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瀚:钢铁战线的时代先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7:43:13

董瀚:钢铁战线的时代先锋

●校友总会 钱锡康 徐立鹏

  董瀚,清华大学1997届材料系博士毕业生,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公司钢铁研究总院副院长兼结构材料研究所所长、先进钢铁材料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是我国钢铁材料领域年轻的学科带头人。近年来,共获国家发明专利14项,发表论文121篇,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4项,培养研究生19名。2005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2007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宣部“时代先锋”。

  国庆阅兵式上的自豪

  庆祝建国60周年威武雄壮的阅兵式,举世瞩目。国人为之振奋。各种新式武器装备,展现了我国国防力量之强大。看到这些画面,身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都会油然而生。而有一个人,对这一切有着更特殊、更亲切的自豪,因为这些国产化武器战车装备所用的新型特种钢材,全都来源于他所在研究所的最新研究成果。他就是我国钢铁材料领域年轻的学科带头人、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公司钢铁研究总院副院长兼结构材料研究所所长、先进钢铁材料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我校校友、1997届材料系博士毕业生董瀚。

  入行

  说到与钢铁的缘分,董瀚对一部名叫《火红的年代》的电影印象颇深,正是这部电影,使董瀚童年记忆,充满了对钢铁英雄的敬仰之情。1978年参加高考,年仅16岁的董瀚考入浙江大学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南京物资学校这所中专任教。就在当了三年的任课老师后,经过反复思考,一心想从事钢铁事业的董瀚做出了一个决定:毅然报考钢铁研究总院的研究生。正是这个选择,使董瀚从此踏上了钢铁研究的道路。

  1988年硕士毕业后,董瀚留在钢铁研究总院从事研究工作。1992年再次深造,考上清华大学材料系金属材料专业攻读博士,作为在职研究生边研究边学习,于1997年获得博士学位。

  学业完成后,一些同学选择了出国,而他却选择了留在国内做科研工作。他认为,国内钢铁科技的发展,为他搭起了施展才能的事业舞台。他在读研读博时,就和同事们一起参与了钢铁研究总院的科研工作,先后在微合金钢、汽车用钢和新一代钢铁材料等多个方面获得了多项创新性成果。经过博士阶段的训练,进一步提高了董瀚在科研上的创新能力。使其在后来的钢铁研究院工作中,取得了更加丰硕的成果。1996年董瀚担任钢铁研究总院材料结构研究所副所长,2002年任所长。 2007年任钢铁研究总院副院长兼所长。

  时代先锋

  纵观我国,早在1996年,钢产量已经达到1亿吨,到2008年,钢产量已突破五亿吨,为世界第一大钢产国。但是在钢材的品种上,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特殊钢材产量和质量低,高端产品依赖国外进口。如何使中国从“钢铁大国”走向“钢铁强国”?强烈的为国争先的信念成了董瀚奋斗钢铁事业强大的精神支持。身为青年科技工作者,他以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紧盯钢材结构研究的国际前沿领域,借鉴和吸取国内外研发工作进展,率领研究所团队积极攻关研究。

  在董瀚所长的带领下,他们先后从事了多个重要兵器用特殊钢的研制工作。在高性能兵器钢的研制过程中,深入研究了钢的力学性能和组织结构相关机理,成功研制出高质量的兵器用钢,并应用于第三代主战坦克等我国最先进的武器装备上。同时将装甲钢板拓宽应用范围,在民用方面应用于制造运钞车的防弹钢板和个人防护,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这一领域中一度被清一色国外钢材所垄断的局面,使其市场价格从每吨10万元降到了如今的不到2万元。

  1997年以来,日本、韩国和欧盟等国家相继开展了以超细晶为特征的钢铁材料研究,新一代钢铁材料研究大战烽烟滚滚。1998年,董瀚在国家“973”新一代钢铁材料的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工作中,担任了专家委员会委员和高强度800MPa微合金化钢课题组组长。重点攻坚“钢的晶粒细化理论和技术研究”这一国际上已经持续了近10年的研发热点。董瀚说:“细晶粒低碳钢就是把钢‘细化’,把钢的组织变小,从而大幅度提高材料的强韧性。”当时,一些人不相信中国人能把钢材做“细”。 然而,董瀚与同事一道,通过一次次反复实验的锤炼,取得重大突破:系统地研究和提出了“变形诱导铁素体相变”理论,成功研发出细晶粒碳结钢,把碳结钢的晶粒组织从十几微米细化到了4微米。在微合金化钢中,把晶粒组织从十余微米细化到了1微米。随后积极与武汉钢铁公司、本溪钢铁公司和攀枝花钢铁公司等企业开展合作研究,通过变形诱导铁素体相变轧制技术,使普通碳素结构钢板的屈服强度从200MPa级提高到400MPa级,从而使我国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了细晶钢工业批量生产和应用。董瀚说:“我们在不添加任何合金元素的情况下,通过‘细化技术’使钢的强度翻一番。组织细化技术已经为钢铁行业所广泛接受,在钢铁企业的钢材生产中加以自觉运用。”如今,从东风汽车公司和南汽依维柯公司制造的汽车大梁,到国家大剧院的建筑基础结构等均已用上了批量生产的细晶钢材,这一研究成果在工业生产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种质优价廉的新型钢材已在全国推广了400多万吨,产值超过120亿元……董瀚带领的研究组为新一代钢铁材料实现超细晶、高均匀性、高洁净度发挥了重要作用。该项目获得了冶金行业科学技术特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超细晶的成功也给了董瀚及同事们巨大的鼓舞与信心,为新型钢铁材料的生产和应用开创了新的思路。

  在新一代钢铁材料竞赛中,中国与国外强手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这些年来,董瀚共获国家发明专利14项,发表论文121篇,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4项,培养研究生19名。2005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2007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宣部“时代先锋”。

       鸵鸟精神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科研上取得一个个骄人成绩的背后,是董瀚对科研那份执着的爱和忘我的投入。

  1996年春节,与夫人分居两地的董瀚没有回家过年。整个春节,他都是一个人呆在办公室内,与钢材断裂性能研究结伴。在出差的火车上,他能捧着专业“大部头”,查阅资料文献;在装甲钢抗枪弹性能实验追踪现场,每发子弹打完他都仔细去察看,满场跑着测量结果;对所带的研究生的论文,连一个标点都不放过,字斟句酌,一直改了多遍才能通过。现在由于身兼数职,白天各种公务缠身,一般要晚上才能抽身开展深入的研究工作。
  “不管是做实验还是读文献,写文章,每当我一进入科研状态的时候,自己感觉最满足与享受”。这是董瀚对科研发自内心的那份爱。在旁人眼里枯燥乏味的科研工作,董瀚看来却是别样的有滋有味。“科研的奥妙在于,那是些你不知道、又有可能会知道的东西。当你完成一项研究,看到新的发现时,真得很满足。”也正是有了这样一种钻研的精神和对科研的满足感,才让让他一头扎进科研里,干出一番事业来。

  的确,董瀚就是这么一个适合做科研的人。作为最了解董瀚的人,妻子评价他“很适合搞科研”,有人问为什么?“执着、笨,不改变”。其实,人们认为这是意味着能心无旁骛地投入到研究中,好似鸵鸟把脑袋深深地埋在沙堆里,不受任何外界干扰。

  清华情结

  说到清华,董瀚深感在学期间,老师们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悉心指导,都使他至今念念不忘。在钢铁研究总院结构材料研究所老一代的成员中,有着不少的清华人。正是通过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朝夕相处,通过在清华校园的耳濡目染和老清华人的言传身教,使年轻的董瀚不论在为学还是为人上都受益匪浅。“在学习期间,清华倡导的团队合作精神,更使我在日后的研究中受益良多”。他常常说,那些授给他的奖项,不是他一个人的荣誉,而是给予他所在的团队的荣誉。如果没有团队成员的合作,他是不可能取得那些辉煌的研究成果的。

  他的导师材料系顾家琳教授给予他很好的评价:“董瀚同学有很强的事业心。在国内,他与钢厂联系密切,比较了解钢铁产业的情况,所以他的研究很符合国情,贴近工业生产实际。同时,他有很好的团结协作精神,能够发挥大家的作用。据我了解,他所带领的研究所在科研上是一个很强的团队。”

  在清华攻读博士期间的这几年,也正是董瀚在学术之路上不断积累,融汇贯通,初露头角的几年。为他后来的创新研究取得丰硕成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期待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我国钢铁业亟待加强的关键环节。而这也正是钢铁行业科研工作者的历史责任。站在钢铁材料研究的国际前沿,面向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董瀚给自己制订了更高的目标:他要带领自己的团队推动中国钢铁业从“量的飞跃”向“质的跨越”转变。

  董瀚希望有更多的清华学子,能勇敢的挑起这份责任,加入到钢铁研究的队伍中来。他认为清华大学毕业的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应该担起我国自主创新的重任,在我国攀登科技高峰,占领科技前沿的制高点上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