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问题的要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4:46:34
www.thebeijingnews.com · 2006-11-18 1:43:27 · 来源: 新京报
http://comment.thebeijingnews.com/0732/2006/11-18/015@014327.htm
赵汀阳
言由我衷
只有当能够放弃对各种“奇迹”的幻想,只有当认识到天底下没有神奇的东西,中国的各种思想,包括中医,才有可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最近,关于中医的争论,很值得人们谨慎思考。民国时期就有过甚至激烈得多的中医存废争论,反对或支持中医的理由和今天的争论也差不多。其中涉及技术性的问题,我不懂所以不能评论,但争论中一些属于思维方式的问题却可以讨论。比如说,有人会举出中医并不像想象的那样温和,其实也治死过人。中医可以治死人,这是事实,但问题是,这个事实不是证明中医有害的有效论据,因为西医同样可以治死人,而且治死的恐怕不见得比中医少。因此,这样的论证是无效的。同样,这类论证也不可能反过来证明中医是更好的。事实总是对的,但必须正确使用事实。
中医肯定有许多问题,但好像也不能说成是“伪科学”。“科学”这个西方概念有着广义用法和狭义用法,如果是广义用法,则几乎所有能够学科化的知识都可以被称为科学,因此各种人文社会知识也都被说成是“社会科学”,其中特别有趣的是,政治研究被称为“政治科学”。
这种意义上的“科学”显然与严格意义上的科学相差甚远,甚至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如果是狭义用法,就是指严格意义上的科学,一般包括经验科学和形式科学,但即使这两者也有本质差别。经验科学就是自然科学,要求在实验、观察和应用上具有可重复的可验证性(但怎样才算是充分有效的“验证”,也仍然是个被讨论的问题)。形式科学就是数学和逻辑,它要求的是普遍必然性,但不一定符合经验事实。
考虑到“科学”这个概念的多种含义,在说到中医是“伪科学”或者“不科学”的时候,似乎应该明确是什么意义。一般来说,医学大概是个混合科学,很难局限于自然科学,即使西医也是如此,因为医疗要治疗的是人,而不仅仅是人的某个部位,也就必须把心理、精神、态度等考虑在内。
如果说中医的科学性(自然科学意义上)不够严格,因此就是伪科学,这样会引起许多连锁困难。按照这个逻辑,社会科学当然都是伪科学,比如说经济学的伪科学程度恐怕只能超过中医;依此类推,心理学也是伪科学,甚至自然科学也不可靠,气象学、地震学等等都是很不准确的,即使是王牌自然科学,比如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假如一定要比拼“严格性”,就都远远不及数学,而数学这一“真理的最后保障”也仍然会有漏洞,哥德尔定理说明的就是这个问题。
维特根斯坦等逻辑学家早就证明,大概只有“重言式”,相当于万无一失的废话,才是绝对严格的真理。这么说不是在为中医狡辩,事实上人们都会同意中医需要大大地改进,但如果以不科学的论证方式去证明中医是不科学的,则恐怕不能让人满意。
许多人相信中医的“药”是比较可信的,因为有许多“验方”,但是中医的“学”(理论)则被认为是胡说。关于这一点,似乎也有讨论的余地。现在已经发现,中医的某些“药”也有严重的副作用,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安全,而且,“验方”之“验”有可能只是传说,而不是实验所证明的,因此,中医的“药”有许多疑点。但另一方面,中医的“学”却恐怕并不见得就是胡说,关键在于如何正确地理解阴阳五行。无论在中医里还是在中国哲学里,阴阳五行都不应该被理解为真实物质的“阴阳”和“五行”,那样当然就是胡说了,而是应该理解为代表相生相克动态关系的符号,它表明的是,事物之间的互相作用和循环作用的关系,而且永远是动态的。假如能够忘记金木水火土这些真实的物质,而只看作是一个符号体系,就有可能经过改革而发展成有助于分析复杂综合的医学问题的解释系统。这也只是猜想。
我比较同意医学家袁钟先生关于中医的看法,他相信中医应该有所改革,以便能够建立甄别“好的中医”与“差的中医”的中医标准,因为在缺乏标准的情况下,就会有一些以中医面目而出现的似是而非的“神功秘技”,而那些神秘主义是非常有害的,不仅害人而且害了中医。这让我想起我认识的两个武术家曾经跟我说到的,真正的武术既不是打扮成“体育”的表演,也不是断金裂石无坚不摧的“神功”传说,而是有效和正确的格斗技术,中国武术的高明之处在于发展了能够以弱胜强、以小力胜大力的独到技术。中国文化有极其深刻的一面,但也有神秘化的一面,特别表现为相信各种“奇迹”,而与人们对奇迹的幻想相配合,就发展了各种弄虚作假的表演。对“奇迹”的幻想以及对“表演”的迷恋正是妨碍发挥中国深刻思想的一个原因。只有当能够放弃对各种“奇迹”的幻想,只有当认识到天底下没有神奇的东西,中国的各种思想,包括中医,才有可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