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学:老生常谈论备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2:50:29
2007-02-14 00:05, 周彬推荐, 3553 字, 2/144, 原创 |引用
教师应该如何备课,备课时应该从哪几方面着重考虑,在很多老师的脑海中还存在着很多误区。这些误区直接影响了教学目标的达成。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教师进修学校特级教师、国家级学科带头人闫学从文本解读、目标确定、板块设计、反思四个方面入手归纳总结了自己近20余年的备课经验。
关于文本解读
教师在备课时充分重视文本解读这一环节,可以为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过程的生成乃至教学重点、难点的把握提供必要的依据。
一、提倡立体式的解读。对一篇教材,我们提倡多角度、多侧面的立体式解读,从文本内容、表达方法、人物形象、蕴含道理等诸方面进行研究,让文本所传达的诸多信息在教师的头脑中汇总、撞击、融合,为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的确定提供必要的信息基础。比如对朱自清先生《匆匆》一文的教学,考虑到此文是现代散文中的经典,不论是文本内涵还是表达方法,不论是情感内蕴还是哲学高度,每一处都有深究细挖的价值,我在备课时从各个角度对此文进行了探究,同时参照他人的研究成果,掌握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从教师这个角度,为实施教学做足了功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深式的解读。当学生在解读中“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时候,教师能否通过有效的引导,使学生的思维“柳暗花明又一村”?应该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角度与深度。我认为,一方面教师对文本应该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解读,尽量全面地接收文本所传达给我们的信息;另一方面解读文本要深入、透彻,切忌浅尝辄止。
三、提倡有宽度的解读。如何在教学中打破封闭的格局,使师生都能站在一个宏观的开放的视野下看问题,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应该多方面查找资料辅助对文本的理解,丰富自己对文本的解读。比如,我在教学《匆匆》一文时,了解了朱自清先生写作这篇文章的相关背景。在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关注了作者与文章的写作背景,并把郁达夫、朱德熙等人的评论介绍给了学生,使学生从文本内涵、作者情感、表达方法等方面都有了更加全面的感悟。
四、提倡有创见的解读。我们提倡学生有独特的见解,但并不否定教师的个性化解读。比如教学《匆匆》,文章开头有这样一段话:“燕子去了,还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还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还有再开的时候。”在这段文字进行了深入思考后,备课中我决定在教学的最后,把这样一个问题抛出来:“燕子还是去年的燕子,杨柳还是去年的杨柳吗?”上课时学生先是一愣,又似有所悟,纷纷发表见解:“一切都是新的,过去的就已经过去了!”“世界上的一切都在变化之中!”面对学生这样的认识,我非常感动,也非常惊讶——学生原来可以达到这样的深层感悟!而这无疑是教师在备课中进行有创见解读的结果。
关于目标确定
教师在备课时,一方面要通过设计开放式的教学结构来实施教学,以便为师生在课堂学习的“生成”提供最大的空间;另一方面要根据具体的教材特点、单元要求、年段标准等因素来确定教学目标,将自己的教学理念通过教学板块体现出来,对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做出详细的预设,正所谓“预设是为了生成”。
教学目标的确立是如此必要,那么备课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呢?
一、遵循三个维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课程目标的设计要求遵循三个维度,即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此针对每一节语文课而确定的教学目标,从“三个维度”进行衡量也同样适用。比如,对《匆匆》一课的教学,我们这样设计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掌握本课生字新词;熟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培养学生鉴赏、品评文字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通过反复诵读鉴赏、品评、积累语言;联系生活实际加深体验;适时引入朱自清的相关资料以及林清玄的《和时间赛跑》、普希金的《一朵小花》等资源,来帮助学生感悟文本的深刻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时光匆匆,生命易逝,从而懂得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共同探讨一个严肃的人生命题:人应该怎样活着才算是没有虚度?
二、从文本本身来考虑。教师应该根据不同教材的类型来把握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难点,研究有效的教学方法。比如,对朱自清的《匆匆》一文,我们可以作为“定篇”来处理,教学目标应该立足于“鉴赏”。
三、为学生而考虑。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来确定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难点。比如,对《匆匆》一文的教学,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对于这些十一二岁的孩子来说,时间不是过得快,而是太慢。那么,要让孩子真正从内心深处感受到时光匆匆、生命易逝就比较难。所以,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在从“过程与方法”这个维度进行考虑时,我决定从孩子的生活体验出发,帮助他们感受时光匆匆,一去不返。
四、从课程设计来考虑。我们已经达成这样的共识——教师应该成为课程开发者。因此,在设计《匆匆》一课教学时,我就是立足于主题核心课程观——在珍惜时间、珍惜生命这一主题下,对《匆匆》一文进行鉴赏、品评的。
五、以教参为补充。近年来,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和教师专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教师备课时对教参的依赖正在逐步减少,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教师备课时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大量搜集、占有与教学主题有关的教学资源,教参只是这大量资源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教参不再成为教师备课的唯一法宝,而是真正开始扮演了“参考”的角色。
关于板块设计
我们提倡教师备课时设计板块式的教学结构。一般情况下,大体包括以下几个板块:1.未读,营造强烈的阅读期待;2.熟读,自由交流内心感受;3.研读,关注兴趣点与触发点;5.延伸读,提供开阔的阅读视野。当然,我们通常把阅读教学设计成几个主要教学板块,但必须指出的是,教学板块也要因文、因人、因时、因地灵活设计,大胆取舍,不宜僵化教条。
关于反思
教师的备课中,同样不能忽视反思这个环节:对教师来说,执教完一堂课并不意味着教学的结束,教师应该认真回忆、梳理、反思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细节,必要的时候课前准备好摄像或录音设备,便于自己课下观摩、研究,同时认真思考:
——上完这节课总体感觉如何?
——原有教学环节的设计是否合适?
——课前对教学目标的预设在多大程度上已经达成?
——哪些教学环节的实施比较成功,原因是什么?
——学生在学习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原因是什么?
——是否营造了高质量的师生对话?
——媒体使用的时机和方式是否恰当?
……
没有一个教师可以拥有自我反思的豁免权,每一个教师的成长史上都应该镌刻着“反思”二字。这种反思应该落实到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之中——每次上完课,我们都要想一想:如果可以重来……
现教传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