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企盼今成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4:51:44
——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的点滴体会
林永蔚
当前,我国改革发展已进入关键时期,我们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不失时机地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发展起点上,从战略全局出发,制定描绘了我国在下一个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建议》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要求,反映人民意愿,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纲领性文件。
十六届五中全会胜利闭幕时,消息所至之处,万众欢欣鼓舞,兴高采烈。经历了太多苦难的炎黄子孙们万年想啊,千年盼,今天终于盼来了真正的盛世福音,只见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祝贺、兴奋、渴望、喝彩之声遍布城乡,成为时下社会关注的热点。
十六届五中全会所讨论的“十一五”计划,既是承前启后,更是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与上一个“五年计划”不同的是,这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集思广益的成果,因此,公众对“十一五”抱着十二万分的期望。中央政治局会议有一段这样的表述: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这既是制订“十一五”计划鲜明的指导思想,也是“十一五”的非同凡响之处。应该明确,“十一五”不是一个一般发展的计划,而是一个积极而稳妥的发展计划。发展既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此次全会的主题词。中央政治局在讨论中,把坚持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的“前置条件”。不言而喻,国家的发展,就是要以人为本,把保护发展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同时发展要体现在“转变观念,创新模式,提高质量”三个关键环节上。也就是说,发展观念要转变,发展模式要创新,发展质量要提高。这既是对发展的正确表述,也是赋予发展新的含义。“全会”精神导向准确,清楚地把片面发展与全面发展、粗放型发展与科学发展、暂时性发展与可持续性发展区别了开来。回首以往,某些地方抓发展的劲头不可谓不足,发展的措施不可谓不力。然而,却付出了很大代价,有的甚至发展越快,负面作用越大,一个个触目惊心的血的教训告诉我们,发展要讲科学,发展要转变观念,发展要创新模式,发展要提高质量。这一点确实是值得我们好好去认识和体会的。
近段时间,我区认真组织各级干部学习了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相关文献,根椐市委二届八次全委会的工作部署,进一步加大了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的力度。区委为此召开了“十届七次全委会”,明确提出要坚定不移地以“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统一思想,继往开来;明确方向,激励斗志、加快地方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进程。为了加深对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的正确认识和体会,11月24日,中共重庆市委宣讲团成员、讲师团团长罗晓梅教授来到鱼洞,在区委小礼堂,她向巴南区近二百名党政领导干部作专题报告。这场报告会后,再一次掀起了我区学习五中全会精神的热潮。
罗教授在报告开始时说,“十一五”规划第一次把“计划”改为“规划”,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结构调整、加强自主创新、更加重视社会公平、深化体制改革、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等各项任务, 这既切合实际,又具有深远的战略指导意义。 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在执政过程中锐意革新的现代化意识,也表现出了党中央决策层海纳百川般的求真务实精神。今天,我们是处在一个特殊的时期,一个关键的时期。“好雨知时节”,听了这场报告,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建议》在这个时候提出,正是顺应了我国改革发展关健时期的历史需要。
“十一五”计划牵动人心,还在于此计划凝聚着全党智慧,人民群众的智慧。前些时候,人们都看到,中央政治局常委带头分奔赴各地奔赴基层,广泛征求干部群众意见,与基层共同研究“十一五”计划。许多专家学者和基层汇集的不少妙计吸纳在了“十一五”之中。“十一五”计划是一个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一个集思广益计划。“十一五”计划已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意志,这将使中国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出现崭新的局面。因此,十六届五中全会备受瞩目,十六届五中全会理所当然成为华夏大地社会生活的新焦点。
通过学习我们清楚地看到,“科学发展观是贯穿《建议》的一条红线,《建议》提出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强调发展要自始自终地坚持六个必须,也就是六大原则,这六个必须实质上就是回答了发展的目的,内涵、思路、方略,动力等一系列核心问题。
居安思危,长期保持强烈的忧患意识是党中央运用科学发展观认识客观世界的具体表现。诞生于民族危亡关头的中国共产党在80多年的风雨岁月中所遭受的挫折,许多都是因为没有清醒地看到在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风险。听了这场报告后,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十六届五中全会之后的神州大地,求真务实的清风扑面而来。《建议》表达出了对国家兴盛的强烈期盼,同时,也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了党和政府对以农民为主体的社会弱势的深深同情。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建议》中的亮点之一。我们由衷地感觉到,党中央高屋建瓴、兴利除弊,决心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千百年来的“老大难”,加大解决三农问题的力度,启动让我国广大农村改天换地、移风易俗的宠大系统工程。这正是“全会”励精图治,根据我国国情制定的为民、亲民、利民决策的伟大实践。
“富于人民性才有历史的永恒”。注重社会公平与正义是和谐之本、活力之源,也正是“以人为本”的体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对于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整个现代化事业具有全局的和长远的指导作用。”
就业,分配和社会保障三个关系到民生之本、民心所系、民安所在的重要问题。党中央在《建议》中巳经明确提出了解决这三个方面问题的英明决策,我们高兴地看到,党中央突出“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并将其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这是“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理论升华,是“立党为公”的伟大实践。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一切决策,举措的最终目的。只要我们不折不扣地遵照中央精神去做好工作,那就肯定会化不利为有利,化消极为积极,真正让每一个老百姓都能体会到改革开放带来的生活质量的提高。
“科学发展建和谐,千年企盼今成真”。实现十一五规划,关键在党,关键在人。我区广大干部群众必须进一步加强学习,深刻体会中央精神,坚持“十六大”以来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力以赴地为经济建设提供有力的体制保障,智力支持和良好的社会氛围。只要我们遵照党中央指引的方向,矢志不渝地向前迈进,就一定能够获取中华民族的福祉,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