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洙:我眼中的朱厚泽(4)_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2:49:57

山之骨,它还会从晨曦中,重新披上彩霞,再现它的身影吗?


  是的,当那山之骨从溶蚀它的茫茫酸雨、地下潜流中,从浩瀚的林莽深处、野草丛里,渗过泥沙与岩缝,历经艰辛和曲折,沉激、蒸腾、散发、扬弃了那污烟和瘴气之后,它必将会重新凝结出来。


  那洁白透明的钟乳,磷磷闪耀的石花,巍峨的玉柱,雄奇的石林,神秘的溶洞……那不正是新生的山之骨吗!那新生的山之骨,它将比它的母亲——被溶蚀的朴实无华的野性山岩,千般壮丽,万般诱人……


  这是自然造化之所致,也符合人类历史之规律。


  对这一天,人们满怀希冀、信心和激情。但是那只能存在于未来,我们难以触及的未来。它不会出现在明天,或明天的明天。


  不知君意何如。


  握手!


  请代我问陈老夫妇春安。(按:指遵义籍老将军陈沂将军夫妇)


  朱厚泽


  1991年1月24日


  在结束此文时,偶见一份手记,是厚泽的老同学写的,讲到:“1987年在成都一个会议上遇见厚泽,那时他已离开中宣部,之后到中央农村研究室工作。会后,厚泽应约赴乐山出席另一会议并邀我同行。我们偕游大佛寺,得知海通法师为修建乐山大佛不避艰险,矢志不移,甚至挖掉自己的眼睛也心甘情愿。海通法师是贵州人。厚泽说贵州多山,大山有大山的风骨;山多钙多,贵州人应该不缺钙。这是他透露心迹,我们相视而笑?”


  读这传神的几笔勾画,我才知“山之骨”之说,不是始于前信,1987年就有此语。朱厚泽出生于乌蒙山区,是乌蒙大山之子,“山之骨”,其为朱厚泽之自我期许与人生追求乎?!(续完)


  2006年4月25日

 


来源:《贵阳文史》 2008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