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大全(15)--文言阅读类(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23:20:07
(十五)文言阅读类
考点说明:
1.实词的掌握,根据前两年的中考试卷分析,可分为两种形式。
(1)解释带点的词(①词性活用;②通假字;③古今异义词)。(2)辨析一词多义。
2.辨析虚词的意义或用法。(掌握能力训练上“之”“而”“以”“于”“其”“焉”的用法)
3.翻译:
(1)关键字、词一定要翻译。
(2)句式:如是判断句,翻译时必须带有判断动词“是”;如是倒装句,翻译时须按现代文的语序;如是省略句,翻译时须补出省略的成份。
(3)句意畅达:有些要根据现代汉语的习惯,在翻译时要加进必要的词语,使之通顺。
(4)直译,能直译就尽量不意译。
(5)保留:文言文中出现的地名、人名、官职、年号、书名、朝代、数字一般直接留用。
4.对文章的整体把握:
(1)从文中获得的启示;(2)文章说明的道理;(3)文章讽刺的对象或现象等(抓住关键语句研读)。
强化训练:
(一)老大徒伤悲
予少时读书,一见辄即能诵。暗疏之,亦不甚失。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悔前所为;而职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然,辄复不省。故虽然有勤苦之劳,而常废于善忘。
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
1.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比数年来()(2)败吾业者()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2)故虽然有勤苦之劳,而常废于善忘:
3.作者在这篇短文中希望我们要,不应。《送东阳马生序》中认为“败业”的原因是。
(二)不食嗟来之食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履,贸贸然而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注释:①饥:饥荒。②黔敖:齐国的一位富商。③蒙袂辑履:袖子遮着脸,趿拉着鞋。
④贸贸:两眼昏昏无神的样子。⑤奉:捧着。⑥嗟:叹词,表示呼唤。⑦唯:因为。
1.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或用法。
(1)黔敖左奉食()(2)扬其目而视之()
2.翻译下面的文言句子。
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
3.文中的饿者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具体语句进行简要分析。
4.你是否赞同这位饿者的做法?请简要说说理由。
(三)炼钢
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亦谓之“灌钢”。此乃伪钢耳,暂假生铁以为坚,二三炼则生铁自熟,仍是柔铁。然而天下莫以为非者,盖未识真钢耳。余出使,至磁州锻坊,观炼铁,方识真钢。凡铁之有钢者,如面中有筋,濯尽柔面,则面筋乃见。炼钢亦然,但取精铁,锻之百余火,每锻称之,一锻一轻,至累锻而斤两不减,则纯钢也,虽百炼不耗矣。此乃铁之精纯者,其色清明,磨莹之,则黯黯然青且黑,与常铁迥异。亦有炼之至尽而全无钢者,皆系地之所产。
1.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亦谓之“灌钢”()(2)濯尽柔面,则面筋乃见()
2.翻译下面的文言句子。
一锻一轻,至累锻而斤两不减,则纯钢也:
3.从文中提炼出一个成语,并说说其意思。
4.如果我们所吃的拉面需要面呈现出面筋,读了本文后你认为应该怎样操作?
(四)鲁人徙越
鲁人身善织屦(jù,麻鞋),妻善织缟(gǎo,白色的丝织物),而欲徙于越国。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履之也,而越人跣(xiǎn,赤脚走路)行;缟,为冠之,而越人被发。以子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
1.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鲁人身善织屦()(2)而越人被发()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或谓之曰:“子必穷矣。”:
3.有人认为“鲁人徙越必穷”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的原话回答。
4.你是否赞同“鲁人徙越必穷”的观点?试结合选文谈谈你的看法。
(五)曹冲智救库吏
太祖马鞍在库,而为鼠所啮①。库吏惧必死,议欲面缚②首罪,犹惧不免。冲③谓曰:“待三日中,然后自归④。”冲于是以刀穿单衣,如鼠啮者,谬为失意,貌有愁色。太祖问之,冲对曰:“世俗以为鼠啮衣者,其主不吉。今单衣见啮,是以忧戚。”太祖曰:“此妄言耳,无所苦也。”俄而库吏以啮鞍闻,太祖笑曰:“儿衣在侧,尚啮,况鞍县柱乎?”一无所问。
注释:①啮(niè):咬。②面缚:当面捆绑着。③冲:曹冲,曹操的儿子。④自归:自首。
1.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俄而库吏以啮鞍闻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今单衣见啮,是以忧戚:
3.简要概括文中曹操、曹冲的性格特点。
曹操:(不超过10个字)
曹冲:(不超过10个字) (六)樊重树木
樊重欲作器物,先种梓漆,时人嗤之。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向之笑者,咸来求假焉。引种植之不可已出。谚曰:“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此之谓也。
注释:樊重:人名。梓漆:梓树和漆树。
1.解释句中的加点词:
(1)向之笑者()(2)咸来求假焉()(3)然积以岁月()
2.下列句中的“之”与“时人嗤之”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怅恨久之B、何陋之有C、亲戚畔之D、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3.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
4.“此之谓也”说的是什么道理?对你有何启示?
道理:
启示:
(七)《邵公谏厉王弭谤》(节选)
厉王虐,国人谤王。邵公告曰:“民不堪命①矣。”王怒,得卫巫②,使监③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11分)
注释:①命:政令。②卫巫:卫国的巫者。③监:监视。
1.用斜线划出下列句子中的停顿(只划一处)。
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两个文言句。
以告,则杀之:
3.简答下列两个问题。
(1)这段文字与《邹忌讽齐王纳谏》都谈及了如何对待谏言的问题。其中《邹忌讽齐王纳谏》表现了齐王的气魄,而(乙)文则写出了厉王对待谏言的态度:。
(2)结合选文并联系实际,说说我们在向领导、长辈提意见或建议时应讲求的策略:
(八)《诸葛亮传》(节选)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高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太浅短,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谓为信然()(2)先主遂诣亮()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文言句。
时人莫之许也:
3.请用“/”将下面句子中的一处停顿标出。
将军宜枉驾顾之
4.试从诸葛亮和刘备的角度谈谈人要成就一番事业所需要的条件分别是什么?
⑴从诸葛亮的角度分析:
⑵从刘备的角度分析:
(九)《世说新语》选读
(甲)孔文举①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②。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③。
注释:①孔文举即孔融。②通:通报。③踧踖:局促不安的样子。
(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诣门者:(2)入门不顾:
2.乙文有一通假字,请找出填在下面横线上:“”通“”。
3.翻译“小时了了,大未必佳”。陈韪说这话有什么含义?
翻译:
含义:
4.从上面两段文字中可以看出孔融和元方两位少年的共同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十)五柳先生传(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我,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此。常著文音自娱,颇示已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这官欤?
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亦不详其姓字(详细)B.每有会意(体会、领会)
C.期在必醉(期望)D.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辈、同类)
2.请用自己的语言把下面句子的意思表达出来。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3.文章结尾提到“无怀氏之民”、“葛天氏之民”,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4.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用自己的语言以小传的形式,向你的家人或同学简要介绍五柳先生(含生活状况、性格特点、志向情趣等方面)。
(十一)阮裕焚车
阮光禄①在剡②,曾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阮后闻之,叹曰:“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③?”遂焚之。(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释:①阮(ruǎn)光禄:阮裕,曾经做过金紫光禄大夫,所以称阮光禄。
②剡(shàn):地名,在浙江嵊县。③何……为:干什么。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意欲借而不敢言()(2)借者无不皆给()
(3)阮后闻之()(4)遂焚之()
2.凭借注释,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
3.这个故事表现了阮裕怎样的性格?十二)《宋史?文天祥传》(节选)
天祥至潮阳,见弘范①,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扞②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其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笑而置之。厓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泫然③出涕,曰:“国亡不能捄④,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注释:①弘范:元军元帅。②扞(hàn):保卫。
③泫(xuàn)然:水滴下的样子。④捄:同“救”。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2)天祥泫然出涕()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弘范遂以客礼见之:
3.请从文中分别找出最能体现文天祥“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句子。
①富贵不能淫:
②威武不能屈:
4.乙文中,文天祥的所作所为印证了《鱼我所欲也》中的哪句话?
(十三)李牧将兵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骑射,多间谍,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将亦以为吾将怯。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
岁余,匈奴每来,出战。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许之。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详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李牧多为奇阵,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1.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
日击数牛飨士()牧杜门不出,固称疾()()
详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的文言句。
如是数岁,亦不亡失:
李牧至,如故约:
3.结合文章,在下面的空缺处填上恰当的内容(每空四个字)。
李牧的安边奇策是:;李牧的御敌谋略是:;
李牧的克敌战术是:。
(十四)曲突徙薪
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①,傍②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③,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默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④在于上行⑤,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⑥言曲突者。人谓主人曰:“乡使⑦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主人乃悟而请之。
注释:①炉灶的烟囱是垂直的。突,烟囱。②同“旁”。③改作弯曲的烟囱。④被火烧伤的人。
⑤上行(háng),上席。⑥录用,此处指邀请。⑦当初如果。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远徙其薪()(2)终亡火患()
2.翻译下面的句子。
余各以功次坐:
3.主人家的火灾隐患在哪里?客人提出了什么建议?(用原文回答)
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文中的提“曲突徙薪”建议的客人有没有功劳,该不该被请?
5.从这篇短文中,你得到哪些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