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农信社贷款利率定价机制 合理确定农业贷款利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1:16:59
建设农信社贷款利率定价机制 合理确定农业贷款利率 新闻日期: 2008年11月13日 14:43:15

      人民网河南视窗讯   在当前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涉农企业(与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相关的企业)特别是农业龙头企业把产供销、贸工农等结合在一起,在农产品生产、流通、加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涉农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对推动“三农”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一直以来,人们对农户贷款难问题关注较多,而忽略了涉农企业的信贷支持。为了解金融机构对涉农企业信贷支持情况,近期人行荥阳市支行组织人员对辖内50户涉农企业和部分涉农金融机构进行了调查。

    一、涉农企业贷款需求旺盛而满足率低

    在50家被调查企业中,有43家涉农企业回答需要贷款,占调查企业的86%;期望获得的贷款额度共计14040万元,平均每家327万元。2008年前9个月共有36家涉农企业向银行或农信社申请贷款,占调查企业的72%;共申请贷款额度8820万元,平均每家245万元。2008年以来,被调查企业中共有29家涉农企业获得贷款5275万元,分别占申请贷款涉农企业数、申请贷款额度的81%、59%。最终获得贷款的企业数占有贷款需求企业数的67%,获得贷款金额占需求总额的37.6%。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一是调查企业中有贷款需求的企业占86%,说明涉农企业有旺盛的贷款需求。二是向银行申请贷款并获得贷款的企业数和金额分别占申请贷款企业数、申请贷款额度的81%、59%。企业向银行申贷的成功率较高,但获得贷款额度相对企业期望值较低。三是有贷款需求的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的企业、获得贷款的企业的个数和获得贷款额度逐渐下降。涉农企业贷款需求满足率仍然较低。

    二、涉农企业贷款难的原因分析

    (一)涉农企业贷款风险较大。

    农业作为弱势产业,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不可测性很大,贷款风险大。涉农企业也同样面临着较大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调查涉农企业95%以上为私营、个体或者合作制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小。被调查企业中除了农资销售、面粉加工等5家企业认为自身经营风险较小外,其他45家种养殖企业均表示自身经营受自然因素、市场变动和其他不可预测因素的影响较大,金融机构对企业发放贷款积极性不高。几家金融机构信贷员都表示对养鸡、养猪、养牛户发放贷款风险很大,一是市场需求变动快而农产品产出慢,二是近几年禽流感、猪耳病等疫病的发生对个体养殖业的发展影响较大,市场需求波动也大。信贷员对发放涉农贷款采取特别谨慎的态度。

    (二)涉农企业不能提供有效的贷款抵押物和担保。

    一是目前我国基层金融机构发放贷款抵押可接受的抵押物范围较窄。贷款抵押物以定期存单、土地厂房、门面房等为主,不接受农村个人住宅、林权、存货、应收账款等资产作为抵押物。贷款企业中以房产、机器设备做抵押的占76%,以定期存单做抵押的占17%,其他为担保贷款。二是许多涉农企业不能提供有效的贷款抵押。涉农企业大部分属于小型私营或个体企业,50家调查企业中84%为私营中小企业,90%年营业收入在3000万元以下。这些企业自身规模小,资金实力弱,其土地、厂房大多采用租赁形式,没有土地使用证,不能办理土地、厂房抵押,其他可向银行抵押贷款的资产也寥寥无几。在调查中,有15家企业反映未申请贷款或获得贷款额度较小的主要原因是无法提供足值、有效的抵押物,有41家企业认为获得贷款的重要因素之一是能否提供足够的抵押物。由于目前银行可以接受的抵押物主要是土地、房产等,涉农企业而不能提供充足的贷款抵押而不能得到贷款。三是多数涉农企业在不具备抵押贷款条件的同时也找不到合适的担保企业,而无法向银行申请贷款。在调查中有60%的涉农企业反映找不到合适的担保,而只能以个人名义申请贷款,获得贷款额度相应较低,在一定程度限制了涉农企业进行扩大生产、更新设施等活动。

    (三)涉农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

    企业的财务管理情况也是金融机构发放贷款时考虑的一项重要条件。被调查企业中,多数涉农企业存在财务管理水平低、会计制度不健全、报表数据失真情况。约40%的涉农企业存在月初临时做报表应对税务部门的情况,报表真实性较差,银行从报表上难以掌握其真实的经营状况。个别涉农企业甚至于没有财务报表。50%的调查企业认为财务管理不规范、报表数据不真实是金融机构拒绝贷款的原因之一。

    (四)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手续繁琐,耗时较长。

    涉农企业资金需求的季节性较强,部分涉农企业因贷款申请、调查、抵押评估等手续耗费时间较长,在急需资金时,只好通过民间借贷筹集资金。被调查企业中,有17家企业有民间借贷行为,融资总额约占其所有外部融资比重的30%。民间借贷减少了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的需求,进一步降低了银行贷款满足率。

    (五)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上浮较多,涉农企业融资成本较高。

    目前农村信用社在农村信贷市场中基本处于具有垄断地位,因而也具有垄断定价地位。处于垄断定价地位农村信用社从自身利润最大化角度考虑,在确定贷款价格时,利率上浮幅度较大,市场化定价的动力不足,“三农”资金价格较高。据调查,荥阳市农村信用社贷款除质押贷款外,其他贷款均上浮至基准利率的1.45倍以上,最高上浮到基准利率1.75倍,并且同一期限的涉农企业贷款利率高于农户贷款利率。被调查企业中,35%左右的企业表示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过高,但能从农村信用社得到贷款已属不易,为了能得到贷款只有被动接受较高的利率。农发行和商业银行贷款利率虽然较低,但贷款申请难度较在信用社申请贷款难度更大。

    (六)信用担保机构未有效发挥作用。

    近几年,通过信用担保机构为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成为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但是目前县域多数地区尚未设立担保机构,而涉农企业大多数处于县域及乡镇,涉农企业寻求担保机构为自己担保困难。被调查企业中,个别企业曾寻求过郑州市区信用担保机构为自己提供担保,但因贷款额度较小、费率高等原因而放弃。

    (七)农村金融信贷市场资金供应主体不足。

    在调查中,金融机构认为农村金融信贷市场资金供应主体不足也是造成涉农企业贷款难的原因。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一方面大量撤并在农村的机构网点,另一方面贷款权限上收,基本退出了农村地区的信贷市场。近几年农发行也开始涉足非政策性信贷业务,对涉农企业发放贷款,但主要以较大规模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主,对涉农小企业基本不给予信贷支持。邮政储蓄银行发放的小额贷款单笔金额小,总量少,对“三农”支持有限,对涉农企业支持几乎没有信贷支持。当前农村信贷供给主要以农村信用社为主。农村信用社受自身实力、经营管理水平和农业产业发展的特性等因素影响,难以满足农村旺盛的信贷资金需求。

    三、建议

    (一)建立健全农业风险担保补偿机制和商业性农业保险,降低农业贷款风险。

    一是设立农业贷款风险担保补偿基金,降低农业信贷资金风险,调动金融机构发放农业贷款的积极性,增强金融机构放贷能力。二是鼓励商业性保险机构开展农业保险业务,适当给予农村商业性保险一定的政策补偿,如财政补贴、减免相关税收等,加大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二)积极建立、完善农村担保体系。

    可由政府牵头或政企合作等方式提供农业信贷担保基金,组建农村担保基金机构和担保资金补充机制,以商业性担保为主,互助性和政策性担保为辅,多家担保机构平等竞争、有序发展的信用担保体系,从根本上解决涉农企业和农户等担保难问题,引导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

    (三)对农村金融机构给予政策扶持,支持农村金融发展。

改革现行农村金融利税政策,适当降低农村金融机构的营业税税率,减免所得税,适当加大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拨备力度,提高税前拨备比例,从政策上对农村金融给予扶持。

    (四)增加农村金融供给主体,培育有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

    有效整合农村地区金融资源,通过对现有金融机构的改革、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引入等,逐步发展多种形式、多层次的农村金融服务组织体系,建立起“政策性+商业性+合作性+自发性”农村金融体系,培育有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有竞争性的农村市场将在金融服务品种、质量、贷款利率等方面使“三农”得到更多实惠,真正满足农民多领域、多层次、多类型的资金需求。

    (五)简化贷款手续。

    金融机构应采取有效措施简化涉农企业贷款手续。如充分发挥信贷人员的作用,加强对涉农企业的日常跟踪了解。信贷人员在日常对企业已有了较充分的了解,当企业提出贷款申请时,可缩短贷前调查的时间。金融机构日常也应加强与涉农部门的联系,了解当地农业产业发展政策、规划,结合实际做好支农资金投放规划,合理简化贷款手续和审批环节,主动提供金融服务。农发行、农行上级行可适当下放一定额度内涉农企业流动资金贷款权限,缩短贷款审批时间等。房管、土地等政府部门应建立涉农企业季节性贷款抵押评估、登记“绿色通道”,缩短办理时间。

    (六)加快农村信贷品种创新步伐,满足农村多元化的信贷需求。

    农村金融机构要准确把握“三农”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因地制宜地开展差别化服务,创新信贷产品和管理方式,探索新的信贷投放方式和融资途径,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积极开发和推出适应本地经济发展和三农需求的金融产品,提供有差异的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努力满足农村多方位的信贷需求。一是适应农村产业化发展的需要,开发农户大额贷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二是开展农村外出务工贷款、农村工商户联保贷款、亲属担保贷款、公职人员担保贷款等,加大农村个体企业创业贷款发放力度。
  
    (七)积极推进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定价机制建设,合理确定农业贷款利率。

    农信社应不断提高贷款利率定价能力,逐步建立符合农村贷款业务特点的风险定价机制,根据借款主体的信用程度、负担能力、贷款项目的风险情况和资金成本,合理确定利率浮动幅度,既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又降低了农民融资成本。(人行荥阳市支行  刘沛 王西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