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力战略调仓的新图谋!近期千万别买这类股票----金融之星-中国著名金融门户网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7:28:10
一、今日最具冲击力政策
基金投资者教育全面铺开
证监会下发《关于证券投资基金行业开展投资者教育活动的通知》,要求基金公司必须设立投资者教育专项基金
继监管部门率先启动基金投资者教育工作之后,一场有更多的市场主体加入的基金投资者教育活动将全面铺开。
昨天,一份名为《关于证券投资基金行业开展投资者教育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由证监会基金部下发到中国证券业协会、基金管理公司、基金托管银行以及基金销售机构的手中。
《通知》规定,开展投资者教育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帮助投资者做到"五个了解":首先,了解证券投资基金;第二,了解自己;第三,了解市场;第四,了解基金发展历史;第五,了解基金管理公司。
各机构要强化投资者教育的相关责任,结合自身特点,综合利用多种宣传方式进行投资者教育,例如电视、报刊、网络、宣传材料、户外广告等等。同时,区分不同类别投资者,进行市场细分和定位,根据具体的特点和要求,重点突出地展开工作,内容应该涵盖而不局限于基金产品特性、收益、风险的宣传和教育。最后,合理地将产品推介、持续培训和持续营销相结合。
为了保证投资者教育工作的切实开展,《通知》特别对保障机制进行了具体规定。要求各基金管理公司必须从管理费用中提取充足的费用作为投资者教育基金,专项用于投资者教育工作费用列支。此项费用不得用于产品经营销售、公司形象宣传等其它用途。同时,监管部门还将对基金公司的年度投资者教育工作计划进行评估。
而《风险提示函》也将首次出现在基金销售中。根据《通知》的要求,各基金销售机构必须建立健全基金销售适用性管理制度,制作统一标准的宣传推介材料和《风险提示函》,加强基金投资人风险承受能力调查和评介,真实准确地向投资者进行风险提示,鼓励基金销售人员在销售活动中主动要求投资者确认阅知《风险提示函》。
去年以来,随着资本市场发生转折性的变化,基金资产净值快速增长,基金投资的财富效应日益显现。在基金投资财富效应的作用下,基金规模迅速扩大,基金账户开户数持续增长,广大投资者投资基金的热情高涨。
但据了解,有的投资者动用预防性储蓄进行基金投资,还有的以住房等固定资产作为抵押,贷款购买基金;许多初次购买基金的投资者并不了解基金产品的特点以及所承担的风险,给基金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隐患。
为了加强对基金投资者的风险教育,今年1月开始,监管部门通过在媒体上刊登投资者教育专栏的形式启动了基金投资者的教育活动。《通知》指出,开展投资者教育活动已经成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基金行业的重要工作。
业内人士表示,《通知》的发布不仅投资者教育工作的参与者更加广泛,还将使今后的教育工作更加系统化、正规化、经常化。
上市公司两大业绩指标计算有新规
中国证监会配合新会计准则修订三项信息披露规则
实施新会计准则后,上市公司和拟上市公司如何进行财务报告披露工作?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这两大业绩指标的计算公式有什么新的规定?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又有哪些变化?中国证监会日前发布了3项修订后的信息披露规则,使这些问题有了明确答案。
为配合会计新政的施行,保证上市公司、拟上市公司的财务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中国证监会对《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5号---财务报告的一般规定》、《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9号---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计算及披露》、《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规定适用于按新会计准则编制并披露财务报告的上市公司和拟上市公司。
根据新规定,在计算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指标时,分子中的净利润不包括少数股东损益,净资产收益率指标分母中的净资产不包括少数股东权益。这使少数股东损益和少数股东权益"移位"不影响业绩指标得到了明确,也真实反映了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提高了两大指标计算的合理性和可比性。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也有较大变化,修订后的项目增至15项,其中新增5项,剔除4项。以前属于非经常性损益的短期投资损益、以往年度各项减值准备转回等项目,今后将不再列为非经常性损益。对财务报告披露的新规定,要求上市公司将关键财务数据的计算依据和方法说明白,为普通投资者读懂财务报告提供了方便。
少数股东损益和少数股东权益列报方式上的"移位",新会计准则的这一变化不影响上市公司的两大业绩指标---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根据最新修订的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9号,两个指标分子中的净利润不包括少数股东损益,净资产收益率指标分母中的净资产不包括少数股东权益。
在新准则下,合并利润表中的净利润不再扣除少数股东损益,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股东权益(即净资产)包括少数股东权益。由于少数股东损益和少数股东权益"移位",新旧准则下的合并净利润和净资产并不具可比性。因此,在计算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两大业绩指标时剔除这一变化带来的影响,将真实反映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提高两大指标计算的合理性和可比性。
根据规定,上市公司在编制招股书、年报、中期报告时,应分别列示按全面摊薄法和加权平均法计算的净资产收益率,以及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
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率的计算公式为: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率=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或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期末净资产。其中,"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不包括少数股东损益金额,"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期末净资产"不包括少数股东权益金额。在新会计准则下,每股收益指标包括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基本每股收益的计算公式为:基本每股收益=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或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
对普通投资者来说,稀释每股收益是个新名词。上市公司存在稀释性潜在普通股的,应当分别调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报告期净利润和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并据以计算稀释每股收益。这里又出现了一个新名词"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其是指假设当期转换为普通股会减少每股收益的潜在普通股。潜在普通股,则是指赋予其持有者在报告期或以后期间享有取得普通股权利的一种金融工具或其他合同,包括可转债、认股权证、股份期权等。
二、主力动向曝光
半个月连续三单 基金封转开提速
备受关注的基金封转开今日再度传来佳音。国泰基金旗下的基金金鼎今天发布基金持有人大会公告,宣告提前启动该基金的"封转开"事宜。这成为十五日内,第三只宣布启动"封转开"的封闭式基金。基金"封转开"的步伐隐隐有了加快的意味。
根据基金金鼎的相关公告,该基金转开放后,将转型为"定位为追求较高成长的偏股型混合基金"。基金未来的资产配置比例将调整为股票资产占基金资产的35%-95%,权证投资比例占基金资产净值的0-3%;债券投资比例占基金资产的0-60%。
基金金鼎的投资目标也将相应作出大幅度修改。由原来的"以属于朝阳产业的上市公司为投资重点的成长型基金,在尽可能分散和规避投资风险的前提下,谋求基金资产增值和收益的最大化"调整为"以量化指标分析为基础,精选具有内在投资价值的个股,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前提下,不断谋求超越业绩比较基准的稳定回报"。
另外,为了控制赎回风险,国泰基金公司还拟对基金金鼎的持有人推出长期持有份额激励计划。基金管理人将对持有期限满半年的原持有人在其持有的原基金份额的基础上给予0.75%基金份额补偿;并在持有期限满1年后,按前述方法再给予0.75%的份额补偿。
基金金鼎是由建业基金、沈阳公众基金和陕建基金等3只基金经清理规范后合并而成的契约型封闭式基金。于2000年8月4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2000年10月19日完成扩募后基金总份额增至5亿份。
而作为建行托管的封闭式基金中第一例封转开,市场普遍预计基金金鼎的封转开将得到托管银行的强力支持,包括未来实施的集中申购都可能获得平稳的过度。
基金金鼎是十五天内宣布封转开的第三只封闭式基金。此前,1月25日和1月26日华安基金旗下的基金安瑞和博时基金旗下的基金裕元先后公告启动"封转开"。这使得最近半个月成为历史上"封转开"推出最频繁的时期。
而这个趋势在未来很可能得到延续。根据初步统计,今年共有18只封闭式基金将到期。其中,有6只基金到期日比基金金鼎早,且尚未公布封转开方案。这些基金将很可能在不远的将来踏入"封转开"的历程。此外,正在酝酿的创新型封闭式基金计划,也可能为封转开注入新的活力。
私募基金操盘手:近期不碰大盘股
不仅仅是中国人寿,相当多的大蓝筹和基金重仓股在此轮下跌中都出现了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跌幅。第一指标股工商银行从最高价6.79元跌至最低4.56元,跌幅近33%。老龙头中国石化(600028.SH)的最高价是11.39元,2月6日却几乎跌停,最低价7.89元,跌幅也达到近31%。招商银行(600036.SH)从最高价19.96元跌到前期最低价14.99元,跌幅近25%。
据记者了解,许多大户和散户都在前期的大盘蓝筹股和基金重仓股狂飙行情中深度套牢或者获利未走反而吃套,一般都在10%~20%之间。
"我的感觉是大盘仍未真正探底成功。2780点之上套牢了数万亿筹码,多数都是前期走势生猛的大盘蓝筹和基金重仓,主力即使想要解放它们也是极其困难的,需要大量新增资金。而在目前严查违规资金的政策背景下,你能够指望有多少人愿意此时‘出头‘?即使有我想也不太会去解放这些高高在上的大盘蓝筹和基金重仓品种,相反一定会另辟蹊径,挖掘一些尚未炒作过的新板块新概念。我个人一定时期内是不会去考虑配置大盘蓝筹或基金重仓的,因为即使在目前价位出货,主力仍然获利丰厚。"某私募基金操盘手戎健兵认为。
他提醒投资者在近期抢反弹的时候一定要适可而止并严格设定止损或止赢位。"根据我所了解的坐庄经验,可能一些最近来不及逃出的庄家会把股票故意拉上去,然后趁抢反弹者进入时出货,这种出货时段比顶部更有效率。所以普通投资者看到的都是股票放量上涨,有时候是庄家自己卖给自己,一旦你进来了就给你了。一旦出货完毕再次砸盘,那么真正的恐慌性杀跌盘就会蜂拥而出。"他认为股市很可能还有二次探底的过程,甚至有可能再创新低,因此当前尤其要严密关注一些重要指标股是否会出现再次带量下探的走势。
同济大学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吴光伟教授昨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大盘蓝筹股和基金重仓股近期的大幅下跌很可能与股指期货推出时间尚不确定有关,前期配置大蓝筹的机构面临着越来越大的资金时间成本,境地比较尴尬,"举杠铃时间长了也会累,这也应当是股市下跌的一种作用力,即大机构资金时间成本约束下被迫减仓的无奈之举。"
主力新图谋:压住指数炒个股
昨日沪市看似波澜不惊,既没有银行股的发力,也不见地产股的助威,伴以704亿元的成交量,股指仅微涨21点,但在大多数权重股走弱的情况下,却有30家个股奔上涨停,涨幅在5%以上的个股更是不计其数。
个股涌动
"央歌"扭出新天地
细观盘面,近期的个股行情已经成了"央歌舞"的天地。沪东重机由于受到中船集团整体上市的利好影响,居然一口气连续8个涨停,股价从30元已经涨至66元后至今仍在上涨,股价已经到75元上方,东方电机自公布东方电气集团整体上市后,也已连续4个涨停。
财富效应顿时引发了新一轮"寻宝游戏"。于是大股东为央企,或大集团公司控股的公司纷纷成了"宝贝",尽管不少公司声明没有应披露而未披露的消息,依然成为市场追逐的对象,"央歌"效应迅速扩散。该效应也发散至不少资产注入的公司,如中西药业、新华传媒等等。众多"黑马"的汹涌澎湃使近期的个股行情变得更加富有激情,而以资产重组或注入为特征的行情也使不少业绩平平甚至绩差股也跃跃欲试,混迹于黑马之中。
大盘乏力
压低指数成共识
在周二银行股引领大盘绝地反击后,人们对银行股似乎寄予了太大的希望。虽然周三上午兴业银行曾引领银行股一路走高,让投资者着实兴奋了一把,但午后该股却一路走低使银行板块皆出现了冲高回落的走势。昨日该股的走弱使整个银行板块欲振乏力。
耐人寻味的是,在昨日股指上涨了21个点的情况下,权重最大的10家个股中居然有8家是跌的。尤其是近期连连打压大盘的中石化更是大有非压住大盘不可的味道。主力为何有意压住指数呢?
一是这些权重股有的经过前期热炒获利盘巨大,如宝钢、招行、民生银行、中信证券等。有的股价大大高于H股,如国寿、中石化、中行、工行等,股价大涨会遭致抛盘打压。二是大盘股拉高很可能使股指短期再创新高,很可能使"泡沫论"再度抬头。三是部分机构在减磅权重股后,也希望抓些个股热点以维持市值的增长。于是,压低指数炒个股成机构和游资的共识。
调整思路
看轻大盘重个股
在昨日沪综指仅上涨0.79%的同时,我们注意到深成指则大涨1.98%,其深层次的原因就在于沪综指的权重设置。如果我们将沪综指与其他各大指数做一个比较,答案也许更加清楚。从日K线图看,昨日的上证指数仅仅收在5日线上方,被10日、20日、30日均线压在下方。而深成指则已经站上5日、30日均线。深综指更是已经站在所有的均线之上了。沪深两市的B股走势也与深综指类同。也就是说,沪综指很大程度已经很难准确表示多空力量的对比。
所以投资者显然不能过分拘泥于以沪综指来指导个股炒作的那套思路了。而且对于投资者而言,赚钱才是硬道理。本周4个交易日中,个股每天都是涨多跌少,即使周一沪综指跌去60点,个股涨跌比依然是589:238。沪市4个交易日封上涨停的个股分别达到8家、12家、22家和30家。很显然,看轻大盘重个股已经成为潮流。
五大券商明星年关纵论股市
股市在动荡和争议之中走向年关。将近一年的接近单边上涨的牛市遇到本轮行情以来最剧烈的震荡,虽然近日有所和缓,但是国内一些主流机构的主要言论者告诉我们,单边牛市不再是春节后的期待,让我们仔细听听他们是如何剖析的。
1、关于近期大动荡:调整是合理的
这肯定只能算是一个阶段调整,长期仍然看好。短期的震荡是供求失衡导致的
《第一财经日报》:怎样看待近期的股市大震荡?
左小蕾:我认为近期的震荡是正常的。最近大跌前的快速上涨,是风险积累的过程,是资金推动的。调整是绝对的,不调整是不正常的,因为要释放前期的风险。
一个正常的市场,我希望不是像近期这样疯狂的、单边的上涨,说"行情"就要说"下行",所谓"行情"就是风险累积过程。要避免大起大落,今天调一调,明天整一整,表明投资者在思考、冷静,看到问题,调整自己,反倒是一种比较健康的方式,是对市场走向成熟的培养,是必要经历的一种成长。所以从某个角度来说,是好事。
王晓东:首先我认为本轮市场震荡不是拐点,股市出现真正的拐点还为时尚早。
我们把它放在一个大的历史进程中来理解:讨论的起点是人民币升值,我们可以看到,在其他经济体,本币升值的时候,资本市场形成泡沫不可避免,而我们是刚刚有些泡沫的成分在里面,沪深300从2000点到2500点,一个月市值涨了20%,这不是暴涨;我们或是因为下跌过程太久,不太习惯这样的连续上涨,更多层面是一种心理影响。所以我们看好市场,我们认为目前的蓬勃发展仅仅是刚刚开始。
冯玉明:这只是上行过程中的一个调整,我们认为,总体来看,2007年中国证券市场还是会向上的,这个趋势不太会改变。那么,对于总体走势的预计,我们认为是震荡上行。
杨成长:这肯定只能算是一个阶段调整,长期仍然看好。短期的震荡是供求失衡导致的。去年以来,市场经历了股改行情、价值重估行情和资金推动行情三个阶段。后一阶段属于典型资金推动型行情,上涨过快,局部股价出现了泡沫。
市场能否长期繁荣关键看三个条件。
一是资金能否持续涌入。答案是肯定的。中国是一个储蓄过度的国家,储蓄肯定会分流。分流的速度决定着市场的波动程度。我们的股票市值已经达到十万亿,但是流通市值不到三万亿。老百姓储蓄是十六万亿。从长期看,中国储蓄资产过剩,加上人民币升值和外资的流入,会使得所有资产都会有个价值重估的过程。房市、股市和债市短期都冷不下来。
第二个条件是企业是不是都把最好的资产拿来上市。股改之后,民企和国企都已认识到把资产变成股票,价值会得到几倍的重估,而且可变现。这会促使国有和民营企业不断把最好的资产变成股票。如果将来条件成熟了,我们还可能吸收境外公司来中国上市,那市场的供给将充沛。
第三个条件是企业的业绩能否持续上升。今后两三年当中,上市公司的业绩,包括整个企业的业绩还是能稳步上升的。这有两个根源:一是中国遇到了难得的、比较平滑的、能够长期延续的繁荣经济周期;二是中国企业在全球的比较优势。
这三个条件是股市长期繁荣的基础。近期市场虽然震荡得很厉害,但是这些条件没有变化,所以对股市的长期繁荣用不着怀疑。
李明亮:我们总体上还是非常看好中国股票市场。
首先是中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是股市繁荣最基本的基础,2006年的GDP增长率是10.7%,那么2007我们认为可能保持在9.5%到10%,与2006年相比有一点点回落。但如果经济增长方式做得更好的话,经济质量会更加好一点。股票市场中的很多企业是这个行业里的龙头,会首先受益,所以它的经济增长会比一般企业更快,所以就是上市公司的业绩也会有实实在在的提高。
另一方面,目前资金还面临一个持续流动性过剩的压力,这个也是我们股票市场健康发展的一个外部条件。大量的国际资金需要寻找投资机会,中国是首选;流动性过剩的压力对中国宏观调控的部门来说可能有点压力,但是它会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中国的资本市场,导致一个持续的繁荣,我认为持续流动性过剩的存在,可以说是我们资本发展未来发展的河水源头。
第三,从制度层面看,继股改之后,资本市场建设的速度肯定是要加快,大量境外市场海归的一些蓝筹都要回到A股,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今年会加速,以满足各类投资者和企业的需要。
2、关于泡沫论:市场需要理性的声音
短期内这些话可能不好听,甚至导致某些局部损失,但是从长远来看,是用心良苦,今天从2900点调到2600点,是为了避免类似纳斯达克从5000点跌到1000多点的崩溃--我们的投资者无法承受的崩溃
《第一财经日报》:最近罗杰斯认为A股将大跌、成思危提出泡沫论,他们的言论引发了激烈的争论和市场反应,你怎么看?
左小蕾:面对前一阶段很不理性的投资行为,需要有人去说一说。比如有些股评家迎合市场心理,推波助澜,在股价和资产估值问题上放卫星--投资者需要知道没有调整的不喘气的黄金十年是不可能的。
市场需要理性的声音。有很多人不愿意听这样的声音,实际上非常有必要,什么时候都应该有风险意识;我们这个市场要习惯人家说真话、实话。短期内这些话可能不好听,甚至导致某些局部损失,但是从长远来看,是用心良苦,今天从2900点调到2600点,是为了避免类似纳斯达克从5000点跌到1000多点的崩溃--我们的投资者无法承受的崩溃。
冯玉明:泡沫呢,有一点。股指还是有一点高,但是如果盈利增长比我们预期的还好,那这个泡沫可能会逐渐变小。只能说现在的股指是有点高。但是我们处在一个大国经济,有些"东方不亮西方亮"的东西,起到一个平衡和协调的作用。我是很看好我们中国的经济的。
王晓东:我研究发现,一个也许不是特别但是可能比较有趣的现象是,很多过去被我们认为是"金科玉律"的东西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也需要与时俱进。
比如市盈率,我们长期认为20倍是合理的,30倍的市盈率是在危险的边缘;但是现在,在经济环境的稳定性增加的情况下,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主流经济体国家的资本市场波动率降低,要求同样的风险溢价水平理应降低。
不同的时代,风险溢价水平不一样。流动性过剩与股价上扬的内在逻辑联系是风险溢价的下降。我们的测算结果显示,目前股市的风险溢价依然处于不尽合理(考虑到经济增长更趋稳定、公司治理大幅提升、流动性极其充裕等基本背景)的高位水平。主要基于风险溢价的下降预期,我们认为股市的估值水平仍会大幅提升,所以所谓20倍、30倍市盈率根本就不算是一个准确的有价值的判断标准。
3、关于流动性:资金就像水
至于国外资金,是通过多年的经验寻找这个市场上不理性的地方,他通过你的不成熟不完善,你的缺陷来获利
《第一财经日报》:市场上到处都在谈论流动性过剩,2007市场资金量会怎样?
左小蕾:希望有变化,目前大家都很清楚是资金的流动性过剩在支撑市场的疯长。比如外汇流入,除了贸易顺差带来的以外,还有非贸易的外汇流入,在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之下,几乎是无风险的流入,在短期内这些资金的作用只能推高股价,而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整个价值增长。资金就像水,没有水,就不流动,水多了,会泛滥成灾,甚至是海啸--造成大起大落,最后是广大的投资者承担后果。
我们的风险控制机制要跟上,要严格控制,把非正常资金调出去,资金量应该适可而止,不能跨越极限。
王晓东:A股比港股贵,但是国内资金别无选择,只能投资A股或者B股;其实是没法"游"的;人民币升值是持久的历程,外资热钱进入中国也是持久的过程,所以,目前的所谓"游资"应该主要指的是国外投机资本。
冯玉明:首先是中国个人投资者的财富在大量增加。2006年中国GDP增长率达到了10.7%;2007也不会低到哪里去,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积累了大量的财富,表现在个人身上,就表现为一种个人财富。
至于国外资金,我不同意国外资金进来"操纵"市场的说法,比如说对冲基金,我的理解是,它不是"操纵"市场,而是通过多年的经验寻找这个市场上不理性的地方,他通过你的不成熟不完善,你的缺陷来获利,他并没有操纵市场。
杨成长:现在新股申购过热,资金大量流入一级市场。这种情况要引起关注。一级市场申购资金过大,也会推动二级市场股价虚高。申购资金过多,申购成本就提高,会倒逼新股上市定价过高,会出现新股股价盖过老股,形成新股带动老股局面。这在过去就出现过。
李明亮:2007年资金不会有太大变化。资金取决于市场的机会,机会没有了,资金就走了。短期资金随着管理层调控手段的出台,面临违规风险,该调头的会调头,但对于一些合理的真正的投资资金,就算有一些调控措施,也不会轻易放过。
对于外资,我们需要高度警惕的是一些专门针对股市来的投资,像某些对冲基金,它们的理念手法操作的技术都比较高明。他不单单是看好你中国某个股票,如果看中整个市场,这个是非常危险。
4、关于加息:可能性很大,影响不会太大
《第一财经日报》:市场对2007年央行加息预期比较强烈,你认为加息的可能性有多大,对股市影响有多大?
左小蕾:12月份CPI是2.8,加强了利息调整的根据。2006粮食减产,2007粮食供应紧张,春节消费品价格提高,可能推动一季度CPI上涨,2006年国际粮食储备降低,2007通胀压力进一步加大;目前石油价格很低,涨的预期是一定的,所以又多了一层压力。再加上资金的流动性过剩,所以加息是可能的。
理论上来说加息会影响投资,一是影响上市公司投入及其成长速度;二是对投资者会产生心理上的影响。近期需要这样的手段来调节,市场上的钱太多了。加息对资本市场是需要的,对其长期发展有好处。
王晓东:基于通胀水平有所上升,2007年一到两次的加息可以预见的。但是我认为升息的具体时间一定是出其不意,但是逻辑是在意料之中的。
我国金融市场也处于不成熟的阶段,国家对银行信贷实行严格控制,只要银行资金没有流入股市,银行资金没有被杠杆化使用,就可以保证股票市场泡沫爆发式产生的可能性大为降低。
冯玉明:我个人认为,中国现在的加息处于两者之间,可以加,也可以不加。从调控流动性、或者调控经济过快增长应该加息,加息是一种政策;但另一方面,因为预期人民币升值,我们加息是不能连续加的;这样对于宏观经济的影响不是很大,对于控制投资过热作用也不是很大,反倒对热钱更有利,吸引它再进来。所以央行加息只是象征性地加,实际的作用不会很大。对股市也不会有什么很大的影响。
杨成长:我不太关注是否会加一次息加两次息,而是关注央行加息的逻辑和目标。我们的加息目标过于多重,要防止投资过热、流动性过剩、房价过高和通货膨胀等,这反而让人们猜不透利息政策的导向。如果目前的加息是仍然盯着CPI走,加息的压力不会很大,加一次有可能。如果加息是跟着资产价格走,是为了抑制升值期间房市、股市和债市的资产价格,那么就有可能形成加息周期,影响就很大。
李明亮:今年有可能加息,但幅度不会太大,现在不具备连续加息的条件,物价是温和的,没有理由大幅加息。从客观的角度来说,有加息的必要,因为资金的价格是低估的,是被人为抑制的。但是加息对股市的影响不大,频率就是那么一两次,可能就一次,而且不是连续性的,所以影响不大。
5、2007年走势:上行!
2006年总体上来看是一个恢复性的发展,真正发展是2007年之后,黄金时期不是马上大幅度上升,而是指市场的机会非常多
《第一财经日报》:对于2007总体走势的看法?
左小蕾:比较稳定的积极向上。原因如下:
之一,国内外的宏观经济都不会有问题,美国经济会放缓,但是不会硬着陆,是平和的,国内经济也一样;基本的政策环境都不会有大的改变;
之二,资本市场资金量不会有大的改变,在目前管理层严格清查入市资金的前提下,包括对外资的高度关注的前提下,可能会对整体资金量产生一定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应该被视做回归正常,对于趋势性的影响不会产生;
之三,管理层也意识到了市场中的不理性因素,投资者的风险意识也在提升,在这样一个前提下,有可能避免资本市场的大起大落。
王晓东:坚定不移,看好资本市场的持久繁荣,这个持久是中长期概念。
首先,人民币升值是中长期的,经济增长是中长期的。其次,在本币升值、利率水平被压制的前提下,资本市场会表现惊人。如韩国、印度、日本等升值窗口期间都有极其一致的表现:为抑制外汇流入,利率水平被刻意压制,也因于期间的通胀攀升,实际利率水平更是明显降低,股市也总是因为估值提升而涨幅惊人。中国目前的处境其实并无特别。
鉴于此,我们提出沪深股指3年涨一倍的预期,是很平和的。
冯玉明:震荡上行。
第一,上市公司的盈利情况。2006年所有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了30%,我预测2007年仍然会有接近30%的增长。
第二,在新兴市场流动性增加的时候,一般都会推动市场上涨。2007年的外贸顺差,我估计还会大幅度增加,流动性过剩的局面还会很突出。
第三,股权分置改革后股东利益一致了,而且很多企业在实行股权激励,很多企业有信心把企业做好。2000年以前,企业是在做利润,往里面注水;但这几年不一样了,根据我们这边去上市公司调研,很多上市公司不是在做利润,而是尽量把利润压下来。上市公司有隐藏利润这个倾向,如果一旦股权激励出来了,那么企业只要把盈利稍微有所释放都会是很厉害的。
我们认为2007年沪指会到3500~4000吧。
杨成长:最好是以"进三步,退两步"的方式螺旋式上升。调整是上升的必要准备,上升是总趋势。当然也不能简单把2006和2007相比。在2007指数上升中,新资产推动是主要因素。2007年走势可以概括为:估值上升的空间有限;指数震荡成为常态;结构分化会十分明显。
李明亮:从总体上看,2007年中国的资本市场将步入一个黄金的发展时期。
2006年总体上来看是一个恢复性的发展,真正发展是2007年之后,黄金时期不是马上大幅度上升,而是指市场的机会非常多。对投资者来说,会有很多的优质公司上市,所以选择余地大大拓宽;对于上市公司,从这个平台可以融到更多资金;对管理层来说,市场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也会加大。所以,黄金时期不是疯长、暴利,而是基本上保持健康持续发展。
6、大盘蓝筹VS中小盘股:不以盘子大小论英雄
低价股被高估、高价股被低估的现象随着价值回归,已经不太多了,但是还是有
《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以及近期,大盘蓝筹股似乎雄霸天下,2007这个趋势会继续吗?在大盘蓝筹和中小盘股之间,投资者应如何选择?
左小蕾:大盘蓝筹股是优质的、是机构看重与持有的,是长期成长的概念,但是我们要看到有些大盘股也被炒成泡沫;中小盘股是所谓题材股,高风险,但也有高收益的概念。
总体来说,无论是大盘蓝筹还是中小盘,只要它们是好的,都需要。投资者也是不同类型的,也有不同的风险承受能力。
王晓东:大盘蓝筹股估值结构的变化,2006才刚刚开始。随着机构投资者的日益壮大,QFII进入,以及香港市场的遥相呼应--进入股市的投资者结构发生了变化,导致价值的重估,大盘股享受溢价而非折价。2007年这一趋势会持续,因为低价股被高估、高价股被低估的现象随着价值回归,已经不太多了,但是还是有。
冯玉明:大盘蓝筹赚钱主要年前的一段时间,在工行和中行大涨的那一段,确实出现了这种情形,因为它们两个占的权重比较大嘛,在这段时间确实是股市在大涨,但是很多中小盘股没赚到钱。从2006年总体的情形看,大部分时间还是普涨的。
冯玉明:前段时间大盘蓝筹剧烈上涨是因为大家对股指期货有预期。但是从长期来看,股指期货不太会改变市场的走势的。拿了大盘蓝筹,股指期货推出以后他们做空的话,就可以锁定利润。
2007如果推出股指期货,对总体的走势是没有影响的。只是短期内它可能会造成市场下跌一下,但是从长期来看,它对市场没什么影响。只不过多了一个品种而已。
杨成长:由于投资者结构的变化,大盘蓝筹经历从折价到溢价的过程,散户也加入到大盘蓝筹的投资群体中。近期的市场走势证明,投资大蓝筹同样也存在着风险,大蓝筹的股价也存在阶段虚高的情况。一些人认为,大蓝筹对指数影响大,在股指期货推出前,大蓝筹肯定会成为机构投资者操作股指期货的筹码。实际上,从长期趋势看,股指期货对现货的影响是有限的。基于对指数影响大去买大蓝筹是不合理的。买卖股票不能简单以盘子大小来划分。支撑股价上涨的长期因素是企业的成长性。
李明亮:2006年大盘蓝筹的胜出主要是因为投资者的结构的改变,机构投资者占主要地位,大量蓝筹基金的发行,因为蓝筹股的信息披露比较充分,信誉比较高,流动性相比中小股好多了,所以主要是机构在推动。特别是在股指期货即将推出的背景下,优质的蓝筹股更是机构手中青睐的筹码,这是2006年蓝筹大幅度上涨很重要的一个背景。至于中小盘股的投资价值,我认为还是要看个股。
主流资金战略调仓正在进行
地产股权重指标股有点不受待见,电力传媒板块表现抢眼
昨天沪深股市维持普涨行情。上证指数升21.55点,收于2737.73点,成交704.20亿元。深证成指上涨149.72点,收于7691.46点,成交363.47亿元。总成交量比前日微缩。两市共1030只股票上涨,323只股票下跌,41只股票涨停。在下跌股票中,跌幅在4%以上的股票仅6只。汇正财经分析员朱国政认为,盘中总体感觉是,深成指走势强于上证指数,权重指标股反弹不齐心,其它板块的活跃度不够,但涨停个股较多,人气仍然较高。短线预计周五大盘继续反弹。
权重指标股背离大市
在这一轮普涨行情中,前期一些热门股票特别是权重指标股涨势萎靡。华夏银行、深发展、民生银行、工商银行、中国联通、中国石化、招商银行尽管成交金额均在10亿元以上,是交易最活跃的股票,但只有深发展涨3.8%,华夏银行涨1.1%,其余全部收阴线。兴业银行、宝钢股份、中国银行、万科也全线下跌。在跌幅榜中,宇通客车、招商地产、金地集团、海南椰岛、海螺水泥这些前期明星股也赫然在目。而涨幅榜中则出现了很多"新"面孔,尤其是低价股。
国信证券研究所常务副所长蒋国云去年12月中旬就断言:地产股和大盘银行股后市不看好。仅一个月,银行和地产股就遭遇大量抛售,带动大盘回调。他称,以大盘银行股和地产股为首的权重指标股前期涨幅太大,还需要整理一段时间。地产股受调控政策影响很大,短期难以恢复信心。银行股即使跌了那么多,股价仍然高估。国信证券高级分析师杨波认为,权重指标股没有随大市上行,可以认为是基金在主动调仓,地产股被减仓的迹象很明显。
电力行业基本面向好
桂冠电力、深能源、国投电力这些电力股昨日均告涨停。粤电力、长江电力、深南电等都有不小涨幅,整个电力板块上涨2.97%。联合证券研究所所长吴寿康认为,电力行业基本面向好,估值有优势。蒋国云认为,电力行业景气度出现好转,煤电联动给市场较好预期,是防御性投资品种。一些电力股票如国投电力还有整体上市、资产注资题材,更具有暴涨的可能。杨波认为,电力股现在还是一个估值洼地,而整个行业在上半年将因发电机组增加而提高产能,下半年将实现供求平衡,发电设备利用率将得到提高,也会带来新的增长点。
传媒股将是下一个明星板块
昨天盘面上,传媒娱乐、机场港口、交通运输板块的整体涨幅都在3.8%以上。杨波认为,基金调仓过程中,明显有加重传媒娱乐板块的仓位,传媒类股成建仓的重点对象。电广传媒、华闻传媒、东方明珠将成为"未来之星"。
杨波认为是估值变化带来的调仓行为,调仓不是坏事,"这样反而使市场更加健康。"
朱国政表示,目前的大盘不仅仅是做技术性的调整,而且也是在做战略性的调整、结构性的调整。操作上,投资者还是以轻仓持有强势股为好。
另外,昨天上证B股指数涨2.7%,深证B股指数涨0.67%。沪深B股涨跌比例为100∶20,涨势更甚于A股。
三、今日股评家最看好的股票
三家公司推荐多伦股份
重组和整体上市是目前市场中炙手可热的火暴题材,东方电机、沪东重机、华闻传媒等个股凭借良好的题材支撑,股价始终保持活跃,一直是市场的绝对焦点所在,这深刻地反应出个股的重组题材赋予了其腾飞的想象空间,尤其是在崇尚价值投资的牛市行情中,重组题材必然成为股价上涨的最大动力!多伦股份  (600696)--经过重大资产重组,豪盛(香港)有限公司成为大股东,注册地从福建迁往上海,制订了"以福州地产为基础,东进上海,北上北京"的房地产发展战略,资产质量提升必将带来股价的强劲飙涨!
亮点一、港资大手笔重组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连续两个交易日创出汇改以来新高,继周二突破7.76后,昨天又再度突破7.75关口。昨天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7.7496,人民币较前日大幅升值了99个基点,年内第12次创出汇改以来新高,年内和汇改以来的累积升幅分别达到了0.76%和4.65%。2月份仅仅5个交易日,人民币汇率就4次创出新高,接连突破了7.77、7.76、7.75三道关口,累积升值了280个基点,幅度达到了0.36%,期间还以161个基点创出汇改以来单日升幅的最高纪录。如果按照目前的趋势演化下去,2月人民币汇率不但可以刷新汇改以来的单日升幅纪录,甚至可能再创月度升值幅度新高,由此也赋予了房地产个股更大的想象空间。
多伦股份是国内首家发行A股股票并上市的台资企业和建筑陶瓷企业,在豪盛(香港)有限公司成为大股东后,先后剥离了建筑陶瓷等资产,与香港利嘉集团的物业类资产进行置换,置入收益稳定的大型物业资产,使主营业务顺利转型,资产质量得到明显的提升。2005年,公司开始推进上海多伦路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与改造二期项目的前期工作,去年完成拆迁计划。根据公司三季报披露,由控股子公司上海多伦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承接开发的上海市虹口区多伦路二期1号地块项目,已于2006年8月15日取得了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颁发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目前正在进行该项目的拆迁评估工作。随着该项目的进行,有望给公司带来强劲的发展动力。
亮点二、港资背景实力强大 承诺高溢价减持
多伦股份还不断对现有业务进行整合,将注册地从福建迁往上海,并且制订了"以福州地产为基础,东进上海,北上北京"的房地产发展战略。尤其值得短线关注的是,2006年第四季度,出售了公司所拥有的福州利嘉城A区二楼的商业店面,本次向市场出售的商业店面共约3849平方米,交易总额10250万元。按市场行情定价,产生的毛利润约为3700万元。截至目前,公司已与购房者签订了购房合同,并收到约90%的销售款。而按照时间来推算,这笔收入将进入2006年年报,必将为公司全年的业绩划上圆满的句号。
公司的控股股东豪盛(香港)有限公司在资本领域和实业领域均有着强大的实力,而且在股改当中,豪盛(香港)有限公司承诺所持股份获得流通权之日起三十六个月内不上市交易,在上述承诺期期满之后,如在二十四个月内通过上证所挂牌交易出售股份,出售价格将不低于每股3.50元,确定较现价溢价的减持价格,充分显示出大股东对公司的发展充满信心。
从走势上来看,该股前期连续拉阳线启动,成交量稳步放大,在快速回抽确认30日均线的支撑之后,股价顺势反转向上,形成了典型的V型反转,主力资金做多的意愿相当强烈,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智慧、辽证、渤投)
三家公司推荐S深发展A
2007年我国银行业对外资全面开放,外资在治理结构、风险管理、新产品开发、服务质量方面的竞争优势将对中资银行构成激烈竞争,面对挑战,银行业将迎来新一轮快速发展时期。
重点个股:S深发展A  (000001),公司集外资并购、业务快速成长、金融创新、国际一流管理团队等优势于一身,未来发展前景十分看好。二级市场上该股近期借助大盘调整强势洗盘完毕,反转拉升行情一触即发,关注。
投资亮点一:业务转型 利润大增 公司2006年前三季度业务转型成效初见成效,三季末公司资产总额2462.30亿元,较年初增长10.63%,存款总额2200.14亿元,较年初增长9.02%,净贷款总额亿元,较年初增长%,公司前三季度实现拨备前利润24.41亿元,同比增长54%,净利润8.90亿元,同比增长223%,每股收益0.46元,其中三季度每股收益0.22元,每股净资产3.11元,前三季度净资产收益率14.71%,总资产收益率0.361%。公司推出的个人住房贷款双周供等新型个人业务产品在市场上获得普遍认同,个人贷款较年初增长了64%,在贸易融资和中小企业融资等方面也确立了良好的品牌和市场地位,深发展06年以来贷款增长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这与其3.59%(9月末)的资本充足率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增长势头异常迅猛。此外,预计公司2006年全年净利润同比大增300%--350%,成长潜力由此可见一斑。
投资亮点二:双重受益 增仓明显 由于所得税率及税前扣除项的差异,我国内资银行的所得税负担高于外资银行。根据我国上市银行05年的财务报表计算,如果不考虑税前扣除项变动的影响,其业绩将平均提升16.13%,高于所得税率调整对净利润11.94%的拉升作用。前期银行板块整体大面积上涨已经十分的明确的告诉了投资者如何在两税合一概念中挖掘投资价值。此外,公司的人民币升值受益题材也极具吸引力。二级市场上,该股前期连续放量上攻,大资金持续增仓迹象十分明显,近期借助大盘回调顺势打压洗盘,后市有望重拾升势,建议重点关注。(金龙、海顺、大富)
三家公司推荐莱茵置业
虽然前期银行股、钢铁股等主流热点陷入震荡整理格局中,但是,整体上市概念股却迅速崛起,成为多头主流资金调节市场氛围的一个最为有力的武器,从而使得具有整体上市预期的个股频频冲击涨停板,具有整体上市公告或整体上市预期明朗的个股更是持续涨停,沪东重机、东方电机等均如此,因此,同样具有整体上市信息的  (000558)莱茵置业有极高的短线实战参考价值,有望出现井喷的主升浪行情。
启动整体上市 涨停板数目直追沪东重机
日前,莱茵置业公告称,将向机构投资者非公开发行不超过8800万股A股股票,其中向莱茵达集团发行的股份数量不低于本次发行股数的35%。莱茵达集团将以其所持有的扬州莱茵达置业有限公司32.16%股权、南通莱茵达置业有限公司90%股权、扬州莱茵西湖置业有限公司100%股权、扬州中茵置业有限公司90%股权等资产认购股份,其他特定投资者则以现金认购。
而公司董事长高继胜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拟向包括第一大股东莱茵达集团在内的不本次定向增发作为莱茵置业历经4年的重组整合后迎来的第一次再融资,募集资金项目就选择了向集团公司收购其持有的房地产开发业务,表明历史遗留问题已经基本得到了妥善的消化和解决,莱茵达集团房地产主业的整体上市已实质性启动。也就赋予了莱茵置业二级市场股价的整体上市概念。
由于沪东重机、东方电机等整体上市概念股的持续涨停,充分向市场昭示着市场主流资金对整体上市概念股的认同,从而使得相关个股持续涨停,沪东重机更是一度8个涨停板,如此所带来的赚钱示范效应也相应放大了市场对整体上市概念股的追捧,所以,作为同样具有整体上市概念股的莱茵置业的未来股价走势有望持续涨停,涨停板数目将直追沪东重机。
人民币升值+业绩暴增打造主升浪
值得注意的是,莱茵置业是地产股,也是典型的人民币资产概念股,近期人民币升值趋势极其明显,人民币汇率持续创出汇率以来的新高,已持续突破整数关口,在本周二突破7.76 后,周三又再度突破7.75 关口。而从海外市场的经验来看,本币的升值将带来本币计价的资产股价格的大幅走高,所以,人民币升值趋势赋予人民币资产概念股极强的做多动力。而由于近期的注入优质资产,更强化了莱茵置业强大的地产业务,也就赋予更强的人民币资产的效应,所以,未来的股价走势具有强大的做多动力。
同时,公司在06年12月28日发布公告称,受房地产开发周期的影响,公司开发的房地产项目逐步进入结算阶段,导致2006 年度收入结转总额较上年度有较大增长。预计2006年度业绩比去年同期上升350%-450%。
虽然公司05年的基数较低,如此大幅度的预增之后,预计06年的每股收益在0。11元左右。但是,由于公告称房地产项目逐渐进入结算阶段,这意味着06年的业绩大幅度增长仅仅是一个高速增长周期的开始,那么,在07年的业绩依然有望暴涨,从而会迅速提升其估值水平,从而带来二级市场股价的井喷行情。
有望突破井喷
在二级市场上,该股自股改后一直运行在上升通道中,意味着有实力机构资金长期运作。而由于定向增发、业绩暴增等估值优势,有新的资金加盟的特征,近期二级市场日K线图频频出现放量的阳K线就是如此,看来,在新老资金合力下、在整体上市预期的推动下,该股有望出现爆炸式的突破前期头部的主升浪行情,建议投资者积极关注。(江证、联合、西证)
主力战略调仓的新图谋!近期千万别买这类股票----金融之星-中国著名金融门户网站 主力战略调仓的新图谋!近期千万别买这类股票----金融之星-中国著名金融门户网站 中国股神:如何面对一买就套、越跌越买的股票-金融之星 你买的不是股票,是寂寞 -同花顺金融服务网 ZLJC主力进出指标 - 金融术语 - 百科全书 - 价值中国网:中国领先的财经商业新媒体... 著名游资揭秘 - 梁学善 - 职业日志 - 价值中国网:中国领先的财经商业新媒体(金融投资... 企业预算管理问 - 张生军 - 价值中国网:中国领先的财经商业新媒体(金融投资·新兴战略... 近期法国金融 房产 留学 移民 签证新规新政策 探寻中国的金融之根 探寻中国的金融之根 如何发现股票黑马 - 李金路 - 职业日志 - 价值中国网:中国领先的财经商业新媒体(金融... 主力吸货时的蛛丝马迹 - [知识技术学习] - 银柜金融 股票,论坛,基金,权证,模拟炒股... 解读新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宋鸿兵:点评近期金融形势 操作越多失误越多 - 王黎明 - 价值中国网:中国领先的财经商业新媒体(金融投资·新兴战略... 你应该懂点投资学 - 李意坚 - 价值中国网:中国领先的财经商业新媒体(金融投资·新兴战略... 金融品牌的战略与管理 民族心理现象之二——疏不间亲 - 石性刚 - 价值中国网:中国领先的财经商业新媒体(金融投... 捕捉涨停板-金融之星 门户网站的新战国时代 门户网站的新战国时代 股票看盘和复盘 - 于士超 - 职业日志 - 价值中国网:中国领先的财经商业新媒体(金融... 海峡两岸金融合作协议(全文) -- 中国发展门户网 治国的金融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