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遗忘的角落:多少志愿军罹患精神伤残回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2:09:19
凤凰网资讯 > 历史 > 视频 > 正文历史遗忘的角落:多少志愿军罹患精神伤残回国 2010年06月09日 15:40 凤凰网专稿 【 】 【打印共有评论15核心提示:据统计,在参加朝鲜战争的三百万中国军人当中,有近二十万人伤残,而其中包括千人左右精神病患者。位于张家口沙岭子的河北第三康复医院,就是中国几家专门收治精神伤残的志愿军人的医院之一。从1950年开始,陆续有380名精神伤残志愿军,在这里接受了治疗,他们后半生的命运,自此也和这所医院紧密相连。 凤凰卫视6月1日《冷暖人生》,以下为文字实录:

解说:这是一家特殊的医院,这是医院里最后的一个老兵。60年前,他们曾是“最可爱的人”,60年后,他们已永远走不出心中的战场。《冷暖人生》带您走进志愿军精神病院。1957年夏天,十岁的河南少年郭茂昌,走在放学路上,眼前是一望无际的小麦田,快到村口,他忽然看见母亲在路上迎他,手里扬着一封信,长这么大以来,郭茂昌第一次在母亲脸上看到灿烂的笑容。

郭茂昌:我妈非常高兴,哎呀,你爸爸还在,这么多年还在。

解说:原来,消失多年的爸爸忽然来信了,从两岁开始,郭茂昌就没有见过父亲,父亲的形象在记忆中早已模糊,他只知道,爸爸参加志愿军去了朝鲜,他是那个时代“最可爱的人”,是自己心目中的大英雄。

郭茂昌:自豪,因为家里挂的军属牌子,每年逢年过节,镇领导都去慰问,生活困难有救济,大队通知叫去领救济款。那时候我才十来岁,妈妈都让我去领。

解说:然而这偶尔的自豪感,也只能给郭茂昌艰苦而忧伤的童年,带来一点点亮色。父亲一去音信全无,家乡人都认为他已经牺牲在朝鲜,母子俩只能相依为命。

郭茂昌:没法说,到最后,你看好多年没通过信,我妈妈就告诉我,以后就是依靠你了孩子,她都不知道爸爸死活,一上战场都是有危险的。

解说:1957年,母亲终于收到了父亲的亲笔来信,爸爸还活着。那年暑假,郭茂昌和母亲,登上了去看望父亲的列车。

陈晓楠:父亲来信了,可是却不能亲自回家,信上说他在朝鲜战场上“负了伤”,现在住在医院里。1957年的夏天,郭茂昌和母亲千里迢迢从故乡赶到了河北张家口,在一个名叫沙岭子的小镇上,找到了河北省第三康复医院、到了这里,郭茂昌不但见到了父亲,还见到了三百多位和父亲一样,伤残的志愿军叔叔伯伯们、而他和母亲也很快知道,其实这些将士们在朝鲜战场上伤残的,并不是他们的肢体或是五官,而是他们的神经。据战后统计,参加朝鲜战争的三百万中国军人当中,有近二十万人伤残,而其中包括千人左右精神病患者。位于张家口沙岭子的河北第三康复医院,就是中国几家专门收治精神伤残的志愿军人的医院之一。从1950年开始,陆续有380名精神伤残志愿军,在这里接受了治疗,他们后半生的命运,自此也和这所医院紧密相连。

字幕提示:2010年 张家口沙岭子

解说:2010年春节前,沙岭子医院已经退休的老护士长李文茂,又来到住院部,看望他的一位老病人。

李文茂:张洪恩,认得我不认得?

张洪恩:李文茂啊。

李文茂:嗯,吃饭了没有?起来起来,坐起来坐起来。吃饭了?

张洪恩:啊。

李文茂:今年多大了?张洪恩。

张洪恩:六十九。

李文茂:啊?

张洪恩:六十九。

李文茂:六十九,不是吧?

张洪恩:是,快七十了。

李文茂:吃什么饭了?

张洪恩:馒头。

李文茂:吃几个?

张洪恩:俩。

李文茂:怎么样?还可以吧?

张洪恩:可以。

李文茂:你的外甥来看你没有?

张洪恩:没有。

解说:李文茂今年七十岁了,而他看望的这位老病人张洪恩,虽然自称六十九岁,但实际上已经八十五岁了。1962年,李文茂还是个二十二岁的青年。那一年他从张家口卫校毕业,被分配到第三康复医院精神科。

李文茂:那会儿思想就说,沙岭子医院就是老红军医院,传统好,好医院,年轻人嘛,也不知道还要护理这伙老红军精神病,精神病人害怕,没见过。不知道社会上还有这么个角落管这个,咱就做这个工作。那时候毛泽东思想,干一行爱一行,来了就干吧,好好干。

解说:在青年李文茂眼中,志愿军战士是时代的英雄,是“最可爱的人”。但在实际工作中,这些病人却让他伤透了脑筋。

李文茂:有一个叫马光耀,就发怒,咬自己,把自己这两手都咬的都五指不全了。没办法就捆在床上,捆在那儿他还这么咬,咬这两边,把这胳膊都咬了。还有一个叫李海荣,常年不穿衣服,不穿衣服晒得,有时候夏天晒就晒着吧,晒得黑不溜秋,老跟那儿站着。赵桐风他要犯了病就可厉害了,打骂可厉害了,弄不住他。解大便解到床上,扔到墙上,抹得哪儿也是,故意折腾你。

解说:李文茂所说的赵桐风,在军队里可谓大名鼎鼎。在解放战争中,他就曾只身击退数十名敌人,因而获得“孤胆英雄”的称号。在朝鲜战争中,他身为侦查连副连长也屡建奇功,荣获特级战功。

然而在1954年,战争即将结束的时候,赵桐风却突然发病,他每天只重复一件事,声称设计威力无比的大炮,间或着天空大吼,有如冲锋陷阵。被送入沙领子的康复医院以后,赵桐风的病历显示,极度偏执狂,不合作治疗,绝食,战争妄想,幻听幻视症状相当严重。

陈晓楠:沙岭子医院这380名志愿军精神病患者当中,有军级、团级的高级军官,有走过长征的老红军,也有获得过金日成勋章的战斗英雄。当然,更多的是普普通通的战士。据李文茂介绍说,他们有的整日癫狂,有的时而清醒,时而糊涂。有的就是始终一言不发,拒绝和任何人交流。但是在列队的时候,他们总是会非常自觉地排列整齐并且高声报数。好像只有在这个时候,你会一瞬间从所有人身上,看到那军人的魂魄。在当时的条件之下,他们的病历都很不完整,而他们个人的记忆又都是支离破碎,所以绝大多数人真正的发病原因,可能永远都是个迷了。我们也只能从他们混乱的举止,他们的只言片语当中猜测,或许他们的记忆,已经永远留在了那火热而惨烈的战场之上。

李文茂:就有一个病号叫江兴汉,他就老爱这枪,他就是捡一个木头把儿,捡一个啥的这样的枪,捡上了这是手枪,弄好些,腰里掖着,兜里装着,两个青霉素药瓶他也对到一块儿,弄成一个枪的形状,打枪这个那个的,你收了他可不高兴了。

记者:他怎么比划?

李文茂:他不让你收,就是瞄准,就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