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资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21:27:49
苏州市是著名的江南古城,在长江三角洲的太湖平原中部,地当京杭运河和京沪铁路交会处。苏州及其近郊素有“一山二水七分田”之称。这里既有田园之美,也有山水之胜。地势西高东低,最高峰南阳山海拔三百三十八米,平原海拔一般在五米以下。
从苏州西郊直到太湖沿岸,平原上兀立低山丘陵,连绵不断,海拔多在二百米上下,构成湖光山色之美。除远郊的邓尉、穹窿、七子诸山外,尤其在花岗岩侵入体形成的天平、灵岩等山,岩石受到风化侵蚀,垒垒大石,杂乱无章,更形成一种优美的特殊景色。城边的虎丘山,原名海涌山,由喷出岩组成,风景更是奇特秀丽。
苏州市北、东、南三面,为平原河网地区。这里湖荡罗列,河道纵横,有阳澄、金鸡、独墅等湖群。尤其是苏州市扼太湖下游河道的咽喉,北行有元和塘通常熟,再经由梅李塘到浒浦入江,东行有娄江、吴松江通昆山。前者经由浏河到浏河镇入江,后者经由苏州河到上海入黄浦江转长江,京杭运河由西北而东南,绕城西、城南两侧,通住吴江以达杭州。自古迄今,苏州水运称便。
苏州也是一座美丽的园林城市,城内城外,街道、河道纵横交织,桥梁处处,自古就有水城之称。苏州还是江南重要的文化艺术中心,尤其是丝织、刺绣和园林建筑,更是誉满古今,驰名中外。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约在公元前十一世纪的商代末年,有以泰伯、仲雍为首的周族人,自今陕西岐山县来到江南,与土著荆蛮族相融合,形成一个部族,居梅里平墟(今无锡梅里乡)。泰伯被拥为君长,自号勾吴。这就是吴国创建的传说。泰伯死,仲雍继位,后传至诸樊,乃于周灵王十二年(公元前560年)南迁,不久便在今苏州城西南建立吴子城。又传四世至吴王阖闾,才在周敬王六年(公元前514年),委派伍子胥设计,建阖闾大城。苏州建城始于此时。
据近年来对太湖平原的形成和古文化遗址发掘的研究,证实早在六千年前,大江南岸的江岸线,已大致沿今江阴、太仓、松江、金山一线构成半弧形。古三江(松江、东江、娄江)水道的汇合处,约在今苏州东南十五公里的地方,岸阔水深,利于水运。考古者在唯亭草鞋山等地发掘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也证实了远在五千多年前,今苏州一带的古居民,已具有相当发达和一定特色的原始文化。到了春秋时代,吴国就在此古文化基础上,于姑苏山东北,太湖平原的中部,低丘与平原的过渡地带,潮水不易侵袭的地方,在伍子胥精心的设计下,营建阖闾大城。此城地址的选定是经过周密考虑的。
阖闾大城“城周四十七里”,虽属土城,但很坚固。在将近两千五百年前,就有这样规模宏伟的大城,世界上实属少有。阖闾大城开八个陆门,据传是“以象天之八风”,开八个水门,据传是“以象地之八卦”。又在城内外,开凿了很深的护城河。因此两千多年来,苏州城垣虽屡毁屡建,但城垣的范围、位置却改变不大。
吴国为了谋取霸业,铸造的兵器是很著名的。阖闾城内就曾出过欧冶子、干将两个冶炼名匠。还征用大量民工,改进原有的水道交通。向北开凿了自苏州经望亭,循孟河通往长江的河道,北开邗沟,引江水东北通射阳湖,再西北至今淮安末口入淮。向南凿胥浦,自太湖经淀山湖、湖,到达今浙江北部,企图西攻楚国,北伐齐国,南略越国。吴国还精练水师,造有王侯们乘坐的大型战船“”,士兵们乘坐的三种不同型号的“三翼”战船,可见江南水乡造船事业发展得很早。
战国初年的周元王三年(公元前473年),吴为越所灭,周显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4年),楚又灭越。秦置吴县,力会稽郡治。南朝陈祯明元年(公元587年)改为吴州。
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灭陈,因姑苏山(一名姑胥山)在吴,乃改吴州为苏州。这是苏州名称之始。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隋兵完全占领江南,隋将杨素以苏州非设险之地,奏请迁城,遂把苏州州治迁到今城西南约十公里处的横山之下,黄山之东。直到唐武德九年(公元626年),苏州州治才又从横山下迁回旧址。此后,苏州又曾改为吴郡,至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苏州之名才固定下来而为一般人所通用。
三世纪以前,沟通太湖和长江水运的江南运河已具规模。到了隋初,为了掠夺江南财富,运兵运粮,继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开凿通济渠和山阳渎(今大运河里运河段)之后,又在大业六年(公元610年),将江南运河全线贯通,拓宽、加深了河道,完成今镇江到杭州的大运河南段,以利航运。自此苏州便成为江南运河的肮运中心。
南北朝以来,江南一带比较安定,人口不断增长。为了保障农业生产,防止海潮侵袭,就修筑了从浙江海宁到吴淞口的海塘。九世纪初,又修筑了吴江塘路,阻断了太湖和运河间的沟通,以利湖东的排涝垦殖。这时江南蚕桑业不断发展,丝绢生产量日益上升。唐代海外船舶可由吴淞江直抵苏州城下,大食(阿拉伯)、波斯(伊朗)、新罗(朝鲜)等地的商人,已经常到苏州采购丝、绸、绫、缎等商品。
唐代的苏州,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也有所发展。盛唐的韦应物,中唐的白居易、刘禹锡,先后都做过苏州刺史,有不少记述苏州的诗篇,对苏州古代的文化影响很大。到了晚唐,苏州又出了陆龟蒙、皮日休等文学家。
五代纷争,中原多事。这时吴越王统治的杭州、苏州一带还是比较安定,而苏州人口集中,比较繁荣。尤其是吴越统治者注意兴修水利,设置撩浅军,在苏州一带普遍修治河渠。“或五里而为一纵浦,或七里十里而为一横塘。”一河一浦,都造堰闸。塘浦深阔,堤岸高厚,宣泄有时,鲜有旱涝。江南水乡的河网化至此已初具规模。苏州一带逐渐成为我国较富饶的地区之一。吴越统治者在苏州建了许多花园,还建立了许多佛寺,例如虎丘的云岩寺,城内的北寺、开元寺等。
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以苏州为帝节镇,下令升为平江府。直到元末张士诚攻占平江,其间二百多年,苏州一直称为平江府。
从现存的平江府石刻图上,可以看出当时平江府的地理形势十分优越。四周有太湖、阳澄湖等,点缀在绿色的原野上;大运河、吴淞江、元和塘、胥江贯穿其间,水网交织,景色秀丽。城垣的规模,位置和范围,大体与现在的城池差不多。城垣高厚,因袭五代吴越旧有规模,惟宋代又屡加修建,益显壮观。环城内外都有护城河。城内主要河道纵的有六条,横的有十四条,通过水门与城外河道相通。城内道路系统,大致与河道相并行,东西对称,南北平行,排列整齐。居民前门临街,后门凭河,粉墙照影,绿窗映水,呈现出一派“朱门白壁枕湾流,家家门外泊舟航”的景象。平江石刻图上记载苏州有桥三百五十九座,到宋末年已增至三百九十八座,而且多为砖石桥,坚巧致密。苏州当时河、桥众多,已是一座“水城”。
苏州建立寺观,始于吴赤乌年间。南朝梁武帝时,在苏州广建寺庙。到了宋代,城内外已有一百多座寺观了。著名的有城中的天庆观(今玄妙观),城北的报恩寺(今北培寺)、能仁寺,城东的定慧寺(今双塔),城西的开元寺、瑞光寺,城外的云岩寺,枫桥寺(今寒山寺)等。
据《宋平江城坊考》记载,当时苏州城内商业十分兴盛。为了便于原料和产品的集散,促进同行业中的协作交流,已形成行业组织。行业间分工很细,有米行、丝行、果于行、鱼行、船行等,此外还有制作衣帽冠带、金银首饰、胭脂花粉、萧管鼓乐等几十种行业。
宋代,江南苏州一带,普遍修建堤堰,开凿沟渠,使用龙骨水车进行排灌,新的脱粒农具“连枷”也普遍使用了。早在东晋,江南已出现圩田形式,从吴越到南宋,圩田已达到完满程度。隋以后,北方封建王都所需的粮食,已取给于东南。到了宋代,江南所产的米,更有多余可供应外地。这时南方丝织业绢绸的生产量,已居于全国第一位。因此,到了南宋,“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话,就在社会上流传了。
南宋高宗建炎二年到三年(1128�1129年),金兵南下,苏州城池曾被焚毁殆尽,后又重加修建恢复。恭帝德元年(1275年),蒙古兵南下,苏州城垣又遭平毁。当时虽设五门,却无关防,但还保存着旧日一定的繁荣景象。元初,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到过苏州,在他的游记中描述苏州是个大城,人烟稠密,石桥众多,而且产丝甚饶。后来由于马可·波罗游记的流传,早在十三世纪,苏州以产丝织品著名已传闻欧洲了。
元末,南方人民不堪压迫,纷纷起义,统治者为了挽救危局,于至正十一年(1351年),下诏天下,缮完城郭,苏州得以重建城垣。至正十六年(1356年),泰州人张士诚起义苏北,渡江南下,占领苏州一带,初称周王。他建都苏州后,改称吴王,并改苏州为隆平府,第二年复改为平江路。后朱元璋部将徐达攻克平江,又改称苏州府,并对苏州城重加修筑。
明代,在江南进一步发展起来的蚕桑业,仍然集中在苏州、松江、嘉兴、湖州一带。当时全国最大的丝织业中心,一在苏州,一在南京。明王朝在这两个地方的织造局设有大规模的丝织作坊,专为统治阶级织造奢侈华丽的锦缎。由于在宋元间棉花已传入我国,此时南方的棉花种植事业逐渐发展起来。棉花炽成的布,很适合广大劳动人民的衣着需要,丝织品原非一般劳动人民所能消费的。因此在明中叶以后,江南丝织业便上升为商品生产,雏型的手工业作坊已经出现。有人认为当时的苏州,已经发展为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工业城市了。
明永乐年间,三宝太监郑和,由苏州浏家港(今浏河镇)出发下西洋。自此以后,各国商船来往通商的就更多了。苏州的对外贸易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明代的倭寇事件,是海外贸易中的一件大事。嘉靖年间,倭寇迸扰苏州,倭寇所至,村舍为墟,为害极大。后由于人民协同官军御寇,倭寇之患才逐渐平息下来。
明代的苏州,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文学艺术也极盛一时。成化、弘治年间,出现了沈周(沈石田)、文璧(文徵明)、唐寅(唐伯虎)、仇英(仇十洲)等画家,被称为吴门四大家,在我国画坛上对后世国画的影响很大。万历年间,又产生了民间文学家冯梦龙,所编辑的话本“三言”等流传至今,为古典文学中的通俗杰作。
明末清初,经过清兵南下的战乱,苏州府城又遭到一次破坏。因此,在康熙元年(1662年),又改建城垣,周长二十余公里。开葑、娄、齐、阊、盘、胥六门,除胥门外,皆有水陆门。这就是今日所见的苏州城垣。
清代,江南丝织品有比明代更大的国内外市场,除供国内所需,一部分还经由广州、浙江等地输出。乾隆初年,苏州织造衙门就拥有织机六百六十张,机匠近两千人。到了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官家与民间的丝织厂织机已发展到一万数千张之多。染色作坊大小也有三四百家。这是苏州在封建时代纺织染业的鼎盛时期。
自古就驰名的苏绣,便是以苏州为中心的刺绣产品的总称。相传苏绣始见于汉末三国时代,东吴孙权夫人赵氏,便以擅长刺绣闻名。经隋唐到宋代,苏绣已相当成熟。1959年发现虎丘云岩寺塔内的四块经帙,便是宋代的刺绣珍品。到了明代,苏绣又吸取了上海露香园顾绣的优点,更有所发展,可生产精采的双面绣。当时苏州被誉为“绣市”。同治年间,苏州刺绣同业的业主,便有五六十家之多,盛况可见一斑。苏州刺绣早在十六世纪,即被葡萄牙人带到欧洲,进入了国际市场。建国后,苏绣得到进一步发展,产品更为雅洁秀丽,深受国际市场欢迎。
苏州不但素有江南“丝绸之乡”的美称,园林建筑也久负盛名。这里山明水秀,自然景色十分优美。地下水位距离地面只有一两米,掘井凿池,可保持一定水量。附近山丘,盛产花岗石、石英砂岩、石灰石等建筑石村。石灰石经过湖水溶蚀形成的所谓“大湖石”,更是建筑园林、叠砌假山的良好材科。历代苏州还出现了许多造园的艺人,例如朱、倪瓒、许成、张涟、张然等人。苏绣、苏裱、雕花木作,以及传统的桃花坞木刻的技艺等,在建筑园林时都被普遍采用,丰富了园林建筑的内部装饰。
自唐五代以来,苏州已发展为江南富饶的地区。封建时代的官僚、地主和士大夫之流,早已把苏州看成是人间天堂,是他们消遣终老的地方。他们在苏州除了修建富丽的住宅,还要在宅旁建造园林,以供享受。这应是苏州古典园林众多的主要原因。
两千多年来,苏州著名的别馆园林有春秋吴国的姑苏台、馆娃宫,汉代吴王刘濞的长洲茂苑,五代广陵王钱元的南园,宋代的沧浪亭(南国废园重建的一部分)、网师园,元代的狮子林,明代的拙政园,清代的留园、怡园等。苏州的园林建筑,是我国民族遗产绘画、诗文、书法以及各种工艺的综合体现,表现出南方园林建筑的艺术精华,也是苏州城市在历史时代中主要特征之一。
清末太平天国时代,苏州是保卫天京外围的重镇。太平天国曾在苏南设立苏福省,并以苏州为省会。甲午之战后,1895年清政府与日本签定马关条约,苏州被迫开为商埠,并划城西南青阳地为日本祖界。二十世纪初,沪宁铁路建成,无锡工业兴起,苏州工商业受到一定的影响。又因它接近上海,很快便成为帝国主义的商品倾销市场。此后又有军阀和日本侵略者的肆意摧残,苏州传统的丝织业也就一落千丈,并演变成为一个以消费为主的城市。
新中国建立以后,经过三十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苏州市已被建成为一个工农业兴盛的城市,到1981年,市区面积约一百一十九平方公里,建成区二十九平方公里。人口包括市郊有六十多万。1983年撤销苏州地区,苏州市管辖吴县、吴江、昆山、太仓、沙洲五县和常熟市。这个自古著名的东方水城,已与意大利著名水城威尼斯结为友好城市。
现在,苏州市的工业以轻纺工业为主,仍以出口丝绸闻名世界,并新兴有钢铁、化学、机械、电子等工业,还生产有精密仪器、电视机、照相机、电冰箱、自行车,手表等。传统的手工艺品,例如刺绣、牙雕、玉雕、木刻、苏扇等,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市政建设、文教、卫生等事业,更是蓬勃发展,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气象。
市内的园林、塔寺,陆续得到整修,大部都已开放,还开放了近郊和太湖沿岸的灵岩、天平、东西洞庭山等风景区。千年的古城,秀丽的山水,古典的园林,众多的塔寺,小桥流水,四季风光明媚如画,都是丰富的旅游资源。苏州生产的名贵丝绸,精美的工艺品,制作精细的苏式糕点、糖果、蜜饯,色、香、味、型俱佳的苏厨名菜,以及洞庭东山的碧螺春绿茶等,都为中外游客所赞赏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