫做“低等生物脱氮还原系统”!

c、“低等生物脱氮还原系统”的建设方法是什么?

——利用藻类对光线的敏感反应,在过滤设备里设置独立的滤槽并配合合适的光照(用色温在2500K左右的节能灯),大量培养褐藻、绿藻甚至黑毛藻;

——或者在滤槽里、缸里栽种大量的水生植物,除了水草以外还有类似万年青、开运竹、浮萍、槐叶萍甚至是水葫芦这样的东西;

——当然最合适的方法是通过种植大量的水草来解决,但是水草的种植需要良好的灯光器材、肥料和维护方法,这里就不详细说啦。

这些大量的藻类或植物会把“半有害物质”基本消除,并成为养水的最后一道工序。这样我们就基本完成了整个鱼缸的水的氧化分解脱氮还原这个大循环体系。初步的使缸里的水成为具有自我净化能力的水系统。也就基本上完成了一个长期不换水的鱼缸生态循环过滤系统的建设。

需要注明的一点是,我们认为定期的换水是维护鱼缸生态稳定的不可或缺的手段。

长期不换水并不是最好的养鱼的方法,不仅仅因为比较难以建立,更重要的是我们认为养鱼要“竭力创造它们需要的条件,而不是强迫它们适应现有的条件”!

硝化系统的建立

建立建全的硝化系统是养鱼的第一步. 而此系统该怎么建立呢? 很多人有不同的方法, 小弟献上一篇, 请大家凑合着看.

大家把新买的鱼缸兴冲冲的装备齐全, 加了水, 启动水泵, 都会问, 下一步怎么办? “买鱼” 相信这是最快闪入大脑的答案.

然而一个星期过后, 鱼一只只的回老家了, 才觉得不对, 哪做错了…… 答案往往是, 硝化系统没有建立完全.

硝化系统意指培养硝化菌把鱼鱼所排出來的毒素排除掉.

整个系统的大纲是: 鱼的废物 (氨) -> 亚硝酸盐 -> 硝酸盐

(以下数据谨供参考, 因为太多的因素会使每个鱼缸都不大一样)

注:PPM意为百万分之

初期: 鱼下缸, 开始排放废物, 氨开始累积, 氨对鱼是超级有害的. 通常在下鱼的三天后氨的浓度开始上扬. 建议: 0.25 - 1.0 ppm: 25% 换水, 喂食减半. 1.0 - 2.0 ppm: 50% 换水, 减少喂食, >2.0 ppm: 继续换水, 直到 <1.0 ppm, 不要喂食. (因为系统负荷过重了) 这期间如果感觉鱼快不行了, 参照 >2.0 ppm 的作法.

中期: 亚硝化单胞菌开始分解出氨, 将他转成亚硝酸盐. 然而这也是对鱼有害的. 有些鱼在亚硝酸盐 = 1ppm 就受不了了. 亚硝酸盐浓度通常在一个星期后开始上扬. 建议: 0.1 - 0.5 ppm: 25% 换水, 喂食减半. 0.5 - 1.0 ppm: 50% 换水, 减少喂食, >1.0 ppm: 继续换水, 直到 <1.0 ppm, 不要喂食. (因为系统负荷过重了) 这期间如果感觉鱼快不行了, 参照 >1.0 ppm 的作法.

后期: 再过一个星期后, 硝化细菌开始长成. 硝化细菌成长的比较慢. 差不多15小时才长一倍. 硝化细菌会将亚硝酸盐分解成硝酸盐. 少量的硝酸盐是鱼儿能接受的. 且水草也能吸收. 不过浓度太高鱼也会回老家的. 要靠定期的换水来稀释硝酸盐的浓度. 硝酸盐的浓度也最好不要超过 20ppm. (建议保持在 <5ppm)

系统的建立只有一个秘诀: 时间. 因为所需的硝化菌就存在你我的身边. 大家所需要给的只是一点时间, 跟一点帮助. 以下是小弟的经验,和拙见.

第一天. 买两三只比较皮实的鱼(例如锦鲤), 喂少量的饲料. 第二天起开始测量氨的浓度. 浓度会持续升高好几天, 不要怕. 大约在一个星期左右, 因为 亚硝化单胞菌的长成, 开始进入中期. 氨的浓度会快速减退. 在这期间, 如果鱼真的不大行了, 可少量换水来稀释缸中的水.

相对的, 亚硝酸盐的浓度开始爬升. 一个星期后, 和氨测试同步, 开始测试亚硝酸盐浓度. 每两天量一次, 亚硝酸盐会到顶然后慢慢的减退. 第十七天 开始进入后期阶段.

再过一个星期, 当亚硝酸盐和氨浓度都降为零时, 硝酸盐的浓度开始增加. 这时, 恭喜各位. 系统建立完成.

但是先别急着追加鱼. 先换少量的水. 再等两天. 再加鱼.

一次也不要加超过三只. 不然一下子加太多, 刚刚建立的硝化系统就会崩溃. 前三个星期所做的努力就付诸东水了. 在第一个星期中, 可加入成品硝化菌, 这样也有很大的帮助. 幸运的话, 可缩短一个星期的时间

养鱼的头一个月, 是关键期. 是老天给我们的测试. 看我们是真的想养鱼还是玩玩而已. 我知道新买的鱼缸如果只有两三只鱼, 空空的能看吗? 不过相信我, 慢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