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读书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6:55:27
十二月的阴寒中,我们的第三次读书会,也是本学期最后一次读书会如期在12月5日,这个深秋的夜里开始了。
本次读书会我们围绕着何任老先生的《治未病初探》一文进行了讨论,大家就养生保健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搜集了很多民间的养生方法,气氛热烈。
首先,由04中七的胡一枝同学发言:
胡一枝她们组主要讨论了饮酒和忌口的问题。
养生方法中,饮食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她们总体认为,节制饮食,则五脏和平,血气滋荣,精神健康,自然延年益寿。然而现代生活中,过量饮酒对人产生了极大的危害,《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道:“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散其真,以耗散其神,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但有时不得不饮酒,比如应酬等,当预防已经晚了时,如何快速解酒而不伤身,将就是最重要的问题。中医药在醒酒方面独树一帜,历史悠久,《脾胃论》中就有五篇讨论饮酒过伤的文章,针对“饮酒太过,酒毒侵入脾胃,上扰心神,下渗肾络”所致病症提出“上下分消气湿”即发汗利小便,用葛根解酒汤。
常用解酒食品有:绿豆芽,番薯,菠菜,菠萝,包心菜,柚子,西瓜,苹果,花生,橄榄,白砂糖,甘蔗,香蕉,柿子,茭白,枇杷,梨。
民间解酒秘方有:
1.  食醋解酒方:20~25ml一杯食醋慢服,或者食醋白糖浸渍白萝卜丝,菜心服,脾胃湿甚,胃酸过多,都不宜用。
2.  芹菜榨汁解酒:脾胃虚寒者不宜。
3.  三豆汤:绿豆,红小豆,黑豆各50g,甘草15g,酒醒后再服,每日三次,排毒利水。
4.  豆腐:主要用于酒后目赤,肺热咳嗽,脾虚腹胀痛。
5.  冬瓜汤解酒
6.  绿豆汤:对酒后头痛目赤,呕吐,不思饮食良效。注意不能去皮,绿豆洗净捣碎开水冲服,或加甘草红糖煎服。
7.  白萝卜:生吃或榨汁,酒后脾胃胀痛,头痛目眩,口渴等。
忌口:
这里有几个小故事:
相传明太祖朱元璋为了杀害其手下大将徐达,趁他犯“发背”之时,命太监送去一只肥鹅,徐达难违圣命,吃下后不久病重身亡。发背就是指背脊部的一种阳性疮物,相当于急性蜂窝组织炎。从中医角度讲,此病由温热痰火郁积,气血瘀滞而成,肥鹅属肥腻之品,易生痰湿,故食后易使湿郁而化热动火,火毒之邪更旺,并四处走散,最易致人死地。
又如,感冒咳嗽,咳痰不能吃“腥气”的东西,从现代医学角度讲,是气管支气管粘膜充血红肿,痰液分泌增多,腥气之物会使痰液增多,管腔相对狭小,加重病情。
下面是一些日常的忌口:
1.病症忌口
寒症忌寒凉生冷,热症忌温热伤阴,虚症忌肥腻油煎,其中,阳虚忌生冷,阴虚忌一切辛辣刺激。
食物按照性味分:温热——黏米,面粉,虾,黄鳝。
平性——粳米,玉米,扁豆,豌豆,豇豆,花生,芝麻,大枣,蜂蜜,                                                 木耳,香菇,丝瓜,乌骨鸡,鸡蛋,鲤鱼,黄鱼,鸽子,鹌鹑。
寒性——大麦,粟米,冰糖,白糖,豆腐,黄瓜,萝卜,柿子,白菜,菠菜,笋,鹅,鸭
2.发物忌口
发物指的是接触引起久病复发的食物。
比如刺激性的食物,鸡头,猪头,海鲜,牛羊肉等。
其他比如体质忌口,四时忌口,服药忌口,就不多说了。
接下来,钱晓玲同学发言:
她看了人体使用手册,认为很实用,通俗,摘要了一些她每天实践的东西(以下用第一人称):
早晨:每天早晨一睁眼,在床上做一个简单的锻炼:第一步是搓脸30遍,俗话叫干洗脸;第二步是搓耳朵30次,耳朵的穴位很多,能够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第三步是搓脚,两脚对着,两个手专门搓脚心,脚心有涌泉穴,手心有劳宫穴,两个穴都揉。接着下楼找一个人少的地方深呼吸,别马上喷出来,停几秒钟,再让这口气出来,至少五六次,对身体有好处。吐故纳新+做操,每天坚持。只有太阳出来,空气才能新鲜,浊气吹散了,清气才能来,不同意太阳不出来就锻炼。“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动补”。
中午:每天中午吃完饭以后都要睡个午觉,不超过30分钟,中医很重视“子午觉”,子时是夜间23点至凌晨1点,午时是白天11点至13点,这两个时辰身体在造血,适合休息。
晚上:中国有句老话:“睡前一盆汤”,这盆汤不是喝的,而是洗脚水,就是要泡脚,在春天它能提升体内的阳气,夏天能除去体内湿气,秋天能起到润肺的效果,冬天能够使丹田温热,对健康很有好处。因为寒气常常从口从手脚入,所以喝水尽量不喝冰水,少吃冷饮,夏天房间内开空调尽量不要赤脚,每天建议泡脚半小时排出寒气。脚底有涌泉穴,(画图给他们看)涌泉穴是肾经的穴位,能消除疲劳恢复精力。我有块挫脚石,边泡脚脚时就顺便搓搓,按摩下脚底,每天泡10到15分钟,放个热水瓶在旁边,冷了就再加点热水,每每泡完脚感觉脚很温暖心里就涌起幸福感,真的,手足暖气血通感觉很好,睡觉时再穿双袜子,感觉那热度就能保持到第二天。
每晚临睡秋千只要用拳头“咚咚”地敲击较低,就可以消除一天的疲劳。正确的敲击法使以脚掌心为中心,有节奏地进行敲击,以稍有疼痛感为度。每只脚分别敲击100次。不过敲脚底还是泡脚来的轻松。
晚上睡觉睡不着,可以放松人体各个部分。首先是放松思想,就是抱定就算睡不着也无所谓的想法,然后就按从头到脚的顺序想想是不是每个部分都放松了,比如眉头有没有舒展,表情是否放松,睡觉姿势舒不舒服,等最后想到放松脚趾头就可以了,全身都放松了。我今年暑假住在学校,天挺热的,而且我不喜欢睡觉时吹电风扇,这么热又不吹电扇在入睡前有时会很烦躁,用这个方法使自己的睡眠基本能不成问题。
放松的方法:按摩神庭——有安神醒脑的作用:神庭在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大拇指指间关节为一寸,食指中指第二关节为两寸,四指第二关节为三寸。)
神庭可治精神心理方面的疾病,例如失眠多梦,神经官能症,记忆力减退等。平常生活中怎样使用神庭呢?用两手的食指活中指的指肚交替从印堂穴向上推至神庭,并在印堂和神庭两个穴上加重力度点按。可以宁神定志,治疗失眠心悸,缓解疲劳。比如,工作久了头昏脑胀,从从印堂穴向上推至神庭几次,马上会有缓解,头会感觉非常轻松。
风府穴,在后发际正中以上一寸,摸到一个凹陷即是。风府穴对外感风寒引起的头痛头重很有效。或者你有颈椎病或高血压,或者低头工作太久颈部酸痛,头晕眼花,点揉风府穴很有效果的。
放松功,你的手搁在腿上也好,搁其他地方也好,,检查一下头松不松,颈部松不松,肩膀松不松,全部松下来,就这样,一点力气都不要,一点劲都不要用,全部放松,自己思想放松,放松下来就很好了。还有一个就是深呼吸,顺畅气息。“动极者镇之以静”,动的太过了,就需要静,这就是中医说的“静养”,在静养的状态下,呼吸、心率、体温、血压都会相应降低,这也是一种非常好的健康运动。
急性胃痛找梁丘
梁丘穴在大腿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两寸。梁丘是胃经的?  穴,?就是孔隙的意思,?穴常用来治疗急性病和血证。属于阳经,阳经一般是用来治疗急性病的,而阴经常用来治疗血证。梁丘治急性胃胃痛胃痉挛方面效果很好,同时它对胃炎腹泻痛经及膝关节周围的病变和关节炎也挺有用的。说说我自己,我也有时胃痛,有一次吃饭吃到一般胃痛了,吃不下,人也缩起来了,只好趴在餐桌上,我就用拳头敲打梁丘,敲得时候穴位拿挺痛的,相比于胃痛,还是穴位痛的更明显。敲打5到10分钟吧,就不痛了,然后把饭继续吃完。我在急性胃痛时试过三四次,都很有效,不过胃痛严重还是要吃药,梁丘只能暂时止痛。
养神的重要性:
以下是我们小组任函承写的养神与养生,文章很长,我挑一部分说,有些句子比较深奥,这里就不说了。
《灵枢·本藏》说:“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身而周于性命者也。”精气神谓之人身三宝。自古以来对于精气神的关系很多医家甚至于一些道家,佛家都有各自独到的见解。如老子说:“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 “静为躁君。”曾子著《大学》,以“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佛家的禅定(中国后期佛学,又译为静虑)也不例外。不如但近来对于精与气对神的关系以及在物质决定精神的方面发挥的越来越多,反而对“神”的作用越来越忽视。所以有必要讲讲养神的重要性。
《黄帝内经》第一篇《素问·上古天真论》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内经知要》中的解释是:恬者,内无所营。澹者,外无所遂,虚无者,虚极静笃,即恬澹之极,臻于自然也。真气从之者,曹真人所谓神是性兮气是命。神不外弛气自定。张虚静曰∶神一出便收来,神返身中气自回。又曰∶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真一之气皆来从我矣。精无妄伤,神无妄动,故曰内守。如是之人,邪岂能犯,病安从生乎。可见古人对神的认识是只要精神内守了,则气就会自动地保护自己,精也就会自然而然地生成,当然疾病也不会产生。
《内经知要》里还有一段话: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全真之人,呼接天根,吸接地脉,精化为气也,独立守神,气化为神也。精气皆化,独有神存,故曰独立,肌肉若一者,神还虚无,虽有肌肉而体同虚空也。仙家所谓抱元守一,又曰了得一,万事毕。即形与神俱之义也)。能做到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就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
但是我们达不到“内无所营,外无所遂,虚极静笃,臻于自然”的境界,脱离了老子所讲的“抱一”,回不到自然的状态,所以就不能够寿敝天地,无有终时。同时又由于欲望的增多,不断地在耗散我们的神,于是乎各种各样的疾病也随之而来。如同嵇康所说:“世人不察,惟五谷是见,声色是耽,目惑玄黄,耳务淫哇,滋味煎其府藏,醪醴穈其肠胃,香芳腐其骨髓,喜怒悖其正气,思虑消其精神,哀乐殃其平粹。”
《灵枢·精神五脏论第一》曰:“是故怵惕思虑者则神伤,神伤则恐惧流淫而不正。”孙思邈有言“怒胜偏伤气,思多太损神”。从这段话中,可以理解,意和志还有思都和心神有着莫大的联系,当人集中精神的时候比如思考、全神贯注的时候,也会在不知不觉中耗散神,虽然一般的想法是认为思考、集中精神会消耗营养,但是中医就不仅仅认为是消耗营养了,耗的是神啊!正常的人体在耗神的时候能够补充,但当人疲惫时,人体就不能敛神了,神就不能内守,真气也就不会从之了,不会顺了,真气不顺了,气血流通就不畅了,于是就会导致各种各样的奇怪的症状。有这个体验,越是累,躺在床上越是睡不着,有万千的思续,而且早上往往也是想着事情醒来。思多伤神,这还只是西医所讲的亚健康状态,不算真正的疾病,但现代医学对它往往没有任何办法,其实这个时候只要停止耗神就可以了,如果看过吴桂清的《人体使用手册》,里面十分注重人体自身的修复机制,就会知道如何停止消耗,只要神回心中,真气自然就从之。除了人体自身的修复机制外还要要恬淡虚无,那是因为欲望越多,越强烈持久,那耗散的神就越多,大家不要把五志分开,五志虽各属五脏,但还是要由“心”来主持,大家是否记得,做事要用心去做,用心去想,这样结果往往会比较好,是否会发现这样也往往会更累?因为心一直惦记着它,事实上是你的神明在惦记它。
停止耗神人体自身的修复机制,节制欲望外,还有比如静坐一法。因为静坐就能够在人清醒的状态下,在神的驾驭下,使气到达病变部位,治愈或缓解疾病。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神能驭气,神内守则气可无往而不到也,就算不知道气的运行,就凭人这个万物之主宰所具有的自我阴阳调节能力和自我修复能力,体内之气会自己去所需要的或有疾病的地方,气到则病气自然被消灭,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比如,气中国古代的一些医学名著如《医方集解》、《诸病源侯论》、《外台秘要》等附有一些静坐的疗养法,有的甚至还一病一法,但都逃不出几点,也就是静坐的几点要领“精神内守,不耗神于外,意念想着病处引导着真气的运行”主张以静坐培养本元,令人能够掌握自己的身心,可用来治疗许多难以治愈的疾病,更能防病于未然。
静坐法,当然也并非坐着不可,躺着,站着,走路任何时候你都可以去求静。如果大家对静坐法感兴趣,可以去博客上看看,这里就不赘述了。
之后,06七年制的杨华娣发言,她们组的重点放在美容方面,介绍了很多美容的知识。
首先介绍了养生的,认为,养生就要保养生命,增强体质。
具体方法有:顺四时,节阴阳,调精神,适环境,节起居、饮食,针灸,按摩,导引,气功,药饵,运动,音乐等都贯穿于衣食住行等方面。
人类寿命的长短与先天遗传有关,徐灵胎在《医学源流论》中说:“当其缓生之时,已有定分焉。所谓定分者,元气也。视之不见,求之不得,附于血肉之内,宰乎气血之先,其形成之时,已有定数”。又与后天的生活条件,养生调摄等有关。张介宾在《类经》中指出:“夫人生器质既禀于有生之物,则具一定之数,倾不可以人力强者。第禀得其全而养复能分道,必将更寿,禀失其全而养复违和能无更夭。”后天如果养能合道,则亦能延年益寿,天定亦可胜人,人定亦能胜天。
不同体质的人的养生方法不同。如体胖的人,多属于痰湿体质,所以饮食适合清淡,含纤维多的食物,如冬瓜,黄瓜,韭菜,芹菜,而少食油腻的食物,因为油腻的食物有碍脾之运化,而助湿生痰;体瘦的人,多偏于阴虚火旺,饮食上应甘润生津,如菜汤,骨头汤,粥,牛奶,鸡蛋之类,而肥腻厚味,辛辣燥烈的食物如辣椒,羊肉等应该少吃,因为这些食物容易生内热。
下面来介绍一下中医体质美容的内容。
按照中医理论,可根据人的形体和精神外在表现的不同,将人群分为7种体制,分别是平和质,阴虚质,阳虚质,气虚质,痰湿质,淤血质,湿热质等基本类型。下面就举例几种比较典型的体质来进行阐述。
平和质
这是最健康的一种类型,体型匀称,毛发茂盛,皮肤健康有光泽,口唇红润丰盈。美容原则是协调阴阳,畅通气血,促进代谢,营养皮肤,根据皮肤性质选择适合自己的护肤用品。在饮食起居上没有特别的要求,只要遵照平时的生活习惯就好。
阴虚质
1.主要表现:形体上,体型多瘦小或瘦长,肢体怕热,手足心热,皮肤比较明显偏干或偏油肤色苍白或颧红,常有烘热感,眼睛巩膜红丝较多,浑浊,目干涩,视物昏花,唇干微红,咽喉干燥,口臭,口疮,不耐夏热,大便偏干或秘结,小便短黄,容易早衰。神:性格急躁易怒,情绪波动,睡眠时间短,时有熬夜。
2.    成因:先天禀赋,经常熬夜,性格内向,情绪长期压抑抑郁,过多服用利尿药,清热利湿药,长期服食辛辣燥烈的食物等。
3.    易出现的美容问题:痤疮,黄褐斑,失眠,黑眼圈,便秘,口臭。
4.    美容原则:滋润养阴,清降虚火,镇静安神。
5.    背景音乐:摇篮曲,水莲,梦幻曲,沉思
6.    芳香疗法:蔷薇,菊花,水仙花等植物精油
7.    饮食:不宜温燥、辛辣、香浓的食物,如辣椒、花椒、胡椒、八角、茴香、韭菜、香菜、葱、姜、蒜、鲫鱼、扁豆、酒、咖啡、浓茶、鹌鹑、狗肉、羊肉、虾、油炸煎炒等。适宜清润滋补的食物,如葡萄、西瓜、梨、香蕉、枇杷、西红柿、马蹄、甘蔗、芹菜、菠菜、山药、莲藕、百合、黑芝麻、豆腐、鸭肉、牡蛎、海参、桂鱼、银鱼、鲍鱼、墨鱼、龟、鳖等
8.    起居:起居规律,情绪平和对阴虚体质的养生保健非常重要,避免熬夜,工作紧张,剧烈运动,酷热环境
9.    简易方药:适宜中药:沙参、麦冬、玉竹、山药、地黄、枸杞、旱莲草、女贞子、冬虫夏草等。常用成药: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知柏地黄丸,天王补心丹,金水宝。
10.四季保养:春夏季容易阴虚火旺,肝阳上亢,引起失眠,痤疮,口臭等。宜进食清凉滋润的食物,如百合、鲜莲藕、新鲜水果蔬菜。多饮水,症状明显的可服用滋阴降火的中成药,如知柏地黄丸,天王补心丹等。秋冬季宜进食厚味滋补益肝肾的药食,如熟地、山药、枸杞、海参、鲍鱼等或中成药六味地黄丸,金水宝等。
11.  生活美容:阴虚体质以干性,油性皮肤居多,根据皮肤性质选用相应系列的护肤品,特别强调防晒,注意保湿、滋养皮肤。
阳虚质
1.主要表现:形体,胖瘦体型均可见,中年常有发胖,乳房发育不佳,肢体不温怕冷,毛发不茂盛,易于脱落,面色苍白不华,皮肤松弛,干性皮肤多见,目光清澈,口唇色淡,耐夏不耐冬,喜食温热食物,大便偏溏,小便清长。神性格多沉静,内向,不事张扬;有时神疲倦怠,消沉悲观,不喜运动,缺乏性欲。
2.    成因:先天禀赋,慢性病,常服苦寒清热之药,过食生冷寒凉之品。
3.    易出现的美容问题:肥胖,脱发,黑眼圈,黄褐斑
4.    美容原则:温补脾肾,振奋阳气,温化水湿,畅达气血
5.    背景音乐:以轻松欢快,令人轻度兴奋的曲调为主。如蓝色多瑙河,春之歌圆舞曲,维也纳森林的故事等
6.    芳香疗法:玫瑰、茉莉、薄荷、迷迭香、鼠尾草
7.    饮食:不宜多食生冷、苦寒、粘腻的食物,比如梨、西瓜、香蕉、枇杷、马蹄、甘蔗、冬瓜、黄瓜、丝瓜、芹菜、茄子、蚕豆、绿豆、鸭肉、田螺、蟹肉、绿茶、冷冻饮料等。宜食温热,甘缓的食物,比如荔枝、龙眼、胡桃仁、栗子、番瓜、韭菜、芥菜、香菜、胡萝卜、洋葱、香菇、黄豆芽、牛肉、狗肉、鸡肉、鹌鹑肉、黄鳝、草鱼、鳙鱼、海产品、饴糖、酒、咖啡、生姜、胡椒、糯米等
8.    起居:增加户外活动,多参加体育运动,夏季尽量少在空调环境中生活工作,避免疲劳。
9.    简易方药:适宜中药:鹿茸、补骨脂、益智仁、胡桃肉、菟丝子、沙苑子、人参、黄芪等。常用中成药:参茸丸,金匮肾气丸,龟鹿二仙丹等
10.四季保养:春夏季:多晒太阳,多运动,少用空调。尽量少食菊花、绿豆、夏桑菊等清热降火的药食,宜食香菜、韭菜、酒等升提阳气的食物。阳虚非常明显者,可以进食羊肉、狗肉。秋冬季:宜避寒就温,注意保温,尤其腰部,下肢,脚部。宜进食温补的羊肉、狗肉、黄鳝、核桃肉、栗子、胡萝卜等以及辛辣温燥的食物。
11.  生活美容:阳虚体质常见干性或中性皮肤,易于早衰。除了选择相应系列的护肤品进行皮肤护理外,更应强调皮肤的抗衰老防皱护理。
之后,06七年制的俞宁宁同学发言。她们小组主要摘录了养性延命录中关于日常保健的一些论述。重点在于睡眠和沐浴的方面。
首先关于咽唾的养生方法,提到“唾不咽则海不润,海不润则津液乏”,说要“常以鼻纳气,含而漱满,舌撩唇齿咽之,一日一夜,得千咽甚佳。”“鸡鸣、平旦、日中、日晡、黄昏、夜半时,一日一夕,凡七漱玉泉食之,每食辄满口咽之,延年。”
关于沐浴的则有:“沐浴无常不吉,夫妇同沐浴不吉,新沐浴及醉饱、远行归还大疲倦,并不可行房室之事”,“新沐浴了,不得露头当风,不幸得大风、刺风疾”“新沐浴讫,勿当风,失语。勿以湿头卧,使人患头风、眩闷、发颓、面肿、齿痛、耳聋”“凡热泔洗头,冷水濯,成头风”。总结一下就是,沐浴要定时,沐浴后不可行房事,不可以吹风(可能是指吹冷风),头发湿的时候不能卧床,不能冷热水交替洗头。
关于睡眠的则有:“凡欲眠,勿歌咏,不祥。起眠讫,勿大语,损人气”,“饱食即卧,生百病,不消成积聚也”,“醉卧不可当风,亦不可用扇,皆损人”,“饱食夜卧失覆,多霍乱死”,“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立伤骨,久坐伤肉”,“凡人卧,头边勿安火炉,令人头重、目赤鼻干。凡卧讫,头边勿安灯,令人六神不安。冬日温足冻脑,春秋脑足俱冻,此乃圣人之常法也”,“夜卧勿覆头”,“凡人卧,勿开口,久成消渴,并失血色。凡旦起,勿以冷水开目洗面,令人目涩、失明、饶泪”,“人睡讫忽觉,勿饮水更卧,成水痹”,“凡人卧不用于窗下,令人六神不安。凡卧,春夏欲得头向东,秋冬头向西,有所利益”,“凡人睡,欲得屈膝侧卧,益人气力。凡卧欲得数转侧。微语笑欲令至少,语莫令声高硕。春欲得暝卧早起,夏秋欲得侵夜卧早起,冬欲得早卧晏起,皆有所益”,总结一下,饱食,沐浴,都不可以马上睡觉,睡觉前不可大声说话,不可开灯,不可在头边放热的东西,夜卧时被子不可盖住头,中途不可饮水,不可卧于窗下,不可久卧,早上不可以冷水洗脸,醉卧不可吹风,并且睡姿以屈膝侧卧为好,以及一些四时忌宜。
接下来,05七年制的盛智超发言
他认为,治未病作为一种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指导思想,被历代医家所重视,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自身的健康状况越来越重视,治未病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首先,关于未病先防朱丹溪说过:“与其救疗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他们小组就上古天真论中“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年”,认为,要尽终其年,古人提出了五项:
1.  法于阴阳,效法自然界阴阳消长变化规律和特点,调养身心,顺其自然。
2.  和于术数,施行适宜的养生术,如导引,按跷,吐纳,咽津等诸法。
3.  食饮有节,讲究和五味忌偏嗜,适寒温,节饥饱等。
4.  起居有常,生活工作有节律。
5.  不妄作劳,不论身心劳作还是房事,均应适宜。
并且,他们认为,半百而衰等,与体质有关,体质的形成一方面秉承于父母之精,一方面也在于一个后天地因素,感受外邪发病与否就与体质有关,“一时遇风,同时得病,其病各异”说的就是这个体质问题,“肉不坚,腠理疏,则善病风”,“小骨弱肉者,善病寒热”,“粗理而肉不坚者,善病痹”,根据体质,适当调养,自可长寿。
之后,研二的邱吕军就时辰与养生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首先,他就我们平时说的睡子午觉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刚刚钱小玲查到的资料里,说这个时候人体处于造血的阶段,所以睡觉可以降低人体的消耗,促进造血。他认为,在子午流注中,论述了时辰与经脉的关系。子时对应的是足少阳胆经。少阳是什么呢?少阳是一阳生。大家都知道冬至一阳生,北方冬至吃羊肉馅的饺子,还吃鸭肉,这里要注意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鸭肉只能烤,因为性寒,鸡肉只能炖,其性热,我们说鸭是最能感受阳气的,所以有诗云:春江水暖鸭先知。在冬至一阳生,冬至的前一天是阴最盛的时候,吃也是有讲究的,冬至上午要吃羊肉,补阳气,下午吃鸭肉,更加利于阳气的生发。
对人体来说,子时就像冬至一样,是阳气初生的一刻,火神派的大家都强调纯阳为先,所以在子时要维护阳气,那些练气功的人强调子午功,就是在子时练功最好,叫做盗天机,那么现在我们不练功的人,就要睡觉,这是最好的养阳气的方法,所以四季调神论说冬季要“早卧晚起”,晚起在七点前。那么为什么十二生肖中和子时相合的是鼠呢,我们看,鼠很小,但是最为活跃,说明这个时候阳气很少,但很活跃,具有生命力旺盛的特质,所以我们主张十一点前必须睡下,一点前必须睡着。
这是为什么呢,一点到三点,是丑时,对应的是足厥阴肝经,中医说左肝右肺,肝是升发的,是上行的,在传统中,其神为青龙,青龙是向上的,但是不能一直向上,我们看传统的龙,不管哪一个,龙的头都是底下的,所谓亢龙有悔,如果一直向上,那就是肝阳上亢,肝风内动,那就是不好的。相反,我们看传统的书画作品,老虎的头都是高高抬起的,我们知道,最猛的虎是什么虎,就是下山虎,这就和肺的清肃之气对应了,朱雀呢,对应的是心,我们知道,心火必须下济,肾水必须上济,如果失调,就是心肾不交了。在易经里,离卦,代表火,如果心火不下,就会出现失济卦(上离下坎),是不吉利的,如果心火下济,出现的是即济卦(上坎下离),这是个吉挂。现在临床上我们看到失眠的病人很多,其中两个原因最多,就是心肾不交,主要是想太多,还有一个就是吃太多了。以前午后是不吃饭的,一天就吃两餐。回归卦象,我们说,在易经中,最好的一个卦是无妄卦,就是一个群龙无首的卦,所以,我们说亢龙有悔,上升到一定了,一定是要下来的。子时一阳初生,丑时主肝,肝藏血,主养血,是使肝有收敛的功能,这就是为什么要三点睡着了,肝血足了,才可以把升发的阳气收回来,才有一个循环。
青龙↗朱雀↘白虎
↖玄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