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场马拉松——隐藏在历史深处的人物结局7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2:26:13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杜预

在羊祜身后,被他力荐的杜预走上了前台,这个不会骑马、不会射箭、迷恋《左传》的人就此机缘成为青史留名的一代名将。
说起杜预,这也是一个世家子弟,他的爷爷杜畿做过曹魏的尚书仆射,他的父亲杜恕做过幽州刺史。而说起他的后人,更了不得,他的后人杜审言做过唐朝的宰相,而杜审言的孙子更是留下千古声名,没错,杜审言的孙子就是杜甫,也就是说杜预正是诗圣杜甫的远祖。
虽然杜预是世家子弟,不过杜预的人生早期也是不得志的,因为他的父亲杜恕与司马懿的关系很恶劣,以至于在司马懿的逼迫下杜恕被幽禁而死。如此一来,在司马懿和司马师当政的时代,杜预都没有获得机会,直到司马昭接替司马师之后,杜预迎来了人生中的重大转机。
公元255年,司马昭接替病逝的司马师成为掌握权柄的大将军,时年33岁的杜预终于获得了被重用的机会,而他又娶了司马懿的女儿,这下杜预就成了司马昭的妹夫,也就成了司马昭最信任的人之一。
准确的说,杜预这个人既聪明又圆滑,既有原则,又懂得保护自己,实在是官场中人乃至职场中人的典范。
钟会与邓艾西征蜀汉时,杜预作为镇西长史跟随钟会出征,等到钟会谋划叛乱时,多数僚属都被钟会杀害,而杜预却独善其身,全身而退,回来之后还受到增邑一千一百五十户的奖励,他是怎么做到的呢?史无明载,只说他“以智免”,也就是说靠自己的聪明才智躲过了这一劫。
杜预躲过的劫难还不只这一次,在他出任安西军司时,他又躲过了一劫。
当时西部少数民族进攻陇右,与杜预有宿怨的安西将军石鉴命令杜预出征,而杜预手下有多少兵呢?兵三百人,骑一百匹。
拿这么少的兵力去对抗兵强马壮的来犯之敌,这显然是石鉴准备借刀杀人,如果杜预勉强出征,结局只有一个字:死,两个字:必死!
杜预的智商决定了他不是一个容易上当的人,他随即提出了“五不可、四不须”,坚决主张暂避兵锋,加强军备,来年春天再决一死战。然而心急的石鉴自然不会认可杜预的说法,很快他便以杜预私自装修官舍扰乱军心为由将杜预送回洛阳接受审判。
石鉴满心以为这回可以置杜预于死地,即使不死也能脱层皮,然而他忘了,人家杜预娶的是司马昭的妹妹,此时已经被新成立的西晋封为高陆公主,按律公主的丈夫是有特权的。结果这次陷害对杜预而言影响不大,回到洛阳很快就被无罪释放。
随后的几年,杜预被任命为度支尚书(财政部部长),在度支尚书任上,杜预也有过两次神来之笔。
当时孟津是黄河的一个主要渡口,然而孟津的问题在于水流湍急,渡河的船只经常有翻船的危险,于是杜预便建议在富平津建一座桥,以解决过河问题。然而这个提议居然遭到了广泛的反对,反对者的依据是富平津这个地方在商朝和周朝就有,如果适合造桥,商朝和周朝的圣人早就造了,既然到现在都没有桥,那就意味着圣人们认为此地不适合造桥。
此时的杜预表现出自己变通的一面,他说:“造舟为梁,河桥之谓也”,意思是说,我造的不是桥,造的是船,可以了吧!(造舟为梁的典故来自《诗经》,周文王娶太姒,便是在渭河上排列船只,跨船铺板,搭成浮桥,杜预在这里用这个典故来偷换船和桥的概念)
在杜预的坚持下,富平津上有桥了,晋武帝司马炎由此感慨的对杜预说:“非君,此桥不立也。”
杜预另一个神来之笔是自主研发周庙的欹(qī )器。
欹器是一个非常神奇器具,是一种灌溉用的汲水罐器,未装水时略向前倾,待灌入少量水后,罐身就竖起来一些,而一旦灌满水时,罐子就会一下子倾覆过来,把水倒净,尔后又自动复原,等待再次灌水。
孔子曾经见过这个东西,于是便发出了“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的感慨。
周庙的欹器一直流传到东汉,然而到了东汉末年,欹器消失了,不知所踪,没有人知道它的尺寸以及制作工艺。
由于欹器与周庙有关,因此就被赋予了神器的地位,现在神器消失了,该到哪里去寻找呢?
没过多久,杜预从家里抱来了一个新的欹器。哪来的?自己研发的!
如此看来,欹器能流传到现在,杜预功不可没。

说了这么久杜预的典故,该切入他的正题了。
羊祜为什么会推荐杜预这个不会骑马、不会射箭的文官接替自己呢?是因为杜预一直站在羊祜这一边,他也是主张讨伐东吴的那一派。
羊祜自知不久于人世,便推荐杜预接替自己都督荆州军事,羊祜相信,有这个人在,西晋统一全国的大业一定会实现。
事实证明,羊祜没有看错人。
杜预上任之初就给东吴一个下马威,他的第一记重锤就砸在了东吴西部的门户——西陵。
西陵位于今天湖北的宜昌,东吴在这里设重兵把守,这里是东吴的西部边镇,相当于东吴的咽喉,一旦被西晋突破,西晋的楼船将从这里顺流直下畅通无阻,因此这里就是杜预重拳出击的地方。
此时镇守西陵的是东吴名将张政,张政知道杜预要来,但没有想到杜预来的那么快,知道杜预要打,没想到杜预一上任就打,结果张政准备不足,被杜预大败一场。
如果仅仅是大败一场其实也问题不大,然而杜预使的是连环计,他知道张政是东吴少有的几个名将,他也知道吴主孙皓是个猜忌成性的主,那么何不假孙皓之手搬开张政这块拦路石呢?
略施小计,反间计!
兵败的张政耻于言败便向孙皓隐瞒了兵败的事情,他以为这样就可以瞒天过海,然而没有想到杜预却悄悄的揭开了他的底牌。
杜预把所俘虏的吴军士兵大张旗鼓的送还给了东吴,不过送还的下家不是张政,而是吴主孙皓。
猜疑的孙皓果然上当,随即从火线召回了张政,从此张政与西陵再无交集。
临阵换帅,军心浮动,杜预的反间计大获成功。
此后杜预说服司马炎正式出兵,而杜预陈兵江陵,命部将从江陵西上,攻取东吴城池。部将们按照杜预的部署,先是连夜过江,在东吴地面上遍插西晋军旗,东吴军心动荡。接着又埋伏在城边,等到东吴军队败退回城时,西晋军队就混在东吴败兵里面一同进城,西晋的士兵都到了东吴都督孙歆的帐下,而孙歆还不知道!
走吧,抓的就是你!
为此,所有参战士兵对杜预都佩服的五体投地,他们把他们的佩服编成了歌谣:以计代战一当万!
就在杜预准备席卷东吴时,皇帝司马炎周围又响起了不同的声音:夏天来了,南方有瘟疫,不如等到冬天再战!
杜预坐不住了,怎么能这样呢?此时军威已振,士气正盛,如同劈竹子,已经劈开了前面的几节,剩下的就更好劈开了。什么叫势如破竹,这就叫啊!
在杜预的坚持下,讨吴战役继续进行,结果正如杜预所料,楼船东下,一片降幡出石头。
如果说完成统一大业是杜预人生中的一大亮点,那么兴修水利造福荆州百姓就是杜预人生中的另外一个亮点。
在西晋统一之后,杜预并没有放松,他始终认为“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因此在他的认为,荆州军队的训练从未停止,只不过将备战的矛头已经从东吴变成了防备南方的少数民族。
与此同时,杜预大兴水利,开杨口,起夏水达巴陵一千余里,内泻长江之险,外通零桂之漕,大大造福当地百姓,为此当地百姓尊称他为“杜父”,当地还流传起一句民谣:后世无叛由杜翁,孰识智名与勇功。
杜预做了这么多,应该说也算功成名就了,然而他依然时刻保持警惕,对于朝中的达官贵人更是有求必应甚至不求也应,时常对这些人进行无来由的馈赠。身边的人对此有些不解,图什么呢?杜预说:“吾但恐为害,不求益也。”(不求他们帮忙,只求别帮倒忙而已!)
司马迁说,人终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杜预也是凡人,他也知道自己终有一死,那么在死后给世间留点什么呢?
留块碑吧!
别人留碑一般只留一块,而他一下留俩!
杜预刻石为二碑,纪其勋绩,一沉万山之下,一立岘山之上。
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杜预懂得沧海变桑田的道理,他的口中经常念叨:“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现在他把一块碑沉在万山之下,一块碑立于岘山之上,为此他说道:“焉知此后不为陵谷乎!”
公元284年,为西晋完成统一大业的杜预生命走到了尽头,他在回京赴任司隶校尉的路上溘然长逝,享年62岁。

其实,刻不刻碑并不重要,该刻的碑早就刻了,老百姓把碑刻在心里,史家把碑刻在史书里,而杜预自己其实把碑刻在荆州的山水里。

《晋书杜预传》:元凯(杜预字元凯)文场,称为武库(所知甚多,包罗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