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大全(13)--诗词鉴赏类(5)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8:56:31
(十五)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1.这首诗描写的是哪里的景色?其基本特征是什么?
2.五柳原指谁?运用接舆、五柳两个典故有什么意图?
(十六)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1.“惊坐起”三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2.首尾两句景色的特征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
(十七)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寒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这首诗歌在画面的描写上最鲜明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2.诗歌描写了怎样的一种格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十八)题齐安壁
王安石
日净山如染,风暄草欲薰。
梅残数点雪,麦涨一溪云。
1.“风暄草欲薰”一句写的是怎样一种景象?
2.“残”和“涨”两字分别写出了梅和麦怎样的生长特征?
(十九)山中
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1.说说“湿”的妙处。
2.古称王维的诗“诗中有画”,你认为这幅“画”有何特色?
(二十)十七日观潮
陈师道
漫漫平沙走白虹,瑶台失手玉杯空。
晴天摇动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
1.第一句诗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怎样的景象?
2.为什么要写“晴天”、“晚日”?
(二十一)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这首诗是诗人登幽州台有感于燕昭王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史事而作。诗中,作者通过抚今追昔的感慨,深刻表达了的思想感情。同时由于它是在平定契丹叛乱时所写,其中肯定也包含的的爱国情感。
2.“古人”、“来者”指的是。独字表现了作者的心境。整首诗通过采用的表现手法,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具有的感情基调。
(二十二)剑门道中遇微雨
陆游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销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注]作者从抗金前线的南郑调回后方的成都,途中写下了这首诗。
1.联系注释,可以看出第一句中“征尘”和“酒痕”分别有什么含义。
2.第三句是一个问句,第四句是如何回应的?从中可以看出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二十三)登科后
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1.“龌龊”在诗中的含义是;“放荡”在诗中的含义是。
2.前两句和后两句分别抒写什么感情?
(二十四)洛中访袁拾遗不遇
孟浩然
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
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
1.前两句照应题目,暗含有“不遇”的意思。请对此加以解释。
2.后两句采用的手法,作者以此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十五)赠柳
李商隐
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
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
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1.古时有临别赠柳的习俗,其中一个原因是“柳”字谐音“”字,这首诗描写的对象是。
2.怎样理解诗句“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所表达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