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论坛』 [经济专栏]中国农村土地改革的终极方案(关于中国农村土地改革的思考和建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08:29:50
『』 [经济专栏]中国农村土地改革的终极方案(关于中国农村土地改革的思考和建议)
作者:孔杰007 提交日期:2009-1-6 14:10:00 访问:10897 回复:180
关于农村土地改革的一些建议
我今年三十多岁了,在我成长的三十多年中,其中有二十多年是在农村度过的,后来因为急于想变成一个城里人而主动放弃了土地进入了安徽的一座普通的小县城做了一名普通的工人,可是因为厂里的效益不好(现在已经破产倒闭了)也没有所谓的低保保障,有十多年(包括现在)我一直都是在外地四处求职打些零工从而维持自己的生计的。也就是说我是一个典型的社会边缘人物,没有固定工作、没有社会保障、没有土地可依靠!而据我观察象我这样的人在农村和社会上都存在不少!这些年,我也从媒体上多多少少的了解了国家关于农村改革所出台的一些政策和为农村所做的巨大努力!也许我的认识未免流于肤浅!但我仍然表达出来!希望能为中国的农村发展提供一条思路!也许学问的限制使我的表达不能够清晰明确!但仍然希望阁下能耐着性子看完!不要急于扔进垃圾箱!因为这必竟是我关注了农村很多年的思考。我想我的想法并没有脱离实际!当年安徽小岗村的改革不也就是一群学历不高的农民在务实的基础上进行起来的吗?至少因为我的经历!我想我的想法是能够代表广大的普通农民和象我这样的社会边缘人物的!这群人无疑是中国数量最大且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让这部分人迅速发展起来,中国的经济无疑会获得一个突飞猛进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取得长足的进步!
要想改变农业发展的现状,我认为首先我们要认清楚两件事情;第一:农民最关注最需要的是什么?第二:真正束缚农业发展的根源是什么?只有搞清楚了这两件事情,我们才能有地放矢制定出相应的政策来促进农业的发展。
首先谈谈第一个:农民最关注的是什么?
农民最关注的无疑是土地承包制的稳定和国家制定的农业相关政策究竟能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多大的变化。
任何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国家无疑都要努力保护他们的生存权利,对于国家来讲,无论是通过个人努力还是国家机制保障,公民都有拥有能养活自己工作的权利,这一点如果公民个人努力做不到,国家又保障不了,那么国家就应该给他最低的生活保障,这也就是俗说的最低生活保险,假入国家连这一点还保障不了,那么就只有给他一份土地了,对于广大农民来讲,有时候土地的确是他们生活的最后的也是唯一的保障!
对于广大农民来说,现阶段仅仅从产出来讲,土地确实如同鸡肋一样,咀之无味但弃之却又绝对是难以割舍的,如同上文所说,土地往往是无一技之长的他们面对生活压力时最稳定的避风港,因为只有土地才能给他们最大的安全感,而实际上,这也正是这几十年来,中国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农村在几乎没有普及国家任何生活保障的情况下,仅仅依靠一人一地的联产承包责任却还能保持超级稳定的原因所在,所以,联产承包责任制现在绝对还不能说一无是处,个人认为,国家若想保持持久稳定,农民对土地归属的安全感国家就应该给予充分的尊重!
农村自有农村的生存法则,这一点和城市方面绝对有很大不同的,个人认为,在农村完全可以不实行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制度,但牵扯到农民土地流转和变动的任何政策时,都希望慎之又慎,触动了农民土地这一根本利益,无疑就触动了农村稳定的基石!
但我们总不能坐看农村发展缓慢,任由中国城乡差距越来越大,这样持久下去,农村的稳定也最终会成为一个问题,纵观中国这几十年来农业的发展,对于农村变革的探索就从未停止过,无论是农村土地的七十年稳定承包政策的出台,还是农业两税的取消,到最近的返补贴于农,本人都举双手赞成。只可惜,这些也都是些对农民减负的政策,对于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并没有实质性的帮助,而且还用了返补贴的方式补偿农村,农业对于国家整体经济的贡献显然已不是促进而是拖累!
国家显然也不甘心农村总是停留在这一水平上,所以刚刚进入新世纪初,国家就出台了两项力促农村发展的政策,同以前的政策不同,这两项政策无疑是力促农业发展农民致富!
这就是2003年在重庆试点的农村土地股份制合作和现在刚刚出台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
重庆的农村股份制合作试点效果如何,由于媒体鲜有报道,本人一直不得而知,但有消息称,已被中央紧急叫停,坦白的讲,本人对此试点也一直不看好,这个方法最大的隐患就是很容易失控,如果普及推广,很有可能会触及到国家划定的18亿亩红线,会最终影响到中国对农业的战略定位!
而现在刚刚推出的土地流转制度效果又如何呢,由于刚刚推出,还待时间验定!
而由这两项农村政策的推出基本上可以看出这一点,中国人已经普遍意识到,现行的农村一人一地的政策已经严重的束缚了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的规模化经营才是农村发展的必由之路!
这种认识无疑是有道理的!可是从经验来看,一人一地的个体经营土地政策却是保持农村稳定从而是中国稳定的一块基石,轻易撬动这块基石无疑是要冒很大风险的!
无论是土地股份制试点还是土地流转,都无疑是要求把土地集中起来进行规模化经营,而这就有可能造成无地农民大量增加,这部分人即无一技之长,又不擅长经营管理,推入社会后,国家要么提供大量资金进行技能培训并提供出足够多的工作岗位,要么就只有提供最低生活保障,才能相对保持社会稳定,除此之外别无他法。而即使做到这一点,那些拿到最低生活保障或在低层次岗位上工作或只能得到少量土地租金的农民也只不过是基本得到了温饱的公民而已,国家要想全部承担这些,显然也是会不堪重负的,这只会在农村中重新造成新的两极分化:集中了土地有权进行规模化经营的一部分人富了起来,而失地的农民则甚至失去了发展的动力!这并不是不可能发生的!
还有一点隐患就是:即使我们付出巨大代价能够把土地集中起来统筹进行土地规模化经营,往往经营者也很快会发现,农业的弱势地位往往迫使经营者也只有在集合起来的农业用地上进行工业化生产也就是只有在集中的土地上建工厂搞房地产才有可能迅速收回成本并获得效益,而若这样普及下去,必然又会突破中国划定的18亿亩红线,农业的战略性定位决定了中国绝对不能突破这一红线,这会触及中国粮食的稳定,这显然也是国家绝对不能够承受的!
还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的速度固然很快,可是从任何国家来看,城市经济抗击金融风险的击打能力也有限,尤其就中国而言,一旦发生类似于美国这次的金融危机,农村的稳定往往是消弭城市压力的一道重要的缓冲地带,比如这次发生于美国的金融风暴,也致使中国大量企业破产工人下岗,想想如果没有农村一户一地的政策,那些失业的农民工又将该如何安置呢?中国还可以这样潇洒么?所以,也希望国家在规划农业发展时,也要充分考虑这一因素,如果失地农民大量增加,无论是农民入股还是获取一定补偿,绝对对国家都是有着潜藏的隐患的。
所以对现行的土地流转政策国家若要实施,请一定要加强监管严见防范,防止一系列次生灾害的发生才是!
今天从参考消息上看到一些外国媒体评价中国农业改革的报道,读起来很有意思,摘几篇也让大家看看:
10月11日俄罗斯《新闻时报》黑格尔教授:“……激进的倡议可能会导致没有生存手段的无地农民数量增加,目前制度下实际掌握这土地的是党委书记和地方官员,想买土地搞建筑的城里富人是同他们而不是同农民进行商谈,为了商业项目换取可怜的补偿款强行从农民手中收回土地!”
10月9日法国《费加罗报》:“农业改革既是发展长期滞后的农村希望,也给中国领导人带来了隐忧,一旦中国经济陷入了困境,大城市里的就业出现了问题,数亿出让了土地的中国农民就可能变的无粮无工作又无土地!”
10月7日《今日美国报》……国立澳大利亚大学专门研究中国农村问题的专家萨斯`萨杰森说:“别指望中国会一夜之间出现像美国那样的农业产业巨头,对于农村地区的人来说,土地是他们的安全网,这一点与大城市居民不同!”
这些外国人的分析基本概括了中国农业发展的现状和可能出现的问题,也看出了中国农业问题的实质,应该加以重视啊!
这就是中国农村改革中一种近乎于不可调和的矛盾,农业若想快速发展,农村就很有可能失去稳定,农村若稳定了,农业就最好保持一人一地的土地承包政策,而若这样,发展的动力又从何而来?
难道真的就没有一种两全其美的办法来扭转农业发展的这一颓势么?
记得在1996年,中国曾经流行过一本书,叫做《中国可以说不》,书中说,希望在新的世纪,中国能够探索出一种解决农村发展问题的方法,到那时,快速发展的农村一定会推着中国迈向至大至强的二十一世纪!
可见那是,一些国人就已经看到了中国农业改革的难度,也能清晰的感受到了我们面对农业时的焦灼和无奈!
现在,二十一世纪的大幕已经徐徐拉开,可是,中国农村发展的道路究竟在哪里呢?
这些无疑都是当今中国人最关注也是思考最多的,下面我们再来分析下农民最想要的又是什么?
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城市化的生活几乎对广大的农民有着难以抗拒的诱惑力。在农村,虽然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也已基本成为了事实,但追求无止境,农村的交通不便.文化单调.生活乏味.劳动辛苦.也是不争的事实,几乎任何一个进过城市的农民无不羡慕城市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笔直的马路,赏心悦目的绿化,清洁舒适有秩序的生活,购物方便的超市,宽带电脑入户的信息化生活……,君不见,一代又一代的农村人义无反顾的奔向城市,或做工,或经商,或投亲,或靠友,只要有一点办法能够在城市留下来,他们就很少愿意返回农村。
本人当初也就是这样沦落到城市的,只可惜,事实总不入想象的美好。但无论如何,国家对于农民的这种向往和追求,也应该充分理解!
这无疑就是广大农民最想要的生活,下面再来分析下真正束缚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源是什么?
个人认为至少有四点值的提及:
一是农民现有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使农村的资源浪费现象极其严重,农村房屋布局不合理,出行状况差,房舍和房舍之间往往又有着惊人的土地浪费现象,房屋建筑式样单调乏味,几无美感可言,更重要的是,农民的房屋几乎是农村最大的浪费源头,农民的房屋往往是农民自建,所以往往也都是自成体系,他们通常都是根据自己的自留地状况自建,东一榔头西一榔头的乱盖乱建,层次参差不奇,方向狼本豸吐豪无章法可言,而往往就在这乱建之间,一些夹杂在房舍之间的土地便不适合耕种而被闲置下来了,一个村庄也许感觉不到什么,但从全国来看却无疑是一个可观的数字,这显然就造成了土地的极大浪费。而农民建一次房往往要拿出多年的积累,但所建房屋却丝毫没有超前性,通常经过若干年后,或因儿子结婚,或周遭邻居盖了更好的房子,盲目攀比之下他们往往便会整修翻盖或重建,他们辛苦很多年的成果也往往就消耗在了这种毫无美感的建筑上,实在是让人心疼,在农村的房子,不信下去调查下,很少能被安稳居住二十年以上的,而且他们的房屋盲目求大,又谈不上什么舒适性,即消耗了资源,又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希望能够引起国家的重视,把有限的资源无休止的消耗在这上面,绝对不是明智之举!
最重要的是,这样的农村根本没有为任何科技人才提供发展空间,这就从根本上束缚了中国农业的发展,可以说是中国农业的硬伤也不为过。
第二个束缚农业发展的根源个人认为就是科技在农村面临的困境.
我们也几乎可以毫不犹豫的说,在广大农村几乎没有人才,也谈不上什么科技能为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服务。和城市相比,农村的科技完全是一片空白.
首先,农村走出来的科技人才(包括农业人才)几乎没有愿意留在农村的,一是农村生活环境差,二是这部分人能够操控的土地规模实在太小,没有给他们多少发挥的空间。农村自己出去的人都留不住,城市科技人才就更不愿在农村生产和生活了。而他们来了又能做些什么呢?
在这里,还不得不说一下中国的一些职业技能教育,因为这一点也是和农民工息息相关的。
本人看过很多职业技能教育机构的培训状况,感觉有些技校完全就是一种混证式教育,这些技校往往都是凭关系走后门替在这里学习的农民工拿到技工证就可以向政府交差了事。尤其是政府指定的一些培训机构这种现象尤其严重。而且这些学校教育的也都是工业化的职业技术,往往只是为了农民工进城打工方便,很少有技校对农民进行农业种养方面的技能培训。这造成的结果就是,往往农民即无心种田,在技术上又不能有所专攻专长!
想一想,甚至连农村学出来的农业科技人才都不愿意再回到农村,农村的科技匮乏究竟又到了一种什么样的程度呢?这样的农业人才留在城市究竟又有多大的发挥空间呢?
如果一个国家出现了一种农不思耕,工不求专,学不问精的现象,这个国家的政策是有一些问题的,希望本人不是杞人忧天。
以上的问题还导致了一个现象,那就是在农村几乎找不出一个好的带头人带领大家走向共同富裕,由于没有科技人才愿意在农村留居,这种情况下导致选举出来的村官通常都是一些所谓的能说会道擅于拉关系走后门的上下通吃的八面逢源人士,这些人究竟又能为农村带来些什么呢?农民把这种村官选举现象叫做“瘸子里面挑将军”,虽然瘸子里面并不是挑不出将军来,但挑出来的将军也一定是一个瘸子,为什么不能把即不瘸而又有将军之才的留在农村为农民服务呢?
现在在农村,做一个村官并不难,或者征征款,或者发发上面发给农民的补贴款,上传下达下命令而已,然而要想做一个能够带领大家迅速走向共同富裕的领导,他所付出的心血绝对是巨大的。
这就是目前中国农村的科技现状,农村是一个社会群态,他的发展不仅需要大量的农业科技方面的人才,还需要依赖于商贸法律文化教育卫生等一切优势经济要素为农村服务,这绝不是举办一些类似于三下乡的活动就能够解决得了的,打造一个能够让这些优势经济要素在农村汇聚和流通的平台,应该是农村发展的关键所在!
第三个束缚农业发展的根源无疑就是现行的农业一人一地的政策不利于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农业的潜力并不能够被充分的挖掘出来,我想这一点国家上下已有所共识,不再赘述!
第四个束缚农业发展的根源我认为应该是农村的再生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利用,从而造成了巨大的浪费!
农村的再生资源丰富,沼气秸秆牲蓄粪便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可产生效益,可是因为以上三方面的原因,都被白白浪费了,实在可惜,农业是最适合搞生态循环绿色环保的一个行业,国家应该对这方面多加研究和重视!
这些无疑就是当前中国农村的现状,从全国看,当然并不是每个村都面临这种困境,但普遍的大多数农村无疑都是目前这种状态。
这种状态,目前究竟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改变呢?我想,首先我们应该坚定信心,据说,在山东农业发展好的一些地区,农民仅靠在土地上种养结合,亩产效益达到万元甚至数万元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这已经不逊于城市中大多数中等阶层市民的收入了,可见,农业不会托国家经济发展的后腿的,农业不是国家的拖累,我们一定要坚定这个信心,只要我们制定出有效的政策,付出相应的努力,农业一定会给我们的巨大的回报的!
本人十分希望看到国家经济的发展能够出现一种科技拉动•农业推动的局面,到那时,中国的经济必将有一个巨大的跃升,国力也必将会空前提高!
所以,根据以上的农村现状,特向国家提出以下农村变革的建议,希望国家能够思考这个建议的可行性,审时度势决断而行。
这种变革的核心要素如上文所述就是必须打造出一个能够提供各种优势经济要素在农村汇聚和流通的平台,只要打造出这么一个平台,束缚农村发展的很多问题大多可以迎刃而解。
要打造出这么一个平台,改革的着力点应该首先是农村,而不仅仅是在土地上,离开了农村谈农民如同离开了土地谈农业一样,都是毫无意义的。这也就是我对现行的土地改革政策不感冒的原因所在,因为,这些政策并没有触及农业发展困境的根本,只以为解决了规模化经营土地的问题就以为掌握了撬动农业发展的杠杆,这显然是认识上的误区。
那么怎样从农村着手呢?
必须从农民的高度需求和农村的现状以及农民生产生活的便利性来着手解决。
上文说过,现有的农村建筑模式不仅造成了资源和土地的巨大浪费,还使的相关科技人才无法驻留农村,而农民又对城市化的生活有着高度的向往和追求。所以本人的意见就是:消灭农村,强大农业!
这话乍一听起来很矛盾,农村都没有了,又何来农业,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我的想法是:能否以村庄为单位,根据村庄规模大小,或联合或独立建立一定规模的农民社区,这种社区即能够满足农民生产耕作的便利,又能够满足农民对城市化生活的需求,甚至可以优于城市居民的生活!
中国有一个成语叫做安居乐业!意思很好理解,只有安居了才能谈得上乐业!
这种模式的基本原则是:让农民安居并能享受城市化的生活,让科技能够渗透到农村的每一寸土地中去!在现在的农村在以不减少土地的基础上建设一些以农业种植,畜牧养殖,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导产业的一些超微型城市。这样的城市不宜过大,应以当地农村的人均土地数量为参数来确定位置和规模大小,不能让农民产生耕作上的不便,一般应以数千人至万人左右的规模为宜。本人把这样的农民居住区暂称为农民社区!
说到这里就不能不说说中国的城市化问题,按照国际惯例,提高一个国家的城市化水品通常是把农民向城市迁徙,同时城市的规模向外扩展挤占农业用地。可是谁规定中国的农业也一定要走这样的路子呢?中国农村的人口数量(多),人均耕地(少)决定了中国不适合走这样的道路。
只要不减少土地的数量,只要不损害农业的生产,只要不使农民产生耕作上的不便,只要能使农民生活舒适满意,只要能让科技人才愿意留在农村为农民服务,为什么就不能就地建设一些这样的农民社区?甚至为农民建设一些拥有电梯房的高层甚至超高层居住空间呢?
难道说农民的农业生产方式就真的和城市化的生活是相矛盾甚至互不相容格格不入的吗?
如果你下去调查一下,你就会发现,农民的生产工具和生活方式都并不复杂,用城市居民社区化的生活完全可以解决农民的生活和生产问题,至于琐碎的生产工具,适当多建些车库和储藏室就可以了嘛!
当然也有人会说,农民的粮食储备是一个问题,城市化的社区生活很难解决农民的储量问题,这显然不是问题的关键,首先,收粮季节,国家就已经收购储备了大多数的农粮,而据说在东北的一些地区,已经有粮食银行这一现象,坦白的讲,在东北没有搞这一现象时,我就已经构思过这一问题,他们的做法倒是和我不谋而和,本人还有很多种办法来解决这一问题,这绝不是什么太大的困难。
着重要提及的是农民社区的户型设计的问题,这一点绝对是和城市的居民楼有所不同的,此模式成败的关键完全就在这里。
笔者曾长久生活在江苏徐州和安徽萧县,曾经仔细观察过徐州郊区城市边缘的一些政府为农民量身定做的一些农民居住区,这部分农民因为城市的发展即将要转化为城市居民,为了避免以后城中村的出现,政府整合了郊区的一些农村建设了这样一个小区集中让那些将要被收回土地的农民居住,但因为没有项目,农民住进小区后,农民的耕地还未被收回仍由农民耕种,由于这样的社区完全是参考城市居民的生活模式而建,这时候,农民生产的不便就充分暴露出来了,有些楼房甚至连简单的储藏室都不具备,尽管环境绿化娱乐配套都无可挑剔,但这样的社区怎么能让农民满意呢?农民的生产方式要比城市居民多样化,生产工具也较复杂,所以,当建设农民社区的时候,其户型设计居住出入都要充分考虑这一因素才成。
个人认为,城市单元楼式的楼房尤其不适合农民居住,农民在生产时要经常互相沟通协作,这就需要农民有一个相对开放和开通的生活和居住环境,那种“对面三年邻,隔门不相识”的城市单元楼式建筑绝对不适合在农村中出现。
听说以前也有人尝试过用这种模式整合过农村,但最终却以失败而告终,我估计失败的原因无怪乎有三点:1是社区盲目求大,集聚人口过多,这就致使社区农民距离他们的耕地距离过远,造成了生产上的不便;2是上下楼及其出行不便楼道过窄无电梯化无车行楼梯这些都是要考虑在内的。3就是农民的户型设计不合理,相对封闭的环境绝对不适合农民居住,这一点要切记,所以本人一再强调这样的农民社区规模一定要根据村庄规模大小和人均耕地多少来参考布局和建设。绝不能参考城市居民的建筑模式来进行。这样才不会让农民产生耕作上的不便。
当然徐州的做法无可厚非,毕竟那些农村最后要成为城市的一部分,那些农民的土地终是要被收回的。但这种情况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思考和借鉴。
本人是皖北人,对皖北的农村深为熟悉,就本人看来,就皖北而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3—10个左右的农村进行整合比较适宜,这样的农民社区基本上应由一至两栋东西向的长约百米左右的高楼甚至拥有电梯的小高楼组成,周围再辅以辅楼和裙楼,最终组成一个生活设施齐全,自然环境优美,交通出行方便,车位储藏室应有尽有,商教文卫娱适量布局于其中即能保护农民隐私,又有相对开放空间的互联互通式住宅区。每一户农民的住宅都要综合的充分的考虑农民生产和生活的需求。
本人曾经做过一段时间的建筑,又对农村生活深为熟悉,所以至少设计了N多套这样的大小适宜的农民社区,个人认为,仅仅从节约资源的角度来讲,农村的规划也是应该进入了一个精描细画的阶段了。但本人因为学问限制,无法在电脑上详述出来,希望有建筑界学生和人士能够联系沟通交流,不断帮助本人完善方案,则不胜感激之。这毕竟是一种全新的建筑方案,相信对于城市居民的建设也有可借鉴之处。
根据农村现有的情况,建成这样一个小区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把附近周边农民集体迁入本小区居住。至于农民住宅费用,应该只能按照建设小区的成本分摊后向每户农民收取购房费用,而且还要把还房款期拉长到三十年到五十年左右,且中间不应该收取任何利息,入住前两年不收还款,以后还要允许每户农民以3-5年为一个周期还购房费用,只有这样,才不会让农民产生抗拒心里,比较容易顺利交接。当然为了鼓励农民积极还款,也可以参考银行利息适当制定一些鼓励农民积极还房款的政策,但绝对不能强行规定农民还房费时间或肆意加价,更不准以任何理由强行收回农民住房,这是一条政治性的死命令,必须坚决执行,一定要给农民以足够的信任和宽容。
建成这样一个小区,相比较投入还是比较大的(但以中国的国力,绝对是轻而易举的)这就产生了这样一个问题,对于任何一个投资者而言,当他投入一个项目时,他必须关注两件事:第一,我的钱投在了哪里?第二,我的收获在哪里?无论是国家投入还是其他投入,盖莫如是!可是象这样的投资,不是明显赔钱的买卖吗?
是不是赔钱的买卖,还要看我们如何对小区经营?这个问题我们过一会再来分析。
当农民入住该小区后,其后续工作就应该相应展开,首先应该着手规划农民现有的耕地,在保持土地承包制不变的情况下,对现有的土地进行条理化的梳理,或分割或整合,最后变成能够适宜进行规模化种植的土地,为将要展开的立体种植,循环农业,绿色农业打下基础,农民的承包年限和承包人以及自由耕种的政策任何人都无权变动,但为了规模化经营,国家一定要给予经营者以调整承包人土地位置的权利,以利于有相同意愿的农民能够把同一种类型的种植养殖能够集中起来进行,即能提高效率又有利于管理。要尽可能的把分散较小的土地整合成面积较大些的土地。
几乎在农民入驻小区后,其相关科技人员(尤其是农业科技人员)就应该进入小区针对当地的农业状况开展工作(在规划农民社区时,就已为这些科技人员预留下弹性很强的工作空间)。
本人建议,在每一个这样的农民设区内都要建立一个能够满足当地农业科技需求的科技驿站,其规模大小应该视当地的农业情况而定。
科技驿站的主要功能就是为了满足当地农民的对科学技术的需求,科学的统筹和规划当地农业的发展,引领农民科学生产科学生活。
请注意,我这里强调的是一个科技“驿”站,而不是以前所谓的农业科技站(以前的科技站由于人才固定,不能满足农民科技多方位的要求,最后大多沦为了向农民推销一些化肥种子类的经销商,其教训不可谓不深刻)之所以强调这个“驿”字,就是为了让科技能够在农村中充分的流动起来,农村是一个社会群态,农业更是一个复杂的行业,所以农民的科技需求也多种多样,果树,园林,粮食,蔬菜,养殖,商贸,流通,新能源,专一的科技人员并不能满足当地农民的需求,我的建议是,必须建立一定规模的科技人才储备库和农业科技储备库,当一项农业技术被当地农民掌握后,这类科技人才就应当相应的流动到下一个需要他们的农民社区中,而新的科技人才能够及时补充进来,为农民多样化的科技需求服务。其目的只有一个:农民需要什么样的科学技术进行生产,我们就能够立刻提供什么样的科学技术。这些科技人员不仅要与农民同劳动,而且还要教会他们怎样科学的生产和生活。
根据当地农民的土地数量,可以采取1-2千亩土地就配以1-2名相关农业科技人才的办法来把农民和科技连接起来,或搞绿色农业,或搞立体农业,如果因为专业限制,当科技人才在生产中遇到解决不了的科技难题时,必须及时向上级科技人才储备库求助,由相关科技人员集中公关来解决问题。可以把农民土地上的产出和这些科技人员的努力相挂钩,比如可以规定,如果科技人员指导的土地纯收入达到一定数额时,应该拿出10%或更高一点的比例奖励或当作工资发放给这些科技人员。因为经营者有了调整土地位置的权利,再加上科技人才对农民的统筹引导进行生产,这样显然也就达到了在不改变一户一地的政策下规模化经营土地的问题。这种模式不仅不会减少农民和科技人员种地的积极性,而且还能使积极性空前提高,大家齐心协力,心往一处思,力往一处使,科学的经营土地,必将也使土地产出的效益空前提高。到那时,高科技农业,立体农业,循环农业,绿色环保农业,节水农业等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方式必将在农村相继出现,生态能源的开发利用也会在社区中慢慢普及,从而为农民的生活带来新的变化,中国的农业从此将进入一个高科技圈种时代。发展势头将不可逆转,这是毫无疑问的。
这种模式还有一大好处就是,我们没有脱离了农业谈土地,我们没有考虑在土地上建工厂搞房地产,这就又确保了中国粮食的稳定和十八亿亩的耕地红线不被突破。这对中国的稳定绝对是至关重要的。
随着各类专业的科技人才被逐步引入到农业社区,建议国家还可以在以下方面进行一些变革:
一.关于中国律师制度改革的一些建议
众所周知,中国的法律诉讼程序复杂,专业化太强,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广大农民根本不知道如何操作使用,而律师一般收费又太高,门槛过高决定了律师这一事物只能被一些高收入人群使用,比如在徐州,本人就听过这样一句话:“律师一出手,至少三千五”也就是说,徐州的律师替人打官司,其起点价应该在3500元左右,这显然也就是说,经济纠纷低与5000元的官司根本没有打的必要,也没有打的价值。这么高额的经济纠纷如果出现在农村,农民若得不到适时的法律介入,往往就只有走非法律手段了,这显然也是农村不稳定的因素之一。综上所述,建议国家在农村中实行以下法律制度。
在每个农民社区中组织两到三个律师事务所,每个律师事务所大约由二到三名法律工作者组成(可由各大法律院校招聘录取)在农业社区中每户农民每月收取5-8元的费用用于支付这些招聘而来的法律工作者的工资。从此以后,农民中若有任何法律纠纷,都可以在这些法律事务所内由这些法律工作者在法律的框架内免费解决纠纷,若是人民内部矛盾,则着重考察这些法律工作者对人民内部矛盾的调节率,他们调教的成功率越高,就给予适当奖励,若实在无法调节,则应当事人要求,由不同律师事务所代表原被告双方免费走法律诉讼的程序,我想这样的法律框架,是任何人都能够接受得了的,本人把这种法律模式称之为法律保险。
这种民用律师和商业律师分离的模式可谓好处多多,在法律界,虽然也有法律援助这一说法,但效果一直不好,一般的律师并不情愿打这类官司(我们不能把对弱势群体的普遍援助建立的法律工作着的道德自觉上)而受援助人不仅有仰人鼻息诚惶诚恐的感觉,更怀疑这种不花钱的官司人家是否真的愿倾力相助,一个心不甘,一个情不愿!法律又怎么为这样的弱势群体服务呢?
这种模式还有矫正基层政府官员行政不力的作用。在安徽萧县,本人就亲眼目睹过这样一件事情,在办二代身份证时,一个办证者在拍了照片办了相关手续后被通知两个月后来拿新身份证,可是两个月后当他来拿证时,却被告知他那批办证者的照片机所有资料已全部被搞丢了,必须重新准备资料重新办理,很多人只好重办,一位急等用证者忍不住发了几句牢骚,但立即被派出所的相关工作人员气势汹汹的压了下去,质问这位办证者为什么不中途过来看看自己的办证情况?
这虽然是一件小事,但我们的公仆其气焰之嚣张,态度之蛮横,却也可见一斑,明明是自己的错,却连个道歉也没有,反而横加指责别人,虽不致造成大的矛盾,但影响干群关系显然是免不了的了。
以往农民遇到这种事肯定是忍气吞声,但试想一下,如果采取了上述法律保险的模式,会不会出现这种结果,这位办证者回去后一纸诉状直接把派出所告上法庭,一个行政不作为的诉讼,会不会稍稍收敛下我们的公仆面对人民时的工作态度?
有了这种法律保险的模式,就等于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引入了一个利益代言人,任何政府基层组织或其他强势势力在有不轨之心想侵占弱势人民利益之前,会不会在他们心中都会产生一个法律的考量?
显然,这种模式也尤其适合在城市居民社区中试行推广,相信将是中国法律进程中的一个质的飞跃,建议国家择一地区试行推广之——
二 关于改变劳动中介所现行工作性质和工作方法的建议
谈论这个问题前,应该先谈谈我国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
前文已经稍稍提过,中国城市的某些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不包括专业技校)完全是一种混证式教育模式,而且本人也发现,这些办学机构往往就是三五间教室,三五个老师及简单的一些教学用具而已,而往往他们所教的学生也大多来自农村。看到这些,本人就想到这样一个问题,这样的一个办学机构,即使放到农村,也并不复杂,为什么却要那么多的农村学生百里迢迢到城市来求学,难道这不是一种浪费吗,为什么就不能把这样的机构直接办的农村,让农民在家门口求学呢?所以,在我的农民社区构建中,也预留了较大的职业技能培训场所,用于社区中的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
而且这样的职业技能培训是近乎于完全免费的,或者我们仅仅收取成本费,也就是零利润培训,课程几乎涉及电焊,厨师,美容,保安,电脑,驾驶,木工,装潢,建筑,维修,机床等一切农民需要的课程。
肯定有人会问,这样的技能培训,从投入上来讲,我们能承受得了吗?
这就牵扯到了本人建议的拟改变现有劳动中介所工作性质和工作方法的问题。
毫无疑问的是,现在中介所最大的问题是中介所和求工者之间互相缺乏信任的问题,由于某些中介所的黑心运作(他们往往收费后捐款逃之夭夭或无能力为农民工推荐工作)农民工对中介所已处于极端的不信任状态,而专业的正规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往往又是以盈利为目的的,收费太高。大多数农民都并不选择这样的道路求学和求工,这就导致了这样一个问题,要么农民无工可作,要么就只能从事一些无技术的工作,收入不理想。
还有一点就是,农民工和用工者之间往往也缺乏互信,最怕的就是用工者拖欠工资或干脆拒绝支付。
本建议就是力求解决这些问题。
本人的建议就是:零成本培训,免费推荐工作,有偿进行服务。
也就是中介所必须免费为求工者推荐工作,包括代表求工者和用人单位洽谈工资多少,支付方式,签订劳动合同等一系列法律用工程序,但当求工者工作后,劳动中介所有权从求工者的工资中每月抽取3%到5%或更多一点的工资薪酬做为服务费用,中介所只有为劳动者争取到更高的薪酬才有可能获的更高的报酬.这种方式只要中介所用心服务,远比单一的一次性推荐收费要好的多。
而且中介所也要让求工者明白,中介所可以代表求工者向用人单位为求工者争取到更高的月薪,中介所每月所收取的工人的月薪比例实际上大多是来自用人单位。而且中介所在求工者工作后还可以根据当地政府的工资指导价或行业价格适时向用人单位为求工者提出增薪要求,更要在求工者和用人单位发生劳务纠纷时适时介入,督促用人单位及时支付工人工资或用法律手段为农民工讨要欠薪,切实保护求工者利益,农民工支付的那些月薪比例,绝对是物超所值的。我想中介所这样的服务方式,能够切实打消农民工的疑虑,重新建立互信关系。求工者很容易接受。
而对用人单位来讲,中介所的介入,对他们也不是没有吸引力的,据报道,中国即将进入民工短缺时代,中介所一般大量的掌握着农民工资源,可以为用人单位提供稳定的用工需求,而且中介所为了得到用人单位更多的用工名额,也必须采取“一碗水端平”的实事求是的方式来处理用工者和用人单位的纠纷,并不会是一味偏袒农民工,这对用人单位显然也是有着极大的吸引力的。
这种模式还有一大好处就是,未来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将不再是一种混证式的教育模式,中介所要想把自己掌握的人力资源推荐出去获利,并且让用人单位不再退回技能不合格的农民工,必须把精力切实用到提高到劳动者的技能上来。这对国家,用人单位和农民工无疑都是有利的。
这就是本人拟想的在未来的农民社区中将要试行的模式,组建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推荐中心,统筹安排运作这一模式。
如果能够建成这样一个农业社区,推广这一模式完全没有问题,因为中心能够切实掌握社区所有劳动者的资料,比较方便操作。但现在若想试行推广,只怕还有一定的难度,这种模式只有在全国普及到一定程度后运作者在全国建立一定规模的网点后才有可能产生强大的效益,这就需要国家的统筹和引导才行。建议国家引导一些有实力的中介所尝试这一模式,建立若干个专门从事这一行业的中介巨无霸也未尝不可。
为了减少难度,也可以尝试让劳动中介所和技能培新机构暂时脱离的模式进行推广。也就是中介所不负责工人培训,只负责推荐工作和为求工者服务。
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国家可以建议劳动局或现行的地方政府设定的人力资源开发中心类等服务机构转变服务方式和服务观念用这种模式为农民工服务。这就基本上可以利用现行的网点开展工作,而且还能够为这些运作单位带来相当可观的收入。从现在实际情况来看,这种方法是最便捷最可行也是最容易操作的。希望国家思考这一模式。
其间还有许多细节要做,这里只是提出个大概模式,如有疑问欢迎联系探讨。
三 关于在农村中进行殡葬制度改革的建议
中国的殡葬制度改革早已有之,火化制度也已基本普及,但本人在许多农村中发现,大多数农民仍然采取把死者火化后再土葬的制度,而在城市中也往往采取把死者火化后再葬于公墓的方式来安葬死者,也占用了大量山林耕地,还影响了风景。这基本上没有改变死者和生者争地的局面,在中国耕地越来越少的局面下,特推出以下建议,希望能够彻底扭转这一局面,为国家节省出更多的可用耕地。
建议是:在农村中择一偏僻区域建立一座国民安息园,安息园大小根据社区居民多少来合理确定大小,安息园的主体应有一栋或多栋6-8层的楼房所组成,周围同样辅以数量不等的辅楼和裙楼,辅楼和裙楼主要用于死者去世时安放死者供死者的亲人临时吊唁亡灵所使用,吊唁完毕应把骨灰盒移入安息园主楼内安放(一座9平方米的房间即可以存放数十个骨灰盒)。安息园内多栽放青松和鲜花,应尽量修建的宁静和庄严肃穆。
当死者骨灰盒及灵位移入安息园后,应向死者直系亲属每年收取一定飞费用,年费用可一百至数百不等,存放的越久,则应缴的费用就越高,当存放到一定年限后,也可应死者亲人的主动要求,由专人陪同死者亲人将死者骨灰撒入大海。寓意死者与山河同辉,当安息院内存放骨灰盒的位置紧张时,也可主动劝说那些较早存放骨灰盒的死者亲人主动在专人的陪同下将死者骨灰洒入大海,这样就做到了在基本不占用耕地的情况下,令牌位能够被循环利用。
其综合考虑是这样子的:
1 安息园初期投入虽然大些,但也是一个分期逐渐投入的过程,完全可以接受,而且建成后是有收益的,灵牌位的租金相比较其他形式的房屋租金而言,高出数倍都不止,而对死者亲属来说,也是完全能够接受的,所以不存在能不能收回成本的问题。
2 安息园的建设相比较比较简单,不必考虑朝向朝阳等问题,只求宁静庄严和肃穆,这样的建筑建起来并不难。
3 安息园有专人看守打理,可以应死者亲属要求随时供死者亲人入园祭奠,清明时节更会集中开放供死者亲人集中吊唁。更有利于引导死者亲人文明祭奠。
4 我国的很多领导人,(譬如周恩来总理)都采取把骨灰洒入大海的方法来让自己的灵魂安息,我国的领导人尚且如此,我想用这种方法安葬亲人,死者亲属相比较而言也比较能够接受。
5 待死者去世到一定年限后再采取撒骨灰入海的方法安葬亲人,那时,死者的亲人也大都能够冷静了下来,悲伤也能够稍微减少,已能够在心里上接受亲人已逝的现实,此时来让死者的灵魂安息,与江河山川日月融为一体,生者不会产生太大的抗拒,相比较能够理解政府的良苦用心。
关于安息园的如何建设,本人考虑的特别成熟,但同样的也无法用图纸一一表述出来,希望有人能够协助完成之,也希望国家能够试行推广之,这种模式显然也同样适合于城市居民的殡葬制度改革。
以上的一些建议就是本人建议拟在未来的农民社区建成后试行的一些变革,希望别被人骂成不靠谱,还有其他一些建议,因所能获取的资料有限,考虑暂不成熟,有人若对这些建议有兴趣欢迎来电沟通交流。
通过以上分析也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纷繁复杂的工程,绝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够表达清楚的,而创造出的商机,能够获利的途径却可以多的数不胜数,只要我们操作得当。
这样的一个农民社区初期投入的确比较大小,收入从哪里来?究竟能不能收回成本并产生效益呢?回答当然是肯定的,现在回答前文的那个问题,随便描述几条可以盈利的途径。因要根据到时的实际情况进行运作,所以只能描述个大概.
1 由于本模式是把农村向城市化和高层化发展,在皖北,大约5-7个村庄就基本可以腾置出上千亩的土地,在中国地少人多的今天,这显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如果在全国普及这一模式,中国划定的十八亿亩红线不仅可以得到确保,个人认为,再增加一亿亩左右的耕地也不是没有可能,这部分土地如何利用可以另行商榷,但无论怎样利用无疑都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但原则上本人不同意把此用地划做非农业用地。
2 在建成农民这一住宅社区的同时,我们也拥有了这么大一群数量的集中消费群体,由于新生活的开始,必将刺激新的消费,这部分消费将更大的被引向教育,机械,信息,电子等科技领域,这也将对国家的经济拉动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
3 我们可以在种植养殖及农副产品的深加工中获利。经营者投入科技管理和开发市场,农民出劳力和具体的精耕细作,大家各取所长,同心协力,土地的潜能将被充分激发。下一步就是我们如何分红的问题了。
4 农村的人力资源如果开发的不好,无疑将是国家一个沉重的负担,但只要我们开发得当,无疑就是国家一笔巨大的财富,如何开发上文已进行了基本的描述,下一步就是我们开始如何付诸行动的时候了。
5 农村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同样可以产生巨大的财富,在农村,大量的可再生资源往往被白白浪费掉,如果我们能够充分的把这部分开发和利用起来,无疑又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6 建成这样一个农民社区初期投入的确比较大些,但从长期来看,的确是物超所值的,农业最大的特点本就是大投入收效慢。但一旦建成后,收效却能够保持长久的稳定收益。更何况当这种农民社区普及到一定规模后,就会无需国家再投入,每年仅靠自己的积累就可以滚雪球般的发展壮大,最后肯定能以几何裂变式的速度改造中国的农村。现在仅仅需要我们集中力量扶持一下而已。这一点无论从任何角度来讲,对国家显然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因为从建成农民社区开始,这个区的农民和农业就能以不可逆转的方式稳健发展,其发展速度跟上甚至超过城市经济的发展速度并不是没有可能,中国的城乡差距无疑会逐渐缩小。这对国家的稳定显然也很重要。
7 由于本模式打造的是一个能够极大的生产丰富农产品的平台,所以和这个平台相关联的产品也必将被极大促进。譬如,如果我们以此为基础直接投资于餐饮业,以中国的饮食文化,创造一个或数个类似于肯德基和麦当劳式的餐饮业航空母舰也并不是不可能。对于这一点,本人思考的最多,也最成熟。但若论如何实施,非写成一本书不可,有兴趣促进中国餐饮业发展的朋友,可以来电讨论哈。
8 这种模式还可以促进就业。由于任何一个农民社区都需要大量的科技和管理人才,尤其是农业方面的人才,所以减少国家就业压力,尤其是高校学生的就业压力,也是很有作用的。这一点很好理解,不必详述。
9 这样一个农民社区建成后,也将是农村一道独特的景观,农业的旅游开发绝对大有可为。这也很好理解,不必详述。
还可以罗列出很多可以获利的途径,需要我们一一探索发现,在此就不一一细表了。
虽然这种模式初期投入大些,但以我们国家的实力来看,完全是可以轻松接受的,安徽仅需拿出一个大型工程的领头,或以扶持奇瑞江淮时的精力来投入,就可以连片建成N个这样的农民社区,达到十多个以后就可以无需政府再投资,自行滚动发展。所以特别建议我们安徽省政府能够以阜阳亳州宿州三地区为核心,向国家申请成立“安徽省现代化农村和高科技绿色农业综合试点区”,试行这一模式,这种模式可以采取国家地方和民间各出资一部分的模式来筹建,如果筹资有限,也可以选择三地区中的一个县或者一个镇来进行试点,试点成功后再加大投入,逐步推广。本人坚信,这必将使中国的农业发展有一个质的飞跃。
这种模式还建议国家在刚刚受灾的四川汶川地区试行之,从试点的角度来讲,那里尤其适合,因为那里的土地已是一张白纸,可以供我们精描细画。同样都需要重建,需要投入一样的资金,如果能够找到一条更好的促进他们发展的模式,为什么不尝试一下呢?
本人建议安徽省政府最好能够成立一个集团公司来统筹运作这一模式,本人给这个集团公司起的名字是:安徽农帆集团,意喻为高扬农民发展的风帆。
希望有兴趣有实力推动这种模式的国人能够探讨下这种模式的可行性,愿意和国人讨论交流。
本人强烈的期盼着国家能够早日强大起来,也深切知道没有农村的强大,就谈不上国家的强大,所以十分希望国家在经济发展上能够早日出现一种“科技拉动,农业推动”的局面,到那时,相信整个中国的经济快车都会被裹挟在这两种动力中,以不可抵挡的力量将我们的祖国引领向世界之巅。我坚信这一天总会到来。
三十年前起源于安徽的大包干制度切实解决了中国农民的温饱问题,三十年后的今天,敢为天下先的安徽人民依然有能力有信心也有智慧解决中国农业发展中的一切问题,重新塑造中国农业新的辉煌。
给安徽一个机会,安徽一定会还给国家一个空前强大的农村,空前强大,我坚信。
思考肯定有不足之处,希望别被人骂成不靠谱。如有兴趣,来电交流。
如有指教,需要探讨,请打电话:15905216747
如果电话停机,请联系QQ号:762131035
久无回音,请联系email:762131035@qq.com
转载高工程师的一篇文章:希望能引起各位相关人士的兴趣:
要素供给推动需求继而推动发展(1)
———中国现代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
内容提要 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显著特征之一在于农村宅基地作为经济要素还没有具备资本特征,其所有权尚未明晰;然而这也正是我国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创新的机遇所在。本文以发展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为指导,以扩大就业及改变农民就业结构、增加农户资本性收益为切入点,拟选择及设计以供给推动需求继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模式,以对拟供给的首选要素的禀赋特征及首选准则的研究为切入点,以期达到直接引发诸多经济要素衔入其中导引资金和劳动力聚集式就业而产生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上的聚合式发展效应;同时对如何推进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农民职业化的进程亦提出一些探讨性建议。
关键词 二元经济结构 宅基地 供给推动 禀赋特征 发展模式
一、背景分析
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农村耕地的使用政策构建了耕地资源集体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也同时拉开了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向工业化、现代化推进的帷幕。这既是国家政治、经济稳定的基础策略,也是国家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并举又同时求得国家经济发展的起点的统筹性策略;它贡献给了中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近三十年的时间和空间;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由于农村现有的耕地制度的时效性特征及其制度本身存在的缺陷,它也同时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小农经济状态的农业、难以城镇化的农村和难以成为产业工人的农民的迫切待以解决的二元经济结构的跨世纪性的课题。
伴随着中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三十年中,中国农业土地的使用权权责经历了减免、减负、补贴等一系列变化。但这一系列的变化并没有将其土地的以自给自足为主要目标的分散的使用权转变成土地集约型的农产品生产以市场交换为目标的经营权;耕地、宅基地作为经济要素还没有明确的市场性地以集约为明确目标的流转并形成流转着的土地资本;大量农产品的生产过程还停留在产品生产的自给自足状态且没有经过市场的交换过程演变成为土地要素的收入而直接进入了农户的粮囤和餐桌;农户的土地耕作仅仅依赖季节的变化获得农产品实物而不是月薪形式的货币。因此从目前农民与经济要素之间的相对关系分析,前述的由国家财政对以小农经济为前提的农业、农民的这种形式的补贴从某种意义上分析有强化农民与土地要素现行关系依赖性的可能;用比较利益原则分析部分地区在城市打工的部分农民会因此而返乡重操旧业并处于半闲状态;同时容易引发由一定程度的靠天吃饭转变为一定程度的靠政府吃饭的激励负面效应;由此亦可能引发我国农业的产业化靠农业自身能为缓慢的发展其时间的机会成本的不断扩大将使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不堪重负而产生某种危机。
因此在下面的讨论中,本文将以发展经济学理论框架为指导,以有选择的要素供給衔带要素就业模式,同时辅以结构供给特别是制度供给推动需求继而获得推动二元经济结构得以快速转变的经济发展态势,以构建和谐的利益关系和以公平优先为前提,来寻求激发我国农业、农村、农民潜在的全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的切入点,创建以改变我国二元经济结构为主旨的现代农村经济发展模式,从而达到推动我国整体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
二、要素供给推动需求继而推动发展的模式设计
1、拟供给要素的首选准则及角色拟定
面对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现状,我国新一轮的经济发展方式中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势必在充分利用城市资源优势的基础上从农业、农村、农民中寻求化解二元经济结构现状的契机。由此分析,农村地区的诸多自然禀赋的经济要素中,土地自然是最重要的经济要素。而农村土地分别拥有承包性耕地、宅基地、自留地、果木林地、荒山地等禀赋特征。由分析得知,自留地、果木林地、荒山地等禀赋特征的经济要素若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要素供給的首选之一尚缺乏经济分量及规模效应,而且对如何发挥城市及工业企业的基础优势尚很难找出结合点;而分散着的2.3亿农户居住的宅基地直接捆绑着两个最为重要的经济要素:连带着消费群体的劳动力――构成了农民居住群体;大面积的宅基地特征的土地――构成了农村社会。显然,如若我们设计以宅基地聚集式迁移作为推动我国新一轮经济发展农村经济发展模式中的供给要素的首选,并将其聚集规划建设为高层居住小区,使得农户形成区域搬迁态势并聚集成为具有现代城市规划特征的、具有一定社会功能的和规划导引的具有一定居住人口规模的新兴城区;同时给每个农户配以具有结构性与制度性的双重供给特质的一定面积的餐桌用地的使用权,并将其集约性规划拟形成一定规模的农业种植和养殖特征的经济合作组织。显然,这种农户居住聚集式迁移不是被‘纳入在城市规划’之中,而是被‘规划于新兴城市或卫星城市’之中;因此,这种农户居住地聚集式迁移及拟形成的一定规模的农业种植或养殖特征的经济合作组织,将直接引发诸多经济要素衔入其中导引资金和劳动力等要素聚集式就业,其对于有效挖掘城市及工业企业现有的基础优势将有着无可比拟的作用和地位;这种农户居住地聚集式迁移及就业需求一旦被引发出来,它将迅速及大幅度的拉动诸多工业产品特别是建筑类材料包括钢铁材料的消费,而且是一个相当长期的、持续的消费,并形成庞大的基本建设工程群,不仅即时缓解了劳动力就业的压力特别是使部分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成为可能,也为农民的进一步分化提供了充分的时间和空间。由于拟规划的新型城镇其居住集中有序且易于形成规划规模的同时也形成了第三产业的发展空间,进一步的扩大了就业群体。这将是农户宅基地作为拟供给要素的首选所具有的最显著的内生性的具有自然禀赋的一个持点。
我们应该有理由重视农户住宅聚集式搬迁重建并规划形成新型的城市群落对农村经济发展和改变二元经济结构所起到的巨大作用。可以看到,在以上的在新型城镇的规划设计中,农村的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建设,也包括党的建设五位一体均得到了再造的发展平台;同时其在拟规划的新兴城市里将快速促进社会功能包括金融、保险、教育、医疗、法律、治安、通信、交通、物流等服务业的发展,社会的功能体系趋于健全,农村城市化(并不是靠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将成为现实;它也将拉开我国继改革开放30年以来第二阶段也是攻关阶段的彻底消除二元经济结构的我国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帷幕。
2、宅基地作为要素供給的模式设计规划
综上分析,采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中林毅夫教授的观念,首先我们可以以非正式制度供给的方式,在城市及乡(村)镇结合部或镇、村结合部,铁路、公路等交通便利的地域选则一个以农村现有住宅基地比较集中的适宜区域,进行以民居聚集为规划目标的小城镇式的居住群试点,并逐渐发展形成具有一定居住人口规模的城区;待时机成熟,再形成以正式规范的契约式制度供给的方式,迅速推动存量要素的重新配置,其规划的具体操作设想如下:
(1)、宅基地的用途分配设计规划
有资料显示,我国有近2.3亿农户,每个农户平均户籍人口约为4人,人均占有宅基地面积大约为0.4亩(包括村内外及民宅间小路、村公共用地),由此算来村际宅基地总面积高达3.68亿亩(2453亿㎡)之多;如果我们设想将农村民居改造为高层小区住宅(设定为每层8户,18层电梯房,144户,432户为一个小区),若人均供给居住的建筑面积设定为28㎡,每个小区首层占地面积960×3㎡,则总建筑首层占地面积约为15.4亿㎡,如果再加上小区空地面积(若小区空地面积按人均设定为8.0㎡),按每个小区户外环境可用空地面积为8.0×144×4×3=13824㎡(折20.73亩),又增加了73亿㎡,总计88.4亿㎡。如果再规划给每户230㎡的菜地(集中地块,每个小区约合50亩菜地)则餐桌规划用地为529亿㎡(近8000万亩);至此其规划总占地面积为88.4+529=617.4亿㎡,总计节省土地2453-617.4=1835.6亿㎡(约2.753亿亩),并净增加了8000万亩农业(餐桌)用地。
在如上关于宅基地的用途分配设计规划中,我们给每个聚集式迁移的农户设计规划了颇具意义的一块餐桌用地,其作用和目的不仅仅是宅基地用途的补充分配,更重要的是借此规划形成庞大的农业经济组织,使得每个农户家庭产生一位具有时代意义的就业者,它不仅分化了农民,使得农民群体实现从农民角色聚集式向市民角色的全面转型,也同时改变了农户家庭成员的就业结构,成为工薪式农业产业工人;由于其餐桌产品的市场交换使得农产品和农产品对应的劳动获得最大限度的要素收入并参与了社会分配,使得农户的收入结构及其公平性得到改善;同时也为农业生产工业化继而形成产业化创建了一个平台。因此,对于所形成的新型的经济组织的经济体制的设计和选择仍然需要政府和市场的双重引导,以期形成最具效率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产业组织。
(2)、利益关系的设计及评估
宅基地通过重新规划位移以聚集方式形成高层小区住宅;其中,农户住房产权的明晰、每户230㎡的菜篮子用地的使用权的明晰,把不动资产变成具有了流动性的的社会资本,大幅度提升了农户资产性收益。显然,建立以构建和谐利益关系和公平优先原则为核心的有效的利用土地资源的规则及制度的供给,并形成一种运行机制,其能够产生个人或群体的自利行为与制度及机制的设计者的初衷目标一致亦即是激励相容为其评价标准并作为制度变迁的诱致性供给因素是至关重要的。
前述关于农户宅基地的用途分配设计规划中,总计节省土地2453-617.4=1835.6亿㎡(约2.753亿亩)。若112㎡的住房平均造价(不含占地费)为11.2万元(拆迁的农户不需用钱即可住房),而节约的土地(可作为城市基本功能建设用地及新兴城市的政府体系用地、工厂用地等)平均售价在12万元/亩计算,则土地售后预计余款仍有33万亿元可供新兴城市公共产品投资、房地产商、农户及对应的各类社会福利保险、银行及国家进行再分配;因此可以认为农户宅基地聚集迁移的所得利益远远超过过程所需成本,而且制度供给中的所有参与者在制度变迁的实施过程中符合激励相容机制。
在如上的设计中,将农户、房地产商、政府、银行四方设计为一个契约式的和谐利益关系的共同体作为创新制度供给的受体,具体操作模式设计由政府为农户担保原宅基地折价抵押给商业银行,房地产商竞标参与住宅楼及新型城镇的开发建设,农户用抵押贷款买房并预交(集资式)住宅建设预付款,宅基地聚集后节省的土地归国家所有,政府变卖部分节余土地为农户偿还银行抵押贷款;政府与房地产商、农户代表三方合约规定最高房产限价,房地产商的工程款部分亦可置换政府变卖的节约的土地。由此我们不仅为工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充裕的土地资源,获得了要素的收入,也同时提供了拟将供给要素的资金来源和周转的方式;此种操作中为迁移的每个农户除可分到一套房子外,还可得到一笔拆迁费用(据区域状况待定),特别是保留了一块集体所有的农户拥有使用权的蔬菜用地(该使用权仍可以流转)所形成的新型农业经济组织不仅使得每个农户产生了一个就业的岗位,也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充分的保护了农户的权益;由于属于每个小区集体所有的蔬菜(或养殖)基地具有一定规模(每块地约为50亩,使用人口数为144户×4×3=1728人),可以形成新型农业经济组织(农户分红),以提高农产品专业化生产的程度(生产无公害蔬菜),促使原农户餐桌上的食品部分进入了市场的交换过程,亦可使得部分厨房的家务劳动转变为社会劳动,使农产品商品化的程度大幅度提高,并为都市绿色农业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若以500个上述规模的小区聚集成为一个新兴城镇,既可以形成近86万人口的中等城市,亦为农村村镇级政府其功能向城市政府的功能转化提供了契机。而新兴城市拥有的用于菜篮子工程的土地总数为500×50亩=25000亩,这些经过规划分布的现代化大棚式菜篮子工程区域,可以形成一个庞大的现代化的农业经济组织群,将有近1/5的农民在此经济组织中就业,它将产生一个空前的就业浪潮,这也为耕地集约实现农业生产工业化、劳动力就业分流奠定了基础;其可以迅速形成蔬菜种植(或养殖)生产工业化农业基地,并可有效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形成和促进新技术的应用,同时也为部分农民转型成为农业产业工薪农民――产业工人提供了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契机,这也是推进建设现代农业和促进农村城镇化、进一步促进农民分化的切入点。
三、要素供給、结构供给与制度供给运作机制的评估
我们用石头、水泥、木材等建筑材料建造一座教堂,此时教堂的社会价值已经不可能仅仅等于那些建筑材料了;我们姑且不考虑教堂的建筑过程凝聚了劳动使这些材料的堆砌产生新的价值,我们思考的是由这些建筑材料堆砌起来的这幢建筑物已经被赋予了一种文化,所以进入这幢教堂祈祷的人已经说明了他(她)们的信仰身份;同理倘若我们将分散的农户住宅聚集建设成为一幢幢十几层高(或更高)的并带有电梯的高层住宅群,我们同样可以慢慢改变农民千百年来形成的小农经济的思维习惯和生活习俗,通过改变他们的生活环境,使之形成新的价值理念和思想;这比马上发给他们手中一个城市的户口薄其作用和意义更大些,社会转型的成本将大幅度降低。
因此说,通过对要素供給、结构供给、制度供给的选择及其对拟供给的要素的自然衔带机能尤其是可能带来的诸多要素聚集式就业的多米诺骨牌效应,这一点作为新一轮农村城镇化的经济发展总体模式的设计规划的理念是值得关注的。我们知道,发展经济学中对所谓供给要素的选择对经济的发展具有核心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其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投入不同的经济要素,其要素收入绩效将影响经济发展的质素及机会成本。应用发展经济学供给推动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框架来分析农户宅基地作为供给的经济要素的现状,我们不难发现,正是这样一份难以流转和割舍的具有祖宗遗产特质的‘资产’才把农民世代禁锢在出生地并与之相依为命;农户在这份‘资产’里并没有得到任何增量财富,因为诸多因素特别是现有政策因素使这份不动产远离城市市场经济的大潮且处于沉睡之中甚至成为套在农民头上走向现代之路的经济枷锁;因此我们要通过结构供给的方式使其成为具有资本特征的存量经济要素进行重新配置,以作为要素供給的首选因子同时作为推动农村城镇化经济发展的驱动引擎,继而达到初步消除二元经济格局的目的,把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由供给推动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分析,可以认为,对拟采用的农村城镇化经济发展模式运作绩效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估体系是至关重要的,它可以作为我们在经济发展进程中实施宏观调控和微观规制的重要依据。在分析供给诸元要素的特征与首选供给经济要素的供给及相互依存的供求关系时,我们可以看到,农户的宅基地作为首选供给的经济要素,它涵盖着农村、农民、村(镇)级政府等三者之间相互关联的自然禀赋,他们有着某种程度的互为依存的关系;其衔带性的要素就业如资金要素、劳动力要素就业是诸要素特别是首选供给的经济要素的自然禀赋在发生作用;因此我们将宅基地聚集迁移作为推动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将要供给要素的首选,其将产生衔带其它诸如资金要素、劳动力要素聚集式就业的经济效果,从而使我们获得拟定的供给的规划产生微观的供应与需求一致性的分析层面,便于我们即时把握和规制由供给推动经济发展的运作过程中各利益方的诉求动态。藉此,我们可以对拟采用的经济发展模式其运作绩效建立一套评估体系:
(1)、经济要素供给绩效的评估是通过首选供给要素的禀赋及其衔带诸经济要素聚集式就业的能力及推动经济发展的效用程度作为评价的节点,并指导我们适时投入新的经济要素,以更快地推动经济的发展;
(2)、对结构供给绩效的评估是通过对存量经济要素重新配置对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收入分配等结构调整的力度和经济发展主题目标的实现程度及效率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绩效评价的节点,并指导我们通过要素的重新配置对产业结构、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等因素作用绩效的分析,来指导和确定我们要素配置的方式及过程的选择;
(3)、对制度供给绩效的评估是通过制度的演进过程能否使得制度内的各关联方新增利益及其分配的合理性及制度外对社会效益的影响并以推动经济发展的绩效作为其评价的节点,着重考察制度所构建的利益关系的激励相容性与和谐性,以获得经济的良性发展。
在以上的讨论中,倘若我们在要素、结构、制度的供给中,使得制度内的相关角色能够认识到新的制度安排会给人们带来更多的利益,当然只有制度创新者群体及制度内的相关角色群体都能够充分认识到,只有改变现有的农户宅基地的制度安排,他们才能够获得在原有制度下得不到的利益;同时使得制度外的相关角色也能通过社会效益的提升获得相应的利益诉求。设计出这种利益驱动、激励相容的和谐的利益关系的互动机制是我们取得新一轮农村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和至关重要的指导思想。
综前述及,要素供给推动需求继而推动经济发展的模式,应该是效应的递进关系;因此我们在要素、结构、制度供给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供给策略的诱致性设计,才能真正发挥首选要素供给衔与诸多要素聚集式就业需求的作用。具体来说,政府在制度诱致性供给中的主导作用是必要的,而“主导”的概念由两个层面构成,一个层面是“领导”,一个层面是“引导或称为诱致”这是政府行政作为的持点;但地方和基层的制度创新的辅助性作用也同样非常重要。因此,我们要充分认知区域自然的、民俗的、经济的等要素的禀赋特征,既要强调制度创新的差异性,又要注重不同制度层面的制度目标的一致性和一贯性,既要充分发挥供给的引擎作用,又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倘若我们对我国农业其落后的原因(要素禀赋结构)和其现状的不断延伸的经济风险有足够清醒的认识,以形成洼地效应并据此制定各项政策,就能够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导引新一轮经济的良性发展。
四、农户宅基地作为推动新一轮经济发展的主角地位及作用机制分析
农户的宅基地作为推动新一轮农村经济发展显著的首选供给要素,它本身就涵盖了两个重要的经济要素:劳动力和土地;其促进诸多经济要素聚集连锁式就业的作用,将使内需产生多米诺骨牌似的连锁反应,而且是形成了巨大的多元、多层次的持久性的内需,同时将势必引发诸多经济要素如资金要素、劳动力要素、管理、技术、知识等经济要素聚集式就业,具有内生性动力机制的特征。这种长期稳定的由供给引发的内需也同时使得我国城市经济发展得到了喘息和调整的机会。由于农户用宅基地及村落间地域的原有分划将会出现大幅度的整合,农村村际行政格局被打破后,将会形成区域政府的行政条件,中国的村际、乡镇际版图(指地域版图、经济版图、行政区划版图)将会出现巨大变化;届时优化交通格局、环境保护格局、城市公共产品格局、城市功能配置、第三产业在城市的分布等均会得到一个良好的规划和快速的发展。由于新兴城市人口规模的可以预定性,将会导引教育资源、医疗资源、商业资源、社会保障及福利资源、行政资源、公共安全资源、信息资源及各类服务性的社会资源将随之集结,并形成优化布局和多层面就业态势,更能有效的提高各类服务资源的内在效率和社会效率;其具体作用分述如下:
1、在以上的规划设计中,加快了农村城市化的进程;而新兴的城镇将转变村、镇级政府的社会职能并使其快速向城市政府的职能转变;亦使得农村的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等四位一体的建设得到再造性发展的平台,也同时构建了党和政府在新型城镇的执政基础。并将建立政府与转型了的农民的新型的社会关系,以构成和谐社会的愿景。
2、、明确了农户住宅的产权和餐桌用地的使用权。由于农户住房产权的明晰、每户230㎡的菜篮子用地的使用权资本化的明晰,把不动资产变成具有了流动性的的社会资本,不仅大幅度地提升了农户资产的即期性收益,也为农户的中长期的利益的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内提供了就业及物质性的双重保障,且农户拥有的固定资产(房产)及餐桌用地使用权将逐渐升值;其农户受益的可视性将促进其对拟供给制度的需求,这一点对于推进制度创新有着某种决定性的意义和作用。而特别设计的每户230㎡餐桌用地若采用蔬菜大棚技术栽培耕作的方式,可以形成劳动密集型专业性农业组织,稳定了农户的就业状态。同时从社会学角度分析,几乎再没有传统农业的漫长的‘农闲’时间,将深层次的触动和改变农民千百年以来形成的落后的小农经济观念并由此构建了新型的户际、人际关系和合作意识。同时其蔬菜产品的市场化运作所产生的内生性的教育机制可以逐渐改变农民的心智结构,这一点意义重大;同时其对于稳定改革的要义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对农村的关于耕地等在内的政策的连续性要义将亦有着很强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3、我们等于重建了一个近9亿人口的家园,其可全方位、全地域、大批量的解决劳动力就近迅速就业,化解劳动力对现有城市的拥挤效应及高成本效应;现有城市失业率将大幅度减低,城市工人社会福利及工资亦会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4、230㎡的餐桌用地,快速的分化了农民,改变了农户的就业结构;部分农民将脱离农业成为商人或工薪族产业工人,使之成为真正的具有经济意义上的的公民;农村人口及务农劳力在我国总人口中会有相当大比重的持续性下降;而农户子女受教育的机会与前景使得其对前程预期将产生很强的可视性,将进一步引发和促动对拟供给的制度和结构的需求。
5、由每个农户拥有的230㎡餐桌用地的使用权形成的聚集式的庭院经济概念的庞大的农业经济组织;其可以迅速形成蔬菜种植(或养殖)生产工业化并有效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形成和促进新技术的应用;在这些新的农业组织内,由于产品的种类各有特色,必然产生交换的前提;而蔬菜等农产品可以经过挑选、清洗、包装等深加工直接送给客户,其不仅促进了农产品的商品化、加速了厨房劳动的社会化进程,从就业意义上分析平均每户有一人进入这一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农村的劳动力将有1/5以上的数量会成为工薪农民,由此分析,这一经济组织的形成将有着深远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农产品参与了社会平均劳动的分配,将逐渐改变农民千百年来形成的小农经济文化的消费思维,农户既是生产者又是市场意义的消费者,从而促使农户收入增加并具有一定程度的稳定性。
6、可以用宅基地的可计划性的供应量和速度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控制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通过以上对农户宅基地作为推动新一轮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角地位及作用机制分析,农户宅基地聚集式迁移作为我国新一轮农村经济发展以要素供给推动需求继而推动发展的运作模式其内生性动力机制的特征,不仅为拟定的新一轮农村经济发展模式注入了活力,也产生了广泛的社会效益,同时也为我们统筹考虑农村耕地的集约继而推动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思想基础。
7、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和消除我国目前产业结构与需求结构不相适应的负面性,充分发挥我国钢铁冶金业、机械制造业﹑建筑材料业等‘重型’行业企业的生产能力,推动和扩大工业品内需消费,通过微观规制,促动重型行业企业从技术结构及产品结构角度升级换代、降低消耗、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性的环保节能型产业结构的优化提供了具有时间表的空间,以提升国力质量。
8、由于新兴城市具有人口规模的规划性及居住区域的相对集中性,其城市人口及社会治安、城市交通等管理更具规范性;而城市服务业的均布规划如超市、餐馆、酒店、银行、公园、学校、幼儿园、医院、通信、水电供应等城市基础设施可以按小区密度规划分布,以增强城市的协调性。
9、新建电梯楼房的给排水系统如冲洗马桶的给排水设计可设计为单独体系并将排除污物集中一起做环保处理,使其成为中性农家肥料,为城市农业用有机肥提供了可管理性的及持续性的资源;而洗衣、沐浴、用洗洁精刷洗餐具、洗菜等生活及厨房用水的给水集中、排水集中并统一经环保和调整酸碱度处理后,集中供给并进入冲洗马桶的给水道中,以节省城市用水(二次利用),亦可以作为灌溉用水,从而可大幅度的降低能源及自然资源的消耗,并提高了水资源的使用效率,将新兴城市建设成为一个具有循环经济特征的生态城市。
10、集体所有的户均230㎡集中管理式的庭院经济的餐桌用地通过整合经营管理,蔬菜种植与家畜饲养之间可以形成共生平衡系统,其家畜的粪便可以成为蔬菜的肥料;同时可优化蔬菜等副食品品种及营养的多样性并降低了化肥的污染,形成循环式绿色产业;促进郊区养殖业种植业的计划性,使其进入供应和消费的良性循环。同时亦给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的形成提供了潜在的物质条件。
11、新兴城市形成生态居住群;由于极强的规划性及先进的环保技术的使用,无论是给排水处理体系及污水、居家垃圾的处理体系的设计,均可对其进行集中加工处理并采用新技术、新工艺的设计思维,使新兴城市成为一个具有循环经济特征的绿色城市。
12、利于农业金融体系的发展和促进金融资本迅速进入农业前述的庞大的经济组织,以促进产业农业和农业生产工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
五、结语
在现实的二元经济格局中,公平与效率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城市高收入阶层与农村普遍性的低收入形成了一个社会性的效率与公平问题,这不是仅仅依靠一次分配与二次分配所能解决的问题。
农户的宅基地作为推动新一轮农村经济发展的首选供给要素,其深层面的意义还在于彻底根除了这样一份难以流转和割舍的具有祖宗遗产特质的‘资产’,把农民从世代禁锢在出生地并与之相依为命的经济枷锁中解放出来,通过新兴城镇建立一种新型的社会关系、邻里关系,并使之进入一个新型的现代化的经济组织,改变其小农经济的心智结构,并获得教育的机会,这也是农村城市化的意义所在,也是扩大内需的引擎。
高禹丰
高级工程师
1370227699
这是本人才从安徽政府网站看到的一篇被发改委主任沈卫国先生认可的一篇文章,看看这位高级工程师对农村的认识和本人的建议有着多么强的相似之处啊,只是本人提出了一个能操作的模式,高禹丰工程师则提出了理论的可行性,本人从来没认识过高工程师,更没沟通过,但认识却几乎趋于一致,这说明了什么,请相关领导尽快审议而行啊。高工程师比本人更前卫,偶设计的农民社区高度设想的不过十多层,高工却达到了二十层左右,本人真的认为这个方案是可行的,真的希望更多的热爱家乡的人民共同探讨参与这个问题,推动安徽农村快速发展。
高工的手机号只留了十个数字,无法联系,冒昧转载,还请见谅!欢迎共同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