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完美主义的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1:26:51

关于完美主义的思考

序:关于完美主义的思考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3639db0100iekb.html) - 关于完美主义的思考_刘先银_新浪博客

 

    完美主义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它的产生离不开所处的社会、时代,离不开人的肉体状况的限制,离不开人的遗传、神经和内分泌等方面的因素。

    《完美主义研究》一书的作者综合了多种方法,从人格的层面对完美主义作了系统探究。在我们这个不论从宏观上还是从微观上都随处可见完美主义的时代,訾非博士及其团队的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从他们的研究方法和成果中,我看到了科学态度与人文精神的良好结合。

    渴望完美是人类共有的动机之一,但“完美主义”只是一部分人类的特点。在心理学上,完美主义指一种以强烈的“不完美焦虑”为特点的认知-情感模式。这种模式,如果从哲学的角度分析,可以视作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之间的失衡,是过度理性化导致的非理性状态,是科学的工具理性改造世界的能力局限性的表现。任何社会实践活动的成功,即个人精神价值向社会价值的转化,取决于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统一。“完美主义者”沉溺于工具理性的完整性和自洽性所带来的美好感受中,而不愿接受“不美”的现实。

    佛家的一些思想对于分析完美主义也可资借鉴。从缘起的过程看,种种贪嗔痴迷的妄念,产生了无明烦恼和不理智的思维。无明的思维,产生了要去做某种行为的意识念想,由此产生了眼耳鼻舌身和心意(六根)对身外世界的各种分别判断。对身外世界的分别判断,导致了分别心,便有了喜爱或不喜爱的取舍。由于这种分别取舍的思维,产生对自己喜爱的事物更加执著、对不爱的事物愈加排斥的心理和行为。由于这种偏向的心理,于是对于苦、乐等感受产生种种执著的认定。由此产生了过于固定的价值观,比如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产生了各种自以为是的定义。由于这些价值取向的定义,便驱动自己进行各种行为活动,以取得这样的价值,完成自己的自我意识。由于执著于自我感觉和自我意识,使自己的行为活动积累产生不同的后果,从而使人生活于某种主观创造的世界中。完美主义便是这种执着于主观世界的生存方式的极端体现。

    识冰池而全水,藉阳气以消融。冰融则水流润,方呈溉涤之功。妄尽则心灵通,始发通光之用。

    克服完美主义,莫过于认识到完美其实是一种心理感受,一种念想,放下执着与分别心,方能回归素朴的心灵。

     克服完美主义,还在于把追求结果的完美转变为体验生命的真实过程。人们在有限的、暂时的时空中生活。在客观必然性和主观能动性的交织中,得到或美好、或遗憾的体验。当我们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只要怀着喜乐与感恩面对世界,我们就会对人对己有一定的宽容之心,就会收获成功、幸福和愉悦。

                                                                       2010-06

 

     关于完美主义的思考

    人是现实的感性存在,是自然的一部分。理性、意志和情感是人的本质訾非博士及其团队完成的《完美主义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完美主义的产生离不开所处的社会,离不开所处的时代,离不开人的肉体状况的限制,离不开人的遗传、神经和内分泌等方面的因素。

    《完美主义研究》正是用历史的辨证的方法从人格的层面对追求完美人格作了系统研究,涉及到人格的道德(超我)、理性(自我)和本能(本我)。意识是人格的最表层,作为人的本能欲望的非理性意志,正是潜藏在这种深层的无意识中。 

《完美主义研究》体现了科学态度和人文精神。 

一切个人的动机、意图、观念等的产生,根源于人们的社会存在。完美主义是人的一种认知方式,渴望完美是人类共有的动机之一,但是只有为数不多的人会认为自己是个“完美主义者”。在心理学上,完美主义是指一种认知——情感模式,具有这种模式的人存在比较严重的“不完美焦虑”,其原因是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之间没有达到平衡所致,是因为理性化导致了非理性的生活方式,是科学的理性在改造世界的能力的局限性。一个人合目的、合规律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成功,即个人精神价值向社会价值的转化,取决于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统一。

我们还要深入研究动机背后的动因,这在心理咨询方面会有实用价值。 

从缘起的过程看,心的思维和后期的以思维为基础的判断,构成整个心理活动和行为活动:源于种种贪嗔痴迷的妄念,产生无明烦恼、不理智的思维;由此无明的思维,产生了要去做某种行为的意识念想;由此想要产生行动的念想,产生了眼耳鼻舌身和心意(六根)对身外世界的各种分别判断。缘于对身外世界的各种分别判断,产生分别心,有了喜爱或不喜爱的取舍;由于这种分别取舍的思维,产生对喜爱的事物更加执著、对不爱的事物愈加排斥的心理和行为;由于这种偏向的心理,对于苦、乐等感受产生种种执著的认定;由于心中已经有了肯定的固定的价值观,比如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产生了各种自以为是的定义;由于这些价值取向的定义,便驱动自己进行各种行为活动,以取得这样的自我价值,完成自己的自我意识;由于执著于自我感觉自我意识,使自己的行为活动积累产生不同的后果。

克服完美主义,在人际关系方面,学会欣赏别人和善待自己是很重要的。当一个人能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给自己以从容淡定的自信与内在心识,获得足够的社会支持和自我安慰,来自内心和人际方面的压力便会得到缓解,对他人对自己不易采取苛责的态度,用心中的慈爱和理性的思维对待自己对完美的过度追求。

其实完美只是一种心理感受,识冰池而全水,藉阳气以消融。冰融则水流润,方呈溉涤之功。妄尽则心灵通,始发通光之用。

只要我们怀着喜乐与感恩面对世界,我们就会对人对己有一定的包容之心;我们在有限的、暂时的时空中追求着美好和幸福,在客观必然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发生、发展和消失的过程中,得到或美好、或遗憾的体验。

    当将意识放在眉心轮上,处在平常心态,能量将超越爱和喜乐,和灵性的宇宙意识联结,智慧、慈悲、宁静、致远,我们就能体会到成功、幸福和喜悦!

平常心是道

诚然,平常心正是我们追求完美过程中的标杆!

 

 

附录:

历史故事:

颜渊是孔子的弟子。他向孔子讨教说,我曾经乘舟渡过一个深潭,艄公驾船的本领神奇莫测。我问艄公驾船到您这份上可以掌握吗?他肯定地回答说可以。善于游泳的人只要经过练习便可以学会,若是会潜水的人即使从未接触过船也能操作自如。对于艄公的一番道理,颜渊自称并不理解,但是艄公不肯作进一步解释,只好向孔子求教。

孔子听罢弟子的介绍,向颜渊解答个中奥妙:游泳能手是不会惧怕水的,他对学习驾船不存在恐惧心理,心情完全是放松的;擅长潜水的人把陆上和水中看成一码事,把船行和车驶看成一回事,把翻船更不当一回事。所以,即使从没驾过船也能操舟自如,悠然自得。

孔子是位诲人不倦的教育家,他打了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好比一个参与赌博的人,用瓦块为赌注,心理毫无负担,赌起来轻轻松松,对输赢泰然处之反而常常获胜;他用衣物下赌,就有些顾忌;如果他用黄金下赌,那就会顾虑重重,心情紧张,惧怕输掉赌资,他会患得患失。其实赌的规则和技巧都是相同的,由于产生怕输的负担,技巧就难以发挥。

一位居士向师父诉说自己特别容易紧张,见到领导、异性、陌生人时特别容易怯场紧张,脸红,说话结巴,手脚颤抖,上不了台面,遇到一点小事就彻夜失眠,为此生活的很是苦恼。师父告诉他:《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即使你见到“领导、异性、陌生人”不脸红不紧张潇洒自如,人生最终的结局也都是归零,《心经》说“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反正结局都一样,由它去吧,紧张就紧张,不紧张就不紧张,无所谓。

居士听了之后感觉豁然开朗,感叹以前都是别人告诉他“怯场”的严重性,一定要勇敢克服云云,从没想到过“无所谓”,这么一想反觉得确实没什么值得紧张的。

最后,师父告诉他孔子的结论:凡是以外物为重,怀有恐惧心理,那么内心必然怯弱而使行为显得笨拙犹豫。否则,就会是相反的表现。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具体的、现实的人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以一定方式从事物质生产的个人,因此,社会关系就成为人的本质的现实规定。诸种社会关系都是现实的个人在从事物质实践的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是适应人们的社会实践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的。因而,人的本质也是处在不断发展变化过程中的,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什么永恒不变的、抽象的人的本质。人的解放与人的自由发展靠社会发展来体现,完美主义的产生离不开所处的社会,离不开所处的时代,离不开人的肉体状况的限制,离不开人的遗传、神经和内分泌等方面的因素。“弗洛伊德的最大功绩”就是对潜意识领域的开拓,“在心理上确证有无意识”存在,将人格划分为三层次:道德(超我)、理性(自我)和本能(本我),意识是人格的最表层。作为人的本能欲望的非理性意志,正是潜藏在这种深层的无意识中。

    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现实的。” 这是黑格尔著名的命题,根据黑格尔的意见,现实性决不是某种社会状态或政治状态在一切环境和一切时代所具有的属性。恰恰相反,在发展进程中,以前一切现实的东西都会成为不现实的,都会丧失自己的必然性、自己存在的权利、自己的合理性;一种新的、富有生命力的现实的东西就会代替正在衰亡的现实的东西,这样一来,黑格尔的这个命题,由于黑格尔的辩证法本身,就转化为自己的反面:凡在人类历史领域中是现实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会成为不合理性的,就是说,注定是不合理性的,一开始就包含着不合理性;凡在人们头脑中是合乎理性的,都注定要成为现实的,不管它同现存的、表面的现实多么矛盾。按照黑格尔的思维方法的一切规则,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这个命题,就变为另一个命题:凡是现存的,都一定要灭亡。(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一切都在时间中诞生,一切都在时间中消逝。完美主义的追求也是如此。

    全部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的思维是否具有[gegenstandliche]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人们在有限的、暂时的时空中追求着美好和幸福。在客观必然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发生、发展和消失的过程中,得到或美好、或遗憾的体验。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思想是:“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其中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同它们在我们头脑中的思想映像即概念一样都处在生成和灭亡的不断变化中,在这种变化中,尽管有种种表面的偶然性,尽管有种种暂时的倒退,前进的发展终究会实现”。 

 

    “圣人立象以尽意”,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是把哲学看成是洞察人生真谛的智慧之学,通过这种途径,以实现理想人生,理想人格和人生崇高精神境界的追求。中国哲学重视人与人之间心灵的相通,人与物相通,人与自然界相通。在运思方式上重体验,重领悟,重价值,他们不在世界之外去认识世界,而是在世界之内,把自身契入进去,主客观融而为一。认为“象”可以表达“数”所不能表达的“意”,其中的“意”是使情感具备了载体,使哲理延伸为形象,使“象”具备了深刻的内涵。简单的象数疗法可以用于心理咨询

    缘起性空观自在,从缘起的过程看,心的思维和后期的以思维为基础的判断,构成整个心理活动和行为活动:源于种种贪嗔痴迷的妄念,产生无明烦恼、不理智的思维;由此无明的思维,产生了要去做某种行为的意识念想;由此想要产生行动的念想,产生了眼耳鼻舌身和心意(六根)对身外世界的各种分别判断。缘于对身外世界的各种分别判断,产生分别心,有了喜爱或不喜爱的取舍;由于这种分别取舍的思维,产生对喜爱的事物更加执著、对不爱的事物愈加排斥的心理和行为;由于这种偏向的心理,对于苦、乐等感受产生种种执著的认定;由于心中已经有了肯定的固定的价值观,比如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产生了各种自以为是的定义;由于这些价值取向的定义,便驱动自己进行各种行为活动,以取得这样的自我价值,完成自己的自我意识;由于执著于自我感觉自我意识,使自己的行为活动积累产生不同的后果。由此接下来就是种种生、老、病、死;爱、恨、离别、种种五蕴盛聚之苦,也就是种种心身烦恼。心由念起、念又生心。种种心生种种念,种种念又生种种心。心念不断、但此心非彼心,妄心不可得,真心不思量。若能无住,便生其心。

阿赖耶识 :

  ā lài yē shí

  1.亦作"阿黎耶识"。

  2.梵语??????????? ālāyavijnāna的译音。意译为"藏识"。为佛教大乘唯识宗的内在心识的第八识﹐是世界和众生"自我"的本源﹐它含藏着一切事物的种子﹐也是轮回的主体和解脱的依据。

  佛教(唯识论)八识中之第八识,又名“阿梨耶识”,是根本识,以下各识都由它生出。唯识论认为,阿赖耶识中藏有无数的种子,可以引发人的善恶行为(主要指思维活动)。自无始以来,阿赖耶识就有净、染、万有种子,对待万物待缘而起这一真理不明了,故称作“无明”。此“无明”是产生其他无明的根本,所以又称为“无始”(根本)无明,并由此产生人、法二我执等烦恼的枝末无明,而这一切都是阿赖耶识的本能状态。当阿赖耶识摆脱了人、法二执,破除见思、尘沙、无明之惑后,就脱离一切虚妄而证得真如的不生不灭、不垢不染、无性无相的法性真实境界。阿赖耶识转染成净即是真如。 

"阿","赖","耶","识"是超越人类六感,和第七感的第八感.

  佛家谈到‘万法唯心造’,每一个人的一颗心,都为自己创造出自己的世界,每一个人眼中所看到的世界都是不同的。在佛学里谈到第八意识——阿赖耶识——‘阿’在梵文里指的是 ‘心’,‘赖耶’(Laya)在梵文里是‘积’。喜玛拉雅山的‘拉雅’(Laya)与阿赖耶的‘赖耶’在梵文里是相同的。‘喜玛’则是‘雪’之意,所以喜玛拉雅山是‘积雪之山’。阿赖耶识就是心所积存的一种意识,也就是心理学所谓的‘潜意识’或‘无意识’。我们从母亲的子宫里,一直到刚才那一刹那、那一秒钟为止,所有生命中所记录的经验全部都已进入我们的潜意识层面,进入我们的第八意识——阿赖耶识,也就是所谓的‘因’。
  阿赖耶识:佛法中,所谓“心”,即“识”。佛法心理学上,有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等五种感觉的意识(即五识)和掌管、合并上述五识的功能的第六识,以及在相当第六识的“意识”的底层,第七识的“末那识”,第八识的“阿赖耶识”。笛卡儿所提出的“考虑自我”,也可认为是基于第七识的“末那识”吧。
  而佛法认为,第七识的“末那识”属于深邃的理性范畴。但同时常受烦恼的侵扰,而且还在那为烦恼所侵扰,狭小地限定本来自己的。所以自我意识(第七识)的更深处,还存在着第八识的“阿赖耶识”。第八识的“阿赖耶识”也被称作“含藏识”,潜藏着由一识到七识的行为所积存的一切结果,并逐渐成为产生七识等的根源。
  佛法还说,一识到六识,会与死同时消灭,但“末那识”,“阿赖耶识”决不会消灭,从无限的过去一直延至未来的永远。
  其实关于人的意识,可以说是哲学领域的热门话题。人精神方面真正的探讨和研究,在西方始于十九世纪的弗洛伊德以后。之后,根据深层心理学的研究发现:意识不过是精神的表层部分,在其深处,潜藏着相当大一片无意识层。
  因而,只有对潜藏在人的具体行动、思考、欲望深处的无意识领域,进行深入探讨,才能辨明人的精神,乃至生命的全貌。
  过去的西方深层心理学,经过探讨和研究,大体上似乎发现三个层次。第一是那个被认为是弗洛伊德本人发现的“无意识层”,也就是“为意识所遗忘的事物和受到压抑的心理上的内容”。也就是弗洛伊德所说的“梦”;第二层,可是把索迪所提出的“家族的无意识层”算作是其中的代表;在其深处的第三层,即所谓荣格所提出的“集合的无意识层”:在“集合的无意识”中,积存着种族和民族,甚至包括人类最古的祖先的所有经验,它从根本上,与宇宙自身相联结。
  在东方,先于弗洛伊德一千数百年前,佛教(唯识学派),就提出了这方面的学说。唯识学派,所指为“为识宗”,也成为“法相宗”。是中国的佛教宗派之一,缘于古印度大成佛教的瑜珈宗。应主张“万物为识”而的名。它是从其表层部分向深层的五识、六识、七识、八识的方向深入扩展。它是一边把握识别事物的心的作用,一边力求接近生命的全体性。
  西方的心理学,是比较客观地分析心的结构、功能,甚至对人的感觉、感情、意识、记忆等心的领域,也进行了探讨。与此相反,佛法是始终主动地将目光投向自己的内心深处。
  索迪的“家族的无意识”和荣格提出的“集合的无意识”,似乎从西方心理学的立场,窥视那广阔的阿赖耶识的领域。佛法对上述生命深层的观察更为深刻。中国的天台大师认为:在向宇宙生命,即向在第八识的深处,作为使那包括人身在内的森罗万象产生的,本源的生命移动的过程中,存在着第九识“阿摩罗识——根本净识”。日本的日莲大圣人悟得此乃宇宙生命的本体,称其为“九识心王真如之都”。
  这“九识心王真如之都”的“心王”,乃心的作用的根本。“真如”,乃远离虚妄、不变、不改之意。“都”,为“心王”的住处,即无边无际的境界世界。也就是说,任何人的生命中,有着清净无垢、常住不灭的本体。这第九识,是一种自我本身与无限的宇宙生命相融合的境界;是产生生命在身体、精神方面的所有功能的根源;是创造力的源泉。
  “生命一边经常与外境因缘和合,一边通过“六识”接受各种信息。其中有不少也产生着种种的苦恼。但是,只要“九识”的太阳光在胸中闪耀,这些苦,犹如霜露一般全都消融。所谓信仰,也许可以说就是每一天,任何时候都使太阳在胸中的太空冉冉升起的连续作业吧。人们应一边使全身充满着如灿烂发光的太阳般的生命力,由衷地感受到无量的喜悦;一边从容地,不畏艰难地生活下去。
  总之,人,即便社会地位和声誉再高,也不会感到满足;即便财产再多,内心也不会得到真正的充实。唯有彻底打开这无边无际的境界——自我胸中的“宫殿”,才能获得真正的人生价值,感到无限的幸福。”——池田大作《我的人学》
  第一能变识(第八阿赖耶识):
  一、此阿赖耶识,约当体自相言,具三藏义,即云藏识。
  二、由过去善恶业习成熟之力,所感无记果报总报总主,是为异熟识。
  三、此识一类无记,受前七识诸法之熏,持前七识诸法之种,现在未来前七诸法一切现行,皆由此识所藏种子发起,为一切种识。
  四、此识能缘行相,极为微细。此识所缘五净色根及诸种子,亦甚微细。此识所缘外器世间,难可测量。
  五、此识所缘相分,执受胜义浮尘五根及诸种子,并依报世间。若于死位,此识最后舍去,若于生位,此识最先来执。
  六、此识能缘见分,以了别为现行之相状。
  七、与触、作意、受、想、思、遍行五心所,恒相应起。
  八、此识行相极不可知,不能分别苦乐,故于三受,唯与舍受相应。
  九、此识是善恶所招苦乐之果,体非善恶,又不与根随烦恼相应,故于三性,是无覆无记。
  十、触等五个心所,亦如此识,惟是无覆无记性摄,亦属异熟,所缘行相,亦不可知。
  十一、此识无始以来,一类相续,常无间断,是谓为恒。念念生灭,前后变异,是谓为转。恒则非断,转则非常。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3639db0100iekb.html) - 关于完美主义的思考_刘先银_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