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怨气背后”orz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3:48:50
官员“怨气背后”(四):不良的官场文化
2010年05月16日 17:18:08  来源: 人民网


【字号大中小】 【留言】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

官员“怨气”的背后(一):“怨气”的私下观点
官员“怨气”背后(二)之环境冲击与心理异化 
官员“怨气”背后(三):“解怨”的体制机制因素
“怨气”背后的官场文化探讨
韩玉芳
有些人就把官场当市场,把市场经济的一些法则带到官场中来了,如买卖关系、等价交换、权钱交易、金钱万能等等,一有不如意,就怨念丛生,牢骚满腹
官场是什么?官场是权力的集散地。官场文化,则是关于权力的来源、分配和使用的历史和文化。中国一向有“学而优则仕”的历史传统,过去一千多年来,“仕”的途径只有一条,就是科举。一旦踏上仕途,又开始了漫长的攀爬。在这个过程中,有多少明规则、潜规则,有多少期待和破灭,又使多少人牢骚满腹,怨气冲天。这些怨气和牢骚,不能说没有对制度问题的批判意义,但是,我们这里谈论的,是制度以外的某些不良官场文化,或者说,在有些官员中存在怨气现象背后的实质是什么呢?
怨气背后的不良官场文化
急于求成的功利目标。从政者人人都想当更大的官,正像人们说的“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一样,这个目标甚至可以被理直气壮地宣布出来。但问题是,当官是要讲求资历和台阶的,连升三级的幸运者毕竟是少数,而且官场的某些因素决定了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升到一个自己比较满意的高度的。官场上的人喜欢比,与同学比,与老乡比,与周围的同事比,看到同学进步,看到同事升迁,心中不免郁闷,产生不走官运的失败情绪,怨领导不支持,怨下属不得力,怨朋友不帮忙等等。
患得患失的精神状态。想当官又怕吃亏,不甘寂寞又不愿付出,精于算计,一心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不能把握好“得”与“失”的关系,不能把握好“进”与“退”的分寸,当官只为发财、权势、地位、待遇,全无担当,缺乏责任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稍有不满,多干一点,便要抱怨起来。正像人们常常看到的那样:越不干事的人怨气越多。
怀才不遇的心理障碍。仕途不顺发牢骚的古已有之。如孟浩然的“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柳永的“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李白既能高傲地呼喊“天生我材必有用”,也能低吟“自古圣贤皆寂寞”。他们都明白,选择政治就只能泯灭个性,退隐山林就只能清贫一生,选择就意味着放弃。而现在我们有些官员,既不愿放弃官场又不愿放弃自己,开着“桑塔纳”又觉得“奥迪”好;当了县官还觉得官太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