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我国历史,运动锻炼早于“体育”称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8:42:14
        “体育”一词,由来甚久。最早是以重视身体的教育出现于卢梭《爱弥尔》一书中。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对体育一词的解释是“以发展体力、增强体质为主要任务的教育”。如果把体育和运动连接起来,体育一词属于无形文化,而运动一词属于有形文化。因为发展体力和增强体质,都要在接受教育之后,通过参加各项运动才得以实现。所以说没有系统增强体质和各项运动技巧的教育,运动就没有明确的思想和高超的技能,进而就缺乏运动的自觉性、经常性和巧捷性,如果把增强体质的教育只停留在书本或口头上,不付诸各项运动的锻炼,发展体力只不过是一句空话。

  在我国“体育”这个词,最早见于文字是1902年《杭州白话报》连载日人西川政宪著《国民体育学》译文。1904年(光绪三十年)在湖北幼儿园开办章程中提到对幼儿进行全面教育时说:“保全身体之健旺,体育发达基此”。在1905年《湖南蒙养院教课说略》上也提到:“体育功夫,体操发达其表,乐歌发达其里”。

  我国最早创办的体育团体,是1906年上海的“沪西工商体育会”。1907年我国著名女革命家秋瑾在绍兴也创办了体育会。同年,清王朝学部的奏折中也开始有了“体育”这个词。辛亥革命以后,“体育”一词广泛应用,且正式列为教学内容之一,与德育、智育同等重要。

  纵观我国历史,运动锻炼在早,体育称谓较晚。据秦《吕氏春秋·古乐篇》中云:“昔陶唐氏之始, 阴多,滞伏而湛积,水道壅塞,不行其源,民气郁阏而滞者,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宣导之”。就是说夏禹治水之前,阴雨连绵,地气湿沉,人民郁抑,筋骨都不能伸展,所以制作舞蹈,使他们筋骨宣通,气血和畅。战国时期有了蹴鞠,即足球。西周时期,击剑运动在我国出现,《吴越春秋》中著名的“越女论剑”故事,便是生动写照。最为著名的击鞠运动,即马球运动,在东汉前就是宫廷和民间富豪一项体育娱乐活动。东汉末年曹植《名都赋》中,曾写到京洛少年“连翩击鞠壤,巧捷惟万端”。到了唐代,打马球蔚然成风,唐玄宗、唐宣宗都是球技超人。战国时代,举重运动极盛一时,涌现出许多叱咤风云的人物。西楚霸王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更是一位“力能扛鼎”的大力士。汉代设“鼎官”,负责扛鼎事宜,胜者封为“武力鼎士”。魏文帝时,铸了一个“万鼎之钧”,据说任城王亲能举起走动。再说我国的游泳运动,成书于公元前六世纪的《诗经·邶风·谷风》中就有“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的记载,游泳一词源于此。公元1230年,南宋皇帝“幸后苑观花,作冰嬉”。到了元朝,冰上活动开展得更加广泛。清乾隆年间,清政府已把滑冰当作一种军事训练手段,成立了“技勇冰鞋营”兵种。清中、后期,还曾把滑冰改变为供观赏的娱乐活动,每到冬季挑选能手千余人作各种项目的滑冰表演。

  关于体育利于强身的理论,东汉时期我国名医华佗,就曾作过深刻的阐述。华佗对他的弟子吴普说:人体应该经常劳动和锻炼,但不能过度。运动助消化,使血脉流通,不生疾病。好像户枢由于经常转动而不腐朽一样。华佗把自己的理论用于实践,创造了一种模仿虎、鹿、熊、猿和鸟五种动物的动作进行锻炼的“五禽戏”。他说,通过做“五禽戏”,使身体出汗,汗出多了,身体自然就会轻松,食欲也就随之增加。这样疾病就会消除。吴普按照华佗的方法做,效果很好,到九十多岁时,还耳聪目明,牙齿坚硬。

  “八段锦”在我国也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一种健身方法。曾慥辑的《道枢》和灵剑子的《子午引导记》都有记载。清光绪初,无名氏改编为:一、两手托天理三焦;二、左右开功似射雕; 三、调理脾胃须臂举; 四、五劳七伤往后瞧;五、摇头摆尾去心火;六、背后七颠百病消;七、攒拳怒目增气力;八、两手攀足固肾腰。

  田猎是原始人必不可少的谋生手段。后来作为一种娱乐和健身活动而开展。并成为统治者练兵习武的手段。

  踢毽子和跳绳,作为古老的体育活动,又是在民间容易普及和推广而且还有技巧趣味的游戏。早在二千多年前的西汉就已出现。唐宋时踢毽子风行民间,技巧也更高超。北魏时,有十二岁的小孩能连续反踢五百次。宋人高承的《事物纪原》载:“当今小儿铅锡为钱,装以鸡羽,呼为毽子,三五成群走踢,有里外廉、拖抡、突肚等多种花样,亦鞠之遗事也”。跳绳,古称 “跳白索”。南北朝时期巳作为“祛病延年”的娱乐活动而盛行。每逢农历正月十六,在黄河流域的农村中,都要进行儿童跳绳比赛,胜者有奖,绊绳者受罚。

  “太极拳”明末清初温县陈玉廷所创。少林武功富有神秘、传奇色彩。从体育运动的角度来说,继承和发杨少林武功和太极拳等等优秀的文化遗产,都是完全必要的。

  杂技艺术,既是娱乐,也是体育,从宫廷到民间也有两千多年历史。汉代称为百戏,隋唐叫散乐,唐宋以后,称杂技。《史记·李斯列传》记有秦二世在甘泉宫看角抵戏的情形。角抵戏类拟今天的摔跤表演。汉朝张衡在《西京赋》里描写了跳剑丸、走绳索、爬高竿的表演情景。隋炀帝大业六年(610),曾在长安端门外天津街举行百戏演出。杂技在唐代 有了较大发展,当时许多著名诗人的诗中都有反映。如白居易的新乐府《西凉伎》中描写“舞双剑、跳七丸、袅巨索、掉长竿”的诗句。到了宋代,杂技艺术已有四十多个节目。那时有人能表演挑一担水在绳索上行走的绝技。

  竞技体育运动,给予运动员、教练员精神上或物质上的奖励,我国古已有之。战国时期,齐国贵族流行赛车活动,每次比赛都有千两黄金之奖。齐国的大将田忌和齐威王赛车,每次奖金都是齐威王获得。孙膑从魏国逃到齐国,住在田忌家里,他按照他的建议,以最差的马车对齐威王最好的马车,以最好的马车对齐威王的次马车,以次马车对齐威王的最差马车,结果以2:1获胜,获得了千金奖品。唐代在龙船竟渡中有争夺锦标之奖。锦标就是在终点插竹竿,竿头挂锦彩,先到的龙船拿到锦彩,称为夺标。

  我国古代的体育运动,既重视增强人的体质,也注重锻炼和提高人的智力发展。这方面最有效的项目莫过于围棋和象棋。有关资料证明,围棋是我国传统棋艺之一,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围棋在我国古代颇为风行,文人学士、国君卿相、战将谋士以至才人淑女、僧尼黄冠都常以弈为尚。中国向有琴棋书画之说,可见围棋巳成为传统文化的一项。我国古代围棋文化内涵厚重。宋赵师秀有诗曰:“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唐孟郊诗云:“仙界一日内,人间千岁穷。双棋未编局,万般皆为空。樵夫问归路,斧柯烂从风。惟余石桥在,独自凌丹虹”。白居易在《放言五首之二》中以棋喻世:“世途倚伏都无定,尘纲牵缠卒未休。祸福回还车转毂,荣枯反复手藏钩。龟灵未免刳肠患,马失应无折足忧。不信君看弈棋者,输赢须待局终头”。把这首诗与《放言五首之三》贯通起来,它们的基本主题都是“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吴承恩在《西游记》中多处描写棋局。他为刘几《诸侯将略》作序说:“夫兵家之法,犹弈旨医经,而史氏所载,则棋之势,药之方也。药不必执方,而妙于处方者必效,棋不必拘势,而妙于用势者必赢……”

  还有象棋起源于商周,到北宋末南宋初,中国象棋基本定型。

  当29届奥运会在我国首都北京隆重举办的喜庆日子里,重温我国古代体育运动的发展史,可以促使我们对我国本是一个古老的体育运动国家有一个较为明确的认识,可以鼓舞我们更加振奋精神,继往开来,为办好奥运会和并在体育事业上取得更大更好进步而努力拼搏。(周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