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台教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04:20:10
以多元化学习共同体建设,促进教师发展,实现学校发展主题丰台区郭公庄中学  徐晓华    随着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入,我们发现教师的教育观念和课堂教学行为都发生了一些变化,但还存在着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学校的学习氛围不浓,许多教师主动学习的意识不强,这也成为推进课改的一大障碍。针对这一现状,我们立足校本,依靠教师和学习团体的力量,创建学习共同体,以此开发教师的潜能,提升教师的学习、反思和研究的能力,推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学习共同体的核心是学习,它是学校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不断学习和自我改造,不断探索与自我反思,不断开拓和创新的学习组织。我们学校力图构建多元的学习共同体,即领导干部学习共同体、班主任学习共同体、教研组长学习共同体和青年教师学习共同体。各个共同体围绕学校发展主题,从不同角度研究解决问题,促进教师发展。多元化的学习共同体建设旨在使学校的每一位教师都能置身于形式内容不尽相同的共同体之中,成为学习共同体的建设者和受益者。如何构建多元化的学习共同体并创设有利条件促进学习共同体的发展呢?    一、我们在学习共同体建设过程中的实践和点滴体会    1.民主开放和全员学习的氛围是学习共同体建设的前提保证     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学习共同体创设的基本前提,它来源于学校民主开放的管理,来源于教师民主开放交流的参与。学校领导倡导“多倾听教师的心声”、“多与教师沟通交流”、“多为教师解决一些困难”,积极营造民主、团结、和谐的校园文化,同时为教师创设了一种支持学习、乐于交流的氛围,使每一位教师亲自参与建立开放、信任的学习共同体。    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成为首席学习官。校长不仅依靠手中的权力来管理学校,更重要的是以他的思想感染和教育学校中的每一个成员,校长的好学精神对教师和学生是一种很好的引领和示范。因此,干部学习共同建设中,校长主动学习并带领其他干部一起学习。我先后阅读了《校长的课程领导》、《校本行动研究》等书籍,并作了读书笔记。同时,把对学校目前正在进行的研究工作具有指导意义的书籍推荐给其他干部,然后大家结合读书体会一起交流,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认识水平。学校提出明确要求:每名干部都要结合各自负责的学校共同体的建设工作,学习有关理论,并在规定时间向全体教师进行读书导读,从而强化干部读书学习的意识,逐渐丰富干部的理论素养,在学习共同体建设中确实起到业务引领的作用。    为了更直接、更有效地了解学校学习共同体的建设情况,学校几名干部都确定了各自对口的年级组和教研组,经常参与年级组和教研组的各项活动,和老师们一起研究工作,解决在学习共同体建设中遇到的困难,推进学习共同体的建设。另外,学校每个月都要安排一次干部例会专题研究学习共同体建设工作进展情况。首先,由每名干部一一汇报各自负责的学习共同体建设的情况,提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考,然后在大家的讨论和交流中达成共识,明确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最后,每名干部带着集体讨论后工作思路深入到各自负责的学习共同体中带领老师们继续开展工作。    陶行知先生说过“想有好学的学生,须有好学的先生。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学校鼓励教师要成为学习型教师,结合校本培训工作,学校提出具体明确的读书要求——每学期至少要读一本教育理论方面的书籍,做好读书笔记,每学期初进行读书笔记的展示,评出“读书积极分子”,并在全体会上为大家进行读书导读,以此加强教师读书学习的意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建立共同愿景,明确学校发展主题    共同愿景是发自组织成员内心深处的真实愿望和远大景象。学校的共同愿景把学校的每一个成员的心都凝聚在一起,激发个人对生命崇高意义的追求,为着一个远远超出个人利益之上的目标奋斗,由此产生的力量远不是一个人仅为一己私利进行的努力所能比拟的。因此说,教师的个体愿景是形成各级团队共同愿景的基础。团队中的教师个体的愿景相互作用、融合,通过提炼和升华,即形成团队共同愿景。各小团体共同愿景的融合、提炼,形成整个学校的共同愿景。我校教师队伍年轻化,工作三年以内的新教师占全体一线教师的45%左右,平均年龄不足三十岁。基本上是以中年教师和新教师为主的这样一支队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发展与再提高的问题。因此,基于每一位教师个人发展愿景,形成了我校的共同愿景——不同层次的教师在组织的帮助与支持下都能获得发展与再提高。为实现学校共同愿景,我们研究确定了学校的发展主题,细化了不同年龄段教师发展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以建设学习共同体的方式给予有效解决。    3.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学习共同体,满足每一位教师不同的发展需求    不同年龄段的教师的发展需求和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尽相同,所以,学校的学习共同体要多元化。多元化是指构成人员多元,其中要涵盖我校所有学科的所有教师、学校管理者;同时,各学习共同体的研究内容和形式也要多元,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给予教师帮助方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师不同的发展需求。多层次是指组织结构包括四个层次:领导干部、教研组长(教研组)、班主任和青年教师班,从而构成网络状、立体的组织结构。换言之,每一位教师都会置身于一个或多个共同体建设之中,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领导干部学习共同体建设要始终把学校发展主题作为核心工作,加强学习,提高干部专业引领水平;深入到各个学习共同体之中,和一线教师一起研究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提出解决的思路;及时总结成功的做法并加以推广。    教研组长学习共同体既是面向教研组长的,也是面向每一位教师的,是通过教研组长学习共同体的建设带动各学科教研组的建设。它由教务主任负责组织,教研组长定期研究各教研组落实学校发展主题都做了哪些工作,还存在着什么问题。让每一位教研组长交流各组的成功做法,经验分享,共同研究解决困难的方法,然后,教研组长带着新的思考回到教研组,带领全组教师继续开展围绕解决发展主题的研究工作。    青年教师学习共同体旨在通过校本培训解决新教师基本功问题。青年教师本身就参与着教研组学习共同体建设之中,同时又置身于青年教师共同体建设,同样,班主任学习共同体成员既是一名普通的科任教师,同时也许还是教研组长或青年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成员,因此,他们的发展与提高就会得到多方位、多角度的帮助,每一位教师的发展得到全面而综合的帮助,这样,无疑会使他们成长得更加迅速。    多元化的学习共同体建设促进了每一位教师的发展。实践证明,越是置身于多个共同体的教师进步提高得越快。    4.以教师的学习共同体建设促进学生学习共同体建设    我校的班主任学习共同体建设着重带领班主任以德育校本教材为载体,进一步挖掘原有的“生活化合作小组”资源,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在这个学习共同体建设中,每一位班主任都在认真思考、设计并实践者,由此引发了教师和学生共同研究解决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问题。比如,初二(2)班合作小组工作重心已经从原来更多关注学生日常管理向培养良好学习习惯转变,他们的合作小组从“上课积极回答问题”开始进行学习习惯养成的教育,调整小组合作内容和评价要求,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初二(3)班从“交作业”“认真记笔记”这个问题入手,通过合作小组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吕研老师是一名数学老师,参加工作两年来勤奋努力,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信任和喜爱。但是,一直有一个问题困扰着她,那就是学生很喜欢她,也能服从她的管理,但是,他们的数学成绩始终不很理想。吕老师也抓紧一切时间给学生们辅导,可是效果不明显。在学校进行学习共同体建设中,她既参与着数学教研组学习共同体建设,同时又置身于学校青年教师学习共同体建设之中,在不断研究和反复交流中,她逐渐认识到:构建班级学习共同体,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成绩将是一个有效途径。于是,她在与学生沟通后,将班级学生组成数个合作小组,明确了合作小组的任务和目标,开始了她的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她把数学课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的合作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使学生在互帮互助、合作学习中获得了知识,提高了学习能力。一段时间的实践后,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被激发出来了,自信心增强了,学习成绩有了提高。当学校课题组进课堂听了吕老师数学课后,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听到了学生们的心声:“小组合作学习给了我们更多思考的时间、更多展示的机会”、“小组合作学习要比光听老师一个人讲课有意思多啦”,特别是原来成绩特别差的学生表示“我从来没有像今天听得这么明白,跟小组一起讨论学习真的很有成就感”。    吕老师从自己的数学课改革开始,积极构建班级学习共同体,不仅促进了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还带动了其他学科课堂的变化。许多科任教师感觉到初二(2)班的学习氛围比以前浓了,过去成绩特别差的学生能主动找老师问问题了,而且师生关系更融洽了。    实践使许多教师深切地感到,积极参与班级学习共同体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它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因为,班级学习共同体构建的过程,就是一个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每一位科任教师要学会借助于班级合作小组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构建民主、平等、对话的新型师生关系。    二、学习共同体建设过程中组织职能的微调    我校在积极推进多元化的学习共同体建设中,不断地调整着原有的研究方案,不断地改进着工作方式,力争以一种最有效的工作方式推进此项工作。我们感触最深的就是政、教两处的组织职能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变化。    1.学习共同体建设促使政、教两处共同承担青年教师的培训工作,从而增强了政、教两处工作的交流。    青年教师学习共同体建设方案是由政教处和教学处分别设计并实施的。方案虽然是两个、内容切入的角度也不同,但是培训的主题是一致的,都是紧紧围绕学校发展主题如何让青年教师具有扎实的基本功而进行的。因此,在这个学习共同体建设过程中,两个方案的负责人(即德育主任和教务主任)要经常沟通各自工作进展情况,彼此需要对方什么样的支持,然后调整各自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比如,德育主任要了解青年教师在与学生沟通方面存在什么样的问题,他们在课堂教学中是如何指导合作小组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的等问题时,必然要走进课堂,掌握第一手材料,然后组织青年教师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青年教师再去实践。在整个过程中,德育主任始终要跟踪听课,有时还要带上教研组长或学科骨干一起进课堂,一起研究如何帮助青年教师改进工作。同时,德育主任还以德育校本课和班主任论坛为载体,鼓励班主任深入研究落实学校发展主题,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另外,为实现学校发展主题,学校德育工作也打破所谓的教育教学“界限”,积极借助校本课程挖掘德育资源,开展德育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此时的德育主任工作已经不只是“德育”问题了,而是紧紧围绕青年教师发展问题在研究着、实践着、服务者。    教学主任也开始思考如何进一步挖掘和利用现有的德育资源——各班已有的生活化合作小组,把合作小组引进课堂,带领所有科任教师一起研究、摸索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的新途径,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在学习共同体构建过程中不断调整工作方式,进一步加强政教两处工作的合作与交流,增强实效性。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各个学习共同体建设工作进入到阶段性成果展示阶段。为帮助教师更好地总结工作、展示研究效果,学校进一步调整原有的工作方案,由政、教两处共同承担青年教师的成果展示工作。因此我们看到,两位主任经常在一起反复研究工作,一起帮助青年教师准备成果展示。在他们的耐心指导和教师的精心准备下,青年教师的成果展示取得了很好效果,吸引了全校教师的观摩。可以肯定地讲,是学习共同体的建设促进了学校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干部业务引领能力的提高,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学习共同体的建设使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到,教师专业成长要求教师首先必须是一个学习者,而学习共同体恰好为教师的学习、发展、提高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使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富有归属感、互惠感。特别是面对新课程教学中的种种问题,我们的教师更加迫切需要有这样一个平台大家能够共同研究、深度沟通,分享各种学习资源,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经验,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成员之间互相补充、互相促进,每个个体在获得归属感的同时又不断地发挥自己的优势与潜能,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学习共同体就是这样一个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