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儒释道的“中”观看中国人文精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11:34:35
从儒释道的“中”观看中国人文精神

儒道释三教“中”的比较
儒佛释三家,是相通的、相连的、互补的、一体的,如同一个有机整体,缺一不可。虽然儒道两家是关于现世的生的立身的哲学,佛教是关于来世的死的身后的哲学,儒家是积极的向前的人世的哲学,而佛道两家是消极的向后的出世的哲学;儒佛两家是更加整体的群体的社会化哲学,道家是更加自我的个体化的哲学等等,但是三者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的伦理道德、人文精神和价值取向。而且这在中庸、守中、中道方面都有所体现。
尽管由于儒道佛三家在语言逻辑的表述上有不小的差别,但分别作为三家的方法论则是相同的。特别值得重视的是,孔夫子的中庸之道,反对“过犹不及”,反对极端化、绝对化,具有辩证法思想;而佛家的中道义,以之反对有无两边的“边见”,以中为胜,同样是反对极端化、绝对化,二者则是相同的。从这一基本点来说,既然儒佛两家所坚持的中道是方法论中的重大原则问题;而道家则在认可对立统一的逻辑基础上,用“无为”的守中作为最终解决问题的灵丹妙药。那么将儒道佛三家思想沟通起来,也就是非常自然的、顺理成章的,而不是牵强附会的。
如果作更进一步的考察,就会看出儒家的中庸之道、道家的守中精神和佛家的中道义在根本上又是不同的。儒家的中庸是道德理想,也是一种精神动力。《中庸》明确指出:“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这里的君子与小人的对立在于是否“择乎中庸”。“过犹不及”的思想,要求人们追求“和而不流”、“中立不倚”的境界,以免“小人而无忌惮”的“反中庸”现象。中庸之道要求人们按照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自觉地调节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言论行动,使之不偏颇,无过无不及,严格保持在儒家规定的道德规范所许可的范围之内。而道家的“守中”精神则是一种世界生成观和方法论的统一。非阴非阳的“中”是世间万物的起源,和“道”是同一概念。相信万物都有其自身的“道”,而这个“道”在面对大自然和人是统一的,人与自然没有对立矛盾,则在方法论上不需要特别强制人的本性。所以,只要“守中”就是符合“道”的发展,“无为”就是“守中”的最好方法。佛家的中道义是对世界本体论的模糊回答,即有即空,非有非空。世界起源是“有”,其属性是“空”。这种极度辨证的观点就要求其方法论上也一样,既重视佛法真谛的存在,又破除俗世一切假象(是空)。儒家讲入世,肯定现实世界和一切事物的存在,也因此承认事物的质的稳定性。道家讲出世,虽然肯定现实世界和一切事物的存在,但夸大了其不确定性、变幻特点,否认最终认识事物,把握其发展规律的可能性。因此,走向了“无为”的守中;这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方法也使发现客观规律变成没有必要的。而佛家讲出世,讲空、寂,虽然不是“顽空绝虚”,但现实世界和一切事物都是虚幻地存在的,而且在变动不居中是 “无自性”的。因此,既然一切事物不是真实的存在,那么其质的稳定性,即使短暂的、相对的稳定性也是不存在的。儒道佛三家既然存在这一根本性的差异,中庸之道、守中精神与中道义也就存在根本性的不同。
儒道佛三教“中”思想一致性的深层原因
如前所述,儒家的中庸之道、道家的守中精神和佛家的中道义三者在本体论上并不一致,但是在方法论上,却表现出惊人的一致性。这种殊途同归的现象并不是无法接受的悖论,而是由中国人的国民性格决定的。
儒家、道家是中国土生土长的理论体系,而佛教作为外来文化,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交融中,不断加强了中国的特色,形成了“中国佛教”。小乘佛教中的许多观点,由于不符合中国人的精神状态与人生观,而逐渐没落;大乘佛教兴起,“中道”的观点则与中国人特有的适中、随意、不精确的性格有内在的一致性,所以不断发展壮大。
关于本体论认识的不同,并不影响中国人对儒佛道三家的信奉。因为在中国人的国民性格中,向来对与日常生活无直接关系的世界本源漠不关心。对世界本体的认识,只是哲学方面的形而上学,而与中国人的现世生活关系不大。儒家的“子不语”就是中国人对不可直接感知的事物毫不关心的最好体现。又如道家的“知其雄,守其雌”(《老子·28章》)、“一阴一阳之谓道”(《系辞传》),诸如此类的表述若是落在非华夏民族的文化中,则其极可能只是一种哲学认知,而对于华夏民族而言,则它全然就是这个民族的文化及国民性格的本身,是切身实际生活的体现。所以,儒释道本体论上的不同,丝毫不影响中国人的世界观,而中国人更看重的是方法论上的意义。
然而,对于方法论,中国人则很感兴趣。因为这直接关系到现世生活的处世方法。儒家讲究中庸之道,是为了内圣外王,成就现世的事业,成为读书人走上仕途的不二法门。道家的“守中”精神,就是避免现世纷扰,达到内心的洒脱,这是中国人骨子里的精神情感。道家在中国民间社会与医术、方术、气功和各种养生方法相结合,成为上到达官贵人下到普通百姓都略知一二的大众知识。即使佛教的中道观,也不仅是原来的死后成佛,它在中国人理解中,更像禅宗的当下成佛,就地成佛,把现世与来世、入世与出世联结起来。而且,儒家的中庸之道、道家的守中精神和佛家的中道义,在具体操作上,也很符合中国人的追求简单、随意的原则。任何激进的偏执都是与中国人的适中性格相悖的;而“中”的观点,对于中国人来说,则是最简单的。人们不用麻烦地探索,不用费力思考,只要把或左或右,或激进或保守的想法折中一下,就可以达到适中的境界。而且,这也是中国人的不追求精确性的表现,所谓的折中,并不是精确地计算出的“五五平分”的折中;而是不准确的、随意的折中,只要不左不右,不前不后就是合适的折中。三教的“中”观都不是机械的中间,而是模糊的“中”。这一点就是古人一直推崇的“中”,所以说,“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老子·5章》),“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尚书·大禹谟》)。可以说,中国古代文明的高度发达,恰恰是因为这种模糊的“中”,使中华文明可以兼容并包,为我所用;并不在本体论的形而上学方面纠缠不前,不会在种种矛盾怪圈里喋喋不休,而是坚守“中”观之道,把众多解说为我所用,吃到肚子里,融入整个中华文明的血液中,进而使其成为整个民族共同的精神格调。
总之,中国人的国民性格决定了儒家的中庸之道、道家的守中精神和佛家的中道义三者在中国的发展壮大,也就决定了三者的一致性。反过来,此三者也正是中国人精神的反映,继续促进中国人精神的理论化发展,从而达到了双向的互融发展。因此,我们通过分析三者的一致性,也就可以更加理解中国人的精神性格,为今后的中国学术理论发展打下一个理解的基础。

【头条】:如见真容 妙手丹青 李唐佛画展辽河
【两岸】:端午好时节 世界宗教博物馆启善念
【禅茶一味】:封氏闻见记 禅助茶道行 
【觉悟】:风吹云动心不动 见到境界不动心
【一日禅】:放下——哪里是绿洲?何处是彼岸?
【心灵物语】:舒服国:人们心中的桃花源
【众生】:香港艺人吕颂贤从佛法中获得智慧
【素食】:盛夏小心出现各种“水果病” 
【书店】:合掌録—阎崇年对话星云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