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国家阅读促进机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9:48:35


  中华民族素有耕读文化传统,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读书。“忠厚传家久,诗书济世长”的古训,韦编三绝、凿壁偷光、刺股悬梁的典故,代代相传。读书是人们学习知识、接受教育、发展智力、获得教养的最根本途径。个人阅读能力的大小直接影响着一个人成长过程和对社会的贡献大小。国民阅读率和阅读水平的高低,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民族的基本素质、创造能力和发展潜力。

  然而,据2004年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发布的第一个“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自1995年“世界读书日”确立后,中国的国民阅读率10年来反而一路走低。为了止住这一下滑趋势,国家确定了从实施“知识工程”到“全民阅读”的重要政策。2006年4月5日,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新闻出版总署等11部委联合发出《关于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倡议书》,提出开展“爱读书、读好书”的“全民阅读活动”。

  到2009年,也即第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我国0至70周岁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2.45%。这表明国民阅读率自2007年以来逐年均略有回升。但调查还显示,国民对自己的阅读状况表示满意的仍不到四成;超过六成的国民对自己阅读的情况表示不太满意或很不满意。毫无疑问,这与中国出版业和国民阅读需求还有较大的差距不无关系。目前中国每年出版和销售的图书中,教材、教辅占据了“半壁江山”,由此带动了图书销售数量的下降。不过1999年以来这一比例年均下降2.5%左右,哲学、社科等品类图书仍然保持稳定增长。此外,调查显示,中国目前的人均购书册数只有欧美发达国家的20%左右,过去20多年一直徘徊在5-6册的水平,1986年达到人均6册的最高水平后一直没有超过这个水平。 
 
  现在,中国人均年阅读图书4.72本,比2007年多0.14本。而韩国年阅读量人均11本,日本40本,以色列64本。即使算上网络阅读的增长点,中国人要想做到每人每年真正阅读量赶上以上国家的水平,还有一段遥远的路程。

  伴随国民传统纸质阅读率持续走低的是,网络阅读率的持续增长。数字阅读开启了阅读“新时代”。据《2008~2009年中国电子图书发展趋势报告》预测的2009年电子图书用户数为8300万人,实际为10100万人。随着家电下乡政策的持续深入,电脑、网络的进一步普及,中国农村的电脑持有量会进一步上升,电子图书读者数量也会持续保持平稳增长,预计2010年电子图书读者数量将达到1.37亿人。

  即便如此,我们的电子阅读正面临着不可否认的诸多制约因素,我们还处于“数字鸿沟”的沟底。2009年,国际电联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丹麦互联网宽带普及率全球最高,平均每100人有36.3人使用宽带,美国以19.8人排名第24位,而中国内地未能进入前30名。这些数字说明,我们在数字图书馆的利用上,还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

  总之,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均购书量、国民阅读率还有较大差距,阅读习惯还有待进一步培育,阅读风气还有待进一步引导。我们推动全民阅读,必须要有一个从上到下的国家层面的阅读促进机制。 (水木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