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溪现当代杰出人物略传(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1:27:40
锦溪现当代杰出人物略传(二)
陈子彝
陈子彝(1897—1967) 男,名华鼎,号眉龠、蜃庐,锦溪镇人,明末陈继儒后裔。早年毕业于苏州草桥中学,受业师胡石予、金松岑。与王伯祥、叶圣陶、吕叔湘同学。后至上海东北大学商科修业,曾任江苏省立苏州图书馆编纂、苏州美专、东吴大学、云南大学教授。建国后,任上海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兼该校图书馆馆长。
陈子彝出生书香门庭,家学渊源,兼及小聪明,好学不倦,故凡诗词书画、篆刻摄影,无不涉猎和研习。书宋宗周金汉魏六朝文字,写北魏碑版,字势偏长而苍劲茂,能得近代康有为、于右任免力敦厚、洗涤凡庸的风姿。写行书,初师柳公权,后攻褚遂良。严整而有风骨,但不失清逸雅丽之内涵。中年后,偶得郑板桥书法真迹,朝夕临池,几乎达到乱真的地步。间写丹青,能山水,更喜画墨梅,张大千寄寓网师园时曾指点其写梅之法。刻印,追宗秦汉古术,曾为瞿秋白、鲁迅镌雕笔名印章。而摹刻石碑,尤称能手,横竖撇点折,刀刀到家,字字剔清,稳健而潇洒,沉着而有韵致。1932年,曾于苏州图书馆举办“梅展”、1937年举办“吴中文献展览会”,平时与吴湖帆相处友善,吴所藏历代名人字画和古碑拓片、常人不易见到,唯独信任子彝,请他全部照相留存。这些珍贵材料,一直传至今日。
著作有《眉龠印存六册》、《吴中文献二十四种》(与蒋吟秋、王佩诤合编)、《寰于贞石图目录》、《红兰逸乘》(与王佩诤合编)以及由其后侄收集未刊的金石书画诗文而编辑的《眉龠遗稿》四卷。
丁维栋
丁维栋(1919—1992) 男,台湾著名新闻界人士。锦溪镇人。1942年毕业于重庆中央大学经济系,后赴美西北大学研读新闻学、报业管理。归国后历任上海《申报》记者、采访部主任。1950年到香港,任《工商日报》主笔、泛亚通讯社香港特派员。1950年秋离港赴台,任泛亚通讯社台湾分社主任。1958年至1960年两度出任国际青年商会“中华民国总会”会长。1963年以台湾首席代表身份出席菲律宾亚洲新闻会议。1965年任报人访问团团长出访日本与南朝鲜。1966年起任英文《中国日报》社长,并兼任中国文化学院夜间部新闻系主任、“国家建设委员会”设计委员、台北市记者公会理事长、台北市报业公会理事长,曾多次组织国际性新闻会议。著作有《美国社会与美国报业》等。
陈华序
陈华序(1922— )男,锦溪镇人,博士生导师。1946年毕业于北平辅仁大学化学系。先后执教于北平中国大学、北方交通大学、山西大学。1953年起于北京钢铁学院(今北京科技大学)任教,曾任化学教研室副主任、分析化学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华序长期从事分析化学及稀有金属化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被聘为全国冶金高等院校化学协作协会核心组成员、分析化学学科组长,《中国冶金百科全书》编委、高等学校教材《化学分析》副主编、全国冶金高等学校通用教材《分析化学》主编,发表重要论文40多篇。
陈华伟
陈华伟(1922—1992)男,锦溪镇人。194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1947年赴美国华盛顿大学电机工程系留学,1952年获数学和电机工程博士学位,并出任华盛顿大学数学系副教授。1953年起就聘于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曾任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系主任、工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贝尔实验室顾问,因发明半导体逻辑系统和电子工程方面的杰出成就获佛罗里达蓝钥匙杰出奖、杰出工程师奖等荣誉。曾发表过一系列具有世界影响的论文,专著有《线性网络设计与综合》、《线性系统分析》、《机器人时代》等。1983年,受聘为上海交通大学名誉教授。
丁维培
丁维培(1924— ) 男,锦溪镇人。1946年毕业于国立武汉大学化学系。1957年考入苏联莫斯科大学化学系有机合成专业研究生。1962年毕业回国,获化学博士学位。曾任武汉同济医科大学药学系有机化学教研室主任、计划生育研究所药物研究室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常委、系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药检专科学校教材《有机化学》主编、《中华小百科全书·医药卷》编辑,发表《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药物研究》、《前列腺素生成酶抑制剂——三苯、二苯乙烯腈类衍生物合成研究》、《非甾体抗炎药研究》等论文60余篇。
丁维培教授主要从事有机化学、药物化学教学和科研工作。专长抗生育药物研究。指导并参与研制了甾体“氯地甾酮”等抗生育药物,其中抗孕新药米非司酮获1993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七五”攻关成果二等奖。1993年获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津贴。
沈为备
沈为备(1931— ) 男,锦溪镇人。中共党员。原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财政部政治部干部,中国农业银行总行处长。现任陕北宝塔山扶贫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深圳爱塔珠宝首饰有限公司名誉董事长。
1983年沈为备志愿赴陕西省延安市子长县涧峪岔乡蹲点扶贫。二十多年来助民栽树、种草、养畜、打坝引水上山,通自来水,改变生态环境。使宽墕村人均产粮由100公斤增至450公斤、纯收入由120元增至2000多元,并引资帮穷区修通断头路,使其通车通电通电话。1984年省吃俭用买回彩电为全乡服务,并修差转台,每年春节自带发电录像设备为无电村农民义务放录像,传播文化科技。曾引捐资建金穗希望小学,集资办宽墕小学,救助失学儿童。帮助涧峪岔中小学1000多名学生开办42个电脑教学班。先后引进设备办地毯、首饰、皮鞋等厂,创立扶贫医疗中心并请专家义诊。帮助市、县引进多项国家拨款及低息扶贫贷款,总计一亿两千多万元,用于发展交通、开发石油、筹办扶贫煤矿、申请批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荒山造林4万亩等。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帮助数万群众从近原始的贫穷落后状态中走出来,实现初步脱贫。
沈为备青年时期多次被评为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受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接见。多次被评为中共模范党员、“三秦活雷锋”标兵、1998年全国十大“扶贫状元”、陕西省优秀共产党员、“扶贫之星”、关心下一代及新时期弘扬延安精神先进个人、“十五陕西英模”。
李世虬
李世虬,男,1934年生,锦溪镇人。1953年毕业于解放军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曾任解放军总参谋部三部翻译。1958年随部队十万官兵赴北大荒从事边疆建设。1978年起先后在农垦中学、师范学校、电视大学、工学院任教。现任北京市现代教学研究所研究员。黑龙江省和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1992年获得国务院政府津贴,著名英语教学专家。
工作中,李世虬摸索并创立了“英语互动式教学法”、“简笔画情景教学法”等多种简便有效的中小学英语教学方法。他编写的《英语教学简笔画》(六册)、教学录像带《简笔画情景教学法》作为现行教材的配套教材已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在全国推广。1998年,担任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英语》和《初中英语》教科书主编,并通过教育部审定,教材已在全国各地中小学校中普遍使用。
王之昌
王之昌,男,1940年生,锦溪镇人。196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系,1964年-1991年工作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1991年至今任东北大学教授,1995年增补为冶金物理化学博士生导师。曾多次在德国Max-Planck金属研究所和Darmstadt工业大学从事合作研究。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
在化学和相关领域有以下主要学术研究:(一)溶液理论和热力学:在国际上首次揭示各类实际多元系(非电解质和电解质的水溶液和非水溶液、有机混合物、合金、熔盐、炉渣、非化学计量故态化合物等)的简单共性,创立了偏简单溶液理论、类理想溶液模型和类稀溶液模型,并发展了等压实验方法。(二)聚合物前驱体陶瓷化学:设计并合成一组新的聚硼硅胺前驱体及其Si-B-C-N材料,这些材料在惰性气氛中2200摄氏度,这是迄今为止所有氮化硅基材料最高的温度记录,前一记录是1996年8月Nature论文报道的2000摄氏度。(三)稀土化学:在国际上首次系统报道稀土气态配合物(从钪至镥)的性质规律。在《中国科学》、《科学通报》等国内外学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并获德国发明专利。曾获得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甲类)二等奖等学术奖励,中国科学院先进工作者、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诸多荣誉。
邹采荣
邹采荣,男,1963年生,锦溪镇人,中共党员。1993年1月参加工作,东南大学无线电工程系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毕业,博士后研究生学历,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东南大学科技处处长,东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佛山科技学院(佛山大学)校长。
邹采荣主要从事多维数字信号处理理论及其应用的研究。为博士生开设《多维数字信号处理》课程一门,先后共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其中在IEEE Transactions TYPE="audio/m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