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伊朗在“最后期限”前的战术调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04:23:30
凤凰资讯 > 评论 > 国际关系 > 正文新华网:伊朗在“最后期限”前的战术调整2009年12月30日 07:43新华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12月27日,在伊朗首都德黑兰,警察与抗议者发生冲突。据伊朗改革派一家网站27日报道,在今年6月总统选举中失利的总统候选人、前总理穆萨维的侄子阿里·穆萨维当天在首都德黑兰发生的警方与反对派支持者的冲突中身亡。到目前为止,伊朗政府没有证实这一消息。新华社/路透

新华网德黑兰12月29日电 伊朗在“最后期限”前的战术调整

新华社记者梁有昶 车玲

西方国家把今年12月底定为伊朗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核燃料交换协议草案的“最后期限”,但伊朗政府多次强调不接受这一期限。就在12月底即将到来之前,伊朗外长穆塔基提出,伊朗愿意在土耳其境内与有关方面进行核燃料交换。此举被视为伊朗在“最后期限”前作出的一次“战术性让步”。

把“球”踢回西方

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10月提出的协议草案,伊朗需在今年年底前一次性把大约1100公斤低纯度浓缩铀运往俄罗斯,由俄将其提纯至20%左右,然后再由法国将其生产成德黑兰反应堆所需的核燃料棒。

据估计,伊朗目前拥有大约1500公斤纯度低于5%的浓缩铀,而理论上1吨左右的低纯度浓缩铀能够经过提纯制造出一颗核弹头。美国及西方国家估计,依据伊朗当前的浓缩铀库存,理论上可在5年内生产出核武器。国际原子能机构提出的这项草案在理论上能推迟伊朗可能制造出核武器的进程,因此得到了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支持。

由于伊朗对西方国家严重缺乏信任,加上政权内部斗争加剧等原因,伊朗政府最初迟迟未就此草案作出决定,后来逐渐倾向于希望在伊朗境内用浓缩铀换取核燃料。穆塔基于12月12日提出,伊朗愿将400公斤本国生产的低纯度浓缩铀换取纯度为20%的浓缩铀,交换地点为伊朗南部的基什岛经济自由区。

美国官员随后表示,伊朗的核燃料交换提议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草案不符,并再次强调今年12月底是“最后期限”,如果伊朗拒绝接受草案,美国将采取行动。对此,穆塔基12月24日表示,如果在土耳其境内进行核燃料交换,(伊朗)也“没有问题”,“现在球在他们(西方国家)一方,他们应该回复我们。威胁和制裁不会奏效”。

制裁压力仍未减

分析人士指出,穆塔基的最新表态说明伊朗政府希望通过这一让步来推动各方继续就核燃料问题进行谈判,避免西方国家迅速推动新一轮国际制裁。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12月早些时候也曾表示,包括核燃料数量在内的任何事情都有可能谈,但西方必须停止对伊朗发出威胁。

由于美国等西方国家此前明确表态要求伊朗原封不动地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草案,加上目前西方国家尚未就伊朗的最新让步作出积极表态,伊朗面临新一轮制裁的压力并未减弱。

美国众议院12月15日通过一项新法案,规定任何向伊朗出口提炼后的石油产品或帮助伊朗进口、提炼石油的个人或企业都将受到制裁。除单方面制裁外,美国政府还在积极联络盟友,并试图说服联合国安理会对伊朗实施新一轮制裁。

分析人士说,伊朗虽然石油储量高居世界第二,产量位居世界第四,但它的炼油能力低下,特别是汽油用量的40%需要依靠进口。如果完全切断来自外国的汽油供应,伊朗国民经济必将受到相当大的冲击。不过,伊朗目前面临的制裁仅来自美国单方面,并非国际制裁,伊朗仍可能找到供应商,因此其经济暂时还没有受到实质性影响。

面对汽油进口这一可能遭受西方攻击的“软肋”,伊朗近几个月明显加强了抵御措施。伊朗政府一方面紧锣密鼓地讨论关于补贴改革的法案,其目的之一是要改变高汽油补贴额度造成的严重浪费现象;另一方面则加紧石油炼制设施建设,同时积极邀请外国企业参与其石化领域的建设和投资。

核问题尚难“破局”

分析人士认为,伊朗坚持发展核计划,不仅是为了应用新能源,还因为伊朗已经把发展核计划与争取国家荣誉、确立地区大国地位联系在一起。美国及西方国家因为意识形态和地区利益不同等原因,绝不允许伊朗朝着拥有核武器的方向发展,它们希望通过限制伊朗核计划对其实行遏制。双方在这一问题上的矛盾冲突不可避免。

与此同时,自今年6月总统选举以来,伊朗政权内部斗争的公开化和激烈化程度达到了伊朗伊斯兰政权建立30年来的顶峰,这也使伊朗核问题更加复杂化,因为无论哪一方试图作出些许让步,都有可能遭到政治对手的攻击,政府很难在短时间内作出过多妥协。

分析人士认为,相对于近年来西方国家对伊朗暂停铀浓缩活动的要求,在核燃料方面进行合作应该容易得多。这原本是有关方面增强互信、迈向深入解决伊核问题的契机,但从目前情况看,这一步也走得非常艰难。伊朗最近作出的一些“战术性让步”或使局势稍有缓和,但尚不能促成“破局”。

目前,伊朗依然坚持“以不变应万变”的政策,但西方国家正渐渐失去耐心。在美国等相关方面未采取新的与伊朗接触方式、没有新的有效方案出台的情况下,伊朗核问题僵局仍难以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