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女人有如輕粥小菜,上海女人就似生猛海鮮? 大陸男人呢,又是如何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1:01:02
摘錄中時電子報文章
  看到這篇文章,蠻有趣的,出自一個現代台灣女姓之手.但是有些內容與觀點,是自古沿襲之.例如文章所言,在台灣,無論再有名或有錢的女人,一旦結婚生子,便開始抱持著「相忍為家」的宿命論,面對一切,都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忍耐下去。
  台灣女人常自覺「身為女人」的臨界點是在當媽媽,有了孩子之後,就必須肩負起一邊扮演職業婦女、一邊扶養小孩的責任,身分一旦從當上「媽媽」之後,就無法被當作女人般的對待,因此在遭受到不平等的待遇時,常常必須相忍為家.當了母親後,只能忍耐,一直忍到兒女長大**,大半輩子就在「忍」之下度過,因為有了兒女、有了家庭,就開始了永無止盡的犧牲奉獻,原因在於台灣女人對於自我價值的肯定多半建立在家庭上,這好像是台灣女人的宿命.
  其實在我们那一輩,不只是後生家庭,原生家庭中的一些困難,也是大多數由身為女兒的扛起.犧牲自己,去撐起一個家,比比皆是.因此認命,求助於算命,成為疏導自己的方式.一輩子都在盡責,而將責任視為理所當然.當遇到苦難時,一句都是命就罷了.
  文中所闡述的上海女人,不熟悉,不評論.但是接觸過1949年來台的大陸女子,的確比較活潑和外向自主.
  那大陸的男性呢?感情的特點為何?蠻好奇的.
  以下是全文:
  在台灣,女性的選擇往往從完成了大學學業,進而有幸掌握了自主的經濟優勢才於焉開始。但這選擇,看似操之在己,卻依舊陷入很多自己看不見的巨大黑洞。最近某位苦命的名人老婆,不但幫老公還債,每個月還給老公零用錢,卻發現錢都讓那不爭氣的老公拿去找妹妹了。在台灣,無論再有名或有錢的女人,一旦結婚生子,便開始抱持著「相忍為家」的宿命論,面對一切,都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忍耐下去。這點和上海女人的感情論調大相逕庭,上海人的人際關係源自於母系社會的概念,由於是從「女人」所衍生而成的社會關係,因此上海女人比起其他亞洲各地的女性,多了一份獨立性,自我意識相對也較強烈,在兩性感情關係上,我稱她們是一種「跳板理論」,和台灣女人的「認命論」,剛好形成一種強烈對比。
  舉個例子來說,跳板就像墊背一樣,一階一階往上跳,也許女孩的第一個男友是同鄉同學,但是進大學遇到教授之後,就可以趁機認識不同Level的人。一旦將自己交友圈的層次往上提升之後,就再也看不起不長進的男人,像是上海名媛達貝妮就說:「當初朋友找我去一些台商聚會場合,我便藉機認識了一票早期來到上海、素質精良的台籍幹部,未來交的男友一定得挑這個等級以上的。」當女人擇友一直墊、一直往上爬時,當儘管男人巴著,但最後還是挽回不了女人要走的心,而且女方家裡也完全不會幫忙勸和,「這種事不能勉強」,對上海父母來說,女兒越挑越高,開心都來不及了,哪還會管舊情郎在哭呢?
  兩岸女子最大的不同處在於,上海女人把婚姻、對象當成一項「事業」來經營,試想我們求職時,總是會很積極、很努力的找工作,然後在工作一段時間後,藉由晉級往上爬到更高的職位。上海女人愛情的「跳板理論」,就是把男人當墊背,不斷往上爬。她們認為找男人就像工作一樣,找到更好的就跳就爬,而且只往上看,絕不走回頭路。
  「上海人家從小就寶貝女兒,相信女兒會比男孩有出息,一個女兒發跡了,全家也跟著發達起來。」也這因如此,所以每個上海女人一輩子都很清楚自己要什麼、想追求什麼、會得到什麼,在不同階段也都只會以自我為中心、為出發點,從老到少都能靈活運用「身為女人」的優勢,或是在地人特有的地緣優勢,始終站在制高點,做著「穩賺不賠」的投資與風險管理。
  台灣女人常自覺「身為女人」的臨界點是在當媽媽,有了孩子之後,就必須肩負起一邊扮演職業婦女、一邊扶養小孩的責任,身分一旦從當上「媽媽」之後,就無法被當作女人般的對待,因此在遭受到不平等的待遇時,常常必須相忍為家。
  當了母親後,只能忍耐,一直忍到兒女長大**,大半輩子就在「忍」之下度過,因為有了兒女、有了家庭,就開始了永無止盡的犧牲奉獻,原因在於台灣女人對於自我價值的肯定多半建立在家庭上,所以許多事業有成的女人,即便擁有了一切,但只要婚姻或家庭稍有不幸,馬上變成被「討論」的對象。
  對上海女人而言,必須忠貞的是愛情,對於感情則是因為需要,卻不會依賴它!女人本來就不應該「依賴」男人而活,正確說法是「需要他」,但不是「依賴他」, 這兩者間的差別在於「需要」,兩個人是對等關係,「依賴」卻會讓兩人的關係失去平衡,就像「戀愛中毒」一樣,最後喪失了自己。
  記住,女人除了外表,個性才是最具吸引力的!要駕馭男人,首先要控制自己,發揮個性的魅力,當妳擁有自我存在的價值時,男人對妳來說,是情感上的「需要」,就像吃飯吃菜一樣自然,而非嗑藥成癮的依賴到無法自拔。飯菜可以隨心情更換,有時還會讓人覺得新鮮有趣,但是上癮的依賴到最後卻是會被棄之如敝屣的。
  古代對女子最高的評價就是「從一而終」,以貞潔的婦德而成為女性楷模,想當然耳,這種觀念並不適用於現代,而用在對上海女人,更是宛如「天方夜譚」!在這裡,並不是說上海女人沒有三從四德的觀念,而是普遍認識的上海女性友人幾乎都有「二夫觀」。
  「二夫」只是一個概括性的形容詞,古人說:「好女不侍二夫!」至少它代表的意義是「複數」,絕對不是單一,它的意涵可以指,上海女人絕大部分擁有兩個,或者是兩個以上的男友,甚至婚後,也可以是指老公及老公以外的情人。複數可能永遠是複數,當然也可以由複數的選擇變為單數,但至少對上海女人來說,擁有「二夫觀」是再正常不過的事,甚至同儕間還有一種不成文的現象--「擁有男人越多,代表這個女人越有辦法,身價越高」。
  當然我身邊也認識不少有「二夫觀」的上海女子,很多人告訴我,擁有兩個以上的男人,基本上是沒辦法的事,誰叫一個男人無法真正滿足一個上海女子呢!現代很多上海妹結交兩個男人的原因是「一個是可以供養我經濟的男人,一個是我愛的男人,兩者都無法割捨。」
  婚姻本來就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兩個人開心就好的事,某些時候我還真佩服上海女生可以將企圖心也表現在「擇偶」上,清楚看清自己要得是什麼,在看清楚獵物後,快、狠、準的積極下手,哪裡像許多的台灣女人還二愣愣地躊躇猶疑,這時好男人早就被搶跑搶光了!
  一位台商幹部就坦言:「我老闆的兒子在去上海公司就任的第一天,就被他的秘書給看上。」據說前後不到三天,秘書就在公司昭告天下,「××是我的了,其他人都別想動。」真是有效率,台灣女性真的該向上海女人好生學習。
  果真是「情場如戰場」,上海女人的擇偶除了現實面外,還多了份「積極主動性」,而同為台灣女人,有時我還真是搞不清楚台灣的單身婦女同胞還在「等」些什麼呢!「幸福不是從天上下掉下來的禮物!」幸福除了緣分,更需要有心,要自己「使盡全力」去爭取……
  兩岸男女問題的「料理東西軍」:當本土欣葉的「清粥小菜」,對上上海的「生猛海鮮」,當你是一個男人,你的的選擇是……
  這裡指的「清粥小菜」vs。「生猛海鮮」大對決,絕不是指外表色澤的「賣相」,而是骨子裡的蘊涵,拿個比喻來說好了,如果古人以「色、香、味俱全」來形容一道好菜的話,台灣女人在外表打扮上的「色」,其實並不輸上海女人,那「清粥小菜」到底吃虧在哪裡呢?
  「沒有散發出誘人的食物香氣」和「吃起來口味清淡」,是台灣女人在「個性」與「態度」上敗下陣來的原因。首先是「個性」,在父權掛帥的台灣社會,絕大部分的女性對自己不夠有自信,閱男人無數的上海妹Hitomi這麼說過:「要駕馭男人,首先要懂得控制自己!而個性是最有魅力的,因為其他的都是不能動的。」無法坦率而自信的將自己的優點展現出來,也讓許多人覺得台灣女生的個性不夠大方。
  因為缺乏自信,在面對男性的「態度」上,也被個性所左右,端架子、被動、不積極、不切實際,都是許多大陸女人對台灣女人的看法,不過台灣女人的「有教養、有禮貌、性格單純」,比起大陸女人是較有優勢的地方,只是這些「態度」應用在朋友關係上可能無往不利,不過用在男女關係上,可就不見得靈光!
  上海女人的「嗆」與「辣」是出名拔尖的,土生土長的台妹可能還不知道上海女人的利害,不過拜媒體散佈之賜,被台灣女人公認是上海代表的夏褘,對者記者大罵嗆說:「你們是不是人生父母養的啊?」其中的刁鑽辣勁,那一幕實在令人難忘,所以沒看過上海女人,也大略知道她們的「嗆」與「恰」,也因此上海女人成了傳說中的「生猛海鮮」,讓人覺得很豐盛,卻也怕吃了鬧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