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口“新政”福州市府“三移”炒楼市(新华每日电讯 2007-2-7)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4:53:29
户口“新政”市府“三移”炒楼市
福州:一句谣言炒起一片楼市,房地产市场信息发布监管怎么了?


( 2007-02-07 13:03:35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4版
一则虚假“内部消息”近日吹皱福州房地产市场“一池春水”,该“消息”称:1月19日后,非福州市区户口的购房者在福州市区购买商品房,将不再随房迁入户口。这一消息在福州传开后,福州多家售楼部、户籍管理部门电话不绝。
专家认为,加强房地产市场信息发布监管势在必行。 户口“新政”炒作楼市
谣言1月16日传出,18日达到高潮,早上6时多,福州市房地产交易中心前就有赶来排队的人。7时一过,门口聚集的人越来越多,是平常的数倍。上班时间一到,偌大的办证大厅被人挤得水泄不通。
传言带来的混乱引起了福州市政府的重视。市政府迅速公开辟谣,称市区购房落户的政策不变,呼吁购买市区住房的群众不要听信传言。交易中心的彩色显示屏滚动播出辟谣通告。市政府新闻发言人陈公文向记者表示,对个别开发商以此进行炒作、哄抬物价、影响社会稳定的行为,有关部门正追查并将严厉打击。
福州市辖下的长乐、福清等沿海县市,是有名的侨乡,每年有大量资金由国外寄回当地,民间资金充沛。按福州市长期来的规定,凡在福州市区买房,每25平方米可以落户一人。市区户口的吸引力不言而喻,近年来县(市)群众成为福州楼市一支重要的购买力量,大约占到了购房者的3成。买房不再迁入户口的传言,牵动了非市区群众的敏感神经。
19日上午10时许,记者来到福州市房地产交易中心,保安告诉记者,虽然人数比18日有所减少,但比起正常的日子,还是多出了好多倍,谣言的效应仍在“发酵”。来自平潭县的郭先生,2006年2月曾在福州市江滨路买了一套130平方米的商品房,按政策可以落户5人。他告诉记者,自己是在前一天听到有关说法,但由于距福州还有三四个小时车程,只好19日一大早乘车赶到福州。
郭先生说,“一夜没睡好,当初买房就是看中可以落户。虽然政府已经辟了谣,但还是想早点把手续办了,心里才踏实。”一位房地产研究人士告诉记者,郭先生的反应正是传言散布者所希望达到的。 市府“三移”,房价三涨
房地产商或是借助新闻媒介,或是口耳相传,散布不实消息影响楼市,造成房价异动。类似于“户口新政”谣言,在福州不只一次了。
2006年4月,一则有关福州市行政中心将东移的传言,迅速推动了福州楼市东区板块价格的飞涨。
福州市东区一楼盘的售楼小姐告诉记者,“这个消息对买气的提升和价格的推动作用明显,不少楼盘一个月上涨了一千元。”记者了解到,福州东区一家知名楼盘,消息传播前推出的首期商品房每平方米定价4000多元,消息传播后推出的二期达7000元。
福州市房地产按区位大致分为7个板块,据有关部门统计的中位数价格,东区板块每平方米4月为3257元,5月则达3775元,而其他板块两个月间的涨幅并不大。“一个月就涨了518元,这只是整个板块的平均涨幅,靠近传言的行政中心的涨幅在千元。”一位房地产业界人士说。传言中的行政中心旁的一家楼盘,2006年初的开盘价每平方米仅4800元,目前楼价已超过7000元。不少楼盘将“行政中心东移”作为“利好消息”宣传,广告中频见“迎接新城市中心诞生”“毗邻新中心”等。2006年5月中旬,为了抑制东区楼价非正常上涨,福州市相关部门不得不暂停了连江路以东、光明港以南的鳌峰片区内房屋的产权登记过户交易及抵押。
行政中心东移并非福州房地产商首次炒作行政中心选址概念。几年前,福州市行政中心将迁往金山的传言也曾让金山板块迅速升温。金山是福州市城市发展的一个新区,距离中心市区相对较远,居住人口原本不多,房价也相对便宜,但如今房价突破了每平方米4000元。而在2006年下半年,有关市行政中心将迁往城门区域的消息开始流传,行政中心选址概念再一次成为福州楼市的炒作题材。 楼市谣言谁来监管?
福建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一位专家表示,住房既是消费品又是投资品,尤其在目前房价持续走高、房地产成为社会关注焦点的情况下,楼市如同股市,一则传言可能掀起波澜,这不能不引起监管部门的重视。
一位传播学研究者认为,房地产市场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所面对的消费群体往往是一个城市的群众,对象的高度集中使得消息的炒作更为方便、有效。“一个城市的楼盘分成几个板块,这个月操作北区下个月操作南区,在目前房价上涨的大背景下,炒上去了就下不来了,这样下去,不用太长时间,整个城市的房价就会来个大跃进。”
福州大学房地产问题的一位专家说,房地产市场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这也是地产商在与消费者博弈中优势尽占的根源所在,房地产商往往借此影响价格,精心设置、传播有利于自己的消息,这是他们营销甚至托市的重要手段。“值得警惕的是,由于房地产商强大的经济能力,使得他们能寻找许多看似第三方的代言人,就像一些非法医疗机构成为部分媒体的‘宠儿’,这使得不实消息具有更大的欺骗性。”一位研究人士表示,“与消费者进行博弈的不仅仅地产商,还有其背后的诸多利益相关者。”
专家认为,目前利用法律手段监管楼市谣言还有相当大的难度。政府部门要加大信息公开力度,一遇谣言传播及时公开辟谣。同时,消费者需保持理性,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不能一味随谣言起舞。 (记者项开来)新华社福州2月6日电(新华社专稿)
http://news.xinhuanet.com/mrdx/2007-02/07/content_5708908.htm
2007年3·15专题:谎言之城 [原创 2007-03-13 18:13:26 ] 发表者: 兀那厮  
海峡消费报专题策划
■3·15寄语
谎言之城
春天来了。
和煦的阳光温暖了整个城市,花草树木茂盛地生长,这是城市充满活力的隐喻。金山、东区都在茂盛地生长,狂飙突进的房价就是这两个版块的活力。
但是,也有阳光照不到的地方。
在阳光照不到的地方,在城市的高楼背后,在逼仄的坊巷之间,有传闻,在悄悄滋长。
一年前,市政府东迁的消息,像风一样,钻遍这个城市的角落,钻进市民的耳朵。有人忙不迭赶往东区抢购店面,砸进了一百万甚至两百万。一年后,风突然停了,人们顿时像风儿失去了方向。
传闻是一种风,一种无根的风。我们捕捉风,但我们不知道风,是在向哪个方向吹。
大概七八年前,同样的风刮过金山,市政府南迁的传闻把许多人赶往金山。七八年后,砸了几十上百万在金山,却没有挣到金山,甚至银山也没有,店面闲置,想出租都难。
春天来了,但花儿鸟儿们并不总是能感受到春天的温暖。记得花鸟市场前年五月从六一路搬到鳌峰洲后正式剪彩开业,上头言之凿凿,要把花鸟市场打造成全省最大。但一年后,鸟儿们的窝还没暖热,东迁的风刮过来,它们又要搬家了。相比之下,花儿鸟儿禽兽不如,动物园十年前面临迁址,十年间这风头忽强忽弱忽南忽北,忽悠怕了的附近居民如今说什么他们也不相信了。而花鸟市场的人仍然很有责任感地劝告政府“严肃一点”。这让人想起《天下无贼》里范伟的经典台词:“严肃点!抢劫呢!”
一窝蜂地跟风,有人捕不到风,有人却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一个不能忽略的事实是,风从来就不是无根的,风的策源地是一个高气压中心,传闻的策源地也有一个人尽皆知的利益格局。开发商操控传媒甚至政府,有时候其实更多时候是一种政企媒的多方合谋。尤其是,作为城市守夜人的媒体,把传播新闻简化为传闻,一切信息都沦为明星八卦,是娱乐而不是真实成了这种信息的本质—————如果传闻可以看作一种信息的话,正如事实上的那样,传闻确实是一种信息—————谁,还在为这个城市守夜?
城市话语体系决定了信息的分配和分布。犹如宫崎骏笔下的天空之城,权力中心就是托起整个城市的那个巨大的宝石,城市话语体系是一种权力中心主义的构架。所以,今天,信息成为当下社会的一种稀缺资源,政府掌控着80%的公共管理信息,对信息的分配并不是依据法律,而是密室政治,是权力中心。
这里就是风的根。这里就是传闻的策源地。这里就是阳光照不到的地方。这个城市话语体系对应着不同博弈集团的利益格局。
“权力并不是悬在空中的。”卡尔·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写道,“波旁王朝是大地产的王朝,奥尔良王朝是金钱的王朝,波拿巴王朝是农民的王朝。”所以,虽然所有官方意识形态都认同,政策是为全体公众利益服务的,但是,这只不过是一种政治正确罢了。公共政策决不是决策者为了所谓的“全民利益”而设计出来的,实质上是各个利益集团博弈的结果,作为一种权威性社会价值分配的政策,必定倾向那些能够更有效参与政治生活的群体。一些强势利益集团凭借自身拥有的强大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本,以超政治权力的方式,在制度的边缘和政权的默认下,日益收获因影响公共政策所带来的超额租金。企业大老板原本就是强势群体,如今更入了党进了人大政协,登堂入室让他们作为一个利益集团在国家权力体系中有了更大的表达空间。在城市公共信息管理方面,他们不仅获得更多地信息,而且掌控了分配信息的权力。这种城市话语体系在结构上的不平等,结果就是信息分配的高度不对称。越接近城市权力的中心,就越拥有话语权,这就是为什么总会有一部分人通过信息的非正常获取和操控而先富起来,而城市话语体系边缘徘徊的大多数只能在纷繁的城市传闻中捕风捉影随波逐流。无怪乎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宏观战略部部长赵晓说:“以城市化和房地产市场化为名,让权力与资本联合瓜分本来属于全国人民的公共土地资产,是中国当代最无耻的运动。”
公共信息的公开,需要法律,但更需要城市话语体系结构的优化。3月12日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四次全体会议,冯培恩委员表示,应该制定《政府信息公开法》,加快透明政府建设,但是,政府对公共资源配置的决策过程缺少公众参与,政府官员掌控着公共资源的定价和配置权,缺乏公众尤其是弱势群体利益表达和参与决策的机制。
这确实是问题的关键。因为从本质上,法律也只不过是利益集团博弈的结果而已,我们的思考决不能陷入一个唯法至上的迷途,民主或许是一个相对而言较为有效的路径。
所以,传闻止于公开,这其实是一个流行的瞒顸的说辞。传闻永远都不会停止,正如风永远都不会停息,而我们只是希望,人人都能够成为风之子。
http://wunus.blog.hexun.com/8212316_d.html
户口“新政”福州市府“三移”炒楼市(新华每日电讯 2007-2-7) 福州厦门楼市“降价”:一场商业秀(新华每日电讯 2007-12-23) 福州楼市低迷依旧,涉房投诉却升温(新华每日电讯 2008-6-11) 福州房价高涨:开发商熟门熟路又奔二线城市(新华每日电讯 2007-1-23) 泉州:惠民限价房“惠”了“关系户”(新华每日电讯 2007-2-7) 一路皆陷阱,长城一日游宰客何时休(新华每日电讯 2007-7-2) 留学生活何能奢靡(新华每日电讯 2007-7-1) 楼市新政“精确打击”炒房//国务院调控重拳频出 楼市出现抛售降价现象 参与买卖人体器官,将予以严厉制裁(新华每日电讯 2007-4-7) 某些行业协会热衷搞评比,目的就是捞钱(新华每日电讯 2007-7-1) 香港公职人员小心得像奥运会上的运动员(新华每日电讯 2007-7-1) “空调室温不超26度”拟立法明确(新华每日电讯 2007-7-4) 三亚:交管干部大办丧事塞交通,多人受处分(新华每日电讯 2007-7-6) 污染大户成“明星企业”的现实逻辑(新华每日电讯 2007-7-6) 中共党员逾7200万,35岁以下党员比例增加(新华每日电讯 2007-7-10) 出口食品需有检疫标签,违规将进“黑名单”(新华每日电讯 2007-7-11) 凝望蓄洪区,温家宝说“我们的人民真好啊!”(新华每日电讯 2007-7-15) 税收屡创新高,公共品能否同步高?(新华每日电讯 2007-7-17) 北京抽查早餐摊点,称未发现“纸馅包子”(新华每日电讯 2007-7-17) 湖南:“特殊人群”超生,一次次被网开一面(新华每日电讯 2007-7-18) 中国欢迎境内外媒体监督食品质量(新华每日电讯 2007-7-19) 日本人不知何为“特权车”(新华每日电讯 2007-7-19) 美国弗州:重罚超速,民众要求废“苛政”(新华每日电讯 2007-7-20) 黑砖窑事件:有官员至今仍“糊涂”(新华每日电讯 2007-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