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国民党中央军10大抗日名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2 04:28:13
文章提交者:毛太岁 加帖在史海钩沉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长沙之虎薛岳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薛岳被任命为第19集团军总司令,编入左翼军,投入淞沪战场。在这场战争打破了日军三个月打败中国的美梦,也迫使日军对中国的战略由北向南侵略转为东向西侵略,掉进了国军以时间换取空间的战略之中。从这时起,薛岳将军为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奋战八年,立下了赫赫战功,其军事生涯也走向了巅峰。
1937年12月至1937年5月,薛岳先后建立了黄山山脉和天目山的游击根据地,指挥第3战区各部挺进苏浙皖敌后,对京杭、沪杭等各交通线及长江航道展开游击战争,牵制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稳定了江南战局,有力地配合了徐州会战。5月11日,徐州吃紧,蒋介石调薛岳出任第1战区第1兵团总司令,火速赴豫东指挥作战。5月14日至6月1日,薛岳参与指挥了兰封会战,重创日军土肥原师团。5月30日,薛岳晋升第1战区前敌总指挥。6月18日,武汉会战迫在眉睫,薛岳调任第9战区第1兵团总司令,负责鄱阳湖西岸及南浔线防御。
1938年9月21日,日军第106师团长松浦淳六郎中将,意图进攻万家岭一举打通南浔路。面对来势汹汹的日军,薛岳及时组织第66军、第74军、第4军各2个师,对敌实行合围,并断其补给。并在万家岭设下口袋防御,待该师团闯入后加以包围歼灭。9月底起,对日军发起多次进攻,第66军克石头岭,第74军攻占长岭、张古山,双方争夺惨烈,阵地一天数次易手。日军派飞机空运弹药粮秣救援,又派27师团增援。10月,第1兵团将敌压缩在三四平方公里的三个村子里,从四面层层包围,发起猛攻。然后薛岳命各师挑选奋勇队,采分进合击战术,由两翼围歼万家岭日军不顾敌机轰炸,奋勇杀敌。双方为每一个山头,都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扁担山一役,阵地易手了五次之多。74军突击队更是血战5小时,余张古山主阵地展开激烈的攻防战;当日夜间战斗进入最高潮,日军106师团更是自师团长以下全体动员拼命突围。日军至第二日早晨,战斗方告一段落。此役歼敌1万余人,几乎全歼敌106师团。1939年3月15日至5月8日,薛岳又参与指挥了南昌会战。其后,薛岳及其麾下各部在长沙与日军长期周旋。
1939年9月,第11集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指挥3个师团2个旅团约10万人的兵力,采用分进合击的战术,进攻长沙企图打通中国西南门户。冈村宁次想将东路日军在在江西北部的修水一带,发动侧攻,然后转向西南方,切入湖南东北部;中路军则是由湖北南部发动攻势,与江西的日军会师,在湖南东北部占领战略位置。身为国军第9战区代司令长官的薛岳,看准了冈村宁次过于躁进的心理,计划利用山岳江河有利地形,诱敌深入,分散日军,将日军引向江西、湖南的崇山峻岭,断绝日军补给,然后将其包围。当日军进入地形极其复杂的幕阜山地区时,国军采取突击,并切断了日军的补给线。冈村宁次的战术完全失败,之后又遇上薛岳主力军的包围,伤亡达2万余人,被炸毁20多架战机,不得不退出战场。
1939年12月12日至1940年1月20日,薛岳组织实施第九战区冬季攻势。曾攻克崇阳、靖安等地,并给予当面之敌——日军第11军以沉重的打击。日军第11军司令官冈村宁次回忆道:“该军在冬季攻势中作战非常辛苦,守卫崇阳、通城的第6师团自始至终都受到国民党军队的顽强、频繁反复进攻。”1940年4月9日,薛又组织20个师发起夏季攻势,至6月27日攻克奉新、靖安、西山万寿宫及高邮市等重要据点,击毙敌混成第16旅团长藤堂高英少将,有力地配合了第五、六战区同期进行的枣宜会战。在战区主力冬季攻势遭受惨重损失之后,还能取得如此战绩,实属不易。1940年10月至1941年3月,薛岳指导第九战区各部进行反扫荡作战,先后取得陈山船埠、九岭、奉新等战役的胜利,收复通城、武宁等县城。1941年3月15日至29日,薛岳参与指挥了上高会战。
此时阿南惟几刚被任命为日军第11集团军司令官,他上任后就想一雪前耻,调及在湘北岳阳以南地区集结了4个师团、4个支队、一个坦克联队、两个重炮联队、两个工兵联队、两个飞行团180架飞机、30多艘军舰200多艘汽艇,总兵力达12万余人的兵力参加作战,准备利用日军强大的火力优势,集中兵力于长沙正面,强攻长沙。1941年9月18日,日军开始疯狂攻击大云山的国军,火力空前猛烈,主力直扑长沙外围。此时薛岳仍然采取诱敌深入的方法,不与日军强力交战,只是尽量将日军引向湖南的崇山峻岭。而后将部队一个接着一个的在长沙外围与日军周旋,有力的分散了日军进攻长沙市区的兵力,增加了坚守长沙的时间。此时日军正楚于被牵着鼻子走的状态。第4师团虽曾一度攻入长沙市区,日军的第3师团,也曾攻到南方的株洲,但在薛岳的布局之下,日军由于主力一直受到牵制缺乏足够的攻城兵力,无法攻占长沙。不久后,由于日军第11军六成以上的兵力被薛岳部队拖在长沙外围,就使第11军原来的防地兵力空虚,也致使国军第6战区司令官陈诚及时抓住了战机,他发现驻守宜昌的日军第13师团兵力,只剩下三分之二,因此决定调集第6战区国军主力,全力强攻宜昌。9月26日,国军向宜昌发动猛攻,第13师团长内山英太郎中将见宜昌被国军四面强攻,而主力部队又被薛岳牵制住,因此急向阿南以及日本中国派遣军司令部求救。薛岳及时抓住战机,将长沙外围的六个军同时发动逆袭,同时命令于北岸的第4军、第20军、第58军南渡汨罗江,南北夹击。日军第11集团军损失惨重,狼狈逃窜。国军共歼灭日军2万余人,击落飞机6架,击沉汽艇9艘,使其日军妄图一举歼灭第9战区主力的计划遭到失败。日军上层因此而非议不断,11月23日阿南中将在南京参加军级司令官会议时,听到“长沙作战,反而给予敌人以反宣传的材料,很为不利”的批评性结论,不得不提出长篇申诉。在当时,国际反法西斯战线处境艰难,大半个欧洲均已被德军占领,德军在苏联境内长驱直入,打到斯大林格勒城下。可以说是一片阴霾。英国《泰晤士报》社论评述说:“日军此次在长沙的败仗,是日本作战以来最无效的一次策动;日方事后所发表的谈话,较之过去尤为滑稽与矛盾,日军抄袭华军的钳形战术,结果为华军的钳形战术所击破;日军自称军力雄厚,但无论向何方推进,均被华军截断联络,时时都有弹尽粮绝的危险,因此不能不早日从长沙撤退了。”
第二次长沙会战之后日军大本营担心第9战区国军南下支援驻港的英军,命令阿南惟几率领包括4个师团,3个独立混成旅团,包括特种兵在内的5个联队及航空兵共计12万余人,向长沙方向发动进攻,另以一部向上高、修水进攻,以牵制国军,企图在汨罗江两岸,歼灭国军第9战区主力。为了这次战役,薛岳已经检讨了两次日军进攻长沙的得失,自创了闻名中外的“天炉战法”。依薛岳的叙述:天炉战法是先调遣士兵往四方撤,让敌人长驱直入。待敌人进来后,再伏击、诱击、侧击、尾击,分段一举包围歼灭。一方面消耗敌人体力,一方面打击敌人。此时阿南惟几完全中了薛岳的策略,日军在长沙陷在巷战与肉搏战之中,被国军切断了补给,只有靠空投补给品支持,攻势一旦陷入缠斗的阶段,就对日军相当的不利,另一方面薛岳于岳麓山中部署的炮兵阵地,更是发挥了极大的杀伤效果,所以日军的天时地利尽失,最后阿南下令日空军动员一切力量支援,在加上第9混成旅团的舍命奔袭,才能使第6师团退出长沙。而后败退的日军在遭到中国军队一波又一波的攻势下,遗尸遍野,全靠着日本空军不断的紧急支援,足足走了8天才得脱困,这是日军在中国战场中,遭到最大的败仗。此次战役国军大获全胜,日军被歼灭56944人,被俘139人。此战成为日军偷袭珍珠港以来,同盟军唯一决定性的胜利。薛岳将军更是因此得到日军的“长沙之虎”的封号。
抗战后期,薛岳又于1942年6月初至7月中旬率58军、4军、79军等部增援赣东,参加浙赣会战。1943年11月至1944年1月,率99军、10军、58军、72军等部驰援常德会战。1944年5月27日至10月2日,指挥第9战区的长衡会战,歼敌2万余人。1945年1月至3月,率第9战区主力进行了湘粤赣会战。6月至8月,组织实施赣江追击战。9月14日,薛岳在南昌接受日军投降。在抗日战争八年中,薛岳成为了歼灭日军最多的将领,他的天炉战法至今仍被世界各国军事家奉为陆军野战的经典之作。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社区管理提醒:本站互动区域的信息为用户自行张贴,请读者网友对其真实性、可靠性做出理性判断。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   2010-4-14 18:22:36
悄悄话 好友 信息 博客 搜索 回复 本主题下所有发言          凯迪新版公测入口 第 2 楼
远征军司令卫立煌
文章提交者:毛太岁 加帖在史海钩沉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1937年7月底,日军首犯平津,卫立煌受任第14集团军总司令职,他请缨北上,得到南京军委会的批准。卫即率领14军的3个师和1个独立旅,昼夜兼程北上。在河北宛平县南口前线,卫部和日军第一次交锋。战斗一开始就相当激烈,历三昼夜,双方都有重大伤亡。卫立煌几次亲临第一线指挥,我方阵线比较稳定。但因平汉线上,刘峙一退千里,卫深恐后路为敌所乘,乃当机立断,把部队撤到保定,再退石家庄,接着奉命进驻太原。
8月底平绥线上的日军,企图突破雁门关防线向太原进逼。卫立煌任第二战区前敌总指挥,亲率10余万官兵在山西忻口抗击日军的进攻。10月12日忻口战役打响了,卫立煌部署已定,主力展开于龙王堂、界河铺、大白水、南峪一线;而以忻口附近为阵地轴心。郝梦龄率刘家麒师、郑廷珍旅为轴心在正面,卫立煌率其4个半师,并会合晋军,张三翼以待敌。李默庵兵团居左翼,刘茂恩兵团居右翼,王靖国兵团居中腹。13日,大规模战斗开始,敌我两方,战火猛烈,我军浴血奋战,整整五个昼夜,战线稳定不动,互有进退,几次冲锋,歼敌万人以上。其拼搏激烈的程度,是抗战以来所仅见的。在战斗进行中,郝梦龄、刘家麒、郑廷珍都是屹立于火网中,亲自指挥。在他们冒死督导下,官兵士气无比激昂。由于卫立煌得到情报,判定17日晨,日军将向我实行总攻。于是下令给郝梦龄等,要他们争取主动,先发制人。
卫立煌在深夜时分亲临前沿到郝的军部时,郝正准备以夜餐款待,卫止之并说:“时间紧迫,速取攻势,击溃敌人后,再吃宵夜罢。”郝转身奔向阵地,发动夜袭,奋不顾身,直逼敌军心脏,一举攻占南怀化高地。不幸受敌机枪扫射中弹,身穿数孔,倒于血泊之中,壮烈殉国。刘家麒师长、郑廷珍旅长怒火填膺,相继指挥部队,奋勇杀敌,使敌受到重创后,亦相继阵亡。第21师师长李仙洲负重伤,独立第5旅两个团长牺牲。拼杀至 18日,日军无法突破,陷入首尾不能相颐的困境。在忻口战役中,卫立煌指挥所部官兵奋勇作战,坚守了近一个月,毙伤日军1万多人,粉碎了日军突破晋西北防线的企图,再次挫败了侵华日军的锐气。
由于日军从晋东沿正太铁路线侵入,晋北前线和后方,同时受到威胁。卫立煌的总部不得不从忻口先撤到太原,10月底,日军陷太原,总部又移驻临汾。此时,军委会委任卫将军为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仍兼前敌总司令。1938年2月17日,他指挥所部在太行山一带进行了继忻口之后的第二次阻击战,与日军恶战了10天,始终寸土不让,直到战略目的已经达到后才率主力部队向中条山转移。此战后卫立煌升任为第二战区司令长官兼前敌总指挥,指挥山西境内的全部中央军阻击日军。
1939年1月,卫立煌调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年底发动第一战区冬季攻势,曾攻入开封、沁阳、商邱等地,歼敌颇多。由于该战区“奉命唯谨,永往迈进”,受到了军委会的嘉奖。1940年兼任冀察战区总司令,时任八路军政治部主任的任弼时高度赞扬他“黄河保卫华北,先生保卫黄河”。同年日军集中兵力分三路渡过黄河进犯郑州,10月4日中午守备空虚的郑州陷落敌手。卫立煌认为郑州是中原战略重镇,不可丢弃,责令驻守郑州的司令官孙桐萱带领第3军团,负责将郑州收复。孙桐萱统率全兵团三个师于10月13日拂晓实施全面反攻,拼死向郑州猛扑。卫立煌也亲临前线督战。经一昼夜厮杀,日军败退到中牟,郑州失而复得。
1943年7月,蒋介石任命他为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全权指挥由第11集团军、第20集团军两支野战部队及相关支持部队共20万人组成的中国远征军,开展滇西反攻战,以扭转国内抗日战场腹背受敌的不利局面。1944年5月11日拂晓,卫立煌向第54军下达了“强渡怒江、向驻守滇西的日军实施反攻”的命令,54军将士使用橡皮艇、竹筏、汽油桶等渡江工具,分几路从惠通桥、三江口、攀枝花、粟柴坝、双虹桥等渡口同时大举强渡怒江,向滇西日军发动进攻,揭开了滇西反攻战的序幕。卫立煌首先将号称“活动要塞”的炮兵第10团调入阵地。第10团炮兵阵地布置在日军炮兵射程之外。任务是摧毁敌方防线,掩护大军渡江。又在惠通山一带,设立前线指挥部。他亲临前线指挥五个军。怒江西岸,有日军数万之众,盘踞在崇山峻岭之中。江上原有一座通向东西两岸的重要桥梁名惠通桥。1942年为日军炸毁。卫深知,要打通滇缅公路,收复被日军占据的腾冲、龙陵、芒市、畹町等战备要地,首先必须渡过怒江消灭高黎贡山区固守之敌。因此,卫经过周密的计划,于5月中旬,兵分数路,从惠通桥上游和三江口等处,在炮兵的掩护下,相继强渡怒江,获得成功。
由于日军第56师团在松山、龙陵、腾冲、平戛等重要据点部署了重兵及坚固工事,中国远征军在进击这些据点时付出了沉痛代价,也大大减缓了向前推进的速度。其间,卫立煌将军多次深入前线阵地察看敌情,与所属各部抗日将领们认真分析战场形势,制定了严密的作战计划。东通保山、北接腾冲、南控芒市的龙陵县城,是滇西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6月23日,卫立煌电令担任右翼的第20集团军在空军的协作下,向驻守腾冲城内的日军发起进击,第53军旋即渡过龙川江,分东、北两路直趋腾冲坝子,向腾冲城外的宝凤山、蜚凤山、飞凤山、来凤山四大日军坚强阵地发起进攻,经过近一个月的分头围攻,相继拔除了日军在城外四凤山上设置的外围阵地,将腾冲守敌全部压缩到不足3平方公里的城内。8月2日,第20集团军以4个师的优势兵力向腾冲城发起攻击,通过飞机大炮轮番集中轰击和组织工兵掘壕爆破,于8月中旬将日军号称固若金汤的城墙防线全部攻破,远征军随即突入城中与日军巷战。经过历时一个月的激烈巷战,远征军终于于9月14日拔除日军在腾冲城东北角的最后一个暗堡,歼灭日军148联队长藏重康美大佐及其所辖的3000多名日军,成功收复了腾冲县城。
日军另一重要据点松山构筑了不少的要塞碉堡,工事极为坚固,易守难攻。这是一场毅力的较量。远征军虽多次使用飞机重炮集中轰击和组织敢死队冲锋爆破围攻两个多月,但因日军工事过于坚固,国军伤亡较大仍无法攻克。蒋介石大为震怒,要求必须于9月18日国耻日前拿下松山,否则军、师长都要以“贻误戎机”领罪。于是国军—面以工兵山炮、榴弹炮配合空军,轮番轰击;一面以工兵从惠通桥下挖坑道,掘径前进,直到敌阵地前沿,短兵相接,发挥火焰喷射器的威力。再从日军碉堡下方150米处开凿两条直达山顶的爆破隧道,填塞3吨TNT炸药,于8月20日上午同时引爆,摧毁了日军建造在松山主峰上的坚固工事,随即又居高临下荡平了松山主峰后侧的日军阵地,于9月7日成功收复松山,打开了滇西大反攻的前进信道,当时除俘获9名重伤员和24名军妓外,其余日军1000余人全部被击毙。
从强渡怒江到9月中旬中国远征军左、右两翼部队分别克复松山和腾冲后,共歼日军达两个师团,远征军声威大振,士气更加高昂乘胜西进。在龙陵城外会合并夺取了龙陵四周高地并切断芒市到龙陵的公路交通。10月29日,卫立煌下达了总攻龙陵的命令,集中10个师的强大兵力向龙陵城区发起总攻,经过5天的激烈战斗,歼灭日军10640人,于11月3日夺回龙陵。1945年1月3日,卫立煌令中国远征军中路主力沿滇缅公路向畹町外围守敌发起进攻,经过反复争夺,于同月19日攻克畹町东北屏障黑山门,20日攻入畹町街,歼灭据守畹町一带的日军第56师团余部5000多人,光复了滇西地区的最后一块失地。1945年初日军败退到缅甸境内的九谷、八莫、南坎、腊戍,仍欲利用这—地带来阻止滇缅公路与雷多公路的连接,但是追兵如风卷残云之势随之来到,不让敌人有喘息之机。值此时节,入缅作战的中国驻印军一边向据守缅北地区的日军进击,一边修筑中印公路,已经向北越过了缅甸南坎。卫立煌命令中国远征军跨越过中缅边境,与中国驻印军一道夹击逃窜到缅北地区的残余日军,并于1月27日在缅甸芒友同中国驻印军胜利会师,打通了中印公路。至此,历时8个多月的滇西大反攻胜利结束,歼灭日军21057人,远征军完成了打通中印公路交通的使命。
由于滇缅会战在一定程度上配合了美军在太平洋上的反攻,呼应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全面反攻,卫立煌因此获得了国民党政府颁发的“青天白日勋章”。1945年4月,功勋卓著的卫立煌升任同盟国中国战区中国陆军副总司令。卫立煌将军挥师滇西大反攻的创举,令中外军事界都为之震惊,美国《时代周刊》曾用较大篇幅推出对他的专访,并在封面上刊登了他策马扬鞭的照片,赞誉他为“常胜将军卫立煌”。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   2010-4-14 18:31:03
悄悄话 好友 信息 博客 搜索 回复 本主题下所有发言    第 3 楼
抗倭铁军74军军长王耀武
文章提交者:毛太岁 加帖在史海钩沉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1937年淞沪会战中,王耀武指挥的第51师受命坚守在吴淞口附近以罗店为中心的阵地战,阻止日军从海上登陆,打破日军从川沙登陆经罗店直趋嘉定,并切断京沪线的企图,因此罗店的得失关系整个战局。日军发挥海陆空协同作战的优势,向罗店发动多次猛攻,均被51师官兵击退。王耀武还巧妙地运用夜战,派出部队强袭,先后击毙日军联队队长竹田和炮兵联队队长莫森,受到总部通报表扬,上海数家报纸如《申报》、《大公报》等均报道了51师战绩,还刊登了王耀武的照片。
1937年12月初,王耀武率第51师参加南京保卫战,奉南京卫戍司令长官唐生智的命令,负责淳化镇、牛首山一带的防御。所部英勇抗击日军进攻,损失惨重该师305团副团长重伤,301团团长;副团长以下700余官兵阵亡。此役从12月7日开始到13日结束,中国军队顽强地抵抗6天,终因武器悬殊而撤退。王耀武率部队殿后,维持秩序。第51师官兵渡江到达浦口时仅剩4000余人,损失过半,不久即调至湖北沙市休整,补充兵员。
1938年5月,王耀武的第51师又被急调参加兰封会战,与日军土肥原麾下的第2师团激战于三义寨附近,重创敌军。同年7月,第51师又奉命参加了万家岭战役,是役该师于张古山与日军血战七日,粉碎敌军突围的妄想,并协同其他部队与日军激战数周,伤毙日军1万余人,取得万家岭大捷。战后王耀武升任74军副军长仍兼51师师长。
1939年第74军调往赣北战场,此后在罗卓英将军指挥下成为赣北一系列大战的主力。1939年4月参加南昌会战,所部两次攻克高安,并攻克祥符关,重创日军。同年9月王耀武率部参加第一次长沙会战,奉命拦截向长沙进犯的两个师团的日军,激战于赣北重镇高安,王耀武运用反包围的战术,首先切断敌之退路,以51师为主攻部队,经过3天激战,于9月22日收复高安城。这一胜利有力地配合了长沙会战的主战场,为夺取整个会战的胜利创造了条件。第一次长沙会战历时1个月,日军出动l0万人,并有海空军配合,中国军队出动约20万人,前后在3个战场进行鏖战。由于中国军队同仇敌忾,英勇作战,使日军伤亡2万余人,迫使日方返回原先阵地,取得武汉会战后的第一次胜利。因作战有功,王耀武于1940年升任为第74军中将军长。
1941年春,王耀武率第74军参加江西上高会战,负责在上高地区正面抗击日军的任务。上高县城为赣北重镇,日军侵占武汉后,赣北成了江南防线的第一线。日军企图发动所谓鄱阳扫荡战,攻克上高、高安等镇,摧毁赣江、抚河两条流域间的中国军队。为此,日军制定了“鄱阳扫荡计划”,他们以两个师团与一个混成旅团约5万余人的兵力侵犯上高县城。驻在赣北的19集团军总司令罗卓英,命令以王耀武的74军为正面决战部队,以李觉的70军为左翼策应,以刘多荃的49军为机动部队。从3月15日开始,日军猛攻合击上高县城,国军寸土必争,战况惨烈,许多连队全部殉国。王耀武令57、58两师进入第一线。为了避开敌空军的轰炸,利用夜间主动出击敌人,与敌接触后,发生激战,连战3日,双方伤亡惨重。位于锦河南岸的51师利用鸡公岭有利地形与敌战斗,连长樊逢春在迫击炮的掩护下,率部冲入敌阵,与敌展开肉搏,在其他部队的配合下,血战竟日,敌遗尸200余具,樊逢春等全连官兵全部殉国。51师争夺鸡公岭,毙敌1000余人,迫敌败退。为后期的胜利创造了条件。3月24日,敌师团长大贺亲自督战,并调南路军3000人,以求最后一逞。日军出动百余架飞机,反复轰炸74军主要阵地白茅山,投弹多至1700余枚,第74军阵地大部被毁,人员伤亡惨重,情况十分危急。这时王耀武指挥预备队先后发起7次反冲锋,与敌人肉搏,毙敌2000余人,74军将士全力拚杀,为实施友军对敌人的包围,争取了时间。次日,74军在王耀武指挥下,全线反攻出击,锦河南岸之敌很快被肃清。26日中国军队形成包围圈,将敌包围在直径不满5公里的包围圈内,27日,日军在飞机的掩护下突围,74军将士猛追不放。日军狗急跳墙,投掷毒气弹,使74军第一线官兵中毒很多,但全体官兵前仆后继,奋勇猛追。28日,中国军队主力迫近官桥镇,58师进至长岭一线,与日军展开激战,敌为掩护其主力东遁,拚死顽抗。激战至中午,51师赶到,袭击敌之右侧。57师已形成对官桥镇的包围,日军被迫退守官桥镇内,58师乘胜冲锋,与日军展开巷战,激战至下午,官桥镇全部收复,歼敌600余人,日军第34师团少将指挥官岩永被打死。31日,中国军队克复陷入敌手半月之久的高安镇。
上高会战至4月9日结束,历时25天。此役中国军队毙伤日军少将指挥官岩永、大佐联队长滨田以下16000余人,军马2800余匹。击落飞机1架,俘虏日军100余人,缴获山炮、追击炮10门及步枪干余支。上高会战是一次颇为成功的歼灭战,何应钦称之为抗战以来“最精彩之战”,此役以74军战绩最为卓著,战役指挥官罗卓英称赞74军为“抗日铁军”,战后,74军被授军中最高奖品——飞虎旗,王耀武本人亦受军队最高勋章——青天白日勋章。上高会战也是第74军的转折点,第74军即由蒋介石亲批为四大攻击军之一,在分宜、新余整训。军直部队扩为炮兵团、工兵团、辎重团、补1团、补2团、搜索营、高炮营、战防炮营、通信营、特务营、战斗力强大的第74军成为华中四大战区的总预备军。在整训完毕后,第74军在1941年底又参加了第二次长沙会战和第三次长沙会战。
1942年4月,奉蒋介石之命,王耀武率部参加浙赣会战,在衢州、江山一带与日军展开激战,延缓了日军西犯的企图。1943年春第74军调防湘西,4月参加鄂西战役。74军经石门对湘北松滋县敌人侧背攻击,并截断敌人之交通,此次会战结束后,王耀武升任第29集团军副总司令仍兼74军军长。同年11月,日军纠集7个师团约10万人进攻常德,王耀武率74军参加会战。他率主力在常德东北地区与敌激战,常德被日军陆、空军及坦克优势火力猛攻16天,全城夷为平地。坚守常德城的部队是74军57师,师长余程万。余程万师弹尽粮绝,在死伤超过3/10的情况下,一度退出县城。王耀武率51师反击,在友军的配合下,经过6天激战,终于收复了常德城。这一战深得最高军事首脑蒋介石的赞赏,称赞王耀武善于带兵,有指挥才能。战后蒋介石在南岳召见他,备加奖励。1944年2月,蒋介石提升王耀武为第24集团军总司令,5月第24集团军参加长衡会战。12月中国战区陆军总司令部成立,第24集团军扩编为第4方面军,共12万人,进行美械调整。
1945年是抗日战争根本转折的一年,中国军队的整个战场转入反攻阶段,日本军国主义已成为强弩之末。该年4月,国民党陆军第4方面军司令官王耀武亲自率部在雪峰山东南麓为日军掘下坟墓。当时日军以坂西一良中将为指挥,纠集6个师团的兵力,约10余万人,沿湘黔公路向芷江进击。那时芷江是中国军队最大的空军基地,中美混合飞行团所在地。日军进攻芷江的目的就是夺取这一重要空军基地,并企图打通湘桂线,进而西犯入川。此时王耀武率18军、73军、74军、100军及湖南省吴奇伟所率保安部队共约30万兵力迎击敌人,经过周密部署,决定将主战场选在雪峰山之东南麓,并且选择有利的地形,构筑复杂的工事,争取战役的初期就能遏止敌人。日军采取以联队为作战单位的运动战术,轮番强攻,冒险西犯。王耀武部则以逸待劳,给敌人以迎头痛击,初战即获胜利,打死打伤日军5000余人。初战告捷,中国军队士气大振。战役历时近两月,日军多次进攻均被击退,王耀武命令中国军队从防御转入进攻,日军狼奔豕突,溃不成军。此役伤毙敌28174人,俘敌军官17人,士兵230人,战马347匹,火炮24门,机枪100挺,步枪1300余支,其他战利品20余吨,王耀武被授予美国金质自由勋章。正是这一战役的成功,不久他被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这是一般黄埔同学望尘莫及的。当时他年仅40岁。日本宣布投降,王将军奉命在长沙衡阳地区受降。日军第20军指挥官坂田一良中将高举战刀,毕恭毕敬地呈献给令他心服口服的王耀武。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   2010-4-14 18:33:50
悄悄话 好友 信息 博客 搜索 回复 本主题下所有发言    第 4 楼
昆仑雄狮杜聿明
文章提交者:毛太岁 加帖在史海钩沉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1933年2月,日本侵略军分兵三路进攻热河,杜聿明任副师长的第25师奉命从徐州、蚌埠一带开往通县集结,阻击敌人。3月9日,第25师到达石匣镇后,杜聿明与师长关麟征驱车往古北口,与东北军军长王以哲接洽防务。第25师占领古北口南城东西两侧高地,形成第二道防线。而东北军第112师主力却撤守古北口以西高地,仅留一个团守备长城第一线。第二天,日军西义第1军第8师团及骑兵第3旅团迅速突破左翼第112师阵地,进占古北口关口,并乘胜向第25师阵地发起攻击。关鳞征指挥所部张耀明第75旅反攻,在争夺高地时负伤。之后由杜聿明代理师长职务,指挥该师官兵,继续同日寇浴血奋战,歼敌2000人。3月12日,杜奉命将阵地交与第2师,率部撤至密云整补。
1937年,国民政府建成第一个陆军装甲兵团,杜聿明被委任为第一任团长。淞沪会战时,杜聿明率装甲兵团第1营的2连和4连协同步兵在上海汇山码头协同步兵阻击企图登岸的日军,经过激战日军登岸的企图终未能得呈。1938年初,装甲兵团撤至湖南湘潭整训,不久扩编为第200师,杜聿明任师长。同年12月,第200师扩编成新编第11军,杜任副军长,移驻广西全州。不久,改番号为第5军,杜升任军长,该军是国民党政府在抗战初期唯一的机械化军,下辖戴安澜第200师,邱清泉新编第22师,郑洞国荣誉第1师。此时,杜聿明年仅三十四岁。
1939年11月15日,为截断我西南国防交通线,日寇在防城、北海登陆,进占钦州,发起对华南的攻击。11月24日,号称“钢军”的日军板垣第5师团之中村正雄12旅团进占南宁,12月4日,又攻陷桂南战略要地昆仑关。面对日寇气势汹汹的进攻,杜聿明冷静地分析了当时的战局,估计了敌人的弱点,向重庆最高统帅部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乘敌孤军深入后援未济之时,集结优势兵力,配合地方民众,迅速反攻,以击破侵敌而恢复国际之重要交通。”
12月18日凌晨,战斗开始打响,杜聿明命令郑洞国的荣誉第1师担任正面主攻;戴安澜的第200师为总预备队;邱清泉的新编第22师迂回敌后,孤立昆仑关之敌;经过一昼夜血战,与日寇展开白刃战,首先占领了仙女山,当夜各部乘胜进行夜袭,先破昆仑关,再收复南宁。可是19日午后,日军在大批飞机掩护下发动反攻,昆仑关又被敌夺去。此后双方反复争夺,伤亡惨重。杜聿明在此期间,集中全副精力掌握战机。虽然敌人的炮弹纷纷落在指挥所附近,在杜的身边爆炸,但他极为镇定。从容指挥战斗。他随时传令嘉奖并用物质鼓励作战英勇的部队,以鼓舞士气。他每天随身携带一部电话机,一架望远镜,冒着敌军炮火的轰击和敌机的轮番轰炸,不计个人安危,来到便于瞭望的前沿阵地,观测敌情战况,因而对昆仑关周围地形和敌阵兵力火力,能够作出合于实际的判断,成功地包围了昆仑关之敌。日军凭着“钢军”武士道精神和所占优势地形,顽固抵抗。杜聿明经过缜密的分析,决定采取“要塞式攻击法”,一步步地把包围圈缩小,最终困死敌军。杜聿明命令第200师副师长彭璧生率部从公路左侧越过昆仑关,形成包围之势;邱清泉师把战车埋伏在公路两旁的丛林地带;郑洞国师则加强右翼攻势,再度进入昆仑关内敌军纵深阵地,将敌指挥部及炮兵阵地摧毁。从23日起,敌虽增援2个大队的兵力,旅团长中村正雄亲自督战,也不能挽回败局,反被当场击毙。第5军相继攻克同兴堡、罗塘堡、653高地。第200师师长戴安澜亲自督军奋战昼夜,前赴后继,终于夺取了界首阵地。到12月30日,邱清泉新22师以凌厉攻势突入昆仑关,昆仑关战役以中国军队获得重大胜利而告结束。
昆仑关一战,日军损失空前巨大,据日本战后公布的材料统计(参见《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第三卷,第一分册第68页):这是一个攻坚战、歼灭战,第21旅团遭全歼。除击毙旅团长中村正雄少将之外,还击毙了第42联队长、接任中村的代旅团长坂田元一大佐;第21联队长三木吉之助大佐;副联队长生田滕一;第一大队长杵平作;第二大队长官本得;第三大队长森本宫等;班长以上军官阵亡85‰以上;阵亡士兵4000人以上,被俘100余人。中村正雄临死前在日记本上写道:“昭和14年12月29日:我们帝国皇军第5师团,曾经在诺门坎战胜了顽强的苏联军队,才获得了‘钢军’的称号,现在我必需承认,在支那南部的昆仑关前我们遭到了比苏联人更顽强的抵抗......”昆仑关战役中国军队获得重大胜利,捷报传出,举国欢腾。全国各地的记者纷纷前来采访。当时的《中央日报》在题为《记杜聿明将军》的文章中称:“我国机械化部队开始歼敌,则自杜将军聿明督率始,在昆仑关大捷后,敌人开始认识到我国军队已踏入世界近代军队行列。”
1942年初,中国派出远征军,以杜聿明为副司令长官兼第5军军长,指挥第5军、第6军、第66军在缅甸与英军并肩作战。杜聿明第5军为中路,其先遣部队戴安澜第200师于3月8日到达同古,9日接收英军防务完毕,18日在皮尤河与日军第55师团先头部队发生激烈的前哨战,歼其大部。杜聿明根据所获敌人文件,判断当面之敌不会超过2个师团,决心集中主力,击破当面敌人,进而协同英军收复仰光。杜并亲赴同古,指导200师固守同古,掩护我军主力的集中。3月20日,同古序战开始。一连数日,日军每天出动百余架次飞机对同古城进行狂轰滥炸,日第55师团集中主力猛攻第200师,并施放糜烂性毒气,我200师将士英勇抵抗,始终拒敌于城外。3月29日,自私的英国人抛弃了中国盟友,未打招呼就仓皇撤退,把同古的侧翼暴露给了日本人。第200师已在同古连续战斗12个昼夜,补给中断,而日军增援部队第56师团已到达同古附近,很快即可加入攻击,第200师有被歼灭的危险。
杜聿明审时度势,决心放弃同古会战计划,命令新22师在南阳车战发动佯攻,掩护第200师撤退。第200师成功突出重围后,杜聿明令新22师在斯瓦河南北岸构筑逐次抵抗阵地,以掩护主力集中,准备平满纳会战。他根据当前地形、敌我战术特点及同古被围的教训等,制定了“利用隘路预设纵深阵地逐次抵抗优势敌人的攻击”的战术,这种战术虚虚实实,使敌人捉摸不清,不敢冒进。至16日,我军安全进入平满纳既设阵地。杜聿明的成功指挥,达到了以少胜众、以劣制优的目的,创下了入缅远征史上的成功战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   2010-4-14 18:36:06
悄悄话 好友 信息 博客 搜索 回复 本主题下所有发言    第 5 楼
东方隆美尔孙立人
文章提交者:毛太岁 加帖在史海钩沉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1937年10月,孙立人率部参加淞沪会战。在蕴藻浜一线的阻击战中身先士卒,负伤十三处。次年伤愈后又率部参加了保卫武汉的战斗,两次立下战功,从此便在军界崭露头角。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后,财政部成重组税警总团,孙立人晋级少将总团长,率部迁移到贵州都匀练兵。经过两年严格的训练,这支非正规部队成为民国最精锐部队之一。1941年12月,税警总团改编为新38师,隶属于第66军,孙立人任少将师长。这支部队被编入中国远征军,远赴缅甸对日作战。
1942年2月,中国组成远征军,下辖第5军、第6军和第66军。4月,孙立人率新38师于抵达缅甸,参加曼德勒会战。4月17日,西线英军的第1步兵师及第7装甲旅被围于仁安羌,粮尽弹缺,水源断绝,陷于绝境。孙立人奉史迪威之命亲率113团星夜驰援,18日凌晨向日军发起猛烈攻击,至午夜即攻克日军阵地,歼敌一个大队,解除了七千英军之围,并救出被日军俘虏的英军官兵、传教士和新闻记者五百余人。仁安羌之战是中国远征军的第一个大捷,孙立人以七百人的兵力,击退十倍于己的敌人,救出7000多友军的战绩轰动全球。之后,蒋介石给他颁发了四等云麾勋章。罗斯福授予他“丰功”勋章。英王乔治六世则授予他“帝国司令”勋章,孙立人是第一个获得这种勋章的外籍将领。
1942年3月,日本积极南进,扩大对缅甸的侵略。在日军的疯狂进攻下,西路英军连连败退,东路和中路的中国远征军因时间仓猝,此时未能集中,而中缅印战区美国陆军司令兼中国战区最高司令蒋介石的参谋长史迪威又坚持以不足的兵力向敌攻击,以致连遭失利。5月9日,副帅副司令长官杜聿明见八莫和密支那已被日军占领,部队有被敌包围的危险,急令各部经由孟拱以西、以北经野人山退入云南国境,并要新38师继续殿后。孙立人没有执行杜的命令,而按照史迪威和远征军主帅司令长官罗卓英指定的路线,率新38师掩护英军退却,由孟拱一直向西经过英普哈尔进入印度。在撤退途中,他亲自端起冲锋枪率领士兵冲锋陷阵,打垮日军多次阻击。他的一师人马,装备不但没有损失,而且还收容了数以千计的难民和英印散兵,一同退入印度。
5月底孙立人率新38师到达印度边境。不料英驻印边防军竟要中国军队解除武装,以难民身份进入印度。孙立人见英国佬忘恩负义,顿时怒火填膺,下令部队准备战斗。被新38师在仁安羌解救过的英军第1师师长警告当地英军将领说:“这支中国军是能打仗的,不信你去看看再说吧!”英军将领将信将疑来到新38师营地,孙立人拉出一支仪仗队,士兵们枪支雪亮,精神饱满。仪仗队前头,摆着两门小钢炮,四挺重机枪。英军将领大为惊异,他见过从缅甸败退回来的英军为了保命,不用说枪炮,连衣服裤子都扔掉了,只穿件裤衩跑了回来。而中国士兵硬把钢炮和重机枪都扛了过来,真是不可思议。孙立人接着领英国人参观营房,并安排了军事表演。英军将领看完后肃然起敬,态度为之一变。第二天,新38师军容整齐地开进印度。英军仪仗队列队奏乐,鸣炮十响以表欢迎。1942年8月,先后到达印度的中国远征军新38师和新22师进驻印度兰姆珈训练基地,番号改为中国驻印军。
1943年10月,中国驻印军开始向缅北大举反攻。第二次缅甸战役开始,1943年12月,史迪威自己带一个营去打大洛,打了一个月也没拿下来。廖耀湘怕史迪威有什么不测,连忙派65团前去营救,65团花了七天攻下了大洛,并救出史迪威。史迪威觉得自己太丢脸了,竟然恼羞成怒的把立下战功的65团团长傅仲良免职遣送回国。这件事引起了孙立人和廖耀湘的极大不满,并和史迪威吵了起来。史迪威在中国将领面前颜面扫地,他说:“以后我不管了,你们两个人自己打吧!”
孙立人指挥新38师如下山猛虎般扑向胡康河谷。10月29日占领新平洋,12月29日攻占于邦。占领于邦后,孙立人攻势不减,于1944年2月1日攻克太白加,3月4日与廖耀湘新22师两路夹击攻克孟关。3月9日,孙立人新38师113团与美军突击队联手攻占瓦鲁班。号称“丛林作战之王”的日军第18师团死伤过半,狼狈逃出胡康河谷。据日军战史记载:“在九州编成,转战中国,素有把握的第18师团,与中国军战斗最自信,岂料胡康河谷的中国军队,无论是编制、装备,还是战术、技术,都完全改变了面貌,……使我军损失惨重……全军不禁为之愕然。”驻印军攻占胡康河谷后,3月14日乘胜向孟拱河谷进攻。新38师113团从左翼翻山越岭迂回到坚布山后方,和新22师两面夹击,29日攻占坚布山天险,扣开了孟拱河谷的大门。4月24日,按史迪威的计划,新38师和新22师分别向孟拱和加迈攻击前进。5月下旬,孙立人从缴获的日军信件中获知:由于日军第18师团主力在索卡道被新22师包围,加迈城内兵力极为空虚,师团长田中新一坐守空城,惊恐万状。孙立人见机而行,不拘泥于原定计划,以112团秘密渡过南高江,向加迈南面的西通迂回,切断加迈日军的后路;以113团向西进取加迈;以114团向南对孟拱实施大纵深穿插。6月16日,113团与新22师会师加迈,日第18师团团长田中新一率1500余残兵仓皇南逃。6月25日,孙部114团攻克孟拱。8月3日,中美联军克复密支那。至此,反攻缅北的第一期战斗结束。中国驻印军给日军王牌第18师团等部以毁灭性打击,歼灭日军2万多人。史迪威称此战为“中国历史上对第一流敌人的第一次持久进攻战”。
中国驻印军攻克密支那后,部队进行休整扩编,由新1军扩编成两个军,即新1军和新6军。孙立人任新1军中将军长,下辖新38师和新30师(后廖耀湘新6军回国增援国内抗战,其50师编入新1军)。1944年10月,反攻缅北的第二期战斗开始。中国驻印军由密支那、孟拱分两路继续向南进攻。孙立人率新1军为东路,沿密支那至八莫的公路向南进攻,连续攻取八莫、南坎。1945年1月27日,新1军与滇西中国远征军联合攻克中国境内的芒友,打通了滇缅公路。随后,孙立人指挥新1军各师团继续猛进,3月8日攻占腊戍,3月23占领南图,24日占领细胞,27日攻克猛岩,胜利结束第二次入缅作战,在整个缅北会战中中国驻印军共歼灭日军48000人。
1945年7月,孙立人率新1军返抵广西南宁,准备反攻广州。同月,应欧洲盟军最高司令艾森豪威尔之邀,孙立人赴欧考察欧洲战场。8月15日,侵华日军投降。9月7日,孙立人率军进入广州,接受日军第23军投降。嗣后,新1军进行了休整和扩充,装备了美国、日本等国的武器弹药以及军用物资,成为国军五大主力之一,号称“天下第一军”。10月,美国请中国派出一支由5万人组成的军队,协助盟国占领日本,并特别希望派遣孙立人的新1军去。孙立人和他的新38师、新1军,在远征缅甸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斗中屡建战功,当时的国际舆论界赞誉孙立人为“东方隆美尔”。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   2010-4-14 18:37:18
悄悄话 好友 信息 博客 搜索 回复 本主题下所有发言    第 6 楼
用黄埔精神战胜了武士道精神的戴安澜
文章提交者:毛太岁 加帖在史海钩沉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1932年冬,戴安澜任第25师145团团长,率部移防抗日前线北平。1933年3月,在长城古北口抗击日军。七七事变爆发后,戴已升任第73旅旅长,先后参加了保定、漕河、台儿庄、中条山诸役。1938年,在台儿庄对日作战中,因战功晋升为第89师副师长,参加武汉会战。1939年1月,升任中国第一支机械化部队第5军200师师长。12月奉命参加桂南昆仑关战役,击毙日军前线指挥官第 5 师团第12旅团旅团长中村正雄少将,写下了抗战史上辉煌的一页,各报记者在国内外报刊上报道大战经过,盛赞戴安澜师长颇具北宋大将军狄青的风度。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应美国和英国的一再请求, 1942年初,中国组建了中国远征军开赴缅甸。戴安澜奉命率200师作为中国远征军的先头部队为掩护英军撤退,冒险孤军深入占领同古(也翻译为东瓜)。 3月19日,日军55师团在轻取仰光后派500先锋向北搜索,在尤皮河遭200师伏击,损失300余人。3月20日,55师团主力赶到,迅速攻占外围机场,进而围困同古。面对数倍于己的日军,戴当晚召集全师营以上军官开会作决死动员:“此次远征,系唐明以来扬威国外的盛举,虽战至一兵一卒,也必死守同古。”并宣布了如下命令:“如本师长战死,以副师长代之;副师长战死,以参谋长代之;参谋长战死,由步兵指挥官替代,各级照此办理。”日军进攻三天,毫无进展,只好又投入56师团。200师又主动收缩阵地,利用缅甸坚实的柚木构筑地下工事,致使日本飞机和重炮无法发挥威力。日军逼近城郊丛林,国军则以燃烧弹火烧连营,日军被烧死甚众。56师团派精锐搜索连队乘夜偷袭200师指挥部,亦被国军击退。无耻日军竟然使用毒气弹,才勉强打开缺口。3月30日,因杜聿明不愿200师玉碎,本定下决死之心的200师悄然撤离同古。
在十多天激烈的同古保卫战中,戴率部奋战,以不到1万兵力顽强抗击55师团、56师团5万之众。国军损失不到千人,但歼灭日军多达5千余人。蒋介石称:“中国军队的黄埔精神战胜了日军的武士道精神”。美国政府认为,同古保卫战是“所有缅甸保卫战所坚持的最长的防卫行动,并为该师和他的指挥官赢得了巨大的荣誉”。英国《泰唔士报》称“同古之命运如何,姑且不论。但被围守军,以寡敌众与其英勇作战之经过,实使中国军队光荣簿中增一新页。”日寇也不得不承认,同古之战是缅战中“最艰苦的战斗之一”。
4月21日,戴安澜奉命收复棠吉。24日拂晓,戴安澜率军发起攻击,先后攻占西南北三面高地,并突入市区与敌人展开激烈的巷战,将军亲临前线指挥,战斗至午夜,棠吉被攻克,捷报传来,举国上下无不欢欣鼓舞。然而,由于日大批日寇由泰国、老挝边境窜入中国军队后方进行围攻,戴安澜所部陷入日军重围,形势危急,上级急令其突围回国。戴将军率部突围,退入泰、缅老边区原始森林地带,条件异常艰苦,将士们无衣无食,每天只能以野草杂菜充饥,爬山越岭七十余日。1942年5月16日,大雨滂沱,戴部突遭日军重兵伏击,激战两天后,全师伤亡惨重,戴将军在一个小平山坡上指挥夺取敌军阵地时,不幸被敌军枪弹击中肺部,血流如注,由于无医无药,伤口发炎溃烂。5月26日,第200师进军至茅邦时,戴将军流尽最后一滴血,以身殉国,年仅37岁。
戴安澜既是唐明以后中华扬威异域第一人,亦是抗战期间黄埔高级将领以身殉国第一人。美国于1942年10月29日向其颁授懋绩勋章,戴安澜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第一位获得美国勋章的中国军人,总统罗斯福签署的命令中说:“中华民国陆军第200师师长戴安澜将军于1942年同盟国缅甸战场协同援英抗日时期,作战英勇,指挥卓越,圆满完成所负任务,实为我同盟国军人之优良楷模”。12月,国民政府批准戴安澜的英名入南京忠烈祠,并于1943年4月1日,在广西全州的香山寺为戴安澜将军举行了国葬仪式。国共两党的领导人纷纷送来挽诗、挽联和花圈,对戴安澜的以身殉国给予极高的评价。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   2010-4-14 18:39:58
悄悄话 好友 信息 博客 搜索 回复 本主题下所有发言    第 7 楼
抗日铁拳关麟征
文章提交者:毛太岁 加帖在史海钩沉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抗日战争时期是关麟征一生戎马生涯的黄金时代。他曾自我评价说:“我的一生是打日本鬼子的一生。”1933年2月底,他率第17军25师奉命开赴长城古北口抗日。3月9日,关麟征将部队开到古北口前线接防,命令第73旅旅长杜聿明指挥古北口南城正面的战斗,自己亲率特务连赴右翼前线,指挥第75旅主力。出古北口东关不远,即与敌人的战斗前哨发生遭遇。为了夺取潮河支流对岸高地有利地形,他亲率149团猛烈反击日军。双方短兵相接,战斗惨烈。关麟征被敌人的枪榴弹炸伤五处,浑身是血,但他仍力战不退。身旁官兵10余人全部战死,他仍毫不动摇,从容指挥全师官兵英勇杀敌,终于击退了敌人占领了高地。穿着草鞋的官兵,在腊月的冰天雪地中与日军的飞机大炮对垒。仅前三天就歼灭敌军2000余人。其间,第25师还以大刀队夜袭日军,数十日军成为刀下之鬼,日军闻之为之胆寒。关麟征因作战有功,获得国民政府颁奖的青天白日勋章一枚。《大公报》主笔张季鸾亲自撰写社论“爱国男儿,血洒疆场”,以贺其功。
“七•七”卢沟桥事件发生时,关麟征已升任第52军军长。这年秋冬,他率领部队在平汉铁路北段从事抗日斗争。9月,参加了保定战役。10月,在漳河南岸,与进犯漳河的日军14师团进行一场拉锯式的攻防战,双方伤亡惨重。最后,日军向漳河北岸的邯郸、武安一带败退。这时,关麟征从侦察兵报告中得知日军在邯郸城外建有飞机场和汽油库,立即命令智勇双全的营长梁伟智率领1营夜袭机场,烧毁日军飞机10余架,炸毁了汽油库,受到第1战区司令长官程潜的嘉奖。
随后,关麟征带领第52军转战河南、山东抗日战场。在台儿庄会战中,他率部随汤恩伯第20兵团,在向城洪山镇一线阻击北面之敌,配合正面作战。3月24日,他指挥部队向盘踞在津浦铁路台枣支线的日军第10师团濑谷旅团发起进攻。但台儿庄东北是一片平原,只有少数小山,缺乏地形掩护,加之基本上都是轻武器,火力不如日军,进攻非常困难。后来,关麟征发现日军白天战斗活跃,晚上龟缩不动,他抓住敌人这个活动规律,结和实际,扬长避短,采用夜战火攻战术,命令部队昼伏夜出,消灭敌人,取得显著战果。
3月31下午,由临沂南下的日军坂垣师团沂州支队约有4000人,配备野炮、战车,突然袭击52军指挥部。当时,关麟征身边只有一个警卫营的兵力约300人。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关沉着冷静,命令警卫连长徐文亮带领仅有的300人,在离指挥部千米以外的地方展开佯攻,以迷惑敌人。及至黄昏,援军赶到,他立即指挥部队反攻,在爱曲一带对日军沂州支队突然实行反包围。敌军仓卒应战,伤亡众多,其骑兵部队全部被歼。4月1、2日,关部继续向兰陵、洪山一带日军进击,歼灭敌人大部,有力地支援了台儿庄的防守战。4月5、6日,关部与王仲廉的85军加速对台儿庄日军的攻击。白天枪炮轰击,白刃肉搏,晚上攀屋放火,乘乱追杀,使敌人日夜不宁。关、王两军并相继收复了台儿庄东面的甘露寺、杨楼、陶墩等据点,从而解除了台儿庄东北方面日军的威胁。紧接着,关、玉两军从台儿庄北面包围了敌人。李宗仁于4月6日夜晚三时下令全线反攻,31师和第2集团军在城寨内部清扫残敌。第52军等在外围歼灭敌人,并跟踪追击。日军狼狈向枣庄、峄县方向逃遁。4月下旬,关部奉令开至峄县以东、邳县以北防守,将日军国崎支队包围在码头镇西的北涝沟,给敌以重创,仅日军41、42联队伤亡就达1400多人。
台儿庄大捷后,关麟征升任第32军团长。在这次战役中与关较量过的日军坂垣征四郎说:“关麟征一个军应视普通支那十个军”。是年夏天,蒋介石在武汉珞珈山军官团讲话时说:“中国军队如都象52军那样战斗力强,打败日本军队是不成问题的。”当时国内军事评论家称台儿庄战役中负责防守的孙连仲和负责攻击的关麟征为“孙钢头”和“关铁拳”。
1938年夏秋之交,关麟征的32军团调到湖北,参加武汉保卫战。当时,日军冈村宁次的第11军所属第9师团进攻赣北和鄂东南地区。8月,关麟征率部在瑞昌,阳新一带阻击日军。他命令部队依山地形势,在每个山头修筑工事,把几个山头组成一个棋盘阵地,一个山头受敌攻击,其他山头可以立即配合出击,歼灭敌人。因而日军进攻十几天,寸土未得,遗尸累累,士气低落。日军广播说:“我皇军在瑞昌跗近,遭遇最强劲之敌”。
1939年秋,关麟征升任15集团军副总司令,并奉命代行总司令职权,参加第一次长沙会战。他坐镇湘北,指挥张耀明的52军、陈沛的37军,夏楚中的79军和一游击纵队,迎击进犯湘北的日军。他制定了在湘北每道河两岸节节抵抗,消耗敌人,然后转入山林湖沼地区或乘敌人疲惫、困乏时,转退为进,转守为攻,与敌决战,聚而歼之的作战方针。发动部队在湘北各地构筑了坚固的防守工事,即“伯陵防线”(薛岳字伯陵)。
9月14日,日军第6、第13师团从岳阳沿粤汉铁路南犯,进攻新墙河北岸及新墙河阵地。关麟征指挥的第15集团军凭借工事及河流,湖泊等自然屏障,进行坚决抵抗。广大官兵奋不顾身,英勇杀敌。在雷公山草鞋岭防守的史思华营,在日军步兵、炮兵、战车、飞机协同进攻之下,坚守阵地五昼夜,全营官兵壮烈牺牲。此役敌我伤亡惨重,关部仅连排军官就牺牲六百余人。所以在歼灭了敌人大量有生力量后,关将部队主动后撤,他带领的这20万大军军纪严明井然有序,在撤退中退而不乱。随军记者认为,这样有条不紊的撤退是抗战中少见的,他们对关麟征组织领导军队的才能深为敬佩。
10月2日,关麟征指挥部队退至长沙外围。这时进攻的日军实力受到很大的削弱;侵入湘北后,湖沼密布,重武器行动不便,不能发挥作用,当地群众配合战斗,化路为田,破坏交通,使日军后勤补给困难,已呈疲惫之势被迫后退。关麟征抓住这个有利战机,按照上级的意图,果断地组织指挥部队实施反攻和追击。他命令第37军由汨罗渡河,向铁路正面追击敌人,第52军出平江附近,向敌人进攻;第79军向湘鄂公路之敌的侧背攻打;其他军和地方部队也从各路全面反攻。日军豕奔狼突,全线溃退,失陷的土地全部收复。是役结束,关麟征被委任为第15集团军总司令,并记功一等。关是黄埔军校学生中担任集团军总司令的第一人。是年,他年方三十四岁。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   2010-4-14 18:41:45
悄悄话 好友 信息 博客 搜索 回复 本主题下所有发言    第 8 楼
驻印军司令郑洞国
文章提交者:毛太岁 加帖在史海钩沉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郑洞国是最早参加抗日战争的国民党将领之一。1933年,郑洞国率部参加长城古北口战役,与日军浴血奋战,给日军以重创。“七七事变”后,他又首先率第2师参加了平汉路保定战役。1937年9月下旬,日军三个精锐师团进犯保定,郑洞国率第2师固守保定城至漕河一线阵地,多次重创日军。后友军撤退,后方为敌骑兵包围,仍与日军血战一昼夜。保定城破后,又与敌展开巷战,最后因孤掌难鸣不得已突围而去。即使如此,郑将军不断派出敢死队乔装日军,袭击日军,其斗志之顽强可见一斑。
1938年3月中旬,郑洞国率第2师参加徐州会战,准备在运河以北临城一线阻击日军。由于战局变化,日军已经逼迫运河,郑遂果断在运河以南展开部队,并集中火力隔河射击日军,予敌以重创。日军屡次强渡运河,均被击退。日军被迫转向进攻台儿庄,郑洞国部也随之及时调整部署,于4月初在台儿庄外围先击溃日军精锐第5师团坂本支队,又击溃精锐10师团濑谷支队。中国军队取得台儿庄大捷后,日军退守峄县,郑又派精兵夜袭,一度攻占峄县外制高点九山。由于日军大批援军赶到,郑洞国部转入防御,在邳县以北燕子河至大刘庄一线与日军鏖战二十余日,阵地从未丢失。后来战局急转直下,运河以东10余个师国军向西突围,而郑洞国早已命令工兵在运河上架起浮桥,足见其深谋远虑。
在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捷中战功显著,郑洞国被升为第95军军长,后率部参加武汉会战。1938年底,郑洞国任国民党第一支机械化部队第5军副军长兼荣誉第1师师长。次年12月,他率部参加昆仑关战役,指挥荣誉第1师担任正面主攻任务,同日军血战20余日,迭克要点,两度攻入昆仑关。昆仑关战役后,郑洞国升任第8军军长,率部参加鄂西会战,并担任宜昌以西、宜都以北长江一线防务近两年之久,多次击退日军进攻。
1943年撤退到印度的新22、30、38合编为新1军,首任军长郑洞国,出国远征的中国士兵在兰姆伽整军经武,刻苦训练,练就丛林战的过硬本领。1944年5月中旬,收复缅北要地密支那的战斗打响。密支那是日军缅北作战的大本营,城里城外、地面地下均修筑了永久性坚固的防御工事。日军借此拼死抵抗,致使密支那久攻不下。史迪威连续更换4名美国将军都无济于事。7月初,新1军军长郑洞国在消灭孟拱日军后,来到密支那城下,受命统一指挥中美地空力量攻占密支那。他亲临阵地,认真观察、分析守城日军的防守特点。见日军依托工事,以逸待劳,打不了就躲进地下,于我不利。于是决定采取针锋相对的办法,掘壕推进,分割包围,逐个歼灭。
由于盟军中中国军队占绝对多数,于是郑洞国把总攻时间定在7月7日。7月7日,一个让每个中国士兵都热血沸腾的日子,国军使用密集炮火,对敌进行地毯式轰炸。日军通讯设施全部切断,指挥失灵。国军三个步兵师在空中火力的掩护下一举肃清城外日军阵地,与日军展开激烈巷战。日军开展地道战,国军则用挖老鼠办法逐条坑道歼灭日军,8月3日,中国军队又发起总攻,导致日军全线崩溃,密支那城防司令官水上源藏切腹自杀,残余日军全部被歼灭。这场攻坚战,全歼守敌1个旅团,摧毁了日军在缅北最后的战略重镇,日军缅北防御体系从此土崩瓦解。1945年8月,郑洞国回国,任陆军第3方面军副司令。1945年9月9日,郑洞国参加了中国战区日军投降签字仪式。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   2010-4-14 18:43:14
悄悄话 好友 信息 博客 搜索 回复 本主题下所有发言    第 9 楼
英勇抗击日寇的张灵甫
文章提交者:毛太岁 加帖在史海钩沉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整个抗战期间,张灵甫在王耀武的麾下对日寇南征北战,经历硬仗、恶仗无数,写下了人生最为风光的一页。1937年,张灵甫指挥的第51师153旅305团开赴上海,张以勇猛果断,指挥有方赢得全团官兵的爱戴。嘉定作战的时候,面对武器装备远远优于国军的日寇蜂拥冲锋,杀红眼的张灵甫甩掉上身军服,抱着机枪跳出战壕,身先士卒带领100多名敢死队员迎头痛击,杀得日寇丢盔卸甲,抱头鼠窜。后他率领该团又连续打退敌人七次冲锋,打死打伤日寇800多人。
1937年12月5日,张灵甫率305团在淳化镇附近构建新阵地,狙击日军掩护王耀武51师退入南京,双方展开肉搏战,张灵甫的左臂中弹负伤不下火线,团长负伤不退裹伤犹战,榜样在前,官兵们无不感奋力拼,在张灵甫的带头冲杀下,305团终于在夜战中拼死夺回了河定桥阵地,以团长负伤、连长伤亡五人、排长以下伤亡600余人的代价,把日军堵在南京东南郊的大门之外。此后张灵甫转战上坊镇和华严寺,将近五天的奔波激战,全团12名连长5人伤亡,官兵折损已近千人。张灵甫因伤势严重,渡江后不久暂别部队回到西安养伤。1938年5月28日,张灵甫率305团参加兰封会战中的三义寨战役,伤亡百余人。
1938年武汉会战中,薛岳指挥第9战区军队以反八字阵诱敌深入,在万家岭包围日军第106师团。日军顽抗夺取制高点张古峰,战局极为危险,已是51师153旅少将旅长的张灵甫奉王耀武之命,对驻守江西德安张古山的日寇进行反击。讨论作战方案的时候,众人认为张古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张灵甫主动请缨,亲率一支突击敢死队轻装出发,夜晚抄小道,穿过艰险的深山峡谷,配合正面部队进攻,拼死飞夺张古山。而后日寇不甘失败,出动飞机与重炮狂轰滥炸,几乎将张古山移为平地。张灵甫腿部受重伤,仍指挥所团顽强坚守,与日寇鏖战五天五夜,阵地得而复失、失而复得,反复拉锯,牵制大量日军。亲临死线指挥的他身中七块弹片,鲜血直流也没有退下火线。张古山的攻取封死了日军106师团的最后退路,该师团最终全军覆没。这也是八年抗战中唯一一次全歼日军一个师团的战例。接着,国军转入反攻,收复九江以南全部失地,时称“德安大捷”。在田汉编写的话剧《德安大捷》中,张灵甫以真名真姓在剧中出现,从此名震天下。张灵甫很快被提升为旅长,荣获四等云麾勋章、三等宝鼎勋章。
1939年3月,张灵甫率部参加南昌会战,在一次战斗中,右腿中炮弹负重伤。匆匆包扎伤口后他再度投入战斗。1940年冬,张灵甫出任74军58师副师长。1941年3月15日,张灵甫代理58师师长指挥58师参加上高会战,作为上高会战的首功部队74军的核心部队58师与余程万的57师一起与日军血战11日,在其他部队到达后,率58师首先反击,重创日军34师团,33师团,74军也伤亡万余人。在上高会战中,张将军的腿部再度被炸断。蒋介石派飞机将他送往香港,请英国著名外科专家克雷斯特尔为他诊治。手术后不久,张灵甫不顾英国医生再治疗一月可以痊愈的劝阻,腿伤未愈就提前归队,导致留下了残疾。张灵甫曾说:“吾张某人腿虽废,无以站立,然中华民族得以站立,不为倭贼所欺,吾之腿值也!”
1941年9月26日在第二次长沙会战中,日军调集参与南京大屠杀的第6师团,精锐的第3师团,以及第40师团围攻74军,在永安的58师孤军作战,与日军精锐的第3师团主力和第6师团一部混战,第3师团在作战期间损失严重,仅步兵第18联队就死了八个中队长,花谷旅团伤亡人数据日方的报告达800余人,11军军长阿南惟畿在永安之战后认为该师团损失甚大,以致不忍使该师团再向株洲追击一事来看,日方战史所报的该师团实际损失人数很可能大为缩水。58师在第二次长沙会战中参战官兵为官兵约11900人,伤亡超过百分之四十,其中阵亡将近百分之十。
1941年10月24日张灵甫接任58师师长。1942年6月,张灵甫率58师在衢州外围与日军血战3日,击毙敌86联队第3大队队长长岛田仁次郎,74军伤亡4000余人。1943年6月6日在鄂西会战中,74军58师与51师夹击敌独立混成第17旅团,使得该旅团成为日军在这次会战中损失最大的一支部队,其独立步兵第87大队大队长浅沼吉太郎和第88大队大队长小野寺实也在这两天的战斗中殒命。6月13日,张灵甫率58师主力收复公安。
1943年11月常德会战爆发,日军精锐的13师团主力5个联队猛攻慈利,慈利地区正面只有张灵甫58师孤军作战,日军另一精锐师团第3师团全部和13师团剩余部队一起与74军另一师51师,100军激战在慈利附近地区,74军、100军顶住日军两个精锐甲种常设师团5昼夜的进攻,其中13师团慈利战后伤亡近一半,张灵甫转守为攻,向13师团残部发起猛攻,率58师收复黄石,九溪。58师略事整顿,于12月8日复向停留在漆家河畔的第13师团发起进攻,与51师一起夹击漆家河东北之敌,第13师团的最后防线终于被突破,敌师团长赤鹿理也在督战时负了伤。至此,张灵甫作为主力与51师携手歼灭日军南京大屠杀元凶13师团大部。张灵甫也获得云麾勋章一枚,他是因常德会战有幸授勋的少数将领之一,被蒋介石誉为“模范军人”。
1944年长衡会战,张灵甫指挥58师在益阳、宁乡等战斗中,毙敌736人,伤敌1697人,自身伤亡1600余人。长沙失守后,58师是极少数受军委会表彰的部队之一。此后张灵甫一直在湘乡至邵阳一线继续与敌40师团鏖战,战至10日,张灵甫会同前来增援的第19师一起克复永丰,之后暂留守永丰抓紧进行战地整补,58师经过连日激战,伤亡日渐加重,超过四分之一,军委会要74军解围衡阳,7月23日,张灵甫率58师向金兰寺方向出击,与116师团激战两人,与敌援军激战2日,于27日立即派部猛攻金兰寺,在张灵甫部与唐伯寅的19师合力奋战下,金兰寺终告克复。29日,张灵甫到达衡阳附近,鸡窝山,张灵甫师负责进攻鸡窝山日军,与日军116一直在鸡窝山附近战斗,由于张灵甫师此前一直在前线与日军血战,攻至衡阳附近时全师伤亡近四成,战斗力大大下降,至8月8日张灵甫收复鸡窝山,通向衡阳大门敞开,同日,日军攻克衡阳,方先觉投降,直至8月10日,58师仍在鸡窝山以东的1066高地与敌激战。第58师是该次会战中个别表现优异的部队,军事委员对他在会战诸战役中的卓著战功给予了高度肯定。1944年8月,张灵甫因功授勋,膺荣宝鼎勋章。不久之后,再获颁忠勤勋章。
1945年4月在湘西会战中,张灵甫指挥74军58师在铁山与日军血战获胜,战后获三等宝鼎勋章,以及美国金质自由奖章,并升任74军中将军长。张灵甫作战勇字当头,特别有韧性。国民党军队五大王牌中,第74军首屈一指,而它的指挥官便是张灵甫。抗战期间,蒋介石以其作战有功,一再擢升,几乎年年晋级受奖,由团长而旅长、副师长、师长、副军长、军长。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   2010-4-14 18:44:51
悄悄话 好友 信息 博客 搜索 回复 本主题下所有发言    第 10 楼
新六军军长廖耀湘
文章提交者:毛太岁 加帖在史海钩沉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廖耀湘升任中央军校教导总队第2旅中校参谋主任,参加了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国民政府撤退至武汉后,廖耀湘升任军官训练总队上校大队长,并上书蒋介石,提出建军改进方案,得到蒋介石赏识。1938年3月,廖被破格提拔为200师少将参谋长,参加了兰封会战。当年9月,200师在湖南湘乡扩充为国民革命军新11军,旋改为第5军,廖任该军所辖新22师副师长兼军干训班主任。1939年9月,第5军奉命南下广西,发起昆仑关战役,新22师作为该军主力夺占昆仑关。之后,新22师被调往云南,负责滇西一带的守卫。
1942年2月,中国政府组成远征军入缅甸作战,廖耀湘将军作为师长率新22师作为远征军主力之一参战。3月30日晚,廖耀湘奉命率新22师在南阳车战发动佯攻,掩护第200师撤退。第200师成功突出重围后,新22师即在斯瓦河南北两岸构筑数个梯形阵地,两侧埋伏狙击兵,阵地正面埋设地雷,以消耗和杀伤敌军有生力量,阻滞敌人,以便为全军集结赢取时间,准备平满纳会战。日军遭受中国军队坚强阻击,伤亡颇大,虽拥有第55师团三个联队、第18师团两个联队及优势炮兵、战车、空军,仍不敢急进,迟滞达半月之久。4月11日至16日,敌新增加第18师团之56、124两个联队,重兴攻势。新22师在每一梯形阵地前,坚强阻击,敌军每前进一步,都需要付出人员装备极大消耗的代价。廖耀湘率部完成阻滞任务后,撤至平满纳既设阵地。
无奈全盘战局与远征军不利,英方计划放弃缅甸,盟军决定全部退出缅甸。新22师在归国之路被日军切断的情况下,不得不翻越环境恶劣的野人山,历尽千辛万苦进入印度雷多,受到极大损失。1943年3月,在印度比尔哈省的蓝迦,廖耀湘将军的新22师与孙立人将军的新38师组成了中国驻印新1军。在列多,新22师受到美国的训练和整编,换装了美式装备,一跃成为中国军队中装备最好的部队之一。
1943年10月,为配合中国战场及太平洋地区的战争形势,中国驻印军制定了一个反攻缅北的作战计划,代号为“安纳吉姆”,以保障开辟中印公路(中国昆明-印度利多)和敷设输油管。计划从印缅边境小镇利多出发,跨过印缅边境,首先占领新平洋等塔奈河以东地区,建立进攻出发阵地和后勤供应基地;而后翻越野人山,以强大的火力和包抄迂回战术,突破胡康河谷和孟拱河谷,夺占缅北要地密支那,最终连通云南境内的滇缅公路。(胡康河谷,缅语为“魔鬼居住的地方”。它位于缅甸最北方,由达罗盆地和新平洋盆地组成,山高林密,河流纵横,雨季泛滥,当地人将这片方圆数百里的无人区统称“野人山”。中国驻印军对胡康河谷太熟悉了,前年中国远征军败退时,闯入这块禁区,损失惨重,遗尸无数。新38师在野人山中见到的是遍地第5军将士的白骨,常常是一堆白骨围着枪架而坐)。
1944年3月,我驻印军占领孟关,消灭日本最精锐的第18师团的主力,缴获其军旗、关防、大量文件及各种武器。继而这两个师又乘胜进军,一鼓作气,攻占缅北重镇孟拱,再次告捷。此前,由国内于1944年春先后空运至印度接受美式装备和训练的新30师(师长胡素,归新一军建制)、第14师(师长龙天武)、第50师(师长潘裕昆)先后转运至缅甸密支那,随即对其发动进攻。新38师在孟拱战役结束后,也进军密支那。经过一个多月的激烈战斗,8月初密支那终于被攻克。自从我驻印军先后开出兰姆伽后,连续作战,屡创强敌,战斗力较之以前大为提高,这是日军做梦也想不到的。他们弄不清楚这支两年前曾败在自己手下的中国军队何以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便成了一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威猛之师。1944年8月,入缅作战的中国军队休整扩编,成立两个军。新一军(军长孙立人)下辖李鸿新38师、唐守治新30师;新6军(军长廖耀湘)下辖李涛新22师、龙天武第14师、潘裕昆第50师。
中国军队在密支那休整了约两个月后,向日寇发动了最后的攻击,用缴获的日军文件上的一句话来说:“支那军归国心切,锐不可挡”。密支那休整后,新一军、新六军分左右两路向八莫发动进攻。一路上关斩将,所向披靡。随后,新一军先后攻克八莫、南坎,并在畹町附近的芒友与云南西进的远征军会师。拿下了新维、腊戌,第50师攻占了细胞。此时日军因在菲律宾失败,收缩战线,全部撤出缅甸。至此,缅甸战事全部结束。在历时两年的缅北会战中,廖率新22师在缅北战场屡建功勋,先后歼灭日军12000余人,其中包括日军精锐之一的第18师团。1944年,新22师扩编为新六军,成为国军五大王牌之一。
1945年4月,在湘西会战中,为保证战役的胜利,蒋介石命令陈纳德的第14航空队将全副美械装备的廖耀湘新6军三万多人空运到芷江作为战役的总预备队,保证了芷江会战的胜利。芷江会战胜利后,《美国纽约时报》发表评论说:“芷江会战胜利佳音,可视为对日战争转折之暗示。”不久,这段评论就被言中。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战胜利后,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接收南京,史迪威的接任者魏德迈将军说:日本现在很嚣张,他并不认为他们失败了,到南京去受降,部队应该有一种威慑力量。现在中国部队有威慑力量是新1军和新6军,新1军还没有回国,新6军就在芷江空军基地。到南京几个钟头航程就行了,应该让新6军去。8月21日,以侵华日军副总参谋长今井武夫为首的日军代表飞临新6军当时的所在地湖南芷江向蒋介石的国民政府乞降,中国人民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艰苦抗战,终于赢得了最后的胜利。几天后,廖耀湘将军率新6军奔赴南京,接受日军正式的对中国战区投降,让日军投降的心服口服。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