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啤酒:做大做强的理念导致成本失控 - Qzone日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1:38:32
青岛啤酒在1993~2001年间,疯狂收购各地啤酒厂以达到做大做强的目的,结果却是资产质量一路下滑,经营陷入危机。但是,青啤从2001年开始进行一系列大幅减低成本的重组而取得巨大的成功,公司盈利大幅改善且股价也稳定地上升,而成为H股企业唯一的一家H股股价超过内地A股股价的公司。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青啤)始建于1903年,前身是由英、德商人合资创建的日耳曼啤酒公司,于新中国成立后转为国有企业,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啤酒生产厂。青啤于1993年7月15日在香港以H股形式上市,成为首家在香港上市的国有企业,并于同年8月27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以A股形式上市。
青啤一向走高中档市场的路线,但高中档市场仅占全国市场约15%。然而,增长最快速、潜力最巨大的却是占到啤酒消费总量约85%的大众(低档次)市场。因此,从1994年开始,青啤借着收购当地的啤酒品牌来打入各省市的大众市场。它以“做大做强”、“低成本收购”为收购策略的蓝图和核心,并以“成为世界500大”、“增加生产量到300万吨”、“增加市场占有率到10%”等为企业的目标。
做大做强的意思是通过并购活动把市场进一步向下延伸,以高中档市场赚取的利润收购各省市的啤酒厂,从而打入一直被青啤忽略的大众市场。但由于青啤是独资经营的公司,并不如其主要竞争对手燕京啤酒和雪花啤酒,在财政上能获得母公司北京控股和华润集团的支持。由于财力较弱及为了能在短时间内进占更大的市场,青啤不得不实施低成本收购,并购一些素质较差,但收购价低的中小型啤酒厂。
青啤总经理彭作义的收购策略金句是:“你不去抢,人家便去抢。”“不是大的吃掉小的,而是快的吃掉慢的。”可见他对收购采取急进的态度,但这却衍生出不少问题。
直至2001年,青啤已完成了40多项购并活动,厂房遍布17个省市。生产量由1996年的35万吨升至2001年的251万吨,而市场占有率也由1996年的3%升至2001年的11%,达到彭作义“增加生产量到300万吨”及“增加市场占有率到10%”的目标,令青啤成为全国最大的啤酒厂。
虽然从“大”的角度来看,彭作义的策略的确很成功,但过度的收购却为青啤带来一连串财政及营运上的问题。
直至2001年,虽然青啤的市场占有率已增加到11%,但青啤在低档的大众市场却亏损高达7 000多万元。这使青啤需要以高中档市场所赚的利润去补贴低档市场,影响整体盈利表现。
1999~2000年为青啤收购活动最频繁的年份,但从表3-1的数据可见,青啤每年的盈利都少于1亿元,但每年用于收购和改善厂房的费用却达到近10亿元。因此青啤必须通过借贷来弥补资本缺口。表3-2为青啤与燕京啤酒由1996~2000年债务资产比率比较。青啤过密的并购活动令其负债累累,青啤的负债比率不断上升,于2000年更高达89%。过高的债务资产比率使青啤的融资成本上升,利息支出大增,增加了青啤的财务压力。在2000年和2001年两年,青啤所支付的利息已高达1亿元,再加上其他营运上的问题,大大影响其盈利能力。在2001年,青啤的预期净利润为1.7亿元,但2001年实际净利润只有1亿(盈利预测的60%),而且其边际利润率表现(表3-3)明显地低于主要竞争对手,青啤只有1.80%,而燕京啤酒则有13.90%。可见,以往的急速收购活动对青啤弊多于利。
(本文摘自《整合(修订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