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黄金30年的神秘面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8:53:15
站内文章搜索 文章标题 文章作者 录 入 者 关键字   所有栏目 乌有之乡 理想之旅 风华正茂 时代观察 思潮碰撞 国际纵横 历史视野 合作之路 中华文化 文艺新生 读书交流 网友之声 全站文章索引(外)

揭开黄金30年的神秘面纱
作者:我是老残    文章发于:乌有之乡    点击数: 1706    更新时间:2010-6-19   顶    荐   【字体:小大】
【复制本文】【下载本文】
这是我在2008年纪念改革开放30年的时候发表的《揭开黄金30年的神秘面纱》系列文章的第一、二、四篇,今天重新发表,别有一番感慨呀!
揭开黄金30年的神秘面纱之第一篇:莫名其妙的GDP
现在有很多人把1979-2008年的30年称做黄金30年,最核心的依据就是这30年来GDP的飞速增长。他们用这30年的GDP增长率比1949-1978年的那30年高多少来论证前30年的经济政策是多么的错误和愚蠢,而近30年来的经济政策以及经济理论又是多么的英明和正确,后悔为什么不早一点实行现在这样的经济政策。也有一些所谓的专家学者推算中国的GDP增长率比美英德日等发达国家快多少,再用多少年就可以赶上并超过那些发达国家,成为世界第一的超超级经济大国了。还有一些所谓的理论家信誓旦旦地拍着胸脯向老百姓许诺说,GDP照这样发展下去,大家的生活将会多么多么地富裕和幸福。似乎这个GDP真的是那么的神奇,能够变成我们进入梦想中天堂的金梯子。可是老百姓的感觉却完全不同,伴随着GDP的飞速增长他们的生活水平并没有同步增长,增长缓慢不说,有时还会下降。甚至是GDP增长的越快,他们的日子过的越艰难,越来越买不起房子,越来越看不起病,孩子越来越读不起书,家里越来越吃不起肉。这究竟是为什么?这个GDP到底是个什么玩意,怎么让我们越看越糊涂呢?
原因在于,GDP虽然是财富的标志,但GDP的增长并不代表财富的同比例增长。给大家举几个例子吧。例一:上世纪60年代美国施乐开发的第一代静电复印机最高峰的时候年产量不足2万台,每台价格高达20万美圆,以至于无法销售只能出租,折算成GDP合40亿美圆。40年后的今天,美国惠普等几大公司年产复印机100多万台,平均价格不到2000美圆,折算成GDP合20亿美圆。40年的时间产品性能提高了十几倍(每小时工效从720次提高到现在的10000多次),产量增加了50倍,也就是说他所代表的社会财富至少增长了50倍,而他所代表的GDP却下降了50%。按GDP来衡量,美国变穷了,按社会财富来衡量,美国变富了。那么大家认为按这样发展美国究竟是变穷了还是变富了?例二:上世纪70年代末,日本的数控机床年产量3000台左右,每台价格几百万美圆,相当于约100亿美圆的GDP,30年后的今天日本的数控机床年产量超过10万台,平均价格不到30万美圆,相当于300多亿美圆的GDP。在性能大幅度提高的基础上产量增长了100倍,即他所代表的社会财富增长了100倍以上,而他所代表的GDP却只增长了200%。按生产能力计算发展速度年增长率接近17%,按GDP计算年增长率只有2%,这个速度是快还是慢?例三:我国某酒厂在中标中央电视台广告标王之后,价格从每瓶2.8元增长到65元,酒还是那么多酒,质量还是那个质量,在社会财富没有任何增加的情况下GDP增长了20多倍,这样的GDP增长会让我们变的更富裕吗?例四:我常吃的一种药原来是瓶装的,一瓶100粒,价格4元,每粒4分钱。现在换了个名字变成了盒装的,每盒6粒,价格4.5元 ,每粒约0.75元。财富、效能都没有增加GDP却增加了近20倍,这样的GDP增长会让我们生活的更富裕吗?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怪现象呢?这是因为GDP代表的是全社会终端商品的价格总和,而我们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全社会终端商品使用价值的总和。这二者既相互关联,又相互背离。比如我家3年前每月吃10斤猪肉,每斤4.5元,共需45元。去年猪肉涨到了9元一斤,我家每月还吃10斤,需90元,这样在我的生活水平并没有任何提高的情况下消耗的GDP增加了一倍。今年猪肉涨到了13元一斤,我吃不起10斤了只能吃7斤,需花费91元,这样我家在生活水平下降30%的情况下消耗的GDP反而还略有增加。我的生活水平取决于我吃了多少肉,而GDP反映的是我买这些肉花了多少钱,二者既有相互关联的一面,又有相互背离的一面。有时我花的钱多说明我吃的肉多了,有时我花的钱多反而吃的肉少了。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背离呢?两个原因,一是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相互背离,二是商品价格和价值的相互背离。下面分别加以说明。其中有些枯燥乏味晦涩难懂的经济学术语,请大家捏着鼻子往下看,我会尽量用通俗化的语言把这些经济学术语解释清楚的。
第一个原因: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相互背离。商品都有二重性,即价值和使用价值。价值是包含在商品当中的物化了的劳动,通俗地说就是人们为了生产这些商品付出了多少劳动,干了多少活,使了多大的力气。使用价值是指商品的有用性,通俗地说就是这些商品对人们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有什么用处,有多大的用处。在一定社会生产条件下,也就是说在固定的科学技术水平下,在固定的劳动生产率水平下,价值和使用价值表现为相关性,即付出的劳动越多,生产的商品也越多越有用;同样,生产的商品越多用处越大,需要付出的劳动也就越多。但在不同的社会生产条件下,即不同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水平下,价值和使用价值就会相互背离。为了生产同样使用价值的商品,科学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水平越高,需要付出的劳动就越少,也就是商品的价值越少、越小;反之,为了生产同样使用价值的商品,科学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水平越低,需要付出的劳动就越多,也就是商品的价值越大。由于劳动生产率主要是由科学技术水平所决定的,因此,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导致价值和使用价值相互背离的根本原因。大致上对于同一个国家而言,在其他因素不变的前提下,工业技术水平越高,科学技术进步越快,GDP的增长就越慢;反之,工业技术水平越低,科学技术进步越慢,GDP的增长就越快。对于不同的国家而言,工业技术水平越高、科学技术进步越快的国家,GDP的增长就越慢;工业技术水平越低,科学技术进步越慢,GDP的增长就越快。这就是为什么那些GDP增长率只有1%-2%,有时只有0.5%左右甚至负增长,最好的时候也不过3%-4%的发达国家,综合国力发展的那么快,人民生活提高的那么快;而那些GDP增长特别快的国家却恰恰相反。
第二个原因:商品的价值和价格相互背离。由于GDP代表的是商品的价格总和,所以当商品的价格普遍高于价值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通货膨胀发生时,GDP的增长率就会相应的高于实际物质财富的增长率。我在第二段落所举的例三、例四其实讲的就是这种情况。GDP高速增长的国家几乎无一例外都通货膨胀率高企,高通涨和GDP高增长互为因果、互相推动,螺旋式上涨。任何商品的涨价最终都将转化为GDP,表达为GDP。而资本商品化之后的价值和价格相背离对GDP增长的推动则更加惊心动魄。什么叫资本的商品化呢?通俗地说就是把企业的资产拿到证券市场作为股票流通买卖。当股市总市值即股票总价格和资本总价值相背离,高于资本总价值的时候,上市公司的资本也就是生产资料的价格就会被高估,进而推动全社会总资本被高估,导致企业生产成本中固定成本即不变成本的相应增加,最终转化为GDP的增长。比如一家公司有10亿元的固定资本,按年折旧率10%每年提取1亿元的折旧费,如果他一年生产1亿件产品,那么每件产品分摊1元的固定成本。可是当他的资本上市后,他的股票价格随着整个股市股票价格的上涨,他的资产额翻了两番,那么他的固定资本就会被估值为40亿元,他会按照社会平均资产估值水平通过一定的会计方法,把这多出来的30亿元资产估值仍按每年10%的比例摊入每一件产品的销售价格当中,最终表现为每年新增3亿元的GDP,而在企业内部则表现为每年新增3亿元超额利润。说来说去,这样的GDP增长仅仅表现在统计数据上,实际社会财富并没有任何增加。有谁知道中国现在股票市场的平均资本溢价率究竟是多少吗?
其实,1928-1937年的十年也曾经被称做“黄金十年”,这十年间平均经济增长率高达11%-13%,十年间生产值(相当于现在的GDP)翻了两番半,比现在的“黄金30年”GDP增长率快多了。可是这个靠旧上海大世界舞女扭屁股扭出来的“黄金十年”,靠证券交易所抢帽子抢出来的“黄金十年”,最终给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究竟带来了什么?
好了,现在您该明白这个所谓的GDP究竟是个什么玩意了吧?唉,GDP呀GDP,你可真是TMD“鸡的屁”!!!
揭开黄金30年的神秘面纱之第二篇:糊里糊涂的外汇储备
“黄金论”者把1979-2008年这30年称做黄金30年的另一个依据是中国的外汇储备,动不动就拿出来炫耀一番,以证明30年来我们创造了多么大的一笔巨额财富。那么,这个被吹上了天的外汇储备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呢?事实的真相究竟如何?让我们来仔细分析分析,解剖解剖。
第一个问题:外汇储备的构成是怎样的?
椐统计,截止到2008年6月底中国外汇储备共1.8088万亿美元。大致来源有三个部分:1、2003年以来流入我国的热钱。具体数额多少有不同的说法。最高的是中国社科院日前出具的一份报告,测算出五年来流入中国的热钱规模约为1.75万亿美元;最低的是摩根士丹利王庆的测算结果,他认为从2005年至今的热钱流入量为约3000亿美元,2005年以前的数据不详;比较适中的是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8000亿美元的估算。但不论具体数字是多少,总而言之是一个巨大的黑洞。2、30年来外商投入的外币资本或以外币计价的实物投资逐年累积下来的外资所有者权益,约占我国目前工商业资本总额的四分之一,即7000亿美圆左右。3、在18088亿当中真正属于我们的那一部分,即30年来我们付出了巨大的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的代价,先后数亿农民工在沿海的“三来一补”血汗工厂里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加工费当中的积累部分。也就是在18088亿的外汇储备总额中,除去热钱和外资所有者权益以外的那部分。我们不知道到底还有多少?或者说究竟还有没有了?商务部和中国人民银行至今也没有公布过这方面的数据,我们只好去猜测了,但无论如何不会太多。
第二个问题:这些外汇储备现在怎么样了?
到6月底,在18088亿美圆的外汇储备中美圆资产约10800亿美圆,比重为60%,是主体,其余依次为欧元20%、日元13%、英镑7%。另有黄金储备1929万盎司(600吨),和30年前相比一两也没有增加。可怜黄金储备30年没有增加,决策者居然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财富,口口声声向欧美学习现金技术、管理经验,却不看看欧美列强们有多少黄金储备。
在10800亿的美圆资产中,持有美国房地美和房里美两家房贷公司债券3763亿美元,其余约7000亿美圆为美国国债。现在房地美和房里美两家公司已经由于美国的次贷危机而陷入了严重的财务危机当中面临破产倒闭,两家公司都已经没有还债能力了,那么我们持有的这些债券一下子变的一文不值。破产清算以后,中国能拿回多少谁也不知道,肯定是少得可怜,甚至还能不能拿回一点来也没人知道。
那些所谓的学者们一再吹嘘说美国国债是全世界最安全的了,真是这样吗?那就让我们再来看一看剩余的7000亿美圆的美国国债又会怎么样吧。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根据凡尔赛和约的规定德国应赔偿英、法等协约国1320亿金马克的战争赔款。当时有人认为这样一笔巨额赔款再加上每年的利息德国70年也还不清,即使还清了也会把德国经济彻底拖跨了。但由于这笔赔款可以以德国金马克计价,1933年德国政府根据亚尔玛.沙赫特博士的建议,在1933-1936年短短三年间通过疯狂扩张国家信用,滥印纸币的办法使德国货币币值贬值了几千倍,不费吹灰之力轻而易举地还清了协约国的战争赔款。德国经济不但没有被拖跨,反而迅速恢复,并在仅仅3年后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席卷了整个欧洲。历史常常有惊人相似的一幕。2007年6月13日纽约民主党参议员舒默(Charles Schumer)、美国参议院金融委员会主席鲍克斯(Max Baucus)、爱荷华州共和党参议员格拉斯利(Charles Grassley)和南卡罗莱纳州共和党参议员格雷厄姆(Lindsey Graham)向美国国会提出了一个压迫人民币升值的法案,要求美国政府压中国政府同意人民币升值,否则将采取制裁措施。随后美国财长保尔森一再向中国施加压力,迫使中国取消了紧盯美圆的汇率政策,允许人民币升值。进入2008年,人民币升值的步子越走越快,到2008年6月底人民币升值已达15%。与此同时,美国利用次贷危机的机会,放任美圆贬值。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不出两年美圆对人民币将贬值至少一半以上。这将不可避免地带来三个严重的后果:其一,中国的美圆资产将缩水至少一半。其二,人民币升值将为泛滥的美元提供一个理想的“泄洪区”和安全的“增值区”,只要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不变,华尔街的大佬们就可以无风险地将美元投向中国资本市场,购买人民币资产,坐等人民币升值,等到人民币升值达到一定程度后,华尔街大佬们就可以从中国轻易掠走数不清的财富。其三,当这些热钱吃饱喝足撤出中国时,中国恐怕就要重演9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一幕,这绝非危言耸听。
直到今天,那些所谓的金融学家们还在写文章指天咒地地发誓说美国人绝对不敢这么做,如果他真敢这么做我们就跟他们同归于尽,把手里的美圆资产马上全部抛售掉,让美圆贬值的一分不值,让美国经济破产。天呐,真是昏了头了,象美国这样一个拥有全世界最完备的基础工业体系,科学技术水平比欧洲领先15年、比中国领先30年的国家他的经济会破产?笑话,真要到了那一天,经济破产的恐怕不是美国,而是那些把自己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基础工业一脚踢飞,一门心思跑到沿海去发展低技术含量、低产品附加值的“三来一补”产业的国家。
第三个问题:美国政府拿我们借给他们的7000亿美圆做了什么?
2001年至今,美国做了两件大事。一是部署“战区导弹防御”(TMD)系统并继续开发“国家导弹防御”(NMD)系统,耗资数千亿美圆(具体数字不详,可能在5000-7000亿美圆之间)。二是发动阿富汗、伊拉克两场战争,耗资15000亿美圆。这两件事都有明显针对中国的意图。共耗资约20000亿美圆。
2002-2008财年美国财政赤字为21065亿美圆。什么叫财政赤字呢?就是政府钱不够花了,借钱来花。美国政府这21065亿美圆的财政赤字向谁借的呢?向世界各国,其中通过发行国债债券向中国借了7000亿美圆,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一,是借款最多的国家,排名世界第一。
现在明白了,美国花20000亿美圆干了两件明显是针对中国的大事,而这20000亿美圆中的三分之一是向中国借的,真是TMD荒唐透顶!
有一个小品叫《主角和配角》,居中扮演八路军武工队队长的朱时茂要枪毙扮演叛徒的陈佩斯,抬手举枪的时候却发现手里没枪,于是回头问陈佩斯:“枪呢?”,陈佩斯赶忙说:“枪在这儿呢!”双手把枪捧到朱时茂的面前,朱时茂接过枪来"铛铛”两枪把陈佩斯“枪毙”了。我怎么现在总觉着我们就是那个把枪捧到人家面前去让人家拿枪来枪毙自己的陈佩斯呢?
唉!这糊里糊涂的外汇储备呀,我是越写越糊涂,您是不是也越看越糊涂了呢?
揭开黄金30年的神秘面纱之第四篇:挥刀自宫的装备工业
装备工业,又称装备制造业,主要是指资本品制造业,是为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和国家安全需要而制造各种技术装备的产业总称,通俗地说就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并提供设备或装备的工业部门。由于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装备工业又是制造业的基础,因此装备工业是一个国家整个工业体系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体系的基础、骨干和核心,是国民经济的脊梁。装备工业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价一个国家发展潜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指针,更是形成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基础。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装备工业产品范围包括机械、电子和兵器工业中的投资类制成品,分属于金属制品业、通用装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器装备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装备制造业7个大类。在装备工业当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重大技术装备,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大型成套设备,是指装备制造业中技术难度大、成套性强,对国民经济具有重大意义、对国计民生具有重大影响,需要组织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才能完成的重大成套技术装备。
目前公开发表的讨论有关基础工业的文章我看了一下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歌颂和赞扬,欢呼我们基础工业取得的巨大成就,这是主流媒体上的声音。主要依据无非是说30年来基础工业的规模增长了多少倍,引进了多少外资,引进了多少项先进技术,新建和改造了多少个企业,开发了多少项新产品等等。总而言之,是形势一片大好,前途一片光明。另一类是肯定成就的前提下指出不足的地方,这是少数人的声音。他们把我国装备制造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大致归纳为自主创新能力差,国际竞争力较低,劳动生产率和工业增加值率低,企业经营规模小,生产集中度低等几个方面。他们说的都很有道理,但我认为还没有触及到问题的根本要害,大概是顾虑太多不便明言吧。所以我今天想换个角度来谈一谈这个问题。由于有关部门对有关数据和资料讳莫如深很少公布,我们目前所能够了解到的资料非常有限,非常零散,而且多数都是间接资料,一部分数据是通过其他间接资料推算出来的,不够准确,因此这篇文章的说服力不够强。我且姑妄言之,也算是一家之言吧。
一、换个角度看装备制造业。(以下数据均不包括军事装备的生产、采购、进出口)
到2006年,国内装备制造业各类企业总销售额13911亿人民币;国内装备制造业产品投资总额约26550亿人民币;装备制造业产品进口约2200亿美圆(根据机电产品进口额4277亿美圆减去46%的加工贸易进口额以及少量的消费类进口电子产品得出,合16850亿人民币),占进口总额的28%,占机电产品进口的51%;出口约550亿美圆(合4200亿人民币),占总出口额的5.6%,占机电产品出口额的10%。进口当中,大型成套设备进口额找不到数据,但2002-2004年间每年进口大型成套设备6000亿人民币,占大型成套设备投资额的50%多,椐此推算2006年大型成套设备进口额应当在7000-8000亿人民币左右,仍占一半左右。这些数据看起来有些凌乱,但稍加整理以后就会发现,目前国内装备制造业产品市场当中,国内各类企业占1/3左右,进口占2/3左右,进口占主导地位。代表一个国家工业技术水平的大型成套设备,进口也占据了半壁江山。
在国内35026个装备制造业生产企业中,其中外资及外资控股企业有8231个,占23.5%;国内装备制造业总资产108821.88亿人民币,其中外资及外资控股企业为46902.23亿人民币,占43.1%;产品销售收入总额13911.51亿人民币,其中外资及外资控股企业为7359.19亿人民币,占52.9%。也就是说外资实际上已经控制了国内装备制造业生产能力的一半以上。
在内资企业(包括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当中,也有相当大的一部分生产能力或者是进口国外部件或构件组装生产,或者是进口核心技术设备或关键部件进行配套生产,或者是购买国外的技术或专利组织生产,总而言之自己不掌握核心技术,命脉掌握在别人手中。这部分企业占多大比重目前没有准确的数据,我个人估计应该占内资企业的50%左右。真正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的内资企业不会超过内资企业总数的50%。
大家看明白了吗?这就是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现状,概括起来一句话:我们的装备制造业已经被外资、跨国企业集团、境外企业控制了,换句话说就是被外国资本控制了。如果说装备工业是国民经济的脊梁,那么现在我们的这条脊梁已经被外国资本打断了。
二、这种局面是如何形成的?大致上主要的有这样几个原因:
1、指导思想上的曲折。
在近90年中国现代史中,关于建国方针的争论一直不间断。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关于建国方针的争论就开始了。以翁文灏为代表的工业立国论者认为中国强国的根本出路在于工业化,必须优先发展重工业,再以重工业装备轻工业和农业,摆脱列强对中国经济的控制,实现自立自强,与列强一竟高低。以孔祥熙、宋子文为代表的贸易立国论者认为,中国积贫积弱以久,难以与列强相抗争,发展重工业没有出路,应当以贸易为先导优先发展轻工业即加工工业。蒋介石支持了孔宋的主张,贸易立国论成为南京国民政府发展经济的指导思想,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走上了官僚资本主义道路。1928-1937年经济以每年11-13%的速度快速发展,十年间生产值翻了两番半,被称做黄金十年。但由于这样的经济发展是建立在依靠西方列强的重工业装备和主要原材料供应的基础之上的,十年来重工业不但没有发展反而萎缩了20%,抗战烽火一起,周边环境恶化,进口中断,经济迅速崩溃。由于重工业的萎缩,尽管有美英苏等国的军火支援,抗战所需的武器装备仍严重不足。有一首歌叫做“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就是这种状况的真实写照,面对日军的飞机、坦克、大炮,我们只能以大刀片子这种使用了1000多年的古老兵器相对抗。
新中国成立以后,关于建国方针又有两次比较大的争论。第一次是1954年前后,包括高岗在内的一部分党内高级干部主张在社会主义大家庭内依靠苏联的重工业基础发展经济,我们不再去建立独立的重工业体系,但这种思想受到了毛泽东等人的批评。随着1956年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发表,这种声音在党内暂时消失了,1959年中苏关系的恶化证明了毛泽东等人的远见卓识。第二次是在1964-1966年,党内又有一部分同志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丧失了继续发展重工业的信心,提出了一种“造船不如买船,买船不如租船”的悲观论调,但这种论调很快也被批判、被否定了。
改革开放以来“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观点重新抬头,改头换面成为一种全新的经济理论,作为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这就是造成目前这种严峻局面的根源之所在。
2、针对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差异性政策。
由于历史的原因,装备制造业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但是30年来国有企业生存环境之恶劣令人难以置信。全国政协委员何秉孟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类经济体的所得税率是:国有企业的所得税率为33%;私有企业、外资企业均享有税收优惠,外资企业的所得税率一般在15%左右(有的地区甚至免税若干年或减二免三等),私有企业因各地的税收优惠存在差异,其所得税率在15%-33%之间。也就是说,国有企业的所得税率比私有企业、外资企业要高出一倍以上。再者我们知道,我国的特殊国情是税费相当甚至费大于税,名目繁杂的行政性或事业性收费至少不比纳税负担轻,而这些收费绝大部分都由国有企业承担了,外资企业受到优惠政策的保护收费负担很轻。除了税费负担不公以外,国有企业同私营企业职工工资待遇的负担方面也存在很大差距。根据工商部门的数据,2003年国有企业在岗职工的年工资为14577元,月均1214.8元;私营企业雇工年工资8033元,月均工资为669.4元。私营企业职工的工资待遇仅相当于国有企业职工的55.1%。国有企业贯彻的是按劳分配原则,在职工工资待遇的负担方面没有必要也不应该同某些对雇工实行剥削甚至超经济剥削的外资企业、私营企业进行对比。问题在于,国有企业在职工工资待遇的负担方面比私营企业高出近一倍的基础上,税费负担比外资企业、私营企业又高出一倍以上,这对国有企业是极不公平的,实际上是对国有企业的政策性歧视!
由于这种针对不同所有制企业歧视性的差异性政策,再加上国有企业历史遗留下来的一些问题如企业办社会、政策性接收复转退伍军人就业等,作为装备制造业主体的国有企业一天天衰败萎缩下去,为了摆脱困境大多数企业不得不寻求外商参股、控股甚至并购,以便能够以三资企业的身份享受优惠政策。与此同时外资企业在差异性政策的抚育之下一天天发展壮大,把国有企业挤垮,养的膘肥体壮,虎视耽耽地盯着这块唐僧肉,恨不得一口吞下去。只是碍于产业政策的限制,难有大的作为。但1998年被称为一代名相的某同志担任总理以后,公开喊出了要帮助外资打垮国有企业的口号,随即那些买办经济学家们到处鼓吹要求给予外资企业国民待遇(他们忘了国有企业二、三十年来要求在税费负担上享受国民待遇却无人理睬),对外资开放装备制造业,2002年以后产业政策的大门终于大开,随后外资对国有装备制造企业的并购呈现出“井喷式”的发展态势。外资不但在某些行业形成垄断态势,并且把重点转向并购大中型企业或整体并购同一行业的骨干企业。以跨国巨头为代表的外资正在对中国的行业龙头企业开始一轮强权、廉价、掠夺式并购:绝对控股,拥有并限制使用原中国品牌,拒绝接受不良资产,中国企业只作为其全球化战略下的中国生产基地,全面整合中国民族产业使其成为跨国巨头自己的包括生产、采购,以及物流、营销、金融等的一体化大公司。美国卡特彼勒公司对中国机械制造行业的并购、法国米其林对中国子午线轮胎生产企业的并购就是其中的典型。
3、重引进轻消化吸收再创新。
1980年代末我曾经参加过省里举办的一个贸易洽谈会,期间主办方举办了几个相关的讲座,这当中一个关于技术引进的讲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讲座由一名省里的经济学专家主讲,一名负责干部做总结讲话。其中讲到一个观点,是说我国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远高于日本,日本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周期通常为5-10年甚至10年以上,而我国仅仅需要半年一年最多2年;日本引进与消化吸收费用比为1:7-11,即每花1元钱引进的技术,要花费7-11元才能完成消化吸收,而我国的比值为1:0.3-0.5,即每花1元钱引进的技术只需要0.3-0.5元就能完成消化吸收。台上专家讲的唾沫四溅,领导讲的眉飞色舞,台下我们听的热血澎湃。可是后来我们发现在实际工作中了解到的情况并不是这样,再后来终于搞明白了,专家和领导都在骗人。事实是他们对引进消化吸收的理解是完全错误的,他们认为把设备买回来就是完成了引进,安装、调试、试生产以后正式投产就叫做消化,在外方技术人员离开以后能够对设备正常进行维修保养就叫做吸收了,就认为完事大吉大功告成了。那么日本人是怎么理解引进消化吸收的呢?他们把我们刚才讲的这三个阶段都看作是引进。那么他们把什么叫做消化吸收呢?把引进设备实现国产化完成进口替代才叫做消化吸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现技术创新并到国际市场上去竞争实现出口替代叫做再创新,所以他们才需要那么长的时间那么多的资金去完成消化吸收再创新。当时我以为只有我们这个偏远省份才会这样理解这样做,才会怎么愚蠢,后来陆续参加了一些全国性的贸洽会、博览会才明白全国基本上都是这个样子。在以市场换技术的方针指导下,花巨资从国外买来许多高技术重大装备,但由于忽视消化吸收再创新,自主研发、制造能力并未能同步提高,“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怪圈困扰着中国的装备制造业。30年来我国从国外引进了27套大型合成氨生产设备,200多条彩色电视机生产线,40多条汽车生产线......,但遗憾的是,我们几乎没有将其中任何一套大型成套设备完成国产化实现进口替代。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家广指出,目前我国重大装备国内自给率不到50%,光纤制造装备的100%、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装备的85%、石油化工装备的80%,轿车制造、数控机床、纺织机械、胶印设备的70%被进口产品占领。入世后,随着外资(企)的进入和国产化政策及非关税保护措施的弱化,越是重要、高档、技术附加值高的装备,进口就越多,自给率就越低。近年来,一些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要的关键设备特别是重大成套设备对进口的依赖度有增无减。
4、技术研发投入不足。
据统计,我国机械行业企业的全部研发费用,还不如国外大企业一家的科研经费多。例如西门子一年的研发费用占其年销售收入的10%;发达国家的一些小型机床厂的研发费用也占到销售收入的10%~15%;日本日立公司的日立制作所一年的研发费用大约为10亿美元;而我国迄今为止还不足1.5%。我国机电产品的开发周期一般比较长。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的产品开发周期为3~6个月;我国为12~24个月。美国等发达国家典型产品中技术源于本国的占98.4%,而我国仅占43%。
诸位看清楚了吗?这就是我们的装备工业,30年来挥刀自宫、自废武功的装备工业。
再说几句多余的话。装备制造业完全不同于做衣服搞玩具,这是个粗活,却更是个需要长期琢磨和探索的产业,更是一个来不得半点浮躁的产业,一句话概括:你得把它当"持久战"来玩,也许一辈子都玩不好,但是一个大国持之以恒以至几十年,肯定能玩好它,比如日本德国北欧等国家。关键在于对它是不是有一个正确的了解,对目前的严峻局面是不是有一个清醒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