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党旗猎猎的工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5:09:56
    荆楚网消息 (湖北日报) 图为:隧道内巨大溶洞  图为:处理隧道内搬运设备  图为:绿色护坡  “十一”期间,沪蓉西高速支井河特大桥工地,两面鲜艳的党旗迎风招展,两岸钢管拱吊装有条不紊进行。
    沪蓉西指挥部第三工作站站长谭永高说,鲜艳的党旗是党员示范岗标识,它始终飘扬在拱段最高处,拱架合龙时,两面党旗就插到了拱顶,标志着大桥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支井河特大桥项目只是一个缩影。在320公里沪蓉西建设线路上,近百个项目部数万名党员和建设者,在各个项目党支部的率领下,全都放弃了节日休息,抢抓金秋施工“黄金季节”,推进重点工程建设。
    沪蓉西高速开工建设以来,沪蓉西指挥部以党建促工建,不断延伸党建工作领域,深入开展工地党建,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在工程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保证了项目建设安全、优质、高效推进。
  
  构建覆盖全线党建网络    为切实加强党的建设,指挥部坚持党建工作与工程建设一起部署,一起建设。项目启动以后,指挥部规范建立了党的各级组织,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使指挥部党建工作迅速走上正轨。
    为促进参建单位党建工作共同发展,指挥部在招标文件中把规范建立党的组织作为中标单位进场施工的前提条件。目前,参加建设的近百家施工、监理单位均规范建立了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建工作制度,配备了专职党的干部,使党的组织覆盖到工程全线。
    为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指挥部在项目全线大力开展“六型支部”(学习型、家园型、和谐型、战斗型、旗帜型、开放型)建设,进一步强化了参建单位党建工作责任制,促进了全线基层党组织的规范化建设,为工地党建活动的蓬勃开展奠定了基础。
    同时,指挥部以开展“学刚毅精神、创一流业绩、建和谐工程”活动为载体,在项目全线大力开展党建活动,推动工地党建活动深入开展。几年来,各参建单位广泛开展了“党员示范岗”、“一个党员一面党旗帜、一个支部一个堡垒”、“让党旗在工地更鲜艳”、“红旗党员责任区”等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党建活动,“刚毅突击队”、“刚毅式高监办”、“刚毅式项目部”、“刚毅式施工队”纷纷涌现。  激发全体参建人员建设热情    指挥部紧扣重点工程特点,坚持把党建工作与工程建设结合起来,大力开展重点工程劳动竞赛,并组织“十佳管理者”、“十佳项目经理”、“十佳农民工”等评选活动,激发全体参建人员建设热情。
    项目开工以来,指挥部、工作站和各项目党支部在建设关键时期组织开展了多期全员劳动竞赛,如2004年项目动工阶段,开展了“两创一保”劳动竞赛,当年顺利完成由筹备向施工转轨。今年上半年,在项目建设进入攻坚阶段,又开展了“迎春创优杯”和“三比三保”两期劳动竞赛,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建设目标。7月中旬以来,指挥部又开展“百日攻坚”劳动竞赛,为全面实现今年项目建设目标发起冲刺。
    在劳动竞赛活动中,各级党组织认真组织,积极发动,强化措施,狠抓落实,调动了参建单位积极参与,发挥了战斗堡垒和主力军作用;党员干部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勇担重任,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涌现了一大批劳动模范和先进典型,党员受表彰的比例达到80%。  着力提高参建人员综合素质    为培养适应沪蓉西项目建设的建设队伍,指挥部在推进工地党建中,大力开展业务教育培训。
    三年来,指挥部先后组织工程计量、变更和合同、会计、档案、安全、质量管理等各类培训班200多个,培训职工2万余人次。同时,督促各参建单位建立职工教育培训制度,通过开展岗位技术练兵、技术比武,以及政工技术夜校、技术党课等形式,开展各层次的职工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参建人员岗位技能和综合素质。
    指挥部还鼓励党员、职工开展科技创新,在服务项目建设的同时,促进个人发展。指挥部联合有关单位开展了近30项科技攻关项目和专题研究,破解了沪蓉西高速公路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依托沪蓉西项目,指挥部党员、干部已有数十篇论文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岩溶地质特长隧道的关键技术问题及对策》多篇论文在全国科技创新高层论坛上获得优秀论文奖或作为重点论文交流;参建单位党员、干部累计发表论文超过100篇;指挥部与参建单位联合培养博士18人,硕士23人,为项目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撑。  形成项目全线促廉防腐机制    “工程优质、干部优秀”,是沪蓉西项目建设的目标。
    指挥部坚持“四抓”不放松,形成了覆盖全线的促廉防腐机制。一是抓教育,指挥部领导坚持廉政逢会必讲,把廉政教育列入各单位日常考核重要内容,定期组织廉政讲座,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党纪国法教育、案例警示教育和宗旨意识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使全体参建人员时刻警钟常鸣。二是抓源头,全面落实双合同制,建立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制、双责任制、双监督制、双监控制,不断完善对工程招投标、设计变更、计量支付、资金管理、材料供应等权力运行关键环节的监督,同时与恩施州检察院建立防腐联管机制,形成了较为完备的防腐机制。三是抓治理,认真开展治理商业贿赂工作,严查工程转包和违法分包行为,对群众举报案件和各种违纪违法案件坚持不查清不放过,责任不追究不放过,不接受教训不放过,不落实整改措施不放过。四是抓延伸,在抓好自身党风廉政建设的同时,把党风廉政建设逐步向施工、监理单位从业人员和施工、监理单位诚信守法行为延伸,确保了项目建设的平稳推进。  工地文化丰富多彩    沪蓉西项目地处鄂西偏远山区,建设条件和生活条件艰苦。指挥部把关心职工生活,落实以人为本建设理念作为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各级党组织都建立了党员联系人制度,及时帮助职工排忧解难;通过建设职工之家,举办“建设者之杯”篮球赛、元宵晚会、生日慰问等形式,不断丰富、改善职工生产生活条件和业余文化生活。在指挥部的督促、帮助和指导下,各参建单位不断改善职工生产生活条件,如四渡河特大桥项目部在建设条件十分恶劣的条件下建设了高标准的工地办公、住宿用房;铁锣坪大桥项目部经常组织文体活动,使职工全身心地投入项目建设;马水河特大桥项目部对工地房屋进行了统一规划,人均住房面积达4㎡以上,同时建起了设备齐全的职工活动场所。这些措施暖了人心,稳了人心,使职工能全身心投入到工程建设,同时催生了丰富多彩的工地文化。  沪蓉西之隧    沪蓉西高速是我省最长山区高速公路,沿途高山耸峙,深谷纵横,岩溶发育,地质破碎。根据设计,320公里主线上要建设隧道43座,其中特长隧道就有10座,累计单洞长度达150多公里,是全国目前最大的公路隧道群。
    在这些隧道中,有全国第三长度的高速公路隧道,也有全国首次建设的分岔式隧道,还有极为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特长隧道。  全国“老三”——龙潭隧道
  
  ★地点:进口位于长阳贺家坪镇堡镇村,出口位于榔坪镇长丰村。
  ★难度:五星
  ★科技亮点:帷幕注浆技术,通风防尘技术,岩溶地质条件下深大斜井、竖井施工技术,高地应力带施工技术等。
  ★进度:进口段斜井、出口段竖井均已贯通。主线右幅双向掘进7200米,左幅双向掘进5600米。    目前,全长8.7公里、穿越复杂地层的龙潭隧道正在顺利掘进中,可望于年内贯通。它的长度仅次于秦岭终南山隧道、台湾雪峰山隧道,列全国公路隧道第三,但其地质条件却比后两者复杂得多。
    龙潭隧道设计为上下行分离的双洞隧道,其中左线长8693米,右线长8620米,最大埋深500米,设有两处斜井和两处竖井。由于工程浩大,分两个标段组织建设。即便如此,独头掘进4.3公里和3公里单向通风距离在国内极为罕见,施工难度极大。
    事实上,龙潭隧道更难的是要解决施工中碰到的各种不良地质问题。为此,沪蓉西指挥部、有关科研机构和承担施工任务的两家企业开展了科研课题《龙潭特长隧道特殊地质条件下的关键技术研究》,从选线开始提供强大科研支撑,及时破解工程建设难题。
    龙潭隧道的“两次改线”,既可说明地质之复杂,又可看到科技支撑的力量。当时,科技人员早上7点从山间溶洞钻进“地心”,顺着溶洞钻探掌握第一手研究资料。他们连续13小时钻探发现,原设计线路正经过页岩与灰岩结合地带,灰岩遇水溶蚀,稳定性差,提出第一次改线,决定隧道线路平移100多米。但随后的一系列钻探、调查发现,平移100多米后,隧道又进入了高地应力区域,容易发生岩爆等地质灾害,且支护成本高。正是在科研的指导下,隧道二次改线,较好地避过灰页岩结合地带和高地应力区域。
    和工程建设同步,“龙潭特长隧道特殊地质条件下的关键技术研究”课题组先后完成了9种工况下的隧道防排水模型试验、土建相似模型试验、隧道通风相似模型试验,所取得的数据和成果直接有效地指导了现场施工。
    据承担龙潭隧道出口段施工任务的中铁十四局项目部总工程师姚洪瑞介绍,依靠课题组科研支撑和项目部科技创新,一系列国内罕见的工程建设难题,正在一一化解。  国内首座分岔隧道——八字岭隧道  ★地点:进口位于长阳榔坪镇八字岭村,出口位于巴东野三关镇栗子园村。
  ★难度:四星
  ★科技亮点:大拱分岔式结构设计与施工,“超浅埋、重荷载”段施工技术。
  ★进度:已贯通,一期工程已交工。    八字岭隧道是国内首座、也是沪蓉西全线3座分岔式隧道之一。
    为什么要建分岔隧道呢?建设者告诉我们,这是山区高速桥隧相连的实际状况决定的。建隧道,双洞双线比大拱单洞双线合算,且技术简便;而建桥梁,建一座双向双线比建两座单幅合算,且稳定性要好。沪蓉西高速好几个地方出了隧道就是桥,过了桥又是隧道,中间没有路基过渡,怎么更好地解决桥隧相连呢?只有在隧道里下工夫,把它建成分岔的,即上桥之前和下桥之后的过渡段,隧道为大拱单洞双线,其余则分岔为双洞。
    八字岭隧道左洞长 3521米,右洞长3544米,并建有一处长400多米的通风横洞。其进口段是左右分离式隧道,接近出口汇合成大拱单洞双线,与四渡河特大桥相连。
    从八字岭隧道出口往里走,我们参观了这座已经贯通的分岔式隧道。刚走进去,是近60米长的4车道大拱段,气势恢宏;再往里走,隧道就分为左右两支,进入120米长的双连拱段,中隔墩是浇筑的混凝土立柱;再往里,经过170多米的小间距段后进入标准的分离式结构直至隧道进口。
    承担施工任务的中铁工程总公司项目部经理李希勇说,指挥部承担的分岔隧道设计施工关键技术研究课题对隧道施工工法、岩柱厚度、衬砌支护时机、支护结构的可靠性及分岔洞口送排风相互影响等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有效解决了分岔式隧道工程建设难题。项目部探索“台阶法与分部开挖法相结合”的施工工法,优化了施工组织设计,确保了安全、质量与工期,确保了国内首座分岔隧道如期问世,为后建者提供有益的借鉴。
    项目部总工李宣高介绍,八字岭隧道进口穿越318国道,最不埋深只有半米,建设者改设计“明挖法”为“暗挖法”,丝毫没影响国道正常运行,创造了超浅埋隧道开挖的“经典”。  穿越“地质迷宫”——野三关隧道  ★地点:位于巴东野三关镇境内
  ★难度:五星
  ★科技亮点: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技术,隧道溶洞处理技术,突水涌泥整治技术等。
  ★进度:右幅已贯通,左幅双线掘进3200米。    打一座3000多米的隧道,用了3年的时间。野三关隧道建设耗时是常规状态下的近3倍,这不是建设者懈怠,而是地质情况实在太复杂,施工太艰难。
    野三关隧道是上下行分离的双洞隧道,左洞长3690米,右洞长3665米。长度倒不是太长,但地处构造侵蚀、溶蚀峰丛槽谷地带,是沪蓉西地质条件最为复杂的隧道之一。
    据介绍,野三关隧道要经过一个较大的地质断裂带,围岩稳定性差;且岩溶地质发育强烈,地下溶洞、暗河多,且沿线分布着各种溶沟、溶槽、溶性漏斗和串珠状落水洞,极易形成隧道内突水涌泥。
    承担施工任务的中铁五局项目部经理董国奇介绍,隧道内已经发生过5次比较大的涌水突泥,整治处理溶洞更是不计其数,其中溶腔超过一万立方米的大型溶洞就有8个。建设过程中,各种不良地质在不断挑战建设者的智慧和勇气,2005年4月,隧道曾发生塌方,27名作业人员被困洞内,幸亏抢险及时,才未造成人员伤亡事故。
    项目部党工委书记胡喜峰给我们举了一个“斗智斗勇”的例子。为了应对围岩破碎、明挖时难以支护容易发生塌方的情况,建设者本来运用了管棚超前支护办法,即开挖之前超前钻孔,把一排排钢管打进去,搭成一个“棚子”,再开挖棚下的部分。但在碰到一大型充泥溶洞时,这一办法也不奏效了,因为钻头打出来的孔一下就被淤泥堵塞、闭合了,根本成不了孔,也就无法形成管棚。怎么办呢?建设者冥思苦想,终于想出了“跟管钻”的新办法,让钻头拖着一根根钢管往里钻,这样终于形成了支护管棚。就是用这种办法,他们花了4个月时间,才通过66米长的充泥段,平均每天的进尺只有半米。
    正是在与地质灾害的“斗智斗勇”中,工程一步步艰难挺进。