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怎样才吃得安心?(联合早报 2008-10-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7:31:17

我们要怎样才吃得安心?

(2008-10-03)

fieldset {width: 309px;border: 1px solid #990000;}legend {font-family: Arial,"宋体";font-size: 12px;font-weight: bold;color: #990000;}  过关的食物都经过政府的严格检查,不安全的食物就不会在本地售卖。”一位本报读者的这种反应,很可以代表一般民众的心态。在食品安全方面,大家对政府把关的能力都深信不疑。这是负责把关的农粮与兽医局多年来“守土有功”的明证。

  但是,中国奶粉和奶制品含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后,人们的认识就有了改变。“严格检查”是事实,“不安全的食物就不会在本地售卖”则不完全正确。不少公众人士因此质问,为什么农粮局事先没有检验出来自中国的奶制品含有三聚氰胺?足见“严格检查”深入人心,也深得人心。

  然而,事实说明,“严格检查”不等于样样检查。国家发展部长马宝山很明确的指出,三聚氰胺是一种工业化学品,之前并没有人会想到竟有食品厂商会把它加入食物内。在这之前,全世界没有一个食品管制局测试三聚氰胺的含量。

  他说,要求当局化验每一批食品是不切实际的,当局必须采取风险管理的方式,通过科学分析、与其他食品管制机构联系、搜集市场情报,找出风险较高的食品。市面上成千上万种食品,如果我们检验每一种食品,我们就必须成立数百家实验室,最终消费者也得为此付出代价,以“天价”购买食物。

  这番话突出两点。其一是,不只新加坡,其实全世界都栽了跟斗;其二是,新加坡进口的食品种类繁多,农粮局不可能做到对每种食品都进行检验。差堪安慰的是,在三聚氰胺问题上,新加坡做出了最快速的反应,在最短的时间内,毅然下令所有来自中国的奶制品下架。现在,当局也决定扩大食品检验范围,以安民心。这是个积极的步骤。

  但三聚氰胺事件已无情地暴露了我们在食品安全检验上的一个缺口,须要尽快弥补。所谓吃一堑长一智,经此教训,农粮局肯定学乖了。有些地方的厂商是可以见利忘义,置消费者健康与性命于不顾的。一个行业甚至还可以形成“潜规则”,借以欺骗国内外的消费者。即使是大家都认为不可能发生的事也会发生。

  那么,我们是否就只能徒呼负负?对一个几乎所有食品全靠进口的国家而言,老百姓要怎样才吃得安心,是个绝不能规避的问题,民众不可能自己进行检验,大家只能指望农粮局加强把关。因此,我们认为,有两件事是必须做的。第一,是加强现有的防火墙;第二,是加强与其他国家的食品安检部门的联系与合作。

  以毒奶粉事件来说,纽西兰政府最先发现问题,如果我们能在最短时间内获得这方面的情报,也就能更快的采取相关应对行动。每个国家的食品安检部门都面对人力物力有限的问题,如果大家能够建立起某种有效的情报交流、沟通和协调机制,将能对无良厂家和商家起到更大的吓阻作用。

  在加强农粮局的食品安全防火墙方面,马宝山部长提出的设立食品鉴证小组(forensics unit)的建议是个好主意。这是从被动走向主动,是吸取三聚氰胺教训的产物,把坏事变好事,能使今后的食品安检工作做得更加严密,农粮局应该尽快跟进。

  尽管如此,安检工作也不可能做到滴水不漏。因此,农粮局的工作重点应该还是继续放在各种日常食品上面,这包括米粮、蔬菜、肉类、奶制品、各种新加坡人比较喜欢食用的关头食品等等。做好各类日常食品的把关,也就能基本上确保民众能吃得安心。

http://www.zaobao.com/yl/sl081003_50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