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神奇——中国北车第一代高铁工人成长侧记 - 李嘉全 - 职业日志 - 价值中国网:网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1:41:25

创造神奇——中国北车第一代高铁工人成长侧记

李嘉全 转载自 人民铁道报 | 2010-4-29 9:10 | 投票 | 阅读:83  本文已获编辑推荐 点击:83关键字: 高铁 北车   创造神奇——中国北车第一代高铁工人成长侧记  
  2小时55分、1069公里、重联运营时速350公里、最高试验时速394.2公里!
  这是令世界震惊的中国速度!
  武广高铁高速动车组列车,像一条欢呼雀跃的银鱼,承载着时代的梦幻,跨越时空,开启未来。
  欧洲说,欧洲几十年的梦想,最终被中国人实现了!
  近邻说,再不可小觑中国,那里有无穷的创造智慧!
  彼岸说,好好研究一下,中国怎么就跑在世界前列!
  中国说,中国工人阶级的创造精神,永载千秋史册!
  中国铁路从未像现在,令世界瞩目,超越期待;
  中国工人从未像今天,以追风速度,创造神奇。
  回首来时艰辛路,是谁为“中国速度”插上腾飞的翅膀?
  中国北车第一代高铁工人!
  2006年以来,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李克强、贺国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考察中国北车唐山客车公司、长客股份公司,勉励中国北车第一代高铁工人为国家和人民创造出新的业绩。
  中国北车高度重视第一代高铁工人队伍建设,“造一流产品,建一流队伍”是集团提出的重要发展目标。在整个动车组研制过程中,中国北车通过建立机制、搭建平台、提供机会、总结典型、舆论宣传等多种渠道与方式,创造了第一代高铁工人快速成长成才的基础与条件。
  2010年4月21日、22日,中央主流媒体连续两天推出并讲述中国北车第一代高铁工人的代表——中国北车唐山客车公司工人张雪松的事迹。一个响亮的名字——“中国北车第一代高铁工人”从这里开始正式走进我们伟大的时代!
  这是一支怎样的队伍?为什么能在短短五年里,让不可能成为可能?神奇背后是什么精神在支撑?他们又将怎样演绎惊天动地的产业故事?
  用拼搏精神缩短与世界的差距
  我们是中国第一代高铁工人,盼望亲手造出自己的产品,那将是无比的自豪和骄傲! ——全国劳模张雪松
  一个人活着,总要有所追求,有所奉献。我们这一代人为造高铁列车而生,我们不怕牺牲,我们永远前行!
——全国劳模谢元立
  2004年,在铁道部统一部署下,中国北车与德国西门子公司签署技术引进合同,打造时速300公里高速动车组。
  翻阅世界铁路发展历史,发达国家用了差不多三四十年的时间发展高速铁路,而我们却只用了5年。
  如果说成功在于用心做事的话,那么,中国第一代高铁工人不仅仅是用心,还附加了生命的砝码。
  在1976年的那场震惊世界的大地震中几乎被夷为平地的唐山客车公司对制造高速动车组有着特别的期盼。对国家和全国人民有着深厚感恩之心的唐车职工,始终盼望着有一个机会报效祖国和人民的支援之恩。他们把制造高速动车组当做振兴企业的百年机遇,当做回报国家和全国人民的特殊机会。他们说,党和国家给了唐车人第二次生命,全国人民给了唐车人生存下去的最大支持与帮助,高速动车组是国家项目,我们要用报恩之心完成这个项目,绝不给中国人丢脸!宁舍自己的身家性命,不舍为国争光的高速动车组项目。
  全国劳模、唐车公司员工张雪松算了一笔账:西门子工人一天工作6小时,我们如果也工作6小时,我们和他们的差距就永远是30年。他们每天6小时工作,而我们得每天干满8个小时甚至更多才能赶上他们。
  有如此计算,如此奋斗,才有了今天令世界惊叹的“中国速度”。从跟随到超越,再到引领,不付出牺牲和代价,怎么可以实现?如果不是拿拼搏精神与时间赛跑的话,怎么可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快速成长的过程中,中国北车第一代高铁工人,始终牢记报效祖国的志向,他们怀着兼收并蓄的学习态度、宽广博大的包容胸怀、敢于否定的强者心态、科学创新的智者风范,构筑起新时期的精神高原。
  5年时间很短暂,但却包含了学习、奋争、创新和进步的全过程。中国北车第一代高铁工人,正是在不可能的情况下,不但成功地创造出震惊世界的物质成果,而且精彩解读了同样震惊世界的中国当代工人的优秀品格。
  甘当小学生培养好习惯
  缩小差距,不是喊在嘴上的“秀”。
  做小学生就不能怕丢脸——今天我们低下头来,是为了明天把头扬得更高。 ——青年工人尹男
  用不着跟西门子比对,差距显而易见。设计、工艺、技术、质量、管理、理念、思想,来自方方面面的差距不是一星半点,而是巨大。
  最彻底的革命来自于“脱胎换骨”。企业流程再造,是实现这一变革的硬件工程。
  有了一流的平台,不等于制造出的产品就是一流。无论技术装备,还是流程管理,都要靠人来操控。人是最基本、最重要、最主动的软件因素。
  靠什么保证软件的一流?“僵化、固化、习惯化”三化应运而生。“僵化”不是死板,是不走样;“固化”是稳定,标准要牢;“习惯化”就是以谦逊的态度,低下头来虚心学习,行为习惯按国际标准行事,所有规程必须有板有眼。
  一点儿不能差,差一点儿也不行。就说拧螺丝这最不起眼的小事吧。制造碳钢车体,工人习惯“一锤子打入法”拧螺丝,这样快,但时间长了会导致螺丝滑扣,用在高速列车上,太危险了。
  为消除根深蒂固的陋习,就要承认不足,低下头来虚心学习。工人们与西门子师傅结成一帮一对子。工作中,留心每一个步骤和细节,手法怎样、工具该用哪种,样样都不漏过。一次,西门子的师傅竟然跑到200米外取来一把规定的工具,那严谨,那规范,让唐车人由衷佩服!
  26岁的尹男,是中国北车长客股份公司转向架制造中心新产品车间电焊工。尹男真心拜西门子师傅布鲁诺为师,虽然有语言和习惯障碍,但技术与技能没有国界,真心与好学没有国界。在异国师傅的真心教导下,尹男成了转向架横梁焊接“大拿”。如今他已是“桃李”满车间了,17位经他亲手调教的横、侧梁焊接工人,已经是时速350公里及以上高速动车组转向架焊接的骨干中坚。
  有位接线工人,在西门子师傅的言传身教下,进步很快,但他不满足于此,经常会默默跟着师傅,想多看多学。可西门子的人只按传授规程,教该教的东西,从不多教额外的技术。不教不要紧,把师傅操作剪下的线头一段儿一段儿地拣起来,夹在笔记本里,做好标记,再用卡尺量出尺寸记录下来。几十次的反复实践、几十次的不耻下问,聪明的中国工人按照自己测量的数据,描着西门子师傅的样儿,还真就把活儿干了出来。这样的小学生,终于让老外伸出了大拇指!
  站在巨人之肩挑战世界难题
  站到巨人肩上之后,我们既享受了“一览众山小”的自豪,也同时感受了创新与超越的责任。——长客股份公司总工程师牛得田
  技术引进让我们共享了人类科技的巅峰成果,中国快速进入世界高速列车的强国之列。
  但是站上巨人的肩膀之后,“山高人为峰”,解决前所未有的时速350公里动车组制造难题的重任,责无旁贷地落在了中国北车科技人员的身上。
  他们为CRH3动车组关键承载部件做了1000万次疲劳试验;
  他们在实验台上模拟实际线路谱,最高试验速度达到时速400公里;
  他们在实验台上模拟20余种故障工况的试验;
  他们在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环形试验线和高速铁路上进行了线路运行试验,累计试验里程11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3圈。
  为了高速动车组在时速350公里高速运营时的安全可靠,承担高速转向架研制的中国北车长客股份公司科技人员把转向架制造的每一步都做到极致,他们对所有关键部件实施静强度疲劳试验,取得确保安全的可靠数据;他们利用建在西南交通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世界唯一的滚振试验台,完成了转向架的时速400公里综合性能试验;他们坚持半年多在武广高铁每天完成4000公里的正线试验,采集振动、噪声、疲劳应力的多种数据……
  创新就是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年近六旬的张巍是中国北车长客股份公司的高级技师,在高速动车组铝车体焊接时,由于车体端墙是长大复杂焊缝,工人施焊时不但体力消耗大,而且质量难于控制,手工焊接用时需8小时。张巍想用自动焊代替手工焊,他开发了自动焊程序,调整了端墙焊接工装。经过试验,原需8小时才能完成的端墙焊接,只需半小时就完成了,提高工效16倍。张巍的创新令西门子同行拍手叫绝。
  质量大于天责任重如山
  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企业快速成长中不可或缺的磨练。能将一种好习惯坚持下去,就能培养出一种好人品。具备优秀品质的人,才能干出“零缺陷”的产品来。
  ——唐山客车公司余卫平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
  怎样做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向西门子学,推行标准化作业规程,规定好每一个步骤,列出技术要点,如同麦当劳的规范作业方式,简单易学。为了便于学习和掌握标准,管理者甚至把每一道工序拍成照片,挂在操作台位上方,一抬头,标准、步骤,一清二楚,随时潜入人心。
  “要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就必须有认真负责的态度,严格要求自己养成自检、互检的习惯。千万不要认为还有机会校正,有机会修改,错了重新再来。有些错误是永远都不可弥补的,就像生产高速动车组,必须万无一失。”中国北车唐车公司总工程师孙帮成如是说,“实际上,进一步说,‘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是追求精益求精的一种工作态度。无论做什么事,假如都能尽善尽美,那么最终的结果一定是至美的。它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而且能够树立起一种高尚的品德。”
  ——做到工艺 “一口清”
  在中国北车唐车公司生产现场,以“80后”为主体的生产工人,每天班前班后都按班组整齐列队。班前会是很重要的形式,布置当日工作,背诵工作誓言。班前会上,有一环节与李阳“疯狂英语”如出一辙。被随机点到的人,必须站在6米开外,不允许有丝毫的停顿,高声背诵出所有的工艺要求和操作流程。
  把要做的事情烂熟于胸才是 “掌握”。大声喊出,既告诫自己,也提醒别人。必须严格工艺要求和操作规程,才能一次把事情做好。强化理念的同时,最终保证的是产品质量。
  ——把简单做到极致就是绝招
  在西门子的工人中,有一位20多年只贴窗模的技师。看起来,他的工作十分简单,没什么技术含量。可是,一个人20年只干一件事,就掌握了一手绝活儿。
  在西门子的管理理念中,能把简单做到极致,就是绝招。西门子的操作文化,打开了中国工人的视野。
  以中国北车唐车公司总装厂接线五班为例,10余名员工中绝大多数是“80后”,且女生居多,每天重复简单的接线动作。看起来,这个活儿就是把线剥开、再接上。可是,每列CRH3型动车组有十万多个线路节点,就像十万多根活的神经,每一条神经都要经过5次检查把关,那是50多万次的重复呀,这就不再是简单了。一旦接错一根,就将给后续的调试工作带来巨大的麻烦。如果这样的隐患带到行车中,麻烦就更大了,甚至会造成事故。
  创造了“两万根接线无差错”的女工高向丽,充满自信而坚定地对大家说:“别人能做到的,我们也一定能做到!”
  “高向丽的优秀,绝对是可以复制的!”劳模王必耕十分肯定地说。
  当有了规范的标准,当学到了先进管理方式的精髓以后,层出不穷的“岗位标兵”奔涌而出。到目前为止,已有30多位普通工人达到了 “万根接线无差错”的技术标准,创造了高速动车组接线准确率99.999%的业界奇迹。
  ——一条焊缝等于1200条鲜活的生命
  “一条焊缝,有可能造成车毁人亡的惨剧!千万不能忽视一条小小的焊缝,它关乎1200条鲜活的生命。这不是耸人听闻,而是重于泰山的承诺!”
  岗前培训课上,老师必向每一位学员反复强调责任的重大。
  “责任真的是重如泰山啊!”中国北车唐车公司接线班班长刘莉莉动情地说,“在高速动车组生产过程中,温家宝总理来到我们班。他拉着我的手,语重心长,连连说:‘你的工作很重要,不能出错,千万不能出错啊!’”
  每一位中国人都能感受到那句话的份量,那是共和国总理沉甸甸的嘱托,那是党和国家对以中国北车为代表的中国第一代高铁工人的最大信任!
  “高铁是比天大、比泰山还重的事业,所以,我们在制造过程中,几乎是把自己的血肉,铸进了动车组的钢筋铁骨!”劳模刘春海说。
  在中国北车高速动车组制造基地,所有关键工序中,所有操作者都严格执行实名作业制度。在严格按操作规程和标准完成工作后,每个人都在相应的位置,打上自己的工号或名字。
  那不是简单的一个工号或名字,那是用灵魂篆刻下的一份责任!
  武广高速铁路正线试验期间,中国北车唐车公司副总工程师、主管质量的沙连河,站在车头的司机室旁,感受到巨大的心理压力是前所未有的。
  “窗外,一片模糊的景象,特别是列车进出隧道的一瞬间,‘嗡’的一声,有如排山倒海的迅雷滚过头顶,又似蓄谋已久的炮弹飞迸炸开。”他描述当时情景时,锁着眉头,一脸的凝重。
  回想走过的日日夜夜,故事仿佛就发生在昨天。他不无激动地说:“每个人肩上,承载着或大或小的压力。尽管沉,也很痛,但我们最终还是挺过来了。就像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天塌下来我们擎。中国工人阶级从来都是压不垮的勇士,更不会被困难吓倒!”
  奉献是幸福的工作是快乐的
  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 ——苏格拉底
  我从不把工作视为毫无乐趣的苦役,工作使年轻人奋发有为,热爱工作是一种信念! ——洛克菲勒
  ——激情下的热爱
  在中国北车的文化中,爱岗敬业是永恒的主题。可是,在新的历史时期,爱岗敬业怎么体现?人的积极性从何而来?
  “富于激情地工作和创造,是我们战胜和挑战一切困难的法宝!”“激情是什么?激情是敬业精神,富有激情的人才是敬业的典范。”中国北车唐车公司董事长余卫平如是说,平静的语调里充满着激情。
  吕开香是中国北车唐车公司总装厂检线班班长,一个同样富有激情,在压力和困难面前不服输的人。她去德国培训时,孩子只有两岁。家里的亲人只好轮流陪孩子睡觉。可孩子不管谁来,都不让用妈妈的枕头,因为上面有“妈妈味道”。那么小的一个孩子,都心存保留“妈妈味道”的理想,难道我们成年人却不知道奋斗的真正意义?吕开香发奋努力。回国后,通过快速消化,在西门子技术的支持下,她制订出标准的操作技法。用这套技法干出的线束,既整齐又漂亮,受到门西子专家的赞扬。现在,这个班27名员工中,已经有12名成为质量免检员工。
  在中国北车高速动车组生产现场,一群看上去与众不同的“80后”引人注目。他们染头发,涂唇彩;喜欢套大自己一号的工服。不了解他们的人,觉得他们另类,缺乏责任心。可是,当你熟悉了他们,就会被他们感染,因为他们是一群充满激情的人。
  迎面走过,见你是客人,灿若桃花,却不开口;眨着一对卡通大眼睛,忽闪忽闪,像是放行的绿灯在对你说“请先过”。擦肩之际,笔者有些怀疑,他们能干活儿吗?而驻足观察之后笔者发现,只要站到岗位上,他们立马全神贯注。
  在中国北车的两个高速动车组主力研发企业,无论是铝车体制造中心、总组装调试场地,还是转向架制造基地,挑大梁的都是“80后”。以唐车公司为例,生产现场员工25岁以下的占27.93%,26岁至30岁的占15.79%。
  ——压力下的成长
  职业化的素养和爱岗敬业精神,让他们成为了生产线上的主力军,对工作的孜孜以求,让他们快速成长起来。
  徐军,1984年生人,略带稚气的大学生,现在已经是中国北车唐车公司总装配厂总组装车间的技术主管。他笑说当初自己完全是“赶鸭子上架”。
  2006年年底,一些老技术人员相继到德国参加培训,正在这时,来了一批新车。他和另外6人都刚进厂4个月,为了完成任务,他们成立了9人攻关小组投入战斗。最后,他和他的攻关小组不仅及时完成任务,还获得了质量嘉奖。
  “就是那次会战让我知道,原来我还是有能力的,可以干很多事情,为我以后满怀信心地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我感谢企业给我的信任,让我在压力下快速成长!”
  几年后,回想那时的背水一战,徐军仍然显得很激动。
  在压力面前,孙斌斌曾铆足了劲儿说:“我就不信,怎么拿不到那个焊工证!”
  这个当初没被德国人看好的女焊工,经过9个月的培训后,不仅拿到了上岗证,还拿回了国际焊接培训教师的资格证。从一名普通的中国女焊工,一跃成为可以给世界各国、任何想学焊工的人当教师,简直是奇迹了!
  德国人以优厚的待遇向她发出工作邀请,希望她能留在德国当教师。她非常婉转地说:“我是中国人,我的国家正需要我,我得先报效祖国!”
  ——科学下的严谨
  在高速动车组技术引进过程中,中国第一代高铁工人既做虚心学习、兼收并蓄的小学生,也是敢于否定自我、顽强求证真理的探索者。他们表现出来的科学精神赢得了尊重。
  张东义是中国北车唐车公司的焊工高级技师,他以科学的态度,经过上百次试验,提出了在中国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铝合金厚板焊接的预热温度可以超过100摄氏度的设想。这一发现,颠覆了铝焊接的传统理论,一向以执著和坚持著称的西门子专家,也在张东义出具的试验数据面前,高度认可了这种预热温度的改变。
  中国北车唐车公司总装配厂配管班班长苏健也是科学严谨、讲求实效的第一代高铁工人杰出代表。制动管路配装是关键工序,总长超过2400米的1100多根管子,90%是立体弯管,最多的一根管上有16个弯,而且管壁只有1.5毫米厚。为了保证实现回弹角度误差不超过0.1度,回弹长度控制在1毫米之内,他们做了4500多次试验,用4500多个精准数据,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建立了一个管路回弹和延伸的精确补偿数据库,填补了公司管路回弹延伸补偿数据的空白。
  付出,收获;工作,幸福。中国北车第一代高铁工人,用科学探索的精神,有效创新的实践,丰富了中国工人阶级的本质内涵,塑造了学习型、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讲科学的第一代高铁工人形象。
  当生命之花绽放出比生命更金贵的尊严时,那种悲壮,那种震撼,还有那种快乐,何尝不是一种幸福的慰藉。
  当第一列时速350公里高速动车组竣工下线的时候,许多人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他们太懂得付出的艰辛和为理想奋斗的快乐了。
  他们的努力,他们的拼搏,连同他们的责任,将一起熔铸进时代丰碑!

  本报通讯员 谭晓峰 郎 杰 李汉民 王 晶
  压题照片 杨旸 摄  
  高铁工人在为CRH3型动车组配线。 吴宏道 摄
 
创造神奇——中国北车第一代高铁工人成长侧记 - 李嘉全 - 职业日志 - 价值中国网:网络... 谁是制造高房价的罪人 - 韩令国 - 职业日志 - 价值中国网:网络就是社会!(财经商业新... 解放思想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前提 - 蓝春锋 - 职业日志 - 价值中国网价值中国网:网络就... 10万申诉帖暗示网络民声渠道稀缺 - 刘萍 - 职业日志 - 价值中国网 监狱寻租链 - 信力建 - 职业日志 - 价值中国网:网络就是社会!(财经商业新媒体 & ... 学生问我:“人民币为什么不能升值?” - 柴福洪 - 职业日志 - 价值中国网:网络就是社... 看力拓间谍案------新时代洋鬼子和汉奸 - 崔喜庆 - 职业日志 - 价值中国网:网络... 培训体系建设:Uni01_01_培训的定义 - 姚俊 - 职业日志 - 价值中国网:网络就... 重庆火锅绝密配方 - 肖乐义 - 职业日志 - 价值中国网:网络就是社会!(财经商业新媒体... 非常值的一看——股票投资电子版书籍下载汇总a - 胡立則 - 职业日志 - 价值中国网:网络就是社会!(财经商业新媒... 中国怎样成为一流国家? - 孙力 - 职业日志 - 价值中国网:网络就是社会!(财经商业新... 开发可燃冰 中国投10亿 - 孙力 - 职业日志 - 价值中国网:网络就是社会!(财经商业... 中国最大的危险 - 艾佛 - 职业日志 - 价值中国网:网络就是社会!(财经商业新媒体 &... 中国最大的危险 - 艾佛 - 职业日志 - 价值中国网:网络就是社会!(财经商业新媒体 &... 《企业所得税法》讲课笔记——不征税收入 - 钭志斌 - 职业日志 - 价值中国网:中国领先... 认识长江商学院——曾鸣博士 - 杨绪朋 - 职业日志 - 价值中国网:中国领先的财经商业新... 《企业所得税法》讲课笔记——不征税收入 - 钭志斌 - 职业日志 - 价值中国网:中国领先... 80%的企业家为什么都有红色情结? - 李志起 - 职业日志 - 价值中国网:网络就是社会... 公车制度下的尴尬腐败(8月21日) - 贾春宝 - 职业日志 - 价值中国网:网络就是社会... 金钱是怎么搞定我们的? - 蒋焕平 - 职业日志 - 价值中国网:网络就是社会!(财经商业... 成功是个什么东西 - 张从忠 - 职业日志 - 价值中国网:网络就是社会!(财经商业新媒体... 打倒垄断国企 - 胡星斗 - 职业日志 - 价值中国网:网络就是社会!(财经商业新媒体 &... 谁该为“贫二代”负责? - 胡星斗 - 职业日志 - 价值中国网:网络就是社会!(财经商业... 当代中国的七种思潮 - 马立诚 - 职业日志 - 价值中国网:网络就是社会!(财经商业新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