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华们”遭崇拜背后的亲情危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0:14:03
 “刘德华们”遭崇拜背后的亲情危机
http://luojie.360doc.com  luojie25@163.com 2007年03月30日 来源:新华网上海频道  

    甘肃一近30岁的女子苦恋刘德华13年。为了满足女儿“追星”愿望,父母倾家荡产。近日,因女儿未能与偶像“单独聊天并获得签名”,年近7旬的老父亲在香港跳海自杀。

    此事给人以震惊和沉思。尤其让人感到意外的是:多年来女儿对父母近乎溺爱的付出几乎没说一个谢字。在父亲死后,她更没有因此而忏悔,反而希望可以借机单独见心目中的偶像一面,“完成自己和父亲的心愿”。

    许多子女内心其实不乏热情,他们可以狂热地追求偶像、金钱,但很多次,我们同时也看到了他们对父母极端“无情”的一面。爱明星,还是爱父亲?亲情与孝道的危机,再次残酷地摆在世人眼前。

资料图片

     女儿追星13年 父亲跳海身亡

    据报道,现年29岁的杨丽娟出生于甘肃兰州,父亲杨勤冀是当地一名语文教师。据杨丽娟说,她在初二那年做了一个梦,梦见了刘德华拉着她的手说话,梦醒后,她便彻底迷上了刘德华。此后至今,她没谈过恋爱,没参加工作,自己“生活的全部就是刘德华”。

    杨丽娟母亲没有工作,一家三口全靠父亲每月2000多元的退休金维持生计。为了能够见上刘德华一面,并和他单独聊天、得到他的签名,女儿到北京、香港等地到处“追踪”。为此,父亲卖掉了家中住房,到处举债,甚至还想过卖掉自己的肾,只是这种想法被医院拒绝。母亲也在陪女儿外出的途中跌伤双脚,走路都需要依靠拐杖。

    3月,父亲借了1万多元的高利贷,带着妻女第三次来到香港,一家人先是住在一家旅馆里,两天后就因为缺钱而四处露宿。3月25日,女儿终于有机会参加了刘德华的歌迷聚会,并获得了与偶像合影的机会;活动结束后,父亲希望偶像能与女儿私下单独聊聊并签名,但被歌迷会出面拒绝。

    26日,父亲杨勤冀留下一封长达12页纸的遗书后,跳海自杀。在遗书中,这位爱女如命的父亲说:刘德华,你以为你是谁?你很自私、很虚伪,你不敢承认现实,非常可悲。我的孩子为能见你一面,做出惊天动地的牺牲,已付出13年的青春代价,走过13年血泪之路,几乎把命都搭上了。父母为孩子实现见你这么个小小愿望,已经倾其所有、债台高筑。孩子因没见上你,受到的社会压力更大,自尊心严重受到伤害,抬不起头,是致命打击,难道你不心疼和内疚吗?……

资料图片

———— 相关评论 ————

全职追星:一个家庭的悲剧与泛娱乐时代的迷离

    追星追到今天,没能收获追求偶像的快乐,倒是酿就了父亲蹈海的人间悲剧,甚至至死执著——这是一个何其“疯狂”的追星家族!读到这样的文字,让人不免内心震颤。有网民说,这只是极端个案罢了,天下不可能再出来一个“杨氏父女”。的确,我们无法否认个人偶然因素在悲剧中扮演的角色,但想想此前武汉女歌迷为思念谢霆锋的跳河寻死,想想17岁的偏瘫歌迷周枫为周杰伦走遍六省、最后吞下30粒安眠药……我们知道,“偶然”已经不是我们掩耳盗铃般逃避的借口。与其说杨父的自杀演绎着一个家庭的悲剧,莫如说这个家庭的悲剧,正在成为一个泛娱乐化时代偶像迷离的沉重注解……   全文

粉丝与明星 究竟谁有病?     在现代娱乐工业流水线上,娱乐明星的崇拜者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他们被称之为“粉丝”。“粉丝”是什么东西?在平时,“粉丝”无非寄生在偶像身上的一条蠕虫而已,原本靠宿主消化道的内容物过活,在多数时候倒也相安无事,但发作起来,就有可能造成“腹痛”和“肠梗阻”。杨老汉之死,就是一场意外的“急腹症”……    【全文 
 

    热情,无情?--年轻人的两张面孔

    事情发展到这般地步,已足够让人震惊。但更让人意外的是,记者在电视上看到,在父亲死后,母亲在一边痛哭流涕的时候,女儿并没有因父亲的逝世而忏悔,反而希望可以借机单独见刘德华一面,“完成自己和父亲的心愿”。

    对偶像如此狂热的她,心里是否还有父母应该有的位置?上海大学社会学教授胡申生说,这件事以一种极端的面貌再次揭示了现代社会年轻人缺乏孝道、缺乏感恩之心的事实。             

    年轻人不乏执著和热情。他们会为“超级女声”、“好男儿”的表演尖叫不已,对明星的狂热追求让人瞠目。但在现实生活中,他们表现出的冷漠和自私也让人震惊。

    记者曾采访过上海彭浦新村的一户家庭。家人双双下岗,父亲每天清早骑车挨家挨户送牛奶,忙完后赶到装饰市场替客户送材料,晚上又要在停车场守夜值班;妻子则在早上去证券公司做清洁工,下午到小百货店当营业员,夫妇俩一个月的收入加起来不过2000多元钱,日子过得很清苦。但读高二的儿子却“高标准、严要求”。开学时,他看到同学都有车子接送,竟要求父亲也租辆车送他去学校。在假期里,又提出办一个同学聚会,为此他一会儿宣称绝食,一会儿装病不去上课,逼着父母凑足2000元供他花销,理由是“大家轮流做东,出手大方,我也不能坏了规矩,以后在学校还要做人的”。    此外,还有和父母有一时不快,子女离家出走的;读大学的女儿因和母亲发生口角,竟在公交车上对母亲一顿拳殴……上海外贸学院曾对入学的大一新生作了一次“亲情调查”,对“在家吃饭时,你是否会给父母盛饭”的问题,有44.93%的学生回答“否”;至于“当父母劳累了一天回家后,你是否会主动给他们揉揉肩或捶背”?60%以上的学生的回答也是“否”。有10%以上的学生连父母的生日是哪一天都不知道,超过60%的学生在自己生日时也不会想到向母亲道声谢谢,感谢她生育了自己。至于和父母的最后一次亲密接触如拥抱等,有近60%的学生不记得了,男生的这一比例更是超过了70%。
 

    是什么让他们将亲情抛在脑后?

    杨丽娟的邻居曾这样介绍他对女儿的疼爱:“经常是他买来饭菜,不敢惊动女儿,悄悄地挂在门把手上。如果弄出响声了,女儿就不吃了。”

    在这一事件中,让人惊异的不仅是她对明星的狂热,还有其父母对她这种非理性的行为的支持。许多网友都指责杨丽娟:“没见过这么追星的!”其实我们也大可以说一句:“没见过父母这样支持孩子去追星的!”

    父亲对女儿的溺爱,已经到了失去理性的地步。在杨丽娟痴迷的当初,其父母便四处举债帮其圆梦。为了却其见上偶像一面的心愿,全家竟卖掉住房到北京租房居住,两次远赴香港,直至后来父亲想卖肾筹款。显然,这种家庭教育的错位和放纵,无疑助长了女儿的追星信念,导致其举止越来越古怪,越来越出位疯狂。

    专家认为, 盲目追星固然可叹,但其父亲一味满足女儿的要求,也犯了致命的错误;父母对子女的爱应把握尺度,切勿触碰到原则的“高压线”:合理的需求,会尽力去满足;不合理的需求,应及时驳回,培养其自我控制欲望的能力和习惯。    在其他很多淡漠亲情的例子中,我们还看到了学校教育的缺位。上海格致中学副校长费秀壮说:我们的传统教育一直存在某种偏差。学校把教育的重心集中在如何提高学生的考分上,而忽略了道德教育、情感教育,结果培养出“品”、“学”并不兼优的“跛脚学生”。道德、伦理教育在中小学处于边缘化的地位,许多人成为头脑发达、道德平庸的“单面人”,从学生时代开始,就加强亲情教育和感恩教育,显得十分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