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伤童因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4:28:31

暴力伤童因子

据新华社报道,陕西省南郑县一幼儿园12日上午8时左右发生一起砍伤儿童事件,已造成7人死亡,20多人受伤

  据新华社报道,陕西省南郑县一幼儿园12日上午8时左右发生一起砍伤儿童事件,已造成7人死亡,20多人受伤。

  福建南平,广东汕尾,广西合浦,广东雷州,江苏泰兴,山东潍坊,这一次是陕西南郑。

  近六十天内的连续七起校园血案已造成19人死亡,近百人受伤。这些因形式相近而被联系在一起的血案,由于作案动机不尽相同,并非都具有可比性。但死伤者绝大部分是未成年学生,最小者不过三岁,且凶案均呈现一种弱者向更弱者施暴的情形。

  “生命不保,何谈教育。”南平案发第六天,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如是谈及。血案之后,胡锦涛、温家宝等中央高层多次指示,借此召开的全国综合治理维稳工作会议要求维护学校、幼儿园安全,党政“一把手”要负总责、亲自抓。校园安全被提升至国家高度,各地亦出台各种安全防卫措施。

  通过检视连环凶案,我们可知当事人对行凶后可能出现的情形,事先已有所考量,这并不是随机性的行凶,并非应急行为,而是经过了理性的思考,同时寄托于通过现代传播工具扩大事态引发注意——有时这种“被注意感”甚至超过个人诉求本身。类似凶案基本上属于自杀式袭击的范畴,因为他们并未指望犯罪后逃脱,按现行法律,大多会被处以极刑。

  当前,在群体性事件尚难控制的背景下,个体反社会极端案例叠出,尤以戮童者至极。比照两者,群体性事件固然影响广泛,但个案短时间内致死致伤多人,带来的伤害其实更为直接更为具体更为深重。

  此外,这些严重的个案中,动机无一为直接报复,因而不可预知;又因施害对象是无直接关联的无辜者,事件愈发不可控;而由于可复制性,同时动因埋伏于长期积累的时间进程中,事件更是不可预防。

  平淡生活里,这些施暴者是生活在我们周围的平凡人,具体的行凶动机亦模糊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突然的行凶成为他们发泄的最后渠道,社会成本却由普罗大众承担。令人忧心的是,此类事件过去一个多月中呈井喷式涌现。

  在事后的讨论中,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的《身份与暴力》一书被屡次提起。该书指出,暴力缘于身份的单一化,缘于别人或自己给自己贴上惟一的身份标签,就会越来越孤立,越来越被忽略,而忘记了自己同其他人共有的身份,比如职业、社会角色等,那么他们身上的暴力因子就一触即发。

  事件之所以发生,安全防范疏忽的校园是施暴得逞的原因之一,但源头是施暴者的存在和产生,仅仅从校园防范恐难以杜绝。要防范将来暴力事件的发生,有必要逐步清除滋生他们仇恨社会心理的土壤。

  2004年4月至10月曾出现类似情形,当年至少七起校园凶案造成100多名未成年人死伤。事后随着校园安保的加强,形势趋于缓和。但六年后类似凶案接连重现,表明严厉的安保措施会随着时间而松懈,而重要的背景是社会转型期间,越来越不可捉摸的社会心理和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矛盾现实。如何梳理并化解这些矛盾,解“火药桶”于燃眉之急,已刻不容缓。

  如何保护学生,邻国的经验或可借鉴。2001年6月,日本大阪池田小学曾出现类似血案,造成8名儿童死亡,18名师生受伤的恶果。事后校方从硬件(安保)到软件(一年内每周一节安全课)进行防范,并形成“池田经验”加以推广,精髓是建立了一个学校、医院、警察、家长、社区结成的防控网络。

  杀童是极为罕见的暴行,在已发生的几起事件中,目前尚没有证据表明彼此间有关联。潍坊一案中,直系亲属更是表示施暴者并未听说过其他血案。对类似的凶案,媒体应如何报道,传播会否引起“示范效应”也成为反思的议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