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空”十六字含义与《红楼梦》主题-红楼书话-文化纵横-搜狐社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8:03:56
红楼梦》第一回中有“空空”十六字: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这十六字的含义是什么?它与《红楼梦》主题有何联系?反映了什么样的“此书立意本旨”?
    周汝昌先生再解“空空”十六字真言时说:[1] (本旨4)
    那十六字真言,两端是“空”,中间是“情”。由空起到空止,但后空不同于前空,不是“复原”——否则绕了一阵圈子,中间的要害岂不全成了废话?
  要害,在雪芹看来,全在一个“情”字。
  他是说宇宙世界,最初一无所有;继而这种“无所有”中出现了“色”,“色”即“色相”,包括万物万象,无量无尽的“形形色色”皆在其内。
  只因这些“色相”一生,于是随而来之便出现了这个“情”。万物万象,可以是冥顽之器,无识无知,无生无命,也就没有什么“情”之可言。
  “情”,是“物”的最高发展状态的精神方面的产物。正如书中所写:娲炼之石,却通了“灵性”——就有了“情”这个“心理活动”,能受能感,能思能悟,能流能通。
  因为一旦有了“情”,这时他再返观万物,便使得本来无情的一切都具有了感情的性质、色彩。这是以有情之眼,观照世间。这就是“传情入色”。
  “由色生情”,而又“传情入色”,此时“情”已有了“本体性”,自身“离”物而成为一个独立的范畴。
  传情入色之后,这才悟知:原来“空即是色,色即是空”——这就是“即”色“悟”空。
  换言之,以无情之目观世,一切皆“空”;而以有情之眼观世,却一切皆“色”——所谓“空”者,本即是“色”。万物万色,皆是“有情”,“有情”即“不空”。
  “空空道人”悟了此义,所以才改名“情僧”。
  到此,“空”已不再是“问题”,所把握珍重的,全然集中在一个“情”字上了。
“这符合佛义原旨吗?”
  这叫纠缠。雪芹从未以讲佛为宗旨,是以小说形体来向人提倡以“情”做人,以“情”度世——不是“万境归空”。
  ——是“万境归情”。
    周先生的上述解释,首先颇感牵强含混和费解。例如:“无所有”中是如何出现了“色”的?没有什么“情”之可言的“万物万象”亦即“色相”,又是如何出现了这个“情”的?“物”的最高发展状态是什么意思?它有精神产物吗?石头真的能够“通灵”有了“情”这个“心理活动”吗?“情”又是怎么自身“离”物而成为一个独立的范畴、有了“本体性”?“万物万色。皆是有情”,这话对吗?又何以与前文矛盾?整个解释也似觉得空玄虚幻,难明其妙。此外,周先生又说:“传情入色之后,这才悟知:原来‘空即是色,色即是空’”,此处似与“色空”观念也并没有划清界限。再次,说那十六字真言,要害全在一个“情”字,是否对头?“不是‘万境归空’,是‘万境归情’”,是否更有“妄改”雪芹原意之嫌。
    周先生又说:这十六个字是《石头记》的“灵魂”。[1] (本旨4)“灵魂”一词是否恰当且不论,但这十六个字确实与《红楼梦》的主题有联系。所以我们先看《红楼梦》的主题是什么?
    空空道人在检阅《石头记》时,书中有“大旨谈情”“毫不干涉时世”之语。周先生说:“曹雪芹自己‘交代’作书的纲要是‘大旨谈情’四个大字。他在开卷的‘神话性’序幕中说,书中的这群人物乃是一批‘情鬼’下凡历劫。并且他的原著的卷尾本来是列有一张‘情榜’的。……由此可见,他的书是以‘情’为核心的一部巨著。” [1] (本旨5)实际上这里“大旨谈情”是表面,“干涉时世”才是实质。脂砚斋在此处特批“要紧句”。只要联系“无才补天”、好了歌及其注解、护官符,以及多少条人命等来看,怎么能说是毫不干涉时世?书中说作者曾历过一番梦幻,故借“通灵”撰书。又说“梦”“幻”等字,是提醒阅者眼目,亦是此书立意本旨。甲戌本楔子诗云:“悲喜千般空幻渺,古今一梦尽荒唐。”这就明确表明,作者心目中的现实社会是梦幻荒唐的。《红楼梦》的本旨,就是对当时腐朽没落的封建社会写照、揭露、批判和否定的书。就是茅盾说的“批判现实主义巨著”[2]。亦如巴金所说“是一部反封建的书”[3]。陈蜕亦曾云:是“社会平等书”,“其于谈论,则更举数千年政治、学说、风俗之弊。”[4]。佩之也说:“一部《红楼梦》,他的主义,只有批评社会四个大字”[5]。该书的主题也不是刘心武所讲的宫廷斗争秘史,也不是曹雪芹的自传,更不是四大家族“家亡人散”的悲剧和挽歌。
    这空空十六字的含义,也完全符合此书批判现实主义的主题。它的要害,主要在一个“悟”字上,而并非是一个“情”字。但这个“悟”字却并非佛教本义的“悟”字,并非“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的虚无色空观念。而是对当时没落封建社会本质的认清看穿、觉悟觉醒。其含义正与《狂人日记》中的“今天见了”的“见”字相同。《狂人日记》中的“我不见他”的“见”应做“认清”讲,“他”应指封建社会,而并非张大明、林志浩所说的是指月亮。“今天见了”是说“狂人”活了30多岁,才终于看清了封建社会。“好了歌”“护官符”等的含义也与此相类。
    这十六字既是空空道人对《石头记》的观感领会,也是对此书内容本旨的概括。书中石头下凡历世完全只是一种艺术象征,是贾宝玉人生经历感悟的象征。也是作者“真事隐去”的曾历过的一番梦幻的象征。
    “因空见色”,这里的“空”并非是“一无所有”的“空”,而是头脑空空的空。是指石头亦即贾宝玉初始的无知未觉悟状态。“色”也并非是指“万物万象”,而是指人间社会,而且是特指当时的没落封建社会。这四字是说石头一开始头脑空空,他只看到当时社会的荣耀繁华,只想着去受享一番。
    “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这里的“情”是一个具体的有特定思想内容的“情”,而不是一个抽象的亦即超阶级的“情”。是指贾宝玉的“意淫”亦即平等真爱之情,而不是贾珍、贾琏、薛蟠的“皮肤淫滥”之情。这个“情”字也包含了周先生所说的“人际关系”“人生观”“世界观”的含义。但它只是指贾宝玉的“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见弃于世道”的“人际关系”“人生观”。而不是贾琏贾雨村的“于世路上好机变”“会钻门子”的“人际关系”“人生观”。也不是如李十儿给贾政讲的“也只为识时达务能够上和下睦罢了”,(99回)不是合于当时世道的“人际关系”“人生观”。所以这里的“情”字就是特指贾宝玉一定的民主平等叛逆反封建思想。包括了他与林黛玉建立在共同思想基础上的真爱之情。贾宝玉的“情”,不但表现在与林黛玉的纯真爱情上,而且也表现在对女儿丫头奴才们的一定的平等态度上,更重要的是,还表现在对当时不合理的“世道”的叛逆上。正如陈蜕所说的:“全书除宝玉外,无非名利声色之辈。”又如鲁迅所说的:“悲凉之雾,遍被华林,领会而呼吸者,唯宝玉耳。”周先生说:“什么‘爱情悲剧’,什么‘婚姻不自由’,还有‘反封建’‘叛逆者’等等识见,那是另一回事,与在下的‘思路与想法’,关系就很小了。” [1] (本旨8)“如只知‘批判封建思想’而不悟中华古代人的情感实质,那就什么文学艺术也难多讲了。”不知道周先生排斥了“爱情悲剧”“反封建”“叛逆者”的“情”字究竟是什么意思?这个表面上似乎是抽象的超阶级的“情”字实际上却并不抽象和超阶级,它里面正隐藏着反“反封建”和否定“批判封建思想”的内容。而这种见解,是否才更合乎乾隆、和珅的意愿?中国历史上直至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没有封建主义的影响吗?不应该批判吗?另外周先生在后文中又说:“雪芹文化思想,在18世纪初期,对中国文化是一种启蒙和革命的思想。” [1] (灵秀6)那“启蒙和革命的思想”不是反封建的思想吗?
    弄清了“情”字的具体含义和思想内容,才能确切准确地把握这十六个字的含义。这就是:石头即贾宝玉,最初头脑空空,对当时的社会并没有清醒认识,他只看到表面上的荣耀繁华,只想着去受享一番。(“因空见色”)但当他进一步深入了解这个社会以后,他却看到了种种不平和罪恶,“悲凉之雾,遍被华林”。并对国贼禄鬼、名攻利夺的仕途经济极端厌恶。因此产生了另类叛逆之“情”。同时与林黛玉也产生了深厚的,建立在一定共同思想基础之上的纯真爱情。(“由色生情”)但是当他想在当时的社会中走自己的叛逆之路,并想得到婚姻自由的时候,(“传情入色”)才发现那完全是行不通的。在经历了人生和婚姻悲剧之后,并在由荣华而堕入零落的途中,进一步看清了世间的真面目,促成了他思想的进一步升华提高,最终发展到对封建家庭,封建仕途,及当时腐朽没落的封建专制社会的彻底看破否定。才感到“到头一梦,万境归空”“沉酣一梦终须醒”。所以“自色悟空”的含义,就是对当时腐朽没落的封建专制社会彻底否定的意思。这最后的“空”字,也不是佛教本意的“空”字,而是借助于佛教中的“色空”观念,对当时社会的批判否定之意。
    这里的“传情入色,自色悟空”,与“无才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的含义也是一致的。“传情入色”也就是幻想“补天”。而“无才可去补苍天”实际上是“苍天已腐难再补”,就是说当时的封建专制社会已经腐朽没落,无可药救。这也与“自色悟空”的含义相同。这也正是曹雪芹这样的思想先行者的“启蒙和革命的思想”。大约与欧洲“文艺复兴”相类吧,《红楼梦》的出现和产生,也应该是有一定的历史根源和时代必然性的。但可能因为中国历史是一个封建专制最悠久,封建影响最深重的国家吧,故我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起步最晚且最不彻底。迄今恐怕封建制主义的影响在许多角落里还大有存在。但另一方面,也正因为中国封建社会最悠久最成熟吧,《红楼梦》对没落封建社会刻画之全面深刻也可能是世界上少有的。
   “空空道人”其所以“易名为情僧”的原因,也与这十六个字的上述含义有关,它反映了“空空道人”对《石头记》本旨的领悟。这里的“情僧”应联系贾宝玉的离家出走,弃而为僧来理解。在《红楼梦》的后四十回中描写了:贾宝玉在经由种种悲凉之雾,和婚姻悲剧之后,思想进一步升华:由对四书五经的厌恶,在消极批判的书中求得寄托,在相对较清静的女儿国中厮混等,最终发展到对封建家庭、封建社会的彻底看破否定,决心离家出走。“走求名利无双地,打出樊笼第一关。”他的出家并不是家族败落、穷愁潦倒后的无可奈何行为,而是对封建家庭、封建社会的主动反抗打击,也是他叛逆思想的总爆发。他在被逼迫下入场考试并中举,却决然出走,是对科举仕途的更明确反抗和嘲弄。他在走前满眼流泪,跪下磕头对王夫人说:“母亲生我一世,我也无可答报,只有……好好的中个举人出来,那时太太喜欢喜欢,便是儿子一辈子的事也完了,一辈子的不好也都遮过去了。”这些话完全是酸楚、悲愤、怨恨和绝情、决裂之语。是对其父母和宝钗等的更深反抗打击,也与“悬崖撒手”“情极之毒”完全一致。所以贾宝玉的离家出走,弃而为僧完全是他叛逆思想最终总爆发的艺术表现,“情僧”就是贾宝玉这个叛逆者的形象象征。120回中贾雨村问甄士隐,贾宝玉“何以情迷至此,复又豁悟如此”。“情迷”和“豁悟”就是“情僧”。由这个词语也可见书中前后之吻合一致。而“空空道人”其所以“易名为情僧”正是表现了“空空道人”对《石头记》本旨的领悟,由头脑空空而觉悟到像贾宝玉一样的“情僧”。这里也暗示了这十六个字的含义,也有着“提醒阅者眼目”的意思。
    个人感到,上述解释,具有明确确切性,也较能自圆其说。特贴于此,希望听到大家的指正批评意见。
[注]
“空空”十六字含义与《红楼梦》主题-红楼书话-文化纵横-搜狐社区 空空道人易情僧与《红楼梦》书名的变迁-红楼书话-文化纵横-搜狐社区 红楼梦末回情榜揭秘-红楼书话-文化纵横-搜狐社区 我看红楼梦——邢夫人与秀春囊-红楼书话-文化纵横-搜狐社区 红楼梦寻之——洛神与《洛神赋》-红楼书话-文化纵横-搜狐社区 也谈妻与妾-红楼书话-文化纵横-搜狐社区 红楼质疑---也说红楼梦的漏洞-红楼书话-文化纵横-搜狐社区 红楼梦『沁灵轩』读《红楼梦》札记-红楼书话-文化纵横-搜狐社区 红楼梦寻之——引众言、谈大观园与沁芳溪-红楼书话-文化纵横-搜狐社区 风月宝鉴、红楼梦-红楼书话-文化纵横-搜狐社区 《黛玉之死》:上佳的《红楼梦》续本-红楼书话-文化纵横-搜狐社区 【原创】 最新红楼梦揭秘《一缄书札藏何事》-红楼书话-文化纵横-搜狐社区 刘心武《红楼梦八十回后真故事》质疑-红楼书话-文化纵横-搜狐社区 红疯子细谈红楼梦 石呆子详解石头记-红楼书话-文化纵横-搜狐社区 读一遍《红楼梦》原著胜于看百篇红学评论-红楼书话-文化纵横-搜狐社区 《红楼梦》中杂物浅谈-红楼书话-文化纵横-搜狐社区 我看红楼梦——薛姨妈阴险吗?-红楼书话-文化纵横-搜狐社区 我看红楼梦——妙玉-红楼书话-文化纵横-搜狐社区 我看红楼梦——贾蓉-红楼书话-文化纵横-搜狐社区 我看红楼梦——鸳鸯和可卿-红楼书话-文化纵横-搜狐社区 我看红楼梦——林红玉-红楼书话-文化纵横-搜狐社区 红楼梦寻之贾探春——康熙之女-红楼书话-文化纵横-搜狐社区 我看红楼梦——元春-红楼书话-文化纵横-搜狐社区 红楼梦寻之——水做的骨肉-红楼书话-文化纵横-搜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