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项链》看经典课文的重新解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7:36:43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06级教育硕士    何峰
《项链》是十九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的代表作之一。鲁迅先生曾评价道:“无论从形式、结构以及表现手法来看,都达到短篇小说的要求具有的高度”。作者凭借非凡的捕捉生活的本领,通过对路瓦栽夫人丢项链这件事的提炼和概括,深入到人物的精神和心灵深处,理解其行为动机和尚未暴露出来的本质,发掘带有本质意义和美学价值的内容,从而以小见大地概括出生活的本质。
《项链》自选入中学语文教材以来,深受广大学生和老师的喜爱,经历几次教材改革,它一直保留篇目,成为经典课文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表达方式甚至行为方式都在发生变化,面对的阐释语境(即构成话语的意义和条件)也随之变化,对传统的经典课文解读的质疑之声渐起。《项链》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形势的影响下,被解读成尖锐地嘲讽爱慕虚荣,追求享乐的资产阶级方式,深刻地揭露资产阶级腐朽思想意识对人的危害,有力地抨击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至上的罪恶本质,路瓦栽夫人则成了一个被资产阶级虚荣心腐蚀而导致丧失青春的悲剧形象,一个没人同情反倒被人揶揄和曲解的形象。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在国内追求经济发展氛围下,出现了诚信危险和责任意识的缺乏,在对“人性”理解的光环下,路瓦栽夫人又被解读成一个追求美好生活失败后,面对可以预见的漫长贫困生活的压力下,勇于承担责任,勤劳朴实,具有诚实的品德和奋斗精神的典型。
新的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有这样的表述“对于传统的经典作品,要注意引导学生用现代的观念,在历史的背景下去感觉和思考”。课文出现多种解读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也是探究式学习的必然要求,下面以《项链》的解读为例谈几点看法:
一、重新解读应注意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
我们当下的社会处于社会转型期,人们的价值观从政治伦理为中心的传统社会向商业市场为中心的现代社会转化,一些政治色彩过浓的词语正在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如果在解读《项链》时仍然大谈“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腐蚀性”这些观点,肯定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而且这些语言由于不能承受现实语境的压力,必然会扭曲,甚至陷入“反讽”的尴尬境地。
作品开篇介绍了路瓦栽夫人所处的典型环境和典型性格,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以及与同伴攀比下的失衡心理,使她产生了“悲哀的感慨和狂乱的梦想”。从而产生了七个“梦想”,传统的解读认为这是路瓦栽夫人对上层社会的痴迷向慕,已经达到了狂乱的程度。可是追求好一点的生活是每个人的本能,也是每个人的权利,对路瓦栽夫人的梦想进行粗暴的指责必然引起质疑。于是又有人从人性的角度进行解读,认为追求好的生活是路瓦栽夫人有上进心,勇于追求理想的精神体现,可是要引导学生去追求这样的生活,不符合我们倡导的价值观,于情于理也感到不自然。
梦想是对现实生活中的不满进行自我满足的心理活动,是追求和想象的结合体。换句话说,就是对自己向往的理想生活进行描述。我们来分析这七个“梦想”,首先是物质生活方面,住的是“幽静的厅堂,那里装饰着东方的帷幕,点着高脚的青铜灯,”“宽敞的客厅,那里张挂着古式的壁衣,陈设着精巧的木器,珍奇的古玩”,“华美的香气扑鼻的小客室小饭厅里”,“那些挂在墙上的壁衣”。吃的环境是“精美的晚餐,亮晶晶的银器”,食的是“盛在名贵的盘碟里的佳肴”,“粉红色的鲈鱼或者松鸡的翅膀。”展现在眼前是一幅富丽堂皇的奢华生活画面。可是精神生活却是“躺在宽大的椅子里,被暖炉的热气烘得打盹儿”,“最亲密的男子”或“一般女人所仰慕,最乐于结识的男子闲谈”,“带着迷人的微笑听客人密谈”,这又是多么地空虚和无聊的生活啊!
学生正处于对未来憧憬的年龄,也正在编织着未来的梦。“这种生活难道是我们追求的梦想的生活吗?”必然会引起学生现实的思考,再进行拓展,将路瓦栽夫人的梦想与鲁迅作品的《阿Q正传》中的阿Q“土谷祠之梦”联系起来,发现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自然引发一个令当代学生需要反思的问题:“我们富了之后怎么办?”这种解读引导学生探究和求异,开拓了新的解读空间,符合时代背景,满足他们通过阅读解决当前问题的现实需求。
二、重新解读应符合文章上下文关系和作品所提供的场景。
阅读是对作品在一定的空间范畴的浏览,不能脱离作品这条根。在具体的解读中应贴近作品去挖掘作品的内涵,你所解读的观点应能找出依据,符合上下文的关系和作品所提供的场景,而不能为了满足解读观点去改变或曲解作品。
《项链》的故事开端通过部长的请柬引出的,这件看似细小的事情给路瓦栽夫人带来了体验上流社会的机会,她费尽心机迫使节俭的丈夫拿出积蓄购买新衣。有的解读为了突出路瓦栽夫人虚荣心的痴迷,将这一过程解读为她因为虚荣心耍手腕,动脑筋迫使丈夫拿出家中仅有的四百法郎的储蓄。可是我们应该注意到后文交待路瓦栽有父亲的遗产一万八千法郎,购买四百法郎的衣服参加部长的宴会对他们家庭来说是可以承受的,而且这笔钱路瓦栽“准备购买一杆猎枪,好在夏季的星期天,跟几个朋友到南代尔平原去打云雀”,可见这笔钱在他们的家庭中属于休闲开支,不买衣服就买枪,女人买衣服属于虚荣,男人买枪又属于什么呢?这是她所处的小市民阶层常有的家庭闹剧,贫困阶层为了满足基本生活需求而不存在对这种私房钱的争夺,富裕阶层可以满足不同的需求而无须争夺,这样的描写恰恰体现了作者对现实生活观察入微和高度地概括生活的能力。我们不能为了自己观点的需要而将这极富人情味的“私房钱争夺战”曲解了。
三、重新解读应注意人物的二重性格。
传统的解读对人物的理解往往是二元的。但现实生活的人物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文学是人学”,作品既要表现人的社会属性,同时也要表现人的自然属性。而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往往交织在一起,水乳交融,在解读中很难把握,只有将这些属性解读出来,作品中的形象才能生动形象,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项链》中随着晚会的临近,如果没有首饰去参加宴会,会使她在“阔太太中间露出穷酸相”,她决定向女友借首饰,在面对诸多珠宝,她眼花缭乱,犹豫不决,当她终于选中一挂钻石项链时,她“心跳”,“手抖”,“出神”,在得到女友允许后,她兴奋得“跳起来,搂着朋友的脖子,狂热地亲她”,“接着就带着这件宝物跑了”从没首饰时的郁闷,到挑选首饰时的犹豫,再到借到项链时的狂喜,这极富个性特征的表情、行动、语言,鲜明生动地刻画出路瓦栽夫人喜欢项链,爱慕虚荣的作为自然属性的一面。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路瓦栽夫人借项链中社会性的一面,她在首饰盒中挑选的标准是“她把项链绕着脖子挂在她那长长的高领上,站着镜子对着自己的影子出神好半天。”她是因为她戴上项链觉得高贵美丽才选择的,并不是因为这项链如果是真的话价值三万六千法郎而选择它。在借的时候“我只借这一件”,可见她不是一个贪婪的女人,也不是为了虚荣心而不顾一切的女人。她的虚荣心还是有理性的成分,并没有达到痴迷的地步,也不是一个迷失在金钱中的女子,甚至我们还应考虑一下,如果她知道这挂项链是真的话价值三万六千法郎,她还会借吗?也许正因为如此,她的形象更能引起阅读者的思考。
四、重新解读应具有一点大学精神。
所谓大学精神,即蔡元培先生所提倡的“自由之精神,学术独立之操守,大师之风范”。长期以来,中学语文形成自成一体的格局,有些课文在解读中为了适应某些形式的需要,所揭示出来的思想是僵化的、禁锢的乃至是虚伪的,缺乏审美性和人文性,重新解读应鼓励学生“对作品作出有个性的反应”,重新审视解读的“标准答案”。
《项链》的主题是争议比较多的话题。比较有代表观点认为丢项链虽是偶然事件,但其中蕴含着必然因素,正因为路瓦栽夫人爱慕虚荣才会借项链,才有丢项链的事,正因为她第一次参加上流社会的夜宴才会“狂热”、“兴奋”、“沉迷”、“陶醉”,以及后来的“赶快逃走”从而决定了她丢项链,这种说法充其量只能证明作者安排丢项链情节的合理性。如果将导致路瓦栽一家的命运发生重大转变归结于路瓦栽夫人的虚荣心,肯定不会得到认同,这种说法,忽视了这件事本身是偶然事件,偶然事件的发生虽然有着必然因素,但不能因此说偶然事件必然会发生。换一句话说,坐汽车可能发生车祸,但不能教育学生不去坐汽车。
改变路瓦栽夫人命运的事件是一次偶然事件,而这一偶然事件成了命运的转折点,恰恰是作者对世事不可捉摸,人类难以把握自己命运的思想体现。莫泊桑自1880年起偏头痛的发作就日趋频繁,右眼调节功能全部丧失,心跳紊乱,对生活和世界的理解趋于悲观。他老师福楼拜已经指出,从1883年起莫泊桑就被叔本华的悲观主义所吸引,这篇作品写于1884年的作品中已经流露出“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开头也有“由于命运的差错”的语句。在教学参考书中也提醒我们注意对作者的人生无常,消极悲观的宿命论思想。由此可见,我们是为了避免悲观思想对学生的影响,刻意去回避或曲解作品的主题思想。殊不知,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人们逐渐被物质生活所异化,人们越来越感到难以把握自己的命运,中国当代文学许多作品,包含在学生中流行的80后作家的作品中也不自觉地流露出悲观宿命的思想,现实生活中一夜暴富的神话也极大地蛊盛着青年学子的心灵,语文教育应该引导学生去把握和对待这种情感,增强遇到挫折的抵抗力,帮助他们适应即将面对的社会,而不是为了某种需要去回避或改造作品的主题,这里就需要我们有一点“大学精神”!
莫泊桑是一个社会批判的旁观者,“不是按照他所希望看到的样子,而是照事物本来的样子来看事物”,把人们尚未识透的社会如实描绘出来。路瓦栽夫人所具有的某些人性弱点,不是她所处的那个时代,所属的阶级所特有的,而概括了更大范围的某一类人的共同特征和精神状态,具有“熟悉的陌生人”特点。从某种意义上说,路瓦栽夫人这个高度概括的文学形象是世界的,对《项链》的再解读仍将继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