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传统节日的人情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9:44:58
浅析中国传统节日的人情味【原创】
中华民族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民族,几千年所传承下来的节日也是丰富多彩,其间不但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且每一个节日都是非常的富有人情味。故而千百年来,我们华夏子孙非但没有将她抛弃,而是代代相传,而且随着社会的变革,历史的递进而变化、完善,并延续了下来。
过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首要大节,它在农历的年末和年初,假期长,内容丰富,形式繁多。说是过年,各地因风俗不同,意趣相异,在过年的过程中,都会融入各地方的民间特色。但是关键的一点是一样的,就是休养生息。人们劳碌了整整一年,往日里,不可能有太多的时间休息消遣,到了年底,田地里的农活,该做的都做了,家里的一切,该张罗的也都张罗了,出门在外挣钱的,也都作了了结,利用过年这个假期,便可以好好的放松放松。和平日相比,这过年会吃得好一点,穿的好一点。对于这一点,几乎无论穷人还是富人,都是如此,只是这好与好相比有质的不同而已。其实,过年不仅仅是吃的好一点,穿的好一点那么简单,过年它更是人们对一年来一家人的劳动和生活的总结回顾,以及作出对来年的计划和打算。人们还要利用过年进行走亲访友,以增进相互之间的亲情友情,这也是过年的一件大事。因为平日里许多人可能不在家里,想找也找不到,尤其是路途比较远一点的亲戚朋友,平日更不敢上门,一是怕对方不在家,空跑一趟;二是怕让对方因招待自己而浪费钱财,挑过年串门,不会吃闭门羹是肯定的,最关键的是,此时哪怕最贫穷的人家多少也会有一点好饭菜,可以使对方不至于难看和特意为自己破费;三,平日自己可能没有什么光鲜的衣服,过年了,穿着上总会有所改观,这样出门就不会辱没了自己和亲友。显然,这种体贴入微的为他人打算,应该说是非常富有人情味的。
年的假期,到了元宵节基本上应该告一段落了。这元宵便是年的终结。
民间把元宵节当作大团圆,因为元宵节要吃元宵,有的地方也叫汤圆,说这元就是团圆的圆,元宵就是团圆之夜的意思。但是大家也许真的不明白,或者是明白了却不愿意说,怕说了伤感,其实这宵也通消,消逝、消失、消散,元宵,就是圆消,这有限的团圆该结束了。是啊,人活着就得劳作,梁园虽好,不是久留之地,这佳节虽好,总非久恋之时,必须出去赚钱,养活自己,养活家人。过了元宵,慢慢的,三教九流的人都一一的该走了。所以,到了元宵,这年也就到了高潮,人们在这长长的十多天时间里,活得滋润,活得快活,活得自在,攒足了精神,在这元宵之夜尽情的挥发。因此元宵节也可以说是过年的这一段时间里面大家最疯狂的一天。什么吃元宵、逛庙会、开灯会、猜灯谜、舞龙舞狮、放烟火……大家玩得尽兴,玩得不亦乐乎,以留作一年的话语和回忆。分别的时刻是令人黯然神伤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分别在即,青年男女只得在小河边、柳树下、古亭旁……和自己的心上人依依惜别。该告别的告别,须留意的留意,此时,人的感情的渲泄也同样进入了高潮。
“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过了元宵也就四五十天的时间,清明节到了。这绵绵密密的春雨,下得让人透不过气来,路上已经几乎没有什么行人,坐在家里,望着春寒料峭有点阴冷的天气,这思念亲人之情,就会油然而生。中华民族是勤劳、善良、多情、感恩的民族,看看自己的今天,想想过去,对前辈及先烈们的思念和感恩就会挥之不去。于是,趁着天气放晴,家人们便会扶老携幼,带着祭祀的供品和深情,到深山冷岙去祭奠自己的亲人和先烈,说一说哀伤,表一表思念,诉一诉衷肠,叙一叙心曲。让世人认识到,生者与死者,并不能够因这阴阳相隔而疏离。
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这端午节有了屈原的故事,其人情味就显得越加浓烈。据说五月初五这一天,楚国的大夫屈原投江而亡,当时,曾经有无数楚国的百姓纷纷驾舟前去救援,无奈为时已晚,屈原命殒汨罗江。为了怀念这位爱国诗人,以后年年岁岁,每逢端午,楚国人都要表演这赛龙舟的节目,以示纪念。同时,还会往江里抛撒许多粽子,说是这样,水里的那些水鬼和鱼虾就不会去啄食屈原的尸体。此说虽属无稽,但人们对屈原的感情之深可见一斑。所以,有人说这就是现在赛龙舟,和包端午粽的由来。此言是否可信我们不必去追究,我们宁信其有,莫信其无。当然,到了端午节,江南地方还有比赛水龙的传统。只是这龙不是龙舟之龙,而是一种消防工具,它颇像是一口很大的箱子,里面可以装不少的水,得许多壮汉不停的往里面供水,还有一个类似杠杆的东西,要好几个壮小伙拼命的左右压动,似乎是用空气的压力,让水从一个约一米多长的金属嘴里喷发出来。这种比赛,大多设在河的两岸,双方互相对射,顶不住的一方即为输家。其实这里面多少还含有检查消防器械,防患于未然的意思。讲究的南方人还有吃五黄的习俗,什么黄瓜、黄梅、黄鳝、黄鱼、雄黄酒。至于饮用这五黄有什么说道,我不是十分清楚,但是,喝雄黄酒是为了辟邪,这在民间故事《白蛇传》中已经有所表述,喝完酒后还会用雄黄在小孩子的额头给他抹上一点,说那也是为了辟邪。仅此,父母对孩子的舔犊之情也是颇感人的。
古人似乎并没有忘了年轻人,七月初七的乞巧节就是古人浪漫的情人节,看到牛郎织女被王母娘娘活活拆散,善良的人们带着殷殷的祝福,希冀上苍能够慈悲为怀,给牛郎和织女以一个完美的结局。假借牛郎织女的故事,许多青年男女在这一日私订终身。当然有许多姑娘还要在这一天向聪慧的七仙女乞巧,使自己变得更加心灵手巧。
过了七月七,接下来的节日就是八月十五的中秋节。看那皎洁似银盆的一轮皓月,团圆无缺,这就会勾起人们对出门在外的亲人们的无须思念。那远在天边的游子,则只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了。试想,古时候交通工具落后,交通不便,许多人一旦出门,就是数月难归,这让他们对亲人的思念会比常人更加强烈。在这无聊之极,孤独之极的时候,便只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以虚幻来消解心头的寂寞了。所以在这清风明月之夜,无论在家的,还是出门在外的,都会焚香祈祷,对月暗祝,希望自己的亲人平平安安。那酷似圆月的炊饼,因寄托了无限的祝愿而香甜可口,慢慢地咀嚼,细细地品尝,连同自己对亲人的柔情蜜意一古脑儿咽下肚去——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最有诗情画意的,恐怕当属重阳节了。重阳节登高远望,插茱萸,赏菊花。在这秋高气爽的日子里,那些文人墨客,携友结伴,登高饮酒,吟诗作对,可谓风情无限,因此这重阳节由于少了几分寻常百姓的掺和,反而显得多了一分寂寞,倒似乎成了一个文人雅士专享的节日。只是在重阳节的这一天,老百姓还会做许多重阳糕,分送给亲朋好友品尝,恭祝他们吃了重阳糕,从此步步登高(糕),鹏程万里,以此彩头贺客,以寄托自己的情谊。不过,自从有了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以后,似乎给重阳节融入了浓浓的游子思乡之情,使重阳节有了新的命题。当然,1989年,我国把九月九的重阳节定为了老人节,更彰显了我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优良传统美德,给这一古老的节日赋予了新的涵意,其中的人情味就愈显浓烈
这长长的一年三百六十天,就好比一串珍珠,而这缀在上面的几个传统节日,就仿佛是耀眼的宝石,她的存在,使得这长长的、平凡的岁月,变得富有情趣:为分离而团聚,因思念而感恩,有期盼而等待……这一切的一切,跌宕起伏,多姿多彩,使人们的生活变得充实和丰富。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