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租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3:56:09
',2)">
',1)">
搞拉丁文学的德国邻居WERNER深深的被雕塑吸引了,摆出战斗的姿势。《收租院》的这场展览,能给德国人的心灵带来什么震撼?
目前在法兰克福市中心举办的这场毛时代的群体雕塑展,可是相当的不简单呢!这场展出的中文名叫《收租院》,经历过文革的中国人肯定都知道他。他可是当年文革得到最高决策者认可的当代文艺作品,除了江青势力范围内的“样板戏”,估计也就只剩下一个《收租院》了吧。那么他是怎么出来的,又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1965年6月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教师赵树桐、王官乙率应届毕业学生5人,和当地美工、民间艺人一道 ,以四川大邑县地主刘文彩盘剥史实为原型,历时数月集体创作的大型泥塑群雕。群雕共有人物114人,道具108件,有7个部分(“交租”、“验租”、“过斗”、“算帐”、“逼租”、“反抗”、“上山打游击”)、26个情节组成,全长近100米。 “上山打游击” 一组的造型,是在文革中增加的,后来又被删除、收藏起来了 .
在参观这个展览时,大屏幕清楚的播放着这些雕塑老师的采访录音,他们现在也承认它是艺术作品,作为艺术作品,当然可以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夸张、虚构等等,为它的主题服务。也就是说,《收租院》中的刘文彩,是艺术化的“刘文彩”,而不是历史中的刘文彩。《收租院》的创作宗旨是“阶级斗争为纲”,既要表现农民的悲惨生活,也要表现他们的不屈和反抗;既要表现地主阶级的凶恶残暴,也要表现他们的虚弱和恐惧。让人看的是一个收租院,想到的是整个旧社会。
一条恶狗旁站着一个汉子,他头戴草帽,身穿绸短衫,手执弹簧钢鞭,腰里挎着驳壳枪。邻居老头看着他的武器,也在沉思着什么。
“妈妈,不要卖我。”
手拿念珠的刘文彩,又在盘算什么坏事呐?
兵痞抢夺孤儿寡母仅有的盘缠。
推着小车逃荒的农民。
老头在觉醒的农民面前摆出KAMPF POSE(战斗的姿势),旁边的管理员说,您在这里站一天都行,我们都笑了。
催要租子的狗腿子。
无力偿还租子的老大爷。
“什么?怎么又长了3斗?”
“就是这样的斗,怎么着吧!”
在我看来,这群雕塑的政治含义要远大于他的艺术。邻居老头也承认。他同时认为这是当时宣传的东西。而且现在雕塑老师也承认有虚假成分,所以没必要过于义愤填膺。而对于艺术的东西,他却大为赞赏,估计总是看宗教题材的雕像,突然换换口味,不一样了吧。
来看展览的,多为岁数较大的,年轻人很少见。看展过程中,基本上所有的德国人都是非常平静和细致的来观察雕像,不苟言笑,想什么,那就只有他们自己清楚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