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学习共同体的认识--妍妍的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4 02:24:46
00

关于构建学习共同体的认识

 

构建学习共同体,迫切需要研究什么是学习共同体(这里专指班级学习共同体)、构建学习共同体的目标是什么以及怎样构建学习共同体这样三个问题。

一、什么是学习共同体

(一)定义

学校班级学习共同体是由学习者(学生)和助学者(教师)共同组成的,以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为载体,以促进成员全面成长为目的的,强调在学习过程中以相互作用式的学习观作指导,通过人际沟通、交流和分享各种学习资源而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基层学习集体。它与传统教学班和教学组织的主要区别在于强调人际心理相容与沟通,在学习中发挥群体动力作用。

(二)对学习共同体的理论分析

1、对学习共同体的组织学分析。学习共同体是以班级授课制为形式的基层学习组织,是按照一定的教学目的、任务和形式而加以编制的。其特征有:

(1)组织目的性。它以完成共同教学任务为目的。

(2)组织系统性。组织的要素必须构成一定的结构层次。

(3)组织有序性。表现为一是组活动的平衡性,权力分配和责任分工平衡。二是组织活动的协调性,经常协调各方面的关系,使组织成为有序状态。三是组织活动的程序性,平时活动形成一定的格式,处理偶发事件积累起特定的反应方式。以上三性集中反映为组织的适应性。

2、对学习共同体的班级社会学分析。学习共同体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社会群体,是一个具有客观必然性的“自在之物”。现代社会的要求决定着学习共同体的教育目标、课程、活动、交往方式和社会关系结构。

3、对学习共同体的教育学分析。学习共同体是属于教育和管理的对象,是教师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和规律运行的“为我之物”,但又蕴涵着由“对象”转化为主体的可能性,教师必须引导其自我教育、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

4、对学习共同体的教育社会心理学分析。学习共同体不仅是班级授课制的基层教育组织,而且是与社会文化相贯通,以学生亚文化为特征的现代社会群体,以教学活动方式为主要特征的共同活动的主体,以直接交往为特征的人际关系系统。它是从“自在之物”(客观存在的社会群体),通过“为我之物”(按教育目的建立的教育客体)的中介发展而成的“自为之物”(自我教育的主体)。

(三)本质特征

1、行为主体性。它作为一种新的教育体系,不仅是教育的对象,而且是教育的主体,是教育改革的内在动力。

2、系统开放性。它包含在社会关系的整个体系之中,具有鲜明的社会倾向性,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对其必须顺应宏观社会的历史变革,作开放、动态、宏观的研究。

3、成员组织性。它具有高度的组织性,是组织起来的,拥有集体机构,以责任依从关系和情谊性关系联系在一起的个人有目的的综合体。

4、目标整体性。它必须对成员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以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终极目标。

5、活动整合一致性。共同活动由共同目标导向,强调分工与合作,动作相互协调,做到高度的合作性与自主性的统一。

二、构建学习共同体的目标

(一)构建学习共同体,主要指标有:

1、有方向正确而又具有参照性的共同目标。成员增强目标意识。共同目标既切合社会要求,又切合本课时和本班学生实际,且具体明确,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因,引导教学全过程。

2、有开放而又有序的组织机构。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组织机构,使其主动适应环境变化的要求。其中小组建构有利于共同活动的开展及目标的达成,成为班级教学管理的中介转换机构。

3、有既严肃又宽松的并为师生遵循的共同行为规范。共同行为规范明确、可操作、可观察、可评价,内化为师生的心理需要,师生执行的主体性水平较高。

4、有促进共同体发展和个体发展的共同学习活动。师生确认的共同学习活动的目标、内容和方法,有利于提高人际交往和合作的频率,主导内容积极化,提高群体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从而提高活动的质量。共同活动体现教师指导有方(在一堂课的准备、实施和反馈的各个阶段都能启发学生有效活动)、目的一致性、自我组织性、动作协调性和生成期望的人际关系等特征。

5、有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其综合评价指标为团结性和凝聚度。具体反映在共同目标、规范及价值标准对成员具有参照性;成员对共同活动的价值认识一致;成员在群体中能从社会化和个性化两方面作出正确的自决行动;成员固守在共同体内,有强烈的归属感,个人与集体关系、师生关系、生生关系、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的关系表现为责任依从关系与情谊性关系的和谐统一。

(二)促进师生发展

1、学生发展。由于构建学习共同体,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促进“三维目标”达成,同时增强群体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特别是自学能力和交往、协作、竞争等具有极强再生能力的能力。

2、教师发展。由于构建学习共同体,教师教育观念和专业态度朝着合乎时代要求的方向转变,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

师生发展的具体指标有待作进一步的细化。

三、怎样构建学习共同体

指导理论:

(一)社会心理学理论。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个体心理活动在特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受其他人或群体的影响,个体的心理活动也影响社会中的其他人或群体。

(二)群体动力学理论。群体的形成和发展取决于个体之间的互动(交往和相互作用)过程。人际交往的基本形式之一是合作与竞争。群体动力来自于群体的一致性。

(三)集体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理论。集体本身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可使个体产生不同于处在单独环境中的行为。教育中要使集体显示动态的教育力量。搞好自我教育需要提高学生对于教育、教学和管理活动的实际参与程度和实际体验程度。

(四)活动教育理论。活动促发展。教育要活动化。为此要选择和加工教育内容、提供组织化条件、提供活动方法和激发学生的活动动机。

(五)建构主义理论。学习环境由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要素构成,其中情境是意义建构的基本条件,协作与会话是意义建构的具体过程,意义建构则是建构主义学习的目的。建构主义的教学策略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促进学习者与情境的交互作用,以主动地建构意义。

(六)现代课程理论。课程内容要改变过去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状况,加强与生活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课程实施要强调创造和解释课程事件,促进学生人际互动和情知互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要积极开发和利用优质课程资源,包括运用声像教材和实际教育情境等。

操作因子:

(一)目标导向

1、涵义:师生确认共同教学目标,用以指引教学全过程,发挥导向作用、标准作用和限定作用。

2、要求:

(1)目标质量要求: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和《课程标准》要求转化为本堂课的,且切合本班实际的标准和有效教学方法,具体明确学习什么内容、达到什么要求和用什么方法学习这样三个问题。

(2)目标层级要求:体现差异教育要求,分一般要求和较高要求两种,提供学生自主选择。

(3)目标确认要求:教师改变实际存在着的有意或无意的“目标保密”的习惯思想和做法。教师先作精心预设,并在课始的准备阶段,了解学生的需要后,与学生共同确认共同目标。

(二)组织保障

1、涵义:提供组织化条件,促使共同学习活动具有高度的自我组织性和目的及行为等方面的整合一致性,学生提高参与度和获得积极的体验。

2、要求:

(1)建立和完善课堂学习小组。要努力使课堂学习小组成为教师管理课堂教学的中介转换机构。组建原则有组内全员沟通、小组之间素质均等、占时较多的学科小组避免人员重复、合理配置小组长等。

(2)搞好教学组织工作。在教学实施阶段,要求教学活动围绕共同目标进行。强调促进学生自主有效活动。教师指导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提供组织化条件,力求师生结合方法最优化、生生结合方法最优化。确定组织形式最优秀化的条件,一是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确定;二是保证共同学习活动顺利进行,有利于教师对全程有效管理;三是本身具有教育意义,能积极影响学生参与共同活动的积极性。

(三)  规范行为

1、涵义:明确共同学习活动的行为规范,以此规范师生的教学行为。

2、要求:

(1)明确规范。规范包括常规和应本堂课要求的即时规范两种。对前者的制定和修正要求引导和组织学生共同参与后确认,并通过说理、辨析、榜样学习、奖惩等日常教育和训练而使学生真正明确,内化并形成良好的习惯。两种规范都要明确、可操作、可观察、可评价,要求适当,使学生易于接受,具有贯彻的内在要求。

(2)按规范操作。师生坚持按规范要求开展教学。

(3)引导潜在规范。包括了解和分析潜在规范,引导学生掌握评价规范的基本价值标准,重视作好核心人物的工作等。

(4)正确对待偏离规范的行为。对学生偏离规范的行为需要有针对性地作调节和矫正。其办法有榜样示范、满足产生离心倾向的某些学生的合理需要、注意控制适度和开展对规范的改革等。改革规范,旨在革除陈规陋习,使规范适应宏观社会的历史变革(具体反映为课程改革等),促进学生个性发展,集体成为学生个性的发源地。

(四)  活动促进

1、      涵义:教学活动化,有效指导学生开展自主有效活动,以此促进学习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促进学生的发展。

2、      要求:

(1)教学内容最优化。根据共同活动的要求选择和加工教学内容。

(2)教学方法最优化。准确选择原有的教学方法,并创造性运用。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和学生需要以及教师特长,创造新的教学方法。

(3)教学步骤最优化。要求活动内容与任务本身及教学目标之间存在着逻辑关系。

①内容的先后安排及具体要求有利于完成学习任务,达成学习目标;

②使学生参与活动成为其掌握内容、完成任务的心理需要。

③便于有效管理学生的实践行为。

④步与步之间的连接与转化得当,先定出大步骤,再分出小步骤。

⑤有利于提高活动质量,其中小组合作、大组交流等符合这样的标准:组织中心、主题中心、节奏和速度及密度适度、学生实际参与度高、学生实际体验好等。

(4)防止和纠正目标偏离。这要求关注和研究活动过程、采取积极的防范措施和善于应变等。

(五)  关系生成

1、      涵义:师生通过以直接人际关系为特征的共同学习活动积淀成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并由此促进人的发展。

2、      要求:

(1)构建课堂学习小组。具体要求如前述。

(2)改变课堂教学的空间形态。适时调整座位,创设学生近距离面对面直接交往的环境,以利于全员人际互动和情知互动。

(3)构建新的交往关系结构。重视发展“个---个”、“师---组”、“组---组”这样三种交往关系。

(4)调整教学的时间结构。尽量减少教师讲授时间,增加学生独立思考和相互交往与合作学习的时间。

(5)选择和加工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化为需要交往与合作方能完成的共同学习任务。

(6)增强学生的群体意识。通过教育和具体措施使学生明确自己是群体一员,群体与个体互惠互利,双向促进。教师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体自学、小组讨论和大组交流等环节的相互关系。

(六)  评价激励

1、      涵义:通过师生共同总结反馈和积极性评价,建构意义,习得科学的方法,增强学生后续学习,特别是共同学习的内在动力。

2、      要求:

(1)总结

①共同概括和精当归纳习得的主要概念(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若干倾向性结论。

②经共同分析和比较,精当归纳科学的思维方法。

(2)评价

①评价指向。评价目标达成度(活动的效果表现)和学生学习的努力程度(活动的过程表现)。分析非预期变化。特别注意评价小组集体以影响个人。

②评价方法。学生自评和互评、师生共评以及教师评价相结合。注意变分等评价为标准评价(不同学生不同标准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